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和读后感的写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 起初平凡 +刻苦努力 →有所作为
不仅在科学上如此,在文学艺术上也是如 此。不论是谁只要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辛的努 力,都能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成就。作家狄更 斯、巴尔扎克等人的成功同样深刻地说明了
这样一个道理: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结 →只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就能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成就。
写 作 要 求
寻求理解的切入点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廿一世纪的人们都 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 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 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自花果山上自在称王。可以说 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 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 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 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 力量和勇气。 然而,每个人都明白, 在现在,即使是将 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 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 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 天地。
一篇完整的读后感由四部分组成: 引材料 析材料 联现实 作结论
读了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之后,我们往往会产 生一些感想,把这些感想写成文章,便是我们常说的 读后感.我们的同学中有很多人还没有养成这个好习 惯,或者还不清楚该怎样写规范的读后感,今天,我们 就一起来学习这个内容. 常见错误: 1、读后抄——大量摘录引用材料中的原话。 2、脱离材料——没有“读”的内容或者不能恰 当引用材料作为“感”的佐证。 3、就事论事、泛泛而谈。文章过于肤浅,感不 能深入。 4、不能紧密联系实际,不能由现象到本质,由 个别到一般。
道理辨析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讽刺了片面、静 止,不知变通、墨守成规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 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 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 这种变化的需要。办事刻板,拘泥而不 知变通是不行的。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读(宋代)王安石 《伤仲永》一文有感
生而知者之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 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伤仲永》 一文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 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
第四步:结感——结 结感是收束全文,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 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但不管怎样结尾,都要与前面的几 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是横空出世;也要结得自 然,顺理成章收束全篇。 阅读下面文字,以“‘回声’的启示”为题,写一篇 600字的文章。 回声 有一个小孩子,不如道回声是什么东西。有一次,他独 自站在旷野,大声叫道: “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 的回声,“喂!喂!”他又叫:“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 谁?”他又尖声大叫:“你是蠢材!”立刻又从山上传来“蠢 材”的回答声。孩子十分愤怒,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 仍旧毫不客气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 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 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 啊!”
一、简单交代看书的时间和书名以及作者。 二、介绍你所看文章或者书目的主要的内容。介绍主要内容时, 语言要简洁、连贯,内容要清楚,语句要通顺。 三、谈谈这本书(或者某篇文章)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人和事。 你最欣赏书里面的什么?你最讨厌书里面的什么?具体谈一谈。 四、书里有哪些精彩的片段和词句?并说出好在哪里?可以夹 叙夹议。比如:当我读到“、、、、、、”的时候,我的心怎 么样,或者我被感动得怎么样等等。 五、你从书里懂得一个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使你联想 到你的生活实际中的什么?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六、你从书里学到哪些写作方法?比如书中哪些句子运用了比 喻、或者拟人、或者反问、或者夸张等等。 七、你从书里知道哪些生活知识或者科技知识?对你有什么帮 助? 八、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过什么疑问?包括从题目开始, 内容中你又产生了什么疑问?又是怎么解决疑问的?
守株待兔
[原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 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 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 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 类也。——《韩非子》
道理
宋国人的可笑行为形象而有力地论证了 这样一个道理:那些不能随着情况的变化 而有所变化,盲目地效法过去帝王的法令 制度而一成不变的人,和那个宋国人一样 会成为后人的笑炳。
读后感或观后感的写法
【学习要求】 1、了解“读书心得”写作要求和 方法。 2、选择读书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 两 点写篇读后感。
怎样写好读后感呢?
首先是读“好”,然后才能有“感”。包括两个 方面: 一是对所读的书或文章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比如: 作者的生平、文章的写作背景、写作手法、语言特 色等。 二是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对文章或书的内容、结 构、情节、人物的性格特点等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掌 握。 如果读“好”了,又应怎样写好“感”呢?
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 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 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 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 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 了。总之, 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 是一种开拓进取, 寻找最大自由的精 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 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 由精神……我更明白为什么它能够传 承至今了。
《西游记》读后感
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 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 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 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 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 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 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 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 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 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 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第二步:感点——议 紧承“述读”所引述的材料,针对材料进行评 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 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 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后水到渠成地 “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 感点的提出,要有与之相关的所读材料。如果 没有述读的这部分材料,感点就是无源之水,流而 不远;感点也只能是空发议论,泛泛而谈。所以, 不管述读在感点之前,还是在感点之后,首先要有 述读的存在,其后才能有感点的成立。很多学生往 往忽略了这一点,读完文章后,没有述读,只抓住 感点进行说理论证。这样的文章,并不能够算是完 整意义上的“读后感”。
第三步:发感——联 “发感”就是对“感点”——中心论点——进 行论证。这一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是对感点 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感点的正确性, 或正面论、反面证证明感点的合理性。需要强调的 是,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都要围绕感点来展开, 而不能游离于感点之外。否则,就会不知所云,下 笔千言,离题万里。 发感还要联系实际,深入论证。联系实际,既 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 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 有时候还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联系实 际,要有针对性,必须紧扣感点,而不能泛泛而谈, 不能脱离感点随意联想,不着边际。
←感点
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5岁时便 能“指物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且“文理皆有 可观者”,因而扬名邑中。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 “令作诗,不能称前之所闻。”到了成年,竟“泯然众人 矣”。
叙
概述《方仲永》主要内容 方仲永的才学由盛至衰的过程
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因为被唯利是图的 父亲每天带着四处拜访本县的人,而不让他 学习,使得“神童”竟沦为一个默默无闻的 “庸人”!这能叫人不扼腕叹惜吗?神童泯 然众人,责任在于他父亲,原因是“不使 学”。像方仲永这样的天才,由于后天没有 好好学习,尚且要成为普通的人,那么,那 些本来就普普通通的人,如果不学习,岂不 是连一个普通的庸人还不如吗? 分析方仲永沦为“庸才”的原因 →不学习
文章的题目
读后感的拟题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读后感》或《读〈×××〉 有感》; 一种是有正、副标题,如正标题是《感悟生 命》,副标题是《——读刘墉作品集有感》。 正标题往往简洁而凝练,副标题来点明所读之 书或文章的名称。 这两种拟题方法各有千秋:第一种简洁明 了,第二种则显文学韵味。使用时应因文而异、 因人而异,不可强求。
V
(引、议、联、结)
1、首先要认真看电影(电视),深入 思考。 2、观后感是从电影(电视)的某一个情节 引出的感想,要以感想为主,对电影( 电视)内容只做概括、简略的叙述,并
且这些叙述要为“感”而服务,绝不能喧 宾夺主,也不必要面面俱到。
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 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
从“感点”确立自己的观点
联系生活现实,结尾再回到材料
练习: 1、结合自己读过的某篇文章或 影片,设计合适的题目写一篇 500字的读后感。
《如何写观后感》
七嘴八舌、畅所欲言
请同学讲讲应该怎样写好观后感?
判断题:
1、写“观后感”就是把电影情节讲清楚( X ) 2、 写“观后感”就是把电影情节抛开,只讲自 己看电影时的感受就可以了。 ( X ) 3、 写“观后感”就是夹叙夹议,边议论边记叙 ,重要是写自己的感受,还要联系实际来谈感受 。( )
评点
这个故事包含着两种意义,既讽刺了懒 汉思想,也批判了经验主义。这告诉我 们,切不可把偶然的侥幸作为做事的根 据,如果抱着侥幸的心理,片面地凭着 老经验去办事,一般是不会成功的。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 ) 契(qì )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 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 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读后感的写作步骤
这种结构模式,与一般议论文“引——议——联——结”的 作文模式的一脉相承的。 所以,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分为下面连贯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述读——引 在通常情况下,读后感的第一部分一般会是围绕感点,引述 材料。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 根源,“感”是“引”的目的。所谓“引”就是指围绕感点,有 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从 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在述读这一部分,引述原文要精简,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 书籍、文章的具体内容,假如要写一篇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 开头就用三五万字来叙述《红楼梦》的故事情节,那么又应该用 多少的篇幅来论证感点呢?所以,对于原文的述读,材料精短的, 可以全文引述,篇幅较长的,只能够是简述与感点有直接关系的 部分,而与感点无关紧要的部分只能是忍痛割爱了。“述读”材 料要精简、准确、有针对性,这是读后感写作的一个规则。
影片主要内容的五六倍。
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 感”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 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 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
所以说: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神童”由于后天不好好学 习而沦为“庸人”的,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本来不是“神童”、 “天才”,但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 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过渡
牛顿不是神童,但他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以前休息, 常常通宵达旦工作,终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爱因斯坦不是神童,中学成绩并不好,大学也是考了两次才被 录取,学习也并不出众,后到瑞士一家专利局当了7年职员。在这7 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学习、工作,终于奠定了相对 论的基础。 爱迪生不是神童,甚至连初小还未念完但他努力自学,总是以 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自己不懂的问题。由于他工作时 间比一般人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79岁的时候,宣 称自己已是135岁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