第一,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的定义1、语言学中的比较与对比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如果说,语言学的根本任务是对语言的某种现象加以阐述的话,那么要对某一语言现象作出阐述,总是需要对这一现象的种种表现加以比较和分析(Harlmann1980:22。
因而,按其本质来说,对比语言学也是一种比较,不过是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学中的比较。
下面,先让我们来看看对比语言学的比较,与语言学中其他分支的比较有什么不同,从而使我们能够确定对比语言学在整个语言学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语言学研究的联系。
在进行语言学比较时,根据比较对象的不同,可以沿两条轴线来进行。
一方面,可以选择共时或历时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可以选择在某一语言内部或各种语言之间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比较。
这两条轴线的互相交叉,便形成了如下四个象限,这四个象限将语言学研究分成四大类性质和目的不同的比较。
象限I代表了同一语言内部的共时比较。
这类比较是对某一语言在其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特别是现时阶段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系统的内部构成成分及组织结构的比较。
在共时语言学研究中,要对某一语言的某一结构系统进行描述,就必须对这一结构系统里的各种语言现象加以比较分析。
例如,如果我们要研究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我们就要比较这个系统里的各个音素的发音部位和方法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声学物理属性有什么不同,在音节中的分布又有什么不同的规律,我们就必须比较这个语言中各类词的语法作用有什么不同,组合搭配有什么特点,等等。
而且,要确定一个语言中的词可以区分为哪几个词类,这本身就要进行大量的形态、语义、语法特征等方面的比较。
因此可以说,同一语言内的共时比较是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等构成当代语言学主流的各个分支学科的一种主要研究方法。
象限Ⅱ代表了同一语言内部的历时比较。
这类比较是对某一语言在其历史演变的不同阶段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系统加以比较,从而使我们了解这一语言的发展历史,找出其基本发展演变规律。
浅析索绪尔的比较语言学
浅析索绪尔的比较语言学
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学家之一,他提出了“比较语言学”这个重要的概念,为语言学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浅析索绪尔的比较语言学。
第一,比较语言学的基本原理。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的单元不是直接代表现实的物体或概念,而是由语言社群共同约定的。
因此,语言中每个词汇的意义都是相对的,只有在与其他语言进行比较时才能理解其真正含义。
比较语言学的基本原理是将多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比较来研究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深入探究语言的本质和语言间的联系。
第二,比较语言学对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可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
在跨文化传播和交流中,比较语言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增进文化交流,促进跨文化交流的融合。
通过比较语言结构和语言变化,我们可以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历史,从而进一步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第三,比较语言学的局限性。
一方面,由于语言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历史性,每种语言的发展都深受地域、时间、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语言进行比较时需要考虑到这些非语言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语言中的词汇、语音、语法等元素差异非常大,因此,比较语言学需要对语言进行彻底的拆分和分析,同时也需要回归到每种语言本身进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比较语言学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对于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联系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比较语言学的局限性,不断深入探究语言本身,加强对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研究和理解。
汉越语言对比研究
象限IV: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时比较是在不同的 语言之间进行静态的(主要是现实状态的)比 较,以便找出不同语言之间在形式结构等方面 的异同。根据比较的目的和涉及的语言范围的 不同可将这学科分为三类: 语言普遍学(普通语言学) 目的:试图找出世界上所有语言在形式结构上 的共有特点和某些具有倾向性的规律。 范围:世界上所有的语言(越多越好)
2.对比语言学的定义
它是共时的研究,即主要对两种语言某一发 展阶段的状态进行对比描述。但有时从历史语 言学的角度可以对两种语言中的现实状态的异 同提供一种解释。
他虽然同时研究和描述语言之间的异同,但 侧重点是语言之间的不同之处。但应该是在相 同基础上的不同才有意义和价值。因此确定对 比的项目与范围是极为重要的。
(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2001年,4页)
2.对比语言学的定义
它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对比描述:虽然 不是通常的对某一种语言的描述但两者之间有密 切的联系。即首先要分别对每一种语言加以描述, 而且在对比中还需要选用某一语言学的理论和方 法作为对比描述的基本框架,对两种语言中的某 一语言现象进行描述。另一方面通过对比分析和 研究,对每一参与对比的语言的特点有较深刻地 认识,从而促进了对该语言本身的研究。然而在 研究方法上,两者并非完全相同,比如在对比研 究中,对两种语言所作的描述必须在统一的描述 框架中进行,否则就难以比较。
1.语言学中的比较与对比
语言内部 II 历时 I 共时
III 语言之间
IV
1.语言学中的比较与对比
象限I:同一语言内部的共时比较 象限II:同一语言内部的历时比较 象限III:不同语言之间的历时比较 象限IV: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时比较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
1、定义:对比语言学是一门比较两个或者多个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异和共性,通过
系统比较方法,揭示语言演变规律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
2、目的:对比语言学的最大目的是为了了解某一种语言的系统发展史,特别
是探索系统演变的规律及其产生机制。
3、历史渊源:从古到今,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开始进行了,
当时将希腊语、拉丁语和意大利语进行比较研究。
到改革时期,约瑟夫·勃罗瓦(1549年~1590年)首先把语言学研究从古典研究上拓宽到比较重点,并由此发展出了语源学,成为对比语言学研究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4、方法:对比语言学研究侧重于系统比较,主要采用“系统比较法”作为比较
语言要素的主要方法,即比较语言要素是按照系统性、鉴别性等原则来进行比较
研究,结合实证研究以及现代计算机技术对词汇、形式等要素的模糊性进行深入量化的研究。
5、应用范围:对比语言学研究不仅可以有效地比较相近的语言或者不同类型
的语言,而且可以用于研究某一特定语言的历史演变,从而发现语言的演变规律。
6、典型案例:一个典型案例是牛津大学蒙特利尔对比语言学研究中心(CCLA)开展的《欧洲文化语源学研究》。
该研究团队致力于比较从蒙古语系充
满活力的分支,从而找到一般概念的以及推断研究的结论.
7、使用价值:对比语言学把语言系统的历史演变作为比较对象,可以更加明
确地发现并揭示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从而推知语言发展的规律,因此对比语言学可以为语言学研究等领域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对比语言学第1章 2
• 一般理论对比语言学(一般对比语言学):可 以认为是一般语言学的分支,其目的是研究对 比语言学的性质和任务,解决对比研究中的理 论和方法问题。 • 一般对比语言学的另一个任务是探讨对比语言 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这是它的核心问题。 • 具体理论对比语言学(具体对比语言学):可 以认为是具体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目的是 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尽可能详尽的深 入比较,探索不同语言内在特征,因而这类对 比从本质上来说是双向的。
1.1.2对比语言学的定义
•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给对比语 言学下这样一个定义:“对比 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 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 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 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 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
首先,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 对比语言学和语言学的其他分支是密切相关又有所不同。 • 一方面,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普遍语言学所要研究 的问题,也是包括对比语言学在内的任何语言学分支的重 要理论基础。 • 另一方面,语言学各个分支的研究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的,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可以推动其他语言学分支的发展, 其他语言学分支的发展也能使我们更好地开展对比语言学 的研究。
例如:对语音系统的研究,就要研究 各个音素的发音部位和方法,它们的 物理属性、在音节中的分布等各方面 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
象限2代表了同一语言内部的历时比较。
• 这类比较是对某一语言在其历史演变不同阶段的语音、 词汇、语法等系统加以比较,从而使我们了解这一语言 的发展史,找出其基本发展演变规律。
例如:语言学家认为英语的演变经历了古英语,中
• 欧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 特点 理论性 继承学 派是布拉格学派 • 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和 结构主义 特点应用性
对比语言学
• 操练方法及技巧:
A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B 一三声放在一起操练,二四声放在一起操练 合并练习(操练过程中配合示范和讲解) C 采用简单的词汇辅助声调教学(你好 再见 名字 国家 汉语……) D 游戏设计 a. 儿童:手臂动作(教师注意二声四声方向) 成人:手指动作、手势动作 b. 给四个学生每人一个声调,教师随意发出单音节或多音 节,涉及到该声调的学生起立 重复几次后,请学生朗读纸本上的音节或音节组合,涉 及到该声调的学生起立 △ 注意机会公平
• 韵母的发音 i üu
对比教学的方法
• 对两种语言进行深入研究 预测可能出现的语音教学难点 • 在教学的过程中记录出现的问题 找到相应的理论去验证、求解
对比教学的技巧
【原则】 • 1、以示范与模仿为主,语音理论指点为辅。 • 2、从旧知识引入新知识,从简单入手,由易 到难。 • 3、突出难点,有的放矢。 • 4、音形结合,加深印象。 • 5、对症下药,适时纠正发音。
• 语调
停顿、重音、句调
• 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
语音教学的步骤和方法-步骤
• 语音教学是否需要设计步骤?
是否需要设计先教什么后教什么
• 答案必然是肯定的……
(1)从认知心理学上看,先学得的知识对后学得的知识有 明显影响。 (2)从语音本身的特点上看,每种语言内部的语音知识都 是相关联、成系统的。 (3)从语言教学的实践角度看,设计先后顺序的确有助于 提高语音知识学习成效。
• 对练习和作业的设计
(1)重视课堂操练 (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游戏 (3)注意纠错和奖励 (4)最好可以布置可批改、可检验的作业
语音教学者的准备工作
• 专业素养
扎实的汉语理论 开朗灵活的性格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课程纲要授课人:许余龙课程描述本课程的目的是介绍对比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阐述语言对比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运用这些方法来开展语音、词汇、语法、篇章、语用等层面上的理论性和应用型对比研究。
本课程的重点将放在英汉对比及其在英语教学和英汉互译中的应用。
授课方法本课程采取课前文献阅读和课堂授课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每周两课时,集中讨论一个专题。
课前,授课教师提供每一专题的基本必读书目和其他参考阅读书目;课上授课教师重点讲解该专题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然后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课程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对比语言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以及在语音、词汇、语法、篇章、语用等层面上的对比研究中会遇到的一些具体理论和方法问题,讨论对比研究在外语教学和翻译中的应用价值。
第二部分以具体的实际对比研究为例,讨论如何开展理论和应用方面的对比研究。
考核方式1)课堂参与程度:占总成绩的30%,学生必须完成每一专题的基本必读书目,完成作为讨论提示的练习,参与讨论;2)期末论文:占总成绩的70%,学生可以选择用中文或英文写,中文不少于5000汉字,英文不少于3000英文词,期末论文应符合学术论文的一般内容要求与格式规范。
选用教材许余龙,2002,《对比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Chesterman, A. 1998. Contrastive Functional Analysi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Connor, U. 1996. Contrastive Rhetoric: Cross-cultural Aspects of Second-Language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Danesi, M. & Di Pietro, R. J. 1991. Contrastive Analysis for the Contemporary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Toronto: The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Di Pietro, R. J. 1971. Language Structures in Contrast,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Fisiak, J. ed. 1980. Theoretical Issues in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Fisiak, J. ed. 1981.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and the Language Teacher, Oxford: Pergamon Press. Fisiak, J. ed. 1984.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Prospects and Problems, Berlin: Mouton.Fisiak, J. ed. 1990. Further Insights into Contrastive Analysi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Hatim, B. 1997/2001.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Hartmann, R. R. K. 1980. Contrastive Textology: Comparative Discourse Analysi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Heidelberg: Julius Groos Verlag.James, C.. 1980. Contrastive Analysis, Harlow Essex: Longman.Ke, Ping. 1999.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Nanjing: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Krzeszowski, T. P. 1979. Contrastive Genera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Tübingen: Narr.Krzeszowski, T. P. 1990. Contrasting Languages: The Scope of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Lado, R. 1957.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Robinett, B. W. & Schachter, J. eds. 1983.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ontrastive Analysis, Error Analysis, and Related Aspects,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Scollon, R., Scollon, S. W. & Kirkpatrick, A. 2000. Contrastive Discourse in Chinese and English—A Critical Appraisal,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Education Press. Selinker, L. 1992. 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 London: Longman.何善芬,2002,《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在语言学领域中,对比语言学是一种研究语言之间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方法。
通过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1.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对比语言学是一种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学科。
通过比较不同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语用等方面的特点,可以揭示语言之间的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语言的结构和功能。
2. 对比语言学的重要性对比语言学在语言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对比不同语言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此外,对比语言学也有助于语言教学和翻译工作的进行,提升语言学习和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3. 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对比语言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语音对比:比较不同语言的音位系统、语音规律等,揭示不同语言的语音特点。
•语法对比:比较不同语言的句法结构、语序规律等,揭示不同语言的语法特点。
•词汇对比:比较不同语言的词汇表、构词法等,揭示不同语言的词汇特点。
•语用对比:比较不同语言的语用规则、交际策略等,揭示不同语言的交际特点。
4. 对比语言学的应用对比语言学在语言学研究、语言教学、翻译工作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语言学研究中,对比语言学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全面地了解不同语言的结构和功能,推动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在语言教学中,对比语言学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目标语言的特点,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
在翻译工作中,对比语言学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准确地把握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5. 对比语言学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越来越频繁。
这就对比语言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对比语言学将更加关注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致力于推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发展,为人类的和谐共处提供更多可能性。
在语言学研究中,对比语言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不同语言。
什么是对比语言学
什么是对比语言学?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是旨在研究和解释任何两种语言的学问,如列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相似之处等。
对比语言学还被称为微分语言学,是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该领域研究语言,以了解它们如何发展,以及在历史上与其他语言有什么联系。
例如,比较语言学研究匈牙利语发现它在早期与汉语和韩语存在联系,然后又在马扎尔人穿越西伯利亚最终进入欧洲时受到蒙古、土耳其和其它语言的影响。
这样的研究还表明匈牙利语是如何从最亲密的语言伙伴Finno-Estonian分离出来的。
比较语言学有许多分支,因此对比语言学也使用类似技术。
该学科习惯上被分为两大类:即一般性和专门比较语言学。
一般性比较语言学还分为描述性、类型学和历史语言学几个类别,而专门比较语言学则被分为通用比较、语言接触理论和区域语言学几个分类。
语言接触理论在对比语言学研究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着眼于两种语言的关系。
对比语言学研究的语言并非都相关或有过接触,但它能让语言学家看到转移和干扰等影响带来的潜在语言变化。
这就是双语理论,并且包括克里奥耳语的创造和翻译。
比较和对比语言学都研究语言中的相似领域。
这包括语言使用的词汇或单词,以及这些单词在复数或词尾变化时是如何受影响的。
他们还研究语言如何用句法形成句子,用语法组织单词和句子,以及音韵学和如何创造成语。
对比语言学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
它建立在语言结构主义思想的基础之上,并且最初目的并不是语言研究,而是帮助外语教师授课。
这一目的旨在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和学习第二语言,并能以最有效方式教课。
对比语言学在20世纪70年代进入学术界之前,曾在整个欧洲引导了大规模的语言项目。
对比语言学的研究遵循四个基本步骤。
首先是识别被研究的两种语言;其次是完整描述每种语言的特点。
第三,学者寻求并置,两种语言之间的关系;第四,学者对比两种语言,找出相对应的地方。
第一对比语言学理论定位ppt课件
第一章 对比语言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Carl James 给对比研究下了这样的定义:
2. “对比语言学”ຫໍສະໝຸດ 术语的历史溯源詹姆斯(Carl James)(1980)在其著名的《对比分 析》中这样写道:
I shall not attempt to reconstruct the history of CA:Di Pietro finds an early example of CA in C.H. Grandgent’s book on the German and English sound systems, published
“对比语言学” 术语的历史溯源:
其实,“对比语言学”这一名词最早是由美国人 类语言学家沃尔夫(Benjiamin Whorf)1941年提 出来的(王宗炎 1985:4;许余龙 2002:18;潘 文国 2002:383;魏志成 2003:4),这在对比 研究界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但是却很少有人对 沃尔夫当时提出这一名词的理论思想作深一步的 研究,只是默认于既定的‘常识’,停滞在已有 的定式上。
对比语言学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对比语言学名称:
对比语言学 / 对比分析 / 对比研究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CL) Contrastive Analysis (CA) Contrastive Studies (CS)
第一章 对比语言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总9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语言哲学》课作业关于对比语言学的起源、代表人物及一般理论与方法姓名:朝鲁门学号:017专业:外国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对比语言学语是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他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用语其它有关领域。
(1)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2)对比语言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对比描述。
(3) 对比语言学是共时的研究。
(4)对比语言学虽然同时研究和描述语言之间的异同,但侧重点是语言之间的不同之处。
2 对比语言学的起源语言之间的比较源远流长。
自有语言研究以来,便有语言之间的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比较与语言研究,可以说是同时开始的,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
而对比语言学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在西方则可以说有两个源头,一个在欧洲,一个在美国。
欧洲对比语言学的起源欧洲传统的对比语言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对比型共时语言分析,代表了当时语言学研究的兴趣逐步从历时转向共时这一时代潮流的一股分支。
这一传统的对比语言学在二十年代末由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继承下来,一直延续到六十年代。
美国对比语言语的起源美国传统的对比语言学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可以说是由当时外语教学的需要、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外语教学理论的影响和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这三股历史潮流汇合而成的。
教学效果最好的教材是以对所学语言进行科学的描述为基础,并将其与对学生的母语所做的同样描述进行仔细比较后所编程的那些教材。
3 对比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及理论体系叶斯帕森叶斯帕森(Otto Jespersen 1860-1943)被认为对英语语言最具权威的丹麦著名语言学家。
他的《语法哲学》奠定了他作为理论语言学家的地位。
他提倡语言的对比应该扩大研究范围,比较可以在同族语系中的语言中进行,也可以在不同语系或距离甚远的两种或多种语言中进行。
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
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在认知心理学中,认知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人类语言能力和思维过程。
一、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语言能力和思维过程的学科,它主要关注的是人们使用语言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过程。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语言的本质,旨在了解人类语言能力的神经基础和认知机制。
1.1 语音知觉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语音,而语音的知觉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认知语言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人们在听取语音时通常会将其分解为语音的不同部分,比如音位和音节。
1.2 语义和句法语言的另一个关键方面是语义和句法。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法,在语法的帮助下,人们能够产生无限的、合乎语法的句子。
语义则是指句子的意义,它包括单词之间的关系、上下文以及语言中的语音、触感、视觉和其他感官信号。
1.3 语言习得语言习得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关注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和发展趋势。
二、对比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则是以比较的方式研究语言,通过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来揭示语言的共性和个性。
相比于认知语言学而言,对比语言学更注重语言的文化因素以及语言与文化的相互联系。
2.1 语言的分类对比语言学的第一步是语言的分类。
语言可以按照某些特征分类,比如语音、语法、词汇等。
通常认为,语言可以分为语系、语族和语种。
语系是指互相间有关联的语言,如印欧语系、汉藏语系等。
语族则是指具有同一祖先语的语言,如日耳曼语族、斯拉夫语族等。
语种则是指特定语言的不同形态,如英语、德语、法语等。
2.2 语言的结构对比语言学主要关注语言的结构。
语言结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结构。
比如,中国话与英语在语音方面的差异就很大,这导致两种语言都有独特的语音系统和特有的音素。
2.3 语言与文化对比语言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对比语言学和对照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和对照语言学好吧,今天咱们来聊聊“对比语言学”和“对照语言学”这俩看似差不多,实则大有不同的概念。
说实话,这两者常常让人搞混,尤其是当你第一次接触它们时,简直让人头大。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拿着一本外文书试图翻译成中文,然后在翻译的过程中,你发现这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结构差得天差地别。
这个时候你就得对比和对照,看看它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哎,差不多是这种感觉,明白吧?先说说“对比语言学”,顾名思义,就是把两种或更多的语言放到一起,看看它们在语法、词汇、句型这些方面到底有什么异同。
你看,语言就像一堆不同的拼图块,每个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拼图块,而对比语言学的任务呢,就是找出这些拼图块之间的关系,看看哪些块是一样的,哪些块又是完全不搭界的。
比如说,英语中的“have”在中文里就没有一个直接的对应词。
这时候,你就得拿出对比语言学的眼光来,看看这个“have”到底是怎么在英语里发挥作用的,而中文却完全是另一个玩法。
这就是“对比语言学”要干的活儿,弄清楚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至于“对照语言学”嘛,那可就稍微有点不同了。
其实它是对比语言学的一个“进阶版”。
不过它的重点不完全是在找异同,而是更注重翻译和语言的实际使用。
举个例子,如果你要把英语翻译成中文,光是对比一下俩语言的差异,还不够啊,你得对照着来,看看一个意思怎么在两种语言里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
比如说,中文里的“下次见”在英语中可以翻译成“See you next time”,但如果你是用法语来翻译的话,那可能就得说“Àla prochaine”之类的。
你看,“对照语言学”就是在搞这种细致的“语境适配”,它更多考虑的是实际语言使用中的精准对应。
这两者,虽然名字听起来差不多,但它们可并不是一回事。
简单来说,‘对比语言学’更侧重于分析不同语言的结构、成分差异,想要搞明白语言是怎么不同的;而‘对照语言学’则是从应用角度出发,侧重如何在翻译、跨文化交流中,巧妙地把意思转换过去。
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概述
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概述作者:陈迪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10期陈迪(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摘要:在语言学习中, 常见“语言对比”和“语言比较”之类的说法,那么,“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 )”与“比较语言学(Comparative Linguistics)”这两个语言学学科之间,有何区别?结合这两个学科的定义,来说明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的区别。
作者指出,由于汉语与西方语言之间的重大差异,现实条件的限制,更适合进行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并将其用于指导外语教学。
关键词:对比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对比;比较;外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4)10-0180-02作为语言学中的两个重要分支,对比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均着重于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研究,并对其他有关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弄清楚这两个语言学学科之间的区别,明确以后的研究方向,并将其应用于指导外语教学,对语言学习者至关重要。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对比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的研究可谓是硕果累累。
在国外,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拉多出版的《跨文化语言学(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引发了当时人们对比较语言学的关注。
美国学者詹姆斯(Carl James) 的《对比分析》,德籍英国学者哈特曼(Reinhard R.K.Hartmann)的《对比篇章学》和波兰学者菲齐亚克(Jacek Fisiak)主编的《对比语言学的理论问题》这3部著作从不同层面突破了原先的“对比分析” 的狭隘视野,为新生的对比语言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1]。
在国内,吕叔湘先生于1977年作的《通过对比研究语法》报告,让对比语言学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
国内许多学者在这方面都颇有研究。
许余龙1992年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发表了《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和分类》,2010年在外语教学期刊上发表了《语言的共性、类型和对比——试论语言对比的理论源泉和目的》。
对比语言学的名词解释
对比语言学的名词解释一、什么是对比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啊,其实听起来挺复杂,但说白了,就是把两种或者多种语言拿出来比比看,看看它们是怎么不同的,又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就像我们有时候对着不同品牌的手机,拿出来瞧瞧哪个好,哪个好用,对吧?语言也是这么个道理。
你比如说,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看似完全不一样,但其实在表达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就像“我吃饭”这个句子,英语说的是“Ieatfood”,你会觉得这俩话是不同的,但其实背后的意思就是一样的嘛。
所以,对比语言学就是看这些“看似不同,其实有点像”的地方,搞清楚到底是怎么个回事。
你看,中文语法是个“自由灵魂”,可以随便把句子顺序弄得五花八门。
但英语呢?它就不行,讲究得死死的——主谓宾顺序,搞不好就能“语无伦次”,让人一头雾水。
再比如,英语里有时态,哦,这个玩意儿,简直就是英语的灵魂,不管你说什么,时间得给你表达清楚。
但汉语呢,时间这种事说得模糊一点也不妨事,咱们听到“我去市场”就知道了,可能是现在去,可能是明天去,可能是昨天去,反正能看得懂就行。
你说这俩语言,看似差得远,实际上这也就是对比语言学要研究的东西。
这只是举个简单的例子。
真正的对比语言学,涉及的可不仅仅是语法,词汇也能拿来比比。
你知道吗?英语里有那么多词,咱们翻译过来有时候简直就找不着合适的词。
就像“freedom”这词,翻译成中文是“自由”,可是,细细想一想,中文的“自由”里有很多文化的东西,可能跟英语里的“freedom”不是一模一样的含义。
你看,这就是语言间的差异,也是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方向。
二、对比语言学的意义你说这对比语言学有什么用,老实说,挺有意思的,它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好处。
首先呀,这玩意儿能帮助咱们学外语。
英语和汉语差那么大,学起来一点也不容易,有时候难免会觉得,“我怎么觉得自己这么笨啊,怎么就说不好英语呢?”这时候,对比语言学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它让我们明白,为什么你学英语总是把时态弄混,或者为什么有些词搞不懂,是因为咱们的母语(中文)根本没有那个结构,或者表达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Is CA generalist or particularist? Is it concerned with immanence or comparison? Is it diachronic or synchronic?
第一章 对比语言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Carl James 给对比研究下了这样的定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象限II 代表了同一语言内部的历时比较。这类比 较是对某一语言在其历史演变的不同阶段的语音、 语法和词汇等系统加以比较,从而使我们了解这 一语言的发展历史,找出其基本发展演变规律。 例如,通过对英语的历时比较, 语言学家一般认 为,英语的演变经历了古英语、中古英语、早期 现代英语和现代英语等四个阶段,其语法演变的 总趋势表现为从一个综合型的语言逐步向一个分 析型的语言发展,即词的曲折变化逐渐减少,语 法意义的表达越来越多地依赖语序以及介词等语 法功能词的应用。这类比较是对某一语言的语言 史及其分科如词源学、古今对比语法学等研究的 主要方法。
Diachronic versus synchronic view
Diachronic versus synchronic view
• Diachrony
Diachronic linguistics view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a language. Thus, on the diachronic axis we can go back and forth in time, watching the language with all its features change. Synchrony Synchronic linguistics views a particular state of a language at some given point in time. This could mean Modern English of the present day, or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system of Shakespeare's English.
•
许余龙
许先生用“历时/共时”和“一语/数语”作为纵横坐标 (axis),分出四个象限(quadrant)。(所谓历时与共时,是 著名瑞士语言学家Saussure 提出的对语言学的分类。“有 关语言学的静态方面的一切都是共时的,有关演化的一切都 是历时的”。)
•
II 历时 III
语言内部
I 共时 IV
“对比语言学” 术语的历史溯源:
沃尔夫提出的“对比语言学”这一术语是1941年在他的《语言 与逻辑》一文中。在文中不仅限定了对比语言学的概念,而且 还阐释了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的不同之处。 植物学家和动物学家为了研究世上的物种,开始觉得有必要描 述全球任何一个角落现存的物种,考虑到历史的因素,又加上 了化石;接着他们觉得有必要对这些物种进行比较和对比。语 言科学也正在做同样的工作,而我们现在从事的对距离遥远的 事件的研究是研究语言和思维的一种新方法。把地球上的语言 分成来自单一祖先的一个个语系,描写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一步 步足迹,其结果称之为“比较语言学”,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 很大成果。而更重要的是将要产生的新的思想方法,我们可以 称之为“对比语言学”,它旨在研究不同语言在语法、逻辑和 对经验的一般分析上的重大区别(Whorf 1941:240)。
3. “对比语言学” 术语的历史溯源
詹姆斯(Carl James)(1980)在其著名的《对比分 析》中这样写道:
I shall not attempt to reconstruct the history of CA:Di Pietro finds an early example of CA in C.H. Grandgent’s book on the German and English sound systems, published in 1892. For me, modern CA starts with Lado’s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1957).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 是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
他的定义比较清晰和明确地阐述了对比语言学的概念、任务、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从事语言对比研究的人们似乎已经达 成这样一个共识:对比语言学是语言间的“对比”而非“比 较”,它强调语言的“共时”研究,最终以描述语言的“个 性”特征为研究目标。
对比语言学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所谓语言学理论,实际上就是语言的比较,就 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综合比较研究的科学结论。 ----赵元任
1.对比语言学名称:
对比语言学 / 对比分析 / 对比研究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CL) Contrastive Analysis (CA) Contrastive Studies (CS)
我无意重建对比分析的历史:迪· 皮德娄(Di Pietro 1971:9) 找到了格朗根特(C.H.Grandgent)1892年出版的一本书。对 我来说,我认为现代的对比分析始于拉多的《跨文化语言学》 (James 1980:8)。
Carl James的定义:
CA is a linguistic enterprise aimed at producing inverted (i.e. contrastive, not comparative) two-valued typologies (a CA is always concerned with a pair of languages), and found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languages can be compared. (Carl James 1980:3)
象限IV 代表了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时比较。这类比 较是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静态的(主要是现时状 态)的比较,以便找出不同语言之间在形式结构 等方面的异同。他认为,根据比较的目的和所涉 及语言范围的不同,语言间的共时比较大致分为 三类:语言普遍现象研究、语言类型学和对比语 言学。前两类在比较中所涉及的语言应该是越多 越好,最理想的当然是能够包括世界上所有的语 言,或者至少所选的语言能够代表世界上的所有 的语言。 第三类比较则通常局限于两种语言之间 进行。我们所要研究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 在形式结构上的共同点,以及一种语言相对于另 一种语言而言的不同之处。
• 但潘文国认为,对比分析不能仅仅局限在共时的研究层面。
如果我们只讨论上个世纪60、70年代西方对比语言学,这也 许是对的,但今天的对比研究,特别是汉英对比,已经与那 时建立在结构主义基础上的对比有了很大的不同,文化的因 素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对比研究中,很多问题已经不能单单从 共时的研究中得到回答。所以 以共时和历时作为标准已经成 了问题(潘文国 1996)。
象限III代表了不同语言之间的历时比较。这类比 较是对不同语言(一般是亲属语言)在各个历史 发展阶段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系统进行比较, 其目的主要是探讨语言之间的历史联系,并据此 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谱系分类,重建某一组亲属 语的共同原始语(Proto-language),例如,语 言学家通过对印欧语系诸语言之间的历时比较, 推断出原始印欧语的大致形式。不同语言之间的 历时比较,往往需要与同一语言的历时比较相结 合,这就形成了当前所进行的语言学研究领域中 最先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历史语言学,也称比 较语言学,或历史比较语言学。它发端于18世纪 末,到了19世纪,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重要领域,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第一章 对比语言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2.对比语言学的定位(The Place of CA in Linguistics) 杨自俭先生对对比语言学的学科定位: 语言学(一级学科)下属比较语言学(二级 学科)之下的一个三级学科,同它并列的三 级学科还有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类型比较语言 学。
第一章 对比语言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2.对比语言学的定位(The Place of CA in Linguistics) Carl James Carl James(1980) 认为对比分析可以归属为中 介语研究(CA as Interlanguage Study)、语言应 用研究(Applied Linguistics)以及双语研究 (Bilingualism)。
2. 对比语言学的定位(The Place of CA in Linguistics)
对比语言学的第一个定义:
语言比较研究如果成为独立的学科,提出自己的目标和宗旨, 那么,它只能是用来深入持久地探讨语言,探讨民族的发展 和人类的进步。(Humboldt 1820:1)
潘认为,这个定义有两个特点:第一,对比语言学(如上所 述,洪堡特的“语言比较研究”本质上就是对比语言学)与 我们今天的“普通语言学”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可见,在 洪堡特看来,对比语言学与普通语言学其实是一回事,虽然 它比较的可能是具体的语言,但洪氏的眼光始终是关注着作 为整体的人类语言。从这一角度来看,洪氏的对比语言学要 比今天的我们一些学者自以为从事的“对比语言学”要宽广 得多。第二,它特别强调语言与民族发展、人类进步的关系。
•
CA is a linguistic enterprise aimed at producing inverted (i.e. contrastive, not comparative) two valued typologies ( a CA is always concerned with a pair of languages), and found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language can be compa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