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政务民生】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认识
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认识1️⃣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思潮,其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与探索。
从空想社会主义的萌芽,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再到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丰富多样,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逐步深化过程。
空想社会主义者如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他们基于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提出了对理想社会的设想,但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可行的实践路径。
马克思和恩格斯则在此基础上,批判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2️⃣ 社会主义实践的多样性与成就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以来,社会主义实践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形成了多种模式和路径。
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社会主义建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然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忽视民主与法治等,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在充分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除此之外,古巴、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也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这些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能够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 社会主义发展的未来展望面向未来,社会主义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更加开放地融入世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也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各国国情的不同,不断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作者: 赵曜
作者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出版物刊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页码: 16-23页
主题词: 社会主义;私有制;科学形态;法西斯主义;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执政党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于1848年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正式诞生。
从那时到现在,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
20世纪,社会主义已从理想变成现实,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开辟了人类社会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进程。
但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20世纪,社会主义在取得长足发展和辉煌成就之后,从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了若干国家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演变和倒退。
社会主义面临着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
现实在人们面前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世界的大潮和趋势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浅谈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党校讲课资料
浅谈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党校讲课资料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历史主题。
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开始,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变体和路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社会主义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和与之相关的主要事件。
第一个阶段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创作了《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奠定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
随后,这些思想在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运动中得到广泛宣传和传播。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成立,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在工人阶级中的传播和组织。
第二个阶段是俄国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的建立。
1917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成功发动了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苏联采取了国有化、计划经济和无产阶级专政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措施,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
这对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鼓舞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20世纪中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成功推翻了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随后,中国展开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国有化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措施。
此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四个阶段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除了苏联和中国以外,社会主义也在其他国家得到推广和实践。
例如,古巴、越南、朝鲜等国家也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然而,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面临着内外部的挑战和困难。
20世纪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社会主义产生了重大冲击。
然而,在21世纪,一些国家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发展,并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充满曲折和斗争的历史。
它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传播开始,经过了俄国革命和苏联的建立,发展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阶段。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未来和前途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未来和前途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未来和前途“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
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真是走了邪路。
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
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
对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个人,也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
还有,提倡有的人富裕起来以后,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
”这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定义。
在人类刚刚跨人21 世纪之际,世界局势千变万化,动荡不安,社会主义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所以正确回顾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展望新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对于我们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从19 世纪40 年代(共产党宣言)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式间世,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了。
回顾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胜利到多国实践,从低谷中重新奋起再次显示出强大的活力这样四个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以1848 年2 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成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征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明确地回答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改变自己历史命运的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为20 世纪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个时期,以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标志,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从而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其后,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想和短暂实践,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探索并建成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模式,对整个世界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第七讲 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
四、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的失误 和挫折
———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国家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社会主义建 设的起点同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情况存在巨大反差。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同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情况有 很大不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封建主义已经衰落和腐朽,而社 会主义制度建立时资本主义还处于发展之中。 ——— ———社会主义国家大多脱胎于封建主义势力仍然十分强大的社会 母体,在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反对封建主 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历史任务。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则是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制度的社会,这是 一种全新的社会历史变革。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继承 取代 互补 对抗
思考题
简述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 突破和建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怎样的社会? 论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
有全球化, 有全球化,就有反全球化
“世界体系”及其边缘国家、边缘人群 由于资本与劳动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刻对立,在全球化 中劳动者地位日益弱化 反全球化运动此起彼伏,内容五花八门; 近年逐渐形成了社会力量 “9·11”以后,国际社会对产生恐怖主 义根源的警觉
社会主义应该有所作为
积极参与全球化,同时也要警惕资本化 国际上,提倡建立新型的“国际主义”: 发展模式本土化、世界文明多样化和国 际关系民主化 在国内,特别要妥善处理劳资关系,以 强有力的社会力量弥补市场失灵、政府 失灵的缺陷
结束语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人类社 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 主义不是“历史的歧途” 主义不是“历史的歧途” 三、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进步和 对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牢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编者按:已经过去的20世纪,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来说,是一个辉煌与沉重、凯歌高奏与艰难挫折并存的世界。
世纪之初的俄国十月革命,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
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一国独秀发展到多国实践,成为支配世界的强大力量。
但在本世纪之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遇到了空前巨大的挫折。
然而,中国这个东方大国,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使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两幅截然不同的图景,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思考。
对社会主义的疑问与困惑、担心与忧虑,涉及到人们的信心、信念和信仰。
因此,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当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让我们通过学习,认识规律,把握本质,释去疑虑,坚定信心。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科学理论变成了现实社会制度的历史进程-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科学理论变成现实的社会制度,经过了40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15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出版了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乌托帮》。
书中莫尔控诉了资本原始积累对农民的残酷掠夺,并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未来社会的美好画卷。
这里以公有制为基础,不允许不劳而获而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人人从事劳动、按需分配产品。
1602年,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写下了著名的《太阳城》,他也控诉了私有制的罪恶,认为贫穷和财富是一切丑行的祸根,他设计了一种制度,人人参加劳动,共享劳动成果,没有私有财产。
19世纪,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预定这一制度必然灭亡,他们为未来社会设计了蓝图,提出废除国家的思想,认为私有制使人变成了魔鬼,使全世界变成了地狱,主张建立合作公社,所有财产均属公有,没有阶级、剥削和城乡差别。
怎样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第一题(老师会从以下三道中选一道,或许给些资料让你运用这三道题的理论进行分析):(1)为什么要根据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考察和分析中国社会、历史和民族的特点,深入研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实际问题,阐明其发展规律,并把马克思主义由欧洲形式和语言变成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语言,说明自己的理论和政策,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中共十五大报告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判断;源于改革开放的实践,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体系。
世界社会主义的两次高潮和两次挫折(2)试述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3)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2.第二题:二班考的是“谈谈你学习科学社会主义这门课的体会”。
社会主义诞生150多年来,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消灭剥削制度、消除两极分化、建设新型的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
但是,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也遭受了严重挫折。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也存在着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源于传统的社会主义本身。
就是说,传统的社会主义体制存在许多弊端,阻碍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如何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
如何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倪先敏【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1(016)002【摘要】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事件.苏联东欧剧变,使国际共运处于低潮.其原因在于照搬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党的建设没有搞好、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等.因此苏东剧变造成的大波折只是宣告了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错误路线的破产,并不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展望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尤其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成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升起了光明和希望.【总页数】4页(P18-21)【作者】倪先敏【作者单位】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1【相关文献】1.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和资本主义历史进程的比较--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J], 俞良早2.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科学认识党的执政经验 [J], 李玉峰3.科学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 [J], 施俊伟4.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必须认真解决的两个问题 [J], 向楠5.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效率与公平统一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一个十分重大而迫切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效率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观是辩证的有机统一,只有做到"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相统一",才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才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J], 曾建平;丁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的认识
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及其经验认识摘要: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飞跃,并在近现代的中国,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目的: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
方法:结合历史实际,通过探究社会主义各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
结论:社会主义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发展必然选择。
关键词: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时代背景1.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空想社会主义;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最早见于16世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盛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
并出现了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家。
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的社会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实行伟大变革的结果。
近代中国,以五四运动为契机,中国进入了新民主革命主义时期,新民主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私有制出现,同时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出现了。
社会主义产生的根源在于私有制社会的不满,和对公有制社会的向往。
法国启蒙运动直接促进了法国大革命,造就了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希望在现实社会里完全的、彻底的消灭“私有制”。
圣西门设想的社会中,人人劳动,没有不劳而获,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傅立叶希望建立一种以法伦斯泰尔为基层组织的社会主义社会,在这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一致的。
欧文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无产阶级贫困的原因,并从生产力的角度提出公有制与大生产的紧密关系,还提出过共产主义主张。
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的社会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实行伟大变革的结果。
当时,英国工业革命的进入完成阶段、大型工业化生产在经济中占统治地位。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我们应当承认,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上有过失误,并且这种失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这并不是主要的。
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是经济发展的起点不同。
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国家,经济大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有的国家(如中国)所承受的甚至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烂摊子,这同资本主义经过数百年掠夺积累起来的“资本巨富”差异十分悬殊(教学提示:可以我国解放初期为例,具体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面临的“一穷二白”面貌)。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越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但这不等于说,这些国家也可以把应该在资本主义阶段完成的历史任务从自己的历史进程中一笔抹去。
相反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必须用相当长的时间去实现资本主义阶段所应该完成的生产社会化、商品化、工业化和现代化,以及相应的民主法制和科学文化建设等。
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看不到这一点,失误就在所难免。
二是发展的手段不同。
资本主义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血腥的肮脏发迹史。
即使在今天,他们仍然在凭借技术和资本的垄断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不等价交换,攫取巨额财富。
而社会主义的发展,不可能也不会走这条路,我们靠的是本国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三是经济发展的时间长短不同。
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至今,只有80多年的历史,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不过四五十年历史,其经济、政治和社会运用机制还没有发育健全,如何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在艰苦探索中。
而资本主义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积累了雄厚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
即便如此,全世界100多个实行资本主义的国家中,进入发达行列的也不过20多个,特别是20世纪新独立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更是鲜有进入世界“富有俱乐部”的。
四是发展的环境不同。
社会主义国家从建立之日起,就受到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封锁、军事包围乃至武装侵略,发展环境十分险恶(教学提示:可举例说明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封锁和武力威胁)。
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
中国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先进人物为了救 中国,寻找了各种各样的主义,比如无政府主 义、新村主义、合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 社会民主主义等,包括我们党早期对马克思主 义的盲目照搬,实践证明都是不成功的。
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因为这个理论体系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 合中国实际的理论体系。
第四,把握十三个基本内容:社会
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社 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社会 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社会主义一国两制 理论、社会主义对外关系理论、社会主 义的领导和依靠力量理论、社会主义执 政党建设理论等。
在文化建设上,要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要 把软实力搞上去。
价值观是我们判断价值、对待价值、处理 价值过程中持有的根本观点和方法,核心价值 是其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倡导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倡导自 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倡导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
此由空想变为科学。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 帝国主义阶段。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列 宁的主要贡献:一是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二 是1917年领导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 义第一次由理论变为实践。此后又领导了6年的社会 主义建设。
1.关于“两个必然”。
“两个必然”即“资 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 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
确立核心价值观,既要靠教育宣传又要靠 法律制度,尤其是道德的法制化。
在社会建设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主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贫富差距问题, 二是社会保障问题。贫富差距要通过深化改革 ,限高、扩中和提低来解决。完善养老、医疗 等社会保障制度,一是要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 入。二是打破养老金和医疗的双轨制。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班级:软件10-04班姓名:张小龙学号:1020010432摘要: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科学社会理论,发展历程中的引人深思的问题,其历史必然性和科学性,我们如何正确认识该历程。
关键词: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理论实践问题参考文献:《乌托邦》《太阳城》《自然法典》《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共产党宣言》正文: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该历程具体可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运动的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从19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10年代末,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和运动到社会制度发展的阶段。
第三阶段从本世纪20年代初到50年代中期,是社会主义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的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从50年代后期到现在,是社会主义从单一模式到多样化发展的阶段。
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确立使人类在生产关系上第一次有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选择:一种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种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如同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
从此,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由欧洲逐渐扩展到整个世界,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一球两制”的过渡时代。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历程一再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是乌托邦;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会过时;社会主义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崭新追求和发展方向,不可战胜。
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首先必须弄清楚这些重大理论问题。
从中我们可以联想到几个关键问题: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如何理解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历史难题”。
三、冷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现状、特点及前景。
以上问题能帮助我们更好认识该过程,更深刻、更全面、更合理的认知她,学习她!1“社会主义就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大胆批判了资本主义,天才地预想了未来社会主义,却不能指明实现这一理想的正确道路。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演进的历史进程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演进的历史进程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结合中国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演进可以追溯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经历了早期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努力追求人民解放和国家建设的双重目标。
然而,由于历史条件和国内外环境的限制,早期社会主义探索的成果有限。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新时期的特点是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经济和外部经济联系等手段,推动经济发展和改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支撑和动力。
在这一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演进的历史进程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方面: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
在经济建设方面,中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措施,引进外资,发展民营经济,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财富的积累。
这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在社会建设方面,中国注重人民群众的福祉,大力推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演进的重要实践与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演进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许多重要的实践经验。
这些经验可以总结为几个关键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有机结合。
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但也不能忽视人民的福祉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只有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民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和领导力量。
只有坚定地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方向,并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
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doc
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73年的风风雨雨。
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即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阶段的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从1951年至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便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并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
这个初级阶段是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我们要作长期的努力奋斗,而不能有丝毫懈怠。
1987年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中,我们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反而是困难重重,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现阶段,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而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已经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而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已经居于矛盾的次要方面。
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那就是紧紧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积极发展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促使事物向更有利于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发展。
具体的讲,就是发展社会主义。
因而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一、社会主义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二、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发展必然选择第一,它是过去社会主义政权建立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以中国革命为例,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发展中从来没有强大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政党,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中国革命的胜利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独特途径实现,就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1905年革命中走上政治舞台的俄国无产阶级通过创立新型的阶级组织苏维埃,积累了政治总罢工和武装起义的经验,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进行了总演习。
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过程中,从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的俄国“二月革命”,到发动彼得格勒城市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一切都有别于马克思时期的无产阶级革命。
但是,列宁能够巧妙地将俄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最终使俄国走向社会主义。
这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经典注释。
第二,它是当代社会主义改革成效的现实的验证。
中国改革模式或改革的“中国特色”,正是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崭新命题。
如前所述,中国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指导思想;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的改革推进策略。
都是这一命题在一个具体时空环境中的运用。
如此才能使改革效应最优化和最大化,才能掌控改革、驾驭改革。
与本国实际结合,实际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脱离群众。
东欧剧变之所以是一种“多米诺骨牌效应”,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变动之所以使东欧党无所措手足,从反面验证了脱离本国实际的改革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极端危害性。
多年来盲目追随苏联,已使东欧国家的党政领导人逐渐丧失了维护民族特性的机能和对本国国情的独立探索的勇气。
一切唯苏联马首是瞻,不敢越“社会主义大家庭”雷池半步,是不可能做好改革发展这一极其复杂的社会大工程的。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目前,从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来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高得多。这是不是就说明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是不是就说明西方有些人提出的“由社会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命题具有科学性?这也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必须解开的一个“结”。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社会主义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发展必然选择
第一,它是过去社会主义政权建立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以中国革命为例,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发展中从来没有强大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政党,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中国革命的胜利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独特途径实现,就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1905年革命中走上政治舞台的俄国无产阶级通过创立新型的阶级组织苏维埃,积累了政治总罢工和武装起义的经验,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进行了总演习。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过程中,从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的俄国“二月革命”,到发动彼得格勒城市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一切都有别于马克思时期的无产阶级革命。但是,列宁能够巧妙地将俄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最终使俄国走向社会主义。这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经典注释。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不能因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而动摇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社会主义代替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义是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汲取苏、东剧变和本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正在摸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一百五十多年前,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深刻分析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搞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文化前提,但对于社会主义革命而言,对这个前提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弹性。
而且革命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过程,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社会政治条件。
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就是因为这些国家的革命条件已经成熟。
2.社会主义改变了世界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崛起,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完全可以说,没有社会主义决不会有世界的今天。
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找到了改变自己命运、获得社会解放、建设幸福生活的正确道路;使世界有了抗衡战争的力量,使人类摆脱了“战争怪圈”;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最终埋葬了世界殖民体系;迫使资本主义进行改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西方“和平演变”的得手和这些国家内部把“改革”变成“改向”是两个重要的直接原因,政治经济体制僵化造成经济发展缓慢和执政党严重脱离群众是两个深层次的根源,指导思想上背离和抛弃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根本教训。
这一事件说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
4.社会主义前途光明社会主义作为现实的社会制度还只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从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看是非常短暂的,总的说来社会主义的实践还处在初始阶段。
尽管如此,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和发展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富有生命力的。
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 于文俊
主要内容: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最早的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空想 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到19世纪初叶的工业革命阶段,在欧洲延续和传 播了三个多世纪,经历了三个阶段:
斯大林
2.关于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无 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公式是:暴 力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剥夺资本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马克思恩格斯对夺取政权方式的 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 19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认为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 治、夺取政权的主要方式。第二阶段 是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 提出两种类型国家可能有两种类型的 革命方式:暴力革命、和平过渡。第 三阶段是恩格斯晚年提出和平过渡, 然后增加社会主义因素,最后走向社 会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按需分配,阶级和 国家完全消亡,社会成员获得自由全面发展。自由人 的联合体。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对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党在这次探索中取 得的成果,为新时期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提供了宝贵经验、 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我们党继续对怎样建
这个结论得之于资本 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 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 矛盾。这个矛盾导致整个社 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表现 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不断 爆发;导致无产阶级的反抗 不断增长,资本主义私有制 的丧钟就要响了。
《宣言》发表至今160多年了,“两个 必然”没有完全实现,特别是二战后资本 主义得到较快的发展,主要原因是:第一 ,资本扩张。第二,科技革命。第三,自 我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也要看到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长期曲折的探索过程;既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又要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说明: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正是这两对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决定了人类社会的更替,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据此,他们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认为正是这一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的扩大,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和产品归全社会所有,由社会进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和分配。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最主要的表现为:资本主义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社会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必然导致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从而使社会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
这表明“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被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①生产力的社会化,要求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
2.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大趋势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社会。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自由竞争阶段,以独资经济为主要形式;在垄断阶段,以股份制经济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31页—第832页。
为主要形式;在“二战”以后,则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和明显的社会化的特点。
它不仅表现为股份制经济和合作经济的新发展,而且表现为国家所有制经济和“利害攸关者经济”的兴起,还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实际上是以股份制经济为基础的混合经济。
股份制经济是随着生产社会化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经济形式。
它可以为不同的经济制度服务,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资本家私人控股的股份制经济,是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一种形式;国家控股的股份制经济,是国家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
以此分析,当代资本主义股份制经济仍然是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经济,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
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代资本主义毕竟发生了重大变化。
股份制经济,虽然仍然是私有制经济,但它毕竟不同于传统的私有制经济。
相对于传统的独资形式的私有制经济而言,股份制经济有两大特点:一是可以通过发行股票集中小资本为大资本,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二是它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可以相对独立地运用股份资本开展经济活动。
股份制经济的这些特点,说明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私人资本已经具有了社会资本的形式,它是适应社会化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资本占有形式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实质,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私人财产的一种形式上的扬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一种否定,反映了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的发展趋势。
早在19世纪后半期,当股份制经济刚刚兴起的时候,马克思就预见到,这是“通向另一新的生产形式的单纯过度点”。
①股份制经济作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一种过渡形式,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表现。
“二战”后,资本主义股份制经济出现的持股法人化和股权分散化的特点,以及职工股份所有制的出现,在股份制经济为主体形式的基础上,当代资本主义还出现了国家所有制经济,合作制经济以及“利害攸关者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局面,这无不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正逐渐滋生起社会主义因素,反映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趋势。
(2)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活动,对其起调节作用的,除了“看不见的手”之外,又增加了一只“看得见的手”。
资本主义各国已经形成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较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主要包括计划指导、法制规范、政策调节和行政干预等内容。
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实现了从单一手段的市场调节向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转变,实行的是有政府干预和调控的市场经济。
有的西方学者把这种市场经济称为“社会市场经济”。
“社会市场经济”相对于传统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是一个重大的变化。
这一重大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消除了资本主义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克服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无序化,取而代之的是社会生产的“有政府状态”和经济运行的“有序化”。
这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无计划向行将到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计划生产投降,”①无政府状态正在向有政府状态转变,这种转变自然是一种质变。
其次,它使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具有了社会主义的某些特点或因素。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一直把整个社会生产的有计划调节看作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就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让位于按照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
”①而目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已经开始让位于国家对经济的计划调节和国家对经济的强有力的调控。
这说明,在国家对经济运行调控方面,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是一种质变,它摒弃了资本主义原有的东西,具有了未来社会主义的某些特点或因素。
(3)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由于出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更由于国家干预经济和工人阶级的长期不懈的斗争,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和新特点。
在继续实行按资分配的基本原则的同时,加强了国家的税收调节,普遍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实行最低工资立法甚至实行利润分享制度等,从而呈现出了某些兼顾“公平”的特点。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收入分配的现实是:在剩余价值规律依然占统治地位的同时,出现了收入分配兼顾“公平”的情况;在贫富两极分化依然存在的同时,在某些西、北欧国家中出现了收入均等化的趋向;在阶级剥削依然存在的同时,出现了社会福利制度普遍化的现象。
正如我国学者周弘所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在按资本分配为主的历史阶段中,也夹杂有按劳动和需求进行社会再分配的因素。
这种社会再分配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表现为受法律约束的强制性社会保险和政府通过税收和财政发放的各类福利补贴。
”①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这种分配制度的变化,客观上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变化。
在一定意义上,分配关系是整个社会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从分配角度考察,已经更加明显地看到了社会主义因素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生长。
通过以上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客观的介绍和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的性质没有根本改变,即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经济基础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实质没有改变。
由于资本主义的性质没有根本改变,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依然存在;资本家阶级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压迫依然存在;资本主义国家对其它国家的侵略扩张依然存在。
这仍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诸多社会问题和国际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所在。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说明,当今的资本主义已经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生了部分质变,即在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尚未改变的前提下,资本主义的非根本性质、非基本矛盾已有所改变;在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尚未改变的前提下,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出现了局部的改变;在资本主义社会内,一些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否定因素或社会主义因素在生成并发展;“社会主义入口”的特征日益增多。
资本主义的部分质变,预示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还说明,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发展可以有多种途径,知识工人将成为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
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不存在暴力革命的形势,但却存在通过资本主义自身的调整和变革,克服资本主义坏的方面,发展社会主义的因素,从量变到质变,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可能。
在这一过程中,工人阶级仍然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主体,但已不是传统的产业工人,而是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化技术的知识工人。
正如旅居美国的中国自然科学家李靖炎先生在他的一篇题为《社会主义问题之我见》的文章中所说,知识工人,“这个目前在工人阶级中所占比例还很小,但是正在日益发展中,迟早有一天会变为工人阶级的主体的阶层,这个在目前阶级的自觉性还极低,但是迟早会觉醒起来的阶层,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惟一能在将来开创新的社会以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阶级力量。
”①3.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展现了社会主义的光辉前景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改革的展开,社会主义至今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
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展现了社会主义的光辉前景。
第一,社会主义理论,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社会主义的出现,就像东方地平线上的曙光①转引自吴江著《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沟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页。
照亮了人们的心田,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方向。
如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已深入人心,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一盏明灯。
不仅共产党人为之奋斗,而且广大劳动人民和一切进步人士也把它当作消灭剥削制度及各种不合理现象的惟一选择。
即使在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的光芒依然明亮。
即使在西方学者中,承认这一点的人也不少。
例如,美国事业研究所研究员詹姆斯·格拉斯曼在他的文章《卡尔·马克思无形的手》中说道:“在柏林墙被推倒9年之后,卡尔·马克思成了人们打趣、讽刺和表达怀旧情绪的对象。
”然而,事实是:“他们思想的影响如此之深,以至我们竟觉察不到它的存在。
”他的同事乔治·赖斯曼说,马克思理论仍然是“20世纪自由主义的整个经济和社会纲领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著作,被学子们反复研读,被专家学者,包括一些西方学术权威所引证。
《资本论》名列人类社会出版、发行、流传最广的著作之前茅。
1999年下半年,英国广播公司举行了整整一个月的网上投票,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另一家媒体,英国路透社评选千年伟人,第一名是爱因斯坦,并列第二的是卡尔·马克思和印度的圣雄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