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医案——肝癌(九)
![中医医案——肝癌(九)](https://img.taocdn.com/s3/m/8dd32f7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10.png)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益气养津治疗肝癌病案:束某,女,50岁。
初诊:1991年4月11日。
主诉及病史:乏力,左肩酸麻。
B超、CT均示肝内大片占位。
诊查:一般情况尚可,巩膜不黄;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质硬。
肝上界第五肋间,肝肋下两指多,剑下三指多,质硬,脾肋下及,腹水阴性。
舌苔薄,舌质红,脉弦细数。
辨证:气虚兼及津液亦伤。
治法:益气养津。
处方:党参15g 黄芪15g 白术10g 茯苓15g 八月札30g 六曲15g 天花粉30g 生山楂15g 炒谷麦芽各12g 鳖甲30g 蛇舌草30g 7剂同时用干扰素、白介素-2,肌肉注射,每日1次。
二诊:诉少腹痛,大便次数增多。
检查情况同前。
原方去黄芪、生山楂,加米仁30g、车前子15g、焦楂炭30g、乌梅15g、木香5g、干姜5g。
三诊:诉下午低热。
原方加寒水石30g、银柴胡15g。
四诊:仍有发热。
上方加豆豉12g,改银柴胡20g。
1五诊:恶寒,发热,肝区疼痛。
检查结果与前相似。
拟方如下:苏叶10g 豆豉15g 银柴胡30g 寒水石50g 太子参30g 黄芪30g 茯苓30g 茜草30g 延胡索15g 焦白术15g 米仁30g 焦楂炭30g 六曲30g 车前子30g 升麻10g 7剂其余治疗方法同上。
六诊:主诉肝区疼,检查巩膜阴性,左锁骨上淋巴结较前增大,肝大平脐,腹水阴性。
原方加五灵脂10g、生蒲黄(包)15g,14剂。
其他治疗同前。
七诊:诉小便热,汗多。
原方加生石膏30g、黄柏5g。
其他治疗同前。
八诊:病情稳定,治疗方法同上。
1月后开始左锁骨上淋巴结较前缩小,肝亦较前缩小至脐上水平。
治疗方法同前。
九诊:情况同前。
肝剑突下、肋下均脐平,左锁骨上淋巴结仍肿大。
太子参30g 黄芪30g 豆豉15g 银柴胡30g 寒水石50g 花蕊石30g 茯苓30g 延胡索30g 茜草30g 米仁30g 焦楂炭30g 焦白术15g 六曲30g 车前子30g 升麻10g 五灵脂10g 生蒲黄30g 枳壳10g 川厚朴10g 海浮石30g 象贝母10g每周一诊直至1992年3月。
肝癌的中医药治疗与保健方法
![肝癌的中医药治疗与保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597c36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d.png)
肝癌的中医药治疗与保健方法肝癌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严重威胁的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居高不下。
虽然现代医学在肝癌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疗法之一,仍然在肝癌的中医药治疗以及保健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肝癌的中医药治疗与保健方法。
中医药治疗肝癌主要采用中草药治疗、针灸和拔罐疗法等传统疗法,并结合饮食调理和心理疏导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疗。
中草药治疗是中医药治疗肝癌的核心内容,其中常用的中草药包括灵芝、黄芪、丹参等。
这些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调节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减轻病情。
针灸是中医药治疗肝癌的另一种常用疗法,通过针刺穴位和调节气血运行来达到治疗肝癌的效果。
针灸能够刺激机体的自愈能力,加强免疫调节功能,起到抗肿瘤、减轻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拔罐疗法在中医药治疗肝癌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将罐具贴附在肌肉表面,利用罐内所产生的负压来使局部淤血,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
拔罐疗法可以改善肝癌患者的肝气郁结状况,促进疏肝理气,减轻肝病症状。
除了中医药治疗,良好的饮食调理也是肝癌患者重要的保健方法之一。
患者应该遵循饮食清淡、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少食动物脂肪等原则,以减轻肝脏的负担。
此外,适量补充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蔬菜中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可以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助于预防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心理疏导在肝癌患者的保健中也非常重要。
肝癌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患者常常伴有强烈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
因此,患者应该积极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寻求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可以尝试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瑜伽、冥想等,以减轻焦虑和压力。
综上所述,肝癌的中医药治疗与保健方法包括中草药治疗、针灸和拔罐疗法等传统疗法,以及饮食调理和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措施。
这些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的发展,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肝癌中成药治疗方案
![肝癌中成药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84d40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04.png)
摘要: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中医治疗肝癌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成药作为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在肝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肝癌中成药治疗方案,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一、引言肝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中医学认为,肝癌的发生与肝气郁结、痰湿内阻、血瘀等有关。
中成药治疗肝癌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高等特点。
本文将对肝癌中成药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肝癌中成药治疗原则1. 辨证论治:中医治疗肝癌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和药物。
2. 祛邪扶正:肝癌治疗过程中,既要祛除病邪,又要扶助正气,以恢复机体阴阳平衡。
3. 标本兼顾:既要治疗肝癌本身,又要兼顾其他相关疾病,如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
4. 综合治疗:中成药治疗肝癌应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如手术、放疗、化疗等。
三、肝癌中成药治疗方案1.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1)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抗肿瘤等作用。
适用于肝癌早期及中晚期患者。
(2)血府逐瘀胶囊: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等作用。
适用于肝癌患者肝区疼痛、肿块等症状。
2. 祛痰化湿类中成药(1)甘露消毒丹:具有祛痰化湿、清热解毒等作用。
适用于肝癌患者伴有痰湿内阻、湿热蕴结等症状。
(2)参苓白术散:具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等作用。
适用于肝癌患者脾胃虚弱、湿阻中焦等症状。
3. 滋阴养血类中成药(1)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等作用。
适用于肝癌患者肝肾阴虚、头晕耳鸣等症状。
(2)养血安神颗粒:具有养血安神、活血通络等作用。
适用于肝癌患者失眠多梦、头晕乏力等症状。
4. 活血软坚类中成药(1)消瘤散结胶囊:具有活血软坚、散结止痛等作用。
适用于肝癌患者肿块坚硬、疼痛等症状。
(2)软坚散结丸: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作用。
适用于肝癌患者肿块硬结、疼痛等症状。
5. 调整免疫功能类中成药(1)黄芪多糖口服液: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癌作用等作用。
肝癌的中医辨证施治
![肝癌的中医辨证施治](https://img.taocdn.com/s3/m/c0d2fef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3.png)
肝癌的中医辨证施治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和病情危重的特点。
中医具有独特的辨证施治理念和方法,在肝癌的治疗中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出发,探讨肝癌的辨证施治方法。
一、中医对肝癌的辨证施治1. 辨证分型中医认为,肝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肝气郁结、脾胃湿热、肝肾阴虚等。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辨证特点,可将肝癌分为肝气郁结型、湿热蕴结型和肝肾阴虚型等不同的证型。
针对不同的证型,采取相应的辨证施治方法。
2. 疏肝理气在肝癌的治疗中,中医强调疏肝理气的方法。
疏肝理气可以缓解肝气郁结,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黄芩等,可以通过调节肝气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3. 清热解毒湿热蕴结是肝癌的常见证型之一。
中医认为,清热解毒可以改善体内的湿热症状,减轻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如黄连、连翘等,可以作为肝癌治疗的辅助药物。
4. 益气养阴肝肾阴虚是另一种常见的肝癌辨证类型。
中医注重益气养阴的方法,以滋养肝肾,平衡阴阳为目的。
常用的中药有人参、枸杞子等,可以改善患者的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二、中医辨证施治的临床应用1. 中医药物治疗中医药物在肝癌的辨证施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除了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等方法外,还可以针对具体的症状采取相应的中药治疗。
例如,对于肝癌患者出现的纳差、疼痛等症状,可以使用理气止痛的中药如川楝子、木香等进行治疗。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辅助疗法之一,对于肝癌的辨证施治也有一定的作用。
通过针灸可以调理患者的气血,缓解疼痛,改善症状。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太冲等。
3. 中医养生中医强调“治未病”,在肝癌的辨证施治中也注重养生和预防。
中医倡导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三、中医辨证施治在肝癌治疗中的优势1. 尊重个体差异中医辨证施治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辨证特点进行针对性治疗。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治肝癌 治肝癌秘方
![中医治肝癌 治肝癌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1933b63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9.png)
中医治肝癌治肝癌秘方
背景:
肝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重大困扰。
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在治疗肝癌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治疗肝癌的秘方。
1. 靶向药物治疗:
中医药对于肝癌的治疗重点是通过药物调理身体内部环境,增强免疫力,抵抗肿瘤细胞的生长。
一些靶向药物如人参、黄芪、黄精等被广泛应用于肝癌治疗中,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减少肿瘤大小的作用。
2. 中药汤剂:
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肝癌的常用方法之一。
其中,四物汤和当归寄生汤的应用较为广泛。
这些汤剂通过调理体内的气血运行,改善肝脏功能,减轻肝癌患者的症状。
3. 经络穴位疗法:
中医经络穴位疗法是一种通过刺激人体经络系统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针灸、推拿和穴位按摩等技术可以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对于肝癌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影响。
4. 中药外敷疗法:
中药外敷疗法是将中药药物制成贴剂或外敷膏药,贴于患者的腹部或肝脏部位。
通过药物成分的渗透,改善肝脏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肝脏的疼痛和肿胀,提高治疗效果。
5. 饮食调理:
中医强调饮食对于肝癌患者的重要性。
适当的饮食调理可以帮助提高肝脏功能,增强免疫力,减轻患者的症状。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结论:
中医治疗肝癌的秘方包括靶向药物治疗、中药汤剂、经络穴位疗法、中药外敷疗法和饮食调理。
虽然中医治疗肝癌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但中医疗法在改善患者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肝癌中医诊疗方案ppt
![肝癌中医诊疗方案ppt](https://img.taocdn.com/s3/m/2603a02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78.png)
肝癌中医诊疗方案1. 引言在临床上,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治疗效果有限的问题。
相比之下,中医诊疗肝癌的方案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在减轻病人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 中医诊断肝癌的要点中医诊断肝癌主要依据以下要点:•望诊:肝癌患者望诊时,面色黄褐或苍白,目光呆滞,甚至有出血点和皮肤瘀斑。
舌苔可能呈黄腻或黄白,脉象多数偏细或偏滑。
•闻诊:通过听肝区的声音,可以发现肝脏扩大、肝包膜增厚等异常。
•问诊:根据患者自述的症状和病史,询问有关肝脏疾病的相关信息。
3. 中医治疗肝癌的原则中医治疗肝癌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清热燥湿:肝癌患者常伴有湿热内蕴的症状,中医可以通过清热和燥湿的方法来调理身体,如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健脾益气:肝癌患者常伴有脾气虚弱的情况,中医可以通过健脾益气的方法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活血化瘀:肝癌患者常伴有血瘀的症状,中医可以通过活血化瘀的方法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恢复肝脏功能。
•调理情志:中医认为情志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肝癌时,要注意调节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4. 中医治疗肝癌的具体方法中医治疗肝癌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相应的中药处方,例如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等药物,并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调整。
•针灸治疗:通过针灸的方法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肝脏的功能。
•中医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病情,中医师可以给患者制定具体的饮食方案,例如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等。
5. 中医治疗肝癌的效果与注意事项中医治疗肝癌的效果和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肝癌的分期、病人的年龄、治疗方法的选择等。
提醒患者和家属在接受中医治疗肝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积极配合西医治疗:中医治疗肝癌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取代西医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西医治疗,并及时咨询医生的意见。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d8d5e04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d.png)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的恶性肿瘤,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也是第三大致死癌症。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
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和中医养生调理。
这些方法是基于中医理论和经验的综合疗法,旨在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以及提高免疫力来达到治疗肝癌的目的。
首先,中药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中药可以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形式。
内服中药多以复方汤剂的形式给予患者,常用的中药有黄芩、山楂、茯苓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外用中药常常通过贴敷或泡洗等方式应用,如阿魏酸贴敷、草药泡脚等,可以促进肿瘤的吸收和消退,减轻病痛症状。
其次,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穴位注射疗法、电针疗法和经络刺激疗法等。
这些疗法可以缓解疼痛、减轻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中医养生调理也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中医认为,调养内外环境对于病情的恢复至关重要。
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如适当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多摄入高蛋白质和高纤维的食物来增强机体免疫力。
另外,关注情绪的调节,如通过中医理疗方法如气功、太极拳等进行身心放松,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患者康复。
虽然中医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治疗效果仍需评估。
针对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估,可以从疗效观察、肿瘤生长抑制率和生存率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疗效观察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疼痛缓解、食欲改善等,来评估中医治疗的有效性。
肿瘤生长抑制率是通过影像学等方法观察肿瘤大小的变化来评估治疗效果。
生存率是评估患者的生存情况,如存活时间、生存率等指标。
肝癌的中医药辨证施治
![肝癌的中医药辨证施治](https://img.taocdn.com/s3/m/618f755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a.png)
肝癌的中医药辨证施治肝癌是指起源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常见于肝硬化基础上。
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医学体系,在肝癌的辨证施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从中医药的角度,探讨肝癌的辨证施治方法。
一、中医药辨证施治的基本理论在中医药理论中,认为肝癌是由气滞血瘀、瘀热蕴结、肝郁化火等因素导致的。
因此,辨证施治的关键在于疏肝利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1. 疏肝利气肝癌患者大多伴有肝气郁结的症状,如胁肋胀痛、烦躁易怒等。
在中医药治疗中,可以选用柴胡、青皮等药物,以疏肝解郁,舒缓患者的症状。
2. 活血化瘀血瘀是肝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中医药治疗的重点。
中药材当归、川芎等可以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病变区的缺血缺氧情况。
3. 清热解毒在肝癌的辨证施治中,清热解毒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中药黄连、连翘等可以清热解毒,调整患者体内的热毒气。
二、中医药辨证施治的具体方法根据不同的辨证情况,中医药可以采用不同的施治方法,下面将从肝气郁结、瘀热蕴结和肝郁化火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 肝气郁结型肝气郁结型的肝癌患者常常表现为烦躁易怒、胸胁胀痛、舌苔薄白等症状。
在治疗上,可以选用柴胡、丹参等药物,以疏肝理气,舒缓病情。
2. 瘀热蕴结型瘀热蕴结型的肝癌患者多见于晚期病例,常表现为胸胁胀痛、肝区隐痛、纳差便秘等症状。
治疗上,可以选用当归、川芎等药物,以活血化瘀,缓解患者的症状。
3. 肝郁化火型肝郁化火型的肝癌患者通常表现为胸胁胀痛、烦躁易怒、眼红、口苦口干等症状。
在治疗中,可以选用黄连、龙胆等药物,以清热解毒,降火平肝。
三、中医药辨证施治的临床实践中医药辨证施治在肝癌的临床实践中有着显著的疗效。
例如,柴胡、当归等药物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黄连、丹参等药物也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康复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药辨证施治虽然在肝癌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并非唯一的治疗方法。
患者需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西医治疗,制定综合的治疗方案。
肝癌肝衰竭中医治疗方案
![肝癌肝衰竭中医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6ed17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2.png)
摘要: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衰竭是肝癌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中医学在肝癌肝衰竭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中医理论出发,探讨肝癌肝衰竭的中医治疗方案。
一、中医理论对肝癌肝衰竭的认识1.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肝癌肝衰竭的病因病机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肝主疏泄,调节气血,若肝气郁结,则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气滞血瘀;脾主运化,若脾气虚弱,则水湿内停,聚而成痰;肾主水液代谢,若肾阳不足,则水液代谢失常,湿浊内蕴。
三者相互影响,终致肝癌肝衰竭。
2. 临床表现肝癌肝衰竭在中医临床中可分为以下几个证型:(1)气滞血瘀证:表现为胁痛、腹胀、纳差、乏力、舌质紫暗、脉弦涩。
(2)痰湿内阻证:表现为胁痛、腹胀、恶心呕吐、痰多、舌淡苔白腻、脉滑。
(3)肝肾阴虚证:表现为胁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4)脾肾阳虚证:表现为胁痛、腹胀、纳差、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二、中医治疗方案1. 治疗原则(1)疏肝解郁,活血化瘀:适用于气滞血瘀证,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为主,可选用柴胡疏肝散、桃红四物汤等方剂。
(2)健脾化湿,祛痰止咳:适用于痰湿内阻证,以健脾化湿、祛痰止咳为主,可选用六君子汤、二陈汤等方剂。
(3)滋补肝肾,滋阴降火:适用于肝肾阴虚证,以滋补肝肾、滋阴降火为主,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方剂。
(4)温补脾肾,利水消肿:适用于脾肾阳虚证,以温补脾肾、利水消肿为主,可选用附子理中丸、真武汤等方剂。
2. 中药治疗(1)气滞血瘀证:柴胡、白芍、川芎、红花、丹参、桃仁、甘草。
(2)痰湿内阻证:半夏、陈皮、茯苓、白术、炙甘草、生姜、大枣。
(3)肝肾阴虚证: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牡丹皮、茯苓、丹参、甘草。
(4)脾肾阳虚证:附子、干姜、白术、茯苓、泽泻、山茱萸、炙甘草。
中医对肝癌的综合治疗
![中医对肝癌的综合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3af7374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d.png)
中医对肝癌的综合治疗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具有复杂的病因和病程,并且对传统治疗方法的反应有限。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肝癌的治疗逐渐转向综合治疗的方向。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对肝癌的综合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以下将就中医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中医辨证施治中医治疗肝癌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病情、症状等,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通过观察舌苔、望诊脉象、询问病史等方法,辨别肝癌患者的证候类型,如肝肾阴虚、痰瘀互结等,然后针对不同的证候进行针灸、中药治疗等手段。
这种辨证施治的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二、中医药治疗1.中药方剂治疗中医药在肝癌综合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药方剂针对肝癌的具体病情,通过中药的多种成分,能够调理人体内环境,改善免疫功能,减轻肝癌患者的症状和不良反应。
例如,肝肾阴虚型肝癌患者可采用黄连解毒汤,它具有清热解毒、滋阴补益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体质,增强抵抗力。
2.中草药治疗中医草药在肝癌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例如,山楂、何首乌、柴胡等草药都具有抗肿瘤、抗炎症的作用,能够帮助肝癌患者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减缓病情的进展。
此外,一些中草药还具有护肝的功效,能够减轻化疗和放疗对肝脏的损伤。
三、中医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肝癌的综合治疗也具有独特的作用。
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调理气血,提高免疫力,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例如,对于肝癌患者出现的疼痛症状,可采用针灸技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此外,针灸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消化功能,增加食欲,提供营养。
四、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强调养生和平衡,对肝癌患者的康复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包括饮食调理、心理疏导、运动锻炼等。
肝癌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饮食,如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限制高盐、高脂肪的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等。
肝脏癌中药治疗方案
![肝脏癌中药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872b7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16.png)
一、引言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球前列。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肝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其中,中药治疗因其独特的疗效和较低的副作用,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肝癌中药治疗方案,以期为患者提供参考。
二、中医学对肝癌的认识中医学认为,肝癌的发生与肝气郁结、湿热蕴结、痰瘀互结等因素密切相关。
治疗原则为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三、中药治疗方案1. 基础方剂(1)疏肝解郁:柴胡、白芍、香附、郁金、川芎。
(2)清热解毒:黄芩、黄连、栀子、蒲公英、白花蛇舌草。
(3)活血化瘀:丹参、桃仁、红花、川芎、三棱。
(4)软坚散结:海藻、昆布、牡蛎、夏枯草、贝母。
2. 调整方剂(1)肝气郁结型:在基础方剂的基础上,加用逍遥散、青皮、枳壳等。
(2)湿热蕴结型:在基础方剂的基础上,加用茵陈、苦参、黄柏等。
(3)痰瘀互结型:在基础方剂的基础上,加用半夏、胆南星、瓜蒌等。
(4)肝肾阴虚型:在基础方剂的基础上,加用枸杞子、菊花、女贞子等。
3. 个体化治疗方案(1)根据患者体质、病情、病程等因素,调整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
(2)结合现代医学检查结果,如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等,调整治疗方案。
(3)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中药治疗注意事项1. 严格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注意中药之间的配伍禁忌,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3. 服用中药期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等。
5.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总结肝癌中药治疗方案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检查结果,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具有独特疗效的治疗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然而,中药治疗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
中医内科肝癌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内科肝癌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3c4d3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4.png)
肝癌肝癌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的发生与肝炎、肝硬化、黄曲霉素等因素有关,后者由于其他部位之肿瘤转移而来。
在中医学属于“瘢积”范畴。
多因热毒壅结,气滞血瘀,而致脾胃受损,气血日耗,邪实与正虚交互错杂,不断发展趋于晚期。
【诊断】1.发病之初表现食欲不振,右胁不舒,逐渐发生肝区疼痛,间歇性或持续性钝痛或刺痛,脱闷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不规则发热,自汗,盗汗,逐渐消瘦,贫血等。
2 .最常见的体征是肝脏呈进行性肿大,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或摸到多数结节或大块隆起的肿瘤。
3 .晚期可出现黄疸、腹水、脾肿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等,并易发生肝昏迷、消化道出血、肝癌结节破裂出血等并发症。
4 .实验室检查可作血液甲胎蛋白检测及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Y-谷氨酰转肽酶等检验以协助诊断。
5 .有条件的,可作B超、动脉造影及其他X线检查、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和肝放射性核素扫描等检测,有助于定位诊断。
【治疗】一、辨证论治根据邪实正虚的病理特点,治当以扶正和祛邪为原则。
祛邪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补正以疏运肝脾、补益气血为主。
并需按邪正虚实的主次,酌取攻补兼施之法。
1.清热解毒用于不规则发热,面目肌肤发黄,小便黄,齿鼻易妣血,或有消化道出血,苔黄腻者。
方药举例:茵陈15g,大黄6g,焦桅子IOg,龙胆草4g,黄连4g,苦参10g,牡丹皮10g,赤芍10g,生地黄15g,玄参10g,板蓝根15g,天花粉15g,人工牛黄(分吞)1.2go6 .活血化瘀用于肝脏迅速肿大,质硬不平,触痛,痛势剧烈,如锥如刺,舌质紫,面色黑滞者方药举例:三棱10g,羲术10g,炮山甲10g,制乳香3g,制没药3g,广郁金10g,制鳖甲15g,土鳖虫7只,桃仁10g,红花5g,延胡索10g,石燕15g,马鞭草15g,参三七粉(分吞)3g07 .疏肝运脾用于右胁胀痛不舒,皖闷腹胀,或有腹水,食欲不振,小便量少,苔白而腻者。
中医治疗肝癌手术方案
![中医治疗肝癌手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6bc24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16.png)
一、前言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在我国,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二位。
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由于肝癌具有早期无症状、进展迅速等特点,许多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错过了手术切除的最佳时机。
因此,中医治疗在肝癌手术方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中医治疗肝癌手术方案,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二、中医治疗肝癌手术方案1. 术前准备(1)中医辨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和舌脉,进行中医辨证,确定患者的证型。
常见证型有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肝阴虚、肝阳上亢等。
(2)中药内治:根据证型,给予相应的中药内治。
如肝气郁结者,可选用柴胡疏肝散;肝郁脾虚者,可选用逍遥散;肝阴虚者,可选用一贯煎;肝阳上亢者,可选用天麻钩藤饮等。
(3)中药外治:如贴敷、针灸、推拿等,以调和气血、疏肝解郁、止痛、镇静等作用。
2. 术中配合(1)中药穴位注射:在手术过程中,可给予中药穴位注射,如足三里、肝俞、胆俞等穴位,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手术效果。
(2)中药煎剂:在手术过程中,给予中药煎剂,如四逆散、小柴胡汤等,以调节气血,提高手术成功率。
3. 术后治疗(1)中医辨证:根据患者术后症状、体征和舌脉,进行中医辨证,确定患者术后证型。
(2)中药内治:根据证型,给予相应的中药内治。
如术后气血两虚者,可选用八珍汤;术后湿热内蕴者,可选用茵陈蒿汤等。
(3)中药外治:如贴敷、针灸、推拿等,以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术后并发症。
4. 康复治疗(1)中药内治: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给予相应的中药内治,以巩固疗效。
(2)中药外治:如贴敷、针灸、推拿等,以促进机体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3)饮食调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增加营养摄入,增强机体抵抗力。
(4)心理疏导: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注意事项1. 中医治疗肝癌手术方案应结合西医治疗,如手术、化疗、放疗等。
肝癌中草药单方治疗方案
![肝癌中草药单方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260d43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1.png)
摘要:肝癌是全球范围内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草药在肝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中草药的单方治疗方案,旨在为肝癌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一、引言肝癌,即肝细胞癌(HCC)和肝内胆管癌(HC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肝癌的治疗方法不断更新,但仍然面临着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预后不良等问题。
中草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近年来在肝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中草药的单方治疗方案,旨在为肝癌患者提供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二、治疗方案1. 方剂组成(1)基础方:黄芪、白术、枸杞子、丹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石见穿、重楼、蜈蚣、全蝎。
(2)加减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可适当加减药物。
2. 疗法原则(1)扶正固本: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抗病能力。
(2)清热解毒:消除癌毒,减轻肿瘤负荷。
(3)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缓解肿瘤症状。
(4)软坚散结:消除肿瘤,减轻症状。
3. 疗程安排(1)初诊患者:每周服药5天,连续服用3个月。
(2)复诊患者: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
4. 服用方法(1)煎服法:将药物煎煮成汤剂,每日分2次服用。
(2)冲服法:将药物制成粉末,用温开水冲服。
三、治疗机理1. 扶正固本:黄芪、白术、枸杞子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能够提高患者抗病能力。
2. 清热解毒: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重楼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能够消除癌毒,减轻肿瘤负荷。
3. 活血化瘀:丹参、石见穿、蜈蚣、全蝎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能够改善微循环,缓解肿瘤症状。
4. 软坚散结: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重楼等具有软坚散结作用,能够消除肿瘤,减轻症状。
四、注意事项1. 患者在服用中草药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 服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患者应遵医嘱,切勿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
肝癌后背疼痛治疗方案
![肝癌后背疼痛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4ed10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9.png)
一、引言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
肝癌后背疼痛是肝癌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针对肝癌后背疼痛的治疗方案,本文将从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中医治疗方案1. 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认为,肝癌后背疼痛多由肝肾阴虚、气血瘀滞所致。
治疗时,应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1)肝肾阴虚型: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多梦等。
治疗以滋补肝肾、养血安神为主。
方药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如: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等。
(2)气血瘀滞型:表现为腰背疼痛、刺痛、固定不移、夜间加重、面色晦暗等。
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
方药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如: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牛膝等。
2. 中医外治法(1)针灸:通过针灸刺激相关穴位,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缓解疼痛。
常用穴位有:肾俞、肝俞、膈俞、足三里、三阴交等。
(2)拔罐:采用拔罐疗法,通过局部吸拔,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疼痛。
常选背部、腰部、臀部等部位。
(3)推拿:通过推拿手法,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缓解疼痛。
常用手法有:揉、按、捏、搓等。
三、西医治疗方案1. 疼痛药物(1)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等,适用于轻至中度疼痛。
(2)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羟考酮等,适用于中度至重度疼痛。
(3)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度洛西汀等,可用于治疗慢性疼痛。
2. 放疗针对肝癌后背疼痛,放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高能量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缓解疼痛。
放疗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
3. 化疗化疗药物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分化,缓解疼痛。
化疗适用于晚期肝癌后背疼痛患者。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1.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结合西医疼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提高治疗效果。
2. 中西医结合外治法将中医针灸、拔罐、推拿等外治法与西医物理治疗相结合,如电疗、超声波治疗等,提高治疗效果。
肝癌(原发性肝癌)诊疗方案
![肝癌(原发性肝癌)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511030ee06eff9aef8079b.png)
肝癌(原发性肝癌)诊疗方案【病名】中医病名:肝癌西医病名: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按病理学分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
在我国,该病的主要类型是肝细胞肝癌,占原发性肝癌的90%以上。
按肿瘤的形态可分为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肝癌。
【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早期症状多不明显。
一旦出现症状病性,发展迅速。
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上腹不适或疼痛,主要为右上腹痛,钝痛间歇加重。
胃肠道症状常见,但无特异性,常易忽视,如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患者还可有乏力、消瘦,30%左右患者有低热,37.5~38℃左右,少数可达39℃以上,热型不规则。
(二)西医诊断标准:1.临床症状:肝区疼痛,脘闷纳差,乏力,形体消瘦,低热、恶心,呕吐,腹水,黄疸等。
2.体征:肝脏进行性肿大,质较硬,时见肝掌,蜘蛛痣等。
3.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同功酶指标升高;甲胎蛋白阳性。
4.特殊检查:B型超声或CT检查肝内有实质性占位病变。
5.肝穿刺检查找到了癌细胞。
【治疗方案】(一)中医辨病论治1.肝气郁结证主证:胸胁疼痛,胸闷不舒,生气后加重,肝大,纳少,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基本方:柴胡舒肝散加减。
柴胡 15g 白芍20g 郁金15g 枳壳12g白术15g 茯苓12g 党参12g 焦三仙15g2.脾虚湿困证主证:胸胁闷痛,胁下痞块,食欲不振,或恶心嗳气,乏力,或便溏,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缓。
治法:健脾祛湿。
基本方:六君子汤加减。
党参18g 白术18g 陈皮6g 甘草12g茯苓18g 半夏9g 山药 12g 扁豆9g3.气滞血瘀证主证:胸胁胀痛,痛处固定不移,夜间尤甚,胁下痞块,嗳气或呃逆,腹胀纳少,便干尿少,舌紫暗有瘀斑,苔薄白或腻,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基本方:桃仁四物汤加化症丸加减。
桃仁15g 红花10gg 川芎 15g 三棱15g莪术12g 郁金12g 白芍15g 当归15g元胡12g4.肝胆湿热证主证:上腹肿块,脘腹胀满,目肤黄染,腹大如鼓,心烦口苦,恶心纳少,便秘溺黄,舌紫暗,苔黄厚腻,脉滑数。
肝癌中草药治疗方案
![肝癌中草药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3e75b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e.png)
一、引言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中医治疗肝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草药在肝癌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肝癌中草药治疗方案,以期为肝癌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二、中医对肝癌的认识中医认为,肝癌的发生与肝气郁结、湿热蕴结、气滞血瘀等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肝癌主要以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为原则。
三、肝癌中草药治疗方案1. 基础方剂(1)疏肝解郁方:柴胡、白芍、枳壳、香附、郁金等。
(2)清热解毒方: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重楼、黄芩、栀子等。
(3)活血化瘀方:丹参、红花、桃仁、三棱、莪术等。
(4)扶正固本方: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等。
2. 辅助方剂(1)养阴生津方:生地黄、麦冬、玉竹、石斛等。
(2)健脾益气方:山药、白术、茯苓、炙甘草等。
(3)养血活血方: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等。
(4)清热利湿方:黄柏、苍术、泽泻、车前子等。
3. 方剂加减(1)肝气郁结型:加郁金、香附、白芍等;兼有痰湿内阻者,加半夏、陈皮、茯苓等。
(2)湿热蕴结型:加黄芩、栀子、茵陈等;兼有气滞血瘀者,加丹参、红花、桃仁等。
(3)气滞血瘀型:加三棱、莪术、丹参、红花等;兼有脾胃虚弱者,加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等。
(4)肝肾阴虚型:加枸杞子、菊花、生地黄、麦冬等;兼有湿热内蕴者,加黄柏、苍术、泽泻等。
四、治疗注意事项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 早期治疗:肝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3. 综合治疗:中草药治疗应与其他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等)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4. 药物剂量:中草药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进行调整,避免过量或不足。
5. 监测病情: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总结肝癌中草药治疗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 安全性高:中草药成分天然,副作用较小。
肝癌中医诊疗方案
![肝癌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df79c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b.png)
肝癌中医诊疗方案肝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诊断:参考《2001年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
(1)病理诊断:肝内活肝外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者。
(2)临床诊断:①AF P≧400ug/L,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等,并能触及肿大、坚硬及有结节状的肝脏或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者。
②AF P﹤400ug/L,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等,并有两种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性占位病变;或有两肝癌标志物(AF P 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r-gt同工酶Ⅱ、a-L-岩藻糖苷酶及CA19-9)等)阳性及一种影像学检查具有肝癌特征性占位性病变者。
③有肝癌的临床表现,并有肯定的肝外远处转移病灶(包括肉眼可见的血性腹水或在其中发现癌细胞),并能排除转移性肝癌者。
Child-push肝功能改良分级法异常程度计分临床与生化检测指标1 2 31,肝性脑病(分级)无1~2 3~42,腹水无轻中度以上3,胆红素﹤34.2 34.2~51.3 ﹥51.34,白蛋白≧3528~34﹤285,凝血酶原时间延长(PT)(秒)1~44~6﹥6 特殊:针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红素)﹤68.4 68.4~170﹥1701.A级为5~6分;B级为7~9分;C级为10~15分.2.Child分级出处:Child.C.g(1964),The liver and PortalHypertention,p50.Philadephia:Saunders3.Child-push分级出处:Brit.J.Surg.1973;60(8):646~6494.肝性脑病分期(可参考教科书):Trey C,et.New EnglndJ,Medcine.1966;274(3):473~4812.临床分期:参照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诊断:参考《2001年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
(1)病理诊断:肝内活肝外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者。
(2)临床诊断:①AF P≧400ug/L,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等,并能触及肿大、坚硬及有结节状的肝脏或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者。
②AF P﹤400ug/L,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等,并有两种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性占位病变;或有两肝癌标志物(AF P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r-gt同工酶Ⅱ、a-L-岩藻糖苷酶及CA19-9)等)阳性及一种影像学检查具有肝癌特征性占位性病变者。
③有肝癌的临床表现,并有肯定的肝外远处转移病灶(包括肉眼可见的血性腹水或在其中发现癌细胞),并能排除转移性肝癌者。
Child-push肝功能改良分级法
异常程度计分
临床与生化检测指标
1 2 3
1,肝性脑病(分级)无1~2 3~4
2,腹水无轻中度以上3,胆红素﹤34.2 34.2~51.3 ﹥51.3
4,白蛋白≧3528~34﹤28
5,凝血酶原时间延长(PT)(秒)1~44~6﹥6 特殊:针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红素)﹤68.4 68.4~170﹥170
1.A级为5~6分;B级为7~9分;C级为10~15分.
2.Child分级出处:Child.C.g(1964),The liver and Portal
Hypertention,p50.Philadephia:Saunders
3.Child-push分级出处:Brit.J.Surg.1973;60(8):646~649
4.肝性脑病分期(可参考教科书):Trey C,et.New Englnd
J,Medcine.1966;274(3):473~481
2.临床分期:参照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标准。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期
分期肿瘤癌栓淋巴结肿大远
处
转
移
肝功能分
级
对应
分期
(肝门、腹
腔)
Child-push 1977 TNM
Ⅰa 单个最大直径≦3cm 无无无 A ⅠⅠ/Ⅱ
Ⅰb
单个或两个最大直径之
和≦5cm,在半肝无无无 A Ⅰ/
Ⅱ
Ⅱ
Ⅱa 单个或两个最大直径之
和≦10cm,在半肝;或
≦5cm,在左右半肝
无无无 A Ⅰ/
Ⅱ
Ⅱ/ⅢA
Ⅱb 单个或两个最大直径之
和﹥10cm,在半肝;或
﹥5cm,在左右两半肝;
或多个
无无无 A Ⅰ/
Ⅱ
Ⅱ/ⅢA
ⅢB/ⅣA
任何门脉分支、
肝静脉或
胆管
无无A或B Ⅱ
Ⅲa 任何门脉主干、
下腔静脉或有或
有
A或B Ⅱ/ⅢⅢB/Ⅳ
A/ⅣB
Ⅲb 任何任何任何任
何
C ⅢIA-IVB
注:三种分期方法并非能完全对应
(二)证候诊断
1.肝郁脾虚证:上腹肿块胀闷不适,消瘦乏力,倦怠短气,腹胀纳少,进食后胀甚,口干不喜饮,大便溏数,小便黄短,甚则出现腹水、黄疸、下肢浮肿,舌质胖、舌苔白,脉弦细。
2.肝胆湿热证:头重身困,身目黄染,心烦易怒,发热口渴,口干而苦,胸脘痞闷,胁肋胀痛灼热,腹部胀满,胁下痞块,纳呆呕恶,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或不爽,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3.肝热血瘀证:上腹肿块石硬,胀顶疼痛拒按,或胸胁疼痛拒按,或胸胁炽痛不适,烦热,口干唇燥,大便干结,小便黄或短赤,甚则肌肤甲错,舌质红或暗红,舌苔白厚,脉弦数或弦滑有力。
4.脾虚湿困证:腹大胀满,神疲乏力,身重纳呆,肢重足肿,尿少,口粘不欲饮,时觉恶心,大便溏烂,舌淡,舌边有齿痕,苔厚腻,脉细弦或滑或濡。
5.肝肾阴虚证:臌胀肢肿,蛙腹青筋,四肢柴瘦,短气喘促,唇红口干,纳呆畏食,烦躁不眠,溺短便数,甚或循衣摸床,上下血溢,舌质红绛、舌光无苔,脉细数无力,或脉如雀啄。
二、治疗方案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 肝郁脾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疏肝软坚
推荐方药:逍遥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党参、白术、茯苓、桃仁、柴胡、当归、白芍、八月札、川朴、栀子、莪术、生甘草等。
2. 肝胆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推荐方药:茵陈篙汤加味。
绵茵陈、栀子、大黄、金钱草、猪苓、柴胡、白芍、郁金、川楝子、枳壳、半枝莲、七叶一枝花、车前草、泽泻等。
3.肝热血瘀证
治法:清肝凉血,解毒祛瘀
推荐方药:龙胆泻肝汤合下瘀血汤加减。
龙胆草、半枝莲、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黄、柴胡、桃仁、莪术、大黄、茜根、丹皮、生甘草等。
4.脾虚湿困证
治法:健脾益气,利湿解毒
方药:四君子汤合五皮饮加减。
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皮、香附、枳壳、陈皮、大腹皮、冬瓜皮、泽泻、薏苡仁、龙葵、桃仁、莪术、半枝莲、甘草等。
5.肝肾阴虚证
治法:清热养阴,软坚散结
方药:一贯煎加味。
生地、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桑椹子、川楝子、赤芍、鳖甲(先煎)、女贞子、旱莲草、丹皮等。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以加用2~4味具有明确抗癌作用的中草药,如半枝莲、蜈蚣、八月札、穿山甲、七叶一枝花、山慈菇、白花蛇舌草、龙葵草、肿节风、冬凌草等。
(二)辩证选择口服中成药
根据病情选择应用西黄丸、金克槐耳颗粒、肝复乐、金龙胶囊、安康欣胶囊、小金丸、化癥回生片、鸦胆子油软胶囊、平消胶囊、金水宝胶囊、百令胶囊等。
(三)辩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根据病情选择应用康莱特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斑蝥酸钠注射液、榄香烯乳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艾迪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亚砷酸注射液等。
(四)外治法
根据病情酌情使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中药、中成药进行外敷治疗、中药泡洗、中药熏洗等。
(五)针灸治疗
根据病情及临床实际可选择应用体针、头针、电针、耳针、腕踝针、眼针、灸法、穴位埋线、穴位敷贴、耳穴压豆和拔罐等方法。
针灸治疗的取穴以肝俞、足三里为主穴,配以阳陵泉、期门、章门、三阴交等;穴位敷贴以章门、期门、肝俞、内关、公孙主穴,疼痛者配外关、足三里、阳陵泉;腹水配气海、三阴交、阴陵泉等。
(六)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酌情选用中医诊疗设备,如射频消融治疗、中药介入治疗、深部热疗、免疫系统治疗等。
(七)内科基础治疗
主要包括疼痛黄疸出血感染及发热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具体参考《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八)护理
包括体位选择、饮食、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中医辨证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
观察中医药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如胁痛、腹胀、疲乏无力、纳呆等中医证候。
评定指标:中医症状根据临床观察分为4级:(0)无症状、(1)轻度、(2)中度、(3)重度,治疗情况根据症状出现的情况记录。
(详见附件3)
显效:症状消失,或症状积分减少≧2/3;
有效:症状减轻,积分减少≧1/3,≦2/3;
无效:症状无减轻或减轻﹤1/3。
2.生存质量
观察中医药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治疗前后行生活质量判定。
评定指标:卡氏评分。
评价方法:治疗前后评分情况比较。
显效: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20分以上;
有效: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10分以上;
稳定: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不足10分或没有变化;
无效: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
3.客观疗效
观察中医药治疗对患者瘤体的变化情况。
评定标准:
CR完全缓解:全部病灶消失,无新病灶消失,无新病灶出现,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并至少维持4周。
PR部分缓解:肿瘤最长径和缩小≧30%以上,并至少维持4周。
PD病变进展:最大径增大≧20%,或出现新病灶。
SD病变稳定:肿瘤最长径之和缩小未PR,或增大未达PD。
(三)评价方法
中医证候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肝癌中医证候标准进行评价(详见附件)2.生存质量
主要采用KPS评分评价
3.客观疗效
瘤体变化采用国际通用RECIST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4.化验指标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记物等的检测方法参照化验室的相关要求执行
附件
原发性肝癌症状分级量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