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种质资源
果树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和利用
![果树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和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1a0713597cd184254b353562.png)
第二节 果树种质资源的评价和研究
一、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研究原则
✓ 取样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取样是指从每一实验小
区抽取若干植株或器官 组成一个样本,样本的 观察值作为整个小区的 估计值。
A 顺序取样法 B 简单随机取样法 C 典型取样法 D 分染色体核型是指一个生物个体或一个种的体细胞组的形态结构
其内容包括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的长度、大小、形状、主溢痕和次溢痕的有无及位 置。
科学地进行分类,可以使果树工作者正确地认识和区别种质资源,反映 资源的历史渊源和系谱关系,反映不同资源彼此间的联系和区别,为调查、 保存、研究、评价和利用落叶果树种质资源提供依据。
第一节 果树种质资源的分类
二、种质资源分类的方法
➢ 植物学方法
依据自然分类系统(或称系统发育分类)将果树植物分类,即按 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亚纲(Subclass)、 科(Family)、属(Genus)、种(Speccies)的梯级结构顺次进行 的分类体系。
果 :果形、果个、 果梗、果面、 果味、 果皮、果肉、萼洼、 梗洼、 果汁、种子、 食用状况
根 :形态、 结构、分布、类型、数量、长度、根皮率、菌根
第二节 果树种质资源的评价和研究
二、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研究项目 ✓ 农艺性状
果树种质资源的物候期
一是在一年四季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如生长期和休眠期
二是果树的某一性状在年份中表现的具体日期,如萌芽期、花期、果实成 熟期、落叶期
遗传学:利用遗传学知识和现代实验技术,对果树种质资源进行染色体数目、形态、核 型分析,对果树种质资源进行同工酶分析和DNA水平水平上的遗传分析。
苹果树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标准
![苹果树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36be2d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4.png)
苹果树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标准
苹果是我国常见的果树之一,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包括品种、
野生类型及其它亲缘关系的种(亚种、变种、型、栽培种等),这些
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为了更好地开展苹果树种质
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工作,已制定了一系列标准。
首先,苹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应遵循科学、系统的方法,包括计
划性、综合性和区域性。
这意味着要根据所处的地区、气候、土壤等
因素,制定相应的收集计划,并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工作。
其次,应遵循苹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的原则。
这包括目的性、多样性、稳定性、安全性和可利用性。
由于苹果树种质资源的保存涉及到
众多品种和类型,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保存计划和措施。
另外,应建立有关苹果树种质资源的详细档案。
这些档案应包括
采集地点和时间、采集样本的特征和性状、保存和管理方法等相关信息。
这样可以方便管理和利用这些资源。
最后,应采用适当的保存方法,确保苹果树种质资源的保存质量。
传统的保存方法包括舒适保存和种子保存。
舒适保存适用于比较需要
环境条件的种质资源保存,如组织、胚种等。
而种子保存主要适用于
不依赖环境条件的种质资源,保持长期种子萌发力。
总之,苹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标准应确保资源收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区域性,并遵循保存的原则,建立详细的档案和采用适
当的保存方法,以确保苹果树种质资源的保存质量,促进苹果产业的
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果树种质资源的评价
![第二章果树种质资源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96a1c6fa45177232f60a242.png)
表2-2、苹果品种不同地区丰产性比较 、
地点 地势 年数 10 7 6 6 6 4 3 4 国光 红玉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89 100 33 86 106 139 111 128 145 153 157 88 70 81 98 金冠 红星 176 85 136 84 62 50 92 59 68 76 57 67 118 124 111 147 95 130 88 57 28 37 57 115 129 63 166 白龙 104 66 元帅 92 64 103 93 印度 62 倭锦 鸡冠 祝 93 130 59 65 69 旭 51 黄奎 35 石家 沙地 庄 昌黎 青岛 烟台 青岛 龙口 威海 泰安 关中 平地 丘陵 沙地 山地 沙地 山地 山地
作业
1、果树资源评价的项目 、 2、田间丰产性评价为什么采用单株产量 、 3、为什么果树杂种丰产性评价要重视相关性状的评价 、 4、果树稳产性估算的方法 、 5、种质创新概念、方法和关键问题 、种质创新概念、
第三节、 第三节、果树资源评价的方法
一、种质资源评价的取样
1、较大实验区 2、植株 3、植株全部产品 4、器官
二、种质资源的评价方式
1、情况记录 2、数值记录 3、分级归类: 质量归类法、级差归类法、状态归类法、 模糊三级归类法、典型归类法和选择归类法
三、种质资源评价及其分级归类标准
第四节、 第四节、试验评价
品种 金冠 红星 鸡冠 醇露 白龙 元帅 赤阳 国光 红玉 祝
株数 23 24 23 24 45 23 23 23 35 24
10年累计 产量(斤)
单株均 产 3322 3121 2748 2270 2036 1847 1769 1554 1209 1108
果树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研究进展
![果树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e56b59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a.png)
果树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认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果树种质资源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
然而,由于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影响,许多宝贵的果树种质资源正面临丧失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的果树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一下果树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1. 超低温保存的原理和方法超低温保存是一种利用极低温度(通常在-80℃至-196℃之间)对生物材料进行保存的技术。
其原理是将生物材料放置在低温液体中,使水分子停止活动,从而防止组织细胞的损伤或死亡。
在超低温条件下,生物材料的代谢活动几乎完全停止,并且细胞组织的结构保持不变,可以长期保存。
目前主要的超低温保存方法有两种:液氮冷冻和离子凝胶冷冻。
2. 不同果树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研究进展2.1 野生果树种质资源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在生境保护、生态系统服务、食品加工和药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种质资源保存至关重要。
目前对于不同种类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已经取得了部分成功。
例如,2007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研究表明,苏门答腊的红毛丹种子可以在超低温下保存三年以上。
此外,在印度的橘子和柠檬种子中首次实现了成功的液氮冷冻保存,开展了超过十年的超低温保存研究。
2.2 经济果树种质资源经济果树种质资源是人们的食品和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然而,由于种质资源保护不力,这些果树品种正在遭受严重的基因流失。
因此,超低温保存对于维护经济果树种质资源的完整性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芒果、苹果、葡萄等不同经济果树品种的超低温保存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
例如,在中国的研究中,将苹果和梨种子分别进行液氮冷冻和离子凝胶冷冻,成功实现了长时间的保存。
3. 对果树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技术的挑战和展望虽然超低温保存技术是维护并保护果树种质资源的重要手段,但是该技术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果树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果树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18f2402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c.png)
果树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水果消费量不断增长,种植水果的人也越来越多。
然而,在我们享受美味水果的同时,也要关注果树种质资源的保护问题。
果树种质资源是指植物遗传学上的可利用基因信息,是果树生长发育、适应环境、抗病性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基础。
因此,果树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果树种质资源的受威胁状况1.人为因素:过度采摘、乱砍乱伐、环境污染等都对果树种质资源造成了威胁。
2.自然环境因素:全球气候变暖、干旱、水灾、风灾等极端气候和气候的连续变化,导致果树种质资源的减少和丧失。
3.病虫害问题:病毒、真菌、昆虫等病虫害也对果树种质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二、果树种质资源的保护方法1.建立果树园区:制定果树园区规划,统一管理、维护和更新果树种质资源。
对于珍稀、濒危的果树,可以在园区集中种植,进行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繁殖。
2.建立数据库:建立果树种质数据库,便于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果树种质资源的状况,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做出调整。
3.加强病虫害防治:对于果树种质资源极为珍贵的优良品种,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避免病虫害对种质资源的危害。
4.加强科研与实践:加强对果树的研究,探讨其繁殖、架设、组组织培养等技术,不断提升果树的繁殖能力和抵抗力,以保证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果树种质资源的利用1.新品种选育:对果树进行适度的人工干预,筛选出具有商业价值和良好适应环境的新品种。
2.保护意义:保护优良品种,避免其灭绝,具有重要的社会和及时的保护意义。
3.经济意义:毫无疑问,果树种质资源在现代农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果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结语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果树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从园艺工作者到普通消费者,都是构建可持续和繁荣果树产业的关键力量。
在享受美味水果的同时,我们也应当衷心感谢那些致力于果树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人们,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果树更加茂盛和多样化。
黑河市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
![黑河市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3923732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4.png)
黑河市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
黑河市地处东北地区,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区,拥有较为丰富的果树资源。
为了更好
地了解黑河市的果树种质资源分布情况,对该地区进行了一次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
一、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为黑河市,包括该市各县区及城市园林。
共调查了30个样点。
二、调查内容
1. 采集样本:随机选取样点,采集了每个样点(树)的果实样本(成熟果实)。
2. 调查参数:记录每个样本的观察地点、树名、果实形态、果实外观、果肉质地、
口感、成熟期、种子形态和数目等参数。
三、调查结果
1. 种类数和分布:本次调查共记录了37个种类的野生果树,主要分布在黑河市各县
区及城市园林中。
其中,水果类13种,核果类11种,浆果类5种,坚果类4种,其他类4种。
2. 产量和成熟期:采集的不同种类的果实产量和利用价值各不相同。
其中,山楂、
枸杞、金银花等具有较高的产量和经济价值。
各种类野生果树的成熟期也不同,山楂、野
草莓、野莓子等果实较早成熟,可在夏季采摘食用;李子、枸杞、柿子等果实成熟期较晚,主要在秋季采收。
3. 新品种筛选:本次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与之前未记录过的果实类型,具有新品种
潜力。
如该市阳光果园中发现的一种形状类似于西瓜的野生果实,口感清甜爽口,目前正
在鉴定其品种及是否适合推广种植。
四、结论
本次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表明,黑河市拥有丰富的野生果树资源。
随着对野生果树
的深入了解和改良,这些野生果树资源有望被更加充分地发挥利用价值。
此次调查也为黑
河市的果树资源管理及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意义。
黑河市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
![黑河市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f037f1a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7.png)
黑河市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黑河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部,气候寒冷,土壤肥沃,适宜野生果树的生长。
野生果树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的果树,其果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黑河市丰富的野生果树资源,加强对野生果树的种质资源调查显得尤为重要。
一、种质资源的意义野生果树在黑河市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野生果树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能够维持生态平衡,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野生果树的果实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对人类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
一些野生果树还具有药用价值,对人类的健康有益。
野生果树所能提供的原料和产品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种质资源调查的目的1.全面了解黑河市野生果树种类和分布情况,明确野生果树资源的总体状况。
2.收集有关野生果树的生物学、经济学和生态学信息,为科学研究和资源利用提供依据。
3.为野生果树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
1. 野生果树资源的总体概况2. 生物学特性野生果树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殖特性等生物学信息。
野生果树的果实的品质、产量、贮藏性、加工利用价值等经济学信息。
野生果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对环境的影响等生态学信息。
1. 实地调查法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采集样本等方式对野生果树资源进行调查,获取需要的信息。
2. 文献查阅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野生果树资源的相关信息,为调查提供依据和参考。
3. 实验研究法通过实验方法对野生果树进行观察和测试,获取相关的生物学、经济学和生态学信息。
4.为促进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加强组织协调,确定调查计划和调查区域,保障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统一培训,提高调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调查技能,保障调查工作的质量。
3.确保资金投入,提供调查所需的经费和设备,保障调查工作的正常进行。
4.健全制度体系,确保调查工作的公正、公开和透明,保障调查工作的合法性。
果树资源与利用
![果树资源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581c7b0da8114431b90dd82d.png)
果树资源与利用一、基本概念1.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2.核心种质:以最少数量的遗传资源最大限度地保存整个资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同时代表了整个群体的地理分布。
3.果树种质资源学:是研究果树植物分类、起源与演化、种质考察与搜集、种质保存、种质评价与鉴定及种质利用的科学。
4.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迁地保存,就地保存,离体保存。
5.就地保存:是指在果树种质资源原来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中采取措施来加以保护和保存果树资源。
6.迁地保存:是指把果树种质资源从其原产地或次生地整株迁离,移栽到种质资源圃、品种圃或原始材料圃等圃地来加以保护和保存。
7.离体保存: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利用种子、花粉、分生组织、根和茎等组织器官来保存种质资源。
8.种质资源保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保存方法的研究,这是一个十分广阔的技术领域,如组织培养保存方法,低温保存方法,基因文库保存方法等,其宗旨是安全可靠,经济方便。
9.超低温保存:在-80℃以下超低温中保存种质的技术,通常称为液氮保存或LN(-196℃)保存,可长期稳定保存。
10.适应性选择:通过选择使果树获得了对某一地区气候环境特性的适应能力11.非适应性选择:在适应选择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与栽培有关的农艺特性,如品质,产量,生产管理等特性,对这些非适应环境特性的选择称之为非适应性选择。
12.气候相似论:1906年德国著名林学家迈伊尔指出能否引种成功,要看原产地气候条件与新引种地区的气候条件是否相似,瓦维洛夫认为植物在与自己的原产地气候相似的地带适应性较强,这一学说对于指导人们在引种过程中的适应性选择具有明显的作用。
13.潜在适应性:在地质变化以前所具有的适应性,一旦将植物从现代分布区引入古代分布区后,即可表现为较强的适应能力。
14.渐进适应性:植物在某地逐渐选择形成的适应性,逐渐适应性往往在现今分布地中发挥作用。
15.早实核桃:种子在播种2-3年生,嫁接后1-2年生,能开始结实类型,树体较小,有二次生长及结果,发枝力强,侧生果枝率高。
黑河市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
![黑河市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53fca1c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a.png)
黑河市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
黑河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的中部偏北地区,拥有丰富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进行了一次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调查了黑河市境内的野生果树种类和分布情况。
通过实地调查和采样,发现黑河市境内分布着多种野生果树,包括沙棘、蓝莓、苹果、葡萄等。
这些果树分布广泛,有的只分布在特定地区,有的则分布较为广泛。
对野生果树的植物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测量。
通过测量果实大小、果实颜色和形状等参数,得出了不同野生果树品种的特点和区别。
还观察了野生果树的树形、树皮和叶片等形态特征,为后续的分类和鉴定工作提供了参考。
然后,对野生果树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通过观察果实的生长过程和采集果实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获得了野生果树的生长习性、花期、结果期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制定合理的采摘和养护措施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野生果树的产量和质量。
对野生果树的经济价值和利用潜力进行了评估。
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黑河市的野生果树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如沙棘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可以用来制作保健品和药品。
野生果树还具有林木经济和旅游观赏价值,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旅游带来巨大潜力。
黑河市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丰富多样,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本次调查为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黑河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果树种质资源圃的建设要点
![果树种质资源圃的建设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d59854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f.png)
果树种质资源圃的建设要点果树种质资源圃的建设要点托普云农果树种质资源圃具有利用价值的果树遗传物质的总体。
携带有果树种质的材料,主要是种子和各种无性繁殖用的器官、组织等。
具体包括:①对果树育种工作有特殊价值的种、变种、、和杂种;②具有特定用途如用作果树砧木、中间砧、病毒病害指示植物的野生种和栽培品种;③能直接用于生产的品种和品系,包括需要作为一个独立实体的突变体等;④具有潜在用途但目前还不了解的野生种和变种。
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基础,但迄今已为人类利用的果树种质资源还极有限。
因而做好搜集和保存种质资源的工作,对于不断提高果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果树的种类和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果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
以果树中占重要地位的蔷薇科苹果属(Malus)、梨属(Pyrus)、李属(Prunus)等温带果树而言,中国可称世界首富。
很多柑橘类果树的栽培起源中心在中国。
原产中国的果树有白梨、花红、海棠果、中国樱桃、猕猴桃、等。
此外还有不少尚待驯化的栽培果树的近缘种、野生种和砧木资源。
中国从世界各地引种果树的工作也早已开始。
如和的栽培种引入中国已有2000年以上历史。
引入的种类通过长期的栽培选择,形成了许多适应中国自然条件的生态类型和地方品种。
仅梨的栽培品种估计就有1000个以上。
中国的果树种质资源也为世界果树品种改良作出了贡献。
如桃和甜橙在世界各地、温州蜜柑在日本已普遍栽培;板栗、沙梨、杜梨、秋子梨和山荆子等分别为美国和欧洲的栗、梨和苹果的抗性育种提供了有价值的种质。
中国丰富的野生果树资源,如山葡萄、越橘和许多果树砧木资源的开发利用,正在为进一步发展世界果品生产提供更加宽广的领域。
一、种质资源的保存随着现代果树生产的发展,果树优良品种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大量原始品种和地方品种被陆续淘汰。
这一方面改良了果树品种;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果树种质的贫乏。
特别是19世纪营养繁殖技术广泛推广以后,改良了的新品种的单一无性系在全世界范围内繁衍,使大量原始异质自然体被同质的“标准”品种所取代,品种与品种间亲缘关系过多地接近,对生产构成了危险。
果树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
![果树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bec33ec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6.png)
果树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果树是农业中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对于果树的品种改良、产量提高以及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果树种质资源的评价方法和利用价值,并分析其在果树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果树种质资源的评价方法果树种质资源的评价是选择、鉴定和利用优质品种的基础,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 性状表征:通过观察果实的形态、颜色、大小、质地、口感等性状,对果树种质资源进行初步评价。
这一方法相对简单易行,能够提供直观的信息,但不能全面反映果树的遗传特性。
2. 遗传分析:利用遗传学原理和方法,对果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分析和评价。
通过测定果实的遗传性状、染色体结构、遗传多样性等,可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评价结果。
这一方法需要专业的分析设备和技术支持,对于大规模评价较为困难。
3. 遗传改良:通过模糊集理论、统计学分析等方法,对果树的遗传资源进行筛选、杂交和选育,研发新的品种。
这一方法需要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但能够为果树产业带来新的品种和经济效益。
二、果树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果树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潜在的经济效益,其利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品种改良:通过利用不同品种的遗传优势,培育出更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病虫害的新品种。
这有助于改善果树的抗逆性能、提高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2. 经济价值:良好的果树种质资源可以为果农提供丰富的经济效益,提高果树产业的竞争力。
不同品种的果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理配置,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果农的收入水平。
3. 生态保护:保护和利用果树种质资源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合理利用果树种质资源可以减少对野生果树的依赖,降低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4. 文化传承:果树在不同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其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有助于传承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
通过开展果树节庆活动、推广果树文化,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果树种质资源的重要性果树种质资源是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对果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1. 保持品种多样性:果树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有助于保持和丰富果树品种的多样性。
1 果树种质资源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概况
![1 果树种质资源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0d8b5a01ad02de80d5d84017.png)
三、果树种质资源学研究进展
2.我国果树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对果树种质资源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 对果树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评价 ❖建立果树种质资源圃 ❖ 加强现代实验技术手段在种质资源研究上应用
三、果树种质资源学研究进展
3 我国果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发展方向
荔枝、香蕉种质资源圃
猕猴桃种质资源圃
二、果树种质资源学重要意义
1 果树种质资源的作用
❖ 是人们生活必需的副食品 ❖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价值 ❖可作为工业原料 ❖ 具有美化环境、生态旅游 ❖ 对果树生产和发展的作用
二、果树种质资源学重要意义
2 果树种质资源学研究的目的
❖ 研究果树种质资源的起源 ❖ 充实果树种质资源群体,并丰富生物多样性 ❖ 为果树生产提供适宜的品种和砧木 ❖ 丰富果树育种的种质源,并为生物工程提供目的基因 ❖ 为持续、长久地服务于果树生产奠定物质基础
果 树 种 质 资 源学
第一章 果树种质资源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概况 第二章 果树种质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三章 落叶果树的起源与分布 第四章 果树植物命名的国际法规 第五章 果树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和保存 第六章 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和利用 第七章 几种落叶果树的种质资源学
实
验
实验一、 果树种质资源的描述 实验二、果实浸渍标本的制作
❖ 深入鉴定研究,提出质量更高的基因源。 ❖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 加强应用研究。 ❖ 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要采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
和实验手段。
三、果树种质资源学研究进展
1 国际果树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1974年成立了“植物遗传资源国际委员会”(HBPGP) 的世界性组织。世界各国相继成立了类似机构
黑河市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
![黑河市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cd55627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e.png)
黑河市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一、调查方法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黑河市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情况,我们采取了多种调查方法。
我们在市内进行了野外走访,对市区周边的山区、河边等地进行了摸底式的调查。
我们利用无人机和航拍技术,对市区周边的大片土地进行了航拍调查,以获取更全面的地形信息。
我们还走访了一些农户和果农,了解他们对野生果树资源的认知和利用情况。
我们收集了相关的野生果树资源调查报告和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二、调查结果在这次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中,我们主要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1. 野生果树分布情况:通过走访和航拍调查,我们发现黑河市的野生果树主要分布在市区周边的山地、河岸和森林地带。
以杨梅、山楂、野生樱桃、野生蓝莓等为主要种类。
这些野生果树分布较为分散,且数量不多。
2. 野生果树资源利用情况:在野生果树的利用方面,我们发现一些地方农户和果农会采摘野生果树上的果实进行销售或加工,主要用于制作果酱、蜜饯等产品。
也有一些人会到野生果树生长地点进行采摘,并将采摘的果实进行销售。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增加一些收入,但也存在着对野生果树资源的破坏。
3. 野生果树资源保护情况:在野生果树资源保护方面,我们注意到一些单位和组织对野生果树资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他们通过种植和保护野生果树来提倡绿色环保理念,推广野生果树种植技术,并加强了对野生果树资源的监管和管理。
也有一些政府部门和环保组织对野生果树资源进行了调查和监测,以保护野生果树资源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三、存在问题1. 野生果树资源利用不合理:一些人盲目采摘野生果树上的果实,导致一些品种野生果树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一些地方存在着对野生果树资源的滥用和过度开发的现象,导致了野生果树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受到了威胁。
2. 野生果树资源保护不到位:虽然有一些单位和组织对野生果树资源进行了保护,但对野生果树资源的保护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一方面是由于对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认知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相关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所以对野生果树资源的保护不够有力。
黑河市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
![黑河市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206ffe7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f.png)
黑河市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黑河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的东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地区。
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丰富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
本文将对黑河市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黑河市拥有多种野生果树种类。
其中包括蓝莓、野生葡萄、杨梅、草莓等。
这些野生果树种类多样,适应性强,能够在黑河市的寒冷气候条件下生长繁衍。
野生果树在黑河市的分布情况也较为广泛。
根据调查结果,野生果树主要分布在黑河市的山区和丘陵地带。
这些地区的土壤条件较好,气候适宜,为野生果树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调查还发现,黑河市的野生果树在品种和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
蓝莓是黑河市的特色野生果树之一,其果实味道酸甜可口,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
野生葡萄则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
这些特色品种的野生果树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口味需求,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黑河市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野生果树多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其采摘较为困难,容易造成果实损耗。
由于野生果树多为自然繁殖,品种纯度较低,需要通过选择和繁育进行优化。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和利用黑河市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
加强对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调查和监测,了解其分布情况和数量变化。
建立野生果树种质资源保护区,加强保护工作,禁止乱采乱挖。
通过培育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新品种,提高野生果树的品质和产量。
黑河市拥有丰富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对于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加深对黑河市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认识,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2 果树种质资源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2 果树种质资源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f44118149649b6649d74717.png)
一、果树种质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二、果树种质资源学的研究方法 三、果树种质资源的描述记载方法与标准
一、果树种质资源学的研究内
起源与分布 演化与传播 资源的分类 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二、果树种质资源学的研究方法
• 历史考古法 • 资源调查法 • 观察记载法 • 试验法 • 遗传学研究方法 • 生物数学分析
3 观察记载的方法
▪ 度量法 ▪ 比重法 ▪ 归类法
观察记载法
质差归类法 级差归类法 状态归类法 典型归类法 选择归类法
三、果树种质资源的描述记载方法与标准
▪ 苹果 ▪李 ▪ 葡萄 ▪ 草莓 ▪ 穗醋栗
考古法
《诗经》 《山海经》 《尔雅》 《上林赋》 《西京杂记》
观察记载法
基本情况 ① 种质编号 ② 名称 ③ 原产地 ④ 起源 ⑤ 引种情况 ⑥ 采集情况 ⑦植物检疫 ⑧繁殖 ⑨保存情况 ⑩植株状况
1 观察记载的内容
具体情况
① 植物学性状
主要包括叶、花、果实、 种子、树体等形态大小情 况
②农艺性状
物候期、结果习性、果实 外观、果实品质特性、果 实贮藏性、繁殖性及抗逆 性、适应性等
观察记载法
2 观察记载的PGR)专门负责 起草有关果树种质资源的观察记载方法和标准。
▪ 《果树种质资源描述符-记载项目及评价标准》 蒲富慎 主编
本书共有18个种类,其中落叶果树12种
水果种质资源库建设与管理方案
![水果种质资源库建设与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73677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8.png)
水果种质资源库建设与管理方案目录一、报告说明 (2)二、种质资源库建设与管理 (3)三、国内水果种植分布情况 (6)四、全球水果种植现状及趋势 (8)五、水果产量提升的重要性 (11)一、报告说明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水果产业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水果产量直接关联到农业经济的增长。
高产的水果不仅能够提高农业总产值,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包装、运输、加工和销售等,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一些特色水果如柠檬、草莓、葡萄、樱桃等,在全国范围内也有广泛种植。
这些水果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水果产量的增加有助于减少因产量不足而导致的价格波动,稳定市场价格,使更多消费者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获得高质量的水果,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对于广大农民而言,水果产量的提升意味着收入的增加。
高产的水果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提升产量的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通过科学种植、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绿色生产技术,可以实现水果产量的可持续增长,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种质资源库建设与管理(一)种质资源库建设的背景与意义种质资源库是保存和管理农作物、林木、牧草、畜禽、水产等种质资源的重要设施,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种质资源保护需求的日益增长,种质资源库的设计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特别是在水果种植领域,通过保护和利用优质的种质资源,可以显著提升水果的产量和品质,进而推动水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种质资源库的建设步骤1、需求分析与选址评估在种质资源库建设之初,需要明确建设目标和需求,包括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保存期限等。
中国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与新品种选育
![中国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与新品种选育](https://img.taocdn.com/s3/m/68c62f9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e.png)
这些资源的收集和保存为我们的果树育种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材料。通过对这些 资源的系统研究和评价,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各种果树的生长习性、产量、品 质以及抗病、抗虫等特性,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二、果树育种技术的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果树育种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传统的育种方法, 如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在我们的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我们也 积极探索新的育种技术,如基因工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
一、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国家,尤其是在果树方面,我们的果树种质 资源数量和种类都非常丰富。在过去的70年里,我们的科研人员走遍了全国各 地的山野乡村,对各种果树种质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收集和保存。这些资源不仅 包括常见的苹果、梨、桃等果树,还包括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果树品种。
参考内容二
一、引言
中国是猕猴桃的故乡,拥有丰富的野生猕猴桃资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 和农业技术的创新,中国在猕猴桃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次演 示将探讨中国猕猴桃新品种选育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二、中国猕猴桃新品种选育成就
1、科技创新推动品种选育
中国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在猕猴 桃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成功选育出抗 病、抗逆性强的新品种,有效提高了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推广这些新品种,我们的科研人员与各地的农业部门、果农合作,开展了 大量的示范种植和技术培训工作。通过这些活动,新品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 推广,为我国的果树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展望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与新品种选育工作也将迎来新 的机遇和挑战。在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我国的果树种质资源,发掘更多 的优良性状,通过现代育种技术,创造更多优秀的果树新品种。同时,我们还 将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育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 们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
山东省果树种质资源及其多样性
![山东省果树种质资源及其多样性](https://img.taocdn.com/s3/m/15f413e8195f312b3069a522.png)
致富经验Zhifujingyan一、山东省果树栽培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我国山东省的实际位置处于东部的沿海地区中属于温带气候,在植物方面的种植类型非常多,尤其是在果树方面的种植与栽培,更是拥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山东省的果树种类在世界各地都拥有一定程度的知名度,在《诗经》之中就有山东省的果树栽培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鲁地就开始存有栗子、枣、梅子、桑葚等果树的种植,这就表明了山东省果树在种植方面的实际历史远在三千年之上。
比如在曹州耿饼中所指的就是菏泽周围的柿子饼,在明朝时期的时候其就是皇家贡品,在历史的记载中能够得知柿子树是由秦汉时期开始种植的,在最为昌盛的阶段中曹州柿子树的实际种植量已经高达五万株。
在历史中肥城桃也是较为有名的果树种类,因为肥城桃的外形较为美观,且果树所结的果实较为丰厚,自身在营养方面也有着较高的价值,而且红玉杏、金丝小枣等在,在历史之中都是为皇家所进贡的珍品果实。
但是山东省的果树种植在20世纪的30年代年收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导致整个山东省中所有类型水果生产的实际数量开始直线下降,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70年代才逐渐开始恢复,但到80年代的时候因为市场的需求状况所造成的影响,导致整个山东省的山楂、苹果等多种果树的种植面积开始大量减少,在一系列的适当调整之后,山东省果树的种植行业才开始逐渐步入到正常的发展状态下。
一直到目前为止,整个山东省在果树方面的栽培面积开始逐渐扩展,而且在果树种植行业中已经开始构建较为科学的的发展模式,不仅使水果的实际产量逐渐有所上升,也使整个山东省果树种植行业的经济收益,已经完全占领了果农的全部经济来源。
二、山东省果树种质资源的组成多样性在经过相关部门的实际调查后所显示,在山东省所有的果树资源中一共包含有24科与50属,全部加一起为168种,而且在这些果树的相关资源之中,最为原始包含有21科与39属,全部加一起为113种,在对全部的果树资源展开深入的分析研究后能够得知,在所有种属之中科目最为庞大的就是蔷薇科,这种种类的果实实际能够达到12属,在整个山东省中规模较大较为普遍的科目就是这一种类,例如:杏、樱桃、苹果、山楂、桃等。
5 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和保存
![5 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和保存](https://img.taocdn.com/s3/m/e0921edccf84b9d529ea7a24.png)
第二节 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
二、果树种质资源收集的方法
收集的材料为种子,则要求种子成熟、充实、饱满、具有高 度的生活力 收集的材料为枝条,则要求采用长势中等、强壮的枝条,剪 去枝条基部和顶部不充实的芽,并要用当地的砧木嫁接繁殖
梨、苹果
731、727
21.1
葡萄、桃
960、370
8.7
柑橘
1190
14.0
桃、草莓
245、210
2.1
龙眼、楷杷
218、215
4.4
核桃、板栗
97、90
4.9
李、杏
432、466
9.5
桃、草莓
454、150
4.1
枣、葡萄
404、373
7.4
砂梨
435
3.3
香蕉、荔枝
170、89
6.8
特有果树
402
7.2
寒地果树
655
6.9
名特果树
198
18.0
柿
617
3.4
第三节 果树种质资源的保存
一、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的范围
➢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的范围
国内外栽培品种中的新、老品种和地方品种,尤其 是地方品种中有许多行将淘汰的“濒危品种”。 果树栽培品种的近缘野生种 对育种工作有特殊价值的种、变种、品种、品系以及杂种, 或具有特定用途,如作为砧木、中间砧、病毒病害的指示植 物等的野生植物和栽培品种。 尚未很好改良和利用,但有潜在利用价值的野生种、变种、 品系。
如果是苗木等繁殖体,要符合其规律和质量等的要求
第二节 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
果树种质资源
![果树种质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7480db8883d049649b66589b.png)
果树资源与利用一、基本概念1.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2.种质库:又叫基因库,是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它是由许多个体的不同基因所组成的。
通常指为开展利用果树种质资源而专门设立的种质保存场所。
3.果树种质资源:是指果树种质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存在状况。
4.果树种质资源学:是研究果树植物分类、起源与演化、种质考察与搜集、种质保存、种质评价与鉴定及种质利用的科学。
5.果树传播:是在人类活动参与下,将其从某地迁移到另外地方的一种现象。
6.就地保存:是指在果树种质资源原来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中采取措施,来加以保护和保存果树种质资源。
7.迁地保存:是指把果树种质资源从其原产地或次生地整株迁离,移栽到种质资源圃、品种圃或原始材料圃等圃地来加以保护和保存。
8.离体保存: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利用种子、花粉、分生组织、根和茎等组织器官来保存种质资源。
9.野生果树种质资源:是指自然野生的,未经人们栽培的野生果树。
10.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就是建立以种和品种为单位的种质资源名录或记载项目规范。
11.实生核桃:指采用种子繁殖所生产的核桃坚果。
12.出仁率:核仁重占坚果重的比率。
1. 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的载体。
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它决定生物的遗传性状,另一方面它能在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
种质可以是种内一个群体基因的总称,也可以是一个植株或是某个器官——如根、块茎、胚芽组织以及花粉、细胞,甚至可以是染色体的核酸片段。
种质资源的丰度是通过其遗传多样性来衡量的。
一种栽培植物的种质资源包括:主栽品种、地方品种、野生种、近缘野生种、育种材料。
2. 果树种质资源学研究的内容:1)起源与分布:即研究现代果树的原生地及其古今分布范围。
对于果树种质资源的引种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演化与传播:包括研究过去野生种演变为当今栽培果树的过程,以及野生果树种类之间的进化关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树资源与利用一、基本概念1.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2.种质库:又叫基因库,是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它是由许多个体的不同基因所组成的。
通常指为开展利用果树种质资源而专门设立的种质保存场所。
3.果树种质资源:是指果树种质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存在状况。
4.果树种质资源学:是研究果树植物分类、起源与演化、种质考察与搜集、种质保存、种质评价与鉴定及种质利用的科学。
5.果树传播:是在人类活动参与下,将其从某地迁移到另外地方的一种现象。
6.就地保存:是指在果树种质资源原来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中采取措施,来加以保护和保存果树种质资源。
7.迁地保存:是指把果树种质资源从其原产地或次生地整株迁离,移栽到种质资源圃、品种圃或原始材料圃等圃地来加以保护和保存。
8.离体保存: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利用种子、花粉、分生组织、根和茎等组织器官来保存种质资源。
9.野生果树种质资源:是指自然野生的,未经人们栽培的野生果树。
10.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就是建立以种和品种为单位的种质资源名录或记载项目规范。
11.实生核桃:指采用种子繁殖所生产的核桃坚果。
12.出仁率:核仁重占坚果重的比率。
1. 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的载体。
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它决定生物的遗传性状,另一方面它能在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
种质可以是种内一个群体基因的总称,也可以是一个植株或是某个器官——如根、块茎、胚芽组织以及花粉、细胞,甚至可以是染色体的核酸片段。
种质资源的丰度是通过其遗传多样性来衡量的。
一种栽培植物的种质资源包括:主栽品种、地方品种、野生种、近缘野生种、育种材料。
2. 果树种质资源学研究的内容:1)起源与分布:即研究现代果树的原生地及其古今分布范围。
对于果树种质资源的引种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演化与传播:包括研究过去野生种演变为当今栽培果树的过程,以及野生果树种类之间的进化关系等。
牵涉到资源的进一步分类等问题。
3)资源的分类:是按照某种属性对不同果树资源进行一定的分类处理,是资源进一步研究利用的开始。
4)收集与保存:有效地收集与保存已有的果树种质资源,不但可以防止种质流失,而且有利于集中研究和利用。
收集包括收集对象的选择和收集时期;保存主要是保存方法的研究。
5)资源的评价与利用:评价是利用的基础,同时本身又对资源的收集保存起着一定的反馈指导作用。
利用是资源研究的最终目标。
3. 果树资源的研究方法1)历史考古法;2)资源调查法;3)观察记载法(度量法、比重法、归类法);4)试验法(田间试验、实验室试验第一章果树的起源、演化与传播第一节果树的起源一、果树起源论1.进化论:达尔文《物种起源》指出,各种生物都有共同的起源,现代栽培植物是古代野生植物经人工选择栽培,发生深刻变化而来,为研究起源指明了方向,即从野生种类,探寻栽培植物的起源。
2.果树起源中心论:德坎道尔《栽培植物考源》指出栽培植物应有起源中心,瓦维洛夫把德坎道尔、达尔文和孟德尔的方法与学说融为一体,提出了著名的植物八大起源中心或基因中心理论。
茹可夫斯基《栽培植物及其演变中心辞典》,总结了世界各国学者考究、发现和报道的栽培植物及其野生近缘种,并按科、属、种拉丁名名称的字母排序。
第二节果树的演化一、果树演化的动力1. 演化的内部原因现代遗传学及其它生物科学证明,生物体之间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所有变异都有其自身的遗传因素(如基因重组、突变等),也有外部环境变化的原因(光、温、水、土壤、生物等),这些使得生物的变异具有绝对性和普遍性。
正是这些变异为物种的发生和演化提供了先决条件。
2. 演化的外部原因选择力的存在。
所谓选择,就是对生物个体或群体生存能力的一种有利或不利的选择,具体表现为劣汰良留。
这种选择是通过自然力和人工活动实现的。
由此可以分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在生物发生以来一直悄无声迹地进行着,推动着生物不断向前进化发展。
而人工选择,则是人类文明出现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与自然选择相比,其历史短暂。
但是人工选择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进化速度快。
通过选择活动,形成了当今数以千计的果树品种,使果树成为农业中的重要产业。
二、果树人工演化的原理1. 果树的人工选择类型:适应性选择和非适应性选择2. 人工选择的原理(1)达尔文学说(2)气候相似论(3)生态历史论果树人工选择的反应:适应性选择:1. 增加了属体抗性能力2. 改变了光周期的反应控制3. 改变授粉方式 4. 改变了植物生命周期。
非适应性选择:1. 经济性状①果实性状:大小,外观,品质,风味,核的有无等等;②生育期:结果早晚,果实成熟早晚等等;③丰产性。
2. 农艺性状:株型(苹果中矮化与乔化之分),开花结果习性,繁殖特性,修剪反应等。
第三节果树的传播一、果树传播的特点果树传播是在人类活动参与下,将其从某地迁移到另外地方的一种现象。
二、果树传播的作用及其影响通过果树的引种和传播,使世界各地都能分享到全人类劳动和智慧的果实。
另外,它还可以改变某一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
如起源中心在东南亚的香蕉,却成为目前南美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起源中心在巴西的凤梨,世界生产中心却移到了夏威夷;起源于我国的猕猴桃,却富庶了新西兰。
果树传播功不可没,但是传播过程也有其副作用的发生。
如可以造成种质资源的丢失,原因主要是人们在引种过程中,存在着选择的“片面性”,使某些类型遭到遗弃。
还有新引类型对当地品种类型的排挤,也使种质遭受损失。
果树的引种传播,还会妨碍某些果树种类的开发利用。
果树的引种传播,往往导致某种病虫害迅速发生,猝不及防。
第二章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和保存第一节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果树种质资源考察的内容和方法(一)考察前的准备;(二)环境与生态条件的考察;(三)植被考察;(四)果树概况考察(五)果树种类和品种考察:(六)果树种质资源考察记载项目表1. 整体概况:2. 植株情况:3. 生物学特性:包括生长习性、结果习性、主要物候期、适应性与抗逆性。
4. 经济性状和利用价值:包括产量、品质、用途、贮运性及潜在利用价值。
5. 品种和种类的评价:包括优缺点和发展前途。
第二节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果树种质资源收集的一般原则:(1)根据需要和目的,有针对性地收集种质资源。
(2)对需要的种质资源要采用一切必要途径进行收集。
(3)种苗的收集要遵循种苗的调拨制度。
(检疫)(4)由近及远,从本地到外地,根据需要先后进行。
(5)收集时要做到细致周到,清楚无误,分好类。
(一)当地种质资源的收集;(二)野生种质资源的收集;(三)外地种质资源的收集第三节果树种质资源的保存三、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1.就地保存:就地保存是指在果树种质资源原来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中采取措施,来加以保护和保存果树种质资源。
就地保存的方法有建立(果树)自然保护区、人为圈护栽培果树的珍贵的古树和稀有良株等。
2.迁地保存:迁地保存是指把果树种质资源从其原产地或次生地整株迁离,移栽到种质资源圃、品种圃或原始材料圃等圃地来加以保护和保存。
迁地保存的方法是建立诸如果树种质资源圃、种质库、原始材料圃、品种园、母本园等具有一定面积和规模的栽植保存果树种质资源的圃地。
3.离体保存:离体保存是指在适宜条件下,利用种子、花粉、分生组织、根和茎等组织或器官来保存种质资源。
离体保存的方法有种子保存、花粉保存、营养体保存、分生组织保存等。
四、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的方法1. 栽植保存:即将整个果树植株在原地(就地保存)或迁移栽植到一定的圃地(迁地保存)中保存的方法。
栽植保存是目前最常用、最可靠的保存果树种质资源的方法。
2. 种子保存:即在适宜条件下,用果树植物的种子来作为保存其种质的材料。
种子保存简便易行,经济实用。
3. 花粉保存:即在适宜条件下,以果树植物的花粉作为保存其种质的材料来加以保存的方法。
花粉保存经济、简便,尤其在果树品种改良方面有特殊意义。
4. 营养体保存:休眠期的果树枝条或插穗在低温保湿(-2~2℃,相对湿度96%-98%)条件下可以短期贮藏,避免营养体失水,并延长休眠期,保证再生长的适宜生理状态。
在一定条件(如低温保湿、液态冷冻)下有选择地长期(至少10年)保存经过很好鉴定、保持遗传完整行材料的场所称为营养系库。
营养体保存或营养系库是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的理想方法,其经济简便,更重要的是保存的种质具有个体的全部遗传特性。
但该法目前因技术原因尚未达到实用阶段。
5. 分生组织保存: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果树植物的分生组织进行繁殖保存,以保存果树种质资源的方法。
分生组织保存具有占空间少、存份数多、维持费用低、繁殖速度快、可育无病毒材料、繁殖材料能表现出原品种或种质的遗传特性等优点,因而是理想的保存果树种质资源的方法。
果树种植资源圃保存、种子保存、原生境保存、组织培养保存、超低温保存、DNA水平保存第三章果树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和利用第一节果树种质资源的分类果实构造分类: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坚果类、聚复果类、荚果类、柑果类、荔果类一、植物学分类依据自然分类系统(或称系统发育分类)将果树植物分类,即按界、门、纲、亚纲、科、属、种的梯级结构顺次进行的分类体系。
二、园艺学分类1. 园艺学分类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是将果树分为水果和干(坚)果两大类。
2. 按叶生长分为落叶果树和常绿果树两类;3. 按果树生长习性分为乔木果树、灌木果树、藤本果树和多年生草本果树四类;4. 按果树植物适宜气候条件分为热带果树、亚热带果树和温带果树三类等等。
三、果树栽培学分类果树栽培学上,根据果树的生物学特性相近似,栽培管理措施大体相似的原则分类,叶子生长期、果树生态适应性、果实构造。
落叶果树种类的栽培学分类:仁果类:苹果、梨、山楂、榅桲、木瓜等。
核果类:桃、李、杏、梅、樱桃等。
坚果类:核桃、扁桃、银杏、阿月浑子等。
浆果类:树莓、醋栗、穗状醋栗等(灌木)无花果、石榴等(小乔木)葡萄、猕猴桃等(藤本)草莓(多年生草本)。
柿枣类:柿、枣、酸枣、君迁子等。
第二节果树种质资源的评价和研究二、果树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研究原则:取样的代表性;取样的典型性;尽量减少环境误差;正确分析性状间的关系;先进技术和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一)果树种质资源的植物学性状鉴定、评价和研究(二)果树种质资源农业性状的鉴定、评价和研究1.果树种质资源的物候学对落叶果树种质资源进行物候学鉴定、评价和研究,包括两个大的方面。
一是在年复一年的果树生活史中,果树在一年四季中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如生长期和休眠期;另一个方面即果树的某一性状在年份中表现的具体日期,如绽叶期、花期、果实成熟期和采收期、落叶期等。
2.果树种质资源的产量性状果树种质资源的产量性状出了丰产性外,还包括稳产性、早果性、产量构成因素(如结果枝百分率、果枝结实数、单果重等)以及产量形成和持续的经济寿命等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