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市场均衡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https://img.taocdn.com/s3/m/c0a91cf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a.png)
3.货币供给 - 是个存量概念,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
上所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 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是外生变量,不受利率影 响,由国家政策调节。
主要是狭义货币,M1:硬 r 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
是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价格指数=P
名义货币量=M
实际货币量=m=M /P
M1
LM曲线之外的经济含义
r%
同样收入, 利率过高
r1
A
L<M
r2
E2
LM曲线 E1
L>M B 同样收入,
利率过低
Y1
Y2
Y
LM曲线的经济含义
(1)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 L=M时,总产 出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2)货币市场上,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正向 关系。总产出增加时利率提高,总产出减少时 利率降低。 (3)LM曲线上的任何点都表示 L= M,即货币 市场实现了宏观均衡。反之,偏离LM曲线的任 何点位都表示 L≠M,即货币市场没有实现均衡 (4)LM 右边,表示 L>M,利率过低,导致货 币需求>货币供应。LM左边,表示 L<M,利率 过高,导致货币需求<货币供应。
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 机。
一张股票一年可获利10美元,而市场利率为 10%,则股票的市场价格就是100美元;同样, 若市场利率下降为5%,则这边股票的市场价格 为200美元。
当现行利率过高,即债券价格过低时,人们 估计利率会下降,即债券价格会上升,于是人民 会放弃货币,买进债券,以待日后债券价格上升 后卖出。反之则反。买涨卖跌。
维持货币市场均衡:
Ms一定时,L1与L2必须此消彼长。 国民收入增加,使得交易需求L1增加,这时利率
第二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第二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ff1d2831580216fc700afdad.png)
2、储蓄函数变动。 自发消费α↓,人们更节俭了。储蓄函数增加,储蓄 曲线左移(相同收入情况下,储蓄量增多)。 数学意义:α↓ --( α+e )/d↓→IS曲线在 纵 轴上的截距变小→IS左移,即:r不变时, Y 减少。 经济意义:投资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同样的储蓄, 较低的国民收入就可以提供了。△Y =K•△ α
4、税收变动。 数学意义:T↑--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小 →IS左移,即r不变时,Y也减少。 经济意义: T↑,I↓,C↓,Y↓。税收乘数作 用,使均衡国民收入减少。△Y=Kt•△T 理论应用:宏观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 G↑,T↓--扩张财政政策-- IS右移--Y↑ G↓,T↑--紧缩财政政策-- IS左移--Y↓
第二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 表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亲密接触,建立r与Y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通过S与I两个桥梁得以建立起来。 • 一、产品市场的均衡的含义: 是指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 二、 IS曲线及其推导
• r→I→S→Y,桥的两端是利率与国民收入,桥梁是I与 S
– (一)两部门经济: • 1、均衡条件: • 2、方程: • 3、IS曲线含义 – 反映r与Y之间关系的曲线,分析I=S时的r与Y组合,表明产 品市场的均衡。 – 注意 • 4、图形分析(四个图)
r
e
d
1 Y d
r
上式表明,均衡的国民收 入与利率存在着反方向的 变动关系。把这个关系用 曲线来表示,称为IS曲线。
y
图15-4 IS曲线
IS曲线含义注意
注意:IS曲线所表示的利率与国民收入之 间的关系并不是因果关系。它只表明当 利息率和国民收入存在着这样一种反方 向变动关系时,投资和储蓄保持相等, 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得到了满足。
4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4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30c278a70242a8956aece44b.png)
图4-2(d)中,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利率。当 利率为3时,收入为2 000;利率为4时,收入为1 500; 利率为5时,收入为1 000;等等。每一利率下的收入, 都是通过投资函数、S=I及储蓄函数得到的。将均衡利 率与均衡收入的众多数量组合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IS 曲线。由于IS曲线的代数式(Y=a+I0-dr)/(1-b)表明收 入是利率的减函数,IS曲线也就向右下方倾斜。
二、 IS曲线的斜率
从上可知,如果知道了一个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储 蓄函数和投资函数,就不难求得IS曲线。IS曲线斜率的大小, 或者说倾斜的程度,取决于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的斜率。 具体来说,投资曲线或储蓄曲线的斜率越小,IS曲线的斜率 也越小,即IS曲线越平坦。
影响IS曲线斜率的因素还可以从IS曲线的代数表达式中 看出。
IS曲线是从表示投资与利率关系的投资函数、表示 储蓄与收入关系的储蓄函数,以及投资与储蓄相等的关 系推导出来的。IS曲线的推导可以用图4-2来描述。
图4-2(a)中,横轴表示投资,纵轴表示利率,投 资曲线表示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该曲线是根据上例中 的投资函数I=1 250-250r画出来的。
图4-2(b)中,横轴表示投资,纵轴表示储蓄,从 原点出发的倾角为45°的直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投资 与储蓄相等。
因而IS曲线就较平缓。当边际消费倾向b较大时,就是 边际储蓄倾向较小,即储蓄曲线较平缓,因而IS曲线也较平 缓。
d是投资需求对于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它表示利率变 动一定幅度时投资变动的程度,如果d的值较大,即投资对 于利率变化比较敏感,IS曲线的斜率就较小,即IS曲线较平 缓。这是因为,投资对利率较敏感时,
利率的较小变动就会引起投资较大的变化,进而引起 收入较大的变动,反映在IS曲线上是:利率较小变动就要求 有收入较大变动与之相配合,才能使产品市场均衡。
第二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第二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319ad872f242336c1eb95eb6.png)
α + e + g
0
+ β T d
r 0
− β T
x 0
−
1 − β (1 − t ) y d
(2) i+g=s+Tn ⇒ e − d r + g 0 = − α + (1 − β )( y − T xn0 ) + T xn0 α + e + g 0 − β (T x 0 − T r 0 ) d y = − ⋅r 1 − β (1 − t ) 1 − β (1 − t )
四、斜率大小的决定因素 斜率大小的决定因素 五、IS曲线的移动 IS曲线的 曲线的移动
两部门均衡条件
s ( y ) = i (r ) c( y ) = α + βy i (r ) = e − dr
IS方程 IS方程——两部门 方程 两部门
− α + (1 − β ) y = e − dr
d
扩张性财政支出
α + e + g ′ − β Tx + β Tr 1 − β (1 − t )
y
IS曲线的推导 IS曲线的推导
s s=s(Y) s2 (C) s1 O y1 r (D) r1 r2 B y P1 A P2 y2 s1 O i1 r r1 r2 i=i(r) i (A) i2 i s2 (B) s s=i
y
O
y1
y2
O
i1
i2
四、斜率大小的决定因素
r =
α + e + g
0
+ β Tr0 − β T x0 1 − β (1 − t ) − y d d
西方学者认为:影响IS曲线斜率大小的主要是投资对利率的敏感 西方学者认为:影响IS曲线斜率大小的主要是投资对利率的敏感 IS 原因是边际消费倾向比较稳定,税率也不会轻易变动。 度。原因是边际消费倾向比较稳定,税率也不会轻易变动。
is曲线及其推导
![is曲线及其推导](https://img.taocdn.com/s3/m/9a314bf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8.png)
IS 曲线及其推导1.产品市场均衡: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2.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i c s c +=+简化为:s = i实际表示的是资本市场均衡的条件,但在封闭的经济中,它又表示产品市场的均衡。
3.均衡的收入的公式:βα--+=1dre y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成反向变化。
4.IS 的含义: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 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根据凯恩斯的储蓄函数s=s(Q)和投资函数i = i (r) 。
两部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可写为:)()(r i Q s =r 取决于货币市场,这里外生给定;产品市场只能决定产出Q 。
5.IS 曲线含义:在资本市场中供给与需求相等时所有实际国民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r0124y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即利率提高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减少,利率降低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增加。
处于IS 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 ,偏离IS 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没有实现均衡。
6.IS 曲线的推导如下图,图中(a )(c)和(d)是倒置的,各轴是正值。
图(a )时表示投资函数,投资和利息率按反方向变化,投资是利息的减函数。
(c )表示储蓄函数,s 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函数,与收入同方向变化。
图(b )表示储蓄与投资的均等关系,450线上的任意一点到两轴的距离导相等。
图(d )表示商品市场均衡时r 与Q 的关系。
首先,从图(a)的投资曲线上任取一点A,表示在利息率为Q1时,投资为i1;然后由A`作连线交于图(b)中的450线。
根据s=i 的均衡条件,在投资等于i1时,储蓄应为s1;根据图(c)的储蓄函数,储蓄函数为s1时,实际国民收入为Q1,从而在(d)中找到利息率为Q1、收入为Q1时储蓄与投资均衡点A。
同样的方法,在图(d)中可以得到B点。
连接AB两点就可以获得IS曲线。
注意:如果储蓄函数与投资函数不是直线,那就需要选取与投资函数曲线上更多的点所对应的储蓄函数上的收入来做出IS曲线.7.产品市场的自动均衡机制1) 例如C、D点都是非均衡点,在C点,是Q1与r2的组合,当利息率为r2时,投资应为i2,而在收入为Q1时,储蓄为s1,从而在Q1与r2时,商品市场是不均衡的,这表现为i2> s1。
产品市场均衡名词解释
![产品市场均衡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faecb9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1.png)
产品市场均衡名词解释
产品市场均衡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上,供给和需求达到一种
平衡状态,使得产品的价格和数量能够稳定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供给指的是市场上所有卖方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的产品数量,而需
求则是市场上所有买方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的产品数量。
当供给和
需求达到平衡时,市场上的产品价格和数量将不再有大幅波动,从
而形成市场的均衡状态。
这种均衡状态不是静态的,而是会随着市
场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产品市场均衡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概念,对于制定价格策略和市场营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产品市场的均衡与IS曲线
![产品市场的均衡与IS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023e024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69.png)
2022年12月11日星期日7时27分
16
22秒
西方经济学
假定只有利率发 生变化,其他因 素都不变
❖ 投资i是利率r的减函数,即投资与利率反向变动。
线性投资函数:i=e-dr
r%
❖ e:自主投资,是即使 r=0时也会有的投资量。
❖ d:投资系数,是投资需 求对于利率变动的反应程 度。表示利率每增减一个 百分点,投资增加的量。
2022年12月11日星期日7时27分 22秒
❖ (4)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右边,表示i<s,即现行的 利率水平过高,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小于储蓄规模。
❖ 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的左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 水平过低,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规模。
2022年12月11日星期日7时27分
12
22秒
IS曲线之外的经济含义
r%
y
r3 r2 r1 利率低, r4 i>s区域 y
S:save
储蓄
二部门经济中的均衡条件是总供给=总需求, i = s s=y-c ,所以y = c + i , 而c = a + by. 求解得均衡国民收入:y = (a+i) /1-b
i= e-dr 得到IS方程:
y a e dr 1 b
r a e 1 b y
d
d
2022年12月11日星期日7时27分
❖ 如果q>1,则企业的市场价值高于其资本的重置成本,因 而相对于企业的市场价值而言,新建厂房和设备比较便宜。 就会有新投资。
❖ 如果q<1,可以便宜地购买另一家企业,而不要新建投资。 所以,投资支出将较低。
2022年12月11日星期日7时27分
8
第十二章 产品市场的均衡(彭)
![第十二章 产品市场的均衡(彭)](https://img.taocdn.com/s3/m/884c23856bec0975f465e21a.png)
求得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为
第六节
乘数论
一、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与出口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从上节分析可知,在国民经济中, 1,如果总供给>总需求时,即S+T+M>I+G+X时,GDP将下降; 2,如果总收入<总消费,S+T+M<I+G+X,此时GDP将上升; 3,如果总收入=总消费,S+T+M=I+G+X,此时GDP将达到一个均 衡状态。 即当I,G,X上升时,GDP将上升;当I,G,X下降时,GDP将下降。这 三个变量对国民经济上升有推动作用;
S,I
S E I
0
Y*
Y
二、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通过联立方程组: C = a+b(Y – TO+TR)
C = a+b [(1-t )Y +TR]
C = a+b [(1-t )Y – TO+TR] = a – bTO + bTR + b (1-t )Y
三、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根据收支均衡方程式,有
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 定及变动
一、两部门经济 两部门:家庭部门,企业部门 二、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 入,结合收入恒等式和消费函数即可求得均衡收入 y=c+i 收入恒等式 c y 消费函数 解联立方程,就可得到均衡收入 y i 1
可见,如果知道了消费函数和投资量,就可得到均 衡的国民收入。
第十二章
产品市场的均衡
本章主要讨论国民收入如何决定;本章所研究 的产品市场中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也称为简单的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IS-LM模型
![IS-LM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84220ca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0.png)
1b
1b 1b
7
二、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凯恩斯以前的)古典学派认为:投资
与储蓄只与利率有关。 凯恩斯认为,储蓄不仅决定于利率,更重
要的是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
8
凯恩斯主义观点
凯恩斯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 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所决 定的。
货币的实际供给量(M)一般由国家 加以控制,是一个外生变量。因此,分析 的重点是货币需求。
结论:由交易动机、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 需求量与收入成正比。
如果用L1表示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引起的全部货 币需求量,用Y表示收入,这种货币需求和收入的函数关 系可以表示为:
L1 L1 (Y )
11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购买生利资产例如债券等 有价证券的有利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由投机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成反比。
………… 4
在坐标系中以纵轴 代表利率,横轴代表国 i
民收入,则可以得到一 5
条反映利率和收入之间 4 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
3
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 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 2
合,在这样的组合下, 1
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 0 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 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 称为IS曲线。
IS
1000 1400 1800 2200
i
LM2 LM0
LM1
O
Y
16
三、IS-LM曲线
(一)IS-LM模型
I<S有超额产品供给 L<M有超额货币供给
i IS I
LM
i0
E IV
II
III
O
Y0
I>S有超额产品需求 L<M有超额货币供给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https://img.taocdn.com/s3/m/2277947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4.png)
在竞争市场中,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价格接受 者,无法通过自身行为改变市场价格。
产品市场的均衡变动
80%
需求变动
当需求增加时,市场价格上升, 导致供给增加;当需求减少时, 市场价格下降,导致供给减少。
100%
供给变动
当供给增加时,市场价格下降, 导致需求增加;当供给减少时, 市场价格上升,导致需求减少。
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如汇率 波动、资本流动等,也会对国 内货币市场产生影响,从而影 响其均衡状态。
03
一般均衡理论
定义与概念
定义
一般均衡理论是指在所有市场都达到 供求相等的状态时,整个经济系统的 经济行为和表现。
概念
一般均衡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 理论,它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系统在所 有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和资源配置问题 。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产品市 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目
CONTENCT
录
• 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 • 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 一般均衡理论 •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 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
01
产品市场的品市场的一般均衡是指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和供给在一定条件下 相等,即市场处于出清状态。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无法获得 充分的信息,导致市场交易的 不公平性。
政府干预的方式
反垄断政策
通过限制垄断企业的行为或拆分大型企业来促进 市场竞争。
提供公共品
政府通过公共投资来提供公共品,例如公共交通 、公共卫生等。
环境保护政策
制定排放标准、征收环保税等措施来减少环境污 染。
信息披露政策
要求企业披露相关信息,以帮助消费者做出更明 智的决策。
概念
在一般均衡状态下,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格都是相等的,市场上 的每个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3.2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3.2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ae03506748d7c1c708a1456c.png)
小→从而当利
西方学者认为, 曲线斜率主要受投资利率弹性 影响, 曲线斜率主要受投资利率弹性d影响 西方学者认为,IS曲线斜率主要受投资利率弹性 影响,原因 比较稳定,税率t 一般也不会轻易变动。 据说是边际消费倾向β比较稳定,税率 p一般也不会轻易变动。
五、IS曲线的移动 曲线的移动 曲线函数关系:两部门经济 从IS曲线函数关系 两部门经济 曲线函数关系 三部门经济
1、代数法推导IS 、代数法推导
(1)总量分析法(假设两部门经济): )总量分析法(假设两部门经济): 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 c = c( y ) = a + βy 投资函数: 投资函数:i = i (r) = e − dr 物品市场均衡条件: 物品市场均衡条件: y = c + i a+ e d y= − ⋅r 或 曲线函数关系为: 则IS曲线函数关系为: 曲线函数关系为
三、方程: 方程: 两部门经济: (一)两部门经济: s ( y ) = i ( r )
1、均衡条件: 、均衡条件:
c ( y ) = α + β ⋅ y ⇒ s = −α + (1 − β ) y i ( r ) = e − d ⋅ r
2、方程: 、方程:
− α + (1 − β ) y = e − dr
r=
α + e 1− β
d − d
⋅y
β
(一)投资的利率弹性 d:前提是,不考虑 :前提是,
1、数学意义: d大→IS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小 、数学意义: 大 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小→IS曲线平缓 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小 曲线平缓 2、经济学意义: d大→投资对利率的变动反应敏感 2、经济学意义: d大→投资对利率的变动反应敏感→利率的较小变化将会 投资对利率的变动反应敏感→利率的较小变化将会 引起投资较大的变化→ 的变动幅度大 的变动幅度大; 引起投资较大的变化 y的变动幅度大; 反之,如果d值越小 表示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小, 值越小, 反之,如果 值越小,表示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小,则IS曲线的 曲线的 斜率就大, 越陡峭 在一个极端的场合, 越陡峭。 斜率就大,IS越陡峭。在一个极端的场合,即d=0,说明投资对利率变动 , 没有任何反应, 曲线变成一条垂线 曲线变成一条垂线。 没有任何反应,IS曲线变成一条垂线。
第二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第二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cf61483bba1aa8114431d9e9.png)
r I Y r I Y
二、IS曲线的经济含义
• 1)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时,总产出与利率 之间的关系。
• 2)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即利率提 高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减少,利率降低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增 加。
• 3)处于IS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偏离IS曲线的任 何点位都表示没有实现均衡。
d
d
一、IS曲线及其推导
• (二)IS曲线的几何推导
• IS曲线是根据投资与利率的关系(投资函数)、储蓄与收 入的关系(储蓄函数)以及储蓄与投资的关系(储蓄等于 投资),利用四个象限推导出来的。(三个关系四个象限)
• 图中象限(1)表示投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象限(2)表示投资和 储蓄的均衡状态,象限(3)表示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象限(4) 表示产品市场的均衡。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利率和收入的各个 组合点联结起来,就得到了IS曲线。
需求相等。 • 2、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
(1)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条件:C+S=C+i 即S=i (2)三部门经济中均衡的条件:C+S+T=C+i+G 即 S+T=i+G • 3、根据消费—投资法(C+i法)说明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 入的决定: 消费函数:C=C(y)=a+by 投资函数:i=i(r)=e-dr 均衡条件:y=c(y)+i(r) 即 y=(a+e)/(1-b)-dr/(1-b)
r→I→S→Y,桥的两端是利率与国 民收入,桥梁是I与S。
例题
• 已知消费函数c= 200+0.8y,投资函数i = 300-5r;求IS曲线的方程。
产品市场及其均衡
![产品市场及其均衡](https://img.taocdn.com/s3/m/c92227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4.png)
04
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其边际成本曲线在平 均可变成本曲线以上的部分
行业长期调整及结果
在长期内,厂商可以根据市场需 求调整生产规模,实现长期均衡
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 斜的,表示价格上升时,行业产 量增加
长期均衡时,所有厂商都不存在 超额利润,也不存在亏损,只获 得正常利润
完全竞争市场在长期内实现了资 源的最优配置,达到了帕累托最 优状态
价格歧视与消费者剩余
价格歧视
垄断者可能针对不同消费者或市场采取价格歧视策略 ,即对同一产品或服务收取不同的价格。价格歧视有 助于垄断者提高利润,但可能损害消费者福利。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 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在垄断市场中,由 于垄断者控制价格,消费者剩余可能受到压缩,导致 社会福利损失。同时,垄断者可能通过价格歧视等手 段进一步剥夺消费者剩余,加剧社会福利损失。然而 ,在某些情况下,如垄断者提供的产品具有独特性或 创新性时,消费者剩余也可能得到增加。
供需变化对均衡影响
供给变化
当生产者的生产成本、技术、预期等因素发生变化时,供给曲线会向左或向右移动。供给 曲线的移动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化。
需求变化
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替代品价格、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发生变化时,需求曲线会向左或向 右移动。需求曲线的移动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反方向变化。
监测预警机制
建立完善的市场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 和解决市场失衡问题。
产能调控机制
加强产能调控,防止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
创新驱动机制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法规政策保障
加强法规政策制定和执行,为市场健康发展 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部分市场理论产品市场及其均衡
![第二部分市场理论产品市场及其均衡](https://img.taocdn.com/s3/m/697a001ae518964bcf847cea.png)
吉芬商品主要指贫困地区中生活所必需的低档 商品。这类商品因英国人吉芬而得名。
吉芬注意到,在1845年爱尔兰发生大灾荒时, 虽然马铃薯的价格急剧上涨,但对其需求不减反 增。通过调查,吉芬发现根源所在:灾荒使爱尔 兰人民收入急剧减少,除马铃薯外,人们没有能 力购买其他食物,因此,尽管马铃薯价格上涨, 其需求也没有减少。后来,人们将贫困地区的低 档商品统称为吉芬商品。
若只考察商品本身价格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而 不考虑其他因素,则需求函数可表达为:
Qd=f(P)
(2.2)
2、需求表、需求曲线
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 身价格及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需求表和需 求曲线加以表示。
需求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及其相应的 需求量的数字序列表,如表2-1所示:
作用。正因如此, 经济学中将商品分为正常商品和低档商 品两大类,正常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同方 向变动, 而低档商品则反之。这在现实生活中也不难理 解。试想一下, 1845年爱尔兰大饥荒使得大量的家庭因 此陷入贫困,马铃薯这样的仅能维持生活和生命的低档品, 无疑会在大多数贫困家庭的消费支出中占较大比重,马铃 薯价格的上升更会导致贫困家庭实际收入水平大幅度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 变得更穷的人们为了能生存下来,就不 得不大量地增加对低档商品的购买而放弃正常商品。相比 起马铃薯这种低档商品来说,已经没有比这更便宜的替代 品了, 这样发生在马铃薯需求上的收入效应作用便大于 替代作用, 从而造成马铃薯的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 增加的特殊现象。一种商品只有同时具备“是低档品” 和“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这两个条件时, 才可以被 称为吉芬商品。
需求函数、需求表及需求曲线所描述的商品需 求量及其价格之间的关系,被称为需求定理。其 具体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 需求量与其价格反方向变动,价格上升,需求量 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第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产品市场的均衡
![第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产品市场的均衡](https://img.taocdn.com/s3/m/77ae3b5425c52cc58ad6be14.png)
主要内容
• 消费、储蓄与投资; • 国民收入的决定; • 乘数原理。
4
第一节 消费、储蓄与投资
1、总需求与均衡产出; 2、消费函数; 3、储蓄函数; 4、投资函数
5
一、总需求与均衡产出
总需求是指经济中对商品需求的总量。它 包括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 与出口(X)等。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 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即 GDP、NDP、NI、PI就都相等。
7
二、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是指 居民的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变量之间的依 存关系。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 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得快。
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消费函 数或消费倾向(Propensity to consume)。 可以写为:
AD C I _ G
(C cTR I0 G ) c(1 t)Y 32
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均衡条件:Y=C+I+G
消费函数:C (C cTR) c(1t)Y
投资函数:I=I0
政府购买:G G
均衡国民收入:
_
Y C cTR I0 G
C=f(Y)
8
两个重要概念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增加1单位收入 中所引起的消费的增加量。可用公式表示为:
MPC C 平均消费倾Y向(APC)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 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可用公式表 示为:
APC C Y
9
消费函数的特点:第一,无论收入为多少,消费 总是为正数,即存在一部分自发消费(Autonomous consumption);第二,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 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那么快。
宏观经济学宏观第十章产品市场的均衡
![宏观经济学宏观第十章产品市场的均衡](https://img.taocdn.com/s3/m/a2ba8ccba26925c52cc5bfb9.png)
<1,消费总量<收入总量(产生储蓄); =1,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储蓄为零); >1,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产生负储蓄。
例:收入100元中80元用于消费 平均消费倾向APC = c/y = 0.8
(2)边际消费倾向 MPC
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P
AS
E
E=y
P0
AD y
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450
y
支出决定收入的45°线
❖2、达到均衡的调整机制
❖
——非意愿存货投资的变动
❖
❖产出>需求,企业非意愿存货增加,即IU>0, 减少生产
❖产出<需求,企业库存减少,即IU<0,增加生 产
注:IU=非意愿存货=unintended inventory
均衡,不再变动。非意愿存货IU =0 总产出=总需求,企业生产稳定
❖(一) 宏观经济各部分的循环流程
❖(二) 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生产
❖一般说来,一国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和服务, 就是该国的国民财富,同时也是该国的国 民收入
❖流量指标:国民收入一般会以一定时期作 为考察的范围;
❖存量指标:国民财富以特定时点的累积额。
❖(三) 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分配
❖微观经济学的分配理论认为各种生产要素 所有者,按照各自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 的贡献,获取国民收入中的相应部分。
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收入。 宏观经济学假定消费与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函数关系。
3、凯恩斯消费函数
凯恩斯消费函数: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 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 多。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凯 恩斯消费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 {1/[1- b(1-t)]}(a-bT0+bTR+I0+G0)
变动税制的自动稳定功能
对比:私人部门投资乘数 固定税制: Y=[1/(1-b)](a-bT+bTR+I0+G0)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C1
C
a
C0
A
C=a+bY
O S
S1
450 Y0 Y1 Y
S= -a +(1-b)Y
O
B
Y
-a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等于收入
3、投资函数
是指厂商的投资支出和决定投资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投资函数:I=I0
I
I0
I=I0 Y
O
二、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
储蓄的减少
(二)总需求----总供给法
1、均衡国民收入的确定
AD
45度线 AD=C+I C=a+bY
I0 O
Y Y0
2、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AD
45度线
AD1 AD0 =a+by+I0 AD2
O
Y Y2 Y0
Y1
两种方法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当总需求与总供给 相等时,投资和储蓄也是相等的。
三、投资乘数
Y1 Y2
投资乘数大于1
例题:已知一个小国在封闭经济条件 下的消费为600亿元,投资为70亿元。 计算:(1)均衡国民收入;(2)假 如均衡国民收入上升到720亿元,结 果消费增加到640亿元,求此时的边 际消费倾向和投资乘数。
四、政府收支行为的影响
购买、转移支付 常量
政府的经济活动
固定税收
S/I
S=-a+(1-b)Y I=I0
O -a
Y0
Y
Y1
Y
计划投资变动引起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S/I
S=-a+(1-b)Y I=I0
O -a
Y2
Y0
Y1
Y
边际储蓄倾向的大小制约着计划投资增减引起的 均衡国民收入增减的幅度(规模)
3、节俭悖论
S.I S0 S1
S1
S0 I
Y1
自发储蓄增加
Y0
Y
收入的减少
变动税制:
Y={1/[1- b(1-t)]}(a-bT0+bTR+I0+G0)
在变动税制情况下,各种乘数都要比固定税制
情况下小。变动税制能够起到减少经济波动幅 度的作用。称之为税制的自动稳定功能。
变动税制自动稳定功能的几何分析
AD
b
b(1-t)
O
Y0
Y1
Y1
’
Y
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投资为50,消费函数为 C=100+0.75Y。 (1) 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 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1 000,试求企 业非意愿存货投资。 2.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 (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200,政府购买支出 G=1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0.25Y。 (1)求均衡收入。 (2)求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 支付乘数。
第十三章 产品市场均衡
两个假设条件:
一是经济中存在着生产能力的闲置。
二是价格水平固定不变。
P
P0
O Y
主要内容:
消费、储蓄和投资函数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投资乘数
政府收支行为的影响
一、消费、储蓄和投资函数
1、消费函数
是指居民的消费支出和决定消费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C=a+bY
C代表实际消费支出; Y代表实际国民收入;
乘数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Hahn) 在1931年提出的,后来被凯恩斯加以利用,成 为凯恩斯主义和其它宏观经济学派用来分析宏 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乘数效应通常是指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具有 倍数作用,即因变量的改变量是自变量增量的 倍数。乘数效应也称倍数效应或放大效应。 投资乘数:一单位计划投资的变动引起的均衡 国民收入的最终变动量。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2005年12月19日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 表示,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继续 是明年财政工作的突出重点。记者了解到,明年财政支农的6条 措施分别为:一是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农业税;二是 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三是完善并加强“三补贴”政策; 四是积极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中央财政将加大用于农 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五是推进扩大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切实支持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的问题;六是全面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继续加大对农村公 共卫生、义务教育、科技发展、环境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项目 的支持力度。金人庆表示,2005年,财政支农工作在支农理念、 支农力度、支农方式、支农措施和支农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有 了明显的积极变化。2005年仅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 出就将超过3 000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增加了 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发展,农民受惠之实、满意程度之高, 是多年来少有的。同时,2005年,全国牧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 业特产税已全部免征;28个省份已免征农业税,其余3个省也有 210个县(市)免征农业税;中央财政为支持农村税费改革安排的 转移支付资金达到664亿元,比2002年增长271%;基本实现了 “减轻、规范、稳定”的改革预期目标,8亿农民得到了实惠。 (摘自:人民网2005年12月20日。) 根据资料,运用消费理论分析政府的支农措施会对国民经 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征税
变动税收
(一)固定税制条件下的产品市场均衡
可支配收入 :Yd=Y-T+TR 消费函数:C=a+b(Y-T+TR) 总需求:AD=C+I+G = a+b(Y-T+TR)+I+G I=I0 G=G0
Y = [1/(1-b)](a-bT+bTR+I0+G0)
(二)变动值在0与1之间。 bY是随着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消费,叫做引致消费。
C
O
Y
消费曲线
2、储蓄函数
是指居民的储蓄和决定储蓄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S=Y-C 消费函数:C= a+bY 储蓄函数:S=Y-(a+bY)=-a+(1-b)Y -a是自发储蓄 ; 1-b是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两部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为:I=S 消费函数:C= a+bY S=Y-C S=-a+(1-b)Y I=I0 均衡国民收入:-a+(1-b)Y =I0
S/I
S=-a+(1-b)Y
I=I0
O
-a
Y2
Y
Y1
Y
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的条件为:厂商的非意愿存货为0
2、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储蓄曲线变动引起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1、投资乘数的代数表达式
对两部门经济活动而言,均衡情况时 :
Y=AD=C+I
C= a+bY
I=I0
Y=[1/(1-b)](a+I0)
dY/dI=1/1-b (投资乘数大于1)
2、投资乘数的作用过程
AD
b⊿I ⊿Y1
45度线 AD2 =C1+I1 AD1 =C+I1
AD0=C+I0
⊿I
O
Y
Y0
I=S
计划投资 (意愿投资) 非计划投资 (非意愿投资)
固定投资
意愿存货投资
有非意愿投资存在的情况下可能会改变产出水平 均衡国民收入是意愿投资与储蓄相等时对应的国民收入
确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方法:
投资----储蓄法 总需求----总供给法 数学模型法
(一)投资----储蓄法
1、均衡国民收入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