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实践

合集下载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人文基础知识和文学素养,熟知汉语言文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批评方法和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和评价,具备扎实的文献阅读和文献检索能力,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文学研究进行辅助;同时,要培养具有较高的审美情操和人文关怀,具备独立思考、创作和批判的能力,能够从事文学研究、文化传媒、教育出版和相关行业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1. 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了解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化、文学的基本理论和鉴赏方法,熟悉汉语言文字学、文学史、诗歌学、小说学等基本学科知识。

2. 掌握较为扎实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能够运用批评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和评价。

3. 具备较强的文献阅读和文献检索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文学研究进行辅助。

4. 具备独立思考、创作和批判的能力,在文学研究、文化传媒、教育出版和相关行业从事创作、策划、编辑等工作。

三、课程设置1. 文学基础课程(1)古代文学古代文学选修一古代文学选修二(2)现代文学现代文学选修一现代文学选修二(3)诗歌学与散文学诗歌学散文学(4)小说学与戏剧学小说学戏剧学2. 文化课程(1)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化选修一(2)中国现代文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化选修一(3)世界文化世界文学史世界文化选修一3. 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1)文学理论文学理论选修一文学理论选修二(2)批评方法批评方法选修一批评方法选修二4. 文学研究与方法论(1)文学研究方法(2)文献阅读与检索(3)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学研究5. 创作与批判(1)文学创作(2)文学批判四、实践教学1.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1)文学研究实践:学生进行一定规模的文学研究项目,通过调研、写作和批判等环节,提升文学研究能力。

(2)创作实践: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形式,提升创作能力。

(3)实习与社会实践:学生实习于出版社、文化传媒机构等相关行业,进行实践锻炼。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定位。

咱们这个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啊,那就是专门为了培养未来超级棒的语文老师而设的。

想象一下,以后你就是那个站在讲台上,用文字和语言的魔法征服一群小脑袋瓜的神奇教师呢!二、培养目标。

1. 知识目标。

咱得让同学们精通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从古代汉语的那些之乎者也,到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法,就像掌握武林秘籍一样熟练。

文学方面,从先秦诸子百家到现代文学的各路大神,像鲁迅、茅盾啥的,他们的作品都得烂熟于心。

中国文学要吃透,外国文学也不能落下,什么莎士比亚的戏剧、托尔斯泰的小说,也得略知一二。

2. 能力目标。

教学能力是重点。

得会写教案,教案就像是作战计划,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课堂上能把那些复杂的知识用简单有趣的方式讲出来,让学生们像听故事一样轻松学习。

语言表达能力要强。

说话得字正腔圆、条理清晰,不管是讲课文还是跟学生谈心,都能让别人听得明明白白。

还有文学创作能力,虽说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大作家,但写个小文章、小诗啥的,得有点文采,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3. 素质目标。

要有高尚的师德。

这可是灵魂所在,要爱学生,尊重学生,有耐心,就像老母鸡护小鸡一样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

不能只懂书本知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各种文化现象都得有点见解,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旁征博引。

三、课程设置。

# (一)通识教育课程。

1. 思想政治类课程。

2. 外语类课程。

英语还是很重要的啦。

毕竟世界这么大,多懂一门外语就多一个交流的窗口。

而且说不定以后还能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教学理念呢。

3. 计算机类课程。

# (二)专业基础课程。

1. 古代汉语。

2. 现代汉语。

这是咱们日常生活中说话、写字的规范。

学好了现代汉语,就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读音、规范的字形和合理的语法。

可别小看这些,要是老师自己都讲错了,那可就闹笑话了。

3. 中国古代文学。

4. 中国现代文学。

# (三)专业核心课程。

1. 文学概论。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例(三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例(三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例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人文基础知识和广泛的专业素养,掌握深厚的汉语言文字学理论基础和扎实的语言文字学科研能力,具备较强的跨专业学习、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高的汉语语言文字教学能力和汉字文化传播能力,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掌握相关的数理统计和计算机应用知识;了解汉字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其影响;掌握对中文语言及周边语言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基本的汉字文化教育与研究工作以及语言文字学领域研究、教学工作。

二、专业培养要求1. 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需具备广泛的人文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古代文化、现代文学、语言学、修辞学、辞章学等。

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中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2. 熟悉相关研究方法和技能:学生需要熟悉汉字文化研究和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包括文字考证、语言分析、文献阅读和研究论文写作等。

3. 具备跨学科的学习和综合分析能力:学生需要具备在其他相关学科领域进行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4. 掌握汉语语言教学能力: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汉语教学能力,包括教学方法、素材准备、授课技巧等,能够胜任基本的汉语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

5. 熟悉数字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生需要熟悉计算机应用软件和数理统计等基本知识,能够运用于实际工作和研究中。

三、专业课程设置1. 必修课程-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汉语音韵学- 汉字文化概论- 修辞学- 文学理论与批评-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化遗产与保护- 汉字文化教育与交流- 汉语教学法- 计算机辅助汉语研究-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2. 选修课程- 中国古代史- 中国现代史- 汉字文化研究方法- 现代修辞学- 语法学- 语义学- 修辞学与写作- 汉字文化创意设计- 汉字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汉字文化创意产业开发- 文化管理与市场营销- 数字人文与文化研究四、实践教学环节1. 实习学生将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方向进行实习,可以选择参加报纸、杂志、出版社、文化机构等实习,以提高实际工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标准样本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标准样本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标准样本一、培养目标:本科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重要阶段。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基本功和广博的人文素养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如下:1. 具备扎实的汉语基本功:毕业生应熟练掌握标准汉语,具备优秀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独立撰写汉语论文和报告。

2. 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毕业生应具备较深厚的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知识,能够进行文化思考和文本解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

3. 具有独立、批判性思维:毕业生应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论证。

4. 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毕业生应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能够对于文学、语言、历史等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运用。

5. 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毕业生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交流和合作。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古代文学: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选读和古代文学理论的学习。

(2)现代文学:包括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选读和现代文学理论的学习。

(3)古代汉语:教授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经典文献阅读方法。

(4)现代汉语:教授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现代汉语应用能力。

(5)文学批评与文化理论:介绍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探讨文化理论的重要概念和研究方法。

(6)文学史:介绍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作品,培养对文学史的整体把握和分析能力。

(7)学科方法论:介绍汉语言文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培养论文写作和学术研究能力。

2. 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置不同的专业选修课程,如古代文学选修、现代文学选修、汉语教学选修、影视文化选修等,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3. 实践性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学科综合能力,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学生科研实践、实习实训、社会调研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一、引言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文学专业,培养学生对汉语及其相关文学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学素养。

二、培养目标在本方案中,我们将培养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具备流利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2.熟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其背景、内涵和意义;3.熟练运用文学分析方法,理解和解读文本;4.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5.锻炼创作能力,写作各类文学作品。

三、培养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现代汉语》:学习汉语语法和词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研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了解其创作背景和内涵;•《文学鉴赏与批评》:学习文学分析方法,培养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中国文学史》: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不同时期的特点。

2. 拓展课程•《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汉语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深入研究古代诗词,培养对韵律和意境的敏感度;•《话剧创作与演出》:学习话剧创作和表演技巧,锻炼创作能力;•《小说写作》:探索小说写作技巧,培养小说创作的能力。

3. 实践课程•实践教学和实验课程:组织学生参与文学研究、演讲比赛、剧本创作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参观学习和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文学展览、名人故居等,开拓学生的视野和见识;•学术交流和研讨会: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四、培养评价方法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培养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课堂测验:测试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2.作业评价: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3.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在课程中所学知识和能力;4.学术论文:要求学生撰写学术论文,评估其独立研究能力;5.实践表现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创新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目录1. 内容概要 (3)1.1 文档目的 (4)1.2 文档范围与适用对象 (4)2.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性质与定位 (5)2.1 专业背景 (6)2.2 专业特色 (7)2.3 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 (8)3. 培养目标 (9)3.1 知识能力结构 (10)3.1.1 专业知识掌握 (11)3.1.2 专业能力提升 (12)3.2 素质教育要求 (13)3.2.1 知识与思维能力 (14)3.2.2 实践与创新能力 (15)3.2.3 人文素养与道德责任感 (16)3.3 专业认证与评估 (17)4.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18)4.1 必修课程 (19)4.1.1 基础课程 (20)4.1.2 专业核心课程 (21)4.2 选修课程 (23)4.2.1 专业方向选修 (23)4.2.2 跨学科选修 (24)4.3 实践教学环节 (25)4.3.1 实验实训 (27)4.3.2 实习实训 (28)4.3.3 毕业设计 (29)4.4 教学手段与方法 (30)5.1 教学团队与师资力量 (32)5.2 教学资源配置 (33)5.3 教学过程管理 (34)5.3.1 课程安排 (35)5.3.2 课堂管理 (36)5.3.3 作业与考试 (37)5.4 质量监控与评估 (38)6. 学生学习指导 (39)6.1 学生自主学习 (40)6.2 学生活动 (41)6.3 学术竞赛 (42)6.4 学术交流 (43)6.5 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44)7. 培养方案的实施与调整 (46)7.2 动态调整机制 (48)7.3 专业发展与课程更新 (49)1. 内容概要本文档旨在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实施方案,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还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学生将全面掌握汉语言文学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文学培养方案旨在培养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人才。

具体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熟练运用汉语语言的能力;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化的深入理解;3.培养学生具备批评和研究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能独立进行文学研究;4.培养学生具备汉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的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汉语语法-古代汉语-文学基础理论-文学鉴赏与评论-社会语言学-口语表达与写作2.专业课程-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文学与社会-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方法-文学研究方法3.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以下选修课程:-文化与文学-文学作品分析-小说创作-诗歌创作-戏剧创作-影视文学-文化遗产与文学-媒体与传播文学三、实践环节1.实习学生在大学期间需参与相关企业、机构或院校的实习活动,以加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2.研究项目学生在大四时需参与文学研究项目,深入研究其中一文学或文化领域,进行独立的研究和论文撰写。

四、评价与考核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方面。

2.期末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

3.实践评价对学生实习和研究项目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以下领域的就业:1.高校、中学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3.文化机构和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展示工作;4.研究机构的研究员或助理研究员。

六、总结通过以上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本文学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文学理论素养和文化素养,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同时,通过实践环节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将他们培养成为具备批判意识和创造力的优秀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参考范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参考范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参考范文一、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熟悉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经典作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够在教育、出版、研究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周期及学分要求本专业学制为四年制本科教育,学生须修满总学分200学分才能完成学业。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中国古代文学概论:主要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及经典作品。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论:主要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及代表作品。

通过学习现当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当代社会的反思和理解能力。

(3)文学批评:通过学习文学批评理论,培养学生的文学评论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文学创作导论:通过学习文学创作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5)文学与社会:主要介绍文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思考能力。

2. 专业课程(1)古代文学:主要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古代文学研究和阅读能力。

(2)现当代文学:主要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和阅读能力。

(3)文学理论:主要介绍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流派,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论研究和分析能力。

(4)文化研究:主要介绍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化研究能力和跨学科研究能力。

(5)古代汉语:主要介绍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培养学生的古代文献阅读能力和古代汉语研究能力。

(6)现代汉语:主要介绍现代汉语的语法和词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写作能力。

(7)汉字学:主要介绍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汉字研究能力和文字编辑能力。

(8)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主要介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培养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规格1.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050101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2.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关怀和身心素质,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持续发展的潜力,能在文艺、新闻、高校、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及文化、宣传、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从专业角度看,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有正确的文艺观、语言文字观和比较扎实丰厚的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功。

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从事中文应用和研究所必要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以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技能。

(2)初步掌握中文学科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比较敏锐地发现和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基本懂得如何处理有关信息并开展研究,具备撰写一定水平的科研论文的能力。

(3)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能规范地使用汉语言文字,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专业外文书刊,达到四级标准;能比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达到规定的等级。

(5)具有职业迁移的智能基础和自我发展的潜在能力。

经过较短时间的学习、培训或实践,基本能适应职业岗位和社会角色转换的需要。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及追求新知的热情和良好习惯,具备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

4.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相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5.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6.学制及学分要求学制:4年学分要求:修满160学分方能毕业。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32学分,学科基础教育课程49学分,专业教育课程54学分,实验实践教育课程15学分, 综合素质教育课程10学分。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文(三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文(三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文(____字)第一部分: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文学修养,具备较强的汉语文献研究和文学批评能力,以及一定的汉语教学和传媒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第二部分:培养要求1. 专业基础知识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汉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理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写作规范等内容,并能够进行基本的文学创作和批评。

此外,还要了解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并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2. 专业选修课程学生需要选修一系列的专业选修课程,以提高自己在文学理论、文艺批评、文化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能力。

其中包括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文学研究方法与技巧等课程。

3. 实践教学学生需要参加一定量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文化交流和社会实践等方面。

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可以加深对文学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和批评眼光。

4. 海外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学校鼓励学生参加海外学习项目。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交换学生项目、短期游学项目、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了解国际文化和文学的最新发展动态,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5. 汉语教学和传媒工作能力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汉语教学和传媒工作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选修相关的教学和传媒课程,了解教学和传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和传媒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汉语基础知识:包括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2)中国文化与文学史:介绍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发展动态。

(3)文学理论与方法:包括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专业课程(1)文学作品阅读与解析: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介绍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批评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实践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实践

汉语言文学辅修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了充分发挥学校各学科的教育资源优势,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自愿进行跨院系、跨学科学习,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以及就业竞争能力,培养具备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主干课程现代汉语、文学概论、基础写作、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论,学术方法与论文写作三、学制学制2年四、学分要求本专业辅修学生最低需修满60个学分五、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不进行学历电子注册)六、各类课程结构及学分、学时比例及学分分布表七、汉语言文学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表八、专业主干课程简介(一)课程名称:现代汉语课程英文名称:Modern Chinese课程简介:本门课程在现代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从对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分析入手,系统讲授现代汉语共同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培养提高学生对现代汉语共同语的认识使用、分析、教学能力,从而为学生以后进行语文教学和进一步学习研究语言理论打好基础.教材:《现代汉语》兰宾汉、邢向东中华书局 2006年7月版参考书目:1、《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淑湘主编商务印书馆 2005年9月版2、《语法讲义》朱德熙主编商务印书馆 2005年6月版主讲教师简介:韩宝育,男,陕西岐山人,1955年生。

陕西师大文学院现代汉语教研室主任,教授。

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言概论课的教学和语言理论研究工作。

主要论著有:《语言与人的意义世界》、《现代汉语学习指要与习题测试》(主编之一)、《现代汉语句子分析》(合著)、《修辞小辞典》(修辞理论部分撰稿人)。

具有代表性学术论文有:《关于语言的哲学思考》、《语言符号的局限性》、《论言语表达和知悟的三维结构》等.(二)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课程简介:本门课程系统讲授人类语言的宏观知识,探索人类语言的结构、机制,揭示世界语言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探讨语言与相邻学科关系。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4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4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方案一、教育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和广泛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他们应具备出色的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胜任教育、文化媒体、出版等相关领域的工作,或选择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二、教育要求1. 知识与技能(1) 拥有坚实的汉语基础,能准确理解和运用规范汉语,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创作能力;(2) 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了解中国古今文学、文化的发展变迁及其相关理论,熟悉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3) 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能流利使用外语进行交流和学习,具备国际视野;(4) 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研究工作,具备信息素养;(5) 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独立进行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6) 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适应现代专业工作的需求。

2. 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包括语文、汉字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世界文学史、文学理论、写作、修辞学等;(2) 专业核心课程:现代汉语研究、古代汉语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小说研究、诗歌研究、戏剧研究、散文研究、文学批评、文艺理论等;(3) 选修课程: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汉字书法、文化研究、传媒与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影视创作与理论、古籍阅读等。

3. 实践教学(1) 实习实践:安排学生在教育、文化媒体、出版等相关单位实习,提供专业实践机会,提升实际工作能力;(2) 科研项目: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3) 学术论坛:组织学生参加学术讨论会、研讨会,提升学术素养和学术交流能力;(4) 写作实践:通过文学创作、文字编辑、翻译等活动,培养文学创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1. 学制:本科学制为4年,5年制学生可获得双学位。

2. 学位:完成规定课程、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经考核合格,授予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标准版本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标准版本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标准版本一、培养目标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具备较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研究、创作、批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主要面向高中毕业生,要求学生通过整体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具备独立研究和实践能力,以及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素养,为汉语言文学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做出贡献。

二、培养要求1.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进取精神,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2.文化素质和社会科学知识素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熟悉国内外文化、艺术以及相关领域的著名作家、作品,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熟练运用现代汉语进行书写和表达的能力,具备阅读、理解、分析和研究文学作品的能力,具备独立创作作品和编辑论文的能力。

4.综合能力:具备较强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素养,能够运用语言文学知识分析、解释和评价相关学科和领域的问题,具备综合运用汉语言文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具备参与学术交流、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的能力,能够独立或配合他人进行实际工作。

三、培养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语文等。

2.专业基础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选读、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读、中国古代文化、中国现代文化、古代修辞学、现代修辞学、古代诗歌、现代诗歌、古代戏剧、现代戏剧等。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经典版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经典版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经典版一、专业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是以培养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学理论基础和较为全面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能力的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学科。

培养目标主要包括:1. 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理论,具备深入研究汉语言文学的能力。

2. 具备较高的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汉语进行文学批评、研究和创作。

3. 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研究能力,能够结合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汉语言文学研究。

4. 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在不同岗位和领域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培养方案设置1. 课程设置:(1)通识教育课程(必修):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外语、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等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必修):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中国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等课程。

(3)专业核心课程(必修):包括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方法、经典名著解读、现代文学批评等课程。

(4)专业选修课程:包括中国古代文化、文言实用写作、现当代作家研究、诗歌鉴赏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

(5)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习、社会调查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培养模式:(1)课堂教学: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交流来培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科研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学术成长和自主创新。

三、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还设立以下实践教学环节:1. 实习:每位学生需要完成一定时长的实习环节,通过在相关单位或机构进行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

2. 社会调查:通过课程设计等方式,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社会调查,通过实践了解社会情况,提高学生的调研能力和分析能力。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导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研究与创作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专业培养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深入的学习与培养,使其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培养目标:1.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学习并掌握汉字的构造和用法,了解汉字演变的历程和规律,能准确、规范地运用汉字书写和表达信息。

2.具备丰富的文化素养:学习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地域文化等,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具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使其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批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在文学创作和研究方面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4.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方案:1.学科基础课程(1)语言学基础:学习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语言的起源和发展,掌握语音、语法、语义等基本知识。

(2)文学基础:学习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不同流派的特点。

(3)汉字学:学习汉字的结构和演变,掌握汉字的基本用法和书写技巧。

2.专业核心课程(1)中国现代文学史:学习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掌握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研究的方法。

(2)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经典作品,了解古代文学的创作特点和文化背景。

(3)文学批评:学习文学批评的方法和理论,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批评和评价能力。

(4)文学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的创作。

3.选修课程(1)汉语教学法:学习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和发展。

(2)中国文化研究:学习中国文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简洁版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简洁版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简洁版第一学年
- 语文学科基础: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文学理论- 实践课程:写作与表达、口语与听力、阅读与理解
- 通识教育:思辨与论文写作、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
- 选修课程:汉字学、修辞学、古代诗词鉴赏
第二学年
- 语文学科基础:中国古代小说、中国现代小说、语言学、修辞学
- 实践课程:写作与文献检索、口语与辩论、阅读与分析
- 通识教育:跨文化交流、创新与创业
- 选修课程:现代诗歌鉴赏、中国戏曲、中国古代散文
第三学年
- 语文学科基础:中国古代戏曲、中国现代戏剧、文化研究、修辞学
- 实践课程:写作与文献研究、口语与演讲、阅读与批评
- 通识教育:领导力与团队合作、社会创新与公益服务
- 选修课程:中国古代散文鉴赏、现代散文鉴赏、中国文化概论
第四学年
- 语文学科基础:中国现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汉字学、修辞学
- 实践课程:论文写作与研究、口语与演讲、阅读与评论
- 通识教育:全球视野与跨文化理解、社会实践与公共服务领导能力
- 选修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鉴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备注:
- 本专业培养方案注重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 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规划,在选修课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

- 学生在第四学年需完成一篇独立完成的毕业论文,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文学辅修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了充分发挥学校各学科的教育资源优势,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自愿进行跨院系、跨学科学习,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以及就业竞争能力,培养具备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主干课程现代汉语、文学概论、基础写作、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论,学术方法与论文写作三、学制学制2年四、学分要求本专业辅修学生最低需修满60个学分五、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不进行学历电子注册)六、各类课程结构及学分、学时比例及学分分布表课程类别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学时占总学时比例课程模块专业必修48 80% 864 80% 专业选修 6 10% 108 10% 实践环节 6 10% 108 10% 合计60 100% 1008 100%七、汉语言文学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表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分学时考核方式备注专业必修课01 现代汉语 1 4 72 考试02 文学概论 2 4 72 考试03 基础写作 1 2 36 考试04 语言学概论 3 2 36 考试05 中国古代文学(一) 1 6 72 考试06 中国古代文学(二) 2 6 72 考试07 中国古代文学(三) 3 6 72 考试08 古代汉语 2 4 72 考试09 中国现代文学 1 4 72 考试10 中国当代文学 3 2 72 考试11 外国文学 2 4 72 考试12 中国古代文论 3 4 72 考试专业选修课13 文字学概论 3 2 36 考查14 西方文论 4 2 36 考查15 《史记》研究 2 2 36 考查16 中国现代小说史 2 2 36 考查17 西方现代派文学 3 2 36 考查18 美学概论 4 2 36 考查19 宋词研究 3 2 36 考查20 中国古典文献学 3 2 36 考查21 比较文学 4 2 36 考查22 唐诗研究 3 2 36 考查23 当代作家专题研究 4 2 36 考查24 鲁迅研究 2 2 36 考查实践25 毕业论文 4 6八、专业主干课程简介(一)课程名称:现代汉语课程英文名称:Modern Chinese课程简介:本门课程在现代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从对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分析入手,系统讲授现代汉语共同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培养提高学生对现代汉语共同语的认识使用、分析、教学能力,从而为学生以后进行语文教学和进一步学习研究语言理论打好基础。

教材:《现代汉语》兰宾汉、邢向东中华书局 2006年7月版参考书目:1、《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淑湘主编商务印书馆 2005年9月版2、《语法讲义》朱德熙主编商务印书馆 2005年6月版主讲教师简介:韩宝育,男,陕西岐山人,1955年生。

陕西师大文学院现代汉语教研室主任,教授。

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言概论课的教学和语言理论研究工作。

主要论著有:《语言与人的意义世界》、《现代汉语学习指要与习题测试》(主编之一)、《现代汉语句子分析》(合著)、《修辞小辞典》(修辞理论部分撰稿人)。

具有代表性学术论文有:《关于语言的哲学思考》、《语言符号的局限性》、《论言语表达和知悟的三维结构》等。

(二)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课程简介:本门课程系统讲授人类语言的宏观知识,探索人类语言的结构、机制,揭示世界语言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探讨语言与相邻学科关系。

在给语言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讨论语言在人类社会中作用、关系与地位。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语言与文学、语言与哲学、语言与人类各类文化现象的关系打好基础,为深入研究各种语言现象做准备。

教材:《语言学概论》韩宝育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版参考书目:1、《普通语言学教程》 [瑞士]索绪尔主编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2、《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 1999年12月主讲教师简介:邢向东,男,1960年4月生,毕业于山东东大学。

现任校学术委员会哲学社会科学分委会召集人,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现代汉语、汉语方言研究。

主要论文有:《神木方言研究》 (中华书局出版,2002年11月 );《陕北神木话重叠名词与儿化名词的比较》(《国际汉学集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官话和晋语非重叠式两字组的连读变调》(香港《中国语文研究》2004年第一期)等。

主要著作有:《手指间的大河》、《敬畏苍天》、《金色的阿尔泰》、《跃马天山》、《黄金草原》、《野啤酒花》等。

(三)课程名称:古代汉语课程英文名称 Classical Chinese课程简介:“古代汉语”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讲授中学文言作品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由通论和文选两部门组成。

通论部分包括工具书简介、文字、音韵、词汇、语法、训诂、古书的标点翻译、诗词格律、古代文化常识等,旨在使学员从理论上掌握古代汉语的特点和规律;文选部分包括历代优秀的散文和诗歌,重在先秦两汉,旨在增强学生对古代汉语的感性知识。

教材:《古代汉语》(上下册)胡安顺、郭芹纳中华书局 2006年版参考书目:1、《古代汉语》共四册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1999年版2、《古代汉语》许嘉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主讲教师简介:胡安顺,男,汉,陕西商洛市人,1949年12月生。

文学硕士。

长期从事“古代汉语”、“汉语音韵学”及《春秋左传》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现为文学院教授,硕士及博士导师,古汉语教研室主任,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库候选专家。

1998—2001年主持教育部高师面向21世纪重点教改项目,自2004年起主持陕西省精品课程——古代汉语。

(四)课程名称:文学概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研究文学内容、形式、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的科学。

具体研究文学家、文学作品、文学读者、文学思潮及文学运动。

它借助文学史提供的丰富材料,来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关系的一般规律及文学自身产生和发展的特殊规律。

教材:《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参考书目:1、《文学理论教程参考资料》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2、《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主编北京三联书店 1992年版主讲教师简介:尤西林,男,汉族,1947年11月生,祖籍陕西榆林,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所长。

兼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答辩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美学、文艺学及人文科学原理(含现代信仰论)教学与研究。

(五)课程名称:基础写作课程英文名称:Basic Writing课程简介:“写作”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和实践课,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作文教学能力为宗旨。

其教学要求为:一、系统掌握了写作知识和分析文章的能力。

二、能写出文从字顺的各种体裁的文章。

三、具有指导中学生作文和评批作文的能力。

教材:《普通写作学》路德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参考书目:1、《写作教程》路德庆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2、《散文的写作》范培松主编语文出版社 1985年4月版主讲教师简介:杨宏科,男,1962年5月生。

现任文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写作文艺学创作论研究。

主要论文有:《〈陈忠实论〉辩论》(《小说评论》,2001年5月);《小说的民间精神》(《山花》理论专栏,2001年8月,收入《中国当代文学面面观》);《文学创作与生活积累》(《人民文学》理论专栏,2003年5月)。

主要著作有:《太阳发芽》(山东文艺出版社);《西去的骑手》(《收获》云南人民出版社);《老虎!老虎!》(春风文艺出版社);《大河》(云南人民出版社)等。

(六)课程名称:中国现代文学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课程简介:主要介绍从1917-1949年这段时间内的中国文学历史,分三编。

第一编从1917年-1927年“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第二编讲从1927年-1937年,“中国现代文学”的成长;第三编讲从1937-1949年,“中国现代文学”成熟。

该课程还包括作家、作品、文学思潮、社团、流派等内容。

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册郭志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参考书目:1、《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2、《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主讲教师简介:阎庆生,男,汉,1944年11月生,陕西礼泉人。

196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获四川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现任陕西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家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

主要从事鲁迅及重要作家研究。

学术专著有:《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质》、《鲁迅创作心理论》、《晚年孙犁研究》等。

在《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

(七)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课程简介:本课程系统讲述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学发展状况。

先秦文学的重点是诗经、《楚辞》、历史散文、诸子散文;汉魏六朝文学重点是汉赋、乐府诗、《史记》、五言诗;唐宋文学重点是诗词、散文;元明清文学的重点是戏剧小说。

教材:《中国文学史》四卷本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参考书目:1、《中国文学史》章培恒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2、《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版主讲教师简介:张学忠,男,汉族,1946年生。

中共党员。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81年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毕业。

现任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教以来,长期主讲《唐宋文学》、《书法》及《唐诗研究》、《唐宋诗词欣赏》等课程。

教学经验丰富,知识面广。

课堂教学充满激情,生动活泼,语言风趣幽默,能够突出重点,深入浅出,注意开拓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曾获校教学优秀奖。

(八)课程名称:中国当代文学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课程简介:“当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之后的一门主干课程,讲授的内容主要是四十多年来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包括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运动、文艺思想斗争、文学创作概况,分别评价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成就和影响的作家、作品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

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参考书目:1、《中国当代文学史》王庆生、李逸涛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年版2、《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洪子诚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主讲教师简介:李震,男,1963年2月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