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复习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古希腊时期的三大寓言家是:拉·封丹、克雷若夫和伊索。
2、古希腊时期寓言故事的代表作是《伊索寓言》,其体裁散文,特点是短小精悍。
3、古罗马时期的三大诗人:维吉尔、赫拉斯、奥维德,代表作分别是:《伊尼德》《诗艺》《变形记》。
4、古希腊戏剧的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屁得斯。
代表作品分别为:《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
其中,埃斯库罗斯被誉为悲剧之父。
5、阿里斯多芬被誉为古希腊“喜剧之父”,代表作是《阿卡奈人》。
6、《神曲》的作者是但丁,体裁为:长篇叙事诗。
中世纪的四种主要文学是: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
7、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前期的三位代表人物是:但丁、彼特拉克、薄迦丘,代表作分别为:《神曲》《歌集》(抒情诗)《十日谈》。
后期代表人物为: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即美术三杰)。
8、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9、十八世纪文学中,古典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是:蒲柏。
三大现实主义小说家是:迪福、斯威夫特、菲尔丁,代表作分别是:《鲁宾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
其中,菲尔丁的创作标志着十八世纪英国启蒙文学的最高成就。
10、魏玛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席勒和歌德,席勒的代表作是:《阴谋与爱情》;成名作是:《强盗》。
11、英国文学中,第一代诗人“湖畔派”代表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代表作分别是:《抒情歌谣集》《古丹子咏》《审判的幻景》。
第二代诗人代表有:拜伦、雪莱、济慈。
二、名词解释:
1、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70至80年代,在德国发生的一场文学运动。
要求个性解放,崇尚天才和叛逆,推崇自然和自我。
代表作家有席勒和歌德。
2、神曲:中世纪诗人但丁的著名作品。
采用中世纪梦幻文学形式,梦游“地狱”、“炼狱”和“天堂”,在中世纪神学体系的框架下,展示了人类经过迷惘和错误,在信仰(贝雅特丽齐)和理性(维吉尔)的指引下,经过苦难和考验走向光明与至善的历程。
分为3部,每部33歌,加序曲,共100歌。
3、骑士文学:骑士文学是欧洲中世纪特有的一种文学,是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世俗封建主文学。
它主要描写骑士的冒险和爱情,宣传骑士道德准则,肯定性爱,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禁欲主义和封建礼法。
它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抒情诗写骑士对贵妇人的爱和崇拜,叙事诗写骑士为爱情、名誉和宗教进行的冒险,注重情节的生动性和人物心理刻画。
它在骑士制度最为发达的法国兴盛。
抒情诗的中心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代表作为《破晓歌》;叙事诗的中心在法国北部,代表作为《特里斯丹》和《依瑟》。
4、城市文学:城市文学是中世纪时期在欧洲兴起的,反映市民意识的世俗文学,与民间文学有密切联系,它取材于日常生活,以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和教会的罪恶为主要内容,歌颂人民的智慧,它以讽刺为主要表现手法,风格朴素,语言生动。
在法国最为发达,主要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市民抒情诗、市民戏剧等,代表作品为讽刺叙事诗《列那狐传奇》。
5、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与发展,并且具有更强的革命性。
它提出自由、平等、人权等正面纲领,以理性为武器批判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特别是批判宗教迷信和专制统治,主张用启蒙教育来改造社会。
为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打下思想基础,对欧洲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
6、湖畔派:18~19世纪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流派。
他们因隐居布兰湖创作而得名,共同特征是:厌恶资本主义文明,主张远离政治斗争。
描写农村生活、自然风景和下层人民日常生活,反对古典主义规则,主张发展民间诗歌传统和民间语言,发挥艺术想象力,代表作家有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
7、狂飙突进运动:狂飙突进运动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在德国发生的一场文学运动。
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形成反封建高潮和文学繁荣时期,它强调文学的民族性、强调天才,歌颂大自然和淳朴人民,强烈要求个性解放,充满反封建叛逆精神,但无明确的政治目标,带有自发性及个人主义因素。
它得名于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
代表人物为青年时期的席勒和歌德,以及理论家赫尔德尔。
8、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是指拜伦笔下富于叛逆精神的个人主义英雄形象,他们与现实社会尖锐对立,同时又远离人民,看不到人民的力量,独自想整个社会挑战,为个人的幸福和自由而斗争。
他们高傲、倔强、孤独、苦闷,
以悲剧结局。
他们反映了拜伦世界观中的矛盾和当时青年一代的思想面貌,在文学史上产生很大影响。
代表人物为《海盗》中的康拉德。
9、文艺复兴运动:是14至16世纪在欧洲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萌芽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它是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萌芽,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艺为旗号,以人文主义为主导思想,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以反对中世纪封建神学的束缚,推动了科学与文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简答题:
1、简要说明《伪君子》中答尔丢夫这一宗教伪善者的欺骗性与危害性。
答:(1)答尔丢夫是17世纪宗教伪善者的化身,表里不一,将自己装扮成虔诚的教士。
实际上却是贪食贪睡贪财贪色的恶棍。
(2)恶行败露时,立刻露出狰狞面目,利用法律,串通官府,企图置他人于死地。
(3)他的行为向世人昭示了这种伪善者与法律、宗教、官府、宫廷联系密切,是伪善社会的产物,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2、简述《巴黎圣母院》这篇小说中的美丑对照原则。
答:美丑对照原则是:“丑就在美的旁边,恶善共存,黑暗光明相共,因此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同时表现丑,不应像古典主义那样只写崇高和优美。
”雨果认为,美丑并列可以通过否定达到对美的肯定,而如果将夸张了的美与丑集中在一起,其对照效果会便好。
在《巴黎圣母院》中,人物形象刻画方面,既有外貌美丑的对照,也有内心善恶的对照,如伽西莫多外貌奇丑,却表现出正义、勇敢、真诚和强烈的爱憎感情,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
此外,下层与上层两个社会,两个王朝和两个国王,两面三刀个法庭和两种审判,都有对照的意义。
3、你是如何理解唐吉诃德形象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的。
答:唐吉诃德的形象不是单面的,而是多面的;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
堂吉诃德从入迷到清醒的人物性格的发展,也是前所未有的,以往的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往往是始终如一的,《堂·吉诃德》这一成就给后世文学影响较大。
4、简述狂飙突进运动的主要内容。
答:在英法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和压抑,要求个性解放。
他们大喊大叫,崇尚天才和叛逆;强调民间文学和民族风格,推崇自然和自我。
5、简述《伪君子》的主题思想。
答:(1)通过对答尔丢夫伪装虔诚的揭露与鞭挞,矛头直教会。
(2)批判了宗教伪善的欺骗性与危害性。
(3)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
6、简述《浮士德》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最突出的特点。
答:用辩证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浮士德是灵与肉的对立统一,梅非斯特作恶造善的对立统一。
矛盾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群像。
天帝与魔鬼是理性与情欲的对比;浮士德与梅非斯特是人类与魔鬼的对比。
浮士德与玛加蕾特是知识者与自然人的对比。
7、简述“拜伦式英雄”。
答:拜伦在他的《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的统称。
他们都是侠骨柔肠的硬汉,不论是海盗、异教徒,还是被放逐者,个个热情勇敢,意志坚强,骄傲孤独,心怀人间悲哀而不惜同命运抗争。
因此,这些叙事诗又叫做“叛逆者叙事诗”。
8、简述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1)强烈的主观色彩。
(2)喜欢描写歌颂大自然。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4)追求强烈艺术效果,如夸张、对比、异国情调等。
9、试述哈姆莱特形象的意义。
答:(1)哈姆莱特是一个悲剧形象。
他代表了当时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但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罪恶势力过于强大,他最终在肉体上被毁灭,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冲突,他的悲剧是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2)他的意义不仅在于他是否实现了理想,关键在于提出了社会不合理的问题,从而鼓舞人们去完成他未尽的理想,这使他的悲剧又超出时代局限,具有永恒的精神价值。
10、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
答:(1)宣扬人文主义精神。
(2)运用现实主义方法。
(3)运用多种体裁。
(4)具有民族风格。
11、联系作品谈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主要特色。
答:(1)情节丰富生动。
(2)人物个性鲜明。
(3)擅长用内心独白手法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4)语言丰富多彩,具有个性化。
12、简析答尔丢夫的形象。
答:(1)答尔丢夫是莫里哀的喜剧作品《伪君子》的中心人物,他的典型性格是伪善.作品通过刻画这个骗子的丑行,集中揭露了教会势力的虚伪和反动。
(2)答尔丢夫是一个伪君子.他表面上清心寡欲,但到了奥尔恭家后,尽情的享受世俗快乐;他表面上不图财物,但实际上觊觎奥尔恭的全部家产,并以卑鄙的手段终于达到了鲸吞其财产的目的;他表面上“仁慈善良”,但实际上心狠手毒,一旦伪造被揭穿,便凶相毕露,不惜恩将仇报,欲置奥尔恭于死地;他佯装道貌岸然,忌讳女色,但实际上寡廉鲜耻,对奥尔恭的妻子垂涎三尺。
13、你是如何理解唐吉诃德形象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的。
答:唐吉诃德的形象不是单面的,而是多面的;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
堂吉诃德从入迷到清醒的人物性格的发展,也是前所未有的,以往的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往往是始终如一的,《堂·吉诃德》这一成就给后世文学影响较大。
14、试析堂吉诃德这一艺术形象。
答:(1)耽于骑士幻想的人文主义者,既有悲剧因素又有喜剧因素的复杂形象。
(2)脱离实际,荒诞不精的梦想家。
(3)又是道德高尚的人文主义者。
(4)这个形象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四、论述题:
1、堂吉诃德是个可笑、可爱、可敬又可悲的艺术典型,试论这一形象的矛盾性。
答:(1)他是个满脑子骑士幻想的不切买际的幻想家的典型。
理想与现实脱节,主观与客观分离是其主要特征。
受流行的骑士小说的毒害,他迷上了骑士道,试图恢复过时的骑士道。
因而,虽然动机良好,但行为却极其荒唐,效果也极坏。
吃尽了苦头。
出够了洋相。
(2)同时,他还是一个具有人文主义特征的可敬的人物。
他有渊博的学识,崇高的理想,有为真理和正义而献身的精神。
他打起仗来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且道德高尚,诚实守信。
他心目中的骑士道实际上也是他的人文主义理想的载体和寄托。
(3)当时的西班牙社会没有提供实现其理想的土壤,因而造就了这个可笑而又可敬的矛盾形象。
(4)这个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他,既讽刺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家,也表达和寄托了
人文主义理想,同时.还表达了对当时西班牙社会的苦涩理解。
2、浮士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的典型意义是什么?
答: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
是一个自强不息、执着探索者的形象。
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始终向上向善。
他又是普通人类的代表,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求之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个人欲求和现实所迷惑,而是一次又一次勇敢地超越了自我,不断走向新生活。
他是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些渴望摆脱蒙昧、获取真知而勇往直前的优秀知识分子的写照。
浮士德形象的意义,在于向人们指出了一条精神净化的道路,指出了人生的意义和人们应追求的生活理想,把人们引向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伟大道路。
3、论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答:(1)思想内容: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对封建制度和道德及宗教禁欲主义进行抨击,对封建贵族和僧侣上层的恶德败行加以嘲讽,并积极传播人性、人权、现世幸福、科学知识和国家统一等新的思想观念。
(2)艺术特征:①在现实主义方法的运用上更加自觉。
②文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③独特的民族风格开始形成。
4、联系《十日谈》、《巨人传》、《堂·吉诃德》和《哈姆莱特》四部作品,谈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答:(1)思想内容方面。
人文主义文学高举人文主义大旗,用人权、个性解放、现世主义、理性、平等观念来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
(2)创作方法方面。
现实主义方法运用上更加自觉。
抛弃取材圣经,以及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取材现实生活,如实反映生活。
(3)文学形式丰富多彩。
戏剧臻于完美。
散文、小说普遍受到欢迎。
(4)具有民族风格。
放弃拉丁文,采用本国地方语言写作,从民间吸取养分。
5、论述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主要特征。
答:(1)莎士比亚的戏剧情节生动丰富。
在他的剧作中,往往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形成多样化的戏剧冲突。
(2)莎士比亚的戏剧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不是单一的,平面的,而是具有多面性,复杂性,典型性。
(3)莎士比亚擅长用内心独白的手法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4)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他的戏剧语言丰富多彩,具有个性化,形象化特征。
6、人与命运的冲突是古希腊悲剧中的一个常见主题。
试比较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位悲剧诗人在命运观上的差异。
答:(1)埃斯库罗斯把命运看作具体的神物,认为命运支配人的一切,包括支配神。
(2)在索福克勒斯心目中,命运不是具体的神物,而是一种超乎人类之外的抽象观念,命运虽是不可抗拒的,其正义性、合理性却是可以怀疑的;正直的、坚强的英雄敢于和命运抗争是值得同情、歌颂的。
(3)欧里庇得斯却认为人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