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传承创新发展项目

合集下载

结合“一带一路”契机 甘肃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结合“一带一路”契机 甘肃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结合“一带一路”契机甘肃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作者:赵雁婷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03期甘肃区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构成部分,地处丝绸之路沿线的甘肃,将文化旅游业作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文旅产业已成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本文重点阐述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度挖掘当地文化元素,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创新文化旅游产业模式,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丝绸之路就已成为我国向国际社会推出的四大精品旅游线路之一,受到来自全球各地游客的推崇。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丝绸之路沿线再次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腹地,东西绵延1650公里,是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无论是历史文化底蕴还是在自然风光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更应紧紧抓住这一机会,使旅游产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文化旅游是人们为满足自身精神层面需求而前往文化景观处进行的非营利性活动,是对艺术、古迹、遗产资源、宗教等事物的瞬间消费。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高,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模式,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文化旅游产业包括了文化生产、传播等内容,是一种综合的交叉性行业,有着辐射深、幅度广的特点。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中,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更加优化,区域贸易投资逐渐便利化,人文交流合作也越来越紧密,“一带一路”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众多名胜古迹。

在国家总体部署下,各相关地区纷纷出台相应扶持政策,致力于文化旅游的发展。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关键地区和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区,甘肃同样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如何立足自身优势,培育适宜的地方特色文旅产业,是甘肃文化旅游发展中需要重点探讨的课题。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对于甘肃来说,有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建设创新型地区,促进经济增长和地区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旅游经济发展探析——以甘肃省为例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旅游经济发展探析——以甘肃省为例

1“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旅游经济发展探析—以甘肃省为例岳 沅(兰州财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摘 要:公元前139年,汉武帝联合月氏订盟夹击匈奴,遂派张骞出使西域进行外交结盟,张骞经数十年得以还汉,开拓出了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重要商道,影响中国与西方几千年之久。

数千年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新时代的丝绸之路。

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内陆部分的必经之路,地处河西走廊,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与西域政治、文化、经济交流的桥梁,东西文化在此交汇,也赋予甘肃众多旅游资源。

关键词:丝绸之路; 沿线各省; 旅游经济周人兴起于庆阳,秦人肇基于天水,甘肃是我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有着“河岳根源,羲轩桑梓”之称,河西走廊是中原与外界沟通的黄金地段,文化资源丰富,融贯东西。

目前,省内国家一级文物大约有43万件,三级及以上的文物大约11万件,文物保护单位73处(国家级重点)。

甘肃是丝绸之路上关键的要隘,有史料记载,佛教在甘肃的传播早于中原地区300余年,甘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拥有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是佛教传入中原的重要枢纽,在中国的佛教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甘肃旅游地理资源概况甘肃全境国家级的自然景观251个,分布有草原、山地、高原、河谷等地貌,主要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河西走廊是比较平坦的狭长地形,因汉代博望侯的通商之路而举世闻名,是当时通商之路的要隘,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河西走廊发挥地缘优势,在旅游领域的资源丰富程度排在全国前列。

且人烟稀少,能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戈壁风光。

甘肃是山比较多的省份,主要的山脉有祁连山、乌鞘岭、六盘山等。

省内的森林资源多集中在这些山区,很多河流也都从这些山脉形成源头。

二、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一)开发资金不足甘肃的旅游经费投入相比其他省份还是太低,许多服务于旅游项目的团体存在资金不足的状况,缺乏项目基金和科研资金。

相关部门应该每隔一段时间都能调拨一批合适的与旅游产品相关的转向资金,用于支持一些旅游项目的建设,以及一些旅游纪念品的研发。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方案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方案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方案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为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依托悠久厚重、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人文资源,在甘肃建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对于弘扬和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保障国家文化生态和边防安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推动甘肃乃至西北地经济转型崛起,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指导思想以科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继承弘扬和创新发展相结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协、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梯次进的原则,保护、传承、展示、创新、发展华夏文明,推动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甘肃经济转型跨越,努建设文化大省。

二、奋斗目标通过华夏文明传创新区建设,加快发展甘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探索经济欠发达但文资源富集地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路子,为同类地-2-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供示范。

总体步骤分两个阶段:2012—2015年为第一阶段。

从2012年开始,编制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规划,启动实施华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重点项目,到2015年,形成华文明传承创新区基础框架,重点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

2016年—2020年为第二阶段。

从2016年开始,全面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项,大多数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全面保护弘扬和开发用,到2020年把甘肃建成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形较为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全国独具特色文化产业基地、现代文化创新发展的新高地,文化产业增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三、总思路按照文化大省建设的总要求,打破现有行政界限,统全省文化历史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以文化建设为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根本性转变为主线,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

甘肃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甘肃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甘肃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摘要】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

目前甘肃的文化旅游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的潜力。

本文通过分析甘肃文化资源的特点和文化旅游产业的现状,探讨了甘肃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提出了实现融合的路径,包括加大投资力度、提升服务水平、拓展市场渠道等方面。

未来,甘肃文化旅游产业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但需要政府加强扶持和引导,制定相关政策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建议加强跨部门协调,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甘肃文化资源、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特点、现状、必要性、展望、政策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甘肃是中国西北地区一个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省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甘肃文化资源包括丹霞地貌、马踏泉、莫高窟等一系列自然和人文景观,这些资源对于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甘肃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尚未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产品差异化不足等问题。

探讨甘肃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对于促进甘肃文化产业的繁荣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将分析甘肃文化资源的特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甘肃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必要性,以及提出未来发展展望和政策建议,探讨如何有效地整合和利用甘肃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1.2 意义甘肃省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这些文化资源不仅反映了甘肃省特有的文化特点,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遗产。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甘肃省的文化旅游产业也逐渐兴起,并且已经成为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对于甘肃省而言,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只有将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有效融合,才能实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背景下甘肃省产业发展

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背景下甘肃省产业发展

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背景下甘肃省产业发展甘肃省作为中国西部的省份,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位置,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禀赋。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为甘肃省的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

在这一战略背景下,甘肃省积极探索创新,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甘肃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点推动的领域之一。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指引下,甘肃省加大了对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的投入,并鼓励企业加强创新和转型升级。

甘肃省紧紧把握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广节能技术,形成了以光伏、风能等新能源产业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集聚区,为全省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甘肃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地理位置优势下,甘肃省发展农业势头良好。

甘肃省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甘肃省还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特色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这不仅促进了甘肃省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境内外市场提供了高品质的农产品。

甘肃省还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使甘肃省成为中国西部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等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枢纽。

甘肃省通过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推动跨境贸易合作,促进经济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甘肃省还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市场需求,吸引外商投资,加大对外开放程度,推动甘肃省与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背景下,甘肃省积极借助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通过积极探索创新,甘肃省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

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战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甘肃省还面临着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产业升级转型的难题。

下一步甘肃省还需要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才培养与引进水平,进一步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酒泉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桥头堡的战略思考

酒泉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桥头堡的战略思考

酒泉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桥头堡的战略思考酒泉市位于中国甘肃省西部,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酒泉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河西走廊地区的经济发展,制定战略思考,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和发展的酒泉市,将对整个河西走廊地区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产业升级,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贸易通道,如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建,并不仅仅是继承了古代贸易文明的传统,更是面对现代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重大战略性选择。

酒泉市要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和地理优势,打造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丝绸之路的丝绸、壁画、陶瓷等传统工艺品,都是酒泉市发展的独特资源。

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建设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经济带,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的中心地带,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目前交通运输设施相对滞后,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

加强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完善河西走廊的大通道、越过河、大榆河、白银至酒泉段的公路网络,构筑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更加便捷的运输通道,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加速酒泉机场、铁路运输枢纽等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的整体效能。

三、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酒泉市地质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矿藏资源,如煤炭、石油、铀矿等。

该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也十分丰富。

酒泉市还是中国重要的黄花菜产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

酒泉市要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

四、发展教育产业,培养人才教育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培养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

酒泉市要加大对教育产业的投入,加速高等教育资源的建设,吸引更多的高水平教育资源进驻酒泉,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酒泉市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五、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发展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酒泉市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科研机构的建设,吸引更多的科研人才进驻酒泉市,推动科技创新的实践,引领未来发展。

“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分析

140318 旅游管理论文“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分析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丝绸之路就已经是国家旅游局向国际社会推介的中国四大精品旅游线路之一(另外三条是长江三峡、香格里拉和青藏高原)。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必将迅速升温。

甘肃省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腹地,从东南部的天水到西北最西端的敦煌,东西绵延1650余公里,是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最精华的区段,也被称为“黄金段”。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启动和实施过程中,甘肃可谓是地缘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最有利的区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因此,甘肃省应当充分利用好丝绸之路的优势来推动自身的文化旅游产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旅游业管理体制方面当前,甘肃省的旅游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其旅游资源由多个部门进行管理,景区建设相对滞后。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开始注重对旅游产品质量的要求,而且更加注重维护自身的权益。

由此可见,发展旅游业应该把重点工作放在整治监管旅游市场以及提高服务质量方面。

把维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主要工作目标。

(二)产品以及旅游资源方面甘肃省旅游产品种类繁多,然而景点却不够集中,城市的旅游发展达不到均衡。

人文旅游资源方面比较丰富,旅游产品多种多样,比较知名的文化旅游产品包括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长城、天水伏羲以及庆阳红色文化等旅游产品。

通过甘肃省举办的第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可以看出,5A级景区以及其它省内的知名景点所接待游客的数量都有所增加。

然而,个别地区尽管文化旅游资源也比较丰富,但由于交通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与其它景区相比旅游收入并不是很高。

二、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的分析“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是全方位对接国际的,各种理论的创新为新时期甘肃省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创新思路,从而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促进了创新理论的发展。

通过对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相融合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工作应该把重点放在发展模式的创新方面。

甘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甘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甘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甘肃省地处中国西部,是重要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甘肃省政府不断加大对项目投资的支持力度,积极引进外部资金,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各类项目在这里蓬勃发展,涵盖了农业、旅游、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

二、项目选题本报告主要以甘肃省现有的项目为研究对象,选取代表性项目进行深入分析,评估项目的发展前景和潜在风险。

三、项目内容1. 农业项目:以生态农业为主导,推动农产品加工和产业链延伸,提高农民收入。

2. 旅游项目:充分发挥甘肃省独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打造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

3. 科技项目: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4. 文化项目:保护和传承甘肃省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四、项目成效评估1. 项目经济效益评估:对各类项目进行经济效益测算,分析收益来源和成本结构,评估投资回报率。

2. 项目社会效益评估:评估项目对当地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项目推动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效果。

3. 项目环境效益评估: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和生态效益。

五、项目风险评估1. 政策风险:评估政策变化对项目的影响,分析政策风险对项目的持续经营造成的风险。

2. 市场风险:评估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对项目的影响,分析市场风险对项目的生存空间造成的影响。

3. 技术风险:评估技术变革对项目的影响,分析技术风险对项目的创新能力造成的挑战。

六、项目建议1.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项目的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2. 企业合作:鼓励企业之间开展合作,共同推动项目的发展,实现互利互惠。

3. 风险管控:项目方应积极应对各类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七、结论甘肃省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各类项目在这里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但是,项目的可行性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需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全面评估项目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建设总体方案

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建设总体方案

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建设总体方案一、总体目标我们要充分利用甘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黄金通道,推动甘肃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空间布局1.以兰州为中心,打造“一心四带”空间布局。

一心,即兰州核心区;四带,即兰州—张掖—嘉峪关—敦煌文化旅游带、兰州—白银—平凉—庆阳能源化工带、兰州—天水—平凉—庆阳生物医药带、兰州—定西—临夏—甘南绿色生态带。

2.推进兰州新区建设,打造国家级新区,发挥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引领作用。

三、产业发展1.文化旅游业:发挥甘肃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优势,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加大对敦煌莫高窟、张掖丹霞地貌、天水麦积山等景区的保护力度,提升旅游品质。

2.能源化工产业:发挥甘肃能源资源优势,打造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加大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的开发力度,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3.生物医药产业:发挥甘肃中药材资源优势,打造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加强中药材种植、加工、研发、销售全产业链建设,提升产业竞争力。

4.绿色生态产业:发挥甘肃生态环境优势,打造国家绿色生态产业基地。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

四、基础设施建设1.交通:加快甘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交通枢纽。

推进高速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网络建设,提升甘肃对外互联互通水平。

2.信息:加快甘肃信息化建设,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信息枢纽。

推进光纤网络、5G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3.能源:加强甘肃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能源枢纽。

推进输电线路、油气管道等能源输送设施建设,提升能源保障能力。

五、开放合作1.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推动贸易往来、投资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发展。

2.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发挥甘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节点作用。

3.加强与国内其他省市的合作,共享发展机遇,共同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浅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浅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浅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贸易通道,在古代连接了东西方文明,促进了文化、技术和商品的交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再次受到世人关注。

沿线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迹遗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独特的风土人情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和体验。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拉动消费、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沿线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产品服务水平不高、市场营销不足等问题。

深入研究沿线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动力。

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作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其文化旅游产业潜力巨大。

对于深入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助于充分挖掘和保护这一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通过开展相关研究,可以更好地发现并传播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能够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更多深入了解丝绸之路文化的机会。

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助于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文化旅游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增加就业岗位,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有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国际社会关系。

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加强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甘肃“新丝绸之路” 现状、问题与建议

甘肃“新丝绸之路” 现状、问题与建议

甘肃“新丝绸之路”现状:问题与建议俞少杰1,郭延坡2(1.兰州财经大学,甘肃兰州730101;2.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天水741018)[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在如今各国竞争日益激烈,合作日益密切的背景下提出的经济战略构想。

甘肃是承东启西、连接欧亚的重要通道,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

但甘肃地处西北地区中心地带,较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货物过省流动的价值增值有限。

如何打破“通道经济”的局限成为甘肃省政学界亟需面对的问题。

本文从战略层面进行讨论,探索甘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战略定位,以及甘肃省融入“新丝绸之路”之前景。

[关键词]丝绸之路;结构转型;大数据;生态环境[中图分类号]F2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566(2021)06-0110-042019年8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通知,为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随着西部互联互通的深入推进,陆海新通道为西部省区诸如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

2019年1月,包括甘肃在内的八个省区市签署了共建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在海关等多部门的支持下,这条大通道的外贸业态越加多元化,越加繁荣。

甘肃是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所经的黄金路段和枢纽地带,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不可替代的桥梁,加强建设甘肃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内容。

一、甘肃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背景甘肃地处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交汇地带,位于我国湿润区向西部干旱区的过渡地带,自古以来就有拱卫中原、护翼宁青、保疆援藏的战略地位和独特的文化通道区位优势,为中原连系西北乃至中西亚的咽喉和纽带,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不可替代的桥梁。

近年来,受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疲软,沿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的国家战略竞争日趋激烈。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甘肃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甘肃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甘肃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摘要甘肃省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一直排在全国末端,为了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持续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带来的新机遇。

本文就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通过对甘肃省自身发展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和国内外遇到的威胁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促进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能够使甘肃省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SWOT分析(一)甘肃省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1.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优势相比于西北地区其他省市,甘肃省东西跨度和南北跨度差距最大,具有发展农业的独特环境,这为中医药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中医药资源丰富独特、量大品优。

不仅如此,甘肃矿产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

同时,甘肃省凭借着“河西走廊”这一文化和经济大通道,发展成为了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丰富人文旅游资源的省份。

2.对外开放平台发展优势甘肃省自“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出以来,已搭建全国东中西、面向亚欧大陆桥的“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平台。

2013年以来,甘肃省陆续建成的敦煌航空口岸、兰州铁路口岸、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等口岸平台,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另外,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开放平台都是甘肃省对外开放的优势。

3.新兴产业发展优势产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石,由于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甘肃已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重化工业、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

这是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重大支撑。

(二)甘肃省经济发展的竞争劣势1.城乡收入水平低、消费需求不足表1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比较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从数据来看,甘肃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较大。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甘肃对外贸易现状与问题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甘肃对外贸易现状与问题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甘肃对外贸易现状与问题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见证了古代文明和经济的繁荣。

随着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焦点,其中经过甘肃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更是备受关注。

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省份,其对外贸易的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

甘肃地处中国西北,毗邻中亚国家,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甘肃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如何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推动甘肃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甘肃对外贸易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深入分析甘肃地理位置、对外贸易现状及面临问题,以及外贸政策对甘肃的影响等方面,为促进甘肃外贸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甘肃在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甘肃省的对外贸易现状和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通过研究甘肃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其外贸发展的优劣势,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一步分析外贸政策对甘肃省外贸发展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甘肃省外贸发展提供建议,促进甘肃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与互联互通,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实现共赢发展目标。

2. 正文2.1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也为甘肃带来了更多的外国投资和技术引进,促进了甘肃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甘肃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得到更好的国际推广和销售。

这些都为甘肃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甘肃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合作可能,对甘肃的对外贸易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2 甘肃对外贸易现状分析甘肃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省份之一,受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影响,其对外贸易现状备受关注。

世行贷款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项目

世行贷款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项目

世行贷款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项目金融子项目环境社会管理框架甘肃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二零一八年9月目录第1章项目介绍 (1)1.1项目背景 (1)1.2项目内容 (2)第2章环境社会管理框架介绍 (3)2.1编制目的 (3)2.2适用范围 (3)2.3内容说明 (3)2.4世行与国内政策框架与差异性分析 (4)2.4.1世行与国内政策框架介绍 (4)2.4.1世行与国内政策差异性分析 (5)第3章典型项目类型环境影响调查 (7)3.1典型项目环境影响调查目的 (7)3.2典型项目环境影响调查方案 (7)3.3典型项目环境影响 (7)第4章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处理程序 (10)4.1子项目的环境筛选(第一步) (11)4.2安保文件的筛查(第二步) (12)4.3安保文件文件的准备(第三步) (12)4.4信息纰漏和公众协商、申诉机制(第四步) (13)4.5检查和批准保障文件(第5步) (14)4.6对批准的项目执行、监督、监测与评估(第6步) (15)4.7档案与报告制度 (15)第5章组织机构安排及职责 (17)第6章能力建设 (19)6.1金融中介环境社会管理能力建设 (19)6.2贷款申请人能力建设 (20)6.3甘肃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社会管理能力建设 (20)第7章本框架的信息公示与公众协商 (21)附件1:潜在的环境和社会保障问题的筛查表 (22)附件2:环境管理计划示例 (24)第1章项目介绍1.1项目背景甘肃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许多重要的中华民族文化及自然资源。

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文化与旅游全方位、深层次融合发展格局;到2025年,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强省。

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作为在中国欠发达省份的甘肃,经济增速乏力,经济总量也很低,从而导致财政困难,社会资本的投资额也非常有限。

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水市文旅强市战略实施方案的通知

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水市文旅强市战略实施方案的通知

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水市文旅强市战略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5.14•【字号】天政发〔2021〕27号•【施行日期】2021.05.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文化正文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水市文旅强市战略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属及驻市有关单位:《天水市文旅强市战略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7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天水市人民政府2021年5月14日天水市文旅强市战略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文旅强市”战略部署要求,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紧抓“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立足天水“五大文化”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围绕文旅强市战略目标,按照“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景区”的发展思路,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和加快构建区域文化旅游圈(带),打造“东进、西拓、北接、南融”(向东联动黄河流域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带,向西拓展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产业带核心区,向北对接大六盘红色旅游生态度假板块,向南融入陇南—成渝跨区域旅游圈)的区域新发展格局,努力把天水建设成为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西部旅游休闲生态家园。

(二)基本原则——坚持保护与开发相协调。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讲好“黄河故事”“天水故事”,弘扬天水文化。

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坚持事业与产业相统筹。

结合市、县(区)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现状,谋划实施一批夯基础、强弱项、补短板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多措并举推动文旅事业产业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统筹推进文化旅游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重要的交通和贸易通道,也是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地中海地区等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既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是对地区发展的积极推动。

本文将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和利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遗址、古迹、文物等。

如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帕米尔高原、蒲端城遗址等,这些遗产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文化交流。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瑰宝,也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经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丝绸之路也承载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如丝绸、羊毛、天山雪莲等。

这些资源和产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和产业,将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保护挑战。

一方面,旅游业的兴起带来了大量的游客流量,加剧了遗产资源的消耗和破坏。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导致当地传统产业和技艺受到冲击,使得一些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品面临失传的危险。

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了其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将一些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强保护管理,推动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由于资源限制、管理不善等原因,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解决保护问题。

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加大资金投入,才能更好地保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质文化遗产。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现状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一些著名的古城和遗址成为了旅游业的热点,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古代的甘肃与西北文化

中国古代的甘肃与西北文化

感谢观看
THEME TEMPLATE
西北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西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丝 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西北地区与 中原之间的文化交流,丰富了西 北文化的内涵。
西北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流:西 北地区与蒙古草原相连,草原文 化对西北文化产生了影响,形成 了豪放、粗犷的文化特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西北文化与西域文化的融合:西 北地区与西域国家接壤,西域文 化对西北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宗教信 仰。
甘肃文化产业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 资者。 未来,甘肃将继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 的融合发展,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05
甘肃与西北文化的 未来发展
THEME TEMPLATE
甘肃与西北文化的发展战略
保护和传承传统 文化:加强对甘 肃与西北地区传 统文化的挖掘、 整理和传承,推 动文化创新发展。
甘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秦始皇统一中国:甘肃作为秦朝的边疆地区,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重要的战场和后 方基地。
丝绸之路的开通:甘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贸易 和文化交流。
汉武帝开拓西域:甘肃作为汉武帝开拓西域的战略基地,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将领和探险 家。
唐安史之乱:甘肃在唐安史之乱中成为了重要的战场,对唐朝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促进文化旅游融 合:发挥甘肃与 西北地区丰富的 自然和人文资源 优势,推动文化 旅游深度融合, 提升旅游的文化 内涵和品质。
加强区域文化合 作:加强甘肃与 西北地区之间的 文化交流与合作, 共同打造具有西 北特色的文化品 牌,提升区域文 化整体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传承创新发展项目移民安置政策框架甘肃省世行贷款文化传承项目管理办公室二零一八年十一月目录A项目简介 (1)B政策框架的目标、原则及相关术语 (2)C移民行动计划的准备和批准 (3)D制度与法律框架 (5)E实施过程 (7)F资金安排 (8)G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 (8)H申诉程序 (8)I监测评估 (9)附件1: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传承创新发展项目项目构成 (11)附件2:项目地域分布示意图 (12)附件3:指导实施移民安置计划的法律框架 (13)附件4:权利矩阵的样表 (14)附件5:相关的移民补偿及安置政策简要描述 (16)A 项目简介1. 世行贷款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传承创新发展项目是甘肃省的重点项目。

甘肃省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地段,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愿景规划和华夏文明传承与创新区战略部署,甘肃省政府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提出着力打造向西开放大门户和文明传承大平台,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建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助力文化扶贫,帮助沿线贫困人口脱贫,努力建设文化强省。

为实现此目标,甘肃省申请利用世行贷款实施《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项目。

2. 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传承创新发展项目采用多部门协作的方法,将社区发展、交通运输、自然文化旅游、环境修复、能力建设领域整合起来。

旨在:1)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2)修复传统民居、改善公共环境,吸引更多游客参观,促进当地经济水平;3)为当地居民提供小额贷款的机会,创建新型小微企业,或对已有的小微企业进行扩建(如家庭旅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提高他们的经济生活水平;4)通过基础设施提升和市场发展,把修复过的地区和重要旅游景点连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这里消费。

3. 它包括8个县区的8个子项目: 1)定西市临洮县马家窑文化展示中心及大遗址景区项目;2)酒泉市肃州区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中心及酒泉市图书馆项目;3)酒泉市敦煌市悬泉置遗址保护和展示建设项目;4)天水市麦积区雕漆技艺传承与发展项目;5)定西市通渭县翰墨文化艺术中心项目;6)张掖市甘州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建设项目;7)天水市秦安县大地湾遗址项目;8)天水市武山县山丹镇鸳鸯玉原产地特色文化小镇项目。

具体项目构成,详见附件1。

4. 根据国家和世界银行对项目管理的要求,甘肃省和项目所辖地市、县区逐级成立了相应的项目领导小组和设置具有统一指挥协调职能的项目办公室。

各级项目办公室除受同级项目领导小组直接领导外,业务上受上一级项目办公室领导,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不同层次项目办中选择精干项目办人员,同时考虑吸收其它领域的专业人员参加,其中包括财务、金融管理以及采购等方面的专业人员。

5. 截止2018年11月初,在已经确定的8个项目区中,其中通渭县翰墨文化艺术中心项目、秦安县大地湾遗址项目、张掖市甘州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建设项目、武山县山丹镇鸳鸯玉原产地特色文化小镇项目4个项目涉及部分征地拆迁,需要确定移民影响量,甘肃省世行贷款文化传承项目管理办公室(简称“甘肃省世行贷款项目办”,下同)已为这些子项目编制准备了《移民安置行动计划》。

另外,临洮县马家窑文化展示中心及大遗址景区项目、通渭县翰墨文化艺术中心项目、麦积区雕漆技艺传承与发展项目3个项目,涉及到的部分征地拆迁工作,已于近3年内完成,按照世行社会安保政策和备忘录要求,已由甘肃省世行贷款项目办对其进行了移民尽职调查并编制了调查报告上报世行审查。

6. 目前,由于该项目尚在项目评估准备阶段,其8个子项目的详细设计尚处在深化完善阶段,它们的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建设规模等因详细设计、优化与调整或者其他原因,还存在一定的变动可能性。

由此导致项目建设期可能会发生目前设计项目征地拆迁影响量以外的的征地及非自愿移民。

7. 鉴于第5段及第6段涉及的内容,因此,中方根据世界银行的移民安置政策《非自愿移民》OP4.12制定了移民政策框架(Resettlement Policy Framework)及相应的原则和方针,以指导该项目所导致的移民活动。

B 政策框架的目标、原则及相关术语8. 本移民安置政策框架的依据世行2001年12月颁布的世界银行业务手册中的《非自愿移民》(OP4.12)制定,总体目标是:探讨一切可行的项目设计方案,以尽可能避免或减少非自愿移民;如果移民不可避免,移民活动应作为可持续发展方案来构思和执行。

应提供充分的资金,使移民能够分享项目的效益。

应与移民进行认真的协商,使他们有机会参与移民安置方案的规划和实施;应帮助移民努力提高生计和生活水平,至少使其真正恢复到搬迁前或项目开始前的较高水平。

9. 该政策框架设定了移民安置的原则和目标、移民的适当准则、权利、法律和制度框架、补偿和恢复的模式、参与特征、抱怨申诉程序,用于具体指导移民的补偿、重新安置和恢复等事宜。

10. 每个移民安置计划都须基于所收集的可识别的信息,移民包括以下人员:农用地或农村房屋连宅基地部分或全部受到项目影响者(永久或临时);城市住宅部分或全部受到项目影响者(永久或临时);商业(企事业单位、店铺)部分或全部受到项目影响者(永久或临时);青苗或地面附属物部分或全部受到项目影响者(永久或临时)。

11. 依据世界银行关于《非自愿移民》(OP4.12)业务手册准备的本政策框架,具体原则和目标如下:土地和其它财产的征用以及相应的移民安置尽可能最小化;截止到基线调查日,所有移民均有资格要求提供复原措施,帮助他们改进或至少保持其项目前的生活标准、收入获取能力及生产水平。

对资产损失缺乏合法权利不妨碍移民拥有移民安置措施的权利;提供的移民安置措施包括:(1)用含不折旧或残值回收的重置成本补偿住宅和其它建筑物;(2)现金补偿或其他方式,如土地置换、养老保障等;(3)移民可接受的等量房屋及宅基地置换;(4)迁移及生活补贴;如果移民可接受对房屋及宅基地、农用地的置换,则要尽可能邻近所失去的土地;移民安置的过渡期应最小化,恢复措施应在预期的启动日之前预先提供给项目地的移民;土地和其它资产的征用计划,以及提供的恢复措施,应与移民反复磋商,确保干扰最小化。

移民将在预期的启动日之前预先赋权;保持或改进社区原有的服务和资源水平;不论何时何地需要,必须确保移民安置及恢复的财政和物质资源可利用。

移民安置计划的预算应当包括不可预见费;制度及机构安排应确保财产和移民安置能有效及时的设计、计划、咨询和实施;对移民安置计划的实施进行有效及时的监督、监测和评估。

C 移民行动计划的准备和批准12. 当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传承创新发展项目获批和实施,项目区各地政府和实施机构承诺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世行关于《非自愿移民》(OP4.12)业务手册准备移民安置计划。

13. 移民安置计划(包括支付和移民相关的各种费用)的准备和执行由借款方担当。

对项目负完全责任的机构及实施机构是甘肃省文化厅。

14. 当移民影响人口超过200人时,甘肃省世行贷款项目办将与有关县(市/区)项目办密切协作,准备相应的移民安置计划(Resettlement Action Plan),并提交世界银行;同时,应充分咨询移民意见,使他们有机会参与设计和实施移民安置计划。

15. 在《非自愿移民》(OP4.12)业务导则的基础上,移民安置计划将涵盖以下内容(如果相关的话),与项目不相关的内容应在移民安置计划中注明: 项目的总体描述;项目潜在影响识别;目标(重新安置计划的主要目标);社会经济研究。

研究发现应在项目准备的早期阶段,应把潜在的移民囊括在内,包括调查结果及其它描述;法律框架。

法律框架的分析发现,包括负责移民安置活动相关机构征用权的权力范围及与此相关联的补偿性质,适用法律及行政程序,相关法及社会福利立法,法律和法规,以及必要的法律步骤;制度框架。

包括负责移民安置活动机构的识别,可能发挥作用的非政府组织(NGOs),评估它们的制度能力,以及提议增强制度能力的任何步骤;资格。

确定移民标准,以及决定其是否有资格成为移民获得补偿和其它重新安置的援助;损失的估价与补偿;安置恢复措施。

描述现金补偿及其它重新安置措施;安置地点的选择,地点准备及重新布置;供给住宅,基础设施,以及社会服务;环境保护及管理;公众参与及协商,移民及相关社区必须包含在内;与本地人口整合。

减轻移民安置对任何本地社区影响的措施;投诉程序。

第三方解决因移民安置引发争端的可供并能及的程序;组织机构及职责;实施进度表;成本及预算;监测与评估。

16. 移民安置计划最晚在估计开始移民工作日的6个月前完成。

移民安置计划在实际开始行动前,至少提前3个月提交世界银行审查。

只有在世行接受移民安置计划后,补偿、移民安置及恢复活动才能真正开始。

补偿、移民安置及恢复活动应在土建工程合同开工前完成。

17. 当移民影响人口不超过200人时,甘肃省世行贷款项目办将准备简短安置计划(Abbreviated Resettlement Action Plan),并提交世界银行;同时,应充分咨询移民意见,使他们有机会参与设计和实施移民安置计划。

18. 在《非自愿移民》(OP4.12)业务导则的基础上,简短安置计划至少涵盖以下内容:移民情况详查及资产估价;准备提供的补偿及其它重新安置援助的描述;就可接受的替代方案与移民沟通;实施的制度职责及投诉程序;监测与实施的安排;进度表及预算。

19. 简短安置计划最晚在估计开始移民工作日的4个月前完成。

简短安置计划在实际开始行动前,至少提前3个月提交世界银行审查。

只有在世行接受移民安置计划后,补偿、移民安置及恢复活动才能真正开始。

补偿、移民安置及恢复活动应在土建工程合同开工前完成。

D 制度与法律框架20. 各项目地政府、甘肃省世行贷款项目办将与各县(市/区)项目办负责整个土地征收和安置协调、移民安置计划的实施、资金准备和LAR进度报告等等。

各子项目办负责移民计划的准备和实施,包括移民影响调查、安置政策和补偿标准咨询和安置点建设等等。

由受影响人选择房地产评估公司对受影响的财产进行评估。

此外,甘肃省以及各项目区的国土局和房屋拆迁办负责安置活动的管理和监督。

21. 指导实施移民安置计划的法律框架是世界银行的《非自愿安置》(OP 4.12);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法令,包括国家、甘肃省以及子项目相关区县。

22. 针对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移民安置和补偿等,中国已经制定了完整的法律框架和政策体系。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修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令第590号)(2011年1月21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