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金融市场对经济的影响

合集下载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金融学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货币概述1.马克思运用抽象的逻辑分析法和具体的历史分析法揭示了货币之谜:①②③P92.货币形态及其功能的演变P103.货币量的层次划分,以货币的流动性为主要依据;P17-204.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P205.货币制度:构成要素P27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6.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难题、牙买加协议重点题目:1.银行券与纸币的区别:答:银行券和纸币虽然都是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币的货币符号,却因为它们的产生和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其发行和流通程序也有所不同;(1)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它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银行证券;(2)纸币是本身没有价值又不能兑现的货币符号;它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在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只是交换的媒介,货币符号可以代替货币进行流通,所以政府发行了纸币,并通过国家法律强制其流通,所以纸币发行的前提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和统一的国内市场;(3)在当代社会,银行券和纸币已经基本成为同一概念;因为一是各国的银行券已经不能再兑现金属货币,二是各国的纸币已经完全通过银行的信贷系统程序发放出去,两者已经演变为同一事物;2.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答:含义: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良币必然会被人们融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发生偏差时,法定价值过低的金属铸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法定价值过高的金属铸币则会充斥市场;因此,虽然法律上规定金银两种金属的铸币可以同时流通,但实际上,某一时期内的市场上主要只有一种金属的铸币流通;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很难保持两种铸币同时并行流通;P303.布雷顿森林体系答:背景:二战,美元霸主地位确立;各国对外汇进行管制.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内容: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旨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建立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储备货币的国际储备体系;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国际收支赤字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取消外汇管制,会员国在增强货币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制定了“稀缺货币”条款;作用:消除了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状况;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汇率,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促进了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克服了国际金本位制下储备资产不足的弊端;国际储备可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而不断增加,满足了国际结算对支付手段的需要和各国政府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巩固了美国的国际金融霸主地位;美元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大大增强了美国的国际金融实力,使美国获得了美元“铸币税”的巨大利益;内在缺陷:布雷顿森林体系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资产,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具体表现为美元的信用保证与国际储备资产不断增长的矛盾,即“特里芬难题”;汇率制度过于刚性,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健全;国际收支调节的责任不对称;以美元为中心,美国操纵国际金融活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十分有限;固定汇率有利于美国输出通货膨胀,不利于其它各国4.牙买加协议管理浮动汇率答:含义:牙买加体系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欧元、日元、特别提款权等与美元共同发挥储备货币的作用;主要内容:浮动汇率合法化;会员国可以自由选择任何汇率制度;黄金非货币化;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基金组织以优惠条件向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或援助,以解决它们国际收支的困难;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评价:积极作用:①多元化的储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特里芬难题”,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②以主要货币汇率变动为主的多种汇率体系安排能够比较灵活地适应世界经济形势多变的状况;③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行,各种调节机制相互补充,缓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条件下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失灵的困难;存在的问题:“特里芬难题”依然存在,国际储备增长具有盲目性容易形成全球国际储备泡沫化,加剧通货膨胀;浮动汇率制加剧了外汇市场的动荡,汇率风险加大增加了交易的成本,并引发投机资本大规模地盲目流动,破坏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缺乏效率和对称性,调节责任实际上落在逆差国和非储备货币发行国头上;IMF受美国等少数国家的操纵,不能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贷款资金不足且不合理,作用十分有限;5.特里芬难题答: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因此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要求美国提供足够的美元,以满足国家清偿的需要:同时还要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而这两方面是矛盾的,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黄金的风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而美元供给太少又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即所谓的“特里芬难题”;实质是美元的信用保证与国际储备资产不断增长的矛盾;第二章信用、信息与利率(一)信用1.信用的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核心、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出口信贷、P532.信用风险:定义、特征:客观性、传染性、可控性、周期性;P593.信用工具:广义上与金融资产、金融商品、金融工具是同一事物划分方式三种△按融通资金方式可划分为直接融资信用工具和间接融资信用工具银行;P61 典型的信用工具:商业票据△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4.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偿还性、收益性、流动性、安全性;P64(二)利息和利率1.利息率及其分类:按计算方法的不同,利率分为单利和复利利滚利两种;按性质不同又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两种;按所处地位不同又可分为基准利率△和市场其他利率;P692.利率理论: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真实利率理论、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IS-LM框架下的利率决定、IS-LM-BP模型的利率决定P713.利率市场化P77重点题目:1.银行信用的三大特点:P54答:银行信用是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银行信用的债权人只要是银行,也包括其他金融机构,债务人只要是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工商企业和个人;②.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是从产业循环中独立出来的货币,它可以不受个别企业资金数量的限制,聚集小额的可贷资金满足大额资金借贷的需求③.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一般主要用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但也不限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2.出口信贷 P55答:出口信贷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中长期贷款形式,是一国政府为了促进本国出口,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而对本国出口企业给予利息补贴和提供信用担保的信用形式;根据补贴和贷款的对象不同,又可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①、卖方信贷是出口方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对出口商提供的信贷;②、买方信贷是由出口方的银行或金融机构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方式;3.信用风险的特征P584.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P645.信用膨胀答:定义:指提供的货币量超过商品流通中货币需要量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通常是由于放款的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企业不能如期归还以致影响,以及国家需以来弥补等原因造成;经济生活中过度扩张的过程;在中,银行和其他向企业、财政部门或个人提供,意味着形成;要求有相应的商品供给,但一定时期内的商品供给数额有其客观限度,并不随着的增多而增多,如超过客观允许的限度提供必然造成商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当这种现象持续发展,影响较大时,就意味着膨胀;在金属的条件下,在的繁荣阶段,往往出现过度扩张的现象,但这种趋向不会长期保持下去;当不能顺畅地转化为金属货币时,过分扩张的信用就会在企业和银行破产清理的过程中被强制地压缩下来;在条件下,如果对的扩大没有相应的手段和措施实现有效地控制,信用膨胀就很容易出现;信用膨胀与有着密切联系,信用膨胀以通货膨胀为必然后果,通货膨胀也必定是通过信用膨胀的途径实现的;因为的消长也必然同时是数量的消长;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出现膨胀的可能途径主要有:存在大量无商品保证的;发放过多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长期;大量的财政透支、借款等等;当这些、借款等的扩大超过了金融领域所能负担的客观限度时,膨胀就会出现;第三章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的概述1.金融市场的分类:按融资期限分类,短期市场又叫货币市场,长期市场又叫资本市场;P842.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交易主体、交易对象、交易工具、交易价格P853.金融市场的功能:资金积累功能、资源配置功能、调节经济功能、反映经济功能P86(2)货币市场1.短期借贷市场P902.同业拆借市场短期临时性融资:形成、特点、参与者、分类、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运作P913.商业票据市场:商业票据贴现市场贴现利息的计算P944.短期债券市场P965.回购市场P98(3)资本市场1.股票市场P1012.长期债券市场:发行方式:集团认购、招标发行△、非招标发行、私募发行△影响长期债券发行价格的因素;P104(4)其他金融市场1.黄金市场: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2.外汇市场:3.国际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欧洲美元P重点题目:1.离岸金融市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P答:离岸金融市场也成为欧洲货币市场,特指经营非居民融资业务的市场,即外国投资者和外国筹资者之间的资金借贷业务所形成的金融市场;它的产生与发展对推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①.促使国际融资渠道畅通,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充分利用闲置资本和顺利筹集大量资金的重要场所和机会;②.缩小了各国金融市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为全球性降低资本成本提供了便利;③.为国际贸易提供了种种便利,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国际化、贸易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④.对一些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为其调节国际收支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缓和了国际收支失调,稳定了国际经济秩序;另:离岸金融市场对市场所在国来说,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积极作用:通过所得税和其他费用收入,每年可获得数量可观的外汇收入有利于增加国际收支资本项目的盈余可以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有利于提高本国金融业的技术水平可提高本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和影响消极作用:增大了有关金融机构的风险助长投机活动,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削弱了有关国家货币政策的效果加快了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国际间的传递和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的国际传播第四章金融机构(一)金融机构概述1.金融机构的基本类型P1542.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第六章中央银行△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制度、第五章商业银行△、各类专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基金、邮政储蓄机构P155-159(二)中国的金融机构1.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2.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格局P165:金融监管机构△分业经营、分业监督、政策性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的分工、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机构P166-170 △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P175(三)国际的金融机构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建立、宗旨、组织结构、基金来源、主要业务△IMF的贷款2.世界银行集团:包括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国际开发协会、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其中,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是重点;建立、宗旨、组织机构、资金来源、主要业务活动△提供贷款P179国际金融公司IFC宗旨、国际开发协会IDA宗旨、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DA、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MIGA目的;P182-1843.国际清算银行中央银行的银行主要职能P184重点题目:1.分业和混业;答:1分业经营Separate Operation就是指对业务范围进行某种程度的“分业”管制;分业经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与非金融业的分离,第二个层次是指金融业中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子的分离,第三个层次是指银行、证券和保险各子行业内部有关业务的进一步分离; 通常所说的分业经营是指第二个层次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分离,有时特指银行业与证券业之间的分离;实行分业经营的金融制度被称作fragmented banking或专业银行制度specialized banking;分业经营的优点1、有利于培养两种业务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管理水平,一般要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而则更注重于与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2、分业经营为两种业务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环境,避免了竞争摩擦和合业经营可能出现的综合性银行集团内的竞争和内部协调困难问题;3、分业经营有利于保证商业银行自身及客户的安全,阻止商业银行将过多的资金用在高风险的活动上;4、分业经营有利于抑制金融危机的产生,为国家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分业经营的不足之处1、以法律形式所构造的两种业务相分离的运行系统,使得两类业务难以开展必要的业务竞争,具有明显的竞争抑制性;2、分业经营使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缺乏优势互补,证券业难以利用、依托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和网络优势,商业银行也不能借助证券公司的业务来推动其本源业务的发展;3、分业经营也不利于银行进行公平的国际竞争,尤其是面对规模宏大,业务齐全的欧洲大型,单一型商业银行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2混业经营是指及其它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和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的总称;是世界金融发展的,也是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从国内外的情况看,混业经营有诸多公认的好处,比如:为资金更合理的使用、更快的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助于各个领域之间发挥协同作用,减少或避免拮抗作用;有助于对风险的系统监管等;只有混业经营才有助于对风险的系统监管;狭义的概念:它主要指业和业之间的经营关系,金融混业经营即银行机构与证券机构可以进入对方领域进行业务交叉经营; 广义的概念:它是指所有行业之间经营关系,混业经营即银行、、、等都可以进入上述任一业务领域甚至非金融领域,进行业务;混业经营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是业务的混合,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都可以兼营所有的金融业务,和投资银行之间的业务是不分离的;第二是管理的混乱,这种混乱既包括自身的管理混乱,又包括监管机构监管的薄弱;自身管理的混乱表现在混业经营格局下严重的利益冲突与金融企业内部的风险传播;混业经营的优势:1、全能同时从事经营和,可以使两种业务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做到优2、混业经营有利于降低自身的风险;3、混业经营使全能充分掌握企业经营状况,降低贷款和的风险;4、实行混业经营,任何一家都可以兼营与业务,这样便加强了银行业的竞争,有利于优胜劣汰,提高,促进社会的上升;2混业经营的缺点在于:1、容易形成的垄断,产生不公平竞争;2、过大的综合性会产生集团内竞争和内部协调困难的问题;可能会招致新的更大的风险;第五章商业银行(一)商业银行的概述1.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P1892.商业银行的性质:一般企业、一种特殊的企业、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P1923.商业银行的职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信息中介、金融服务P1934.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形式:单元制、分行制、持股公司制、连锁制;P195(二)商业银行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国际化P197-202(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1.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盈利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P2032.巴塞尔协议:P211-2131.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的区别:答:1商业银行泛指专门从事货币存、贷和办理汇兑、结算业务的金融机构;而非银行金融机构通常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门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2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更全面、范围更广;非银行金融机构,如政策性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都属于特种的金融机构,只能提供一个方面或者是几个方面的金融服务,而有些国家商业银行则是“万能银行”或者是“金融百货公司”,业务范围更加广泛;而商业银行具有五个特定的职能,分别是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信息中介、金融服务;3长期以来,商业银行是各种金融机构中唯一能吸收活期存款,开设支票存款帐户的机构,这也是商业银行区别于其它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主要特征;2. 衡量商业银行安全性的指标;答:1贷款对存款的比率;这一比率越大,风险就越高,否则,则相反;一般要求贷款小于存款,留出足够的准备金以适应流动性的要求;2资产对资本的比率;这又叫杠杆乘数,既反映盈利能力,又反映风险程度;比率越大,风险越大;因为相对来说,资本较少,一旦出现资产损失,资本是保障债权人利益的最后屏障;3负债对流动资产的比率;这一比率越高,作为清偿准备的流动资产越显得不足;4有问题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率;比率越大,风险越大,安全性越低;P2073. 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之间的关系;答: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原则,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1)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呈正相关关系;流动性越大的资产,风险越小,安全性也就越高;而盈利性较高的资产,由于时间一般较长,风险相对较高,因此流动性和安全性就较差;因此,盈利性与流动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关系,往往呈反方向变动;(2)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A、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的重要保证;B、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原则,离开了安全性,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就无从谈起;C、盈利性原则是商业银行的最终目标,保持盈利是维持商业银行流动性和保证银行安全的重要基础;(3)作为商业银行的经营者,要依据商业银行的自身条件,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通过多种金融资产的组合,寻求“三性”的最优化;P207第六章中央银行(一)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独立性问题1.中央银行的性质:地位特殊性、业务特殊性和管理特殊性P2312.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银行;P232(二)中央银行的业务1.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其他负债业务、资本业务;P2412.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再贴现业务、贷款业务、△证券买卖业务、黄金和外汇储备业务;P2433.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重点题目:1.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A.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概念:是指国家建立单纯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领导全部金融事业的中央银行制度;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采用的最主要、最典型的类型;①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概念:是指一国只设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权利和履行中央银行的全部职责;②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概念:是指在一个国家内设立一定数量的地方中央银行,并由地方银行推选代表组成在全国范围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从而形成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央银行体系;B.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概念: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C.准中央银行体制概念:是指国家不设通常意义上的完整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或者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承担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D.跨国中央银行体制概念:是指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在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第七章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概述1.货币需求及其理论:含义;货币需求的分类:按照动机分为主观货币需求和客观货币需求,客观货币需求又可分为微观货币需求和宏观货币需求△;P255 名义货币需求和真实货币需求;P256二货币需求理论1.费雪提出的交易方程式:MV=PT;P2582.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方程:Md=KPY;P259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M=M1+M2=L1Y+L2rP261第八章货币供给(一)货币供给及其理论1.货币供给的含义P2742.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货币供给理论产生的宏观背景和理论基础P276、货币供给模型:Ms=mB;P280(二)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浅析我国离岸金融市场

浅析我国离岸金融市场

浅析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兴起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

离岸金融市场是指位于国内境外的金融市场,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我国离岸金融市场进行浅析。

离岸金融市场的定义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国内境外的金融市场,它与国内金融市场相对立。

离岸金融市场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和较低的监管约束,为跨境金融活动提供了便利。

离岸金融市场通常以离岸金融中心为核心,通过特定的金融业务和制度安排来吸引国内外投资者。

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香港成为中国内地企业对外融资的窗口。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陆续设立了上海、深圳等离岸金融中心,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吸引国内外投资者。

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的特点1. 开放性中国离岸金融市场具有较高的开放度。

在离岸金融中心,国内外投资者可以自由进行资金流动和跨境投资。

此外,离岸金融市场还提供了一系列离岸金融工具,如离岸人民币、离岸公司、离岸基金等,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2. 创新性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积极推动金融创新。

在离岸金融中心,各类金融机构、投资者和创新企业可以受益于宽松的监管环境,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例如,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创新离岸人民币业务,促进了离岸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 权威性中国离岸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离岸金融市场的监管机构通常是主权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如香港金融管理局和澳门金融管理局。

这些监管机构具有较高的信誉和权威,能够有效监督离岸金融市场的运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中国离岸金融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离岸金融市场提供了强劲动力。

其次,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持续推进将进一步扩大离岸金融市场的规模。

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对国际经济的积极作用

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对国际经济的积极作用

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对国际经济的积极作用随着欧洲货币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它在国际经济以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对国际经济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在当代世界经济中,离岸金融市场的作用已不可忽视。

国际间的资金融通、资本借贷、债券发行、外汇买卖,甚至保险业务和基金业务,都离不开离岸金融市场。

虽然各个离岸金融市场都主要从事资金融通和资本的借贷业务,但全面、集中地开展上述各种业务的国际离岸金融市场还为数不多;但随着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它的业务活动涉及全球各地,因而其作用对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的作用也在不断加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随着生产国际比的发展,国际经济关系不断扩大,使得国与国之间的货币资金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2)离岸金融市场使国际金融渠道畅通,为各国相互之间的资金余缺的调配提供了场所和条件,为发达国家的剩余资本找到了出路,刺激了这些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也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顺利地获得了急需的资金,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

(3)离岸金融市场在调节国际收支方面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缓和了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调,使国际收支有利于恢复均衡。

(4)离岸金融市场为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提供了丰富的国际清算和风险防范的工具。

(5)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在不少国家特别是一些外向型经济的国家,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6)形成全球平衡的利率和汇率水平。

(7)扩大了信用资金的来源。

(8)提高离岸金融市场所在国的金融服务收入和其存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

长臂管辖效果辨正及对我国的启示

长臂管辖效果辨正及对我国的启示

长臂管辖效果辨正及对我国的启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事件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不同国家的管辖权问题。

长臂管辖是指一国在处理涉外案件时,通过对其有利的法律解释或适用,对他国公民或实体实施管辖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长臂管辖的效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长臂管辖是指一国在处理涉外案件时,突破传统管辖权的限制,通过对案件适用本国法律或以其他方式行使本国司法权,实现对本国利益的维护。

长臂管辖的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反垄断、反腐败、知识产权等领域。

长臂管辖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灵活性表现在一国可以通过对法律的解释或适用,满足本国利益需求;广泛性则表现在其可以适用于不同领域的案件。

长臂管辖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管辖权产生了冲击,使得国家间关系更加复杂。

长臂管辖在实际操作中具有明显的优点。

它可以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防止外国企业的不公平竞争。

长臂管辖可以加强一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然而,长臂管辖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可能导致国家间的冲突和矛盾加剧,破坏国际秩序。

长臂管辖对我国法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企业可能会面临外国企业的竞争压力;二是我国法律的权威性可能会受到挑战;三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可能会受到影响。

为应对长臂管辖带来的挑战,我国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国内法治建设,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和透明度;二是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三是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针对未来法律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对国际法的研究,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法律素养;二是积极推动国内法律的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三是注重培养国际法人才,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争取更多的法律资源。

本文通过对长臂管辖的概念、范围、特点和实际操作效果的辨正分析,揭示了其对我国产生的深刻影响。

长臂管辖的灵活性和广泛性使其在保护本国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可能加剧国家间的冲突和矛盾。

因此,我国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国内法治建设,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并培养国际法人才,以应对长臂管辖带来的挑战并维护自身利益。

离岸金融中心演进的经济效应分析

离岸金融中心演进的经济效应分析
第 员园 期 渊 总第 猿苑员 期冤 圆园员源 年 员园 月
窑金融与投资窑
财经问题研究
晕怎皂遭藻则 员园 渊 郧藻灶藻则葬造 杂藻则蚤葬造 晕燥郾 猿苑员冤
摇摇
砸藻泽藻葬则糟澡 燥灶 云蚤灶葬灶糟蚤葬造 葬灶凿 耘糟燥灶燥皂蚤糟 陨泽泽怎藻泽
韵糟贼燥遭藻则袁 圆园员源
离岸金融中心演进的经济效应分析
王摇 勇袁 宗文昊袁 王慧娜
摇 摇 收稿日期院 圆园员源鄄园愿鄄圆愿 基金项目院 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 野 海南建设岛屿型离岸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和经济效应分析冶 渊 匀晕运再圆园员源 原圆园冤曰 中西部综 合实力提升计划 渊海南大学冤 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院 王摇 勇 渊员怨远愿原冤 袁 男袁 安 徽 临 泉 人袁 高 级 经 济 师袁 博 士袁 主 要 从 事国 际 金 融 和 国 际 贸 易 等 方 面 的 研 究遥 耘鄄皂葬蚤造院 憎葬造贼藻则憎葬灶早圆园园圆岳 澡燥贼皂葬蚤造郾 糟燥皂
众多国外学者首先强调了离岸金融中心对个体经济和全球经济都有相当的益处咱圆暂 遥 匀葬皂责贼燥灶 和 悦澡则蚤泽贼藻灶泽藻灶咱猿暂 认为袁 无论是就业 渊 直接或间接冤 尧 政府收入还是对 郧阅孕 的贡献袁 开办离岸金融中心都 是一个利润丰厚的活动遥 拥有离岸金融中心可以吸引外来直接投资袁 积累专业知识和经验技能袁 因此 使得当地经济变得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袁 从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国际化咱源暂 遥 由于离岸金融本质上是 国际银行对政府政策改变的积极响应袁 离岸金融发展反过来又推进了金融国际化和自由化咱缘暂 遥 在具 体国家或地区层面袁 匀蚤灶藻泽 和 砸蚤糟藻咱远暂 认为袁 美国对低税管辖区 渊 离岸金融中心冤 的投资对美国的税收 影响是不确定的遥 但是由于低税率鼓励了美国公司从高税收的外国转移利润袁 所以很有可能的是低税 率最终提高了美国的税收收入遥 匀藻躁葬扎蚤咱苑暂 认为袁 加拿大对巴巴多斯投资的激增对自身产生了许多积极 影响袁 包括扩大市场准入尧 增加了其在国外市场的存在从而促进了出口袁 而出口的增加又促进了加拿

离岸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

世界离岸金融市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离岸金融市场主要兴起于60年代,70年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在全球展开;其类型按功能和经营管理特征可分为4种,一般具备政治经济稳定、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政策优惠、金融法规健全等条件;为适应全球金融竞争需要,促进我国金融业发展和国际化,更好地吸引外资,我国有必要建立离岸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即非居民间的资金融通市场,是相对于国内金融市场和在岸金融市场而言的。

它是指为非居民提供境外货币借贷、投资、贸易结算、外汇买卖、黄金买卖、保险服务和证券交易等金融服务,所在国金融法规和税制对此有专门规范和要求的国际金融市场。

这种类型的国际金融市场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以非居民交易为业务主体。

二是基本上不受所在地法规和税制的限制,在遵循国际惯例的基础上自成体系进行管理和营运。

它在经营和管理上有独具的特点:一是业务经营方式非常自由灵便。

二是资金规模极其庞大,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及其银行、企业对于不同期限与不同用途的资金需要。

三是与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相比,资金调度更加灵活,手续更为方便,有很强的竞争力。

四是存款利率相对较高,放款利率相对较低,从而形成独特的利率体系。

五是交易主体以银行为主,银行同业间的资金拆借占业务总额比重较大,属于典型的资金“批发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与战后各国经济、资本国际化和金融货币领域里的政策变革密切相关。

跨国公司是战后发达国家经济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跨国公司在运行过程中客观上要求外汇资金在国与国之间进行频繁和大量地流动。

面对巨额国际资本流动和各地激烈的竞争,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能在将国际资本吸引过来的同时又免除其对国内经济和金融的不利影响,开始经办离岸金融业务。

离岸金融业务和离岸金融市场主要兴起于60年代。

当时美国资金大量外流,外国资金因受限制又不能流向美国,造成欧洲等地美元泛滥,而美国等跨国公司迅速发展需要就地筹资,有供有求从而形成离岸金融市场,最初是以欧洲美元市场的形式在伦敦出现的。

海南自贸区离岸金融发展市场环境分析

海南自贸区离岸金融发展市场环境分析

海南自贸区离岸金融发展市场环境分析海南自由贸易港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内设立的离岸金融中心,是国际金融交易的重要平台。

自由贸易港拥有自主税收政策、自主贸易政策和开放金融政策,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和机构进驻,成为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要金融支撑。

一、市场环境分析1.政策环境海南自由贸易港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借助中国国家政策支持,通过自由贸易港政策等举措,提供了更广泛的金融产品、更多元的金融服务、更便捷的金融监管,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开放的监管环境。

离岸金融市场在税收政策、贸易政策、监管政策等方面获得了更加灵活、便利的处理,使得离岸金融市场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

2.资金流动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在引进国际资本的操作上更加便捷,对跨境资金流动放宽了限制,使得离岸金融市场引进国际资本更加顺畅。

海南自由贸易港在离岸金融市场引入的技术和服务也是让离岸金融市场更加具备国际竞争力,这些都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离岸金融市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3.监管环境海南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在监管环境上获得了更加完善的体系,完善的外汇管理制度、合规合约制度、风险防范制度等,对离岸金融市场进行了全方位监管,同时金融机构必须严格依照国际金融行为规范进行金融交易,这些都使得离岸金融市场形成更为透明规范的金融市场,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安全的投资环境。

4.服务水平目前,海南自由贸易港离岸金融市场的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能力越来越强,金融机构都在积极引进各类金融业务,包括远期外汇交易、金融衍生品交易、跨境融资租赁等,提供越来越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专业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二、市场环境的发展趋势1.国际视野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不断发展,离岸金融市场也在不断融入国际视野,引入了一大批国际金融机构和金融专业服务机构,提升了离岸金融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拓展了离岸金融市场的国际市场空间。

2.金融科技未来,离岸金融市场将继续深化与金融科技的融合,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提升离岸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在跨境资金流动、金融服务创新、金融监管等方面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对海南构建离岸金融市场的思考论文

对海南构建离岸金融市场的思考论文

对海南构建离岸金融市场的思考论文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优势。

为了进一步推动海南经济的发展,构建离岸金融市场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本文将就海南构建离岸金融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思考。

一、离岸金融市场的必要性构建离岸金融市场有助于提升海南的金融竞争力。

当前,离岸金融市场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都拥有非常活跃的离岸金融市场。

构建离岸金融市场可以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本集聚进入海南,以海南为基地开展国际业务,提升海南在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促进海南经济的发展。

构建离岸金融市场有助于推动金融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

海南作为一个新兴的离岸金融市场,可以以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和更为灵活的金融政策吸引金融创新和创新创业者。

通过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升级和企业创新发展。

构建离岸金融市场有助于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构建离岸金融市场可以为改革提供新的平台和机遇。

海南可以通过建设离岸金融市场,推动金融业的改革和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和水平。

二、构建离岸金融市场的可行性构建离岸金融市场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优势。

海南是我国南海的重要门户和战略支点,是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海南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为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另一方面,海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金融发展成就。

海南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金融体系和金融业务,拥有一定的金融市场基础。

海南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人员相对比较丰富,可以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和支持。

此外,海南具有政策支持和发展动力。

作为国家大力支持的特区,海南将享受到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包括税收优惠、金融监管放松等措施。

离岸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

人民币选择渗透型模式
选择原因
具体模式
选择原因
1、我国幅员辽阔,经济规模巨大,离岸经济金融税制齐全,法制环境严格规范,采用避税港型 模式显然是不合适的。 2、我国的经济、金融现状,尚不具备内外一体型离岸金融市场模式所要求的条件。 3、严格的内外分离模式,从政策上杜绝国际离岸资金向国内市场渗透,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 家来说,对需要大量资金的重庆来说,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意义和必要性将大打折扣。 4、通过离岸金融市场引进经济建设所必须的一部分建设资金,无论从成本还是效率上看无疑是 引进外资战略中的一个必要和可行的部分。 5、分离—渗透型离岸金融市场既便于保持我国金融政策的独立性,又便于扩大利用外资。
作用
2.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 报纸报道 国际金融市场是世界各国资金的集散中心。各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国际性的蓄水池,获取发展经 济所需的资金。可以说,某些国家或地区就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借钱付利息的代价来推动经济 发展的。 3.调节各国的国际收支 国际金融市场的产生与发展,为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了一条调节国际收支的渠道,即逆差国可到 国际金融市场上举债或筹资,从而更能灵活地规划经济发展,也能在更大程度上缓和国际收支失 衡的压力。
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元霸权地位日益衰落,美元危机频频爆发,美元地位极其不稳定,各国中 央银行为了保持储备价值的稳定,也纷纷将原来持有的单一的美元储备转换成持有多种货币的组 合,降低外汇风险。全球外汇储备中非美元资产的比重明显上升。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是由于人民 币国际购买力的上升而必然发生的,导致国际货币市场人民币的外流和囤积。如果中国经济继续 快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不可避免。
发展历程
第一,离岸金融市场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吸纳了全球范围的剩余资本和资金;第二, 离岸金融市场有其独特的利率体系,均以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为基准利率,是各种货币 在国际借贷过程中的唯一参照标准;第三,离岸金融市场的经营环境和市场业务高度自由化,是 一种超国家、无国籍的资金融通市场,货币借贷和外汇买卖既不受制于交易所货币发行国的金融 法规,又不受制于市场所在国的银行法以及外汇管制;第四,离岸金融市场上的交易规模很大, 是大型金融机构的资金融通,以银行间交易为主,其业务往往带有批发的性质。

论试

论试

试述H-O理论的基本假设前提及基本内容H-O模型的基本假设前提是:①模型为两个国家、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两种产品的模型;②两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方法、技术水平、投入系数相同,即具有同样的生产函数,产量只是要素投入的因变量;③商品、要素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在一国内可以完全流动,在国际间完全不流动;④两个国家中,一个是资本存量相对丰富的国家,因而利息率相对较低;一个是劳动存量相对丰富的国家,因而工资率较低;⑤商品自由流动。

排除影响贸易的其他一些因素,如运输、需求、贸易壁垒等。

H-O模型的基本命题是:①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一国出口的总是那些以自己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则是那些需要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②如果两个国家生产要素存量(如劳动与资本)的比例不同,即使两个国家相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完全相同,也会产生生产成本的差异,从而使两国发生商品流动,即贸易关系;③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使各贸易参与国之间的要素报酬(利息、地租、工资)差异缩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

H-O模型的结论基于如下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推论:同样产品的价格绝对差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价格绝对差是由成本绝对差决定的;成本绝对差是由要素价格差决定的;要素价格绝对差是由要素存量比率不同决定的;要素存量比率差异是由要素供求决定的;要素供给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

试述离岸金融市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其趋势离岸金融市场规模巨大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影响:①离岸金融市场的存在,适应了生产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成为国际资本移动的重要渠道,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国际资金供需矛盾,促进了国际金融一体化;②离岸金融市场促进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③离岸金融市场部分地解决了一些国家国际支付手段不足的困难,成为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的一个补充;④离岸金融市场有利于跨国公司筹措资金,扩大投资,促进了国际间生产与贸易的发展。

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原因

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原因

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原因从中国的角度:1、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

基于雄厚的国民经济总体实力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所需。

随着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不断推进,如何抓住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逐步确立人民币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强势地位,并尽快实现国际化,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对快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2、可以为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谋得更多话语权。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呼声高涨,新兴国家要求拥有更多的金融话语权。

以人民币为代表的新兴国家非储备货币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尽管美元仍可作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货币,但是以多边主义为核心原则的国际货币“新秩序”已锋芒初现。

3、减轻人民币市场所受冲击。

建立离岸资本市场,让国际投资者不用进入国内市场就可以自由买卖人民币产品,减少对人民币资本市场冲击,可以有效缓解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对国内资本帐户对国际化的压力。

4、间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便于国外企业以人民币进行一系列业务,从而促进贸易发展。

从国外的角度:1、维系或强化原有金融中心的地位。

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已经不可阻挡,对于伦敦、巴黎这样的积极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城市来说,他们可以利用自己优势更多吸引其他国外企业在此筹资,从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化金融中心地位。

2、带动自己国家经济发展。

鉴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倚重。

而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将通过跨境结算很大程度上方便所在国企业发展一系列对华贸易,从而带动国家经济发展。

此外,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落户,也必将带来资本的聚集,有利于该国经济发展。

人民币离岸市场对金融机构的影响以香港离岸市场为例子有人担心香港离岸市场的发展会冲击境内金融机构和境内金融中心的发展,因为香港有人民币利率低、税收低、监管灵活、企业效率高等优势。

但实际上,这种竞争对境内银行业也来总体影响很小。

国外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经验与启示

国外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经验与启示

国外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摘要:离岸金融市场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相继发展离岸金融市场,为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做了重要贡献。

本文通过对国外离岸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分析,得出我国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启示。

关键词:离岸金融市场经验启示一、世界离岸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一)离岸金融市场的产生背景离岸金融市场的产生与战后各国经济、资本国际化和货币领域里的政策变革密切相关。

20世纪50年代,跨国公司作为战后发达国家经济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在运行过程中要求外汇资金在国与国之间进行频繁和大量的流动。

为适应这种客观需求,广义上的欧洲货币和欧洲货币市场便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美国q条例(最高利率限制)、m管理条例(存款准备金要求)、利息平衡税制度以及国际收支的逆差等又从政策上造成了美国资产的外流,而其他国家为了吸引外国资金,则实行比较宽松的货币和外汇管理政策来促进资金的流入。

面对巨额国际资本流动,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能在吸引其的同时又能避免不利影响国内经济,开始设立离岸金融业务。

(二)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基于美国贸易逆差、石油价格暴涨以及发展中国家积极利用外资的国际环境,欧洲货币市场在发展中国家迅速扩张,香港、新加坡、巴哈马等20多个离岸金融市场在这个时期相继成立。

20世纪80年代,世界金融市场进入高速成长时期,从1985年至1990年,世界离岸金融市场的年均资产增长率达到26.09%。

同时,离岸银行业务和市场对银行业和金融中心的积极作用促使美国在1981年开设“国际银行业务便利(ibf)”、日本在1982年建立东京离岸金融市场(jom),至此全球离岸市场正式形成。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发达国家的经济有所衰退以及金融监管日趋严格,世界离岸金融市场步入稳步调整时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以及原有离岸金融市场的调整到位,全球离岸金融市场重新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发展离岸人民币投融资业务的意义及前景

发展离岸人民币投融资业务的意义及前景

封面文章COVER STORY发展离岸人民币投融资业务的意义及前景香港离岸人K币使用的生态圈进一步完善,有助于推动人K币投融资业务加快发展i从长 远看,离岸人民币投融资业务发展具有广阔前景文/应坚编辑/白琳中国香港地区(下文简称“香港”)作为国际金 融中心在我国改革幵放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是国际资本进入内地的跳板,又是内地探索海外市 场的窗口。

早期内地较为缺乏资金,来自香港的资金 支持了不少重大建设项目,内地企业亦利用香港资金 方面的优势开展融资活动,令香港成为内地在境外的 首选融资平台。

尽管目前内地资金供求矛盾已得以缓 解,但香港投融资功能并没有弱化。

特别是人民币国 际化的全面发展,为香港离岸投融资中心注入了新的 内涵。

人民币跨境使用带动香港投融资业务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里 程碑,令香港离岸金融市场又一次得到升华,并发展 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

对人民币国际化而言,由于香港是我国拥有主权的离岸金融中心,可将跨境人 民币业务有序放在这个特殊境外平台试点,争取做到 安全可控,人民币国际化已进入第二个十年,离岸人 民币业务经历初期打基础,现正在加快发展步伐,各 项业务指标表现良好。

一是人民币资金池出现良性发展,为推动其他人 民币业务提供了人民币资金支持。

2020年年底,香 港人民币存款余额达7217亿元,同比增长14.1%,比2017年3月反弹42.3%,逐步走出近几年的低谷。

香港 金融机构亦发行人民币存款证补充资金,2020年11月存款证余额达383亿元。

人民币资金稳定流入,有助 于改善香港人民币的流动性,令离岸市场人民币资金 价格波动收窄,亦支持了人民币债券、贷款及其他业 务。

二是人民币投融资业务趋于活跃,显示离岸市 场对人民币需求有所增长。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在 香港地区创新发行人民币票据,财政部亦继续发行人民币国债,带动点心债市场复苏。

2020年,香港人民 币债券及票据发行金额1889亿元,连续两年超过1800 亿元,与2014年高峰相差不远。

离岸金融中心演进的经济效应分析

离岸金融中心演进的经济效应分析

离岸金融中心演进的经济效应分析作者:王勇,宗文昊,王慧娜来源:《财经问题研究》 2014年第10期王勇,宗文昊,王慧娜(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海口570228)摘要:本文选取了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九大典型并且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离岸金融中心作为研究对象,以协调证券资产调查和外部贷款作为离岸金融发展变量,使用2001-2012年面板数据验证了离岸金融中心金融发展的经济效应,检验了离岸金融中心金融发展对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和进出口额3个核心指标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离岸金融中心金融发展对经济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不仅提升了样本地区经济效应,还佐证了离岸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且对促进国际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和加快全球金融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离岸金融;离岸金融中心;经济效应;金融发展中图分类号:F83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10-0048-07一、引言离岸金融中心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个组成部分和特定阶段,是指拥有大量主要从事非本国居民业务的金融机构的中心城市或司法管辖区,其突出的特点是金融系统拥有的境外资产与负债相对于国内经济需要的国内金融中介来说不成比例‘1]。

在大国与小国的金融抗衡中,离岸金融的演进和扩张对本地及世界经济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离岸金融中心是否或将成为世界的弃儿?只有正确评估离岸金融中心演进所产生的经济效应,才能够客观认识其生存状况和变化,本文基于2001-2012年世界上九大离岸金融中心面板数据对此进行研究。

众多国外学者首先强调了离岸金融中心对个体经济和全球经济都有相当的益处。

Hampton 和ChristensenE31认为,无论是就业(直接或间接)、政府收入还是对GDP的贡献,开办离岸金融中心都是一个利润丰厚的活动。

拥有离岸金融中心可以吸引外来直接投资,积累专业知识和经验技能,因此使得当地经济变得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国际化。

剖析离岸金融的现状与建议

剖析离岸金融的现状与建议

剖析离岸金融的现状与建议离岸金融是指境外开展的金融业务活动,包括离岸银行业务、离岸证券业务、离岸保险业务等。

现状方面,离岸金融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以开曼群岛、百慕大、马恩岛等地为代表的离岸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全球资金,成为国际金融业务的重要场所。

然而,离岸金融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逃避税收、洗钱等风险。

因此,对离岸金融的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建议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离岸金融的现状是各国之间存在竞争与合作。

各国都希望通过发展离岸金融,吸引外资、吸纳国际资金,为本国经济开展提供活力。

然而,由于存在税收、监管等差异,离岸金融也容易被一些人用于逃避税收、洗钱等违法行为。

其次,针对离岸金融的问题,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金融监管合作、推动税收信息共享等。

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以及金融机构都在积极应对离岸金融的挑战,加强监管与合作,以提高离岸金融的透明度与合法性。

建议方面,我认为应该继续加强国际合作与监管,共同打击离岸金融的违法行为。

各国政府应加强对离岸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提高合规要求,加强信息共享与合作,以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

同时,加大对离岸金融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国际合作与司法协助,使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此外,应加强对离岸金融的扶持与引导,鼓励其健康有序发展。

离岸金融有其合理合法的功能与作用,可以为全球资金流动提供便利,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可以通过减少税收压力、提供便利的监管环境等方式,吸引离岸金融机构合规开展业务,促进离岸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离岸金融作为国际金融业务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发展潜力。

在剖析现状的基础上,加强国际合作、加强监管与打击违法行为,同时促进离岸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将有助于维护金融秩序与促进经济发展。

离岸金融的前景及优势

离岸金融的前景及优势

离岸金融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1 2 3
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离岸金融能够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帮助企业降 低跨国经营的成本和风险,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 的便利化。
支持国际资本流动
离岸金融市场是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渠道之一, 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投资和融资服务,满足不同国 家和地区的资金需求。
推动国际金融合作与发展
外汇业务
包括外汇买卖、汇款等。
证券业务
包括股票、债券等证券的买卖和发行。
基金业务
包括对境外投资基金的管理和运作。
衍生品业务
包括远期合约、期货、期权等衍生品的交易。
02
CATALOGUE
离岸金融的前景
全球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趋势
离岸金融中心数量持续增长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开放,离岸金融中心的数量将继续增加,吸引更多 的国际资本和业务。
例如,一些离岸金融中心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可能会放 宽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但一旦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政策也 可能随之收紧,导致金融机构面临巨大的风险。
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离岸金融业务可能存在的法律漏洞、法律冲突等问题,导致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时面临 法律责任和损失的风险。
例如,一些离岸金融中心可能存在与国际法律规范相悖的规定,导致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时面临法律 责任和处罚。
离岸金融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5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开 始为境外投资者提供金融服务, 标志着离岸金融的起步。
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 和国际化的加速,离岸金融得到 了快速发展。
成熟阶段
21世纪初,离岸金融已经成为全 球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 了大量境外资本。
离岸金融的主要业务

离岸金融中心的功能与影响

离岸金融中心的功能与影响

离岸金融中心的功能与影响
离岸金融中心,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多方面的功能并对全球经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功能分析
离岸金融中心具有以下几项主要功能:
1.税收规划与避税
离岸金融中心通常拥有较低的税率和灵活的税收政策,吸引着全球资金流入,帮助个人和企业进行合法的税收规划和避税操作。

2.跨境资金流动
作为国际金融枢纽,离岸金融中心提供便捷的跨境资金流动渠道,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的进行。

3.融资与投资
离岸金融中心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吸引全球投资者参与各类资产配置和投资项目。

4.资产保护与私人财富管理
富裕个人和家族通过离岸金融中心进行资产保护和私人财富管理,实现财富增值和传承。

影响分析
离岸金融中心的存在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着重要影响:
1.全球经济稳定性
离岸金融中心的运作对全球经济的稳定性和流动性产生影响,一些离岸金融中心的政策变化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波动。

2.金融监管与透明度
离岸金融中心的监管水平和透明度直接影响全球金融秩序,一些离岸中心可能存在洗钱、逃税等不法行为,对全球金融体系构成挑战。

3.资本流动与投资风险
离岸金融中心的资本流动对全球金融市场和资本投资产生影响,一些离岸中心的资金流动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和波动。

离岸金融中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功能多元且影响深远。

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下,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与监管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共同合作,加强监管与合作,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透明度。

2024年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在一个国家以外的地方开展金融服务和交易的市场。

近年来,离岸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大量的资源和投资。

本文将探讨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离岸金融市场的定义和特点离岸金融市场是指金融机构利用一些国家或地区相对宽松的金融监管规定,以此地为中心,面向全球提供金融服务的市场。

它通常以离岸金融中心为核心,包括离岸银行业务、离岸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多个领域。

离岸金融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 跨境金融交易:离岸金融市场促进了跨境金融交易的便利性,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金流动。

- 税收优惠:离岸金融市场通常提供较低的税收政策,吸引了跨国企业与个人进行投资和资金运营。

- 法律框架:离岸金融市场的法律框架相对宽松,为金融业务提供了灵活性和便利性。

全球离岸金融市场的现状离岸金融中心地位目前,全球主要的离岸金融中心包括开曼群岛、百慕大、瑞士、新加坡等地。

它们在全球金融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资金流向。

离岸银行业务离岸银行业务是离岸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离岸银行通常提供私人银行业务、国际贸易融资和跨境资金管理等服务。

目前,瑞士的苏黎世、巴塞尔等地是全球著名的离岸银行中心。

离岸证券业务离岸证券业务是指在离岸金融市场进行的证券发行和交易活动。

离岸证券市场通常具有较低的监管规定和税收政策,吸引了全球投资者进行证券投资。

目前,开曼群岛和百慕大等地的离岸证券市场日益发展壮大。

离岸保险业务离岸保险业务是指在离岸金融市场开展的保险活动。

离岸保险市场通常提供各类保险服务,如寿险、财产险和再保险等。

百慕大和开曼群岛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保险市场之一。

离岸金融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全球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离岸金融市场为全球资金流动提供了便利渠道,促进了跨境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其次,离岸金融市场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流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创新。

离岸金融市场分析报告

离岸金融市场分析报告

离岸金融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离岸金融市场是指那些在离岸地区设立的金融市场,通常为了避税或其他优惠条件而设立。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离岸金融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市场特点以及对国际金融的影响,同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阐述,将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离岸金融市场的实质和影响,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例如可以写成: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本报告的整体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对离岸金融市场的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进行说明;在正文部分中,将分别介绍离岸金融市场的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离岸金融市场的分析;在结论部分中,将讨论离岸金融市场的影响、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总结本报告的结论。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能够使读者清晰地了解整个报告的组成部分和内容安排,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报告。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离岸金融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市场的详细研究。

通过对离岸金融市场的分析,我们旨在揭示其对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探讨离岸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报告,读者将能够更好地了解离岸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和特点,从而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本报告还旨在促进对离岸金融市场的深入理解和讨论,为学术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1.4 总结文章总结:通过对离岸金融市场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主要市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离岸金融市场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国际化的,由此带来的影响也将越来越深远。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融合和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金融 课程论文 题目名称: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对经济的影响分析院系名称:经济管理系 班 级: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0 年 12月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对经济的影响分析Abstract:In this article,we elaborately discusses the role that the offshore financial markets play in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e influencethat they have upon the host countries or districts. Then the strategic implication of chinese offshore financial markets’development is explored in detail according to chinese situation.Key words:offshore financail market international economy strategic significance positive effectnegative effect离岸金融市场最早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伦敦,初期曾称欧洲美元场,后来称欧洲货币市场、境外金融市场,是指非居民之间以离岸货币进行各种金融交易的国际金融市场,离岸货币是货币发行国国内金融体系之外的该货币。

其自身的特点使国际金融活动在时空上获得了广阔的自由度,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范围内低成本、高速度资金流动体系的形成,一经产生便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

一、离岸金融市场对国际经济的影响1.离岸金融市场对国际经济的积极作用随着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它在国际经济于国家金融市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它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它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促进资金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离岸金融市场打破了过去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相互隔绝的封闭状态,消除了地方和部门对金融资本的垄断,使各国金融中心相互联系起来,促使国际融资渠道十分畅通,鼓励资金在区域内甚至全球内的流动和配置,为各国之间充分利用闲置资金和筹集经济发展所需资金提供了调配的有效场所和条件,自从产生以来,离岸金融市场一直在为全球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来源。

(2)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离岸金融市场的存在使国际银行业可以24小时连续营业,缩小了各国间时空上的距离,形成国际借贷资金高速运转的全球流动体系;离岸金融市场的低税或免税等优惠措施以及批量交易,降低了全球资金交易成本;跨国银行的不断对外扩张有助于加强全球金融业之间和金融市场之间的竞争,提高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效率。

国际资本在竞争状态下低成本高速度流动,必然使得资金资源在全球间配置的高效率。

(3)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进出口商通常更愿意从低成本、高速度的离岸金融市场获得以短期融资为主的资金融通,离岸金融市场为国际贸易提供的强有力的资金融通便利促进了后者的迅速发展。

(4)推动跨国公司国际投资的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运作和发展,为跨国公司进行国际投资提供了很大便利。

离岸金融市场资金成本低、快捷方便、提供的资金量大,自然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重要融资场所;而跨国公司规模大、实力雄厚、信誉较高、贷款风险相对小等优势使得离岸金融市场愿意对它们放款。

正是离岸金融市场提供的大量资金融通使得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投资、收购和兼并得以顺利进行。

而且一些跨国公司也有意利用避税港型离岸市场避税以攫取更高的利润。

(5)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将世界各地区的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连成一体,促进了国际资金流动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

比如国际间大量游资的套利和套汇使得不同国际金融中心的汇率和利率差异在短时间内趋于均衡,形成全球范围内较为统一的利率和汇率,促进全球一体化的发展。

这种一体化促进全球信息的对称性和一致性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有利于资金从低效益地区向高效益地区流动以优化资源配置,有助于国际资本加速流动以提高资金的效率。

(6)培育金融创新离岸金融本身就是最大的金融创新,它进而又促进金融创新。

离岸金融市场管制松、竞争激烈、风险大,为金融业的持续创新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刺激了大量国际清算和风险防范创新工具的产生,如货币互换、远期利率协定、浮动利率债券等。

2.离岸金融市场对国际经济的消极作用离岸金融市场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可能促发金融市场动荡和危机以及破坏各国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推行。

(1)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脆弱性离岸金融市场由于管制松弛,自由度高,资金调拨容易,来去悠忽,对国际政治经济动态反应异常敏感,在当今普遍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汇价波动频繁,汇率起伏额较大,引起巨额的离岸货币到处流窜,在汇市、股市、房市间来回倒腾,加剧金融市场的危机,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历次国际货币危机,都有人指责上万亿国际游资在其中推波助澜的作用。

离岸金融市场借贷业务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存短放长,存款一般是短期而贷款趋向长期,存在着存贷资金期限结构上的不合理。

这个市场不设存款准备金、缺乏最后贷款人作为最后融资支持者,加上其内在的信用扩张能力,一旦出现较为集中的客户提款,就可能造成银行资金不足而出现银行倒闭的危险,严重的可能引起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触发一场国际性金融风波。

对离岸金融监管的不力,也可能导致部分离岸金融市场成为非法资金逃税、犯罪分子洗钱、恐怖分子筹集活动资金的场所。

(2)影响各国推行货币政策的效果当一国为反通胀或抑制经济过热而采取诸如提高利率、发行大量国债或票据、限制资金投放等紧缩银根的措施时,国内机构却很容易地从离岸金融市场借入低成本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本国紧缩政策的效力;如为刺激经济实行放松政策如降低利率、扩大国内货币信贷规模等时国内工商企业或银行又可能将资金调往离岸金融市场去追逐较高的利息,使政府的扩张目的难以实现。

国内货币政策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效果偏离预定目标。

二、离岸金融市场对市场所在国或地区的影响1.各国之所以积极创设离岸金融市场,是因为其对市场所在国或地区的好处非常显然(1)提高本地金融业的经营水平。

离岸金融要求开办地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以及较高水平的从业人员,这有利于提高本国金融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提高金融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本国银行业的发展;(2)使本地金融业尽快融入国际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的带动作用有利于促进东道国金融体制的改革,缩小本国金融市场与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距离,是一条较好的实现本国金融业国际化的过渡性发展途径;(3)东道国可以通过离岸金融市场直接吸引境外资金来弥补本国外汇资金的不足;(4)有利于本国政府加强对本币的掌控。

开辟离岸金融市场可以回流相当数量的境外本币,从而便于东道国加强对境外本币的监控,减少这部分本币对金融市场可能带来的冲击,进而进一步增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保证本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5)带动本地的生产和就业。

通过提供为市场配套的设施和服务业可以刺激当地经济的增长,增加当地的收入和就业;(6)所在国可以从税收和本国离岸银行业利润以及其它费用收入中获得相当的外汇收入;(7)提升所在国和地区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和影响,树立其经济开放的形象和声誉。

2.离岸金融市场对所在国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1)一定程度上冲击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和货币政策的效果。

离岸账户与国内账户的分离只是相对的,二者之间可能发生资金转移,渗透型离岸金融市场明确允许资金在一定限度内进出,资金的流出流入对国内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大量外资进入会给东道国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大量资金在政治、经济波动时的抽逃必然会造成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

对国内货币政策效果的削弱在本文前面已述及。

(2)加大了金融管理当局的监管难度。

由于离岸金融市场监管的多头性和松散性,加上没有设立存款保险制度、没有设立准备金,没有最后贷款人,大量集中在离岸市场的存款的安全性保障不够,隐患随时潜在,离岸金融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多,是监管的薄弱部分。

而且离岸金融享受的,发展离岸金融不可优惠就是非离岸金融的劣势,不可避免地会与国内金融产生各种联系,离岸金融市场的风险可能增加国内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整体上提升了金融管理当局对金融业的监管难度。

三、我国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战略意义发展离岸金融市场不但对当地的经济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对整个国家的金融改革开放也有重要的意义。

从国家整体利益看,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对推动国内金融深化,进而带动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1.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虽然我国经济前景对外资具有吸引力,但由于国家的政策环境依然有待完善,诸如投资审批程序依然不够简便、金融体系离国际惯例尚有差距等等问题使某些外国投资者踌躇不前,而目前的政策体系是历史产物,其政策的改进尚需一个较长的过程。

在这种条件下,建立离岸金融市场不失为一种过渡性选择,既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外国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要求,通过离岸金融市场直接吸引境外资金来弥补本国外汇资金的不足,又可避免对国内现行的政策体系形成不必要的冲击,从而达到既积极合理引进外资又防止外资流入干扰宏观调控的目的。

2.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走向国际化需要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一个国家货币的国际化与离岸金融的发展关系密切,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实际上是开放本币自由流动的缓冲区,是对本币国际化的支持。

日元国际化的经验就是个很好的借鉴。

日本离岸市场创立初期,交易中的外币部分占到总数的80%左右,随着日元管制政策的放宽,日元逐渐成为市场主要结算货币,离岸市场账户中欧洲日元交易蓬勃发展,日元比重迅速窜升至交易总额的2/3 左右,显然,日元借助离岸金融市场成为国际货币。

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发展道路,通过建立离岸市场实现人民币的离岸化经营,从而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我国政府可以通过离岸金融市场加强对境外人民币的掌控。

开辟离岸金融市场可以回流在周边国家流通的相当数量的境外人民币,从而便于我国加强对境外本币的监控,减少这部分本币对金融市场可能带来的冲击,进而进一步增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保证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3.有利于形成我国合理的经济全面发展战略布局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两个高度开放的地区依靠改革开放政策先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以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为主的环渤海地区20多年的发展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快速发展形成明显落差,造成了我国南北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均衡,布局不尽合理。

为了支撑起960万平方公里、13 亿人口大国的经济容量,中国应选择多元经济中心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布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