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生成语言学
转换生成语言学
![转换生成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188703b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0.png)
转换生成语言学在探索语言的奥秘之旅中,转换生成语言学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为我们揭示了语言结构和生成的深层机制。
要理解转换生成语言学,首先得明白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复杂而精妙的系统。
转换生成语言学的核心观点认为,人类天生就具备一种语言能力,这种能力是内在的、与生俱来的。
它就像是我们大脑中预装的一套软件,等待着在适当的时候被激活和运用。
想象一下,一个孩子在没有经过系统的语言教育之前,就能自然而然地说出一些简单的语句,并且能够理解他人的语言。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单纯地模仿周围的声音,而是因为他们内在的语言机制在发挥作用。
转换生成语言学认为,这种内在的语言机制使得我们能够生成无限数量的合法语句。
那么,这种语言能力是如何运作的呢?这就要提到“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这两个重要的概念。
深层结构反映了句子的基本语义关系,而表层结构则是我们实际听到或说出的句子形式。
比如说,“我吃了苹果”和“苹果被我吃了”,这两个句子的表层结构不同,但它们的深层结构是相似的,都表达了“我”和“苹果”之间的“吃”的关系。
转换生成语言学中的“转换规则”就像是魔法师的魔杖,能够将深层结构转换为各种不同的表层结构。
通过这些规则,我们可以从一个基本的句子结构出发,生成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以适应不同的语境和交流需求。
这种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
它的创始人乔姆斯基在对传统语言学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局限性,从而开启了这一新的研究领域。
传统语言学往往侧重于对语言现象的描述和分类,而转换生成语言学则更注重解释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过程。
在实际应用方面,转换生成语言学对语言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教师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再仅仅将其视为错误,而是看作学生在尝试运用内在语言规则时的偏差。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深层结构和转换规则,能够帮助他们更有效地掌握语言。
此外,转换生成语言学在计算机语言处理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计算机程序在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时,可以借鉴转换生成的理念和规则,从而提高语言处理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转换生成语言学
![转换生成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756cdc2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d.png)
转换生成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涵盖了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知识。
该领域主要关注语言的转换和生成过程,目的是通过模型和算法来理解和模拟人类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
本文将从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定义转换生成语言学是将形式语言转换为自然语言的过程,通过使用形式文法、转换规则和约束系统等工具和方法,实现将计算机可理解的形式语言转换成为人类可以理解的自然语言的能力。
转换生成语言学主要关注的是语言的生成过程,即如何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条件将抽象的符号串转化为有意义的语言表达。
二、研究方法在转换生成语言学的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形式文法:通过定义一套规范的文法来表示语言的结构和规则,从而实现语言的生成和转换。
2. 自动机理论:利用有限状态自动机、正则表达式等理论和方法,分析和描述语言的结构和规则。
3. 语义分析:研究语言的语义表示和理解,通过对句子的语义结构和语义关系进行分析,实现语言转换和生成。
4. 隐马尔可夫模型: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来建立语言模型和分析自然语言的序列。
5. 深度学习: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和算法,实现对语言的学习和模拟,提高语言转换和生成的效果。
三、应用领域转换生成语言学的研究和应用涉及到多个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机器翻译: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2. 文本生成:通过分析和理解大规模文本数据,实现自动化生成文章、摘要、对话等自然语言文本。
3. 语音合成:将文字转换为语音,实现计算机语音交互和人机对话的自然化。
4. 自然语言处理:对自然语言的文本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信息抽取、关键词提取、情感分析等功能。
5. 虚拟助手:通过对话系统和自然语言生成技术,实现机器人助手的自然化对话和智能交互。
四、未来发展方向转换生成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转换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对比研究
![转换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2bb29df3968011ca200917d.png)
转换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对比研究-转换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对比研究ﻭ[摘要]转换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之间有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哲学和心理基础、语言观、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通过两个流派的对比研究,能更清楚地认识其独特的特征。
ﻭ[关键词]转换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对比研究一、基本理论1.转换生成语言学是由乔姆斯基在批判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语言学流派,他从对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发现人类似乎天生就具有语言学习的能力,他把这种语言学习能力称做语言学习机制。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的任务正是要揭示儿童大脑的初始状态和内化了的语法规则,语言研究的最终目标就是揭示人脑的实质,即人的认识本质,人的本质。
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语法规则是由基础部分和转换部分组成。
基础部分规则生成句子的深层结构,并对深层结构进行语释。
转换部分规则可以把深层结构转换为表层结构,对表层结构进行说明。
转换生成语法是逐渐的,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它经历了五种阶段:古典理论阶段、标准理论阶段、扩充式标准理论阶段、修正的扩充式标准理论阶段、支配和约束理论阶段。
这五个阶段表示了转换生成语法是在不断的改进、完善和修正自己的理论,使之趋于成熟,这也表明它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ﻭ2.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坚持体验哲学,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作出统一解释的、**的、跨领域的学科。
它认为人们的语言能力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根据人们自身的身体体验性的结构中获得的,认知语言学家们提出了一个较为人信服的假设:我们的祖先是从认识自身和空间开始认识世界的,因此身体的部位和空间概念是我们若干其他概念和抽象概念的两个主要基础,它们成为人类原始思维的出发点,从而逐步出我们的推理能力、语义系统和知识体系,所以他们根据对世界的经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
认知语言学可分为第一代认知科学和第二代认知科学,两个阶段的分界线是是否以体验哲学为哲学基础,第一代的认知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的哲学基础相同,都是迪卡尔的哲学和哲学加以综合的混合哲学,第二代的认知语言学是体验哲学的哲学基础。
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语言学
![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aaa010face2f0066f53322c1.png)
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后半叶,美国语言学界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是欧美语言学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种,猛烈地冲击了当时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因此,它的诞生被称为“乔姆斯基革命”。
其标志是《句法结构》的出版,其创始人就是A·N·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
乔姆斯基,1928年12月7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研究希伯来语的学者。
中学毕业之后,乔姆斯基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语言学、数学和哲学。
1951年完成硕士论文《希伯来语语法》。
1951—1955年,乔姆斯基以哈佛大学学术协会会员身份从事语言学研究工作,写出《语言理论的逻辑结构》(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Linguistic Theory),后返回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
1957年,他把自己的博士论文缩写成《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在荷兰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
此后,他的语言学思想开始在语言学界、心理学界和哲学界引起重视。
他的主要著作有:《句法理论若干问题》(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1966),《笛卡儿语言学》(Cartesian Linguistics)(1966),《语言与思维》(Language and Mind)(1968),《对语言的思考》(Reflections on Language)(1975),《规则与表达》(Rules and Representations)(1980),《支配与约束讲稿》(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1981),《语言知识》(Knowledge of Language: Its Nature, Origin and Use)(1986)主要观点:他对斯金纳“强化生成说”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反对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理论来解释语言现象,认为:1、语言能力是人类先天具有的;2、语法是生成的,儿童生下来就具有一种普遍语法;婴儿言语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
第四阶段:转换生成语言学阶段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四阶段:转换生成语言学阶段Microsoft Word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1de4802ee06eff9aef80748.png)
语言学发展简史第四发展阶段:转换生成语言学阶段(形式语言学)一、转换生成语言学产生的背景1957年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转换生成语言学诞生。
(一)创始人——乔姆斯基(阿费莱姆·诺姆·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1928——),出生于美国费城,现为美国科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教授。
乔姆斯基小时受到其父影响(希伯来语学者),对语言有浓厚的兴趣。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期间,乔姆斯基认识了后布龙菲尔德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哈里斯(海里斯),并拜读了哈里斯的《结构语言学方法》,被其严密的方法深深地吸引,从此立志从事语言学。
1951年乔姆斯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毕业论文是《希伯来语语法》。
之后他来到哈佛大学从事语言研究工作,为了完成形式语言理论课题的研究,在哈里斯的建议下,1953年他开始学习哲学、逻辑学和现代数学。
1954年乔姆斯基着手写《语言理论的逻辑结构》,1955年书稿完成,并回到宾夕法尼亚大学读博士学位,在哈里斯的指导下,于1955年以《转换分析》一文获得博士学位。
1955年秋,在哈勒、雅可布逊的推荐下来到麻省理工学院做研究。
1957年,《语言理论的逻辑结构》经缩写后改名为《句法结构》,在荷兰出版,并在语言学界产生巨大反响。
从此开始了乔姆斯基的时代。
(二)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基础乔姆斯基声称自己的语言理论的基础是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
人类的理性和思维是一致的,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因此本质上是一致的,表面形式的不同只是同一个体系的变体。
多样形式(语音、字母)这些符号的存在,是为了人们表达思想的需要而已。
(参见第一阶段,彭p356--357)(三)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基础乔姆斯基声称自己的语言理论直接来源于阿尔诺(A.Arnauld)、朗斯洛(ncelot)的《普遍唯理语法》和德国政治家、语言学家洪堡特(Karl 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的理论。
转换生成语言学
![转换生成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f0e28c9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6.png)
转换生成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又称为TGL(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Linguistics),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它旨在解释人类语言习得和语言处理的机制。
TGL是由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提出的,并逐渐在语言学领域中推广开来。
TGL理论基于一种理念,即语言能力天赋于人类,而人类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只需获得一些反馈和输入,就能自由地发展出自己的语言能力。
这一理念引出了TGL理论中的句法式(Syntax)与语义式(Semantics)两个主要方面。
一、句法式句法式涉及语言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TGL理论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天生的语言能力,其原因在于人类天生具备了语言结构的构建能力。
TGL理论中的句法分析,是针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可以将句子分解成若干个组成部分,建立句子与语言结构的映射关系。
这种句法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其意义表达方式。
二、语义式语义式是关于语言意义方面的研究。
TGL理论认为,人类语言能力的内在结构包括关于语言意义方面的基本能力。
在TGL的语义研究中,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表达工具,还是一种交际工具。
因此,语言使用的目的不仅是简单地表达意思,而是希望被理解,而且能够引发听众的共鸣和理解。
三、TGL的贡献TGL理论的提出,对人类语言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它提供了一种假设和测试语言能力的形式系统,这种形式系统使用的基本操作是转换规则,而这种规则能够建立句子的结构和意义之间的联系。
其次,TGL理论为实验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
由于TGL理论的一些假设是能够进行实验验证的,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有大量的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展开。
此外,TGL理论还对形式语言学和计算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总结TGL理论在语言学领域中对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研究细节、准确改进理论和进行实验研究的工具。
它提供了一种出色的分析工具,可以将语言抽象为一组非常具体的形式规则,其中每个规则都可以用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表示。
西方语言学史-第四章-转换生成语言学
![西方语言学史-第四章-转换生成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08c82f4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f.png)
第四章转换生成语言学●一、关于乔姆斯基●二、转换生成语言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三、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发展●四、转换生成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目的、方法和原则●五、乔姆斯基观点举例●六、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评价一、乔姆斯基介绍●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1928--)●1928年12月7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
●1947年, 在哈里斯的影响下他开始研究语言学;●1951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完成硕士论文《现代希伯莱语语素音位学》;1955年又在该校完成博士论文《转换分析》, 获得博士学位;1955年秋天开始, 他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 曾任该校语言学与哲学系主任, 并任该校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为语言学界培养了一批有素养的学者。
●乔姆斯基是一位富有探索精神的语言学家。
最初, 他用结构主义的方法研究希伯莱语,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转而探索新的方法, 逐步建立起转换-生成语法, 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就是这一新方法的标志。
这种分析方法风靡全世界, 冲垮了结构语言学的支配地位, 因而被人们称为"乔姆斯基革命"。
后来他又不断丰富和发展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和方法, 相继发表了《句法理论要略》、《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支配和约束论集》等重要著作, 对世界语言学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在, 转换-生成语法仍在继续发展之中。
●他打消了索绪尔及其追随者试图从符号的表面结构中鉴别意义的尝试, 颠覆了曾经在动物行为学家中非常流行的信念---可以通过在符号和物体之间建立零碎的联系而获得语言。
他认为语言是个整体, 要么完全有要么完全没有, 我们在演化过程中已经具备了获得语言所需要的类别, 这些类别控制我们话语的“深层结构”, 不管我们学习的具体语言是什么。
句子的形成是由于把深层结构转变成为表面顺序的“转换生成语法”不断的操作的结果。
我们所有人都能够理解数不清的句子, 只要我们掌握了基本的语言能力。
转换生成语言学名词解释
![转换生成语言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8ebea5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1.png)
临时道路硬化及校前区广场回填方案一、工程概况、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整体搬迁工程工程位于铜仁市石阡县汤山镇荆坪村水井湾。
建筑面积约为7.8万平方米。
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人工挖孔桩,抗震设防烈度6度,防震等级二类工程设计年限为50年,建筑高度约为24m。
包括实训楼、行政综合楼、食堂及生活附属用房及宿舍等,校址原为农田,土质松软。
二、临时道路及广场回填硬化和回填的必要性:本工程为市、县重点工程,各级领导会经常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特别是今年6月20日,市、县众多部门将在本工地进行检查并召开教育系统职教推广会议,为确保检查顺利进行,检查须有较完善的行车道路和检查路线,停车场所及其他活动区域(布置于校前区广场),良好的检查结果会为业主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由于检查日期日益临近,本项工作工程量大,任务重,需投入大量的人力、机械、材料、财力,通过紧密协调配合,通过加班加点抢夺工期的方式,方能确保在检查组到来之前完工。
1、临时施工道路1、1道路的布置(见附图)道路的布置原则为:尽量满足检查要求,检查组的人、车队基本能到达单体工程位置,进行实地考察现场情况。
1、2道路施工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采用换填后硬化路面的方式。
○1将松软土层土挖出外运,后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反复碾压。
碾压过程中,在土层中掺入白灰,以提高土的强度。
○2风化石换填,回填厚度2.5m,施工过程中加入级配砂石料每30cm 进行反复碾压,使之密实。
○3级配石换填,碾压:级配石的回填厚度为2m,施工时级配石下口呈600角放坡。
回填过程中加入级配砂石料每30cm进行反复碾压,碾压后不出现明显的印迹后方可进入上层的铺设。
碾压的过程中可适当洒水湿润。
○4300mm厚5%水稳碎石基层:在级配石基层上进行水稳基层的铺设,分两次铺设、反复碾压。
水稳层比道路每边宽出0.3m,待水稳基层达到一定强度厚进行砼路面硬化。
○5200mm厚C30砼,硬化路面宽度为7.5m,拉条纹收面:砼浇筑过程中,每50m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处采用¢20@200钢筋连接,每5m采用切割机切出深度100mm的分隔缝○6及时进行路基的保护,在级配石回填和水稳基层施工中,道路两侧及时购入新土进行回填并筑紧,每边宽度不小于 2.5m,以保护路基。
转化生成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
![转化生成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3ad9b9503c1ec5da50e270df.png)
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简称TG)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的一个描述语法的一个术语,他在1957年所写的《语法结构》的出版是转换-生成语法诞生的标志。
简单的说,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研究的是人类为什么会说话以及如何了解新的句子。
在1957年所出版的《语法结构》和1965年的《语法理论要略》两书被乔姆斯基称为“标准理论”。
此后他又修正了些许这些理论,称为“扩展的标准理论”,后又修订扩展的标准理论,形成“修正的扩展的标准理论”。
主要理论乔姆斯基认为语法主要包括基础和转换两个部分,基础部分生成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得到表层结构,语义部分属于深层结构,它为深层结构作出语义解释。
语音部分属于表层结构并为表层结构作出语音解释。
影响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很大地冲击了当时以布龙菲尔德为代表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先天机制,他认为不仅应该研究语言行为,而且应该研究语言能力,转换-生成语法就是关于语言能力的理论。
他认为布龙菲尔德等人的理论只是研究了语言行为,不能说明语言能力。
语言理论应该解释人类天生的语言能力,他认为自己的学说是理性主义的,而布龙菲尔德的学说则是经验主义的。
也称转换-生成语法。
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语言学说。
创建人N.乔姆斯基。
1957年他的第一部专著《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这种学说的诞生。
最先起来响应的有语音学家M.哈利,语义学家J.卡茨,句法学家P.波斯塔尔,心理学家J.A.福多等。
这个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中心的学派,在几年内就一跃而为国际语言学界的重要流派。
但是到了60年代后期,就内部分裂,70年代后更是声威渐减,而80年代又趋上升。
目前该学派有东北语言学会与欧亚语言学会两个国际性组织,出版《语言学探索》等国际性学术刊物。
性质生成语法学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语法学。
其研究对象是内在性语言,而不是一般语言学家所研究的外表化语言。
转换生成语言学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转换生成语言学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7d12f5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5.png)
转换生成语言学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摘要:一、引言1.转换生成语言学的研究背景2.语言的亲属关系概述二、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基本理论1.转换生成语法的基本概念2.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三、语言的亲属关系分析1.语系分类及其依据2.语言演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四、转换生成语言学在亲属关系研究中的应用1.语言分类和比较研究2.语言起源和演化分析五、结论1.转换生成语言学在语言亲属关系研究中的重要性2.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正文: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其起源和演化一直备受学者们关注。
转换生成语言学作为研究语言结构和语义关系的重要分支,在这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语言的亲属关系及其研究方法。
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人们开始意识到语言的多样性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为了揭示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学者们开始研究转换生成语言学。
转换生成语言学主张通过研究语言的内在结构和生成规则,揭示语言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转换生成语言学以语法规则为基础,研究语言的结构和意义。
转换生成语法包括两个部分: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
短语结构规则描述了语言结构的组织方式,例如单词如何组合成短语、短语如何组合成句子等。
转换规则则描述了语言从一种结构转化为另一种结构的过程,例如句子从表面结构转化为深层结构等。
三、语言的亲属关系分析语言的亲属关系是指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联系。
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有助于揭示语言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在转换生成语言学中,语系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语系分类是根据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和继承关系,将语言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在划分语系时,学者们通常会依据词汇、语法和语音等方面的共性。
四、转换生成语言学在亲属关系研究中的应用转换生成语言学在语言亲属关系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转换生成语言学
![转换生成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fc16606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12.png)
转换生成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语言的生成、转换和语法规则等问题。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应用前景等方面阐述转换生成语言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历史背景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的语言学家诺姆·查姆斯基提出了一种新的语言学理论——生成语法。
生成语法认为,语言是由一系列规则来生成的,这些规则可以被描述为一系列转换。
在这个理论框架下,查姆斯基提出了著名的“生成-转换”模型,即语言的生成和转换是相互作用的。
这一理论框架的出现,为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理论基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是生成语法,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是指语言中句子的组成结构。
在生成语法中,句法结构可以被描述为一系列规则,这些规则可以被用来生成和转换句子。
2. 生成规则生成规则是指用来生成语言结构的规则。
在转换生成语言学中,生成规则可以被描述为一系列转换,这些转换可以被用来生成和转换句子。
3. 句法树句法树是指用来表示语言句子结构的树状结构。
在生成语法中,句法树可以被用来表示句子的语法结构。
4. 语言知识语言知识是指人们对语言的认知和理解。
在转换生成语言学中,语言知识可以被描述为一系列语法规则,这些规则可以被用来生成和转换句子。
三、应用前景转换生成语言学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语音识别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 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处理是指将人类语言转换成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
转换生成语言学在自然语言处理中可以被用来生成和转换句子,从而实现自然语言处理的功能。
2. 机器翻译机器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转换生成语言学在机器翻译中可以被用来生成和转换句子,从而实现机器翻译的功能。
3. 语音识别语音识别是指将语音信号转换成文本。
转换生成语言学在语音识别中可以被用来生成和转换句子,从而实现语音识别的功能。
四、总结转换生成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语言的生成、转换和语法规则等问题。
乔姆斯基
![乔姆斯基](https://img.taocdn.com/s3/m/923274d5360cba1aa811da46.png)
乔姆斯基还认为结构主义只是对语言结构的表层进行切分和描写,所以他们无法解释为什么具有相同结构的句子会在意义上有很大的区别等这样一些语言现象。语言研究不仅应注意表层结构,而且还应注意其深层结构。
乔姆斯基在发展自己语言理论的过程中,主张将语言能力和言语行为区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来。并试图说明人的语言能力,试图用语言研究来说明心理活动,因此,他认为语言学应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在儿童语言习得的问题上,结构主义接受英国哲学家洛克(1632-1704年)“白板说”的哲学观点。洛克认为人的心灵的原始状态只是白板一块,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来从经验中获得的。由此,结构主义者认为小孩的语言是靠反复地模仿和记忆,使其成为一种习惯而获得的。乔姆斯基认为“白板说”的观点很难解释这样两种现象:一是动物通过反复训练之后为什么不能掌握语言;二是供小孩模仿的句子无论数量有多少,但毕竟是有限的,小孩为什么能够理解并产生以前从未听见过的无限的句子。乔姆斯基赞成17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1596-1650年)的“天赋观念”说,因此他认为人的大脑中天生就有一个“语言习得机制”,一旦特定的语环境触发这一机制,小孩就自然能够获得某种语言。
(一)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语言学
本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1928年- )的《句法结构》问世在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新的革命,并由此而产生了一个新的学派——转换生成派。转换生成派在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土壤上产生,并在同结构主义决裂和挑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研究应致力于探索人的内在的语言能力,不应满足于对言语行为这种表面现象的观察和描写。结构主义研究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对语言进行分类描写,而在乔姆斯基看来,语言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套形式化的演绎系统,一套有限的语法规则。这套规则既能生成出无限合乎语法的句子,又能解释各种句子内部的语法关系和语义上的歧义性。既然研究的目的不同,那么研究的材料和方法也就大不一样。
《转换生成语言学》PPT课件
![《转换生成语言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47b56977232f60ddcca163.png)
• 《句法结构》把语义排除在语法之外,这 一时期的理论框架不包括语义部分。乔姆 斯基认为,语法理论不应该建立在语义的 基础上,而应该用某种严格的、客观的方 法去代替对于模糊的语义的依赖。不过这 一理论在后来的发展中做了重大的修正。 • 《《句法结构》是转换生成语法第一阶段-古典理论的代表作,它的出版被人们认为 是"乔姆斯基革命"开始的标志,也标志着转 换生成语法的诞生
• 它以"核心句"为基础,通过转换规则描写和 分析不同句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该书分析 了以"马尔可夫过程"为基础的通讯理论,认 为它只能生成有限状态的语法,而这种"有 限状态的语法"不能生成象英语这种语言里 含有不连续结构的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 基于此,乔姆斯基提出了转换语法模式, 认为它才能生成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而不 会生成不合乎语法的句子。转换语法模式 由短语结构规则、转换规则、语素音位规 则三套规则构成。
• 他把语言学看成跟自然科学中的其他科学一样,
可以从假设出发,进行推演并形式化。换句话说,
非经验主义是可能的。《句法结构》有一半篇幅
用于英语语法的形式化。非经验主义和形式化是
转换生成语法的首要标志。
• 把句法关系作为语言结构的中心并以此说明语句
的生成是这场革命的又一表现。为了描写和解释
语言现象,乔姆斯基在《句法结构》中论证了语 法的生成能力,认为应该把语法看成是能生成无 限句子的有限规则系统。
• 乔姆斯基认为语法主要包括 • 基础和转换两个部分, • 基础部分生成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得到 表层结构,语义部分属于深层结构,它为深层结
构作出语义解释。语音部分属于表层结构并为表
层结构作出语音解释。
影响
2021转换生成语言学与语料库语言学之区别范文
![2021转换生成语言学与语料库语言学之区别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bcc4d1989eb172dec63b7c0.png)
2021转换生成语言学与语料库语言学之区别范文 一、引言 语言学是一门多边缘、多层次的立体性学科,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等都有紧密的联系。
众所周知,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转换生成语法对语言一些最显着的特点作了精确的描述。
无论在其发展阶段经历何种演变,其目标与目的性是一致的:探索人类语言知识的本质、起源和用途。
然而,语料库语言学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研究方法,与其他语言理论如转换生成语法相比既不是一种语言理论也不是语言学一个独立分支,它对语言的研究同样有着很深的影响。
二、转换生成语言学与语料库语言学之区别 (一)哲学基础 1959年乔姆斯基之论文《对斯金纳的言语行为的回顾》的发表对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认为动物行为的实验研究缺乏“解释的充分性”,“反应说”在诠释人类语言行为更显得肤浅。
因此,他首次提出:人类与生俱来的语言内在知识是对人类语言创造性理解的必备条件。
人类有能力理解并使用无限的句子,能将符合语法的句子和不符合语法的句子以及产生歧义的语言鉴别开来。
乔姆斯基认为“由于语言植根于大脑,语言具备物理和生物子结构,大脑图式控制语言习得”。
他的观点表明了唯心论在语言和句法的自治性、生成特点、普遍语法中的体现。
另外,乔姆斯基继承了传统的唯理论,认真研究了笛卡尔的作品并在其自己的作品中也探索了理性主义框架,直到60年代形成了他自己的语言学理论。
从1757年到1965年期间,乔姆斯基将语言学方向从经验主义转变到理性主义,用他自己的话可以证实这一点:“Any natural corpus will be skewed. ... no more thana mere list”然而,语料库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新兴的一门学科,重点研究文本的收集、存储、处理和统计分析,旨在借助于大规模客观真实的语言证据的语料库进行语言研究,并指导处理自然语言的语言系统发展。
在过去几年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研究基金的增长,汉语语料库正在构建。
转换生成语言学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转换生成语言学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11192b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8.png)
转换生成语言学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生成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亲属关系的语言学分支。
它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共同特点、相似性及其演变历程。
生成语言学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系关系:生成语言学研究各种语言之间的语系关系,即语言之间可能的共同起源及彼此之间的联系。
通过比较不同语言中的词汇、语法、音系等特点,可以推断出它们之间的亲属关系。
2. 历史演变:生成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探究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及其演化方式。
通过分析语言中的变体、重构和共有特征,可以了解语言的发展和变化。
3. 语音对比:生成语言学通过对比不同语言的音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音素、音变规律等,可以揭示不同语言之间的语音演变及它们可能的共同来源。
4. 语言分类:生成语言学研究如何对不同语言进行系统分类。
通过比较语言的共性和差异,可以将语言分为不同的语系、语族,从而揭示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
最重要的方法是比较法,即通过比较不同语言的词汇、语法和音系等,找出共同的特点和规律,从而确定它们之间的语系关系。
生成语言学的研究结果对于了解人类语言的起源、发展和联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语言学的其他分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理论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的革命性及影响
乔姆斯基语言学的革命性: • 1.研究目的 • 过去结构主义语言学以观察语言现象并把它分类 为目标,致力于搜集和处理语言素材;乔姆斯基 语言学以描写和解释语言能力为目标,提出语法 假设和理论来揭示其规律,说明其原因。
• 2.研究方法 •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即从基础 部分生成深层结构,再由深层结构转换为表层结 构。因此他的研究过程是一个演绎的过程,从特 殊到一般,而这刚好与结构主义语言学所使用的 从一般到特殊的归纳法相反。 • 同时,转换生成语法采用的表达方式是现代数理 逻辑的形式化方法,使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规定 概念,表达规则,根据有限的公理化的规则系统 和原则系统用演绎的方法生成无限的句子,以此 来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
性质
• 生成语法学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语法学。其研究 对象是内在性语言,而不是一般语言学家所研究 的外表化语言。外表化的语言指言语行为,说出 来的话,音义结合的词句等;内在性的语言指人 脑对语法结构的认识,以心理形式体现。
• 范围 生成语法学研究范围限于人的语言知 识或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的使用。生成 语法学一般不研究话语的社会内容、交际 功能和说话的环境等等。 • 目标 过去结构主义语言学以观察语言现象 并把它分类为目标,致力于搜集和处理语 言素材;生成语法学以描写和解释语言能 力为目标,提出语法假设和理论来揭示其 规律,说明其原因。
• 短语结构规则有三种: • 合并、递归、推导式,其基本形式是 x→y 。 • →读作"改写",这个公式就是将x改写 成y。 • 短语结构规则生成的是"核心语符列", 不经过转换直接由这种语符列得出的 基本句型叫"核心句"
• 转换规则包括:移位、删略、添加。 • 最后运用语素音位规则得出实际说出的句 子 • 。这三套规则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转换规 则,因为短语结构规则和语素音位规则实 际上继承了描写语言学的"直接成分分析"和 语素音位的分析,转换是一种创新,它使 语法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转换生成语法的语言习得机制假说和经 验触发理论
• 1.儿童习得理论 • 乔姆斯基提出了人类语言的“创造性”的原则,认 为人一出生,就具有一种识别和理解句子的能力, 也就是说,具有一种创造和生成句子的固有的机 制,就称之为“语言习得机制”。这种机制是由人 脑经过遗传而得到的,并且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 是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物种上的特有属性。语言 习得机制的假说为儿童习得母语的快速性和准确 性提供了解释
• ……等等。
《句法结构》
• 句法结构 •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 (Chomsky)著,1957年荷 兰海牙摩顿出版公司出版。全书共10章。在此之 前,乔姆斯基于1955年写了《语言理论的逻辑结 构》,由于种种原因,该书直到1975年才正式出 版,《句法结构》可以说是该书的纲要。 • 《句法结构》是对美国传统的描写语言学的一场 革命,其革命性首先表现在乔姆斯基站在理性主 义的立场上反对描写语言学的经验主义。
•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写入”的过 程,而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激活”的过 程。对此,乔姆斯基还有一个公式: • UG·α = PG • 这里UG代表普遍语法,参数α代表后天经验,PG 则代表完整而具体的语言知识,即个别语法。普 遍语法经过后天经验的触发,才会形成每个人不 同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比如,当α=a时, UG· a可能就是汉语语法,当α=b时,UG· b可能就 是俄语语法。正是因为有了UG,才能解释为什么 儿童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即可学会并掌握一门语言; 正是因为有了α,才能解释为什么不同民族不同地 区的儿童所用的语言也不同。
• 他把语言学看成跟自然科学中的其他科学一样,
可以从假设出发,进行推演并形式化。换句话说,
非经验主义是可能的。《句法结构》有一半篇幅
用于英语语法的形式化。非经验主义和形式化是
转换生成语法的首要标志。
• 把句法关系作为语言结构的中心并以此说明语句
的生成是这场革命的又一表现。为了描写和解释
语言现象,乔姆斯基在《句法结构》中论证了语 法的生成能力,认为应该把语法看成是能生成无 限句子的有限规则系统。
• 踪迹 一个成分在转移中移动了位置之后,原来的 所在位置并不等于零,而是留下一个空位或踪迹, 占据原有范畴位置。这就叫踪迹理论(trace theory)。踪迹是表层结构中语音上是零位的心 理表达。踪迹的存在可在一种方言的缩写中找到。 例如,有一种方言常把want to说成wanna,如I wanna go代表Iwant to go(我想去)。 • 限制规则 扩充式理论常常生成许多不符合语法的 句子,所以对规则要进行普遍性的限制,或指明 使用条件。 • 省略规则 省略规则(Deletion Rule)不属于转换 部分,它的作用式把格确定之后的结构变成表层 结构。
创始人
• Noam Chomsky:乔姆斯基(1928),美国语言学
家和语言哲学家,创立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这 一理论不仅获得语言学界很高的评价,而且在心 理学、哲学、逻辑学等方面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 • 197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 198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主要理论
• 乔姆斯基认为语法主要包括 • 基础和转换两个部分, • 基础部分生成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得到 表层结构,语义部分属于深层结构,它为深层结
构作出语义解释。语音部分属于表层结构并为表
层结构作出语音解释。
影响
• 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很大地冲击了当时 以布龙菲尔德为代表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先天机制, 他认为不仅应该研究语言行为,而且应该研究语 言能力,转换-生成语法就是关于语言能力的理论。 • 他认为布龙菲尔德等人的理论只是研究了语言行 为,不能说明语言能力。 • 语言理论应该解释人类天生的语言能力,他认为 自己的学说是理性主义的,而布龙菲尔德的学说 则是经验主义的。
• 在《句法结构》一书中,乔姆斯基提 出了三种语法:有限状态语法(finite state grammar),短语结构语法 (phrase structure grammar)和转换 语法。 • 乔姆斯基的第一语言模式是把语言描 写形式化的开端,只有形式化的描写 和分析才能做到简单、明确、递归、 循环。
表达方式
• 生成语法学与传统语法学的一个区
别,是它使用数学那样的符号和公 式来规定概念,表达规则,所以称
为形式化的语法
乔姆斯基语言学的特点
• 更注重于语言的结构转换规则的研究。他认为, 短语规则是形成句子的一套规则,这一规则先有 一套短语结构改写规则。以英语为例来说,就有 这样一套规则: • 句子——名词短语+动词短语 • 名词短语——冠词+名词 • 动词短语——动词+名词短语 • 冠词——The • 名词——man ball 等 • 动词——hit等
定义:
• 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简称TG)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 出的一个描述语法的一个术语,他在1957年所写 的《语法结构》的出版是转换-生成语法诞生的标 志。简单的说,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研究的是人类 为什么会说话以及如何了解新的句子。
• 它以"核心句"为基础,通过转换规则描写和 分析不同句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该书分析 了以"马尔可夫过程"为基础的通讯理论,认 为它只能生成有限状态的语法,而这种"有 限状态的语法"不能生成象英语这种语言里 含有不连续结构的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 基于此,乔姆斯基提பைடு நூலகம்了转换语法模式, 认为它才能生成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而不 会生成不合乎语法的句子。转换语法模式 由短语结构规则、转换规则、语素音位规 则三套规则构成。
• 《句法结构》把语义排除在语法之外,这 一时期的理论框架不包括语义部分。乔姆 斯基认为,语法理论不应该建立在语义的 基础上,而应该用某种严格的、客观的方 法去代替对于模糊的语义的依赖。不过这 一理论在后来的发展中做了重大的修正。 • 《《句法结构》是转换生成语法第一阶段-古典理论的代表作,它的出版被人们认为 是"乔姆斯基革命"开始的标志,也标志着转 换生成语法的诞生
• 2.经验触发理论 • Eg:狼孩的故事 • 说明了没有接触过语言,是不可能拥有语言能力 的,这种儿童自幼就开始的对人类语言的接触, 就是乔姆斯基所说的经验的触发。 • 人脑经过千百年来的进化所形成的一种内在的语 言机制和一套最为普遍的语法规则,经过后天的 学习与实践而被“触发”(trigger),从而掌握运用 语言的能力,不同的学习和实践就形成不同的语 言,人脑中固有的普遍语法渐渐内化为个别语法
• 过滤规则 扩充式标准理论的规则生成能力太强, 而且一切规则都是选择性的,可以运用,也可以 不运用,这样就会产生许多不符合语法的句子。 所以,到了表层结构阶段,仍然又违反语法的现 象。因此需要一些规则来排除这种句子,这就是 过滤规则(filters)。 • 格确定原则 确定格与语义解释有很密切的关系。 扩充式标准理论称施事者、受事者等格的关系为 主题关系。格的关系随着动词的变化而变化。 • 控制理论 控制理论(The Theory of Control)主 要研究如何解释在语音上是零的名词短语“准代 词”。
三、生成语法的三个阶段
• 第一语言模式时期(the First Linguistic Model) • 第一语言模式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句法结构》一 书中。在这个时期,直接影响了乔姆斯基的有两 位语言学家,一是雅克布逊,一是哈利斯。雅克 布逊的音位学理论实际上是要探索语言的音位普 遍现象。他认为,不同语言的音位结构只是表面 现象,其底层体系是一样的。他的十二种区别性 特征就适用于一切语言。乔姆斯基从中得到启示, 他试图寻找句法上的普遍现象。他要证明,各种 语言的句法结构表面上是不同的,但同样也有一 个共同的底层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