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雨的形成》|冀教版
合集下载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雨的形成》PPT精编课件

再见
• 1、向同样大小的两个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温 水;
• 2、同时盖上大小相同、冷热不同的玻璃片。 • 3、观察里层玻璃片的现象,认真记录实验
现象。
猜一猜:
小水珠形成的条件
遇冷
水蒸气
水
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珠附着在 物体上就是露珠。
悬浮在低空就是雾。
悬浮在高空就是云。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雨的形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雨的形成
看到这些奇妙的水珠,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1、这些小水珠是怎样 形成的?
2、形成这些小水珠的 条件是什么?
我的对比实验
相同 条件
不同 条件
1、杯子相同 2、水的多少相同 3、水的温度相同 4、玻璃片相同 5、盖玻璃片的时间相同
一块是冷玻璃
一块是热玻璃
实验方法: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9 雨的形成 |冀教版 (共59张PPT)

不同液体混合后,会出现什么现象?记录自己的 观察结果。 有的液体混合后会溶解在一起,颜色也有变化;而 有的液体混合后,会分成不同的层次。
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
气体与液体比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性质呢?
液体 无固定的形状,有一定体积
气体 无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 通过实验,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气态
>1535℃
316℃ 232℃
300℃
物质状态的变化
物质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变化,这一性质在 生产和生活中是怎样被利用的?
物质状态的变化 自己还知道哪些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实例,和同学说说吧!
谢 谢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不同状态的物体。让我们对 图中的物体和由此联想到的其他物体进行分类。
化冰实验
实验2:
1.用酒精灯加热乙杯,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冰化成水
Hale Waihona Puke 及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温度计
2.记下冰完全化成水的时间以及到水沸腾时
冰
的时间,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并记录;停
止加热后,测量沸水的质量并记录。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观察水又会有哪些变
化?
化冰实验
提示: 1.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 2.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化冰实验
两个小组合作,分别完成其中的一个实验,做好各项 实验记录,与同学分享实验成果。
化冰实验
将实验过程中温度和质量的变化情况分别记录在下面
的表格中。 温度(℃)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观测时间 (分钟)
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
气体与液体比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性质呢?
液体 无固定的形状,有一定体积
气体 无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 通过实验,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气态
>1535℃
316℃ 232℃
300℃
物质状态的变化
物质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变化,这一性质在 生产和生活中是怎样被利用的?
物质状态的变化 自己还知道哪些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实例,和同学说说吧!
谢 谢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不同状态的物体。让我们对 图中的物体和由此联想到的其他物体进行分类。
化冰实验
实验2:
1.用酒精灯加热乙杯,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冰化成水
Hale Waihona Puke 及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温度计
2.记下冰完全化成水的时间以及到水沸腾时
冰
的时间,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并记录;停
止加热后,测量沸水的质量并记录。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观察水又会有哪些变
化?
化冰实验
提示: 1.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 2.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化冰实验
两个小组合作,分别完成其中的一个实验,做好各项 实验记录,与同学分享实验成果。
化冰实验
将实验过程中温度和质量的变化情况分别记录在下面
的表格中。 温度(℃)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观测时间 (分钟)
【冀教版】科学四下:第9课《雨的形成》ppt课件

凝结与凝固的区别。 凝固是物体由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的过 程。 凝结是水蒸气与冷,变成水的过程。凝结现 象的两个基本条件,一要有水蒸气,二要受 冷。
你知道雨雪是怎样形成的吗?
雨是由云里的云滴(小水滴及小冰晶)形成的。 云滴变成雨滴降落下来主要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云 里的水蒸气不断在小水滴及小冰晶上凝结、凝华, 使云滴增大;另一个是云滴在上升、下降的运动过 程中会不断相互碰撞、并合,使云滴越来越大。当 云滴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会降落下来。 雪花生长在既有冰晶又有过冷水滴的混合云里。 在这种云里,过冷水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水蒸 气不断地凝华在冰晶上,使冰晶不断增大形成雪花。 雪花在下落过程中又互相粘在一起,形成雪片。
适当浇水,使其保持湿润.
成长
种茄子要适时浇水施肥, 并注意防病虫害,细心呵 护,总会有好的收获。
拓展活动:制作种子标本盒
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观察比较种子的颜色、形状、 大小等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利用干燥、透明的小盒或 小瓶,自己制定分类标准,制作种子标本盒,并进行 展示。
思考: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吗?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一粒种子就能发育成一个 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 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 幼苗。那么,种子在什么 条件下才能萌发呢?
猜想一下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 条件? 种子萌发需要以下条件: ①适宜的温度 ②适当的水分
③空气
=种子发芽总数÷播下的种子总数 ×100%
9、பைடு நூலகம்的形成
小水珠从哪里来? 雨雪的形成。 大自然中水的周而复始现象。
自学课本34页。
考考你。
根据课本31页上面的四幅图画提出自己的 问题。(提出后集体讨论)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9 雨的形成|冀教版 (共26张PPT)

结论: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 珠。
水温很高实验现象
水温40—50度实验现象
板书:小水珠从哪里来?
水蒸气 遇冷 小水珠(凝结)
露
雾
云
九、知识拓展,做好铺垫。
以谈话的方式,总结水蒸气受冷凝结 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物体上就是露珠,悬浮 在低空就是雾,悬浮在高空就是云。
十、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在这一节课里,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
翼教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实验课 课件
《小水珠从哪里来?》
四、实验目标
• (一)探究目标:引导学生选着不同的方 法和材料,通过自己动手实验,验证自己 的假设是否正确。
• (二)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 叫凝结。能解释小水珠从哪里来。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细致 观察的习惯,动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使学生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从而感悟大 自然的神奇。
十三、自我评价:
• 在实验教学中我力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讨论、交流实践中感受到合作探 究的快乐,以及成功的喜悦,还能促进学 生探究水平的提高。同时借助汇报实验结 果,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学生的 注意力和合作能力不是很好,只是凭自己 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 验无序操作,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 今后我要加强引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4)小组代表归纳: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 程叫凝结。
使用酒精灯注意的事项
• 使用酒精灯要特别注意安全, 做完加热试验后要先熄灭酒精 灯。
• 玻璃片加热时要注意均匀加热, 时间大约半分钟
实验小结:
实验记录:冷的玻璃片下方有 较多小水滴,热的玻璃片无明 显现象。
雨是怎样形成的?
水温很高实验现象
水温40—50度实验现象
板书:小水珠从哪里来?
水蒸气 遇冷 小水珠(凝结)
露
雾
云
九、知识拓展,做好铺垫。
以谈话的方式,总结水蒸气受冷凝结 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物体上就是露珠,悬浮 在低空就是雾,悬浮在高空就是云。
十、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在这一节课里,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
翼教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实验课 课件
《小水珠从哪里来?》
四、实验目标
• (一)探究目标:引导学生选着不同的方 法和材料,通过自己动手实验,验证自己 的假设是否正确。
• (二)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 叫凝结。能解释小水珠从哪里来。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细致 观察的习惯,动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使学生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从而感悟大 自然的神奇。
十三、自我评价:
• 在实验教学中我力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讨论、交流实践中感受到合作探 究的快乐,以及成功的喜悦,还能促进学 生探究水平的提高。同时借助汇报实验结 果,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学生的 注意力和合作能力不是很好,只是凭自己 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 验无序操作,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 今后我要加强引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4)小组代表归纳: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 程叫凝结。
使用酒精灯注意的事项
• 使用酒精灯要特别注意安全, 做完加热试验后要先熄灭酒精 灯。
• 玻璃片加热时要注意均匀加热, 时间大约半分钟
实验小结:
实验记录:冷的玻璃片下方有 较多小水滴,热的玻璃片无明 显现象。
雨是怎样形成的?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9 雨的形成 |冀教版 (共13张PPT)

感谢聆听
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再次检验自己的结论,我打算这样做:________________
凝成水滴 下雨
(五)、小结
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对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四、 板书设计
9、雨的形成
小水珠
凝结
水蒸气
形成雨
五
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优点与不足
三
教学过程
1、导入
2、实验一
3、实验二
4、学生展示
5、小结
(一)、自然现象导入新课,激起 兴趣 观察自然现象提出问题:小水珠从哪里来?
(二)、实验一:小水珠从哪里来?
实验步骤: 1、初步解释(猜测) 2、探究实验 3、对比实验 4、解释结论
(三)、实验二:模拟实验“雨的形成”。
按照以下探究步骤进行实验: 1看:现象观察、 2猜:猜测假设、 3设:设计实验、 4做:实验操作、 5记:观察记录、 6定:得出结论、
(四)、交流展示
我们小组的研究计划 研究问题:雨是怎样形成的? 我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和步骤: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9 雨的形成|冀教版 (共14张PPT)

实验2结论:
玻璃片上出现很多小水滴,一会聚集多掉下来。 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集多了掉下来 成了雨。
小水滴的旅行
小水滴的旅行
小水滴的旅行
小水滴的旅行
小水滴的旅行
小水滴的旅行
雨的形成示意图
你知道吗?
1.( )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水蒸气) 2.用人为的手段促使云层降水成称为( )。 (人工降水) 3.向同样大小的两个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温水, 同时盖上大小相同冷热不同的玻璃片后,会 发现:冷玻 璃片上有( )生成;热玻璃片 上没有小水滴生成。(小水 滴) 4.小水珠是水蒸气( )凝结而成的。(受冷) 5.雨是由云里的小水滴及( )形成的。(小 冰晶)
9 雨的形成
南花完小
侯艳美
你见过这种现象吗?
玻
璃
上
的
锅盖上的小水滴
小
水
滴
植 物 上 小 水 滴
实验1结果:
• 常温玻璃片放在热水上方,有小水珠生成; • 加热的玻璃片放在热水上方,无小水珠生
成。
小结:
水蒸气遇冷 变成水放上热水; (2)把玻璃片放在烧杯上; (3)在玻璃片上放一些冰块; (4)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冀教版科学《雨的形成》.ppt

• •
谢谢观看 12、Treat other people as you hope they will treat you.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如何对待别人。11时3分11时3分5-Aug-208.5.2020
13、To do whatever needs to be done to preserve this last and greatest bastion of freedom. (Ronald Reagan , American President ) 为了保住这最后的、最伟大的自由堡垒,我们必须尽我们所能。
• 15、 Every man is the master of his own fortune. ----Richard Steele每个人都主宰自己的命运。20.8.511:01:1911:01Aug-205-Aug-20
• 16、As selfishness and complaint cloud the mind, so love with its joy clears and sharpens the vision. ----Helen Keller自私和抱怨是心灵的阴暗,愉快的爱则使视野明朗开阔。 11:01:1911:01:1911:01Wednesday, August 5, 2020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1:038.5.202011:038.5.202011:0311:03:108.5.202011:038.5.2020
• 10、Life is measured by thought and action, not by time. ——Lubbock 衡量生命的尺度是思想和行为,而不是时间。8.5.20208.5.202011:0311:0311:03:1011:03:10
《雨的形成》ppt课件

4
5
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珠附着在
物体上就是露珠
6
悬浮在低空就是雾 7
悬浮在高空就是云
8
教材中的对比实验
相同 条件
不同 条件
杯子相同、水的多少 相同、水的温度相同、 玻璃片相同、盖玻璃 片的时间相同
一块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玻璃、一块 是热玻璃
9
1.将盛有热水的烧杯放置在铁架台上. 2.点燃酒精灯,将烧杯中的水持续加热,使其产生 大量水蒸汽. 3.将覆盖有冰块的玻璃板,固定在烧杯的上方,随 时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
2.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凝结。 并利用这个概念来解释雨的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 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动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 识。使学生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从而感悟大自 然的神奇.
3
教学重点:创造条件,使学生尽可 能独立的探究雨的成因。
教学难点:学生根据材料独立进行 实验研究得出结论。
雨的形成
——四年级科学
瀑里学校 陈涛
1
教材解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 册第九课《雨的形成》,本课是第三 单元《物质的状态》中的最后一课, 也是在学生掌握了冰、水和水蒸气分 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水之后的基 础上,围绕“变化”这一概念进行的 教学内容。
2
教学目标:
1.探究目标: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的一些 有趣现象,提出现象成因的假设.
1.加热过程中,防止烫伤。 2.实验完毕后,用酒精灯盖儿,熄灭酒精灯。
10
11
我是水蒸 气娃 娃
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12
雨的形成
水蒸汽
冷
水
13
《雨的形成》
再见
14
5
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珠附着在
物体上就是露珠
6
悬浮在低空就是雾 7
悬浮在高空就是云
8
教材中的对比实验
相同 条件
不同 条件
杯子相同、水的多少 相同、水的温度相同、 玻璃片相同、盖玻璃 片的时间相同
一块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玻璃、一块 是热玻璃
9
1.将盛有热水的烧杯放置在铁架台上. 2.点燃酒精灯,将烧杯中的水持续加热,使其产生 大量水蒸汽. 3.将覆盖有冰块的玻璃板,固定在烧杯的上方,随 时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
2.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凝结。 并利用这个概念来解释雨的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 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动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 识。使学生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从而感悟大自 然的神奇.
3
教学重点:创造条件,使学生尽可 能独立的探究雨的成因。
教学难点:学生根据材料独立进行 实验研究得出结论。
雨的形成
——四年级科学
瀑里学校 陈涛
1
教材解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 册第九课《雨的形成》,本课是第三 单元《物质的状态》中的最后一课, 也是在学生掌握了冰、水和水蒸气分 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水之后的基 础上,围绕“变化”这一概念进行的 教学内容。
2
教学目标:
1.探究目标: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的一些 有趣现象,提出现象成因的假设.
1.加热过程中,防止烫伤。 2.实验完毕后,用酒精灯盖儿,熄灭酒精灯。
10
11
我是水蒸 气娃 娃
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12
雨的形成
水蒸汽
冷
水
13
《雨的形成》
再见
14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9 雨的形成 |冀教版 (共9张PPT)(1)

结论:
雨是水蒸气在空气中受冷 凝结、 聚集、降落而形成的。
板书:雨的形成
遇冷 水蒸气---------------小水珠
拓展延伸:
课下查阅资料进一步去了解人工降雨。
实验注意事项: (1)烧杯中水不宜过多,水过多时间太长, 过少容易烧干烧杯,造成实验失败 (2)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3)操作时要小心,在加热前把石棉网放在 架上,实验完后,不要急于拿下石棉网,以 免烫伤。 (4)酒精灯用完,用酒精灯帽盖灭灯焰,把 灯帽拔下再盖一次,为下次使用做准备。
(5)做完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你想到了什么呢?
探究雨的形成实验 实验器材:
烧杯、冰块、三脚架、铁 架台、石棉网、酒精灯、 保鲜膜、皮筋、水、火柴
实验步骤: (1)杯中放入三分之一的水 (2)在杯口盖上保鲜膜 ,保鲜膜 用皮筋套好,上面放上冰块。
(3)把烧杯置于已放了石棉网 的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对烧杯加 热3-5分钟。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9 雨的形成 |冀教版 (共16张PPT)(1)

锥形瓶内的水 模拟
江河和海洋
冰块用来 模拟冷空气
当小水滴越升越高 遇到冷空气 就会形成云
用冰模拟冷空气
这些小水滴在一起越积越多, 越变越大,相互撞在一起遇到冷空 气就会落下来.
改进后的烧杯缩短了实验
时间,能更好的使学生观
察到云雾、小水点、“雨
滴”的形成,提高课堂效 率。
通过播放短视频让学生思 考雨的形成。
图片展示,感受雨的形成是
水不断变化形成的,变化是有 条件的。
...........
这些小水滴在一起越积越多,越变越大,相互撞在一起就会落 下来.
实验器材:
未改进的器材实验效果
将烧杯改为锥形瓶
锥形瓶上加装漏斗
通过酒精灯的 燃烧
模拟太阳的热量 使水蒸发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物质的状态第9课《雨的形成》课件1冀教版

9、雨的形成
小水珠从哪里来? 雨雪的形成。 大自然中水的周而复始现象。 自学课本34页。 考考你。
根据课本31页上面的四幅图画提出自己的 问题。(提出后集体讨论)
空调工作时为什么会有水排出?抽油烟机抽 进去的是烟,流出来的为什么是油?擦眼镜、 擦玻璃时,气呼在镜片、玻璃上,为什么会 有潮气? 空调机把室内的热空气凝结成水,排出室外。 抽油烟机使一部分油烟在机内凝结成油,流 到贮存盒内。擦眼镜、擦玻璃时,气呼在镜 片、玻璃上,其中的水蒸汽会受冷凝结成非 常小的水滴,附着在镜片或玻璃上。这样, 擦起来能更干净。
雪花生长在既有冰晶又有过冷水滴的混合云里。 在这种云里,过冷水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水蒸 气不断地凝华在冰晶上,使冰晶不断增大形成雪花。 雪花在下落过程中又互相粘在一起,形成雪片。
大自然中水的周而复始现象。
大自然中的水始终都处在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状 态中。地球表面的水受热蒸发,升上天空,成为看 不见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时逐渐冷却,以空气中 的尘埃微粒为核心发生凝结现象。这种现象如果发 生在地面附近,形成的就是雾;如果发生在高空, 形成的就是云。云中的水蒸气还不断地在已凝结成 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上继续凝结,使水滴或小冰晶增 大,这些水滴或小冰晶还会发生碰撞、合并,越来 越大,当它们大到无法继续浮在空中时,就会掉下 来成为雨滴或雪片,回到地球表面。
考考你:
填空: •水蒸气遇( 冷 )可以变成(水 ),这种现 象叫做凝结。 •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遇到冷的物体 ( 凝结 )成的( 小水滴 )。 •向同样大小的两个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温水,然
后分别在上面盖一块冷或热的玻璃片,看到的现
象是( 冷玻璃片上有水滴生成,热玻璃片上没有 水滴生成 )。
判断对错:
× •水变成冰的过程也叫做凝结。( )
小水珠从哪里来? 雨雪的形成。 大自然中水的周而复始现象。 自学课本34页。 考考你。
根据课本31页上面的四幅图画提出自己的 问题。(提出后集体讨论)
空调工作时为什么会有水排出?抽油烟机抽 进去的是烟,流出来的为什么是油?擦眼镜、 擦玻璃时,气呼在镜片、玻璃上,为什么会 有潮气? 空调机把室内的热空气凝结成水,排出室外。 抽油烟机使一部分油烟在机内凝结成油,流 到贮存盒内。擦眼镜、擦玻璃时,气呼在镜 片、玻璃上,其中的水蒸汽会受冷凝结成非 常小的水滴,附着在镜片或玻璃上。这样, 擦起来能更干净。
雪花生长在既有冰晶又有过冷水滴的混合云里。 在这种云里,过冷水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水蒸 气不断地凝华在冰晶上,使冰晶不断增大形成雪花。 雪花在下落过程中又互相粘在一起,形成雪片。
大自然中水的周而复始现象。
大自然中的水始终都处在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状 态中。地球表面的水受热蒸发,升上天空,成为看 不见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时逐渐冷却,以空气中 的尘埃微粒为核心发生凝结现象。这种现象如果发 生在地面附近,形成的就是雾;如果发生在高空, 形成的就是云。云中的水蒸气还不断地在已凝结成 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上继续凝结,使水滴或小冰晶增 大,这些水滴或小冰晶还会发生碰撞、合并,越来 越大,当它们大到无法继续浮在空中时,就会掉下 来成为雨滴或雪片,回到地球表面。
考考你:
填空: •水蒸气遇( 冷 )可以变成(水 ),这种现 象叫做凝结。 •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遇到冷的物体 ( 凝结 )成的( 小水滴 )。 •向同样大小的两个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温水,然
后分别在上面盖一块冷或热的玻璃片,看到的现
象是( 冷玻璃片上有水滴生成,热玻璃片上没有 水滴生成 )。
判断对错:
× •水变成冰的过程也叫做凝结。( )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9 雨的形成|冀教版 (共19张PPT) (1)

方法和步骤: 1、将上面的器材按图所示装置.
2、将冰块放入铝盆中,用酒精灯对盛热水的烧瓶加热.
3、当烧瓶中水沸腾后,将喷嘴斜对铝盘底部,观察实验现象
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沸珠的增大,它们就会落 下来.
实验要求: 1、规范操作,正确使用实验材. 2、观察要细心,认真记录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这些小水珠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出现小水珠呢?
实验:小水珠是从哪来的?
分组要求:组长一名、操作员两名、观察员一名.
实验要求: 1、使用酒精灯时,不要碰撞,要用灯罩熄灭火焰. 2、加热物体时,使用火焰的外焰. 3、加热玻璃片时,用试管夹夹住玻璃,均匀加热.
提示:
1、在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冷的玻璃片上有小水珠,热的没有.
结论
雨的形成:
1、要有足够的水蒸气. 2、要遇冷.
自然界中的雨是怎样形成的呢?
人工降水
用人为的手段促使云层降水称为人工降 水.它主要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 向云中播撒盐粉、碘化银或固体二氧化碳 (即干冰)等催化剂,使悬浮在空中的极 小水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而降落,形 成降水.这是人工影响天气中最常用的方 法,它不仅能有效缓解旱情,还有灭火的 作用.
2、小水珠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a、要有水蒸气 b、要遇冷
水蒸汽遇(冷 )可以变成(水)这种现象叫做 ( 凝结 )
探究: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研究的问题:雨是怎样形成的? 我的假设是: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冷的物体,发生凝结
后形成小雨滴.
需要的器材:冰块、铝盘、铁架台,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 烧瓶、橡胶塞、实验弯管、热水、小盆.
《雨的形成》课件

1.将盛有热水的烧杯放置在铁架台上. 2.点燃酒精灯,将烧杯中的水持续加热,使其产生 大量水蒸汽.
3.将覆盖有冰块的玻璃板,固定在烧杯的上方,随 时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
1.加热过程中,防止烫伤。
2.实验完毕后,用酒精灯盖儿,熄灭酒精灯。
我是水蒸 气娃 娃
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雨的形成
教学重点:创造条件,使学生尽可 能独立的探究雨的成因。 教学难点:学生根据材料独立进行 实验研究得出结论。
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珠附着在 物体上就是露珠
悬浮在低空就是雾
悬浮在高空就是云
教材中的对比实验
相同 条件 不同 条件
杯子相同、水的多少 相同、水的温度相同、 玻璃片相同、盖玻璃 片的时间相同 一块是冷玻璃、一块 是热玻璃
冷
水蒸汽 水
《雨的形成》
再
见
雨的形成
——四年级科学
瀑里学校 陈涛
教材解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 册第九课《雨的形成》,本课是第三 单元《物质的状态》中的最后一课, 也是在学生掌握了冰、水和水蒸气分 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水之后的基 础上,围绕“变化”这一概念进行的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探究目标: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的一些 有趣现象,提出现象成因的假设. 2.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凝结。 并利用这个概念来解释雨的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 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动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 识。使学生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从而感悟大自 然的神奇.
科学四年级下冀教版3.9雨的形成》课件

作 业
• 根据书上漫画及视频,写一篇关于 水的循环的科学童话。
(二)学习新课: 1、小水珠从哪里来? 上面图片中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出 现小水珠? 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向同样大小的两个杯中倒入 同样多的温水;同时盖上大小相同、冷热不同的 玻璃片,你们猜一猜,哪个玻璃片上会有小水珠 出现?
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
2、雨的形成。 由此推断自然界中的雨是怎样形成的?
• 库区蓄水发电、灌溉 • 林区降雨森林防火降 雨、灭火等
如何展开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目前主要有飞机和 高炮两种主要方式,飞机人工 降雨的优点是作业范围大,受 益面积广,但费用昂贵,且当 云中对流发展旺盛时,飞机作 业危险性很大。高炮人工降雨 的优点是方便、快捷、易于操 作,特别适用于山区、小范围 的抗旱,且费用低。(每次作 业需3000元左右,但产生的效 益可达几十万元,投入产出比 高达1:40),此外,高炮人工 降雨不受强对流天气的限制, 但每次的受益面积没有飞机大。
(一)导入新课: 你们见过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吗? 请描述图片中的天气情况 这些现象有哪些相同点吗?: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提出 想研究的问题。 2、能独立提出要研究问题的假设。 3、能根据漫画写一篇科普短文,向其他人介 绍水的三态变化。 4、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做凝结。 5、能举例说出有些物质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 6、能分别举例说明物质的可逆变化在人类生 活中的运用。 7、关注科学技术(人工降雨)的发展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创造条件,使学生尽可能独立地探究雨的成因。 难点:创造条件,使学生尽可能独立地探究雨的成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空气温在0℃以上
低空气温在0℃以下
雨的形成
人工降水 用人为的手段促使云层降水称为人工降水。它主要是 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向云中播撒盐粉、碘化银或固 体二氧化碳(即干冰)等催化剂,使悬浮在空中的极小水 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而降落,形成降水。这是人工影 响天气中最常用的方法,它不 仅能有效地缓解旱情,还有灭 火的作用。
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雨的形成
我们来模拟雨的形成过程
实验提示:点燃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至沸腾,把碟子放沸腾 的烧杯口上,观察碟子底部。
实验现象:碟子下面出现水滴, 并不断滴下来,这就是“雨”。
雨的形成
水蒸汽从地球表面进入大气,逐步上升到高空,由于高空的大气 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就 形成了云。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越大,大到云托不住的 时候,就降落下来,在降落过程中,低空气温在0℃以上时,落下的就 是雨,低空气温在0℃以下时,落下的就是雪。
雨的形成
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 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可逆的。
冷却
水蒸气(气态)
加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加热
冷却
冷却
水(液态)
加热
冰(固态)
写一篇科学童话
让我们根据课本的8幅图,写一篇关于自然界水的循环 的科学童话吧!
科学童话:小水滴旅行记
提示:需要用到一 些科学术语,如冷、热 、蒸发、凝结、云、雨 、上升、下降等。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雨的形成》|冀教版
2020/8/23
雨的形成
小水珠从哪里来 雨的形成 写一篇科学童话
小水珠从哪里来
提示: 1.向同样大小的两个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温水; 2.同时盖上大小相同、冷热不同的玻璃片。
小水珠从哪里来
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谁的解释更有道理?
烧杯中的水蒸发 出来……
小水珠是水蒸气 遇冷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