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控技术介绍
[分享]线控技术
SBW的英文全称是Steering By Wire。
中文意思是“线控转向系统”。
该系统去掉了转向盘和转向轮之间的机械连接,减轻了大约5kg重量,消除了路面的冲击,具有降低噪声和隔振等优点。
目前国外著名汽车公司和汽车零部件厂家竞相研究具有智能化的新一代转向系统,如美国Delphi公司、TRW公司、日木三菱公司、Koyo公司、德国Bosch公司、ZF公司、BMW公司等都相继在研制各自的SBW系统,国内也开始涉足这一相关研究领域。
SBW系统由方向盘模块、转向执行模块和ECU3个主要部分以及自动防故障系统、电源等辅助模块组成。
方向盘模块包括方向盘、方向盘转角、力矩传感器、方向盘回正力矩电机。
方向盘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驾驶员的转向意图(通过测量方向盘转角)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传递给主控制器;同时接受ECU送来的力矩信号,产生方向盘回正力矩以提供给驾驶员相应的路感信号。
转向执行模块包括前轮转角传感器、转向执行电机、转向电机控制器和前轮转向组件等。
转向执行模块的功能是接受ECU的命令,控制转向电机实现要求的前轮转角,完成驾驶员的转向意图。
ECU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判别汽车的运动状态,向方向盘回正力电机和转向电机发送命令,控制两个电机的工作。
自动防故障系统是线控转向系的重要模块,它包括一系列监控和实施算法,针对不同的故障形式和等级作出相应处理,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持汽车的正常行驶。
汽车的安全性是必须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因而故障的自动检测和自动处理是线控转向系统最重要的组成系统之一。
SBW的工作原理是当转向盘转动时,转向传感器和转向角传感器将测量到的驾驶员转矩和转向盘的转角转变成电信号输入到ECU,ECU依据车速传感器和安装在转向传动机构上的位移传感器的信号来控制转矩反馈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并根据转向力模拟,生成反馈转矩,控制转向电动机的旋转方向、转矩大小和旋转角度,通过机械转向装置控制转向轮的转向位置,使汽车沿着驾驶员期望的轨迹行驶。
Flexray线控总线技术
高速
FlexRay支持高达10 Mbps的数据传 输速率,满足汽车中大量数据传输的 需求。
可靠性
FlexRay具有错误检测和纠正功能, 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工作原理
1 2
通信模式
FlexRay支持静态和动态两种通信模式,可以根 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拓扑结构
FlexRay支持星型和总线型两种拓扑结构,可以 根据汽车内部ECU的分布情况进行选择。
的领域,其优势可能无法充分发挥。
对实时性的 依赖
由于FlexRay总线的通信机制和硬件资源限制,其支 持的节点数量有限,可能不适合大规模分布式系统。
04
FlexRay线控总线与其他总线的比较
CAN总线
总结词
CAN总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的通信协议,具有高可靠性和良好的实时 性。
详细描述
CAN总线采用基于优先级的通信方式,支持多主节点同时通信,具有较高的数 据传输速率和较低的延迟时间。然而,CAN总线在处理大量数据和复杂通信时 可能会遇到带宽限制。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汽车内部通信的要求也 越来越高,FlexRay总线技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技术发展历程
FlexRay总线技术最初由BMW和戴姆勒-克莱斯勒于1999年联合开发,旨在为汽车 内部通信提供一种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总线系统。
自推出以来,FlexRay总线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已成为汽车内部通信的标 准之一。
市场前景
增长的市场需求
竞争格局变化
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 线控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FlexRay总线技术作为汽车线控技术 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将进一 步扩大。
简述整车线控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简述整车线控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整车线控制动系统是一种通过电子线路和传感器对车辆制动系统进行控制的技术,是现代汽车安全技术之一。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车辆启动时,整车线控制动系统的控制器会接收到驾驶员按下的刹车按钮信号,并通过蓝牙等通信方式将信号发送给车辆的制动系统。
2. 制动系统会根据控制器接收到的信号,自动检测刹车片和刹车盘的磨损情况,并调整刹车力度,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
3. 制动系统还会根据车辆的速度、路况等传感器数据,自动调整刹车力度和刹车时间,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
4. 整车线控制动系统的控制器会根据驾驶员的刹车行为和车辆的状态,自动进行故障检测和诊断,并及时发出警报或建议,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
除了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整车线控制动系统还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效率,降低燃油消耗和碳排放。
例如,在交通拥堵的情况下,整车线控制动系统可以通过自动刹车和缓解控制,减少刹车时间和刹车力度,提高车辆的行驶速度,减少排队等待时间。
整车线控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多个传感器和电子线路,其技术发展迅速,应用范围广泛,将成为未来汽车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简介介绍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线控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 线控制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线控制动系统的应用场景及优势 • 线控制动系统的发展趋势及挑战 • 结论
01
引言
背景介绍
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为线控制动系统 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制动系统存在一些固有的限制 和不足,如液压反应速度慢、制动感 觉不直接等,这为线控制动系统的出 现提供了契机。
车性能、保障行车安全等。
对比分析
03
对比分析了在线控制动系统与其他制动系统的优劣,
突显其优势。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不足
指出了当前在线控制动系统研究中存在 的不足和局限性,如某些关键技术尚未 完全突破等。
VS
展望未来
对未来在线控制动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 方向进行了展望,如新材料、新工艺的应 用等。
THANKS
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稳定性问题
由于线控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中涉 及到复杂的电子和机械系统,因此 需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壁垒
由于线控制动系统涉及到大量的专 有技术和专利,这使得不同厂商之 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存在一定的壁 垒。
线控制动系统的未来展望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融合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线控制动系统将与高级驾 驶辅助系统(ADAS)进一步融合,为实现更高级别的自 动驾驶提供支持。
现更加安全和高效的自动驾驶。
03
安全辅助系统
线控制动系统可以作为安全辅助系统的一部分,通过制动干预等手段帮
助避免碰撞和事故,提高驾驶安全性。
线控制动系统的优势
1 2 3
更加精确的制动力控制
汽车线控技术系列12----线控制动系统分类
3-线控制动系统分类
电液制动系统
电液制动系统是在传统液压制动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用一个综合的制 动模块(电机、泵、蓄电池等)来取代传统制动系统中的压力调节系统和ABS 模块等,产生并储存制动压力,并可分别对四个轮胎的制动力矩进行单独调 节。与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相比,电液制动系统有了显著进步,结构紧凑, 改善了制动效能,控制方便可靠,制动噪声显著减小,不需要真空装置,有 效减轻了制动踏板的打脚,提供了更好的踏板感觉。电液制动系统的局限性 在于仍然需要液压部件。 早在1993年,福特公司就有一款电动汽车采用了电液制动系统。后来通用 公司在其一款轿车上也采用了电液制动系统。下图是德尔福公司研发的一款 电液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线控制动系统分类
如图所示,电控机械制动系统由电子制动踏板模块、控制器、车轮制动模块组成。制动时, 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的位移由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检测到,由制动踏板位移与速度可得知 驾驶员的制动意图。ECU分析轮速传感器、制动力传感器等信号,通过制动电机实现各车轮 的主动制动力控制,实现轮胎滑移率的伺服跟踪控制并进行踏板力感控制,实现较好的制 动感觉。 Flexray总线将传感器信号传给ECU,并将ECU发出的拉制信号传给电机。
3-线控制动系统分类
1一轮速传感器;2一制动轮;3一制动力传感器;4一制动电机5一制动踏 板位移传感器;6一制动踏板;7一驻车制动按钮
3-线控制动系统分类混合源自控制动系统混合线控制动系统兼有传统液压制动系统和线控制动系统。下图为德尔福公司的 混合线控制动系统,用后轮电动制动钳来代替传统后轮液压制动钳,并与电动驻 车制动集成;而前轮仍然采用传统的液压/真空助力器。每一个电动盘式制动器都 由个直流电机和机械齿轮传动链组合而成,比传统的盘式制动器略大一些,后轮 电动盘式制动器中还装有一个电动驻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通过按钮即可实现, 省去了制动手柄,让出了前座之间的宝贵空间
线控制动简介介绍
它利用电线传递信号,以实现对 车辆制动力的精确控制。
线控制动的工作原理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信号 会通过电线传输到每个车轮的制动器 。
制动器根据这些信号对车轮施加相应 的制动力,从而实现精确的制动控制 。
线控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01
02
03
04
控制器
线控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负 责接收制动信号并发送给制动
线控制动系统将应用于更多的工业领域,如机器人、机械臂等,提高工业自动化的水平和效率。
更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线控制动系统
1
更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线控制动系统将采用更环 保的材料和更高效的制造工艺,降低对环境的影 响。
2
更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线控制动系统将注重资源 的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线控制动系统可以根据车辆行驶状态 和驾驶员意图智能调节刹车力度,避 免不必要的急刹车和频繁刹车,从而 降低车辆的油耗。
减少轮胎磨损
精确控制刹车力度
线控制动系统可以精确控制刹车力度,减少急刹车和频繁刹 车的次数,从而减少轮胎的磨损程度,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
优化车辆稳定性
线控制动系统可以优化车辆的稳定性,减少车辆在高速行驶 和弯道行驶时的摆动和颠簸,从而减少轮胎的磨损程度。
智能化线控制动系统将具备更好的自适应学习能力,能够根据不同驾驶场景和驾驶 员习惯进行自我优化,不断提高控制效果。
智能化线控制动系统将与智能驾驶系统深度融合,实现更加高效和协同的驾驶体验 ,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线控制动系统将应用于更多的交通领域,如航空、铁路、水运等,为更广泛的交通领域提供安全、高 效、环保的制动解决方案。
汽车线控技术系列3----线控系统控制内容
制; • (2)以改善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为目的的减振器阻尼控制; • (3)以改善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为目的的弹簧刚度控制。 • (4)以改善操纵稳定性为目的的侧倾刚度控制。 • (5)综合以上各种考虑的综合性悬架。
• 线控油门的优点在于:线控油门的控制精确,发动机能 够根据汽车的各种行驶信息,精确调节进入气缸的空气 燃油混合比, 改善发动机的燃烧状况,从而大大提高了 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 低速行驶时,转向比率低,可以减少转弯或停车时 转向盘转动的角度;
• 高速行驶时,转向比率变大,能够获得更好的直线 行驶条件。
4. 取消转向柱、转向器后,有利于提高汽车碰 撞安全性和整车主动安全性。
1-3线控系统控制内容
线控制动系统
1-3线控系统控制内容
• 传统轮式车辆制动系统的气体或液体传输管路 长,阀类元件多。对于长轴距或多轴车辆及远 距离控制车辆,由于管路长、速度慢,易产生 制动滞后现象,制动距离增加,安全性降低, 而且制动系统的成本也较高。
• 线控制动用电线取代部分或全部制动管路,可 省去制动系统的很多阀。在电子控制器中设计 相应程序,操纵电控元件来控制制动力的大小 及各轴制动力的分配,可完全实现使用传统阀 类控制件所能达到的ABS及ASR等功能。
1-3线控系统控制内容
1-3线控系统控制内容
1-3线控系统控制内容
线控悬架系统
传统悬架: ●软:舒适性好、行驶稳定和操纵稳定性差 (车身位移过大、横摆纵摇) ●硬:舒适性差、行驶稳定和操纵稳定性好。 ●只减阻尼而不变刚度,振动到车身。 ●只减刚度而不变阻尼,稳定性和舒适性差。
线控技术概述
线控技术X-by-Wire
线控技术概述 线控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线控技术的关键问题
一、 线控技术概述
• 传统的汽车操纵方式:驾驶员踩制动、踩油门、换档、打转向盘 时,动作通过机械连接装置传递,操纵执行机构动作. • 线控技术( X-by-Wire)将驾驶员动作转化为电信号,由导线来传 递控制指令操纵执行机构动作. • 线控技术在控制单元和执行器之间用电子装置取代传统的机械连 接装置或液压气压连接装置,由导线取代机械传动部件.
2.线控技术的缺点 • 电子设备可靠性问题:电磁干扰、器件失效、软件程序稳定性 • 如果没有机械冗余,一旦电路失效,就会导致灾难性后果:油 门、转向、制动失灵.
二、 线控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1.线控转向Steer-by-Wire
• 由转向盘位置传感器、力反 馈电动机、转向执行机构、 转向ECU、轮胎角度传感器、 环境传感器组成。
二、 线控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3.线控制动Brake-by-Wire
• 线控制动系统由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制动器4个 部分组成。
• ECU对制动系统进行整体控制,电子制动器有各自的控制单元, 制动踏板和制动器之间导线连接,电线传递能量,数据线传 递信号。
二、 线控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1)电液制动系统EHB
本章 小节
1、汽车线控技术定义 2、汽车线控技术特点及应用 3、汽车线控技术的关键问题
1、汽车线控技术在底盘应用有哪些? 2、为什么线控系统技术还无法普及原因是什么?
课后作业
一、 线控技术概述
• 驾驶员的操纵动作通过人机接口转换为电信号,传到执行机 构,控制执行机构的动作. • 传感器感知功能装置的状态,通过电信号传给人机.
二、 线控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汽车线控制动技术及发展趋势探析
汽车线控制动技术及发展趋势探析
一、概述
汽车线控制动技术是一种用于控制汽车运行的技术。
它可以控制汽车的速度、转向、前进和制动等动作,从而使汽车能够更好地完成使命。
汽车线控制动技术可以为汽车提供更快捷、更安全、更节能的驾驶体验,从而改善汽车安全性能。
二、发展趋势
1、智能汽车线控制动技术。
智能汽车线控制动技术是未来汽车线控制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它可以利用传感器、无线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技术,可以准确地识别道路上的障碍物,从而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自动控制。
2、混合动力汽车线控制动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线控制动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汽车的能效,实现混合动力汽车更完善的控制效果,使汽车的燃油消耗降低,从而节约能源,减少汽车的环境污染。
3、模块化汽车线控制动技术。
模块化汽车线控制动技术可以通过将汽车控制系统分解为一系列模块,实现系统的模块化控制,从而简化汽车的控制结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实现更精准的控制,为汽车安全性能提供有力保障。
4、关联车辆汽车线控制动技术。
汽车电子新兴技术—线控技术
汽车电子新兴技术—线控技术汽车运用工程系编辑线控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航空业,用线控制系统来取代传统的液压和机械系统已经成为技术发展的趋势,采用线控技术的制动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有望在未来汽车上率先获得应用。
国外GM、DELPHI、KOYO、TRW、BENZ等公司已运用线控技术开发了概念车。
汽车电子中各种线控制系统或线驱动系统将迅速发展,汽车用线控技术将在今后数年中大量出现,如线控制动(brake by-wire)、线控转向(steer by-wire)、线控油门(throttle by-wire)、线控悬架(suspension by-wire)等正在加紧研究开发。
当线控这一目标实现时,汽车将是一种完全的高新技术产品,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驱动桥、转向机全都不见了,汽车可以说是一台装在轮子上的计算机。
一、线控技术简介(一)线控技术的结构原理线控技术(by-wire),就是由“电线”或者电信号实现传递控制,而不是通过机械连接装置来操作的。
传统的操纵汽车的方式是:当驾驶员踩制动、踩油门、换档、打转向盘时,都是通过机械机构来操纵汽车。
而线控技术则是将动作转化为电信号,由电线来传递指令操纵汽车。
线控技术是在控制单元和执行器之间用电子装置取代传统的机械连接装置或液压连接装置,由电线取代机械传动部件,取消了机械结构,赋予汽车设计新的空间。
线控系统需要高性能的控制器,比如由Freescale半导体公司提供的MPC500/MPC5500系列微处理器。
还需要有精确高速的通讯协议网络、容错技术和分配独立处理功能的模块。
线控系统的基本结构原理是:驾驶员的操纵指令通过人机接口转换为电信号传到执行机构,控制执行机构的动作;传感器感知功能装置的状态,通过电信号传给人机接口,反馈给驾驶员。
线控系统在人机接口通讯、执行机构和传感机构之间,以及与其他的系统之间要进行大量的信息传输,要求网络的实时性好、可靠性高,而且要求具有冗余的“功能实现”,以保证在故障时仍可实现装置的基本功能。
汽车线控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车线控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车线控驱动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汽车驱动技术,它通过电子控制系统来实现对车辆动力的精确控制。
下面是汽车线控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1. 传感器监测:车辆上的各种传感器,如车速传感器、油门踏板传感器、转向角传感器等,实时监测车辆的状态和驾驶员的操作。
2. 电子控制单元(ECU):ECU 是汽车线控驱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它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处理和计算,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3. 执行器:根据 ECU 发出的指令,执行器(如电机、电磁阀等)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对车辆动力的精确控制。
例如,在油门控制中,ECU 会根据驾驶员的油门踏板操作和车辆的行驶状态,计算出合适的油门开度,并通过电机或电磁阀来控制油门的开合程度,从而实现对发动机输出功率的精确控制。
4. 通信网络:汽车线控驱动系统中的各个部件之间通过通信网络(如 CAN 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协调工作。
5. 驾驶员控制:驾驶员通过操作油门踏板、刹车踏板、方向盘等部件,向汽车线控驱动系统发送操作指令。
通过汽车线控驱动系统,驾驶员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车辆的动力输出,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同时,线控驱动系统还可以实现更加高效的能源利用,降低排放,为环保做出贡献。
第三章 智能网联汽车线控底盘技术 电子课件
线控转向系统(Steering By Wire,SBW)是智能网联汽车自动转向的良好硬件基础,它是智能网联汽车进行 路径跟踪和紧急避障等关键技术。传统转向系统有机械转向和助力转向两种,机械转向系统主要依靠驾驶员 的体力驱动,助力转向系统既利用驾驶员的体力,又利用发动机的动力,传力件为机械结构,在传递过程中 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线控转向系统省去方向盘和转向轮的机械连接,使操纵系统与执行系统相互分离,转 向意图及转向指令由电子控制单元对转向电机进行控制,达到转向系统控制目的,完成转向轮运行。线控转 向系统由于省去了常规机械式转向装置,能够降低车体重量,消除路面冲击,可以减小车辆的噪声,并起到
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综述
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综述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汽车控制系统技术,其目的是通过电线或电缆代替机械连接来控制车辆的转向。
本文综述了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汽车、船舶、飞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指出该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线控转向,控制系统,汽车,船舶,飞机,挑战,解决方案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汽车控制系统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线或电缆将驾驶员的转向指令传输到车辆的转向器上,以实现车辆的转向控制。
该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机械转向系统的结构,提高了车辆的机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其在汽车、船舶、飞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及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线或电缆将驾驶员的转向指令传输到车辆的转向器上,以实现车辆的转向控制。
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指令发送:驾驶员通过方向盘向车辆发送转向指令。
指令传输:电线或电缆将转向指令传输到车辆的转向器上。
指令执行:车辆的转向器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实现车辆的转向控制。
反馈控制:控制系统根据车辆的实时位置和速度对转向指令进行修正,以确保车辆能够准确地达到驾驶员的期望位置。
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已成功应用于多种车型中。
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在汽车、船舶、飞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并成为许多高档车型的标准配置。
除此之外,该技术也在船舶和飞机控制领域得到了应用。
在船舶控制中,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可以使得船舶在狭小的水域中实现灵活的转向,提高船舶的机动性和稳定性。
在飞机控制中,该技术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飞行姿态控制,从而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然而,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电线或电缆的传输距离和稳定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需要进一步提高传输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模块一 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概述
线控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目前汽车的线控技术应用的系统主要有:线控转向系统、线控驱动系统、线控制动系统、线控悬架系统 和线控换挡系统等。
可以通过分布在车上的传感器实时获取驾驶员的操作意图和汽车行驶中的参数信息,将车辆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对这 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正确的控制参数传递给各个执行机构,从而实现对汽车的控制,提高车辆的转向性能、动力性 能、制动性能和乘坐舒适性能。
第一款使用线控技术的汽车-萨博9000
线控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国内外线控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奔驰公司于1990年开始了前轮线控转向系统的深入研究,并将其开发的线控转向系统应用于F400 Carving概念 车上。该技术在车辆的转向、制动、悬架及车身控制等系统均得到了应用。在 2000年9月的法兰克福卡车展览会上, 奔驰与采埃孚展示了它们的线控转向系统,随后欧美各大汽车厂家、研究机构都对汽车线控系统做了深入研究。
线控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线控技术的起源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逐渐趋向于集成化、模块化、 机电一体化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且由于微电子器件的成本 降低、可靠性提高,电力电子装置的功能性增强,成本降低 等技术背景,使得线控技术得以逐渐在汽车上普遍应用。线 控转向模块等底盘系统相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和技术也进入 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线控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国内外线控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020年3月,长安全新跨界车型长安UNI-T在重庆完成了首个L3级别自动驾驶的量产。 该车在交通拥堵情况下,需要驾驶员监控前方,可实现驾驶员的长时间脱脚、脱手,车载传 感器采集车速信号、转向盘转角等信号通过电子控制单元进行信息处理后给转向盘操纵模块 和制动器操纵模块发送指令,完成车辆横向运动与纵向运动的协调控制。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结构与技术原理分析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结构与技术原理分析一、线控转向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一)线控转向系统的结构汽车线控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盘模块、前轮转向模块、主控制器(ECU)以及自动防故障系统组成。
1.转向盘模块转向盘模块包括转向盘组件、转向盘转角传感器、力矩传感器、转向盘回正力矩电机。
其主要功能是将驾驶员的转向意图(通过测量转向盘转角)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传递给主控制器,同时主控制器向转向盘回正力矩电机发送控制信号,产生转向盘回正力矩,以提供给驾驶员相应的路感信息。
2.前轮转向模块前轮转向模块包括前轮转角传感器、转向执行电机、电机控制器和前轮转向组件等。
其功能是将测得的前轮转角信号反馈给主控制器,并接受主控制器的命令,控制转向盘完成所要求的前轮转角,实现驾驶员的转向意图。
3.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判别汽车的运动状态,向转向盘回正力矩电机和转向电机发送命令,控制两个电机协调工作。
主控制器还可以对驾驶员的操作指令进行识别,判定在当前状态下驾驶员的转向操作是否合理。
当汽车处于非稳定状态或驾驶员发出错误指令时,前轮线控转向系统将自动进行稳定控制或将驾驶员错误的转向操作屏蔽,以合理的方式自动驾驶车辆,使汽车尽快恢复到稳定状态。
4.自动防故障系统自动防故障系统是线控转向系统的重要模块,它包括一系列的监控和实施算法,针对不同的故障形式和故障等级做出相应的处理,以求最大限度的保持汽车的正常行驶。
线控转向技术采用严密的故障检测和处理逻辑,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汽车安全性能。
(二)线控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其工作过程:来自转向盘传感器和各种车辆当前状态的信息送给电子控制子系统后,利用计算机对这些信息进行控制运算,然后对车辆转向子系统发出指令,使车辆转向。
同时车轮转向子系统中的转向阻力传感器给出的信息也经电子控制子系统,传给转向盘子系统中模拟路感的部件。
二、线控转向系统的性能特点由于线控转向系统中的转向盘和转向轮之间没有机械连接,是断开的,通过总线传输必要的信息,故该系统也称作柔性转向系统。
线控油门技术原理
线控油门技术原理线控油门技术是一种车辆电子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领域,对驾驶员操控车辆的协调性、行驶的平稳性、燃油效率等方面都有着显著提高。
那么,线控油门技术的原理是什么呢?本文将从线控系统架构、传感器、控制单元三个方面介绍线控油门技术的原理。
一、线控系统架构相对于传统的机械油门系统,线控油门技术采用了更加高效、便于组织的线控系统架构。
线控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油门踏板(或者称为油门踏板传感器)、控制单元、执行器(或者称为油门执行器)。
油门踏板本质上是一个模拟式的传感器,它通过转动或者移动油门踏板来检测驾驶员艰苦的需求,并将这个信号输出给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接收到驾驶员的油门信号以后,会根据车辆当前的工作状态,来控制油门执行器的开度,从而调节发动机的转速。
油门执行器具体的执行工作是通过控制节气门的开合来调节发动机的转速。
二、传感器技术油门踏板传感器是线控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强、调试简单等优点。
油门踏板传感器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磁敏感器,另一种是使用光电传感器。
磁敏感器是一种使用磁场感应原理来检测信号的传感器。
油门踏板传感器可以采用磁敏感器来检测油门踏板的位置,并输出对应的电信号。
磁敏感器的优点在于输出稳定,精度较高,并且不易受到环境干扰。
光电传感器则是一种使用光电红外线原理来检测信号的传感器。
油门踏板传感器可以采用光电传感器来检测油门踏板的位置,并输出对应的电信号。
光电传感器的优点在于响应速度快、精度高,并且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
三、控制单元技术控制单元是线控油门技术最核心的部分,是整个油门系统的“大脑”。
控制单元主要负责接受来自油门踏板传感器的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然后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给油门执行器。
控制单元既可以采用单片机,也可以采用DSP芯片。
单片机采用精简而高效的架构,可以实现基本功能。
单片机的优势在于响应速度高,成本低。
DSP芯片则是采用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具有更强的运算能力。
汽车线控技术系列2----汽车线控技术特点
1-2汽车线控技术特点
智能网联汽车背 景下的线控技术
及应用
GPS定位天线
接收
DTU/4G
千寻
线控底盘改造部件
GPS+惯导 激光雷达 毫米波雷达 视觉图像处理
环境感知
显示器
DC/DC转换 12V、5V
COM RS232
RJ45 CAN
工控机
USB/RJ45
CAN
VCU
CANCAN决策来自电子档位 油门 转向 制动
控制执行
1-2汽车线控技术特点 环境感知
决策
控制
1-2汽车线控技术特点
汽车线控技术的优点:汽车线控技术采用导线柔性连接代 替了原来的机械、液压连接,是由控制器ECU、传感器、 执行器(主要是电机)、通信总线等组成的分布式实时系统, 符合安全、节能、环保的要求,具有很多优点。
1-2汽车线控技术特点
1.通过优化控制算法,实现主动控制 线控系统的最大优点是驾驶员的人机操纵界面和执行 机构之间的机械解耦,带来了控制性能的灵活性。线 控转向系统的转向盘和转向轮之间解耦,转向传动比 随车速等实时调整,提高了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实现 了车辆的主动转向。并通过安装在转向柱上的力反馈 电机进行主动转向阻力反馈,优化转向感觉。线控制 动系统灵活控制各个车轮处制动电机的力矩,实现制 动防抱死、电子制动力分配等很多功能,提高其制动 性。
目前,安全可靠性是汽车线控技术的最大技术瓶颈。由于线控 系统取消了转向盘和转向轮之间、制动踏板和制动器之间的机 械或液压连接,传感器的不稳定性、数据传输的不准确性等方 面可能使系统发生故障,故必须引入故障诊断进行故障定位与 隔离,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线控系统必须是容错的,保证 某一部件发生故障时汽车仍可实现安全转向和制动。因此,还 需要大量试验验证线控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注意观察前后制动块有何不同,为什么?
通风盘式制动器
钻孔通风盘式制动器
法拉利跑车采用的特殊材料的钻孔通风盘
布加迪跑车制动冷却空气流动示意图
布加迪跑车制动冷却空气流动示意图
• 传统轮式车辆制动系统的气体或液体传输管路 长,阀类元件多。对于长轴距或多轴车辆及远 距离控制车辆,由于管路长、速度慢,易产生 制动滞后现象,制动距离增加,安全性降低, 而且制动系统的成本也较高。
汽车线控转向的优势在于:
1. 提高了整车设计自由度, 便于操控系统布置。 例如没有了机械连接,可以很容易把左舵驾 驶换为右舵驾驶。
2. 转动效率高,响应时间短。控制单元接收各 种数据,可以在瞬时转向条件下, 立刻提供 转向动力,转动车轮。
3. 改善驾驶特性, 增强操纵性。基于车速、牵 引力控制以及其它相关参数基础上的转向比 率(转向盘转角和车轮转角的比值)不断变 化。
线控转向系统
线控转向系统在汽车中的布置
线控转向系统由方向盘总成、控制器(ECU)和 转向执行总成3部分以及自动防故障系统、电源 等辅助系统组成。
• 方向盘总成包括方向盘、方向盘转角传感器、 方向盘回正力矩电机等,具功能主要是将驾驶 员的转向意图(通过测量方向盘转角)转换成数 字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同时接收控制器送来 的力矩信号,产生方向盘回正力矩,以提供给 驾驶员相应的路感信息。
• EHB电液制动系统是将电子与液压系统相结合 所形成多用途、多形式的制动系统。EHB由电 子系统提供柔性控制,液压系统提供动力。
• EMB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则将传统制动系统中的 液压油或空气等传力介质完全由电制动取代, 是制动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
线控制动系统
线控制动系统
线控制动系统主要由3部分组成:
• 如戴-克公司和博世联合开发的线控转 向系统原型车。其方向盘反力矩的生成 是通过模拟的回正力矩和测量转向轮的 实际力矩计算得到。
• 路感和转向轻便性是一对矛盾,合理的 路感特性模拟目前仍是一重要课题。
Steer-by-wire的前景
• 围绕汽车开发的节能、环保和安全主题, 未来汽车的主体将是零排放汽车。混合 动力电动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 车(FCEV)等新型电动汽车,它们的逐 步推广应用为线控电动转向系统的应用 带来了非常广阔的前景。
• 控制器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判 别汽车的运动状态,向方向盘回正力矩 电机和转向执行电机发送指令。保证各 种工况下都具有理想的车辆响应。
• 转向执行总成包括前轮转角传感器、转 向执行电机等。它接受控制器的命令, 由转向执行电机控制转向车轮转角,实 现驾驶员的转向意图。
• 自动防故障系统是线控转向系的重要模 块,它包括一系列的监控和实施算法, 针对不同的故障形式和故障等级做出相 应的处理,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持汽车的 正常行驶。它采用严密的故障检测和处 理逻辑,以保证汽车的安全性能。
2 线控转向系统的容错技术
• 线控转向系统除了能向车辆使用者提供 良好的性能之外,还必须证明它的安全 可靠性。线控转向系统中方向盘与转向 轮之间的机械连接不再存在,完全依靠 电子和电气元件工作,需要采用容错措 施。容错技术的实现主要依靠冗余,即 所设计的系统在功能上或者数量上有一 定的冗余,当某个零部件出现故障时, 其冗余部分就承担起相应的功能。
线控制动系统 Brake-by-Wire
电子驻车
很多轿车的前后轮都采用盘式制动器
保时捷911 GT2制动系统 ➢前轮制动器:六活塞卡钳、钻孔内通风制动盘、直 径350mm、厚34mm。 ➢后轮制动器:四活塞卡钳、钻孔内通风制动盘、直 径350mm,厚28mm。
凌志SC430制动系统 ➢前轮制动器:单活塞浮式卡钳、内通风制动盘、直 径96mm、厚28mm。 ➢后轮制动器:单活塞浮式卡钳、实心制动盘、直径 88mm、厚10mm。
• 这种控制方式引入到汽车驾驶上,就是将驾驶 员的操作动作经过传感器转变成电信号,通过 电信号网络传输到攻率放大再推动执行机构。
图1 线控系统的组成框图
• 其实质就是在需要有机构动作的地方不 是应用液压系统来传递操纵动作,而是 利用弱电信号再控制强电执行机构来完 成。线控(电控)系统中弱电信号早期 用模拟信号较多,目前多用数字信号。
• 下为它的车内乘坐舱的照片。
图1 通用公司的HY-WIRE概念车
线控技术的应用背景
线控技术的应用背景
• 线控技术得以逐渐在汽车上普遍应用的 技术背景:
– 微电子器件的成本降低、可靠性提高,如单 片机,DSP等;
– 电力电子装置的功能增强、成本降低,可靠 性提高,如执行步进电机,伺服电机,传感 器等等。
线控技术概述
张竹林
主要内容
1. 应用背景 2. 典型线控系统
• 线控转向系统 • 线控制动系统 • 线控悬架系统 • 线控油门 • 线控离合 3. 线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4. 总结
1 汽车线控技术的应用背景
• 线控技术(X-by-Wire) 源于飞机控制系统, 飞机的新型飞行控制系统是一种线控系统 (Fly-by-Wire),它将飞机驾驶员的操纵命 令转换成电信号,利用计算机控制飞机飞行。
• 线控制动用电线取代部分或全部制动管路,可 省去制动系统的很多阀。在电子控制器中设计 相应程序,操纵电控元件来控制制动力的大小 及各轴制动力的分配,可完全实现使用传统阀 类控制件所能达到的ABS及ASR等功能。
• 线控制动系统目前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电液 制动系统EHB(Electro-Hydraulic Brake), 另一种为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 ElectroMechanical Brake)。
–接收单元。包括制动踏板、踏板行程传感 器等。
–制动控制器(ECU)。ECU接收制动踏板发 出的信号,控制制动器制动;接收驻车制动 信号,控制驻车制动;接收车轮传感器信号, 识别车轮是否抱死、打滑等;控制车轮制动 力,实现防抱死和驱动防滑,并兼顾其它系 统的控制。
–执行单元。包括电制动器或液压制动器等。
对于EMB系统
• 每一个制动执行机构都有自己的动力控 制单元,而动力控制单元所需的控制信 号(如制动执行机构应该产生的力矩), 由中心控制模块来提供。
• 控制单元同样也从执行机构获得反馈回 来的信号,如电机转子转角、实际产生 力矩、制动垫块和制动盘的触点压力等。
• 中心模块通过不同的传感器(如制动力 传感器、踏板位移传感器、轮速传感器 等)获取自己所需的变量参数, 识别驾 驶员的意图,经过处理后发送给每一个 车轮,以此来控制制动效果。
• HONDA在新一代雅阁V6轿车上采用线控油 门技术。
• 德国大众也有线控的概念车。
• 美国通用公司在2003年研制的HY-WIRE概念车 和2005年研制的Sequel概念车上都采用了线控 转向和线控制动技术。
• 下为通用的HY-WIRE概念车,它采用氢动力和 线传控制,通过电机驱动实现汽车的启动、转 向和制动等,是全新的一种概念车。
• 随着汽车电子化的不断深入,线控技术 将在汽车上得到普遍应用,笨重、精确 度低的机械系统将被精确、敏感的电子 传感器和执行元件所代替,汽车传统的 操纵机构、操纵方式、执行机构也将会 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 目前几乎所以汽车上要操纵控制动作的 地方都可以用电(线)控,下介绍汽车 线控技术的几个具体应用。
• 低速行驶时,转向比率低,可以减少转弯 或停车时转向盘转动的角度;
• 高速行驶时,转向比率变大,能够获得更 好的直线行驶条件。
4. 取消转向柱、转向器后,有利于提高汽车碰 撞安全性和整车主动安全性。
5. 有利于整合底盘技术
• 目前越来越多的主动安全控制系统投入车辆的 应用。
• 如DYC、ESP等是通过对车轮纵向力进行控制, 以补偿由车辆横向加速度或横摆角速度变化引 起的行驶方向失控和车身姿态不稳,增加车辆 道路保持性能并改善操纵稳定性能,采用线控 转向系统后有利于整合底盘技术,综合利用主 动悬架、ASR(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DYC或ESP等系统的传感器,实 现数据共享。同时对于控制软件方面,可以综 合考虑车辆弯道行驶和车身横向稳定性控制, 进一步提高车辆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
• 线控技术就可理解为电控方式。这里的 “X”代表着汽车中传统上由机械或液压 控制的各个功能部件,如:制动、转向、 悬架、油门、离合器、门锁等。
• 典型的有线控转向( Steer-by-Wire)、 线控制动(Brake-by-Wire)等。
• 采用线控技术,可以降低部件的复杂性, 减少液压与机械控制装置,可以减少杠 杆、轴承可靠 性和安全性。
• 驾驶员意图来自制动踏板单元,它包括 制动踏板、踏板位移传感器、踏板力传 感器和踏板力模拟机构。踏板位移传感 器和力传感器并不是必须同时存在的。
图4 EMB
电子机 械制动 系统简 图
• 可看出系统中分为前轴和后轴两套制动 回路A、B,每一套回路都有自己的中心 控制模块和动力源。动力源为蓄电池1和 2。两个中心控制模块相对独立工作,同 时也通过双向的信号线互相通讯,在这 种结构下,可以做到当其中某一套制动 线路失灵或出现故障时,另外一套线路 可以照常工作,保证制动的安全性。
• 目前使用的主要容错措施除了系统的故 障分析、故障等级划分,以及针对不同 等级的故障处理等微观方面之外,关于 线控转向系统的容错设计硬件上主要有 如下3种形式:
–采用液压转向系统作为应急转向系统;
–采用双套互相监控的线控转向系统;
–采用机械转向系统作为后备转向系统。
3 线控转向系统方向盘力感模拟
• 由于电线走向布置的灵活性,因此汽车 操纵部件的布置也具有灵活性,扩大了 汽车设计的自由空间。
• 目前所有大型汽车制造商都在开发线控 系统雏形及其产品。
• 美国TRW公司开发的线控驾驶系统使得燃 油经济性上升5%;DELPHI汽车在电子转 向系统中也作了类似改进;BOSCH、 VALEO公司和其他一些设备制造商已开发 或正在开发线控技术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