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控制篇
管理学控制
(7)系统控制原理
2024年3月16日 (8)弹性控制原理
23
1、控制原理
(1)反应计划要求原理:是指控制是实现计划的保证, 控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计划,因此,计划越是科学、 明确、全面和完整,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越是能反映这 样的计划,控制也就有效。
(2)组织适应性原理:是指若一个组织结构的设计越是 合理,明确、完整和完善,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越是符 合组织机构中的职务和职责的要求,就越有助于纠正 执行与计划标准之间的偏差。
2024年3月16日
12
“扁鸦理论”
“扁鸦理论”认为预防人类患病比治疗人类疾病更加重要,
不但更容易做到,而且效果更好。
管理者忽视“扁鸦理论”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在发展顺利时,不考虑到可能发生的问题,也不考虑到
潜在的问题与潜在的威胁。结果当问题暴露时,企业根本没有 应付的思想、策略和方法,最终一败涂地。
取预防措施。如洛克希德公司。
前馈控制的目的
防止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在质和量上产生偏差或
防止工期延误。
2024年3月16日
19
现场控制
现场控制
主管人员通过深入现场亲自监督检查、 指导和控制下属人员的活动。最常见的现 场控制方式就是直接观察。
现场控制的特点
纠正措施是作用在正在进行的计划执行 过程。
2024年3月16日
33
案例讨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企业上上下下都感到日子吃紧,虽然经过 转制,工厂改制成了公司,但资金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公司
(10)纠偏行动
一个有效控制系统在指明问题的同时,还要指明解决方法。
2024年3月16日
30
3、影响控制的权变因素
•组织规模 •职位和层级 •分权程度 •组织文化 •活动的重要性
管理学第07章控制
(一)确定控制对象 控制标准有着极强的针对性特征。
1.关于环境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假设 2.资源投入 3.选择控制重点
组织无力、也没有必要对所有成员的所有活动进行控制,只能
在影响经营成果的众多因素中选择若干关键环节作为重点控制
思考题:根据扁鹊的故事讨论那种管理控制的效果最好?为什么?
管理学
8
二、制定控制标准依据的原则
(一)反映计划要求的原则 任何控制活动的开展都是以计划为前提的,控制活动的一个重要 目的就是要保证实际活动按照计划要求进行。
(二)控制关键点原则
任何控制活动都不可能覆盖管理活动的所有细节,但是,控制活动必须要覆盖管 理过程中的关键点。
而我的中兄的医术和治疗,是最擅长于治疗患者的病情初起之时,及时将疾病清除于 未祸之先。一般的人都以为他只能治疗一些轻微的小毛病。所以他的名气只是在本乡小范 围内传播。
但是,我治疗的疾病病例,大都是治疗于患者病情严重之时。一般的人都看到我在病 人经脉上扎针或放血,在皮肤上敷药或者动手术,操作过程能够眼见目睹。所以大家都以 为我的医术非常高明,名气也就传遍了全国。
第七章 控制
管理学
1
第七章 控制
第一节 控制概述
一、控制的含义 控制就其一般意义而言,就是为了改善受控对象的功能或发 展方向,在受控对象发生偏差时,设法使其复原的过程。
管理学
2
二、控制的特点 在正式开展控制之前,管理人员必须要清楚了解管理控制的特 点,并在后续的控制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标准。
管理学
8
(二)控制标准的形式 根据控制对象的特点和计划活动的要求,控制标准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 1.定量控制标准 2.定性控制标准
周三多管理学第五篇控制
远景和 战略
内部经营过程
调研─寻找市场─ 产品设计开发── 生产制造─销售与
售后服务
学习和成长
培训支出、培训周 期、雇员满意度、 雇员换留率、员工 提出的建议数量等
一、确立标准(标准是检查和衡量工作及其
结果的规范)
(一)确定控制对象
一般来说,管理人员应对全部影响组织工作成 效的因素进行控制,但这做不到。所以只对影响组 织目标的重点因素进行控制,影响企业在一定时期 内的经营成果的主要因素:
⑴环境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假设。
⑵资源投入。必须使资源投入在数量、质量、期限、 品种以及价格等方面符合预期经营成果的要求。
二、衡量绩效
(一)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二)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 (三)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使反映实际工作情况的信息适时地传递给适当的管 理人员,使之能与预定标准相比较,及时发现问题。 还应能及时将偏差信息传递给与被控制活动有关的 部门和个人,使他们及时知道自己的工作状况,为 什么错了,以及需要怎样做才能更有效地完成工作。
⑶组织的活动。必须建立员工的工作规范,明确各部 门和各员工在各个时期的阶段成果的标准,以便对 他们的活动进行控制。
(二)选择控制重点
获利能力;市场地位;生产率;产品领导地位;人员发 展;员工态度;公共责任;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
(三)制定标准的方法(确定控制指标水平)
1、统计计算法。统计标准简便易行,但有可能影响标 准的先进性。
⒉预定计划或标准的调整是由两种原因决定的: ⑴原先的计划或标准制定得不科学 ⑵原来正确的标准和计划,由于客观环境发生
了预料不到的变化,不能再适应新形势的需 要。
(三)选择适当的纠偏措施
管理学--控制
第十八章 控制系统与控制过程
第一节 控制概述
一、控制的含义
控制是以正确的标准衡量计划的执行过程,一旦产生 偏差,及时纠正偏差,使组织回到既定的运行方向,保证
组织计划目标的实现。
二、控制的重要性 控制工作的目的是保证组织活动能够有序和 高效地进行,组织如果缺少有效的控制,就可能 偏离组织的既定计划与目标,严重者可能产生组 织混乱。
(一)组织的目标和计划都是在对未来一定时期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制
定的,但是组织面临的环境却是不断变化的,为了使计划、目标能够
适应变化的环境,管理者就必须通过控制活动来适时的对计划、目标
进行修正和调整,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二)当组织达到一定规模时,通常会通过授权来提高管理效率,并 利用绩效考评以及相关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来保证员工恪尽职守。离 开了控制,分权将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可能导致组织权力“分而不 合”。组织分权程度越高,控制的必要性就越强。
(二)直接控制
直接控制是相对于间接控制的。直接控制有利于更好的 培养主管人员,使他们能熟练地应用管理的概念、技术和原理
,以系统的观点来展开和改善他们的管理工作,防止因管理不
善而造成不良的后果的控制活动。
四、任务控制和战略控制
(一)任务控制
任务控制也可以称为运营控制、作业控制,是基层管理者 对生产作业和其他具体的业务活动来进行的控制活动。任务控制 通常以时间控制为主,其依据的信息通常来自组织内部。
(三)制定控制标准
把计划过程中形成的可考核目标直接作为控制的标准。控
制标准可分为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两大类。定量标准便于度量和 比较,是控制标准的主要表现形式。定量标准可以分为实物标准 、价值标准、时间标准等。 制定控制标准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种:统计计算法、经验 估计法、工程方法。
管理学8(控制)
2、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对正在进行的活动给予指导与监
督,以保证活动按规定的政策程序和方法进 行。例如生产制造活动的生产进度控制、每 日情况的统计报表等。过程控制一般都在现 场进行。
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历史最久的控制类型。例如把次
品或废品挑出来,以保证出厂的产品都符合 质量标准。这种控制活动位于活动过程的终 点,把好这一关不会使错误的势态扩大。但 事后控制的致命弱点在于整个活动已经结束, 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已经在系统内部造成损害, 并且无法补偿。
二、控制的过程
第1步、设立标准 第2步、衡量绩效
第3步、采取纠正措施
1、设立标准
设立一个标准、目的或者目标,这样你就可
以预先知道结果应该使怎样的。标准可以用 资金、时间、数量、质量或者这几者结合的 形式来表示。因此,一名售货员可能被要求 完成每月销售8000美元产品的定额,而一名 生产主管则可能被告知每星期要削减2000美 元的成本。某如必须在一星期内完成一份报 告等。有时候标准是与质量有关系的,如不 合格产品率不得高于1%等。
对实际业绩和标准进行比较的最简单和最常
用的方式是亲自观察:保持对下属进行监控 以确保事情都在正确的进行。 预算和财务报表、质量控制报表以及库存控 制报表是三种用来衡量实际业绩的传统控制 方法。 具体的绩效考核方法下节课讲。
3、采取纠正措施
采取纠正措施实质上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某些场合,诸如销售额太低这样的偏差是 可以很容易解释的。然而,正如我们以前所 讲过的,事情往往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 么简单。也许是销售目标定得太高,或者是 公司无法提供客户需要的产品或者无法及时 供货。关键在于,与标准产生了偏差仅仅表 示存在可能需要进一步分析的问题。随后还 要对问题进行诊断并加的CEO,
管理学-控制精简
一、控制基础
1、定义
控制:组织在动态的环境中为了实现既
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检查和纠偏活动或过程。
为什么需要控制?可 不可以不要控制?
2、控制(Controlling)产生的原因
1 组织环境的 不确定性
为了使目标计划与 变化的环境相适宜, 需要监控环境的变 化和发展;
2
组织活动的 复杂性
为了避免本位主义, 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 进行,要监控各部门 及其各岗位的工作情 况。
什么指标能最好地反映企业目标 什么信息能最快、最准确地了解工作进展情况 什么信息能让我最好地确定关键的偏差 什么信息能告诉我谁对成功和失败负责 什么样的标准在控制工作中成本最低 什么样的标准最好操作
某公司第二营业部经理2012年目标 序号 重要权数 目标项目 完成 标准 1 40% 滞销品减少 30% 2 30% A商品销售增加 17% 3 20% 交货延迟次数降低 每月不超过1次 4 10% 在西北市场(西安)建一家分店4月底
5、我们对控制的态度
过分 不恰当 不公平 责任不清 ……
我 们 要 不 要 控 制 ?
对抗 片面或错误信息 造假 怠工 ……
反对控 制的表 现
控制中 的阻力
组织控制方法
资金控制
通过预算控制、财务审计、 财务报表分析等,主要致 力于资金的合理运用和增值。
二、控制方法
①最理想的是可 考核的标准; ②最常用的标准:
⊙时间标准 ⊙数量标准 ⊙质量标准 ⊙成本标准
③制定标方法
⊙统计性标准 ⊙根据评估建立 标准 ⊙工程标准
1、确定控制标准
确立控制对象——影响组织目标成果实现 的主要因素 选择关键控制点(KPI) 制定控制标准
管理学 第十章 控制
一年过去了,两只熊查看比赛结果, 黑熊的蜂蜜不及棕熊的一半。
问:为什么黑熊的蜂蜜不及棕熊的
一半?棕熊与黑熊的管理方法有什 么不同?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案例分析
什么,导致它的蜜蜂目标不明确,不能调动 积极性。棕熊明确地告诉了它的蜜蜂绩效评 估的目的是什么,它的蜜蜂目标明确。
1、黑熊没有告诉它的蜜蜂绩效评估的目的是
限制偏差的累积——”纠偏” 适应环境的变化——”调适”
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
控制工作的四步曲:
——
—— ——
建立绩效标准。
衡量实际绩效 比较标准与实际绩效的差异
—— 评估差异结果并采取必要的修正行动
故事案例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
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
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 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
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
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 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 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间接控制
着眼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分析产生的原因,并追
究其个人责任使之改进未来的工作。
第四节 控制工作的原则
控制必须与计划同组织相适应 控制应该突出重点、抓关键、强调例外 控制应该具有灵活性、及时性和经济性的特点 控制应注意控制事物的发展趋势 控制工作应注重培养组织成员的自我控制能力
2、黑熊评估的是过程,而不是最终的成果。
导致它的蜜蜂只注重过程,忽视结果。所以 产蜜少。棕熊的绩效评估是针对最终成果花 蜜,因而它的蜜蜂注重结果。所以产蜜多。
周三多《管理学》第五篇控制
特点
反馈控制是一种事后性的控制 ,其关键在于总结经验教训, 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 。
实施步骤
检查结果→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验证 纠正措施是否有效。
03
控制过程
制定标准
确定控制对象
01
明确控制对象,如财务、生产、销售等,确保控制范围和目标
的一致性。
确保各部门按照预算方案进行经济活动,及时纠正 偏差,防止超预算或无预算的情况发生。
预算评估
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差异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期预算制定提供参考 。
审计控制
01
内部审计
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和 监督,确保其合法、合规、真实 和有效。
外部审计
02
03
审计结果运用
聘请专业的审计机构对企业财务 报表进行审计,保证其公允性和 合法性。
控制是管理者对组织运行状况 进行检查、衡量和调整的管理 活动,其目的在于确保实际活 动与计划活动保持一致。
控制的重要性
控制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保障
通过控制过程,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组织运 行中的偏差,确保各项活动按计划进行,从而保证 组织目标的实现。
控制是提高组织效率的关键环节
有效的控制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成本,提升组织整体绩效。
控制应当随着组织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 应组织发展的需要。有效的控制能够促进组织的稳 定和持续发展。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根据审计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 行整改,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促进企业规范管理。
财务控制
财务报告
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 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情况。
管理学原理 第2版 第10章 控 制
(三)分级控制
分级控制是指将管理组织分为不同的层级,各个层级 在服从整体目标的基础上,相对独立地开展控制活动,是 将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优点:信息传递有详略,使各部门快速了解情况,迅速作 出反应;整体目标易协调;系统组织适应性强。 缺点:组织设计要求高。 适用于系统庞大、管理复杂的组织。
第十章 控 制
一、控制概述 二、控制的类型 三、控制的过程 四、控制的方法与实施
第一节 控制概述
控制论中的控制是指为调节和制约一个系统的 行为,使系统在动态环境中保持一定稳定性或促 使系统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移的活动。
2
一、控制的定义
1、控制的定义
组织在动态环境中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 划的执行情况和纠正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 计划目标实现的过程。
3
2、控制的对象
(1)对人员的控制:管理者是通过他人来实现其目标的, 包括巡视和评估。
(2)对财务的控制:企业的首要目标是获得利润,包括审 核、预算。
(3)对作业的控制:主要指对作业过程的控制,一个组织 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方 面的效率和效果。
(4)对信息的控制: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者需要信息 来完成他们的工作。
(5)对组织绩效的控制:科学评价和衡量组织绩效。
4
3、 控制的目标和功能
管理控制工作的目标主要有两个: 1、限制偏差的累积;2、适应环境的变化。 它们与控制的两大功能联系在一起的。控制通过其“纠偏” 功能(A1),使计划执行中的偏差得以防止或缩小,从而确 保组织的稳定运行;同时通过其“调适”功能(A2),积极 调整原定标准或重新制定新的标准,以确保组织对内外运 行环境的适应性。
(一)前馈控制(预先控制)
00054管理学原理 讲义 第十三章
第五篇控制篇——第十三章控制学习目的: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控制的概念、必要性与类型,了解控制的目的,以及控制与计划、组织和领导之间的关系,熟悉控制的基本内容、过程与方法,理解有效控制的原则。
第一节控制概述一、控制的概念我们可以定义为:从狭义讲,控制就是指“纠偏”,即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的完成情况,针对出现的偏差情况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计划得以顺利实现。
从广义概念讲,控制并不仅限于“纠偏”,同时还包含着在必要时修改计划标准,以使计划更加适合于实际情况,因此,控制与下列两项事件有关:第一,将现在执行情况与原来计划进行比较,以观究竟;第二,当执行状况与原来计划有所不同时,即予以纠正督导。
所以,在管理活动中,完整的控制包括了“纠偏”和“调适”这两方面的含义。
控制的功能就是将实际绩效与预期绩效进行比较,其间如果有任何差异,即由控制予以纠正与处理二、控制的必要性斯蒂芬·罗宾斯曾这样描述控制的作用:“尽管计划可以制定出来,组织结构可以调整得非常有效,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以调动起来,但是这仍然不能保证所有的行动都按计划执行,不能保证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一定能达到。
”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职能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即控制工作是否有效。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在执行计划的活动中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与计划不一致的现象。
由此,管理控制也就成为必然。
(一)环境的变化如果组织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静态的环境,其中各个影响组织活动的因素永不发生变化,例如,市场供求、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那么,管理人员便可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各种管理活动,工人可以以相同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生产作业,因而,不仅控制工作,甚至管理的计划职能都将成为完全多余的东西。
事实上,这样的静态环境是不存在的,组织外部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必然要求组织对原先制定的计划作相应的调整。
(二)管理权力的分散只要组织达到一定规模,管理者就不可能直接地、面对面地组织和指挥全体员工的活动。
《管理学基础》课件——第九章 控制
三、组织控制系统
(一)控制目标体系
控制一定是有目标的,明确控制 目标能够确保组织有效运行,确 保组织朝着目标前进。控制活动 通常也需要服从于组织发展的总 体目标,控制依据来源于组织发 展的总目标及各项分解目标。
三、组织控制系统
(二)控制的主体
控制的主体是指谁对组织进行控制, 根据组织构成主体类型,通常是由各 级管理者、股东、员工共同参与控制 活动。不同控制主体在控制的目标上 存在差异 。
管理实践
请阅读“通盘谋划,稳步推进碳达峰、 碳中和“的案例并思考:为什么中国要试 试”双碳“战略?在实施过程中,控制目 标、控制主体、控制客体、控制手段分别 是什么?
第二节 控制的基本类型及过程
一、控制的基本类型
(一)按照控制时间顺序分类 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又称前馈控制,是指在组 织活动还没有发生之前,提前预测 组织活动可能面临的问题,并做好 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控制的含义与内容
(二)组织活动
组织活动是组织实现目标的一系列过 程,根据组织目标不同,组织活动开 展具有多样性。具体而言,现实中组 织活动包括设计、策划、生产、营销、 物流等一系列过程,其本质就是把生 产资料最终转化为最终产品或服务。
一、控制的含义与内容
(三)组织资金
组织资金是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物质保障, 对组织资金的控制主要是开展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是指通过衡量校正组织资金投入 与组织收益,确保组织财务计划得以实现 的过程。财务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组织预 算、组织实物资产、组织生产成本、组织 经营风险等多个方面。
控制职能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 分别是组织人员、组织活动、组织 资金、组织信息。
一、控制的含义与内容
(一)组织人员
• 组织中人是实现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 制活动的最重要的载体,管理活动的实现都离不 开人,由此,对组织人员进行有效控制,是确保 组织发展的关键。 • 需要注意的是,控制组织人员并不是限制组织 人员,而是通过控制管理职能使得组织个体潜能 的发挥的方向与组织目标相一致。
管理学控制篇.pptx
案例导入:七人分粥的故事
七人小团体,各人私
利但相互平等。要在没有
称量用具情况下分食一桶
粥,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
题,而且更要命的是,粥
每天都是不够的。
怎么办?果
•一天饱 •六天饥
可能方案二:推选好人
可能结果
•权力导致腐败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可能方案三:委员会制度
2.财务控制
每个企业的首要目标都是获得一定的盈利。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即 需要进行财务控制,包括控制成本费用水平,审 核财务报表等。
3.作业控制
作业控制,就是对组织的生产作业过程亦即 资源转换过程进行的控制。一个组织的成功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 能力上的效率和效果,因此,作业控制也是管理 控制的重要内容。常见的如生产控制、质量控制、 库存控制和成本控制等。
1、说明了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说明不同的控制制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控制是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有效地控 制是确保组织的整个管理过程乃至组织本身 有效运转和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
一、控制的概念 二、控制的过程 三、控制的类型
第一节 控制的概念
一、控制的含义
所谓控制,是指管理者为了保证实际工作与 计划的要求相一致,按照既定的标准,对组织的 各项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的管理活动。
(2)确定标准的方法——三种常用方法
①统计方法,即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或对比 同类企业的水平,运用统计学的方法确定有关标 准——统计标准,它常用于制订与企业的经营活 动和经济效益有关的标准。
②工程方法,即以准确的技术参数和实测的 数据为基础来确立有关标准——工程标准,它主 要用于测定生产定额标准。
管理学控制篇
管理学控制篇在管理学中,控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职能,它就像导航系统,引导着组织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同时不断纠正偏差,确保组织的活动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控制的定义可以理解为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它并非是对员工的束缚和限制,而是为了帮助组织更有效地实现目标,提高效率和效益。
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能够帮助组织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的策略、政策法规等都在不断变化,如果没有有效的控制机制,组织很可能会在变化中迷失方向。
其次,控制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效率。
通过对工作流程和资源分配的监控,可以发现并消除浪费和低效率的环节,从而提高产出。
再者,控制能够保障组织的质量。
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能够满足客户的期望,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最后,控制有助于防范风险。
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避免给组织带来重大损失。
控制过程一般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确立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
确立标准是控制的第一步。
标准就像是一把尺子,用来衡量实际工作的表现。
标准可以是数量化的,比如产量、销售额、成本等指标;也可以是质量化的,比如产品的合格率、客户满意度等。
标准应该是明确、具体、可衡量和可实现的。
同时,标准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衡量绩效是将实际工作的结果与事先确定的标准进行比较。
这需要收集准确可靠的信息,信息的来源可以是内部的报告、统计数据,也可以是外部的市场调研、客户反馈等。
在衡量绩效时,要注意避免信息的失真和偏差,确保所得到的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纠正偏差是控制的关键环节。
当实际绩效与标准存在差异时,就需要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偏差可能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计划制定的不合理、员工的执行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
对于偏差,要区分是偶然的还是系统性的。
偶然的偏差可能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纠正措施,而系统性的偏差则需要深入分析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管理学-控制
往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需立即分பைடு நூலகம்原因,采取 措施。 正偏差是组织的工作实绩超越计划的要求,其造 成原因容易被忽视。 正偏差也需要进行原因分析。找到导致正偏差的 原因中的必然因素,将有利于建立新的工作规范。
4.纠正偏差。根据偏差产生的原因,有针 对性地采取措施,以纠正偏差。纠正偏差 是控制的关键。
1.确立控制标准。所谓标准就是一种模式或规范, 是检查和衡量实际工作成绩的尺度和依据。控制 标准是控制目标的表现形式,是管理者对实际工 作绩效进行客观正确评价的基础。
不同性质的组织通常要结合其行业属性、作业特 性、单位所在地区的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设立 标准。
生产型企业:
服务型企业:
标准的设置也要结合单位所在地的特定情况,符 合地方文化的要求和政府的期望。
2.衡量实际业绩。管理者按照控制标准衡 量、检查工作情况和工作成果,并将计划 执行的现状和阶段性成果与计划预想目标 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是否存在偏差。
管理观察法
抽样调查法
报表资料法
…
3.进行差异分析。对存在的偏差进行分析,判断 偏差是否足以构成对组织活动效率的威胁。如果 偏差足以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就要深入分析偏 差产生的原因,找出消除偏差的措施。
类,其中最常用的是根据控制时间点的不 同,将控制分为事前控制、同期控制和事 后控制三种类型,
1.事后控制。事后控制也称为反馈控制(Feedback Control)或结果控制(Output Control),就是组织在 生产经营等工作完成之后,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各种偏 差的行为或结果。事后控制的注意力集中在工作的结果上, 其控制作用发生在工作之后,并以此作为下一次工作改进 的依据。力求能“吃一堑,长一智”,改进下一次工作的 质量。
管理学原理-控制-PPT
案例:洛克菲勒的算计
❖ 后来,洛克菲勒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他更注重成本的 节约,提炼每加仑原油的成本也要算计到小数点后3 位。他每天早上一上班,就要求公司各部门将一份有 关净值的报表送上来。
❖ 1879年,他质问一个炼油厂的经理:“为什么你们 提炼一加仑原油要花1分8厘2毫,而东部的一个炼油 厂干同样的工作只要9厘1毫?”他就连价值极小的油 桶塞子也不放过,曾写过这样的信:“……上个月你 汇报手头有1119个塞子,本月初送去你厂10000个, 你厂使用9527个,而现在报告剩余912个,那么其他 的680个塞子哪里去了呢?”
现场 控制
事中
偏差 信息
反馈 控制
事后
工作 结束
表现 方式
防患 未然
立竿 见影
亡羊 补牢
利
弊 基本目的
将损失消除 难以 明确目标 于发生前 完善 资源配置
消除偏差 产生 及时消除 提高能力 对立 偏差
业绩评价 损失 总结经验 激发员工 发生 借鉴未来
第四节 控制的技术与方法
1.前馈控制
❖ 前馈控制是一种预先控制,是指在行动之前, 为保证未来实际结果与计划目标一致所作的 努力。
❖ 前馈控制的目的是防止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在 质和量上产生偏差。
❖ 前馈控制的基本形式是合理配置资源。
案例:曲突徙薪
❖ 有人见一户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放了不少 柴草,于是就对主人说:烟囱应改成弯曲的,把柴 草搬远点,否则会有火患。主人听了不以为然。
❖ 从计划职能有效实施的角度来说,控制是指监视各 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 的过程。或者说,控制是依据计划来检查、衡量计 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偏差,或调整行动以保证按 计划进行,或调整计划使活动与计划相吻合。
管理学——控制PPT
三 控制工作的类型
一按作用环节不同来分 1 现场控制 2 前馈控制:
基于预测的前馈控制和顺馈控制 3 反馈控制:
端部反馈和局部反馈
二按改进工作的方式不同来分 1 直接控制:着眼于工作中出现的偏差;追 究责任;要求改进
2 间接控制:着眼于培养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防 止由于管理不当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优点 方法之一:评价个别主管人员 方法之二:按主管人员的职务来评价 方法之三:管理审计
结论:培养卓越的主管人员
三全面控制与局部控制: · 全面控制:根据组织总目标来衡量其 整个业绩的控制方法 全面控制的财务控制方法:
1 预算汇总表 2 损益控制 3 投资报酬率
第二节 有效控制的原理与要求
一 原理: 1 反映计划要求 2 组织适宜性 3 控制关键点 4 控制趋势 5 例外原理 6 直接控制
二 要求
1 控制系统应切合管理人员的个别情况 2 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标准 3 控制工作应具有灵活性 4 控制工作应讲究经济效益 5 控制工作要具有全局观点 6 控制工作应有纠正措施 7 控制工作应面向未来
第二章 控制方法 技术 第一节 预算控制
一 预算的性质
是一种计划 一种预测 一种控制手段
二 预算的种类:
例:世界橄联办运动会;门票7美元/张;其中 60分为可变成本;其余6 4元含管理费和 利润;经营费460万/年;求盈亏平衡点Q0
二 现代预算控制方法
一时间事件分析法 进度表:甘特图
例:周一到周五的工作任务;到周三晚 的完成情况
一
1 2 3 4 5
二三
四五
2 分项预算编制 3 计划评审技术统筹法:
1 经营预算 2 投资预算 3 财务预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工商企业为例,目前, 以工商企业为例,目前,经常使用的主要有 以下几种类型的标准: 以下几种类型的标准: 时间标准; ①时间标准; 生产力标准; ②生产力标准; 消耗标准; ③消耗标准; 质量标准; ④质量标准; 行为标准。 ⑤行为标准。 当然,这只是一个总体的表述, 当然,这只是一个总体的表述,对不同的组 不同的计划、不同的控制环节, 织、不同的计划、不同的控制环节,控制标准也 会而且应当有所不同。 会而且应当有所不同。
2.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 每个企业的首要目标都是获得一定的盈利。 每个企业的首要目标都是获得一定的盈利。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即 需要进行财务控制,包括控制成本费用水平, 需要进行财务控制,包括控制成本费用水平,审 核财务报表等。 核财务报表等。 3.作业控制 作业控制 作业控制, 作业控制,就是对组织的生产作业过程亦即 资源转换过程进行的控制。一个组织的成功与否, 资源转换过程进行的控制。一个组织的成功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 能力上的效率和效果,因此, 能力上的效率和效果,因此,作业控制也是管理 控制的重要内容。常见的如生产控制、质量控制、 控制的重要内容。常见的如生产控制、质量控制、 库存控制和成本控制等。 库存控制和成本控制等。
我国民间最常采用的分配方式
可能方案五:大家轮值、分者最后取 可能方案五:大家轮值、
•结果公平
可能结果
•机会均等
课堂讨论
1.上述几个备选方案中, 1.上述几个备选方案中,你认为哪一个是最 上述几个备选方案中 佳方案?为什么? 佳方案?为什么? 2.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2.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第九章
控制
案例导入: 案例导入:七人分粥的故事
七人小团体, 七人小团体,各人私 利但相互平等。 利但相互平等。要在没有 称量用具情况下分食一桶 粥,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 而且更要命的是, 题,而且更要命的是,粥 每天都是不够的。 每天都是不够的。
怎么办??? 怎么办???
可能方案一:七人轮流 可能方案一: •一天饱 •一天饱 •六天饥 六天饥
2.测定和评价工作成效 测定和评价工作成效 有了完整的控制标准体系, 有了完整的控制标准体系,第二步就是如何 采集有关的信息, 采集有关的信息,并据此对实际工作情况做出分 析与评价。 析与评价。 在这里,关键是信息的收集与反馈。 在这里,关键是信息的收集与反馈。为了确 保控制的及时、有效, 保控制的及时、有效,信息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 即准确性、及时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求,即准确性、及时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在实际工作中, 在实际工作中,下列几种信息常被用于衡量 实际工作的成效: 个人观察; 统计报告; 实际工作的成效:①个人观察;②统计报告;③ 口头汇报和书面报告。 口头汇报和书面报告。
预期工作 成 效 比较 实际工作 成 效 进行纠正 制订纠正计划 找出偏差 分析偏差原因
图要内容
控制的内容也就是控制的对象, 控制的内容也就是控制的对象,按照美国管 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的观点 罗宾斯的观点, 理学家斯蒂芬 罗宾斯的观点,其主要包括五个方 面: 1.人员控制 人员控制 管理者是通过他人的工作来实现其目标的。 管理者是通过他人的工作来实现其目标的。 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者需要而且必须依靠 下属员工,并确保员工按其所期望的方式工作, 下属员工,并确保员工按其所期望的方式工作, 而这就有赖于对人员的控制。 而这就有赖于对人员的控制。对人员控制最常用 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随时予以纠正;二是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 随时予以纠正;二是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有针 对性的予以奖罚,同时采取相应措施, 对性的予以奖罚,同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出现 的行为偏差。 的行为偏差。
可能结果
可能方案二: 可能方案二:推选好人
可能结果
•权力导致腐败 权力导致腐败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可能方案三: 可能方案三:委员会制度
可能结果
•公平了 公平了 •粥凉了
可能方案四:大家参与、抓阄决定 可能方案四:大家参与、
可能结果
•机会均等 机会均等 •结果不一定公平 结果不一定公平
(二)控制的基本目的 1.维持现状; 维持现状; 维持现状 2.打破现状。 打破现状。 打破现状
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
一、控制的基本过程
管理中的任何活动, 管理中的任何活动,都可以而且应当予以 控制, 控制,不过这需要管理者了解管理控制的基本过 程与基本类型。 程与基本类型。 作为一种反馈控制系统, 作为一种反馈控制系统,基本的管理控制过 程一般均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程一般均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3)关键控制点的选择。由于在组织系统 )关键控制点的选择。 的运营过程中,要想衡量所有的活动不仅不现实, 的运营过程中,要想衡量所有的活动不仅不现实, 而且也不必要。因而,对于管理者而言, 而且也不必要。因而,对于管理者而言,他要做 的并不是去观测所有的活动, 的并不是去观测所有的活动,而是挑选出一些关 键的控制点, 键的控制点,并通过它们对全部活动内容进行控 以确保整个运作过程符合计划要求。 制,以确保整个运作过程符合计划要求。 关键控制点的“关键性” 关键控制点的“关键性”在于该因素对整个 运作过程及其结果的影响大小, 运作过程及其结果的影响大小,它可能是经营活 动中的一些限制因素, 动中的一些限制因素,也可能是能够使计划更好 地发挥作用的因素。 地发挥作用的因素。 选择关键控制点的能力是管理者必须具备和 掌握的一种能力或艺术, 掌握的一种能力或艺术,有效的控制在很大程度 上就取决于这种能力。 上就取决于这种能力。
4.信息控制 信息控制 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管理者需要信息来 完成他们的工作,而不精确的、不完整的、 完成他们的工作,而不精确的、不完整的、不及 时的信息会严重阻碍他们的行动, 时的信息会严重阻碍他们的行动,降低组织的效 因此, 率。因此,就需要在组织内开发和建立一个管理 信息系统,以便能为管理者提供及时、 信息系统,以便能为管理者提供及时、充分和可 靠的信息服务。 靠的信息服务。 5.组织绩效控制 5.组织绩效控制 组织绩效是组织上层管理者的控制对象。 组织绩效是组织上层管理者的控制对象。由 于组织目标的达成与否都要从这里反映出来的, 于组织目标的达成与否都要从这里反映出来的, 因而不论是组织内部的管理者, 因而不论是组织内部的管理者,还是组织外部的 相关人员与机构,对此都高度关注, 相关人员与机构,对此都高度关注,并都在为如 何科学衡量组织绩效的高低作着不懈的努力。 何科学衡量组织绩效的高低作着不懈的努力。
在此基础上, 在此基础上,应对实际工作成效进行分析评 即通过与标准的比较,以判定: 估,即通过与标准的比较,以判定: 实际与计划之间有无偏差? ①实际与计划之间有无偏差? 如果有偏差,是什么性质的偏差——正偏 ②如果有偏差,是什么性质的偏差 正偏 差或负偏差? 差或负偏差? 偏差是否超出了允许的范围? ③偏差是否超出了允许的范围? 引发偏差的原因是什么?一般来说, ④引发偏差的原因是什么?一般来说,导致 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外乎三种: 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外乎三种:其一是计划或标准 本身是基于错误的假设和预测, 本身是基于错误的假设和预测,因而本身就不科 不合理;其二是组织内部因素的变化, 学、不合理;其二是组织内部因素的变化,如营 销工作不力、生产人员工作懈怠等; 销工作不力、生产人员工作懈怠等;其三是组织 外部环境的变化,如宏观经济的调整等。 外部环境的变化,如宏观经济的调整等。
第一节 控制的概念
一、控制的含义
所谓控制, 所谓控制,是指管理者为了保证实际工作与 计划的要求相一致,按照既定的标准, 计划的要求相一致,按照既定的标准,对组织的 各项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的管理活动。 各项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的管理活动。 把握这一概念,必须注意: 把握这一概念,必须注意: 1.控制是一项有目的的管理活动,即防止问题 控制是一项有目的的管理活动, 控制是一项有目的的管理活动 的发生,确保计划的执行和组织目标的达成。 的发生,确保计划的执行和组织目标的达成。 2.控制是通过“监督”和“纠偏”来实现的。 控制是通过“ 纠偏”来实现的。 控制是通过 监督” 3.控制是一个过程,即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 控制是一个过程, 控制是一个过程 即一个发现问题、 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图11—1所示。 所示。 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图 所示
3.采取管理行动,纠正已有偏差 采取管理行动, 采取管理行动 这是控制过程的第三个或最后一个步骤。 这是控制过程的第三个或最后一个步骤。由 于偏差是由标准与实际工作成效的差距产生的, 于偏差是由标准与实际工作成效的差距产生的, 因此,纠正偏差的方法也就主要有两种: 因此,纠正偏差的方法也就主要有两种:改进工 作绩效和修订标准。 作绩效和修订标准。 1)改进工作绩效。 (1)改进工作绩效。 如果分析表明, 如果分析表明,偏差是源于实际工作绩效的 不足,则管理者就应该采取纠正行动, 不足,则管理者就应该采取纠正行动,努力提高 工作绩效。 工作绩效。这种针对绩效不足的纠正行动可以是 组织中的任何管理行动,但按行动效果的不同, 组织中的任何管理行动,但按行动效果的不同, 可将其归并为两大类: 可将其归并为两大类: 立即纠正行动和彻底纠 正行动。 正行动。
1.拟定标准 拟定标准 这是控制过程的第一步。 这是控制过程的第一步。虽然我们讲计划是 控制的依据, 控制的依据,但由于计划只是对工作目标及行动 方案的总体规划和安排,不可能十分详尽具体, 方案的总体规划和安排,不可能十分详尽具体, 因此,管理者实施控制的第一个步骤便是以计划 因此, 为基础,制订出控制工作所需要的标准。 为基础,制订出控制工作所需要的标准。它们是 衡量工作成果的规范, 衡量工作成果的规范,是在一个完整的计划中选 出的计量工作成果的“控制点” 出的计量工作成果的“控制点”。 (1)控制标准的类型。标准的类型很多,可 )控制标准的类型。标准的类型很多, 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但一般情况下, 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但一般情况下, 控制标准应尽量数字化和定量化。 控制标准应尽量数字化和定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