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_1-课件
合集下载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概述(PPT 35页)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概述(PPT 35页)](https://img.taocdn.com/s3/m/c280c432c850ad02de80419f.png)
唯物史观的建立,结束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长 期统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卡尔·马克思 (1818—1883)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20—1895)
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存在封建主义落 后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中,能产生科学 社会主义先进思想。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
(1)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 有时先于社会存在。
行业PPT模板:/h angye/ PPT素材下载:/s ucai/ PPT图表下载:/t 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 l/ PPT课件下载:/ kejian/ 试卷下载:/shit i/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思维与存下在和社雪会存在了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秀才:大雪纷纷落地 官员:这是皇家瑞气 财主:下它三年何妨
穷人:放屁
——社会地位、所受的教育等不同
材料一:清明扫墓中,民间旧习俗要烧纸钱、纸车、纸 马等,好让死去的人在“阴间”也享受世人的生活,这种对所谓 “阴间”生活的想象,无非是人们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根源于 现实的社会生活。
★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实践观点,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 反作用,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B.实践观点,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关注社会:
背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外发出《关于公布20XX年 XX类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的公告》(公告20XX年第XXX 号)。根据检测结果,XX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 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被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为 1.2μg/kg,国家规定的最高值为0.5μg/kg,)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 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e46624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e.png)
②推进垃圾分类坚持了群众工作路线
③垃圾的价值既具有多样性也具有变动性
3.“吃就吃新鲜的”,这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通
C 常情况下,对大多数食品而言,越新鲜,味道越好,其营养价值
也越高。但对黄花菜、海蜇、木耳等食品而言,“新鲜”往往意
味着可能存在食物中毒的隐患。上述材料说明( )
①真理总是局限于一定的条件和范围 ②真理与谬误并无明显
的界限 ③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真理是对客
的
发
不断 解决
前进的、上升的
阶级社会——阶级斗争—直接动力
展
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
实现 途径
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直接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向前不断发展的动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指
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
年,依法维护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保持土地承包
C 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 ①表明社会发展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③表明我国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
④是对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巩固和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根据
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做出的重大判断。
基于这一判断,党中央进行重大战略部署,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引
B 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述材料表明(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课件(32张)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课件(32张)](https://img.taocdn.com/s3/m/14cd603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e.png)
【训练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了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必须 要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改革的重大论断和主要理念。这是因为( ) ①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 作用③社会意识对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有积极的推动作用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 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和变革。
11
8.在不同阶段中,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1)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即在 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 (2)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 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 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①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 础的发展。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解析:C [①不是本题的原因;要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改革的重大论断和主要理念,这是 因为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 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②④符合题意;社会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社会 意识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③错误。]
易错点5 混淆两大社会基本规律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PPT教学课件(实现人生的价值等9个) 人教课标版1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PPT教学课件(实现人生的价值等9个) 人教课标版1](https://img.taocdn.com/s3/m/a90b4711a5e9856a5612606f.png)
(2)外延:①不同国家,不同 时期,人民群众有不同的范围。 恩格斯说:人民群众指居民中的 大多数。
②劳动群众始终是主体部分
考点知识梳理
③我国现阶段包括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3)不能认为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 富、知识分子创造精神财富。
1.判断:(1)劳动合同制度属于社会 意识范畴;劳动合同属于社会存在范畴。 ()
(2)“炎热地区的人们象老头子一样 怯弱”,说明地理环境是最主要的社会存 在。( )
(3)对谁是历史的创造者的不同回答, 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 ()
考点知识梳理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决定。 ()
(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始终密不可 分。( )
考点知识梳理
(3)社会存在的性质是通过物质资料生 产方式的性质表现出来的,而物质资料生 产方式的性质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 的。这样,社会存在的性质实质是由生产 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社会存在的性 质在阶级社会中主要指阶级性。
(4)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 同时必须看到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坚持两 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辩证法与唯物 主义的统一。
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剖析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原理
方法论
((①②总12))生适不之生产合适,产生关时合力产系起时决关起推反定系一阻动生作定碍产用作要关于作用适系生。用合产。。力生。产力状况状况。((生力12))产不集通力相中过发适力改展应量革。的发生环展产节生关和产系方力中面。同生促产进
考点知识梳理
(2)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就具有相 对独立性,也就是说虽然社会存在 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但 这个必然的变化往往需要有一个过 程,社会意识不一定与社会存在同 时、同等程度地发生变化。
②劳动群众始终是主体部分
考点知识梳理
③我国现阶段包括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3)不能认为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 富、知识分子创造精神财富。
1.判断:(1)劳动合同制度属于社会 意识范畴;劳动合同属于社会存在范畴。 ()
(2)“炎热地区的人们象老头子一样 怯弱”,说明地理环境是最主要的社会存 在。( )
(3)对谁是历史的创造者的不同回答, 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 ()
考点知识梳理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决定。 ()
(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始终密不可 分。( )
考点知识梳理
(3)社会存在的性质是通过物质资料生 产方式的性质表现出来的,而物质资料生 产方式的性质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 的。这样,社会存在的性质实质是由生产 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社会存在的性 质在阶级社会中主要指阶级性。
(4)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 同时必须看到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坚持两 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辩证法与唯物 主义的统一。
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剖析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原理
方法论
((①②总12))生适不之生产合适,产生关时合力产系起时决关起推反定系一阻动生作定碍产用作要关于作用适系生。用合产。。力生。产力状况状况。((生力12))产不集通力相中过发适力改展应量革。的发生环展产节生关和产系方力中面。同生促产进
考点知识梳理
(2)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就具有相 对独立性,也就是说虽然社会存在 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但 这个必然的变化往往需要有一个过 程,社会意识不一定与社会存在同 时、同等程度地发生变化。
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课件(人教版)
![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9fe0d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6.png)
2023二轮复习
专题十一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网络构建
知识整合
பைடு நூலகம்
核心考点一 社会历史观
1.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历史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性质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过程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意识
时间 不完全同步: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先于社 会存在
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客 积极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有利的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
观 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90后”钳工小曾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走出校门后,他 扎根车间,刻苦钻研,以精湛的技术为企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荣获“全国 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做闪光的金子、品奋斗的甘甜”, 小曹的奋斗青春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获得的荣誉越多,人生的价值就越大 ②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努力奋斗才 能梦想成真 ③有意义的人生总是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相关联 ④只要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收获成功的幸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④我国立法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区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包括三方 面内容: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产品如何分配、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 关系。所有制结构调整、分配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等属于生产 关系的变革。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法律法规的完善、思想观念的解放 等则属于上层建筑的变革。
政治 模范作用 生活 ③政府:宗旨、工作原则、职能、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e491cbb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5.png)
• 1.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 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 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 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 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 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 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 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 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 1.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 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 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2.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 们的基本思想和根本方法。坚决反对脱离群 众的倾向和作风。(或:在实践中要正确处 理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要虚心向人·民群众 学习,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人·民群众服 务;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紧紧依靠人·民
• 3.教材P108“探究问题1”:为什么说劳 动是光荣的、美好的?谈谈劳动在人的价值 实现过程中的作用。
• 提示:本探究活动引用了名人名言,说明劳 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 发展的重要手段。劳动在人生价值实现过程 中起着重要作用。
• 4.教材P108“探究问题2”:一个人的人 生道路与他的理想信仰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联系上述材料,谈谈实现中国梦与今天中国 人的理想之间的关系。
方法技巧点拨
• (七)“定点法”解答主观题方法突破
• [例] 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 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 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 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 督,这被称为“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 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 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东、 生态广东的建设。2013年全省单位GDP能 耗超过全年下降3.5%的目标,全省社会节 能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先进行列。
•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 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 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 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 1.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 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 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2.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 们的基本思想和根本方法。坚决反对脱离群 众的倾向和作风。(或:在实践中要正确处 理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要虚心向人·民群众 学习,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人·民群众服 务;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紧紧依靠人·民
• 3.教材P108“探究问题1”:为什么说劳 动是光荣的、美好的?谈谈劳动在人的价值 实现过程中的作用。
• 提示:本探究活动引用了名人名言,说明劳 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 发展的重要手段。劳动在人生价值实现过程 中起着重要作用。
• 4.教材P108“探究问题2”:一个人的人 生道路与他的理想信仰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联系上述材料,谈谈实现中国梦与今天中国 人的理想之间的关系。
方法技巧点拨
• (七)“定点法”解答主观题方法突破
• [例] 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 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 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 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 督,这被称为“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 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 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东、 生态广东的建设。2013年全省单位GDP能 耗超过全年下降3.5%的目标,全省社会节 能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先进行列。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1价值与价值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1价值与价值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07dc205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3.png)
(1)你知道什么是“春雨工程”吗? 答案 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于2004年6月在北京召开全体代表大会,与会代表一致
呼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必须从孩子抓起,倡议实施“春雨工程”,意在在
科技援助站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科技教育普及、科技交流合作和科技援助互动
网络,使落后地区的中小学有步骤地实施科技援助信息计划,避免出现信息时
断加强自律。这要求党员干部 答案 解析
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②注重修身养德,树立正确的群众观
③办事光明磊落,树立正确的物质观
④做到知行合一,树立正确的实践观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12345
5.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择业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有些人在择业时只是一味地追求“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
(2)白芳礼老人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①白芳礼老人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的钱,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 中学和小学,资助了多名贫困学生,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满足了社会、 他人的需要,实现了社会价值。 ②同时,白芳礼老人也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2012年,在感动中 国的颁奖典礼上,白芳礼老人以草根助学的代表成为了特别奖的得奖者 之一。感动中国评选组委会以“白芳礼们”的形式,对老人表示了敬意, 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体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A.人应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稳定持久的价值观
B.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 C.人应该诚实守信、改造主观世界 D.真理是相对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12345
4.习近平在所著《之江新语》一书中引用了《礼记》中,“莫见乎隐,莫显
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告诫党员干部不仅要主动接受监督,而且还要不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618e62eff9aef8941e06bf.png)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及其矛盾运动
知识点: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 础。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各 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社会的 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政治、 法律制度和设施,决定社会的各种思想 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即经济基础决定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 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 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 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 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 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 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 展,阻碍社会前进。
涵。弘扬“三创” 精神,推进“两个率先” 体现了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 促进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弘 扬“三创”精神,推进“两个率先”,反映了社会意 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所以A似乎当然要选,但不要 急于求成,继续审题,我们会发现,D项更明确,它指 出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这就告诉我们要把握“最佳性” 的原则,注意比较各 个选项,择优选取。B、C两项属于正确但不相符的题 肢,应排除。答案:D z.xxk
二、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考点:
⑴、人民群众的概念 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⑶、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⑴、人民群众的概念
知识点: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 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 也包括杰出人物。
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 动者、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拥护社会 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 者,都属人民群众的范围。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讲义(PPT 58张)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讲义(PPT 58张)](https://img.taocdn.com/s3/m/21933364fe4733687e21aabd.png)
人们过去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将社会主义 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导致中国经济很长一段时间内越 计划越穷,物资奇缺,温饱都无法解决。
邓小平大胆实践,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这种认识的变化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经 济发展突飞猛进。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哲理?
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资料的生产方式。
B.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 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 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 现象的总称。
• • • • • • • •
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生产关系 D.生产力 E.“三个代表”的思想 F.自然地理环境 G.文学艺术
为何中国的菩萨形象类似中国古代妇女而不像外国女郎? 为何西方的耶稣形象类似西方男子而不像中国男子? 这说明这些宗教形象来自于哪里?这说明了什么哲理?
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⑵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只 不过是歪曲、虚幻的反映。 (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菩萨和耶稣,但这些宗教形 宗教观念从那里来 象总能在外部客观世界找到某些类似的原型。这些原型 进入人脑并经过人脑的加工,于是形成了对外部这些原 9 型的歪曲、虚幻的反映)
材料一:清明扫墓中,民间旧习俗要烧纸钱、纸车、 纸马等,好让死去的人在“阴间”也享受世人的生活, 这种对所谓“阴间”生活的想象,无非是人们现实生活 的一种折射,根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信贷消费的兴起,“花明天 的钱,圆今天的梦”已成为人们新的消费观念。这种消 费观念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 了巨大的变化而引起的。 两个材料分别和共同说明了什么哲理? ⑴材料一体现: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⑵材料二体现: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3/52021/3/52021/3/5Fr iday, March 05,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3/5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3月5日星期 五2021/3/52021/3/52021/3/5
二、价值观与科学发展观 1.价值观及其作用 (1)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处理价值问题时所持的立场、观点、态 度等。价值观人人都有,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思想和行 为有着重大的导向作用。
(2)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取向,代表了广大劳动人 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仅为我们提 供了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价值标准,提供了判断各项 工作成败得失的价值标准,还为我们提供了人生价值标准。
暂的人生创造永恒的价值,用长期的奋斗铸造无愧于时代的辉 煌。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探究社会历史规 律,寻觅人生价值意义,坚定崇高理想信念,是整个《生活与哲 学》的终点和落脚点。
【知 识 架 构 】
一、英雄人物也是人民群众的一员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1)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坚持群众史 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为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 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是实现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3/52021/3/5Fr iday, March 05,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4:41:59 P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3/52021/3/52021/3/5M ar-215-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3月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3/52021/3/5Marc h 5,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3/52021/3/52021/3/52021/3/5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单 元 概 述】 本单元通过两课和一个综合探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 律以及人生前进的必然道路。第十一课阐述了社会运动具有自 然运动没有的规律,揭示了社会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必然胜 利的趋势,为理解人生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客观依据;第十二课阐 述了价值观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以及人生价值的实质和实 现道路;综合探究则从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角度要求人们用短
2.科学发展观的性质与地位 (1)唯物辩证法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 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 坚决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地回答了“为谁发展”和 “靠谁发展”的重大价值原则问题,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基本立场;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种科学的价值判断 与价值选择,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价值观。
(2)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坚持英雄史 观,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认为不是“时势 造英雄”,而是“英雄造时势”,从根本上颠倒了个人与社会的 关系。
2.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杰出人物与平凡 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在 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与贡献。 (2)无论是杰出人物还是平凡个人,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都要受到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制约,都要遵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 律,孤立地谈个人创造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