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都江堰最终分析汇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都江堰水利工程简介
鱼嘴: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江水 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 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 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 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
鱼嘴的建成将上游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沿 岷江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流入宝瓶口。由于内江窄而 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则60%的江水流入 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当洪水来 临,由于水位较高,于是大部分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 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
4.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 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从宋代开始, 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 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三、修建背景
现在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 害十分严重的地方。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人或成鱼鳖”
枢纽示意图
枢纽示意图 分水鱼嘴
宝瓶口
外江
内江
飞沙堰
七、特点
都江堰在我国水利建筑史上有以下 明显特点:
(1)都江堰采取无坝引水方式,实 现了排、灌两便,在中国乃至世 界水利建设史上都是独具特色的;
(2)都江堰灌区面积两千多年来有 增无减,在中国古代水利建设史 上是绝无仅有的;
(3)都江堰较好地解决了排沙保堰 难题;
(4)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经初步形成 了制度化的工程管理维修机制。
八、三大主体工程
鱼嘴 :都江堰的分水工程 飞沙堰:内江水量处理 宝瓶口: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
———《蜀道难》李白
这种状况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 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
岷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 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修建背景
四川水系概况: 1.四川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380余条,
历史根源:战国时期,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 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 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 统一中国中特殊的战略地位。
“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秦相司马错
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李冰为蜀国郡 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 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
都江堰最终分析
一、地理位置
都江堰位于四 川省都江堰市 城西。
二、名称由来
1.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
2.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 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
3.唐代,都江堰改称为“犍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 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 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犍尾”。
三、修建背景
岷江: 8.岷江有大小支流90余条,上游有黑水河、杂谷脑河;
中游有都江堰灌区的黑石河、金马河、江安河、走马河、 柏条河、蒲阳河等;下游有青衣江、大渡河、马边河、越 溪等。
三、修建背景
岷江发源于四川西北部的岷山南麓,全长735公里,流域面 积13.8万平方公里。
三、修建背景
岷江:
三、修建背景
五、都江堰水利工程简介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 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 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
在李冰父子的组织带领下,人们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八年的努 力,终于建成了这一历史工程—都江堰。
六、都江堰枢纽布置图
三、修建背景
李冰,战国 时期秦国蜀 郡太守,与 其子李二郎 破除千难万 险,开山引 水,带领劳 动人民修建 了造福万代 的都江堰。
四、修建之后
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 国”。目前灌溉面积已达40余县,1998年超过一千万亩。
五、都江堰水利工程简介
主持修建者:秦国太守李冰父子

修建时间: 战国时期

位置:岷江

修建原因:排洪防旱,灌溉农田

变水害为水利

结构和运作原理


意义
五、都江堰水利工程简介
它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航 运等作用。该工程建于公元前 256年秦昭襄王时期,迄今已有 2260多年的历史了。
2000年11月青城山、都江堰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五、都江堰水利工程简介
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 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 。
凿穿玉垒山引水: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流向东边,才可 以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由 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带领民众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 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 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
集水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的有267条。长度在500公里以 上的有10条。
2.全省河流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3057亿立方米,占长江 径流总量近1/3,相当黄河径流总量的5倍半。
3.四川的河流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黄河水系包括 黑河、白河,其流域面积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3%。而长江 水系的流域面积则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97%。
4.长江主要支干流有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大渡河、 沦江、嘉陵江、涪江、渠江、乌江等。
5.众多河流中,只有岷江流经面积最大,高差最大。灾 害最多。
三、修建背景
岷江: 1.岷江是中国长江上游支流。在四川省中部。 2.岷江是长江水量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岷山南麓。 3.干流流经1062千米,沿途汇入黑水河、杂谷脑河、大
渡河、马边河等重要支流,在宜宾汇入长江。 4.流经的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国多雨地区,因此水量丰富。 6.年径流量900多亿立方公尺,为黄河的两倍多。水力
资源蕴藏量占长江水系的1/5。 7.对整个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悬江,而且悬得十分厉
害。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成都50km,而落差 竟达273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