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朗读课文,品析具体词句
3.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 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紫藤萝瀑布》,感受宗璞在自然景物中所寄寓的情感。
二、解题:紫藤萝瀑布,颜色、事物、形状
三、图片欣赏:紫藤萝花
四、作者简介: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
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红豆》等,散文集《丁香结》。中篇小说
《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本文选自《铁箫人语》。
五、写作背景:宗璞一家人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
一直笼罩在作者心头。在“文革”结束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又身患绝症,作者异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棵盛开的藤萝,睹物释怀,由花儿的由衰到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于是在其弟病逝前写成此文。
六、朗读:有声有色、有张有弛、有板有眼、有心有意(自由朗读、指
导朗读、展示朗读)
七、听读:我认为最美丽的一个画面我认为最动人的一种情感我认为最
富有哲理的句子我认为用得最妙的词语我认为用
得最妙的修辞等(小组讨论交流)
八、品读:1.作者为什么停住了脚步?2.作者由眼前的藤萝联想到了什
么? 3.作者由今昔藤萝感悟到了什么?
九、悟读:结合宗璞的《哭小弟》进行比较阅读
十、推荐阅读:宗璞散文
《紫藤萝瀑布》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己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它们通过自主阅读,能够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然而本文写于1982年,写作的背景和文革有关,所表达的情感也较为复杂。既有“文革”动乱造成的心灵创伤,又有亲人身患绝症不久于世的哀痛,七年级学生未必能够理解,所以教师要补充必要的助读资料,引导学生深刻体会。
《紫藤萝瀑布》效果分析
我设计的这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基本理念: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规律。3、注重文本的学习,通过反复朗读来品味语言。4、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通过观察课堂效果发现学生基本上能够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对目标的把握也比较准确,在感知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情感和品味文章语言方面都有很多亮点;通过课后评测练习发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学习掌握的比较牢固,效果不错。
本节课的高潮落在对生命的感悟环节上。课文的语言品味是重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把对课文语言的感觉完全交给学生。效果很好。
《紫藤萝瀑布》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围绕着自然景物来选题J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关注课文内容的文化艺术外,还应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紫藤萝瀑布》是著名女作家宗璞于1982年所作的散文。当时“文革”动乱结束不久,作者心灵的创伤还没有平复,小弟又身患绝症, 作者内心伤痛而无法纾解。作者无意之中看到了一树繁盛的紫藤萝, 细细观赏之后,作者“疑惑和痛楚”的内心发生了变化,变得“宁静而喜悦”。作者进而想到以前“稀落伶仃”的紫藤萝,再对照眼前繁盛的紫藤萝。作者联想到人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而生命是无止境的,进而感悟
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增强了生活的勇气。仔细品味这篇短文,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 珍爱生命,全文景物描写细致传神,文字简洁精练,情感抒发及主旨表达委婉含蓄,带给人意味深长的思考。
《紫藤萝瀑布》写作训练
《课标》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
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J为了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生活中的一朵小花,一棵小草,一丝细雨,一缕春风都会不经意地拨动你的心弦,使你对生命有所感悟。其实只要你用心聆听,大自然中的一切都会对你说话。请将你的感悟写下来,100字左右。
《紫藤萝瀑布》课后反思
此课教学在带领学生欣赏大量的紫藤萝图片和反复朗读充分感受藤萝之美后,再让学生感受藤萝的被毁、凋零,在对比中引发学生思考人生.再次基础上由教师介绍此文的写作背景,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文章主题,这样就显得水到渠成了,重难点也就很容易的突破了。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生动优美的语言和富有抒情色彩的语调描绘了紫藤萝的外形特征,并回忆起十年前的藤萝花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人生哲理,由此解开了缠绕心头的由于手足情、生死谜带来的忧虑与悲伤,文章的内涵极为丰富。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就采用设计“循序渐进”的形式,在课堂中设置一个能一线吊珠地贯起全文要点的步骤,那就是:由紫藤花的外形浅认识到宗璞的客观感受,如花的外形之美,再到由花得到的感悟,最后水到渠成感悟花的象征意义,说出自己的感受,得到情感的升华。这样
一个设计,既可以减少无谓、无效、甚至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的课堂时间,乂可以带动课文的整体阅读,更重要的是由于要解决问题而形成长时间的深层次的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在朗读中活起来,实现多元化地解读文章,并展示出自己的个性特征,使课堂呈现出答案因多彩而精彩的现象,也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堂教给学生,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探究问题。这样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注意情景创设,学生参与度较高,教学主体意识突出,教学生成与预设相得益彰。
但是,课堂操作中也存在问题,比如对时间分配不够合理,课堂容量较多,前松后紧,许多还可以深入理解的内容不够透彻。如由于课时安排为一课时,内容上显得深入不够,时间也显得紧了一些。
《紫藤萝瀑布》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
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出的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写景状物语言;通过对课文中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给学生以启迪”
最终,结合课标的要求和单元目标,我制定本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4.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5.朗读课文,品析具体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