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登高》课件 (28张PPT)

合集下载

统编版必修上册82《登高》(共29张PPT)

统编版必修上册82《登高》(共29张PPT)

8.“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中的“无边”“不尽” 二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A.朗读时,读准语调语气很重要,如“风急天高猿啸哀”这 一句,朗读时,“风急”要读得很凄寒;读“天高”时调子 要很高并带拖腔,读出那种空旷渺远的感觉。
B.把握好重音也是朗读成功的必要环节,如“万里悲秋常作 客”中,“万”“里”“悲”“常”都要重读;“百年多病 独登台”,“百”、“多”、“独”都要重读。以读出诗人 愁苦不堪、孤苦伶仃的感情。
②意象分析法: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 的词语,体味情感;
③知人论世法: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 其自身境况;
6.把握诗歌思想内容的基本方法: 一、读标题 二、看作者 三、联背景 四、析意象 五、感意境 六、抓情语
当堂训练:
1.自由朗读诗歌,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是哪个字? 哪几句是写景?哪几句抒情?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 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 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 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 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 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 线。
C.轻重也是朗读成功不成功的要素,如《登高》中,“艰难” 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繁 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
D.朗读时,我们不仅要注意语调、语气,还要配合表情、动 作。如读“天高”时最好仰视;“渚清”“沙白最好俯视。
4.对《登高》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C)
《登高》
杜甫
导入新课:
同学们,唐代文学史上有两位重要的文学大家,一 位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另一位是现实注意诗人杜 甫,但两位伟人的文学造诣很高,但是命运却非常 坎坷,那么杜甫又是如何抒发自己的悲苦命运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登高》,一同感悟他的悲 伤……

《登高》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3)

《登高》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3)

《登高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全诗的诗眼在哪里?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 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 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 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 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 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 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 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颔联
俯察 不尽江水 悲秋作客
颈联 多病登台
抒情
尾联
苦恨霜鬓 新停酒杯
(一)对仗工整,音调和谐 (二)情景交融,意境开阔 (三)沉郁顿挫,含蓄深沉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风疾舟中伏枕书三十六字韵 奉呈湖南亲友》
谢谢!
从“艰难”、“苦恨”“新停浊酒杯”,你 读出了诗人怎难以成为民族的脊梁,我总觉 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 得稍稍高一点。杜甫似乎不是古 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 似的。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鲁迅
登高
仰观 云天秋风
首联 俯察 江水洲渚
写景
仰观 无边落木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称此诗颈联内 容丰富,字字渗出“ ”来。请说出此联表 达了“ ”的哪几层意思。
“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 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 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 无亲朋也;实为八悲也。
杜甫“悲”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登高》(共18页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登高》(共18页PPT)
诗的艺术特色
• 1、对偶工稳,音韵和谐。 • 2、情景交融,意境开阔。 • 3、沉郁顿挫,含蓄深沉。
“沉”即深刻、深厚,“郁”是凝重、含 蓄。沉郁是思想感情上的丰富深厚,而非消极 或简单的忧愁。这首诗将诗人漂泊他乡、身体 多病、孤独无依、壮志未酬、忧国忧民的悲伤 心情一起倾斜出来。
“顿挫”是指语言的凝练,节奏的铿锵。是 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如何理解尾联中“艰巨”一词?
这里既有国家的艰巨,又有个人的苦难, 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
艰巨苦恨繁霜鬓
常年做客他乡的羁旅之愁, 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 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之恨 以及日见白发增多却壮志难酬之 虑使诗人悲从中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喜也喝酒,忧也喝酒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新停
杜 甫 诗 三 首
登高 杜甫
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它的“诗眼”是哪个字?
凄凉、悲愁、苦闷、 孤独、沉重、忧郁
诗人在首联和颔联选用了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会构成怎样的画面?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意象
风、天、猿、渚、沙、鸟 、落木、长江
既肃杀凄凉,又雄浑高远。 ——意境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悟情,抓直接抒情的词句,仔细品味其 中蕴含的复杂感情,并与风景融会,情 景交融,相辅相成。
• 还要知人论世,要结合学过的诗人的其 他作品,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 景,以最终深入体悟诗人的情感。
本诗的主旨:
• 《登高》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日长江风 景,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 的复杂感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 伤时叹己的情怀。
• 把握意境的特点(用双音节词概括)。
• 颈联和尾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应了“悲”的哪些丰富意蕴? (多少层“悲”?)

《登高》ppt课件24张

《登高》ppt课件24张

思考探究 (三)诗人登高所感?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罗大经《鹤林玉露》中所言“十四字之间含八意” 指哪“八意”? (同桌合作)
八意:八悲、八难
思考探究 (三)诗人登高所感?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罗大经《鹤林玉露》 “万里,地辽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 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 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思考探究 (二)诗人登高所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将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中的“落木”换成“落叶” 好不好?为什么?
思考探究 (二)诗人登高所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林庚《说木叶》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 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 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而“木” 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 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舒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 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 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思考探究 (三)诗人登高所感?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中呈现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同桌相互交流)
诗句
行为
“艰难苦
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
浊酒杯。

心理
肖像
神态
思考探究 (三)诗人登高所感?

《登高》ppt课件23张

《登高》ppt课件23张
苦难对人的影响,无非三种:最下者埋怨命运不公,由怨天尤人而到仇 恨外物,于是堕入魔道;中者以此为动力,改变自己命运;最上者,因其对 苦难体会良深,于是更能理解别人之苦难,甚至在面对别人苦难的时候,忘 记了自己的苦难,这样的人,命运依旧坎坷,身份依旧卑微,但是灵魂却因 此而不朽。杜甫就是这样的人。
凡俗人如我辈,能做到中者已属上乘。于是,现在依稀明白,杜甫为何 被称为“圣”了:因为他对自然、对万物、对人,有一种近乎执迷不悟的爱, 无视自己的命运和苦难,无视自己的颠沛流离。
2、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诗眼)

《登高》一诗,阅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如 此,无一语不如此,顿觉无处遁逃之感!
——王国维
品味鉴赏
这首诗写了什么,请同学们划分层次?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所见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所感
·
登 高
杜 甫
学习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及其生平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3.走进诗人情感世界,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知人论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后世也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等 。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唐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 李杜”,也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 称为“诗史”。 代表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秋兴八首》及“三吏”“三别” 等。
鸟(飞回):诗人处境与急风中徘徊的鸟相似,孤独无依
意境:肃杀凄凉 雄浑高远
鉴赏首联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课件(共26张PPT)

《登高》课件(共26张PPT)

登 高
千古哀情 悲秋绝唱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人,是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作者简介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曾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居,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58岁时贫病而卒。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你认——登高所感(颈联尾联)
本诗写登高,可以划分成哪几个层次?
思考探究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写到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凛冽身寒心寒
辽阔渺小孤独
悲凉凄哀
徘徊哀伤孤寂
冷色调清冷凄凉
思考探究
情感:悲凉、悲壮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对外在景物的感兴
内在情感的逐步登高
悲人之多舛
悲国之动荡
登高
首联
萧条寂寥之景
尾联
沉郁顿挫
风——急 天—— 高 猿—— 啸哀
渚——清 沙——白 鸟——飞回
多病漂泊之叹
艰难潦倒之悲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 悲秋 常作客
百年 多病 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苦恨繁霜鬓
思考探究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从诗句中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作客
常作客
悲秋常作客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登台
独登台
多病独登台
百年多病独登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5.杜甫诗三首《登高》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5.杜甫诗三首《登高》课件

杜甫真正的伟大之处,是对悲苦的正 视和担荷。在他的诗歌里面能够传达 一种感发、激励的生命,那个生命一 定是他最真实的、最纯真的、用自己 的一生去实践的生命。
——叶嘉莹
他在风雨雷电中挣扎,血污的翎羽 在空中缤纷的旋舞,他长号,他哀 呼,唱得越急切,节奏越神秘,最 后声嘶力竭,他卸下了生命,他的 挫败是胜利的挫败,神圣的挫败。
——闻一多《唐诗杂论·杜甫》
诗读到这一层还不够,这首诗留给 我们的印象难道就是悲伤和悲伤吗? 在悲伤之上,我们还读出了什么?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既然已经年老多病,又无亲朋陪伴,杜甫
为什么还要拖着老迈病躯独自登台呢?
一是为抒怀,表明诗人对现实的正视与 担当; 二是表明诗人不甘寂寞,不甘沉溺,表 达一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 三是忠君爱国思想的真情显露。
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 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 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 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 而对偶又精确。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 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此时又是 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 五可悲;亲朋亡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悲;孤零零的独自 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版本:人教版高中语文 课题:必修三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登高》
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悲”, 哪些诗句体现了这种悲意?
永泰元年( 765 ) 正月,辞幕府归草堂。四月,严武卒,五月,遂 离蜀南下,自戎州至渝州。六月,至忠州。 秋, 至云安,居之。 大历元年( 766 ) 春,自云安至夔州,居之。秋,寓西阁。 大历二年( 767 ) 公在夔州。

登高PPT讲课课件

登高PPT讲课课件

云天秋风 江水渚洲
状悲之广 言悲之多
哀婉孤独 沉郁高昂 愁苦沉痛 忧愤无奈
小结
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 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 由触景生悲到想要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因病新停酒杯而无处消悲。 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 悲景起笔,悲情落笔!
感谢您的聆听
思考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你认为选择哪个词,最能体现诗意?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进入这首诗,看看诗人是如何抒写“悲”情的?
鉴赏首联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哪六个特写镜头?
高远的天空 水落而出的白沙
哀鸣的猿啼 低飞盘旋的鸟儿
孤零冷落的小岛 迅疾的秋风
体会作者心情
鉴赏颈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万里:表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作客:客居他乡。 常:表明了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登台: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南宋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评析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八可悲。
八可悲
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客居他乡)之愁也; 常作客,久旅(长期漂泊)也; 百年,暮齿(晚年)也; 多病,衰疾(体弱多病)也; 台,高迥(高远)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诗人站在高天之下,急风之中面对清渚、白沙, 耳听猿啸的叫声,内心万分孤独。 仿佛就是一只孤鸟,凄楚、忧伤、悲哀、绝望。
鉴赏颔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状悲之广广(范围上) “不尽长江滚滚来”言悲之多多(数量上)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 空间在横向纵向无限扩大,不仅使世人联想到无边落木之声, 不尽长江汹涌之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气势磅礴,沉郁悲凉。

《登高》ppt课件

《登高》ppt课件
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 深厚;
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 伏、反复低回。
方法 总结
知人论世 梳通诗意 体会意境 品味语言 探究手法
总体方针:
①看题目、作者、注解,提取相关信 息;②找出诗句意象,判断诗歌情感, 即由景到情的概括;③常用手法的识 记:比喻、拟人、用典、借景抒情融 情于景、虚实结合、以景结情、细节 描写;④学会转化题目,问什么答什 么;学会把握全诗的主旨情感,发散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 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有什么意思 呢? 明确:“不尽长江”指时间的无穷,是 历史长河永不停息。把颔联上下两句相对 比,相互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 间越显得悠久。(注:当然,面对滚滚不尽 的历史长河,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虽有 无奈,他仍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 一种宏大的气势)
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
作用:渲染烘托出秋的特点,为后文抒登高之感,叶
内心之愁做铺垫。
分别用
来描写。
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 常 。既有身体的,又 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 心灵的。天高,显得天 底下的人很 ,很
。哀猿,使人听到它 的叫声非常 ——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 鸣三声泪沾裳”。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4.课文全译 风 急 天高 猿啸 哀, 渚清沙白 鸟 飞 秋风劲急,蓝天高远,猿鸣悲哀,小洲水清沙白,鸟儿飞
回。 舞盘旋。[猿啸:猿猴鸣叫。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飞鸟 —— 在空中盘旋,说明 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

《登高》ppt课件

《登高》ppt课件
2.常用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等。 3.常见主题: • 思乡怀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伤时悲己: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抒怀励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yuán

zhǔ

bìn

zhuó

《登高》
唐代·杜甫
大家一起思考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高中语文 第三册 第二单元
笔记要求 课前有预习、课上认真听、课后落实好
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

知人论世法
和其自身境况

鉴 赏
意象分析法
抓住诗中的意象,紧扣表现意象特

征的词语,体味情感

移情入境法
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让自己化
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导入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人们在这一天有登高、 饮重阳酒、插茱萸等习俗,寄托着希望远方的亲人平安,自己 “步步登高”等美好寓意。古人描写这一天的盛况:“阖闾城 中十万户,争门出郭纷如麻。拍手齐歌太平曲,满头争插茱萸 花。”(申时行)然而公元767年的重阳节,对大诗人杜甫来 说,却是一个孤独而伤感的日子。
限字句。一般每首八句,分为四联,分别叫作首联、颔联、颈联、尾 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定韵脚。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一韵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
《 登 高 》 从 “哀”字开始押韵,一韵到底
调平仄。诗句中每个字用(一、二)平声或(三、四)仄声,都有基本 的规定。
讲对仗。律诗的首尾两联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对仗又分为 工对、宽对等。工对要求词性和意义严格对偶,宽对只要求词性相近、 意义大体相对即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登高》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登高》课件

1.“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显露出作者 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 2.“落日”“秋风”,意境雄浑、开阔,又体 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 达。
注意:三段式分析套路。源自(2)有人认为这首诗充满着诗人发奋图 强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 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 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总之,游子思乡、思妇怀人,壮士悲歌、 文士不遇等基本涵盖了我国古典登高诗
主旨。其情感基调往往定格于登高必忧、 登高必愁,大方多悲、凄婉哀伤。
千古哀情,悲秋绝唱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巨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
雄浑高远,肃杀凄凉。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使人听到它 的叫声非常
悲凉。
使人感到非常 冷。既有身体 的,又有心灵 的。更主要是
这不是一只快乐 的鸟,而是一只 孤独痛苦的鸟。
心灵的。 显得天底下的
人很微小,很
孤单。
➢猿鸣——使人听了它的叫声 感到十分悲凉
古诗中的“登高”意象
表现情势:
登山、登楼、登台、登塔、 倚栏、凭栏
古人借登高抒发几种情怀?
1.悲羁旅流离之苦,抒思乡怀人之情。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 人愁。 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柳永的《八声甘州》: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 邈,归思难收。 欧阳修《踏莎行》: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 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或单纯怀乡或有所寄托和隐喻,都真实显露了飘 泊流离之愁和思念故乡的深情。

《登高》ppt课件51张

《登高》ppt课件51张

情缘 景 析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李白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 鱼玄机 《 赋得江边柳 》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 戴叔伦 《 过三闾庙 》
情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木:暗喻了诗人走到了生命的晚秋
长江:有关生命的消逝与有限的思考。
可怜悲愁无边无际!有限年华匆匆逝!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fū) 州,独自去投肃 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 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 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guǎn)事被 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 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 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 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 “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1)登高: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 (2)猿啸哀∶指长江三峡中猿猴凄厉的叫声。《水经
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 沾裳。” (3)渚∶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4)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5)落木∶指落叶。萧萧:草木摇落的声音。 (6)万里:指远离故乡。作客:寄居别处,漂泊他乡。 (7)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8)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背景]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平定,天下太平,诗人回到成都草堂。
描图景: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的黄鹂在欢唱,蓝天上的白 鹭在自由飞翔,西山雪岭如画般嵌在窗中,岸边停着来自 东吴的江船。 点意境: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 析感情:表现了诗人在安史之乱平定后无比欢快的感情。
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再读诗歌
要求:读懂大意,了解 诗歌的基本内容,整体感 知诗歌基调。
风 急 天 高 猿 啸 哀
渚 清 沙 白 鸟 飞 回
无 边 落 木 萧 萧 下
不 尽 长 江 滚 滚 来
万 里 悲 秋 常 作 客
潦 倒 新 停 浊 酒 杯
艰 难 苦 恨 繁 霜 鬓
百 年 多 病 独 登 台
首联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秋风急切天空高远猿鸣悲凉,小洲水清沙白鸟儿飞舞盘旋 颔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的落叶萧萧飘下,不尽长江流水滚滚奔来。 颈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常年到处漂泊,作客他乡,于秋天更添悲凉,晚年 尾多灾联多病,艰今难天苦又恨独繁自霜登鬓临,高潦台倒。新停浊酒杯。
常年做客他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缠身的孤 独之感,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以及战 争带来的国难家愁。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 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 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诗人到底为什么而悲呢?
颈 万里悲秋常作客―― ❖长年漂泊,有家难归 联 百年多病独登台―― ❖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尾 艰难苦恨繁霜鬓―― ❖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联 潦倒新停浊酒杯―― ❖人生潦倒,消愁无途
《登高》
杜甫
读诗步骤
1、看题:登高
登高——我国古代重阳节风俗,百姓登高祈 福,士大夫登高言志。
2、了解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 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 风大、多猿著称。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 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 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 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再加上好 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 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 抱病登台的,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 增添了新的悲哀。
落木 无边 萧萧 下
广阔雄浑 生命短暂 沉郁
长江
不尽
滚滚

壮志 未酬
韶光易逝 悲凉
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凉
品语言,悟感情
• 作者“悲”什么?因何而“悲”? •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 •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 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你能 读出几层意思来?
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
二字可重读、适当延长、有余韵;“萧萧”“滚滚” 要拉长声音,再现木叶和江水的形象,表现诗人不尽 的愁绪哀思。 颈联 是全诗的高潮,要提高声调,读得悲愤。重读
“悲”“常”,描绘长年飘泊之苦;重“病”“独”, 刻画老病孤愁,以加重悲苦情绪。基调沉重,宜缓缓 读出。 尾联 含无限凄凉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
宋代罗大经 曾说颈联的 十四个字中 含有八层意 思:
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 对偶又极精确。
颈联字字含悲,尾联点明根由: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究竟悲从何来? 艰难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从景与情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 赏析。
3.诗中某几句写了哪几个事物,请分 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答题步
高考链 接
读诗步骤
❖ 3,具备一定的文化常识。 中国文人的传统情节——悲秋情节
4,读诗,读出诗的基调,读懂诗的内容。
尽量找到表明诗人情感的“诗眼”词
自由朗读
要求: 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七言诗的节奏 )
诵读提示
★ 节拍要清晰,体现诗的韵律。语气要缓慢,沉重, 读出“悲”的基调。 首联 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 颔联 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
首 风急天高猿啸哀, 联 渚清沙白鸟飞回。 颔 无边落木萧萧下, 联 不尽长江滚滚来。
作者于秋天的在 夔州长江边登高 远望所看的风景
这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你能 描绘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
赏秋景,品意境
风急 天 高 高远广阔
猿 啸哀
渚清 沙白
孤独无依 漂泊痛苦
鸟 飞回
意境 凄凉
悲伤
赏秋景,品意境
真遗憾国运和自身命运多艰难,两鬓白发又增添;穷途 潦倒心意冷,因病戒酒不举杯。
情景结合、回放,想象并描绘出《登 高》诗中的诗人形象
一、赏秋景,品意境
• 王国维说“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所谓 的境界就是意境,是诗人思想感情与 作品 的生活图象的完美结合。
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 连出现哪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 江景物的什么特点 ? • 请创造性想象,口头讲述这幅 景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