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7,酸的和甜的(人教版)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7 酸的和甜的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7 酸的和甜的](https://img.taocdn.com/s3/m/1482d44f25c52cc58ad6be23.png)
《酸的和甜的》教案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做事不能轻易相信别人,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情分析:本班共有33名学生,女生13人,男生20人,他们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全班学生都能读流利,大多数学生能读出感情。
学重难点:懂得做事不能轻易相信别人,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激趣导入1.读字酸葡串狐迫桃狸硬待2.读词语狐狸葡萄迫不及待硬说二质疑想象,朗读感悟(一)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谁说葡萄是酸的,谁说葡萄是甜的?谁先发现了一串串粉红色的葡萄?(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课件图1仔细看图,狐狸在干什么?2.看书中是怎样写的?课件出示句子: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
3小狐狸望着那诱人的葡萄,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葡萄,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4可结果一颗也没摘到.5怎样读这一句话呢?为什么?学生汇报练读6.狐狸的希望落空了,他说了什么?练读这一句话.7.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8.读到这还有什么不懂的?9.相信通过下面的学习你会弄明白的.10.接下来你想学小兔子,小松鼠,小猴子这三个部分中的哪一个?(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猴子望望架上一串串紫红紫红的,水灵灵的诱人的大葡萄。
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还可以说他怎样爬上葡萄架?2比较下面俩个句子,哪个好,为什么?(1)小猴子爬上葡萄架.(2)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3热心的小兔子是怎样劝阻的?4怎样读这一段.标出重音,学生练读.5小猴子相信他的话了吗?为什么?(四)学习第七自然段1.小猴子是怎么做的?2.比较两个句子.哪个句子好,为什么?课件出示(1)小猴子吃起来.(2)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3小猴子怎么知道葡萄甜的?4.小松鼠和小兔子见他吃得那么开心,也尝了一颗,啊/真甜.可前面他俩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五)学习二三自然段1指名说原因(六)学习第八自然段(七)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你明白了吗?指名回答.三拓展延伸,深化明理你想对小动物们说点什么?四、总结希望同学们也向小猴子学习,遇事要动脑思考,亲自尝试,不轻信别人的话.五分角色读文六学习三个生字七课后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板书设计17酸的和甜的狐狸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听说)(品尝)轻信别人亲自的话尝试。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酸的和甜的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酸的和甜的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c0b4f4a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4.png)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酸的和甜的人教新课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酸和甜的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尝试,分辨不同的酸和甜的味道。
教学重点:1. 酸和甜的概念。
2. 分辨不同的酸和甜的味道。
教学难点:1. 学生对酸和甜的概念的理解。
2. 学生分辨不同酸和甜的味道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酸和甜的食物,如柠檬、糖果等。
2. 准备一些图片,展示酸和甜的食物。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和尝试准备的食物,让他们感受到酸和甜的味道。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尝试,分辨不同的酸和甜的味道。
3. 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他们对酸和甜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酸和甜的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分辨不同酸和甜的味道的能力。
第二章:酸和甜的味道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尝试,分辨不同的酸和甜的味道。
2. 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他们对酸和甜的味道的感受。
教学重点:1. 分辨不同的酸和甜的味道。
2. 用语言表达对酸和甜的味道的感受。
教学难点:1. 学生分辨不同酸和甜的味道的能力的培养。
2. 学生用语言表达他们对酸和甜的味道的感受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酸和甜的食物,如柠檬、糖果等。
2. 准备一些图片,展示酸和甜的食物。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和尝试准备的食物,让他们感受到酸和甜的味道。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尝试,分辨不同的酸和甜的味道。
3. 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他们对酸和甜的味道的感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酸和甜的味道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分辨不同酸和甜的味道的能力。
第三章:酸和甜的比较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尝试,比较不同的酸和甜的味道。
2. 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他们对酸和甜的味道的比较结果。
教学重点:1. 比较不同的酸和甜的味道。
2. 用语言表达对酸和甜的味道的比较结果。
教学难点:1. 学生比较不同酸和甜的味道的能力的培养。
2. 学生用语言表达他们对酸和甜的味道的比较结果的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7、酸的和甜的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7、酸的和甜的](https://img.taocdn.com/s3/m/b1c8f3cf49649b6648d74769.png)
17 酸的和甜的教材简说: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是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的。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是狐狸闹的笑话。
狐狸用这种“精神胜利法”得到心理安慰,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
如果不是小猴子敢于亲自尝试,他们都将错过这一顿美餐。
课文告诉我们平时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
教学目标:1、认识9个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明白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准备:生字新词卡片、挂图板书预设:第一课时课时目标:会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你吃过哪些酸的东西?哪些东西又是甜的呢?2、今天我们要来读一个童话故事:《酸的和甜的》。
板书课题:酸的和甜的认识生字:酸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请小朋友们打开书74页,自已边看图边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请教大枫叶,遇到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
如果你的伙伴读得好,你就给他一个“顶呱呱”称赞他,如果他有困难,你就帮助他。
三、再读课文,识字学文1、小朋友们,在这个故事里藏着好多咱们还不认识的生字呢,你们发现他们了吗?自己找到读一读,看看你能不能和它交朋友?2、看图感知生字:小朋友,生字们都等不及了,它们想知道最先认识它们的是谁?(一)出示图一,识字,学文。
(1)图一: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就说葡萄是酸.的。
..。
他吃不着葡萄(2)观察生字,说说自己的发现。
(3)相信小朋友已经和它们交上朋友了,咱们把这些字放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里去,快去读读吧。
(4)指导朗读第一段。
重点:狐狸的话。
出示:狐狸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多种形式读。
请小朋友再来看看大屏幕,还有些生字想见小朋友呢。
(二)出示图四,识字,学文。
(1)出示葡萄图,识字“串、迫不及待”,说说你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地记住他们?这几个字藏在课文的第4自然段里呢,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考考自己,你还认识他们吗?(2 )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7,酸的和甜的(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7,酸的和甜的(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4382780242a8956bece4f5.png)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7,酸的和甜的一、设计思路:1.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其中。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在朗读指导、以读为本中,让学生感悟道理,积累语言。
二、学习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酸”等九个字,会认会写“串”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游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通过自读、挑战读、评价读等方法,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分角色表演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从而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三、学习重点分析: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和有感情。
2.识字四、学习难点分析:读中感悟,明白道理。
五、课前准备:课件、动物头饰、猴子图、狐狸图、小兔子图。
六、教学过程:(一)、实物尝试,引入课题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有这么多的水果,谁来尝尝味道?(请一些孩子尝,并说出味道)生1:酸的生2:甜的相机板书课题:酸的和甜的师:请用读告诉老师这两种不同的味道。
生:齐读师:接下来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有关:“酸的和甜的”的故事,睁大亮眼睛,竖起小耳朵,故事开始了。
课件播放课文动画,老师范读课文(二)、初读感知,自主、合作、游戏中识字.1、游戏识词生交流识字方法。
2、教学生字“串”生1:串像羊肉串师:哎呦,都形象啊,还有不同的吗?生2:像冰糖葫芦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们一起来写写。
生在作业本上写2个,师巡视指导3、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孩子们已经和生字宝宝成了好朋友了,在生字朋友的帮助下你们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快快打开书第74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再想一想,谁说葡萄是酸的?谁说葡萄是甜的?(贴葡萄图)生自由读文。
(三)、指导朗读,读中悟情1、围绕“酸”来研读师:孩子们课文读得真认真,谁说葡萄是酸的?生:狐狸、小松鼠、小兔子(贴图)师:谁说葡萄是甜的?生:小猴子(贴图)师:狐狸说葡萄是酸的,文中第几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生:第一自然段:他怎么说的?生: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师:他为什么这么说?生:因为他没吃到葡萄。
小学二年级语文《酸的和甜的》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酸的和甜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66a52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f.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酸的和甜的》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酸的和甜的》教案(精选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酸的和甜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二年级语文《酸的和甜的》教案1教材简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选编了5篇能给人以启迪的故事,《酸的和甜的》是最后一篇。
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通过松鼠、兔子和猴子对待“葡萄是酸的”这个说法的不同态度及表现,告诉我们平时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在阅读中识字、学词,对故事内容有所感悟。
教学难点:1、写好“犭”的三个字。
2、在朗读感悟故事中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预习情况;2、同桌互相读课文,在互读互听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用读句子的'方式检查字词掌握情况;三、图文结合,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在潜移默化中识字学词。
1、认识“狐狸”、“葡萄”等词语,书写生字。
2、观察图画,简单了解狐狸的做法。
(二)学习课文2—6段,在充分的练习后朗读对话。
1、图文结合,感悟松鼠和兔子的想法。
2、师生对读兔子、猴子和松鼠的对话。
3、分角色读课文的1——6段。
(三)学习课文第6、7、8段,在扎实的语言训练中积累词语。
1、朗读、体会写小猴子的句子,理解“迫不及待”的意思。
2、体会“大口大口”的用法。
3、图文结合,体会兔子和松鼠的心理以及狐狸的想法,在扩展说话中领悟文章内涵。
四、巩固识字。
五、总结课文。
第二课时1、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表演课文。
3、学写其余生字。
4、阅读课外故事。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酸的和甜的》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酸的和甜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230c2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b.png)
教学难点
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以及重点字词的理解,理解小动物们得到答案的过程;通过对不同小动物做法的比较,明白道理。
2.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件
一、情景导入
1.出示葡萄。
老师手中拿着什么?
2.什么样的葡萄?在前面加一个词,来把它说的更美。
3.那同学们觉得这葡萄什么味道呢?
4.有人说酸的,有人说甜的,那这葡萄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呢?想不想知道?
5.课文里面的小动物也想知道。我们接着来学习17课《酸的和甜的》。
2.小组合作演一演这个故事,在语文园地四“展示台”进行展示。
3.完成练习册。
板
书
设
计
17.酸的和甜的
狐 狸——摘不到——不能吃
小松鼠——听 说——没敢尝 酸的
小兔子——听 说——没 吃 勇于尝试,不轻信别人
小猴子——自己尝——吃得香——甜的
课
后
反
思
根据教师分组,对照题单,由小组长组织和带领小组成员认真讨论、学习。
小组代表回答问题,不完整的部分由其他成员补充。
各抒己见,踊跃回答。
各抒己见,踊跃回答。
填空;齐读课文道理。
亲自尝试。
品尝并说出葡萄的味道。
挑一个小动物,对它说说心里话。
课件
课件
作业布置
1.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迫不及待”各写一句话。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案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2793df700abb68a982fb4c.png)
酸的和甜的水头学校李静学习目标:1.会认“酸”等9个生字,会写“狐、狸、猴”等3个生字。
(重难点)2.读通、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难点)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重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啊?你瞧,这一串串的葡萄真让人喜欢,那你能告诉老师它是什么味道的吗?2. 我们的动物朋友们也和你们一样有不同的回答,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去尝尝课文中的葡萄是什么味道,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 注意课题中的“酸”字这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个生字,我们在拼读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地方?你知道它的反义词是什么吗?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水果是酸的?(结合图片教学“酸”)2. 我们吃过成熟的葡萄都知道它是甜的,可是我们的小松鼠、小兔子却说葡萄是酸的,为什么呢?让我们轻轻的打开书3. 课文读完了,谁来说说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文中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指名回答)三、教学生字:1. 过渡:要想讲好这个故事我们要先过生字关。
2. 这是葡萄,用量词来形容的话是“一()葡萄”(引出“串”字)除了葡萄是一串串的,还有什么也是一串串的?(教学“串”字)3. 再看这个是—葡萄(教学“葡萄”)注意轻音,发音轻而短。
同样的方法教学“狐狸”4. 小狐狸说葡萄是酸的,我们的小松鼠和小兔子信以为真,这时来了一只小猴子,(教学“迫不及待”)5. 当小猴子想要吃葡萄的时候谁阻止了它?后来小猴子又是怎样做的?(齐读第七段)6.当品尝到葡萄的香甜后,小松鼠和小兔子不明白什么呀?(教学“硬说”)(结合图片教学)四、识记生字:学生自主交流识字方法1.恭喜大家识字成功!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读生字!2.字音都读准了,那么你们能和大家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吗?(指名说)3、生字宝宝开会啦,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五、书写指导:“我会写”1.过渡:这些生字我们都会读,但你会写吗?请大家看到第78页“我会写”,请你找出带有相同偏旁的三个生字?(狐狸猴)2.教学“犭”—提示关键笔画—师生共写—生描红练写—师生评议。
《酸的和甜的》二年级教案(精选24篇)
![《酸的和甜的》二年级教案(精选2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a6e10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0.png)
《酸的和甜的》二年级教案(精选24篇)《酸的和甜的》二年级教案(精选2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酸的和甜的》二年级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酸的和甜的》二年级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在阅读中识字、学词,对故事内容有所感悟。
教学难点:1.写好“犭”的三个字。
2.在朗读感悟故事中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预习情况;2.同桌互相读课文,在互读互听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用读句子的方式检查字词掌握情况;三、图文结合,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在潜移默化中识字学词。
1.认识“狐狸”、“葡萄”等词语,书写生字。
2.观察图画,简单了解狐狸的做法。
(二)学习课文2—6段,在充分的练习后朗读对话。
1.图文结合,感悟松鼠和兔子的想法。
2.师生对读兔子、猴子和松鼠的对话。
3.分角色读课文的1——6段。
(三)学习课文第6、7、8段,在扎实的语言训练中积累词语。
1.朗读、体会写小猴子的句子,理解“迫不及待”的意思。
2.体会“大口大口”的用法。
3.图文结合,体会兔子和松鼠的心理以及狐狸的想法,在扩展说话中领悟文章内涵。
四、巩固识字。
五、总结课文。
《酸的和甜的》二年级教案篇21、认识本课8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其中四个,重点指导反犬旁的书写。
2、在教师的指导下,入情入境地读好1—3自然段,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
3、初步培养孩子听、读、讲童话故事的兴趣。
一、分散识字,导入新课1、学习新词“葡萄”,重点指导字形。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啊?(香蕉、葡萄…)师:(出示图)老师喜欢的水果就是它,你们看,上面的草字头多像一个葡萄架啊,下面的部分就像一串沉甸甸的葡萄。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442a3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1.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能读写“酸、甜、味、喜、欢”等词语,理解“酸的和甜的”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表演、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乐于分享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酸的和甜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1.理解“酸的和甜的”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卡片3.水果实物或图片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水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称。
2.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喜欢的水果。
(二)课文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4.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组内交流。
5.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小明为什么觉得葡萄是酸的?3.情境表演:学生分组表演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观察并评价。
4.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酸和甜”的经历。
(四)巩固延伸1.教师出示相关词语,学生快速反应,说出词语的含义。
2.学生用“酸的和甜的”造句,教师点评并指导。
3.学生自由创作小故事,以“酸的和甜的”为主题。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3.教师布置作业: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家长协助孩子用“酸的和甜的”造句,并录制视频分享到班级群。
3.家长协助孩子创作小故事,以“酸的和甜的”为主题,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时,设计“找朋友”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快速记忆生字。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吧,哪位小朋友能找到和‘酸’这个字做朋友的其他词语呢?”2.在理解课文内容时,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教师提问,学生寻找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酸的和甜的》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酸的和甜的》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a1646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d.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酸的和甜的》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酸、甜”等10个生字,会写“味、觉”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小兔子说话时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兔子从不会爬树到会爬树的过程,懂得只有动手去做,才能知道结果。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朗读能力。
2.教学难点:理解小兔子从不会爬树到会爬树的过程,感悟课文寓意。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水果是酸的,什么水果是甜的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篇课文,叫《酸的和甜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自读课文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回指导)3.学习生字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请大家看黑板,我们一起认识这些字。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跟读,教师领读)4.精讲课文师: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
请大家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思考)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5.分析课文师:课文中小兔子为什么想尝尝葡萄的味道?(学生回答:小兔子看到小松鼠吃葡萄,觉得葡萄一定很好吃。
)师:小兔子是怎样学习爬树的?(学生回答:小兔子先学小松鼠的样子,结果没爬上去,后来它自己动脑筋,终于爬上了葡萄架。
)师:小兔子尝到了葡萄的味道,它觉得怎么样?(学生回答:小兔子觉得葡萄很酸。
)6.感悟课文寓意师:同学们,小兔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尝到了葡萄的味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学生回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动手去做,才能知道结果。
)7.朗读表演师:现在,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小兔子说话时的语气。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导)8.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兔子通过努力,尝到了酸的葡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动手去做,才能知道结果。
小学二年级语文《酸的和甜的》教案【精选6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酸的和甜的》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d9bfe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e.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酸的和甜的》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语文《酸的和甜的》教案【精选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酸的和甜的》教案篇一背景:“蒙养之时,识字为先”。
低年级的新课程改革也正以此思想推行。
死记硬背的识字方式已悄悄退出教学舞台。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识字的规律,从而提高自身学习生字的能力。
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讲到课文内容,就会滔滔不绝地把课文内容讲完,并且不知不觉地已经和学生分析了课文的中心。
似乎一篇课文已经上完了,但仔细一想,会发现自己竟然忘了生字教学,一个生字都没学呢。
这时,为了过过场,就牵强地把课文中的生字孤立地拿出来,让学生反复地认读,自己读、同桌读、开小火车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老师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读生字。
这儿的生字教学有它的价值吗?对于学优生来说,课文都能顺利地学下来了,生字已经没有学习的必要了;而对于学困生来说,这种机械、呆板的教学方式,是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的。
长此以往,学困生和学优生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更有这样的情形:在分析、理解课文内容之前,老师先把所有课文中即将要出现的生字拿出来进行教学,然后再学习课文内容。
“集中识字”,虽然省时,易于操作,但是学生识记的效果不好,容易忘记。
“集中识字”的方法,一直以来,被老师们所推崇,频频使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但我们要清楚地意识到“集中识字”的方法必须适时而用。
假若,一课中的生字相互之间有联系,有规律可寻,那运用“集中识字”,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生字没有什么规律,那我们就要慎用“集中识字”的方法。
教学案例及点评:如何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有机地教学生字呢?(即“分散识字”)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我在设计人教版二上年级第17课《酸的和甜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时,努力地尝试着。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案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4fd46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8.png)
《酸的和甜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酸、甜的味道特征;2.掌握使用“像……一样”进行比喻的表达方式;3.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酸的和甜的》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酸、甜的味道特征,比喻的表达方式;2.难点:理解比喻的意义,运用比喻进行思考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教学课件;3.板书:酸、甜的味道特征,比喻的表达方式;4.各种酸、甜的食物样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品,区分它们的颜色、形状等特征;2.引出“甜甜的苹果”、“酸酸的葡萄”等描述。
二、新课呈现(15分钟)1.给学生展示各种酸、甜的食物样本,让他们尝试;2.通过品尝体会酸、甜的味道特征;3.介绍“像……一样”的比喻表达方式。
三、文本解析(20分钟)1.阅读《酸的和甜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文中用到的比喻表达;2.分组讨论故事情节,提出个人见解。
第二课时一、启发思维(10分钟)1.引导学生围绕“酸、甜的味道”展开联想,写出一段描述;2.鼓励学生使用比喻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语文实践(20分钟)1.学生讲述自己的“酸、甜”的体验,用比喻形式表达;2.组织小组赛,编写一个描述“酸、甜”的小故事。
三、总结反思(5分钟)1.整理学生提出的比喻表达,展示在板书上;2.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酸、甜”的作品。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探索酸、甜的味道,体验生活中的美好;2.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让他们观察周围事物,发现更多比喻的可能。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语文表达能力、观察力、思维发散等方面均有所提高,但在比喻的运用上仍需加强。
以后的教学中,应更多引导学生尝试各种酸、甜的体验,让他们真正理解比喻的力量。
以上就是本次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能为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酸的和甜的》二年级教案
![《酸的和甜的》二年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cd4c7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0.png)
《酸的和甜的》二年级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品尝、交流,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酸味和甜味的食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态度,增强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酸味和甜味的食物,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品尝,发现酸味和甜味的食物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颗柠檬,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柠檬。
”教师继续提问:“你们知道柠檬是什么味道的吗?”学生回答:“酸酸的。
”2.观察酸味食物教师出示柠檬、橙子、醋等酸味食物,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外形、颜色、味道等特点。
3.观察甜味食物教师出示苹果、香蕉、糖等甜味食物,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外形、颜色、味道等特点。
4.实践操作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别准备柠檬、橙子、苹果、香蕉等食物。
学生分组品尝食物,用语言描述食物的味道。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6.拓展延伸教师出示一些含有酸味和甜味的食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和味道。
7.课堂小结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8.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食物,找出酸味和甜味的食物,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品尝、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认识酸味和甜味的食物,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培养了表达能力。
3.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学生兴趣浓厚,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增强生活实践能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认识酸味和甜味的食物,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引导学生认识酸味和甜味的食物时,设计如下对话:教师:“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吃过的最酸的东西是什么吗?”学生甲:“我吃过很酸的葡萄。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酸的和甜的》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酸的和甜的》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b712adf61fb7360b4c65cd.png)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酸的和甜的》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教案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酸的和甜的》教案,谢谢阅读。
更多相关教案请点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酸的和甜的》教案(一)一、教材分析:《酸的和甜的》是人教版课标本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是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狐狸吃不到葡萄说是酸的,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只有小猴子敢于亲自尝试。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平时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的道理。
二、教学理念:本文属于连环画故事,教学时可以借助连续的插图阅读课文,感知生字,了解故事的内容。
通过仔细观察每幅图中几个动物的神态、动作,想像他们的语言,揣磨他们的心理,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达到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通过朗读、分角色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读演,从而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要有感情,读中感悟,明白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五、课前准备课文插图,一杯醋,一杯糖水,头饰。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故事导入,激情引趣。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吗?小马面对小松鼠和老黄牛的劝告是如何做的呢?(亲自尝试)老师这里有两杯饮料,请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味道?(请两名小朋友上来品尝)引出酸和甜。
看来,只有亲自尝试,才能知道真相。
今天,老师带来一大串葡萄,不知是甜的还是酸的,请小动物来说说,好不好?(贴葡萄)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故事和游戏导入,以轻松、活泼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课堂。
)二、浏览课文,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中有几个小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2、再读课文,图文对照,学习狐狸猴兔串告诉颗等生字,并介绍识字方法。
优秀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酸的和甜的》教学方法
![优秀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酸的和甜的》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d2e521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f.png)
优秀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酸的和甜的》教学方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酸的和甜的》的故事内容,体会小松鼠、小猴子、小兔子和小刺猬的心情变化。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积累语言,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故事寓意;学会生字词,积累语言。
2.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角色心情变化,体会故事寓意。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
2.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精神。
3.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体验故事角色的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颗葡萄,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葡萄是什么味道的吗?”2.课文朗读(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的变化,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情节。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语的意思。
3.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分别做了什么?”(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松鼠、小猴子、小兔子和小刺猬在寻找葡萄的过程中,心情是如何变化的?”4.情境体验(1)教师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让学生扮演其他角色,进行情境体验。
(2)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刻理解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变化。
5.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并记忆。
(2)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辅导。
6.课堂小结(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7.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故事情节,编写一篇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互动讨论、情感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酸的和甜的》这篇课文。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故事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也积累了生字词。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管理。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d0e28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3.png)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 17课《酸的和甜的》第一课时设计思路:1.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其中。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在朗读指导、以读为本中,让学生感悟道理,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酸”等九个字,会认会写“狐”等八个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游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通过自读、挑战读、评价读等方法,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从而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4、角色目标:通过小老师教识字和情景表演,使学生在“小老师”的角色体验自觉识字,在表演中感悟童话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表演,明白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教法与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实物:糖果; 3、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酸的和甜的狐狸松鼠小兔小猴吃不着听人说自己尝知识链接:教师的称谓,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的金文中,称为“师氏”,简称“师”,由于“师”是传授知识的,而“教”又是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从而使“教师”一词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美称。
在学生心目中,尤其是那些低中年级的小学生,老师是至高无上的,当一回老师,过过“老师瘾”是学生比较喜欢做的事。
基于这一点,我们尝试了“人人是小老师”的教学方法。
因为是孩子们喜欢的事,所以人人做得很投入。
“老师”们认真“教学”,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各种识字方法;真是教学相长也。
正因为这样,识字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而是诱发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愿望,在似乎是游戏的教学活动中人人有所收益,人人有所提高。
设计者:于静简介:小学高级教师,白山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临江市骨干教师,获临江市第一届百花奖,并在该活动中做汇报课。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酸的和甜的》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酸的和甜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2ffe56fd0a79563d1e72dc.png)
【篇一】教學目標:1、認識9個生字。
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
3、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重點:在閱讀中識字、學詞,對故事內容有所感悟。
教學難點:1、寫好“犬”的三個字。
2、在朗讀感悟故事中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課件課前預習:1、朗讀課文。
2、自學生字。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瞭解預習情況;2、同桌互相讀課文,在互讀互聽中讀准字音,讀通句子;3、用讀句子的方式檢查字詞掌握情況;三、圖文結合,學習課文。
(一)學習課文第一段,在潛移默化中識字學詞。
1、認識“狐狸”、“葡萄”等詞語,書寫生字。
2、觀察圖畫,簡單瞭解狐狸的做法。
(二)學習課文2—6段,在充分的練習後朗讀對話。
1、圖文結合,感悟松鼠和兔子的想法。
2、師生對讀兔子、猴子和松鼠的對話。
3、分角色讀課文的1——6段。
(三)學習課文第6、7、8段,在扎實的語言訓練中積累詞語。
1、朗讀、體會寫小猴子的句子,理解“迫不及待”的意思。
2、體會“大口大口”的用法。
3、圖文結合,體會兔子和松鼠的心理以及狐狸的想法,在擴展說話中領悟文章內涵。
四、鞏固識字。
五、總結課文。
第二課時1、朗讀課文,復述課文;2、表演課文;3、學寫其餘生字;4、閱讀課外故事。
【篇二】學習目標:1、認識9個生字。
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有感情地看圖復述故事。
4、懂得做事不能輕易相信別人,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電腦。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激趣導入,提示課題二、借助文中圖畫,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四、自主識字、寫字、學詞學句五、朗讀感悟,相互交流1、同桌合作互當小老師,互相幫助,讀通讀順課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思考:課文中出現了幾種小動物?3、重點朗讀感悟課文4——7自然段。
(1)學生個人獨立朗讀課文4——7片段段,邊讀邊想:在課文中出現的小動物中誰最聰明,為什麼?並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依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7,酸的和甜的一、设计思路:1.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其中。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在朗读指导、以读为本中,让学生感悟道理,积累语言。
二、学习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酸”等九个字,会认会写“串”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游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通过自读、挑战读、评价读等方法,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分角色表演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从而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三、学习重点分析: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和有感情。
2.识字四、学习难点分析:读中感悟,明白道理。
五、课前准备:课件、动物头饰、猴子图、狐狸图、小兔子图。
六、教学过程:(一)、实物尝试,引入课题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有这么多的水果,谁来尝尝味道?(请一些孩子尝,并说出味道)生1:酸的生2:甜的相机板书课题:酸的和甜的师:请用读告诉老师这两种不同的味道。
生:齐读师:接下来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有关:“酸的和甜的”的故事,睁大亮眼睛,竖起小耳朵,故事开始了。
课件播放课文动画,老师范读课文(二)、初读感知,自主、合作、游戏中识字.1、游戏识词生交流识字方法。
2、教学生字“串”生1:串像羊肉串师:哎呦,都形象啊,还有不同的吗?生2:像冰糖葫芦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们一起来写写。
生在作业本上写2个,师巡视指导3、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孩子们已经和生字宝宝成了好朋友了,在生字朋友的帮助下你们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快快打开书第74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再想一想,谁说葡萄是酸的?谁说葡萄是甜的?(贴葡萄图)生自由读文。
(三)、指导朗读,读中悟情1、围绕“酸”来研读师:孩子们课文读得真认真,谁说葡萄是酸的?生:狐狸、小松鼠、小兔子(贴图)师:谁说葡萄是甜的?生:小猴子(贴图)师:狐狸说葡萄是酸的,文中第几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生:第一自然段:他怎么说的?生: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师:他为什么这么说?生:因为他没吃到葡萄。
师:那狐狸想吃葡萄吗?生:想师:是有一点儿想还是非常想/生:非常想师: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生:我从图上看出小狐狸口水都流下来了。
(出示第一幅图,观图)师:能借助插图读懂课文,你真棒。
课文中有句话也告诉我们狐狸很想吃到葡萄,是哪句?生: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生读时在图的旁边出示这句话)师:狐狸转来转去想干什么?生:摘葡萄师:又跳起来想干什么?生:摘葡萄师:狐狸太想摘到葡萄了,谁能读出狐狸的这种心情?生:读师:你这样读能让人感觉到狐狸很想吃葡萄吗?谁再来试试生:读师:有点儿感觉了,谁再来?生:读师:请起立,加上你喜欢的动作一起读。
生:齐读师:于是,他指着架上的葡萄,说生: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出示句子)师:此时此刻狐狸是怎样的心情?生:狐狸很伤心师:请你伤心的告诉我们生读生:狐狸很难过师:请读出狐狸的难过生读生:狐狸吃不到葡萄还很生气师:请你生气地说生读生:狐狸吃不到葡萄还很着急师:于是,狐狸着急地说:生读师: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呢?生:因为他自己吃不到葡萄也不想别的小动物吃到。
生:因为他自己吃不到葡萄想安慰安慰自己。
师:是呀,狐狸自己吃不到葡萄也不想别的小动物吃到,瞧瞧瞧瞧,这真是一只怎么样的狐狸?生:狡猾的狐狸师:还有谁说葡萄是酸的?生:小松鼠和小兔子师:他们为什么也这么说?生:因为他们是听别人说的。
师:而没有亲自去尝葡萄的味道,你是从课文中那些句子知道的?生:狐狸很聪明,她说葡萄不能吃,那一定是很酸的。
(出示句子)师:还有吗?生:狐狸和小松鼠都说葡萄是算的,那一定不能吃。
(出示句子)师:谁能读出狐狸的聪明和葡萄的酸味?生读师:谁能把小兔子轻易相信别人话的意思读出来?生读师:真不错。
其实,他们俩一个会爬树,一个又跳得很高,轻易就能摘到葡萄的,却听别人说葡萄是酸的也就信以为真了,可见,他们踢容易相信别人说的话了。
是不是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和他们是一样的呢?2、围绕“甜”研读生:不是师:谁不是生:小猴子师:他怎么说?生:他会所葡萄是甜的师:他为什么这么说?生:因为他尝过了(板书:尝试)师:对,课文中有句话告诉我们他尝过了,是哪句?生:小猴子听了,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出示课件句子: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师:请女孩子读师:同样是写小猴子吃葡萄,你认为哪句话更好呢?生:我认为第2个句子好,因为加上了“大口大口”就能看出小猴子吃得很香。
师:请你把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葡萄的样子表演出来生表演师:吃得多香啊哟师:谁还有不同的意见生:我觉得小猴子吃得很带劲。
师:什么是带劲。
生:就是吃得很香的样子。
生读师:吃得真带劲生:我觉得小猴子对葡萄不是一般的喜欢师:把你的不是一般读出来生读生:小猴子真喜欢吃葡萄师:真喜欢,不能再等了。
师:你什么时候大口大口地吃过东西?生:我饿了的时候,就大口大口吃东西。
生:妈妈领我上肯得基时,我就大口大口地吃鸡腿。
生:我吃“鱼香肉丝”时,就大口大口地吃。
师:孩子们吃了这么多好吃的,我们和小猴子再来尝尝葡萄的香甜吧。
想读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可以加上动作。
生齐: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师:小猴子是怎么吃到葡萄的呢?请大家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就明白了。
生自由读师:谁找到答案了?生: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师:请给望望、紫红色作上你喜欢的符号师:紫红色的葡萄已经怎样?生:成熟了师:“望望”说明小猴子在干什么?生:在看师:看什么?生:看葡萄师:对,他在观察葡萄的颜色,确认葡萄已经成熟了,所以,请男同学齐读(出示句子)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师: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读。
生:第二个句子比第一个句子多了一个“迫不及待”。
师:谁能读出小猴子的迫不及待?生:读师:我们还可以说小猴子怎么样的爬上葡萄架?生:小猴子着急地爬上葡萄架。
生:急忙、飞快地、连忙、立刻(请分别用上这些词读句子)师:孩子们的词汇可真丰富,有些句子加了一些优美的词语就会使句子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大家在写话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写出来的句子就更美了。
师:小猴子摘下一串葡萄就要往嘴里送时,小兔子连忙说什么?生:不能吃,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
师:有个词,“连忙”速度怎样?生:很快师:请大家加上动作,用最快的速度劝住小猴子生:齐读师:小猴子听了小兔子的话后和小动物们之间有几句对话,请看(课件出示对话部分)想让小动物来到我们的课堂吗?生:想师:谁戴上这漂亮的头饰谁就变成了这只可爱的小动物生分角色表演师:小猴子听了小松鼠和小兔子的话吗?生:没有师:而是先观察了葡萄的颜色,确认葡萄已经成熟了,才亲自去尝了尝,试了试,所以吃到了这香甜的葡萄。
这时,小松鼠和小兔子也尝了一颗?生:啊!真甜师:谁能读得更甜?生读师:请看(课件第8幅图),吃到甜甜葡萄的小松鼠和小兔子是怎么样的表情?生:奇怪师:奇怪什么?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师:是呀,明明是甜甜的葡萄,狐狸为什么硬说是酸的呢?硬说是什么意思?生:他非要说葡萄是酸的。
师:小松鼠和小兔子不明白,孩子们你们明白吗?生:我明白了,因为狐狸够不着葡萄,他也不想让别人吃,所以他就说这葡萄是酸的。
生:我觉得他是因为实在摘不到葡萄了,为了让自己高兴点,就假想葡萄是酸的,才这么说的。
师:你的想法不错,谁还有不同的想法?生:我觉得小狐狸之所以说葡萄是酸的,是因为狐狸摘不到葡萄,想自己安慰自己,才说葡萄是酸的。
生:我想,小狐狸是因为自己吃不到葡萄,也不想别人吃到,所以才说葡萄是酸的。
师:小松鼠和小兔子终于弄明白了问题,这时候他们站在葡萄架下又会说些什么呢?想一想生:会说以后我们要向小猴子那样,尝一下再体验生:不能光听别人的劝告,要自己亲自去做一做生:我们一定要向猴子学习,聪明敢尝试生:明天我们把葡萄拿到狐狸家里去,让它尝尝看酸不酸。
生:他们会说有时要倾听别人,有时要自己试一试。
生:我们以后要学会尝试,不要被别人骗了。
师:不能光听,也要自己尝尝。
小猴子也说了一句话:师:听到小兔子和小松鼠说得这么热闹,老师也想说一说。
出示儿歌:葡萄大,葡萄圆,串串葡萄狐狸chan馋,摘不到,硬说酸,松鼠兔子不分辨。
小猴子,不轻信,迫不及待架上攀(pan),自己尝试味道甜,凡是都要亲体验。
(四)、拓展延伸,深化明理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些小动物都很喜欢你们,那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请用上这个句子(),我想对不说:(“。
”)生:我想对小猴子说:小猴子,你可真聪明我要向你学习。
生:小猴子,你能够不轻信别人的话,自己亲自去试一试,真棒!生:小松鼠,小兔子,以后别再光听别人说,自己要勇敢点,去试一试,那样你就能像小猴子一样,最先知道葡萄是甜的了!生:小狐狸,你吃不到葡萄就去请小动物帮忙啊,别再自己安慰自己了。
师:小动物们谢谢你们给了他们这么多的称赞和劝告,如果,以后我们也遇到不了解的事儿该怎么办?生各抒己见(五)、总结师:孩子们说的都很好,以后遇事儿我们应该向小猴子学习,多动脑,多观察,再亲自去尝一尝,试一试,而不应该象小松鼠和小兔子那样,轻信别人的话。
老师相信,孩子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一定会有许许多多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