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皮亚杰学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群集运算,出现了分类、序列、关系、传 递、数量、空间、时间和速度等逻辑概念。
已知A=B,B=C,就能推演出A=C 已知A>B,B>C,就能推演出A>C。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 )
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形式运算思维:可以在头脑里把形式和内容 分开,使思维从具体内容中解放出来,而表 现出能进行抽象的形式思维。 组合运算结构和四元转换群结构
访谈者:能够把樱草花放到花盒子里吗(并不改变它的标签)? Per:可以,樱草花也是花。 访谈者:我能把这些花(郁金香)的一枝放到樱草花的盒子里吗?
Per:可以,这花和樱草花很像。
当实验者这样做的时候,Per改变了主意,把它从盒子里拿出来,并
把它放回到其他花那里。


从无逻辑的图式到逻辑的图式
2. 同化

同化是个体以自己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为基础去吸收新 经验的过程

吃食物-消化作用-营养物质吸收-身体的一部分

受原有图式的影响 促进图式范围的扩大,引起图式的量的变化
3. 顺应

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 改变,即改变原有图式或建立一个新图式以容纳一个新刺 激的过程 食物-人体的有关器官如胃、肠要做出的相应变化

三、皮亚杰学派的影响

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促进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 影响了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影响了学习心理学的发展 开拓了新的心理学学科 影响了其他心理学领域的发展

基础: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 含义:给儿童一些材料和用具让他进行操作,结合儿童 的反应,以轻松的临床式态度,使用一些适合儿童特点 的简单明了的问题询问儿童做了什么。主试根据儿童的 反应情况,再进一步提出探究性问题或作业任务,要求 儿童进一步做出反应。研究反复进行下去,直至主试对 结果感到满意为止。


针对第一种缺陷,皮亚杰在日内瓦大学的同事和学生对皮 亚杰理论进行了补充和修正,形成了日内瓦新皮亚杰学派 ,即狭义的新皮亚杰学派。 针对第二种缺陷,世界各地的许多心理学家试图以信息加 工观点弥补皮亚杰智力发展理论的不足,借用信息加工的 模式和概念说明儿童认知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内在机制,形 成了信息加工(或智力发展)的新皮亚杰学派,即广义的 新皮亚杰学派。
A
B
A
B
•两个球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B更大” (不守恒) “一样大” (守恒)
长度守恒(7~8岁)
•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线段或棒在形状或空间安排上有何 变化,长度保持不变 A A
B
B
•两根棒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 “B更长”或“A更长”(不守恒) “一样长” (守恒)
面积守恒(8~9岁)
•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著作 《儿童的语言和思维》(1924) 《儿童的判断和推理》(1924) 《儿童的道德判断》(1932) 《儿童智慧的起源》(1936) 《智慧心理学》(1947) 《儿童心理学》(与英海尔德合著,1966) 《发生认识论原理》(1970) 《心理学与认识论》(1970)
第三节 皮亚杰学派的简要评价
一、皮亚杰学派的贡献 二、皮亚杰学派的局限 三、皮亚杰学派的影响
一、皮亚杰学派的贡献

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系统研究了儿童的心理发展。
创造了儿童心理研究的新方法。
二、皮亚杰学派的局限 带有显明的生物学化倾向。 存在逻辑中心主义的倾向。 尚有许多令人质疑之处。
第二节 皮亚杰学派的主要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论和结构论 二、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说和阶段论 三、心理学的方法学-临床法 四、发生认识论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论和结构论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
1.对已有观点的批判

只讲外因不讲发展(罗素) 只讲内因不讲发展(彪勒) 讲内外因相互作用而不讲发展(格式塔心理学派) 既讲外因又讲发展(联想主义心理学派) 既讲内因又讲发展(桑代克的试误说)
2.心理发展的实质

心理发展:主客体相互作用
主体S 客体O
儿童心理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同化(assimilation) 顺应(accommodation)

(二)心理发展的结构
1.图式

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 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皮亚杰、英海尔德) 种类增加,内容丰富 从简单的图式到复杂的图式 从外部的行为图式到内部的思维图式
(二)临床法的特点
1.设计丰富多彩的小实验 2.安排合理灵活的谈话 3.采用自然性质的观察 4.具有新颖严密的分析工具 5.不限制被试的反应 6.研究对象数量相对较少
为了发现儿童如何把一些花归到一个总类(花)以及 这个总类的属类(樱草花、紫罗兰、郁金香)的,研究者 在一名8岁儿童Per面前放了一些花并与之进行了如下临床 访谈:
A
B
A
B
•若将B放入杯中,水平面会高出A杯?一样高?低于A杯? “高一些”或“低一些” (不守恒) “一样高” (守恒)
(2)群集运算 组合性:A+A′ =B 逆向性:如果A+A′=B,那么B-A′=A 结合性:(A+A′)+B=A+(A′+B) 同一性:+A-A=0 冗余性:A+A=A

3.社会环境
含义:社会上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包括社会生活、 文化教育和语言等 作用:必要条件

4.平衡

含义: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作用:协调上述三个因素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

发展的阶段特征
普遍性 顺序不变性 转换和不可逆性 逐步发展性 平衡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三、皮亚杰学派的发展


皮亚杰理论存在的缺陷一:皮亚杰完全把他的研究局限于 认知发展的纯理论研究,忽视了教育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也忽视了与认知有关的非智力因素(如,情感、自我意识 和人格等)的研究。 皮亚杰理论存在的缺陷二:皮亚杰只研究了认知发展的宏 观规律,缺乏对认知发展的微观规律的研究;只强调认知 发展的普遍性,忽视了个体之间认知发展的差异性;仅以 抽象化和形式化的数理逻辑语言描绘认知发展,没有反映 认知发展的本质特征。

四元群结构
p代表灯亮,q代表运动停止,灯亮是运动停止的原因 I= p q(因灯亮而物体运动):同一性转换 N= p 非q (因灯亮而物体不动):反演性转换 R= q p(因物体运动而灯亮):互反性转换 C=非p q(灯不亮物体也动):对射性转换
三、心理学的方法学——临床法
(一)临床法的含义


1940年:任卢梭学院院长兼实验心理学讲席教授和心理 实验室主任 1954年:被推选为第14届国际心理学会主席,并任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局长 1955年:在日内瓦建立国际发生认识论研究中心,并担 任该中心主任 美国心理学会“卓著科学贡献奖”、荷兰伊拉斯谟奖、 国际心理学会“爱德华•李•桑代克”奖
B C D
3.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
初步的逻辑思维阶段 (1)守恒性 物体的本质特征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数目守恒(6~7岁)
•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
A
B •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 “B行多(不守恒)” “一样多(守恒)”
A
B
物质守恒(7~8岁)
•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思维的萌芽
(1)反射练习时期(0 ~ 1个月) (2)习惯动作时期(1 ~ 4、4.5个月) (3)有目的动作逐步形成时期(4.5 ~ 9个月) (4)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时期(9 ~ 11、12个月) (5)感知运动智力时期(11、12个月 ~ 1.5岁) (6)感知运动智力的综合时期(1.5 ~ 2岁)
第七章 皮亚杰学派
第一节 皮亚杰学派概述
第二节 皮亚杰学派的主要理论
第三节 皮亚杰学派的简要评价
第一节 皮亚杰学派概述
一、皮亚杰学派产生的背景 (一)哲学背景 康德哲学 结构主义 杜威等人的实用主义 布里奇曼的操作主义
(二)科学背景 生物学 布尔代数、符号逻辑学和现代控制论 (三)心理学背景 欧洲机能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精神分析 鲍德温(J M Baldwin)的思想
2.前运算阶段(2~7岁)
(1)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
•象征性思维
(2)直觉思维阶段(4~7岁)
•直觉
表象或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性 泛灵论 不可逆性 刻板性 自我中心化
三山实验
实验者从A、B、C、D 四个角度拍摄照片。孩子 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洋 娃娃站在另一位置。给孩 子看拍摄照片,要求其挑 选出洋娃娃所看到的是哪 张照片。 A
A
B
•两张图上的表面积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B更大” (不守恒) “一样大” (守恒)
重量守恒(9~10岁)
•基本原理: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量保持不变
A 两块叠在一起
பைடு நூலகம்
B 两块分放两边
•两堆东西是一样重,还是不一样重? “A更重” (不守恒)
“一样重” (守恒)
体积守恒(12~13岁)
•基本原理:不管放入水中的东西形状如何改变,杯中水的 体积不变

(一)发生认识论的基本假设 人类认识的发生和发展与儿童个体认识的发生和 发展是平行的或相似的。 (二)发生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1.认识的心理发生论 从心理发生的角度来看,认识既不来自客体,也 不来自主体,而是来自客体和主体之间的相互作 用。
2.认识的生物发生论 把生物学上的表型复制理论运用于认识发展, 用内因(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类比主 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认识的建构结构论 认知结构的三个特点:整体性、转换性、自我 调节性 认识的发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建构的过 程
二、皮亚杰学派的代表人物
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
出生于瑞士南部小城纳沙特尔 自幼聪慧过人 1915年:纳沙特尔大学生物学学士学位 1918年:获得生物学和哲学双博士学位 1918年:苏黎世大学,荣格,精神分析 1919年:巴黎大学 1921年:进入比奈(A Binet)实验室工作 1921年:任日内瓦卢梭学院的实验室主任

改造原有图式,形成新的图式,使得图式发生质的变化
4. 平衡

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equilibrium)

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顺应以及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 来发展和丰富图式的过程
二、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说和阶段论
(一)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成熟 含义: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的成熟 作用:提供最初装备,建立时间表,必要条件

Per:一样多,樱草花是花。 访谈者:数一下樱草花。 Per:四支。 访谈者:花呢? Per:七支。 访谈者:它们的数目一样么? Per(吃惊地):花更多些。
四、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
发生认识论:皮亚杰学说的理论基础。 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认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结构及其心理起源。 发生认识论就是企图根据认识的历史,它的社 会根源以及认识所依赖的概念与运算的心理来 源,去解释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皮亚杰)
访谈者:能不能把所有的花或所有的樱草花捆成更大一 束? Per:它们是同样的东西,樱草花也是花,不是么? 访谈者:假若我把所有的樱草花拿走,剩下的还有花么? Per:哦,有,还有紫罗兰、郁金香和其他的花。 访谈者:好的,假若我把所有的花拿走了,剩下的还有 樱草花吗? Per:没有了,樱草花是花,你把它们也拿走了。 访谈者:是花多一些还是樱草花多一些?
2. 物理环境 含义:个体对物体做出动作中的练习和习得经验 内容:物理的经验和逻辑—数学的经验 前者是指个体作用于物体,抽象出物体的特性 后者则是指个体作用于物体,旨在理解动作间 相互协调的结果 作用:必要条件
把一片小鸡的羽毛与一枚金属螺丝同时从同样高度抛下 把一块砖放进一个装满水的木桶中,把一块与砖同样大小 的木块放到另一个同样装满水的木桶中 把三块同样的粘土揉成不同的形状:第一块揉成一个球形, 第二块揉成香肠形,第三块揉成一条长蛇形 儿童尝试剪切木板—先用剪刀,然后用小刀,最后用锯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