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氨、硝酸和硫酸(2)
氨、硝酸、硫酸12 人教版精选教学PPT课件
![氨、硝酸、硫酸12 人教版精选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9d517ccfc789eb172dc8f1.png)
上有差异
打 开 橡 皮 管 开 橡 皮 管 “打开橡皮管上 上有差异
上的夹子 上 的 夹 子 ”的 夹 子 ” 的 这 一
步操作应该有
项目
旧教材
新教材
变化的位置
实验现 象的描 有实验现象的描述 述
实验现象的描 评价:实验现象的获得是 述以及对现象 通过具体的感知获得的, 的解释以填空 不是书中现成的,留有悬 的方式出现 念,使学生在课堂中有一
构、极性分子、行介绍
无
非极性分子
选修模块3:《物 氨气分子的结 质结构与性质》 构、极性分子、 P38介绍了氨气的 非极性分子 分子结构, P45‘键的极性和 分子的极性’中 介绍
氨气溶于水的 立 即 倒 置 烧 倒置烧杯 评价:“立即” 氨气溶于水的
实验操作叙述 杯
没 有 “ 打 确没有必要,但 实验操作叙述
氨的实验室制法是在学习了铵盐的性质之后,在教材中叙述 了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原理、收集方法,呈现了制取氨气的 装置图和实际装置,是对氨气的性质、铵盐性质和化学实验 原理的具体的综合运用。 ❖ 2、教材内容前后关系、地位 氨气的实验室制备安排在氨水和铵盐之后进行探究的,学生 知道了铵盐要与碱反应、氨气易溶于水的性质的基础上,探 究氨气的制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所以,制取的化学反应原 理可以简单介绍,探究的重心应放在药品的选择、仪器的选 择、装置的选择安装和氨气的收集方法上。
❖ 四、教学目标确定
1、掌握氨气制备的反应原理和实验原理
2、训练对综合实验的各种操作
3、归纳综合实验要考量的各种因素,积累综合实验的经验
五、教学基本设计
教学过程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第3课时)
❖ 一、本课时内容:P100- P102 二、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酸的通性、硫酸的特殊性。 ❖ 二、教材内容分析: ➢ 1、教材编写
高中化学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硝酸(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硝酸(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04e9f952d1f34693daef3efa.png)
N2+3H2 催化剂 2NH3
催化剂
4NH3+5O2==△== 4NO+6H2O
2NO + O2=== 2NO2
3NO2
+H2O
===2HNO 第六页,共20页。
3
+NO
第四节 氨 硝酸(xiāo suān) 硝酸硫(xi酸ā(o s三uā)n)
第七页,共20页。
三、硝酸(xiāo suān)
第四页,共20页。
若该实验在标况下完成,烧瓶(shāopíng)的 容积为VL,喷泉实验后溶液充满整个烧瓶 (shāopín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 度为多少?
V c n 22.4 1 mol / L
V V 22.4
第五页,共20页。
O2 O2 H2O
N2 NH3 NO NO2 HNO3
第十八页,共20页。
氧化(yǎnghuà)性酸小结: 硝酸(浓或稀)、硫酸(浓)、次氯酸、王水 (wángshuǐ)(硝酸和盐酸)等,都是具有强氧 化性的酸。
易钝化物质(wùzhì)小结: Mg、Al在空其表面形成致
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钝化。
第四节 氨 硝酸(xiāo suān) 硫酸(二) 硝酸(xiāo suān)
第一页,共20页。
【思考(sīkǎo)】:
将氨的酚酞溶液倒入拴有小气球的试管中, 加热。
现象(xiànxiàng):溶液红色褪色,冷却后 恢复红色。
NH3·H2O不稳定,受热时容易(róngyì)分解 为NH3和H2O。不加热不分解.
第十九页,共20页。
硝酸(xiāo suān)的用途: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 (rǎnliào)、塑料、硝酸盐等, 在实验室里它是一种化学试剂。
高一化学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高一化学第四节氨、硝酸、硫酸](https://img.taocdn.com/s3/m/2cea06bafd0a79563c1e722e.png)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氨气的泄漏事件2007年1月25日下午1点10分左右,大兴区正大大发熟食厂冷冻车间的氨气管道突然泄漏,外泄的液态氨瞬间挥发成白色气柱冲出来。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
刺鼻的味道也弥漫到了附近的林校路上。
…消防员利用喷雾水枪稀释空气中的氨,地上的水流已经结成了厚厚的一层冰。
上在的材料告诉我们些关于氨的什么性质?你能将它们一一找出来吗?一、氨1.氨的物理性质:氨是一种色、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体积氨气。
易液化(-33.5℃),液氨常作制冷剂。
实验4—8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现象:烧杯里的液体烧瓶,形成;烧瓶中的液体呈色。
原因:当滴管中的水挤入到烧瓶中时,烧瓶内的氨,使瓶内压强,瓶外的空气将烧杯内的溶液很快到烧瓶,形成。
结论:①氨气水(1:700)。
②氨气水溶液呈。
知识迁移1 下列装置中都收满了NH3,你认为都能引发喷泉实验吗?知识迁移2 前面学过的气体SO2和Cl2,它们在水中溶解度都不大,你能有用它们设计出喷泉实验吗?好好想一想。
知识迁移3 你能设计出一个蓝色的喷泉实验来吗?思考:氨水为什么会显碱性呢?氨溶解于水仅是简单的溶解过程吗?氨溶于水后有无发生化学反应?2.氨的化学性质(1)氨与水反应:氨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称为氨水,氨水呈碱性,易挥发,且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强。
NH3·H2O的不稳定性:思考:氨水能与哪些物质反应?试着尽可能多写:思考: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浓盐酸和浓氨水后靠近,你预测将有什么现象发生?体现了它们的哪些性质?(2)氨与酸的反应: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铵盐又叫铵态氮肥。
思考:有一位农民看到自己买的一袋碳酸氢铵化肥受了潮,就在太阳底下晒,等他下午去取时,发现少了许多,是谁偷了他的氮肥?铵盐可以做氮肥体现了铵盐的什么物理性质?铵盐的性质①铵盐都易溶于水②铵盐受热易分解NH4HCO3受热:NH4Cl受热:③铵盐与碱反应(NH4)2SO4 + NaOH:实质:(离子方程式)NH4HCO3 + NaOH:实质:(离子方程式)一切铵盐的共同性质,实验室可利用这个性质来检验NH4+的存在。
氨 硝酸
![氨 硝酸](https://img.taocdn.com/s3/m/b16425a5dd3383c4bb4cd217.png)
氨与氯化氢的反应
NH3 + HCl = NH4Cl (出现白烟)
NH3 + HNO3 = NH4NO3
2NH3 + H2SO4 = (NH4)2SO4
铵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都易溶于水的晶体,受热易分解,与强碱 反应放出氨气。铵盐是农业上常用的化肥。
NH4Cl = NH3 ↑ + HCl↑
△
NH4HCO3 = NH3 ↑ + H2O↑ + CO2↑
图 4-34 硫酸的用途
练习
1.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 ) A. ★ 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B. 硝酸工厂用NH3氧化制NO ★ 雷雨时空气中的 N2转化为NO C. D. 由NH3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B. ★ 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 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 C. 氨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 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 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氢气 D.
阻止内部的金属继续与浓硫酸反应,这一现象叫钝化
现象。
讨论: 1)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有哪些方法? 2)能否用用浓硫酸干燥下列气体 硫化氢 氨气 二氧化硫 3)如何稀释浓硫酸? 4)浓硫酸沾到衣服上应如何处理? 5)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如何处理? 6)如何稀释浓硫酸? 7)将硫酸铜晶体投入浓硫酸中,有何现象? 8)浓硫酸与活动顺序中氢以前的金属能否反应? 有无氢气生成?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一、氨
氮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 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
氮的固定: 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 叫做氮的固定。
高中化学必修1 第四章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高中化学必修1 第四章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https://img.taocdn.com/s3/m/ddfe74deb9f3f90f77c61b0c.png)
(2)强氧化性: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能与铜发生反应: • 4HNO3(浓)+ Cu ═ Cu(NO3)2 + 2NO2 ↑ + 2H2O
H2SO4 ═
Zn H2SO4 +
Cu(OH)2 CuO BaCl2
2H+ + SO42变红
ZnSO4 + H2↑
CuSO4 + 2H2O CuSO4 + H2O BaSO4 +
@皮皮课件
紫色石蕊试液
2HCl
17
第二章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2.2 硫酸 A.浓硫酸的特性:
① 吸水性: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时,蔗糖变黑,体积 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并放出 刺激性气味。
@皮皮课件
20
第二章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2.2 硫酸
小贴士
有些气体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有些气体却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 H2、O2、N2、CO、CO2、CH4、SO2、HCl、Cl2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
① 碱性气体(NH3) ② 还原性气体(H2S、HI、HBr)
@皮皮课件 21
• 氧化非金属单质:
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碳就被氧化成二 氧化碳,而硫酸被还原为二氧化硫。
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皮皮课件
24
第二章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2.4 硫酸的用途
@皮皮课件
25
第二章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2.5 硝酸
(1)不稳定性(易分解): 4HNO3 ═ 4NO2 + 2H2O + O2↑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硝酸教案新人教必修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硝酸教案新人教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e501b0865022aaea988f0f0e.png)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分析和比较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掌握浓硝酸和稀硝酸性质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帮助学生树立起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硝酸的性质——不稳定性和氧化性;难点: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硝酸的性质一;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低沸点(83℃),易挥发。
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69%,98%以上的浓硝酸叫“发烟硝酸”。
二、硝酸化学性质1. 硝酸的不稳定性:4HNO3 = O2↑ +2H2O + 4NO2↑2.硝酸的强氧化性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王水:浓HNO3和浓HCl(体积比1:3)混合物3. 浓硝酸能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C + 4HNO3(浓2↑ + 4NO2↑+2H2O4..钝化: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发生“钝化”。
三硝酸的用途四、硝酸的工业制法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A.B.C.D.2.下列关于有机物1-氧杂-2,4-环戊二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互为同系物B.二氯代物有3种C.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D.1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5molO23.下列各组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的一组是()A.NaOH、H2SO4、NH4Cl B.MgO、Na2SO4、NH4HCO3C.Na2O2、KOH、Na2SO4D.AlCl3、Al2O3、MgCl24.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三种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分别将三种离子检验出来,下列添加试剂顺序正确的是()A.先加Mg(NO3)2,再加Ba(NO3)2,最后加AgNO3B.先加Ba(NO3)2,再加AgNO3,最后加Mg(NO3)2C.先加AgNO3,再加Ba(NO3)2,最后加Mg(NO3)2D.先加Ba(NO3)2,再加Mg(NO3)2最后加AgNO35.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有毒,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B.工业生产时加入适宜的催化剂,除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之外,还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温度,从而减少能耗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目的6.如图是在明矾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A段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3++3SO+3Ba2++6OH-===2Al(OH)3↓+3BaSO4↓B .AB段的离子方程式只有:Al(OH)3+OH-===AlO+2H2OC.A点的沉淀为Al(OH)3和BaSO4的混合物D.B点溶液为KAlO2溶液7.关于“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在烧杯中称量B.在研钵中研磨C.在蒸发皿中加热D.在石棉网上冷却8.人体血液存在H2CO3/HCO3-、HPO42-/H2PO4-等缓冲对。
H2SO4浓硫酸
![H2SO4浓硫酸](https://img.taocdn.com/s3/m/a330cff1d5bbfd0a7856732d.png)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二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浓硫酸的重要性质-----氧化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浓、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的对比,学习比较的方法,培养分析、归纳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浓稀硫酸性质的差异,体会“量变到质变”的哲学观。
重难点:硫酸的氧化性。
学法指导:复习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掌握浓硫酸特殊的化学性质。
知识链接:酸的通性:(1)酸使石蕊试液变 。
(2)酸+碱(3)酸+碱性氧化物(4)酸+盐 新酸+新盐(5)酸 + 金属 盐 +氢气学习内容: 一、硫酸1、硫酸的物理性质纯硫酸是一种 油状液体。
H 2SO 4的质量分数为98.3%的浓硫酸的沸点是338℃.硫酸是一种 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2、硫酸的化学性质(1)硫酸的吸水性。
例如做干燥剂 (2)强氧化性(实验4-9)实验现象:加热时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或使品红溶液 的气体。
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 色。
Fe 、Al 遇冷 浓硫酸发生“钝化”在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接触时,能在金属表面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物,从而阻止内部的金属继续反应,这种现象叫钝化。
因此可以用 或 器皿贮存浓硫酸,但是在加热条件下它们可以反应。
温馨提示:钝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
练习: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H 2SO 4(浓)+ Cu △H 2SO 4(浓)+ C △(3)硫酸的脱水性。
例如图4-31合作学习:此反应中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怎样产生的?3、硫酸用途:硫酸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产品之一,用途极广。
达标训练:1.(A )将下列性质的番号,填入各小题后面对应的括号中:A .脱水性;B .强酸性;C .二元酸;D .氧化性; (E) 吸水性(1)将胆矾放入装有浓H 2SO 4的干燥器中,过一段时间胆矾变白色。
( ) (2)NaOH 与H 2SO 4反应,可生成Na 2SO 4和NaHSO 4这两种盐。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https://img.taocdn.com/s3/m/fe7aa9ab0029bd64783e2cb7.png)
一水合氨很不稳定 NH 3· 2O =NH3↑ +H2O H
目录
①NH3极易溶于水。(1 :700),
②NH3与水反应后有碱性物质生成。
大部分NH3与水结合成 NH3· 2O, H NH3· 2O可以小部分电离成NH4+和OH-。 H NH3+H2O
△
NH3· 2O H
NH4++OH-
NH3· 2O = NH3 ↑+ H2O H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H+ + OH - = H2O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2 H+ + CuO = Cu2+ + H2O 与盐反应:2 H+ + CO3 2- = H2O + CO2
-
使指示剂变色: 稀硫酸与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与活泼金属反应
(一)硫酸的性质
• 1、浓H2SO4的物理性质 A.色态: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 B.沸点:约338℃——难挥发酸(高沸点酸) C.密度:1.84g/cm3——高密度酸 D.溶解性:跟水任意比互溶,溶解放出大量热。 • 两高:沸点、密度高 • 两大:溶解度、溶解放热量大
强热 微热
2.浓硫酸的特性: 1) 吸水性:能吸收水份
可干燥与它不反应的气体 O2、H2、N2、 Cl2、 CO2、SO2、HCl
讨论:1.能用浓硫酸干燥H2S、NH3气体吗? 2.将硫酸铜晶体投入浓硫酸中,有何现象?
浓硫酸与木屑、棉花、纸屑反应
2)、脱水性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 浓硫酸能按水的组成比脱去有机物中的氢和氧元素 浓硫酸的吸水性与脱水性有何区别?
所以:液氨是纯净物。
(2)氨跟酸的反应
NH3+HCl=NH4Cl (白烟)
教学设计7:4.4.2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设计7:4.4.2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https://img.taocdn.com/s3/m/e7da870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c.png)
第四节氨硫酸硝酸第2课时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1、重视对学生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养,让同学们理解知识结构由主干知识和基本知识构成,主干知识作支撑。
2、重视环境教育,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难点】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器材投影仪四、教学方法与过程: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问题引课]:学生思考回答课本P.100的【思考与交流1、2、3】。
(1)它们都是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硫酸和硝酸是含氧酸,盐酸是无氧酸;硫酸是二元强酸,硝酸和盐酸是一元强酸……(2)在水溶液中都电离出氢离子。
(3)从盐酸、稀硫酸是非氧化性酸,浓硫酸或硝酸是氧化性酸的角度加以讨论。
一、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实验激趣]:结合教科书图4-27,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指出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实验中经常做干燥剂)。
[实验演示]:演示【实验4-8】并投影下列思考题:(1)反应的条件是什么?(2)反应前后溶液及铜片有哪些变化?(3)实验发生后品红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有何变化?由此得出什么结论?盛品红溶液试管口的棉花起什么作用?(该实验只有在持续加热时,才有稳定的SO2气流。
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能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
)[讨论释疑]:浓硫酸、稀硫酸中溶质都是H2SO4,为什么与Cu反应的性质有如此大的差异?分析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的实质。
指出:浓硫酸、浓硝酸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但都没有氢气生成;常温下,浓硫酸可使铁、铝等发生钝化。
指出:浓硫酸不仅能够氧化大多数金属,还能够氧化非金属:如C 、S、P等。
C+2H2SO4(浓)≜CO2↑+2SO2↑+2H2O补充例题:现欲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红热的炭与浓硫酸发生反应所生成的各种产物。
第1课时氨(完整版)4
![第1课时氨(完整版)4](https://img.taocdn.com/s3/m/3775c64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3.png)
1 22.4
mol/L
。
喷泉实验
③.从上述实验来看,溶液都不能完全充满烧瓶,为什么?
收集到的氨气中混有空气 ④.若不考虑水柱的压力,实验完毕后,所得溶液中溶质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仍为1/22.4 mol/L?
仍为1/22.4 mol/L
(4)滴有酚酞的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什么? 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②.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 a.装置的气密性好; b.气体的纯度高; c.烧瓶必须干燥。
(2)含水的胶头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 引发水上喷
试一试 若实验室只有单孔塞,能否用上述装置进行喷泉实验? 如能,应如何引发喷泉?
(3)若VL烧瓶充满标况下的氨气,喷泉实验后溶液充满
整个烧瓶,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2)利用(1)中收集的氨气可以完成喷泉实验,是因为氨气具有
的物理性质,
写出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答案】(1)向下排空气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烧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氨气 已满 (2)极易溶于水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化学性质
(1)氨跟水的反应
NH3+H2O
NH3·H2O
NH4++OH-
NH3·H2O △ NH3↑+H2O
氨水的成分:
分子:NH3·H2O 离子: NH4+
NH3 H2O OH- H+(极少量)
在氨水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时,以NH3为溶质。
氨水的密度 ρ小于1g/cm3,ω越大,ρ越小。
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3.下列关于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氨气可用排水法收集 B.氨水呈碱性 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烟 D.在反应NH3+H+====NH4+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
氨
![氨](https://img.taocdn.com/s3/m/c3a30b49b307e87101f6968a.png)
(3)氨气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2NH3+2H2O + Mg2+ = Mg(OH)2↓ + 2NH4+
(4)氨的催化氧化(还原性 ) 催化剂 4NH3 + 5O2=======4NO + 6H2O △ 氨催化氧化(接触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请写出用氨制取硝酸的化学方程式。 催化剂 4NH3 + 5O2=======4NO + 6H2O △ 2NO + O2 = 2NO2
(装置与实验室制氯气的发生装置相同)
浓氨水
②浓氨水加碱石灰或 NaOH固体法
(碱石灰吸水、溶解时放热) CaO
思考:
能将NH4Cl 、(NH4)2SO4、NaCl、 Na2SO4 四种溶液一一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D )
A NaOH C BaCl2 B AgNO3 D Ba(OH)2
思考:
用氢氧化钠代替氢氧化钙好吗?
氢氧化钠易吸水,易结块,不易产生NH3;热的氢氧 化钠对玻璃有腐蚀作用。
棉花的作用: 防止对流,提高集气速度和纯度。 干燥氨气的常用试剂:
①CaO、碱石灰等碱性干燥剂 ②无水CaCl2不能用来干燥NH3(形成CaCl2·8NH3) 实验室中还可用哪些方法快速制氨气: ①加热浓氨水法
∆ (NH4)2CO3 == 2NH3↑+ H2O↑+ CO2↑
由上面的反应可以看出, NH4Cl 、 NH4HCO3、 (NH4)2CO3 受热都能分解,都有NH3产生,但不是所有的铵 盐受热分解都能产生NH3的,例如NH4NO3的分解:
2NH4NO3 == 2 N2↑ + O2↑ + 4H2O
∆
溶解性: 极易溶于水(体积比1 : 700)
氨、硝酸和硫酸 课件
![氨、硝酸和硫酸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1cb365551810a6f52486a7.png)
反应原理: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装置:与制氧气相同。 收集: 向下排空气法。 验满: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 棒 。防止多余氨气污染空气的方法: 收集NH3的导管口 处塞一团湿棉花或用稀H2SO4浸湿的棉花 。 干燥: NH3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
解析:A浓硫酸有吸水性;B挥发的氨气不能与空气 中水蒸气结合成雾,观察不到白雾;C浓氨水的密度比水 小;D稀氨水显碱性,使酚酞显红色。
答案:B
4.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 )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 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
和OH-,是弱电解质。故C正
确。能使酚酞变红和具有挥发性不能说明它的碱性较弱。
答案:C
3.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瓶98%的浓H2SO4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 加 B. 将一瓶饱和的浓氨水打开瓶盖后,会有白雾产生 C. 常温下,一个不与任何物质反应的小球在水中悬 浮,该小球放入浓氨水中沉到底部 D. 用蘸有稀氨水的毛笔,在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上 写出字呈红色
量白烟 。这是氨水中挥发出的 NH3 与盐酸挥发出的HCl 化合 生成的NH4Cl小颗粒。化学方程式: NH3+HCl===NH4Cl。
②氨也和其他酸反应生成相对应的铵盐,写出下列方 程式:
a.NH3与HNO3反应: NH3+HNO3===NH4NO3。 b.把足量CO2通入氨水中: NH3+CO2+H2O
盐都溶于水 ③态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④铵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硫酸、硝酸、盐酸都是酸,它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 (2)这种特点与酸的通性有什么关系?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3)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往往用稀硫酸或盐 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这是为什么? + + NO HNO ==== H 3 3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H2SO4====2H++SO42稀硫酸与稀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H+ + OH - = H2O 2、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6H+ + Fe2O3 = 2Fe3+ + 3H2O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1、使指示剂变色:
4、与盐反应: 5、与活泼金属反应
2H+ + CO3 2- = H2O + CO2 ↑ Fe + 2H+= Fe2+ + H2 ↑
一、硫酸的性质
(一)硫酸的物理性质 纯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
高沸点、难挥发 密度大(大于水) 与水任意比混溶。 (二)浓硫酸的特性
吸收现成的水 1、浓硫酸的吸水性 ——可做干燥剂 浓硫酸易吸水生成水合硫酸,同时放出大量热。 注意:浓硫酸稀释时,只能将浓硫酸缓慢 加入水中,并边加边搅拌。 2、浓硫酸的脱水性 浓硫酸 C12H22O11 ===== 12C + 11H2O (了解) 思考:将浓硫酸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会有什么现象?
2H2SO4(浓) + S = 3SO2↑+ 2H2O
△
浓硫酸的作用:强氧化剂来自(3)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H2SO4(浓)+H2S = SO2↑+ S↓ +2H2O 浓硫酸是一种氧化性酸,具有强氧化性。
教材P103
1题
(三)硫酸的用途 1、酸洗剂: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锈)等 2、酸化剂 3、干燥剂: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还原性气体--- H2S (HBr、HI)等 碱性气体----NH3 可用浓硫酸干燥:H2、O2、CO、CO2、CH4、Cl2、 HCl、SO2、N2等 4、制气试剂(强酸性、高沸点、脱水性) 5、医药、农药、炸药、化肥等工业中均有广泛用途。 6、制备有实用价值的硫酸盐。
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① 与Cu反应
+6 0
失去2e+2 +4
2H2SO4(浓)+Cu==CuSO4+2H2O+SO2↑
得到2e-
浓硫酸的作用:强氧化剂、酸性(1﹕ 1)
注意: 在加热情况下,大多数金属可与浓硫酸反应,通常不产生H2。 ② 钝化现象 Fe、Al 遇冷、浓硫酸发生钝化。
练习:
1. 向一定体积 18mol/L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并加热, 被还原的硫酸为0.9 mol。则浓硫酸的体积为( D ) A 等于50 mL B 大于50 mL 小于 100 mL C 等于100 mL D 大于100 mL
AC
3.
C
4.
A D
(2)与非金属反应 2H2SO4(浓)+C = CO2↑+2SO2↑+2H2O
静置,取上层清液, 加入BaCl2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SO42- ;反之,则无.
讨论:
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浓硫酸、浓盐酸(体积相同, 瓶相同)不用化学方法如何鉴别?根据是什么?
①提起试剂瓶掂量,重的为浓硫酸,因为浓硫酸密度比浓盐酸 大。 ②拿起试剂瓶摇晃、观察,呈粘稠油状的为浓硫酸,因为浓硫 酸是一种油状液体。 ③打开瓶盖观察,瓶口无白雾的是浓硫酸,因为浓硫酸的沸点 高、难挥发。
讨论: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黑面包”实验中,以下现象体现了 浓硫酸的什么性质? 蔗糖变黑 ----脱水性 放出大量的热 ----吸水性 体积膨胀,并产生难闻的气味 ----强氧化性
浓硫酸与炭反应是否生成了CO2、H2O和SO2。 按正确的顺序连接下列仪器,并说明你的理由。
复习: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试剂的选择:可溶性钡盐[BaCl2 /Ba(NO3)2]和酸[HCl/HNO3] 优化选择: BaCl2和HCl 正确的检验方法和步骤: 先用过量盐酸将待检液酸化 现象:溶液变浑浊 排除溶液中可能含 有的Ag+ 、CO32-、 SO32-、PO43- 等离 子的干扰
溶液未变浑浊 加入BaCl2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