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
四川非遗活动
![四川非遗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82e911c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b.png)
四川非遗活动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也是一个非常富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四川的非遗活动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下面将介绍四川的一些非遗活动。
1. 川剧川剧是四川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川剧以其独特的腔调和表演风格而闻名于世。
它融合了武术、舞蹈、音乐和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其生动的表演和精湛的技艺吸引了众多观众。
川剧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既有悲剧性的故事,也有喜剧性的段子。
川剧的表演者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学习,能够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和声音的变化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2. 四川锦绣四川锦绣是四川的一种传统刺绣工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锦绣以其精美的图案和细致的刺绣工艺而闻名。
它采用丝线、金线、银线等不同颜色和材质的线进行刺绣,通过针法的变化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四川锦绣的图案多样,包括花鸟、人物、山水等,每一幅作品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展现出四川的独特魅力。
3. 川菜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也是四川的传统饮食文化之一。
川菜以其麻辣的口味和独特的烹饪技法而闻名。
川菜的特点是口味重、调料多,善于使用辣椒和花椒等调味品,使菜肴具有独特的辣味和麻味。
川菜的烹饪技法丰富多样,包括炒、煮、炖、炸、烤等多种方式,使菜肴的口感更加丰富。
川菜的代表菜肴有宫保鸡丁、水煮鱼、回锅肉等,每一道菜肴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风味。
4. 川剧变脸川剧变脸是四川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川剧变脸通过面部化妆和技巧的运用,使演员能够在表演过程中迅速改变面部的表情和颜色。
川剧变脸的技巧独特,演员可以在短短几秒钟内迅速改变面部的表情,从而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角色。
川剧变脸的变化方式有很多种,包括撕脸、抛脸、甩脸等,每一种方式都需要演员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练习才能掌握。
5. 四川民俗文化四川民俗文化是四川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四川非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b878cb7524de518964b7db6.png)
省共有辖区21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江市市市市市德阳市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眉山市市市资阳市市市达州市市市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是以无形文化为主,以人为本的活化的遗产。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国政府根据本国国情把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
1、阿坝州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一)、口头传说和表述(民间文学)1、史诗史诗是羌族民间文学中的珍品,在羌族口碑古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代表作有《羌戈大战》、《木姐珠与斗安珠》、《迟基格布》。
2、歌谣歌谣是羌族人民生活、生产、习俗、文化、历史、道德和思想感情的反映,表现出羌族人民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艺术情趣,是羌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羌族歌谣题材十分广泛可分为历史传说歌:《戈基格布》、《木姐珠与燃比娃(斗安珠)》、《赤基格布》。
3、民间故事羌族民间故事丰富多彩,有神话、传说、,以及其他故事。
羌族民间故事片主要以叙述体的口述文本不用唱颂形式。
神话故事流传较广且比较有名的主要有《开天辟地》、《造人种》、《两兄妹》、《太阳和月亮》、《取火种》、《木姐珠与斗安珠》、《羌戈大战》等。
4、谚语和谜语谚语是羌族人民千百年来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
四川国家级非遗名录
![四川国家级非遗名录](https://img.taocdn.com/s3/m/d16368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e.png)
四川国家级非遗名录如下
端公戏( 旺苍端公戏)。
青城武术
滑竿(华山滑竿抬妹)
藤编(怀远藤编)。
彝族刺绣(凉山彝族刺绣)
川菜烹饪技艺。
彝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凉山彝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龙舞(安仁板凳龙)。
藏族唐卡(郎卡杰唐卡)。
酿醋技艺(保宁醋传统酿造工艺)。
手工制鞋技艺(唐昌布鞋制作技艺)。
绿茶制作技艺(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
中医诊疗法(李仲愚杵针疗法)。
四川扬琴
峨眉武术
藏族唐卡
绵竹木板年画等
其中,青城武术是源于东汉张陵在青城山创道教正一派的武术,如今尤以玄门太极和剑术见长。
这些项目都在非遗名录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4字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项目项目
![4字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项目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dcd0449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4.png)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在这片土地上,有许许多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展现着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本文将对四川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全面的介绍,以便更好地弘扬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蜀绣蜀绣是四川省的传统手工艺品,历史悠久,享誉中外。
蜀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彩的图案而闻名,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
蜀绣的工艺繁琐,需要经过刺绣、勾线、钉珠等多道工序,因而制作周期长,工艺复杂。
蜀绣的图案主题多样,款式繁多,包括花鸟、山水、人物等,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蜀绣已成为四川省的一张文化名片,受到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喜爱。
二、川剧川剧是四川省的地方剧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戏曲文化。
川剧以其豪放激越、大气磅礴的表演风格而闻名,被誉为“滚瓜烂熟、唯妙唯肖”。
川剧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变脸、假山、四川二人转等,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
川剧曲艺是四川省的一张文化名片,深受人民裙众的喜爱。
三、雅安茶马古道雅安茶马古道是一条古代商路,起源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诸代,成为我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雅安茶马古道以其崎岖山势、险峻峡谷而闻名,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古代商路之一。
雅安茶马古道见证了古代茶马交易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雅安茶马古道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四川省的一张文化名片。
四、锦绣川南音乐锦绣川南音乐是四川川南地区传统的音乐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锦绣川南音乐以其独特的音乐形式和深厚的民间气息而闻名,是我国音乐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锦绣川南音乐的演出形式多样,包括清音、大字、刘沉等,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
锦绣川南音乐已成为四川省的一张文化名片,深受人民裙众的喜爱。
五、巴蜀石雕巴蜀石雕是四川巴蜀地区传统的雕刻工艺,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巴蜀石雕以其形制优美、工艺精湛而闻名,是我国石雕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四川非遗文化遗产介绍
![四川非遗文化遗产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45d100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17.png)
四川非遗文化遗产介绍一、概述四川是一个非常具有文化底蕴的省份,拥有着丰富的非遗文化遗产。
这些非遗文化遗产不仅代表了四川的历史和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篇文章将介绍四川省的非遗文化遗产。
二、锦绣川西1、藏羌彝苗民族刺绣藏羌彝苗民族刺绣是四川省锦绣川西地区独特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
它以鲜艳多彩、线条流畅、图案独特而著名。
这种刺绣技艺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间手工艺品中最为珍贵的一种。
2、木雕木雕是锦绣川西地区另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它在当地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
锦绣川西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而闻名于世,木雕则是这里人们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
锦绣川西地区的木雕作品具有精美绝伦的外观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木雕艺术中的佼佼者。
三、川南地区1、川剧川剧是四川省的一种传统戏曲,它起源于清朝中期,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川剧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表演风格而闻名于世。
它被称为“花翎子”,是中国戏曲艺术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具影响力之一。
2、竹编竹编是四川省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尤以川南地区竹编技艺最为出色。
竹编作品造型简单、线条流畅,富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和地方文化气息。
这种手工艺品在四川省乃至全国都非常受欢迎。
四、雅安地区1、蜀锦蜀锦是四川省雅安市非常著名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它起源于唐朝时期。
蜀锦以其华丽绚烂的外表和精湛细致的制作工艺而被誉为“东方艺术的明珠”。
蜀锦作品主要以花鸟、山水、人物等为主题,图案繁复多样,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2、川陕民间木版年画川陕民间木版年画是雅安地区非常传统的一种手工艺品。
它以其细腻而又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而深受人们喜爱。
这种手工艺品起源于明朝中期,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五、乐山市1、嘉兴剪纸嘉兴剪纸是乐山市非常著名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它起源于清朝时期。
嘉兴剪纸以其精美绝伦的外观和精湛细致的制作工艺而被誉为“中国剪纸之冠”。
嘉兴剪纸主要以花卉、动物、人物等为主题,图案造型新颖别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四川国家级非遗项目 -回复
![四川国家级非遗项目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77fa8c9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6.png)
四川国家级非遗项目-回复四川国家级非遗项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创新,已经成为了四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四川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问题,详细介绍其特点、传承方式和社会影响等方面。
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这里的自然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被誉为“天府之国”。
在这片热土上,孕育出了众多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其中许多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些非遗项目涵盖了丰富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包括戏曲、音乐、舞蹈、手工艺等。
下面我们将依次介绍这些项目。
1. 川剧四川川剧是中国著名的地方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唱腔、舞台表演和服装造型而闻名于世。
川剧的音乐以梆子曲为主,曲调高亢激昂,表达了四川人民豪迈的性格特点。
演员们的表演技巧独特,包括腔调的转换、颤音和吐字等,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听享受。
2. 蜀锦四川蜀锦是中国传统的织造工艺,以丝线为材料,织成各种色彩鲜艳的花纹图案。
蜀锦的特点是花纹细腻、色彩瑰丽、手感柔软。
它被誉为“东方织锦之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蜀锦的技术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传承方式主要是师父传徒弟,学徒需花费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掌握精湛的织造技术。
3. 川菜四川川菜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以其麻辣、味道浓郁而闻名。
川菜以其独特的调味品和烹饪技巧而受到广泛关注,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
川菜的传统烹饪技法有很多,如炒、煮、炸、烧等,每种食材经过巧妙的处理和烹饪,可以呈现出丰富的味道和口感。
4. 四川麻将四川麻将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摆牌类游戏之一,已经成为了中国广大人民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之一。
四川麻将的特点是计分规则复杂、牌型多样、技巧高超。
它是一种需要思考、策略和决策能力的游戏,非常受到人们的喜爱。
四川麻将在传承过程中多以师徒弟子相传的方式,通过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才能掌握这门技艺。
这些四川国家级非遗项目不仅代表了四川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人民的情感。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介绍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eda626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0b.png)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介绍四川,嘿,这地方可真是个宝藏。
你知道不,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让人眼花缭乱,简直像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你可能听过川剧,那可是咱们四川的骄傲。
想想看,浓浓的川味,鲜艳的脸谱,演员们那一手“变脸”的绝活儿,真是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这可是个不容易的活儿啊,变个脸就像变戏法一样,瞬间让观众的心跳加速,太惊艳了。
再说说四川的茶艺,哦,那简直是一种享受。
想象一下,几个人围坐在茶桌旁,茶香袅袅,水蒸气缭绕,恍如置身于仙境。
泡茶的过程就像是一场小型的表演,动作优雅,心情舒畅。
喝茶不仅仅是喝水,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每一泡茶,每一口水,背后都有故事和情感。
你可以聊聊家常,抑或是谈天说地,茶桌上总是笑声不断。
说到美食,那真是让人垂涎欲滴。
你没尝过四川火锅,那可真是白来四川一趟!红彤彤的锅底,麻辣鲜香,辣得让人直流汗,然而一边吃一边唠嗑,简直是人生一大乐事。
火锅的食材新鲜得很,牛肉、羊肉、蔬菜……放进锅里一烫,哇,鲜香四溢。
吃完一顿火锅,肚子饱饱的,心里还特别舒服,真是“吃得开心,过得滋润”。
咱们四川的民间艺术也可不得不提,川北的皮影戏,那可是个绝活!戏里的人物用影子演绎故事,配上悠扬的音乐,观众们仿佛都被带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
你看,那小小的皮影,背后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每个动作、每个故事,都是来自生活的点滴,简单却又感人。
那些老一辈的艺术家,把这份技艺一代代传承下来,真是值得我们敬佩。
再来聊聊川音,四川话可真是有意思。
咱们的方言简直是“舌尖上的艺术”。
说起来就像唱歌一样,带着一种特别的韵律。
你听那川音,时而柔和,时而激昂,仿佛在诉说着每一个四川人的心声。
和朋友聊天,一句“你吃了吗”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没事儿的时候就这么唠嗑,生活也特别惬意。
你知道吗,四川的节庆活动可热闹了。
每年都有人庆祝各种传统节日,热闹非凡。
比如春节,那可是团圆的时刻。
大家一起包饺子、放烟花,整个村子都被欢声笑语包围。
还有元宵节,灯会、花灯,五光十色,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ttps://img.taocdn.com/s3/m/089c5ca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d.png)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是四川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1. 川剧川剧是四川省最负盛名的文化艺术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剧种之一。
它以其生动、夸张的表演风格、传统的音乐体系和与之相配合的服饰妆容,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2. 川绣作为四川省的代表性民间工艺品,川绣吸收了汉、藏、羌等等多种民族的文化特点,融合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它的样式丰富多彩,包括了人物、花鸟、山水等各种图案。
3. 川北木偶戏川北木偶戏起源于四川北部的绵阳市,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
它以真实的表演风格、逼真的木偶制作工艺和独具特色的音乐配合,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注意。
二、社会实践、仪式及节庆活动1. 清明节扫墓习俗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四川省的清明节扫墓习俗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人们在这一天走进墓穴,为先祖祭拜,并且在墓地周围放上鲜花和食品等物品,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2. 拟官仪式拟官仪式是四川省南充市的一项重要传统活动。
这是一种表达尊重、感恩等情感的形式,通过周全的礼仪,将新官的上任典礼变得庄重而隆重。
3. 抢火炬节抢火炬节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项非常欢乐的活动。
该节庆活动是在火把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人们会在抢夺火炬的游戏里展现出自己的勇气和技巧,以表达对节日的热爱之情。
三、传统手工艺1. 宜宾茶酒花糕宜宾茶酒花糕是四川省宜宾市的传统美食之一。
这种点心选用地道的酒、茶和糕粉作为原料,经过了多重工序加工而成,口感鲜美可口,深受人们喜爱。
2. 广元刻纸广元刻纸是四川省广元市的传统手工艺,该项技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及艺术价值。
刻纸的爱好者需要借助精湛的剪、刻技巧,将纸张制成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的花鸟、人物等图案。
3. 彝族银器彝族银器是四川省西南部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之一,这种银器制作以其纯净、高档的材料以及精湛的制作工艺而著称。
每一件彝族银器都有其独特的形式和风格,极具收藏价值。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https://img.taocdn.com/s3/m/b8d6cf9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3.png)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四川省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四川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涵盖了传统艺术、民俗习惯、传统手工艺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代表性项目。
一、传统艺术类:1.变脸:变脸是四川川剧中的一种独特表演形式,演员通过快速更换面具的方式,瞬间完成多个不同表情的转变。
变脸的技法独特,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活的中国戏曲美术”。
2.川剧:川剧是四川省的传统剧种,以四川盆地方言为基础,融合了其他地方的曲艺元素。
川剧以其独特的唱腔、曲调和表演方式而闻名,被誉为“川剧四大金刚”。
3.笑话:四川的笑话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和民风民俗。
四川笑话讲究语言的调侃和表情的夸张,常常令人捧腹大笑。
4.杂技:四川杂技是集舞蹈、器械、技巧为一体的传统艺术形式,表演者以高难度的技巧动作和灵活的身手,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审美的享受。
二、民俗习惯类:1.川西婚礼:川西地区的传统婚礼有着独特的仪式和习俗。
新娘出嫁时要穿上精美的彝族婚服,全程接受母亲的护送和好事贺喜的围绕,婚礼现场的喜宴以及舞蹈表演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2.丧葬习俗:四川省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丧葬习俗,其中最为有特色的是四川盆地的“送灵”仪式。
送灵仪式中,家属和亲友需要行走三遍围绕坟地的道路,以示对亲人的敬意。
3.剪纸:四川的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
四川剪纸的特点是线条简练、造型夸张、寓意深刻,用纸剪出的画作寓意丰富,常见的主题有喜庆、生肖和寓言故事等。
4.坝坝宴:坝坝宴是四川盆地地区的传统风俗,也是四川民间婚丧嫁娶等重大庆典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坝坝宴以四川美食为主,人们围坐在一起欢聚,共享美食,寓意团圆和祝福。
三、传统手工艺类:1.四川蜀锦:四川蜀锦是中国传统的手工丝织品之一,以丝织技艺和织品品质而闻名。
蜀锦的花样繁多、色彩鲜艳,常常被用于制作礼服、窗帘和壁挂等。
2.成都剪刀剪:成都剪刀剪是四川省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以其精密的剪切技巧和装饰艺术而知名。
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
![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c2899755a8102d276a22f91.png)
四川省共有辖区21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内江市自贡市广安市遂宁市巴中市德阳市乐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眉山市攀枝花市雅安市资阳市泸州市成都市达州市广元市绵阳市南充市宜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是以无形文化为主,以人为本的活化的遗产。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国政府根据本国国情把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
1、阿坝州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一)、口头传说和表述(民间文学)1、史诗史诗是羌族民间文学中的珍品,在羌族口碑古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代表作有《羌戈大战》、《木姐珠与斗安珠》、《迟基格布》。
2、歌谣歌谣是羌族人民生活、生产、习俗、文化、历史、道德和思想感情的反映,表现出羌族人民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艺术情趣,是羌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羌族歌谣题材十分广泛可分为历史传说歌:《戈基格布》、《木姐珠与燃比娃(斗安珠)》、《赤基格布》。
3、民间故事羌族民间故事丰富多彩,有神话、传说、,以及其他故事。
羌族民间故事片主要以叙述体的口述文本不用唱颂形式。
神话故事流传较广且比较有名的主要有《开天辟地》、《造人种》、《两兄妹》、《太阳和月亮》、《取火种》、《木姐珠与斗安珠》、《羌戈大战》等。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ttps://img.taocdn.com/s3/m/55d2f45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2.png)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都市位于中国四川省,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市拥有众多独特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以下是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部分。
1. 锦绣川剧锦绣川剧是成都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风格和剧目内容而闻名。
锦绣川剧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唱、念、做、打、舞等元素,以及精湛的变脸技艺。
锦绣川剧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成都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深受人们喜爱。
2. 四川川剧变脸四川川剧变脸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独特表演形式,以其神秘而迷人的变脸技艺而闻名于世。
演员通过迅速更换面具,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四川川剧变脸技艺的精湛程度令人叹为观止,成为了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
3. 成都锦绣刺绣成都锦绣刺绣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
成都锦绣刺绣以丝线为材料,通过绣针的巧妙运用,将各种图案绣制在绸缎上。
成都锦绣刺绣的图案多样,包括花鸟、人物、山水等,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富有立体感。
4. 成都蜀锦成都蜀锦是中国传统丝织品之一,以其精美的图案和细腻的手工艺而闻名。
成都蜀锦的制作过程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设计、织造、染色等。
成都蜀锦的图案多样,包括花鸟、人物、山水等,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富有立体感。
5. 成都火锅成都火锅是中国传统美食之一,以其麻辣味道和独特的烹饪方式而闻名。
成都火锅的特点是选用新鲜的食材,搭配独特的调料,煮熟后直接食用。
成都火锅的辣味和麻味让人难以忘怀,成为了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以上是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部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了成都市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们不仅是成都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们继续在成都这片土地上绽放光彩。
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ttps://img.taocdn.com/s3/m/7945316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2.png)
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发源的重要象征,也是很多四川文化爱好者和支持者期盼把握的内容。
在四川省,有许多古老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根据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编撰而成的,旨在保护和发掘省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
该名录总共入选了4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不仅涵盖了历史长河,也包括许多地方文化表现形式。
其中有17项是精品民俗文化,29项是传统艺术表演活动,2项是传统手工技艺。
二、精品民俗文化1、四川传统服饰巴塘衣服是源自四川省巴塘县歌乐山乡,历史悠久的一种传统服饰。
它具有独特的刺绣、缝制、褶边等特点,被誉为“四川乡村服装的艺术绝唱”。
2、四川巴乡织布巴乡织布是由巴塘县的传统织布技艺演变而来。
巴乡织布具有“准确的细节、纤细的结构、精致的柄式”等特点,被誉为“四川服装细枝流光”。
巴乡织布也是四川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四川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四川传统歌舞四川传统歌舞是以四川当地民间传统文化为基础,经过百年发展壮大而形成的一种歌舞形式。
它的语言丰富,歌曲曲式多变,技巧较高,乐曲有节奏感,动作十分娴熟,被誉为“中国舞蹈的精华”。
三、传统艺术表演活动1、非遗传统表演攀枝花市有许多传统艺术表演活动,比如抖布子、摇尾羊、肚皮舞、膀胱舞等,这些传统艺术表演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能表达出当地文化的特征,同时也融合了当地民间传统文化的特点。
2、手工技艺巴中市拥有许多传统手工技艺,主要有聚落性手工艺品的制作,例如刺绣、剪纸、编织等,这些传统手工艺品都与当地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并且被用来装饰当地的节日和家庭等。
四、小结《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由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编撰而成的,总共入选了4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文化自信。
四川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四川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f08d50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4.png)
四川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一、乐山概述乐山位于四川省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乐山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繁荣的地方,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技艺、民间艺术、传统节庆等,代表了乐山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乐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技艺1. 岷江剪纸岷江剪纸是乐山地区的一项传统技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岷江剪纸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巧而闻名于世。
它以岷江流域的自然景观、人物形象、动植物等为主题,通过剪纸的方式表现出来。
岷江剪纸的特点是线条简练、造型精美、寓意深远,被誉为中国剪纸艺术的瑰宝之一。
2. 乐山木雕乐山木雕是乐山地区的传统技艺之一,起源于唐代。
乐山木雕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乐山木雕的作品以佛教题材为主,包括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器物等。
乐山木雕的特点是造型逼真、细节精细、工艺复杂,被誉为中国木雕艺术的代表之一。
3. 金丝绣金丝绣是乐山地区的一项传统技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金丝绣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金丝绣的作品多以花鸟、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金丝线的绣制方式表现出来。
金丝绣的特点是线条流畅、色彩鲜艳、质感丰富,被誉为中国绣艺的瑰宝之一。
三、民间艺术1. 川剧川剧是四川地区的传统戏曲之一,也是乐山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川剧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方式和剧本内容而闻名于世。
川剧的剧本多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为题材,通过唱、念、做、打、舞等方式表现出来。
川剧的特点是声腔婉转、表演夸张、戏服华丽,被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之一。
2. 四川麻将四川麻将是乐山地区的一项民间艺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四川麻将以其独特的规则和玩法而闻名于世。
四川麻将的规则和玩法与其他地区的麻将有所不同,包括番数计算、牌型规定等方面。
四川麻将的特点是规则复杂、策略性强、娱乐性高,被誉为中国麻将文化的代表之一。
3. 川剧变脸川剧变脸是川剧的一种独特表演形式,也是乐山地区的民间艺术之一。
成都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都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ttps://img.taocdn.com/s3/m/264d842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7.png)
成都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都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都市位于中国四川省,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作为中国的文化名城,成都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成都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锦绣川剧锦绣川剧是成都市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和剧目内容而闻名于世。
锦绣川剧在成都市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是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蜀绣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也是成都市的传统手工艺品。
蜀绣以其精湛的刺绣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它以丝线为材料,通过刺绣的方式将各种图案绣制在绸缎上。
蜀绣在成都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传承,是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
三、川剧变脸川剧变脸是成都市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戏曲文化的瑰宝。
川剧变脸以其神秘的变脸技艺和精彩的表演形式而闻名于世。
演员通过快速换取面具的方式,将不同的情绪和角色展现给观众。
川剧变脸在成都市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是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之处。
四、成都府邸文化成都府邸文化是成都市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都府邸是古代成都的行政中心,是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场所。
成都府邸文化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成都府邸文化在成都市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是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
五、川菜川菜是成都市的传统美食之一,也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
川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菜品而闻名于世。
川菜以辣味为主,注重调味和烹饪技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川菜在成都市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是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成都杂技成都杂技是成都市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杂技的重要流派之一。
成都杂技以其独特的技艺和精彩的表演形式而闻名于世。
成都杂技包括各种技巧和表演形式,如飞人、顶碗、倒立等。
成都杂技在成都市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是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b4a1a4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7e.png)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蜀绣、川剧、四川竹琴、川江号子、绵竹木版年画等。
1、蜀绣
蜀绣又名“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
2019年11月,蜀绣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2、川剧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
2006年5月20日,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四川竹琴
四川竹琴因采用竹制的竹筒和简板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民间又称为“打道筒”、“唱道筒”、“打尺乓乓”,流行于四川省汉族地区。
2008年6月7日,四川竹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川江号子
川江号子是起源于四川、重庆一带的传统音乐,是川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
2006年5月20日,川江号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绵竹木版年画
绵竹木版年画,四川省德阳市民间传统美术,与剑南春酒、赵坡茶并称绵竹三绝。
绵竹年画始于宋代盛于明清。
2006年5月20日,绵竹木版年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非遗名录
![四川非遗名录](https://img.taocdn.com/s3/m/6e7e86d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2.png)
四川非遗名录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600多项,主要包括以下5
大类:
【传统手工艺】包括技艺、材料加工技艺、表演艺术等,如四川传统
制革、古法刀剑精髓、走绳舞、孔雀舞、泥人技艺、蓝染、金丝沙发
编织技艺、清代四川地毯制作技艺、四川排骨折纸、雕刻技艺、细木
家具等。
【传统民间艺术】包括民间歌谣、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传说、
民俗习俗、民间体育活动等,如贡多拉、花鼓戏、孔明灯、三大系列
节庆宗教活动、献瑞变等民俗活动;天蛾、锦江舞、万家葫芦花灯、
七祖歌、眉山鸡舞、比赛舞及传统体育活动等。
【传统文化】包括祭祀、春节、礼仪、忌辞等活动,如萧统会、芦笙会、金沙祭、彝族盘查仪式、裴娥庙会、逃离火山宗教仪式、蒙古族
新年仪式等;另外,还包括城市保护、农业技术、少数民族文字、文
学艺术、书法等。
【传统医药】指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和实践,其内容包括中药材的种植、收集、炮制、分配等,以及具体诊治方法,如中医学、蒙医学、彝医学、藏医学、壮医学等近600种。
【生态环境保护】具有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层面的内涵,包
括生态环境及其相关要素的保护、利用和治理,资源的开发、利用和
管理,四川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及四川传统生态环保技
术和技能。
四川 非遗名录
![四川 非遗名录](https://img.taocdn.com/s3/m/ff1a245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8.png)
四川非遗名录
四川非遗名录包括以下项目:
1. 川剧:川剧是四川省的传统戏曲剧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风格,代表着川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四川锦绣:四川锦绣是四川省的传统刺绣技艺,以其精湛的刺绣工艺和丰富的图案色彩而闻名,是四川省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3. 四川木版年画:四川木版年画是四川省传统的年画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图案和色彩,以及传统的木版印刷工艺而著称。
4. 四川剪纸:四川剪纸是四川省的传统工艺,通过剪纸技艺将纸张剪成各种形状的图案,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5. 四川蜀绣:四川蜀绣是四川省的传统刺绣技艺,以其精湛的绣工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代表了四川的传统文化和艺术。
6. 四川泥塑:四川泥塑是四川省的传统工艺,通过用泥土雕塑各种形状的人物、动物等物体,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7. 四川布依族织锦:四川布依族织锦是布依族传统的织锦技艺,以其独特的图案和色彩,以及精湛的织锦工艺而著称。
8. 四川彝族织锦:四川彝族织锦是彝族传统的织锦技艺,以其丰富的图案和色彩,以及精湛的织锦工艺而闻名。
以上是四川省的部分非遗名录,还有其他非遗项目未在此列举。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49fa1e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d.png)
四川省共有辖区21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内江市自贡市广安市遂宁市巴中市德阳市乐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眉山市攀枝花市雅安市资阳市泸州市成都市达州市广元市绵阳市南充市宜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是以无形文化为主,以人为本的活化的遗产。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国政府根据本国国情把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
1、阿坝州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一)、口头传说和表述(民间文学)1、史诗史诗是羌族民间文学中的珍品,在羌族口碑古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代表作有《羌戈大战》、《木姐珠与斗安珠》、《迟基格布》。
2、歌谣歌谣是羌族人民生活、生产、习俗、文化、历史、道德和思想感情的反映,表现出羌族人民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艺术情趣,是羌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羌族歌谣题材十分广泛可分为历史传说歌:《戈基格布》、《木姐珠与燃比娃(斗安珠)》、《赤基格布》。
3、民间故事羌族民间故事丰富多彩,有神话、传说、,以及其他故事。
羌族民间故事片主要以叙述体的口述文本不用唱颂形式。
神话故事流传较广且比较有名的主要有《开天辟地》、《造人种》、《两兄妹》、《太阳和月亮》、《取火种》、《木姐珠与斗安珠》、《羌戈大战》等。
带基本介绍的!四川省全部(1-3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带基本介绍的!四川省全部(1-3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ttps://img.taocdn.com/s3/m/6f86e8c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c.png)
带基本介绍的!四川省全部(1-3批)国家级⾮物质⽂化遗产名录四川省第⼀、⼆、三批国家级⾮物质⽂化遗产名录(共计120个)详细介绍●民间⽂学格萨(斯)尔“格萨(斯)尔”是⼀部在藏、蒙、⼟、纳西等民族中⼴泛流传、家喻户晓的歌颂藏族英雄⼈物岭·格萨尔王的迄今世界上最长的活态长篇英雄史诗。
它既是⼀部规模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场景壮阔、诗⽂壮丽的世界⽂学名著,⼜是综合反映古代藏民族的⽣产情况、经济⽣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风尚、思想情感、经济结构、军事组织、民族关系、⽂化艺术、价值观念等社会历史的百科全书。
史诗内容由⽆数民间说唱艺⼈集体创作、加⼯、提炼、⼝⽿传承乃⾄僧侣⽂⼈记录整理,成为流传⾄今的民间⽂学巨著。
史诗“格萨(斯)尔”的⼴泛传播,其影响渗透到了藏族地区的民风民俗、⽂化艺术等各个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格萨尔⽂化。
主要内容包括《格萨尔王传》说唱本、说唱艺⼈、格萨尔藏戏、格萨尔神迹遗址风物传说、绘画雕刻、民间遗风、建筑等各个⽅⾯。
⽢孜藏族⾃治州作为格萨尔王的故⾥,具有⼴泛和多元的格萨尔⽂化资源,全境到处都有格萨尔王的传说和遗迹,是英雄史诗“格萨(斯)尔”产⽣、流传最⼴、最有群众基础的地区。
该项⽬已进⼊第⼀批国家级⾮物质⽂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孜州⽂化馆国家级传承⼈:阿尼省级传承⼈:他洛、秋吉、俄真卓玛、⼟登彝族克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彝族民间“歌师宣雅颂,歌师讲论⽂”的“克智论辩歌场制度”就已形成,“彝族克智”在凉⼭腹⼼地美姑县最为流传,是在婚礼、丧葬、节庆等集会场所,以主客双⽅论辩⼿临场演述的⽤以传述古今、探述知识、明辨事理的⼀种诗体⼝承⽂学,是彝族民间语⾔艺术中内容最丰富、形式最灵活,最具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竞技性的⽂化形式。
其表现形态为甲、⼄双⽅论辩⼿以说唱诗歌或辞赋,互相辩驳、谈古论今,最终以达“穷百家之辞,困众⼈之辩”者获胜。
“彝族克智”论辩内容⼗分丰富,涉及⽂学艺术、历史哲学、天⽂地理、伦理道德、农学医学、风俗礼制、军事战争等各种知识。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1c9576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c.png)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四川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拥有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代表着四川人民的智慧和历史,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其中一些代表性的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川剧:川剧是中国四大戏曲之一,起源于四川,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和化妆而著名。
川剧的表演形式多样,有高腔、胡腔、弹腔、昆腔等,而其表演风格则以豪放、激情、热情为特色。
2. 蜀绣:蜀绣是中国著名的刺绣之一,以四川成都为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蜀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刺绣手法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
3. 四川竹琴:四川竹琴是一种以竹子为乐器的民间音乐,流传于四川南部的少数民族地区。
竹琴音色清脆悦耳,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4. 川江号子:川江号子是一种流传于四川川江流域的民间音乐,是川江船工在工作时唱的一种号子。
川江号子具有独特的音乐形式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绵竹木版年画:绵竹木版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起源于四川绵竹。
绵竹木版年画以其鲜艳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和寓意深刻的图案而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代表了四川人民的智慧和历史,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共有辖区21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内江市自贡市广安市遂宁市巴中市德阳市乐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眉山市攀枝花市雅安市资阳市泸州市成都市达州市广元市绵阳市南充市宜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是以无形文化为主,以人为本的活化的遗产。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国政府根据本国国情把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
1、阿坝州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一)、口头传说和表述(民间文学)1、史诗史诗是羌族民间文学中的珍品,在羌族口碑古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代表作有《羌戈大战》、《木姐珠与斗安珠》、《迟基格布》。
2、歌谣歌谣是羌族人民生活、生产、习俗、文化、历史、道德和思想感情的反映,表现出羌族人民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艺术情趣,是羌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羌族歌谣题材十分广泛可分为历史传说歌:《戈基格布》、《木姐珠与燃比娃(斗安珠)》、《赤基格布》。
3、民间故事羌族民间故事丰富多彩,有神话、传说、,以及其他故事。
羌族民间故事片主要以叙述体的口述文本不用唱颂形式。
神话故事流传较广且比较有名的主要有《开天辟地》、《造人种》、《两兄妹》、《太阳和月亮》、《取火种》、《木姐珠与斗安珠》、《羌戈大战》等。
4、谚语和谜语谚语是羌族人民千百年来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
有事理谚语、社交谚语、时政谚语、生活谚语、风土谚语、农林谚语等。
羌族谜语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羌族人民长期观察、分析,对生活事务进行概括的结果。
根据所反映的对象以及形式一般分为物谜、事谜、字谜。
(二)、表演艺术羌族的表演艺术主要有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羌族戏剧。
1、羌族民间音乐大体分为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祭祀音乐。
(1)、民间歌曲是羌族民间音乐最主要的载体,它直接反映羌族人民的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日常生活。
(三)、传统的手工技艺1、羌族的挑花刺绣艺术羌族的挑花和刺绣是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在四川民族工艺中有着“南彝北羌”之说。
羌绣的纹饰图案丰富多彩大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内容多含有吉祥如意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如“团花似锦”、“鱼水和谐”、“蛾蛾戏花”、“凤穿牡丹”、“瓜瓞绵绵”、“群狮图”等几十种。
羌绣巳于2008年6月被公布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四)、社会风俗、礼仪、节庆1、在羌族的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过的“羌历年”,是羌族庆祝丰收的节日。
为感谢保佑他们丰收的天神、祖先神、山神,节日期间全寨人停止劳动,穿着新装,在神林中举行大型祭祀活动,然后走村串巷共贺节日。
羌历年现巳成为展示羌民族文化的载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被称为羌族妇女节的“瓦尔俄足”节(歌仙节)是只流行于茂县赤不苏地区。
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全寨的妇女们要祭祀歌舞仙女——萨朗姐,互教互传民间歌舞,并教授勤俭持家之道。
此节有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
“瓦尔俄足”节巳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阿坝州羌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主要传承人:2、甘孜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甘孜藏族自治州是藏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德格与西藏拉萨、甘南夏河被同称为藏族三个古文化中心。
藏传佛教在州内传播广、影响深、历史悠久。
州府驻地康定自宋代以来就是汉藏“茶马互市”的重要场所,对沟通祖国内地与边缰的联系,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汉族地区同西南边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藏族车模技艺是生产并流传于藏族民间的一种制作各类木制生活用具的特殊工艺,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了。
其中以甘孜州得荣县的车模技艺最具代表性。
得荣的车模技艺主要流传于该县子庚乡境内,这里的木制品品种花样较多,约有50余种,其中不乏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民族手工艺术的精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其工艺独特、精美,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其产品远销于西藏、印度等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甘孜藏族自治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主要传承人:甘孜藏族自治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主要传承人:3、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1、内江“一品德”酱豆腐以豆腐为原料,选用中草药、天然香料等佐料,精选无公害大豆,经过浸泡、磨浆、制坯、培菌、腌胚、配料、装坛发酵等过程,用特制配方及纯手工技艺精酿而成。
除酿制酱豆腐外,还有五香豆腐干、麻辣豆香干等产品。
为了保护这项独门秘制土特产,2004年成功注册了“一品德”商标品牌,2009年被评为内江市名优产品;2012年成功申遗,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黄老五花生酥是威远县着名的特色小吃,因清朝光绪年间发现并流传于后世而得名。
“黄老五花生酥的制作工艺经过民间艺人一百余年的千锤百炼,具有甜、白、香、酥、脆的五大特色。
”据威远县黄老五土特产食品有限公司行政办公室主任姚鸿介绍,其产品制作坚持传统古法,甜而不腻,酥而化渣。
黄老五花生酥产品色泽自然,甜而不腻、酥而化渣、老少皆宜,与普通的酥糖有着截然不同的舌尖体验,获得内江市名优特新特色小吃称号。
黄老五花生酥历经黄氏家族四代传承,其“黄老五花生酥”的手工生产技艺已被列入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内江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主要传承人:4、自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1、龚扇,又称自贡龚扇,是汉族传统工艺美术珍品,蜀中名扇之一。
四川自贡竹编扇,晶莹光亮,宛如纨绢,驰名中外。
由民间艺术家龚玉璋创制至今已逾百多年历史,是自贡着名的小三绝之一,目前龚扇的制作已经传至龚氏家族第五代传人。
2、自贡剪纸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剪纸又叫刻纸或者剪画,是一种优秀的传统艺术,始于40年代初期,在中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郭沫若同志曾经亲自为自贡剪纸题字“中国自贡剪纸”,足见它是享有一定声誉的。
3、自贡井盐,在历史上,四川省自贡市是以盛产井盐着称。
自贡开采井盐已有2000年的历史。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自贡扎染,自贡扎染是一种古称蜀颉的扎染艺术,四川省的汉族传统手工艺术珍品,自贡更为主要的产地。
扎染的主要步骤是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漂洗、碾布等,其中主要有扎花、浸染两道工序,技术关键是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染缸、染棒、晒架、石碾等是扎染的主要工具。
自贡扎染工艺性强,以针代笔,无一雷同,色彩斑斓,款式多样,扎痕耐久。
近年研制的棉、麻、丝、缎、皮革、绒等质地的多色套染,永隽雅秀、韵味天成,图案设计富于情趣,特色浓郁。
自贡市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主要传承人:5、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1、武胜剪纸,武胜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据《武胜县志》载:“解放前,民间剪纸与县内的民俗活动相联系。
新春之际,用剪纸装饰窗户、彩灯。
婚嫁时,枕头、帐帘、布鞋等绣花用剪纸做样。
丧葬时,纸扎的陪葬童子、白鹤、引灵幡、灵房等,也用剪纸图案装饰。
”虽然表现的形式和内容都非常单一,但因其能渲染气氛,能够生动反映民众生活,表达民众的喜怒哀乐,它作为产生并流传于该县及附近县市的一种民间艺术,仍然深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
2、邻水手掌木偶发源于1850年左右,由该县御临镇首创发起,历经三代150余年,一直深受观众喜爱,由此代表了邻水民间特色文化。
手掌木偶始于汉朝,兴于唐代,盛于宋代,距今有1000余年的历史。
四川邻水“手掌木偶戏”最初是由该县么滩镇陈永清掌握,历经三代,后传给其外侄张邦军,又传其子张贤光。
150余年来,手掌木偶戏一直流传于重庆、贵州、四川邻水、广安、达州等地,所到之处,非常受欢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邻水民间的特色文化。
目前手掌木偶只有唯一传人,张贤光。
3、广安市邓家盐皮蛋,先后荣获“广安市地方商品畅销品牌”、“特色旅游商品”、“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并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
4、顾县牛皮豆干又名顾县牛皮豆干或顾县五香牛皮豆干,是一道四川的地方特色小吃,属于素菜。
因千年古方的神奇,顾县水质的玄妙,加上制作工艺的历史锤炼,顾县豆腐质嫩爽口,滑润细腻,味道纯正,百吃不厌。
独具特色的豆腐宴席,菜式达180种。
5、九龙手工空心挂面资料暂缺。
6、武胜麻哥面是由武胜人冯基民首创。
因其外貌特征被人谑称为“麻哥”,故称“麻哥面”。
麻哥面柔而不稠,味道独特,以“麻、辣、香、鲜”而闻名,是武胜一大特色小吃,深受人们喜爱。
7、马氏牛肉资料暂缺。
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主要传承人:6、遂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1、沱牌曲酒,射洪历代盛产美酒,杜甫曾以“射洪春酒寒仍绿”加以赞誉。
传承于唐代春酒的“沱牌曲酒传统酿制技艺”至今已1300余年。
其重要载体—泰安酢坊现存古窖池两处,古井一口,始建于唐代,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中国食品文化遗产”。
2、徐氏泥彩塑,用传统技法施工,泥塑用黄泥、粘土就地取材,先绘图设计(包括白描,效果图和施工图),再扎架、砌粗坯、上细泥等白坯完成待干。
修补后,刮灰打磨,作立彩花纹,上彩贴金,开相完成。
“徐氏泥彩塑”采用传统人物造型,服饰彩画、贴金、绘画工笔重彩,透出古风雅韵,其作品流传于四川、重庆、湖南、江西、海南、台湾等地,在旅游景点及宗教寺庙及受欢迎。
3、观音绣,作为蜀绣的一种,以蜀绣为基础,同时吸纳其它名绣精髓,绣制各种观音、莲花、荷包、蒲团、佛枕、方巾等寄托爱情、平安、福寿康年等美好寓意。
观音绣法有晕针、木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其特点绒片平滑、绣品细腻、浑厚圆润、灵动美观。
观音绣“织文锦绣,穷工技巧”是民间艺术和观音崇拜的完美结合。
4、石洞竹编,是当地竹编艺人以本地茨竹为原料,经过数十道工序制成薄如蝉翼,细如发丝,透明晶莹独特,不腐不蛀,永不褪色的竹丝,再用多种不同的编织绝技,与各种书画作品相结合,编织而成的手工艺术品。
产品形式多样,有平面字画、各种生活用具和瓷胎竹编,既是生活用品和美化家庭的装饰品,又是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