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有声阅读行业分析报告
“十三五”时期我国有声阅读产业发展成就及未来趋势
![“十三五”时期我国有声阅读产业发展成就及未来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7f5e9c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6.png)
“十三五”时期我国有声阅读产业发展成就及未来趋势文/秦艳华 王元欣“十三五”时期,我国有声阅读产业实现了许多突破性进展:网络音频平台孕育出全民阅读新市场,培养了国民付费听书习惯;出版机构强势入局,产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升级;行业管理逐步规范……有声阅读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全民阅读新的增长点。
一、技术革新驱动产业升级“十三五”时期,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不断迭代革新。
技术革新驱动产业升级,技术赋能反映到有声阅读出版物的生产制作、播放平台、终端设备、版权管理等主要环节,促使“十三五”时期有声阅读产业获得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
目前,许多网络音频平台通过技术创新打破全场景生态壁垒,同时基于不同场景进行精细化深耕。
各大互联网科技公司纷纷涉足智能终端制造,在内容、数据、商业模式等方面与有声阅读产业展开深度合作。
如许多综合类阅读平台嵌入AI播读功能,用户可依据喜好进行声音定制,甚至还可通过声纹识别功能将声音转换成特定模式。
这样的技术革新,不仅可以满足用户的声音偏好,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生产制作成本。
技术革新助力有声读物的内容生产环节,缩短了制作流程,提升了产出效果,完善了呈现效果。
版权问题是有声阅读行业的待解难题,除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有的生产企业还着手引入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信息具有唯一性与不可篡改性、可追溯性、去中心化分布式结构以及智能合约等技术特征,可合理应用到有声读物版权存证、审核、确权、维权、交易等环节[1],有助于从源头上遏制版权问题滋生及蔓延。
二、出版机构参与度空前提高随着有声阅读行业的不断崛起,出版业逐渐意识到有声读物市场大有可为,纷纷加入其中,产业参与度逐步提高。
同时,有声阅读市场对出版机构的赋能作用也非常显著,逐步开始反哺出版机构。
如果说网络音频平台是打开有声读物市场、培养用户听书习惯的先行者,那么,出版机构则是引导有声阅读行业走上持续发展的领路人。
公共图书馆有声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公共图书馆有声阅读推广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5d47da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c.png)
收稿日期:2020-11-20作者简介:王雅丽(1973 ㊀),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副研究馆员㊂公共图书馆有声阅读推广策略研究王雅丽(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天津㊀300201)关键词:有声读物;有声书;听书;有声阅读;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摘㊀要:文章阐述了有声阅读的内涵与优势,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有声阅读推广现状,指出当前公共图书馆有声阅读推广面临自主建设能力不足㊁自建有声资源匮乏,有声阅读推广服务有待深化㊁用户黏性不足,著作权侵权风险较大等困境,并基于此提出了提高自主建设能力,夯实有声阅读资源建设;多维度深化有声阅读推广,增强用户黏性;注重有声阅读推广中的著作权保护等有声阅读推广策略,以期为深化公共图书馆有声阅读推广提供借鉴㊂中图分类号:G25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12-0047-041㊀背景㊀㊀近代以来,静默而专注的默读是人们公认和推崇的读书方式㊂然而,随着互联网㊁新媒体及移动终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社会的阅读生态正在发生变革,有声阅读的优势日益凸显㊂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20年4月发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和未成年人有声阅读持续较快增长,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30%以上国民有听书习惯,移动有声App 平台成为国民听书的主流选择[1],这从喜马拉雅FM㊁懒人听书等移动听书平台用户数量连年快速增长可见一斑㊂2019年1月,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 2019中国有声书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指出,作为数字阅读的延伸,有声书提高了受众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程度,表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同时,用户对深度读物的偏好度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㊂由此可见,有声阅读渐已兴起,作为全民阅读推广的中坚力量,公共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打破以往仅面向低幼儿童和视觉障碍者提供有声读物的局限,积极开展有声资源建设,构建有声资源服务平台,创新数字阅读推广模式,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阅读需求㊂2㊀有声阅读的内涵与优势㊀㊀有声阅读是指依托网页或客户端技术,基于PC㊁智能手机㊁平板电脑㊁电子阅读器㊁车载㊁可穿戴设备等阅读载体,为组织或个人提供有声读物的录制㊁收听和分享等阅读服务[3]㊂有声读物又称有声书,根据英文 Audio Book 翻译而来,于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美国有声读物协会将其概念界定为:至少含有51%的文字形式内容,并能够复制和包装成磁带㊁CD 或数字文件等形式进行销售的音频产品[4]㊂简言之,有声读物即依托声音传达知识内容的音频资源,也被称为能够发声的电子书㊂移动通信技术㊁互联网技术㊁数字技术及媒体融合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终端等移动便携设备的普及,在网络技术和硬件设施方面为有声阅读提供了有力支撑,令 入乎耳㊁着乎心 的有声阅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学习的重要方式㊂㊀㊀相关专题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有声读物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用户体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用户黏性亦持续增强㊂究其原因,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挤出足够的时间捧书细读已成为一种奢求,而内容丰富㊁不受时空限制的有声阅读悄然兴起,在满足人们碎片化阅读需求的同时,也为更多的人带来舒适的休闲感受㊂相较于 看 书, 听 书这种基于听觉感官的阅读方式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听者不仅可以解放双眼㊁释放双手,而且能够提高碎片化时间利用率,在增添生活乐趣的同时提升学习效率;其次,音频资源不仅能够节约物理存储空间㊁易保存,而且突破了时空界线,易传播㊁更自由;再次,训练有素的主播将自己的思想和理解注入作品,声情并茂,不仅有利于提升听者的兴趣,令其加深印象㊁增强记忆,而且有助于听者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最后,有声阅读受众面广,不仅能够满足老人㊁儿童㊁视障者群体的阅读需求,而且不受受教育程度限制,不74第40卷第12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年12月㊀论学历高低㊁识字多少,听者均可通过有声阅读获取信息㊁陶冶情操㊁激发潜能㊂由于有声阅读适用于多元化场景和碎片化时间,能够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广泛传播,有效拓展了数字阅读的受众范围㊂基于此,开展有声阅读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关注有声阅读的发展,明晰公共图书馆有声阅读推广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构建相应的阅读推广策略,着力推进全民阅读㊂3㊀公共图书馆有声阅读推广现状㊀㊀2012年后我国移动有声阅读平台发展势头迅猛,以喜马拉雅FM㊁懒人听书㊁蜻蜓FM为代表的商业化运营有声平台的市场规模不断攀升,受众规模持续扩大, 听书 市场日趋繁荣㊂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开始关注和投入有声资源建设和有声阅读推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㊂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南京市金陵图书馆的 朗读者 项目及在其第五季推出的 盲人剧场 活动,图书馆严格选拔经过朗读专业技巧和录音技术等专业培训的志愿者将图书文本内容录制转化成音频文献,并搭建剧场请盲人登台表演,为盲人读者构建了与文化志愿者共同学习㊁共享互助的人文环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㊂该项目曾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2016年全民阅读案例征集与评选活动一等奖[5]㊂截至2019年,该项目已连续推出九季,成为优秀的有声阅读推广品牌,也体现出较高的推广价值:一方面,该项目强化了公共图书馆的文化空间属性,吸引了更多志愿者和读者参与图书馆服务和活动;另一方面,图书馆在积累了有声资源开发与利用经验的同时,与广播电台及音频分享平台深入开展线上合作,成为开放生态下传统和有声资源的整合者,有效扩大了 听 众范围[6]㊂此外,国家图书馆为推动国学经典阅读推广,自主研发了 文津经典诵读App ,资源定时更新,并提供在线收听和下载,方便读者随时随地聆听国学经典诵读资源和专家解析,深受读者欢迎㊂㊀㊀虽然部分公共图书馆的有声阅读推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对不断成熟壮大的商业化有声资源平台的有力竞争,我国公共图书馆有声阅读推广仍面临以下困境㊂㊀㊀首先,自主建设能力不足,自建有声资源匮乏㊂当前,公共图书馆在有声阅读资源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受经费㊁人才㊁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自主建设意愿不足,资源整合能力有限㊂例如,有学者对22家省级公共图书馆有声资源建设情况的调研结果表明,公共图书馆普遍向用户提供有声资源数据库和有声数字图书馆服务,包括湖北省图书馆的 云图有声数据库 ㊁福建省图书馆的 天方有声读物数据库 ㊁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 时夕有声读物数据库 ,以及云南省图书馆的 盛大有声数字图书馆 ㊁浙江图书馆的 OverDrive赛阅数字图书馆 ㊁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的 悦听有声数字图书馆 等,但推送的有声阅读资源多是从商业平台购买的[7]㊂因此,公共图书馆拥有的有声资源品种单一㊁数量有限,同质化现象突出,特色不足,不能满足用户的多元化有声阅读需求㊂㊀㊀其次,有声阅读推广服务有待深化,用户黏性不足㊂目前,公共图书馆有声阅读服务模式较单一[8],部分公共图书馆仅通过在图书馆网站设置端口或链接的方式,向读者提供本馆从有声资源平台购买的资源,进一步围绕本馆有声资源拓展服务模式和深化服务内容的图书馆不多㊂部分图书馆虽然搭建了自己的有声阅读服务平台,但平台功能单一㊁信息推送不及时,内容更新慢,不能有效支持读者互动㊁分享与交流,对读者的吸引力有限㊂同时,部分图书馆未设置实体有声阅读空间,线下有声阅读活动影响力有限,对本馆特色有声资源宣传不到位,导致用户黏性不足,不能有效推进实体阅读㊂㊀㊀再次,有声阅读推广中的著作权侵权风险较大㊂公共图书馆在有声读物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均面临著作权侵权风险,如:图书馆在将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读物的过程中,必然涉及文字作品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因制作有声读物需要,对文字作品进行删减㊁修改或编排,将涉及文字作品著作权人的修改权㊁保护作品完整权㊁汇编权;当朗读文字作品符合表演要求时,可能涉及文字作品著作权人的表演权;而将制作完成的有声读物上传至网络平台供用户在线或下载收听时,则会涉及文字作品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㊂而录制有声读物的演播人员㊁录制人员虽享有表演者权和录音制作者权,但同样有义务在演播㊁录制前向原文字作品著作权人支付报酬㊁获得授权[9]㊂因此,公共图书馆要正视在有声读物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侵权问题,严控可能侵权的细节,有效避免发生侵权事件㊂4㊀公共图书馆开展有声阅读推广的策略4.1㊀提高自主建设能力,夯实有声阅读资源建设㊀㊀优质㊁丰富的有声阅读资源是公共图书馆开展有声阅读推广的基础,而富有特色的精品资源是图书馆打造有声阅读推广品牌㊁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关键㊂当前,在有声资源平台甄选㊁购买高质量有声资源是公共图书馆有声阅读资源建设的主要方式,但千篇一律的资源内容无法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阅读需求,不利于有声阅读推广的深化㊂基于此,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需提高自主建设能力,多维度84王雅丽:公共图书馆有声阅读推广策略研究强化有声阅读资源建设,具体做法包括:一是与成熟的音频平台和有声出版机构开展合作,依托其专业团队㊁平台㊁技术等将特色馆藏和地域特色资源转化为有声阅读资源,构建具有本馆特色的有声阅读资源数据库,并借助平台㊁机构的宣传推广优势,进一步扩大图书馆特色资源的认知度和受众面㊂二是整合多样化有声资源,不断充实本馆有声阅读资源内容,丰富资源品类,以满足读者个性化的有声阅读需求㊂例如,公共图书馆可遴选优质的网络音频资源,将其与本馆口述历史音频资源㊁文创开发产品中的音频资源,以及MOOC 等开放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实现有效组织与揭示,为读者提供优质全面㊁知识性和可读性强的有声阅读资源㊂三是建立公共图书馆有声阅读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发挥联盟优势共享馆建特色有声资源,并协同购买商业有声资源平台的优质资源,不仅能够节省经费㊁避免重复建设㊁丰富各馆有声阅读资源内容,而且能够让优秀的有声阅读资源惠及更多读者㊂四是吸纳志愿者参与公共图书馆有声资源建设,力求在增强读者黏性的同时扩大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影响力㊂例如,晋江市图书馆征集闽南语朗读志愿者,并对其进行专业朗读培训,采用专业录音设备录制馆藏地方文献中的闽南童谣和闽南民间故事,打造 为您读书 方言有声阅读品牌[10],在丰富有声资源馆藏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㊂4.2㊀多维度深化有声阅读推广,增强用户黏性㊀㊀媒体融合与技术发展为公共图书馆有声阅读推广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公共图书馆要不断拓展有声阅读推广模式㊁完善线上线下服务策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㊂具体做法包括:一是注重用户研究,开展有针对性的有声阅读资源推送㊂图书馆可基于用户调研与用户数据挖掘构建用户画像,掌握用户阅读习惯㊁偏好及潜在阅读需求,向其推荐所需有声阅读资源,同时细分用户群体并发现潜在用户,实现精准化服务㊂二是打造线上有声阅读服务平台㊂首先,平台可借鉴喜马拉雅FM 设置每日必听㊁精品推荐㊁经典必听等栏目,方便读者快捷获取热门听书信息,同时可借鉴樊登读书App 设置分类栏目,如职场㊁家庭㊁创业㊁心灵等,也可按小说㊁诗歌㊁音乐㊁影视等不同体裁分类展示资源,方便读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收听内容㊂其次,平台可将听书与朗读相结合,为读者提供在线音频录制功能,读者将编辑好的音频上传平台,经馆员审核通过后即可发布㊂这一功能使读者在达成朗读体验的同时,也丰富了平台资源㊂再次,平台应设置互动㊁分享功能并与社交平台对接,以扩大平台影响力㊂读者通过点赞㊁分享㊁评价可与有共同阅读偏好的读者建立联系㊁沟通交流,形成网络同好社群,促进开放交互式阅读形态的形成[11]㊂三是构建线下有声阅读实体空间㊂为增强读者体验,公共图书馆可依托创客空间㊁播客空间打造有声阅读实体空间,方便线下读者朗读辨听㊁录制有声读物,如深圳图书馆的 新阅读㊃心聆听 有声图书馆[12]就深受读者欢迎㊂四是开展线下有声共读活动㊂在公共图书馆有声阅读推广中,线下面对面的有声共读活动不可或缺㊂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专业的朗读指导与培训,也可邀请著名演员㊁主持人向读者传授朗读经验,邀请 最佳朗读者 分享朗读体会,还可将 真人图书馆 模式引入有声共读活动,并通过直播方式增强活动的推广力度[13]㊂五是开展多元合作,拓展有声阅读推广受众㊂公共图书馆可与商业有声阅读平台㊁广播电台合作,设立固定栏目定期播放图书馆推送的有声阅读内容;联合举办线下朗读比赛,并制作优秀朗读作品特辑在合作媒体播出,扩大公共图书馆在有声阅读推广中的影响力[12]㊂4.3㊀注重有声阅读推广中的著作权保护㊀㊀在公共图书馆有声阅读推广过程中,有声读物制作和传播各环节涉及的著作权和法律关系主体较多,法律关系复杂㊂然而,我国有声读物版权立法滞后,现行法律法规未对有声读物的法律性质做出明确界定㊂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呼吁通过完善著作权法和制定有声读物出版管理条例或规定,明确有声读物涉及的特殊权利,以及有声读物的侵权行为方式㊁维权救济渠道㊁赔偿金额标准等[14]㊂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规避在有声读物制作和传播过程中的侵权行为㊂具体做法包括:一是选择已超出著作权保护期限㊁进入公共版权领域的文字作品进行有声读物转化,如国家图书馆推出的有声阅读推广品牌项目 文津经典颂读 将古代诗词㊁经典名著等作为有声阅读推广内容㊂二是主动甄别所链接有声阅读平台提供的资源是否存在侵权风险,严格审核读者上传的有声资源,制定有声资源版权相关许可条款,明确读者的有声资源使用范围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并通过专业培训提高读者的版权意识[15]㊂三是加强与文字作品原创者和版权所有者以及有声资源供应商的谈判,争取有声读物的免费授权和有偿许可,在最大程度降低资源利用和版权许可成本的同时,保证公共图书馆合理合法地开展有声阅读推广[16]㊂㊀5㊀结语㊀㊀在移动互联㊁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全媒体时代,有声阅读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全新㊀(下转第52页)94王雅丽:公共图书馆有声阅读推广策略研究㊀通还,方便前来入住民宿的游客借阅书籍;持续不定期开展的读书分享会㊁非遗体验课㊁读书沙龙等活动让旅游服务变得多彩多样;具有活动功能的自习阅览室全年365天免费开放,可供旅游家庭在此品鉴美景㊁纵享阅读,真正让入村游客在行走中体验优质的阅读服务㊂总之,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不应局限于城市空间,要将文旅融合服务空间延伸到乡村,坚持绿色发展,深挖独特魅力,通过文旅融合发展让更多的人在旅行中感悟阅读之美,在阅读中体验旅行之乐㊂4㊀结语㊀㊀综上所述,我国文旅融合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各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也在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㊂从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的探索和实践经验来看,文旅融合没有定式,也没有模板,各国各地实际情况不同,文旅融合发展方式各有千秋㊂目前,我国各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机制㊁业态㊁服务等内容还有待加强,未来我国公共图书馆要通过深耕文旅融合理念㊁探索文旅融合业态㊁优化文旅融合服务,致力于打造全民阅读空间㊁休闲阅读空间㊁行走阅读空间,为人们打造一个个 诗和远方 的惬意阅读空间㊂参考文献:[1]㊀王文娟.文旅融合视域下地方文献阅读品牌建设研究:以 龙江文脉 品牌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12):60.[2]㊀马慧萍.积极探索文旅融合让 非遗 活起来:以开封图书馆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㊃管理),2019(12):85-86.[3]㊀边媛.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发展的新思维[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11):12.[4]㊀王关群,类淑桐.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服务于红色旅游研究[J].学理论,2019(11):119.[5]㊀李子峰.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10):18-24.[6]㊀栾跃宾.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165.[7]㊀李国新,李阳.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9(10):33.[8]㊀王莺.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发展研究:以江西吉水县图书馆为例[J].兰台内外,2019(29):49. [9]㊀吴优优.地方特色主题图书馆在文旅融合中的意义和发展[J].贵图学苑,2019(3):7.[10]㊀杨静.图书馆在文旅结合时代的使命与创新[J].科技资讯,2019(27):158.(编校:崔㊀萌)(上接第49页)㊀知识获取方式㊂在此背景下,以丰富而高质量的内容㊁易用而人性化的平台,以及良好参与感和体验感的线下共读活动拓展有声阅读受众,深化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大有可为㊂笔者相信,未来随着有声阅读推广模式的不断创新发展,个性化㊁定制化的有声阅读推广服务必将为读者带来更加精彩的阅读体验,有力助推全民阅读㊂参考文献:[1]㊀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增长点[EB/OL].[2020-11-22]./2020-04/21/c_1589012650694001.htm.[2]㊀艾媒报告:2018 2019中国有声书市场专题研究报告[EB/OL].[2020-11-22]./news/article.php?pk=5c76314477ac6429c41ec4a2.[3]㊀易观国际:2016年中国有声阅读市场专题研究[EB/OL].[2020-11-22]./archives/453877.html.[4]㊀谭红霞.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开展有声阅读之探讨[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8):55-61.[5]㊀南京市金陵图书馆的 朗读者 盲人剧场:让盲人听见爱与希望[EB/OL].[2020-11-22].http://www.wen-/book/pdjj/201703/t20170320_4125428.shtml.[6]㊀王铮.润物有声: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声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图书馆论坛,2017(10):86-93.[7]㊀李晓宁.公共图书馆有声读物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9(1):67-71.[8]㊀张伟红.全媒体时代下喜马拉雅 听+读 模式对图书馆有声阅读推广的启示[J].晋图学刊,2019(2):22-26. [9]㊀袁海龙.公共有声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分析:以‘马拉喀什条约“及视障群体参与全民阅读为视角[J].图书馆学研究,2019(5):80-86.[10]㊀王筠筠.立足地方特色文化打造方言有声阅读品牌:以晋江市图书馆 为您读书 方言有声志愿服务为例[J].福建图书馆学刊,2020(1):45-47.[11]㊀陈爱香.有声图书馆:高校图书馆自建特色资源的新方向[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11):50-54. [12]㊀王继华.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有声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9(3):96-97. [13]㊀王莹,周海英.高校图书馆 有声共读 阅读推广活动探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7(6):65-68. [14]㊀谭建宏.突破有声书版权保护困境的法治路径[J].出版发行研究,2020(3):57-61.[15]㊀钱兰岚.公共图书馆有声读物资源建设现状及服务策略[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9(6):71-74. [16]㊀梁荣贤.基于有声阅读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新路径研究[J].图书馆研究,2020(1):64-68.(编校:崔㊀萌)25张潇雨:基于文旅融合环境的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空间提升探究∗。
有声阅读爆火之下:内容和质量仍是最大痛点
![有声阅读爆火之下:内容和质量仍是最大痛点](https://img.taocdn.com/s3/m/c1e800256edb6f1afe001f14.png)
有声阅读爆火之下:内容和质量仍是最大痛点作者:来源:《电脑报》2019年第32期近年来,有声阅读以适用于更多生活场景和更适合碎片化时间两大优势成为快节奏生活下当代人优选的阅读方式,懒人听书、蜻蜓FM等移动端听书平台也随之兴起繁荣。
但发展至今,内容、质量依然是用户选择的重点以及平台发展的掣肘。
有声阅读成为读者新选项《陈情令》(网文《魔道祖师》的改编剧)完结之后,“陈情女孩们”该怎么办?“当然是继续追《魔道祖师第三季》啦!已经更新到第八集了。
”身为“陈情女孩”中的一员,孟甜如是答道。
孟甜告诉记者,自己在朋友安利下看了一部名为《魔道祖师》的网文后就入了坑,为了听到由其改编的广播剧,还专门下载了猫耳FM,因为这部广播剧是该平台的独家剧目。
等待更新的间歇,孟甜很快发现,这个专注于 ACG 相关内容的二次元音频社区平台上有很多作品从题材到内容正好都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但点进去试听后的实际体验却并非部部都能让人满意。
在该平台上摸索了一段时间后,孟甜为自己总结了一套挑选标准:“听广播剧,认准有北斗企鹅工作室和寻声工作室参与制作出品的,绝对保质保量。
CV(配音员)认准阿杰、边江、魏超、路知行、图特哈蒙、山新等大咖,质量绝对也没问题。
”在孟甜眼里,“小说只有干巴巴的文字,直接体现的是作者的写作水平。
而广播剧相当于是对小说文字的二次加工,人物形象、语言、情绪都会更加丰满立体,再加上各种环境声效的加成更显真实,会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与孟甜感受相似的还有热爱阅读的刘廷,“文字形容需要靠想象力去支撑画面,在没有影视改编剧的情况下,有声书是一个比较好的选项。
”刘廷表示,自己的听书之旅从《鬼吹灯》和《盗墓笔记》开始,这两部作品在盗墓类题材里称得上是开山鼻祖,拥趸甚多,对它们的解读版本自然也不少,因此,如何在众多版本中挑选出质量好又合心意的版本就成了一大难题。
“懒人听书、蜻蜓FM、得到……当时我下载了好几个比较大的听书平台,就是为了在这些平台上找到最好的版本,但是挨个点进去试听又太麻烦了。
我国有声书发展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我国有声书发展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e1dde938e9951e79a892751.png)
我国有声书发展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作者:段洁来源:《科技传播》 2017年第24期摘要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大致梳理了我国有声书发展的历史进程及现状,包括行业现状和用户现状;第二部分主要是我国有声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应对措施,比如用户结构单一需要培养青少年用户,盗版现象猖獗需要加强版权保护意识,图书制作粗糙需要加强选题和制作的把关。
关键词有声书;有声阅读;版权;App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201-0160-021 我国有声书的发展历程及特点1.1 我国有声书发展历程及现状有声书,英文名称为“audio-books” 或“spoken words”,又被称为有声读物或者有声图书。
一般指“包含不低于51% 的文字内容,复制和包装成盒装磁带、高密度光盘或单纯数字文件等形式进行销售的录音产品。
”[1] 我国的有声书起步于1994 年,主要的传播介质有广播、CD 和电子书阅读器这3 种。
2000 年北京鸿达以太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研发了MP3 格式的有声读物,并在2003 年创办了国内首家听书网站“听书网”[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自2012 年起,各类网络电台和听书App 纷纷建立。
目前国内主流的听书平台或内容制造商主要有4 个:酷听听书、懒人听书、喜马拉雅FM、鸿达以太,它们在有声书制作发行存量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分别是49%、10.4%、8%、20.5%。
传统的出版单位目前在这个领域影响力较小。
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有声阅读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来看,2015 年我国有声阅读市场规模约为16.6 亿元,预计2016 年将达到22 亿元,但关于我国有声书市场规模等数据则鲜有权威发布[3]。
1.2 我国有声书用户使用情况在易观千帆收录的40 个有声阅读App 中,2016 年6 月—2017 年6 月一年里活跃用户有4581.63 万人,启动次数203 961 万次,使用时长54797.9 万小时,可以说有声阅读已经逐步走入了普通读者的视野,虽然现在仍然属于一种相对小众的阅读方式,但是未来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018-2024年中 国音频市场全景调查报告
![2018-2024年中 国音频市场全景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cb2e1a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a.png)
2018-2024年中国音频市场全景调查报告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音频市场经历了显著的变革和发展。
从传统的广播电台到如今丰富多彩的在线音频平台,音频内容的传播方式和用户需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报告将对 2018-2024 年中国音频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在 2018 年至 2024 年期间,中国音频市场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用户对音频内容消费习惯的养成,音频市场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音频市场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 X 亿人,而到 2024 年,预计将突破 X 亿人。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8 年中国音频市场的总收入约为 X 亿元,而到 2024 年,预计将达到 X 亿元。
这种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移动设备的普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广泛使用,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收听音频内容。
2、内容创新:包括有声读物、知识付费、广播剧、脱口秀等丰富多样的音频内容形式不断涌现,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3、技术进步:音频技术的不断提升,如音质优化、智能推荐等,提高了用户体验,吸引了更多用户。
二、用户画像与需求分析1、用户年龄分布音频市场的用户年龄跨度较大,但主要集中在 20-40 岁之间的年轻群体。
这部分用户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且在工作和生活中对音频内容有较大的需求,例如用于学习知识、放松娱乐等。
2、用户性别比例男女用户比例相对均衡,但在不同类型的音频内容上,性别偏好有所差异。
例如,女性用户更倾向于情感类、亲子类音频,而男性用户则对财经、科技等内容更感兴趣。
3、用户需求特点用户对音频内容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一方面,他们希望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如专业课程、行业讲座等;另一方面,也追求娱乐休闲,如音乐、相声、评书等。
此外,用户对音频内容的质量、主播的声音和表现力等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
三、市场竞争格局在 2018-2024 年期间,中国音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有声阅读 未来可期
![有声阅读 未来可期](https://img.taocdn.com/s3/m/2aa0eb1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1.png)
有声阅读未来可期作者:来源:《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20年第25期互联网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了使用手机、ipad、kindle(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设备,“读书”形式便也不拘一格:从纸质阅读到电子阅读,再到有声阅读。
据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国民和未成年人有声阅读继续较快增长,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
2019年,我国有三成以上(31.2%)的国民有听书习惯。
其中,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30.3%,较2018年的平均水平(26.0%)提高了4.3个百分点。
0~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为34.7%,较2018年的平均水平(26.2%)提高了8.5个百分点。
1.听书这种阅读形式会越来越主流吗?朱鸿(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随着技术的发展,有声阅读得以兴起且呈蓬勃之势,这是健康文化、优秀文化。
有声阅读还会继续发展,并拥有美好的前景。
王玉梅(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每个人的阅读习惯不同,所以会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
关键在于阅读的内容,不在于阅读的载体和形式。
开卷有益,只要愿意去阅读,就肯定会有收获。
杜泽逊(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所谓的有声阅读,其实并不新。
如孔子讲学的知识和智慧得以保存,是后人汇编而成。
而且,还有评书这种表现形式,在纸质书籍很火时说书的人依旧很多。
之后,还有收音机、广播等。
所以,如今我们所说的“有声阅读”,其实就是老师讲课、一人说书,结合了现代技术。
2.有声阅读有哪些利弊?《新周刊》:对比看书,听书的优势总结起来很简单:便携、轻松、随时随地。
即便轻薄如kindle,也在背包里占一点空间,有声书则只需要一部手机。
和埋头苦读相比,听书在接受上相对轻松,完全可以作为日常生活的“背景音”,一边学习、做家务、炒菜,一边就能把一本书听完,很容易产生利用碎片时间的成就感。
还有不少人觉得,有声书不费眼睛,甚至不费脑子,可以作为日常消遣。
但听书最大的问题,也恰恰来自这份“惬意”。
现代人阅读的成本已经很低,而有声书又将其几乎压缩为零——不用購买书籍或阅读设备,不用腾出单独的一段时间,甚至都不用聚精会神。
长音频与在线阅读行业市场情况与发展趋势分析
![长音频与在线阅读行业市场情况与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6795bb5ef7ba0d4b733b4d.png)
目录索引一、长音频赛道风云起,利好上游CP 方 (6)(一)市场空间:智能播放设备打开长音频全应用场景 (6)(二)TME、字节跳动入局长音频,商业模式二分化 (9)(三)风口利好上游内容提供商 (12)二、中文在线:数字出版第一股,业绩迎来拐点 (14)三、数字阅读业务:原创内容领跑行业,免费阅读模式带来增量 (16)(一)内容为王,聚合海量版权与分销渠道 (16)(二)核心竞争力:建立网文创作生态闭环,内容储量领跑行业 (17)(三)分发渠道:免费阅读平台打开增量空间 (20)四、版权衍生业务:出海互动阅读平台吸金,有声内容拓宽销售渠道 (22)(一)互动阅读平台:出海互动小说游戏稳定吸金,存在内容壁垒 (22)(二)有声内容:先发优势打造护城河,与蜻蜓FM 达成合作 (25)(三)影视剧:数字阅读业务孕育IP,与爱奇艺达成合作 (27)五、教育业务:强于数字内容,助力“停课不停学” (28)六、风险提示 (29)图表索引图1:2015-2019 年中国网络音频的用户规模及其增速 (6)图2:中国移动音乐细分行业的MAU(亿人) (6)图3:网络广播在美国的普及率 (7)图4:美国每月收听播客的人数占比 (7)图5:中国听众收听播客的主要使用设备(可多选) (7)图6:2018 年中国广播用户网络收听和传统收听的场景分布 (8)图7:2017-2020 年中国智能车载音频的普及率 (8)图8:2018 年中国车载音频用户开车时收听网络音频遇到的问题 (8)图9:2018-2019 年中国智能音箱的用户数量和普及率 (9)图10:2018 年中国智能音箱用户收听音频遇到的问题 (9)图11:2020 年4 月长音频APP 的独立设备数(亿台) (9)图12:2020 年5 月长音频APP 的MAU(万人) (9)图13:2019 年中国网络音频用户偏好的音频节目类型 (10)图14:2019 年中国网络音频用户偏好的音频直播类型 (10)图15:QQ 音乐APP 首页的长音频内容入口 (10)图16:网易云音乐APP 首页的长音频内容入口 (10)图17:斗鱼APP 的音频直播入口 (11)图18:字节跳动推出的有声阅读平台——番茄畅听 (11)图19:长音频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及其提供的产品 (12)图20:我国长音频行业的产业链 (12)图21:喜马拉雅付费榜Top100 的类别分布 (13)图22:喜马拉雅订阅榜Top100 的类别分布 (13)图23:中文在线的业务版图 (14)图24:中文在线的股权结构(截至2020 年Q1 期末) (14)图25:2015-2019 年中文在线的营收及其增速 (15)图26:2018-2020Q1 中文在线单季度的营收及其增速 (15)图27:2015-2019 年中文在线的归母净利润(亿元) (15)图28:2018-2020Q1 公司单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亿元) (15)图29:中文在线数字阅读业务的商业模式 (16)图30:我国网络文学作品的累计数量(万部) (17)图31:2018 年我国网络文学创作者的数量占比 (17)图32:2018 年全国新增内容版权数量(部) (18)图33:掌阅APP 的作品人气分布 (18)图34:17K 男频月点击量前1 万作品的类型分布 (19)图35:17K 女频月点击量前1 万作品的类型分布 (19)图36:17K 男频月点击量前1 万作品的签约情况 (20)图37:17K 女频月点击量前1 万作品的签约情况 (20)图38:17K 男频月点击量前1 万作品的更新年份占比 (20)图39:17K 女频月点击量前1 万作品的更新年份占比 (20)图40:2020 年4 月在线阅读APP 的MAU(万人) (21)图41:2020 年4 月超级APP 的MAU(万人) (21)图42:中国数字阅读行业的用户规模(亿人) (22)图43:头部在线阅读APP 的MAU(万人) (22)图44:Crazy Maple Studio 的营收和净利润(亿元) (23)图45:部分选项需要花费道具才能选择 (23)图46:观看广告可以免费获取道具福利 (23)图47:《Chapters》全球iPhone 排名(2020.5.24) (24)图48:2019 境外数字阅读及广告服务收入的来源结构 (24)图49:三款头部互动小说游戏在美国iPhone 畅销榜的排名推移 (24)图50:chapters 分类别的作品数量(种) (25)图51:chapters 分类别的观看次数(万次) (25)图52:中文在线联合出品电视剧《天盛长歌》 (28)图53:中文在线联合出品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 (28)图54:公司教育业务的营收及其增速 (28)图55:2018-2019 公司教育业务的成本结构 (28)表1:长音频平台的主要内容提供商 (13)表2:2020 年17K/四月天的作者福利体系 (18)表3:青训学院的课程设置 (19)表4:中文在线的内容分发渠道 (21)表5:鸿达以太的主要有声资源 (26)表6:鸿达以太的部分作品在三大平台的播放量(次,截至2020.6.9) (26)表7:17K 原创文学IP 改编的部分影视剧 (27)表8:17K 正在改编的部分原创文学作品情况 (27)表9:中文在线助力全国各地“停课不停学” (29)近日长音频赛道风云起,4月腾讯音乐TME 正式发布了长音频战略,随后酷我音乐推出全声态音频平台“酷我畅听”APP ;6月字节跳动推出有声阅读平台“番茄畅听”。
基于受众视角的喜马拉雅FM“国学”有声读物质量研究
![基于受众视角的喜马拉雅FM“国学”有声读物质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ab6309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6e.png)
基于受众视角的喜马拉雅FM“国学”有声读物质量研究作者:温恺宁熊静来源:《新阅读》2021年第08期摘要:当今,我国国民的有声阅读率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有声阅读的方式来获取知识与信息,以喜马拉雅FM为代表的在线音频分享平台因资源丰富、获取方式便捷受到用户的追捧。
随着近年来“国学”升温,“国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类有声读物的平台播放量也在逐年提升。
本文通过数据的挖掘与处理,对该平台国学有声读物的选题、受众以及内容质量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化有声阅读有声读物数据挖掘自文字诞生起,声音就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声音”在文本与阅读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古希腊,受书本的昂贵性与识字率普遍低下的限制,“聆听”才是那时候人们最重要的阅读手段。
[1]随着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读声”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
以有声阅读为例,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于2018年发布的第十四次报告中首次提及有声阅读,认为有声阅读已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该院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有31.6%的成年国民有听书习惯,较2019年的平均水平(30.3%)提高了1.3个百分点。
对我国成年国民听书介质的考察发现,选择“移动有声APP平台”听书的国民比例较高,为17.5%;有10.8%的人选择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听书;有10.4%的人选择通过“智能音箱”听书;分别有8.8%和5.5%的人选择通过“广播”和“有声阅读器或语音读书机”听书。
[2]所谓“有声读物”,就是“以磁带、光盘、移动数字终端和其他音频方式为载体,以文字内容为主体,能够通过下载、在线等多种形式播放收听的录音制品。
”[3]随着有声阅读用户规模的扩大,各种在线有声阅读平台相继涌现,为用户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内容供给。
其中,以“国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及相关内容尤其引人瞩目。
在线有声阅读已经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
国内有声读物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有声读物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33362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c.png)
国内有声读物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在数字出版、网络出版盛行的今天在传统出版和新媒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无论是出版商还是读者都似乎忽略了一块极有潜力的市场份额——有声读物。
有声读物自1934年在美国诞生以来以其独特优势为欧美国家出版业获取了可观利润、做出了巨大贡献。
现在美国75的出版物都有其相应的有声读物有声读物的公益性出版也为盲人阅读提供了方便。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有声读物在中国出版市场的发展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和效果。
有声读物较传统与新媒体出版物相比有何独特优势当前有声读物发展面临哪些问题数字背景下国内出版社如何开拓有声读物市场有声读物可以尝试哪些新的发行营销模式这些问题对于国内出版社如何更好地发掘有声读物潜力、拓展出版物销售市场具有积极意义。
一、有声读物发展现状概述一各国有声读物发展情况概览美国的有声读物市场已较为成熟年度营业额已经超过25亿美元。
目前约有8000万人利用上下班开车途中欣赏有声图书。
虚构类小说是听书领域的主导内容听书总收入的94来自相关的图书产品。
有超过68的听书者表示会选择未删节版17.4选择删节版14选择的内容与书无关例如研讨会、喜剧或者演讲等等。
听书消费者的平均年龄更年轻家庭收入也更高他们对纸质图书也更有阅读兴趣。
听书消费者还带动了下一代消费听书的习惯。
实体书店依然是听书消费者购买听书最主要的渠道网络、电子等渠道也在不断发展中。
在德国据慕尼黑音像出版社的调研报告得出的结论25至40岁之间的移动通信设备用户是有声读物的热衷者。
约有 400个供货商共同占有这个市场约有 9000种有声读物供成人阅读。
其中文学类作品排名首位。
儿童/青少年读物占销售总额的1/4。
对听书感兴趣的德国人占德国总人口的710其中以青少年最为普遍。
有声读物的价格较低且不固定。
在英国有声读物市场较为分散。
截至2005年底英国约有7300万MP3使用者40岁以下人士成为有声读物的主要听众。
不少有声读物公司特地开辟有声读物下载网站以满足听众需求。
文学、少儿板块增幅放缓——开卷2018上半年图书零售市场报告
![文学、少儿板块增幅放缓——开卷2018上半年图书零售市场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5fd2acd83c4bb4cf6ecd157.png)
文学、少儿板块增幅放缓——开卷2018上半年图书零售市场报告2018年上半年,新书贡献率持续降低,头部效应愈发凸显,长久以来拉动市场增长的少儿出版的增速正逐步趋缓。
7月20日,由中南传媒产业研究院和华泰证券研究所主办,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战略支持的“首届阅读产业资本”论坛在深圳举行。
在论坛上,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蒋艳平女士发布了《2018上半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趋势和特点》,从2018上半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状况、发展趋势、主要特点等几个方面对今年上半年市场情况进行了阐述。
头部效应加强2007年~2017年十年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保持稳步增长。
2017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同比增长14.55%,码洋达803.2亿。
今年上半年的增幅有所回落,但仍在10%以上。
对比全球市场来看,美国图书市场从三年前开始由负转为正向,增速在1%~3%之间,英国市场仍在经历负增长。
从渠道来看,实体书店近几年一直保持在350亿之间的规模上下浮动,网络书店的增幅非常高,今年上半年的增速略有回落,但仍保持在20%以上。
实体书店2017年转为正增长,但是2018年上半年又转为负增长。
销售码洋增长的背景下看图书品种,2017年整个图书市场动销的品种是189万种,还有大量图书上架之后一个月一本都不卖,全年算下来上架品种数超过300万,动销品种数是189万。
整个动销品种的增幅也非常快,2018年1~6月的动销品种整体增长是2.53%,动销品种是161.23万种。
图书零售市场的头部效应正在加强,2018年1~6月份,头部1%的品种占销售码洋的比例达到52%,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
反过来看长尾,按照销量来排序,总销售额占后50%的品种叫长尾,实际上我们看到创造后50%销售码洋的图书品种数量占市场上全部图书品种数量的99.11%。
可以说图书市场除了头部就是长尾。
图一:近些年图书市场尾部效率另外,零售端整体陈列效率低,在卖场陈列图书品种中有超过六成以上一个月销售不了一本。
关于读书的数据分析报告(3篇)
![关于读书的数据分析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53af5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7.png)
第1篇数据分析报告:读书现象的深度解析一、报告概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读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报告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旨在揭示当前读书现象的现状、趋势以及影响因素,为推动全民阅读、提升国民素质提供数据支持。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1.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阅读调查数据;-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 各大电商平台、图书销售平台及出版社的销售数据;- 社交媒体、论坛等网络平台上的读书相关讨论数据。
2. 研究方法:- 描述性统计分析:对读书现象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 相关性分析:分析读书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交叉分析:探究不同群体在阅读行为上的差异。
三、读书现象现状1. 阅读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我国成年人阅读率为54.2%,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其中,纸质图书阅读率为48.4%,电子书阅读率为24.1%。
2. 阅读时长:平均每人每天阅读时间为23.16分钟,较上年增加3.67分钟。
3. 阅读类型:纸质图书仍是主流阅读形式,电子书阅读率逐年上升。
在纸质图书中,小说、教辅、历史、科技类图书占据较大比例。
4. 阅读目的:阅读目的以休闲消遣为主,占比达到68.3%,其次是获取知识、提高素养。
四、读书现象趋势1. 数字化阅读趋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阅读成为趋势。
电子书、有声书等新兴阅读形式逐渐受到青睐。
2. 阅读内容多元化:阅读内容从传统的纸质图书向数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各类题材的图书、电子书、有声书等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
3. 阅读方式个性化:阅读方式逐渐从传统的纸质阅读向电子阅读、有声阅读等多样化方式转变。
五、影响读书现象的因素1. 政策因素:国家对全民阅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全民阅读。
2.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与阅读率呈正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阅读需求也随之增加。
国内有声读物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有声读物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5cd26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11.png)
国内有声读物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第一,现状分析:1.版权购买和自制并存:国内有声读物市场主要分为版权购买和自制两种模式。
版权购买的有声读物主要来自于出版社购买作品的播音权,而自制的有声读物则是制作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创作的作品。
2.多样化的内容类型:国内有声读物的内容类型多样化,包括文学作品、历史、传记、科普、社科等。
尤其是文学作品,涵盖了经典作品、畅销书和网文IP等。
3.平台众多,竞争激烈:国内有声读物的发展伴随着多个平台的崛起,如喜马拉雅FM、蜻蜓FM、得到等。
这些平台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用户选择面大。
第二,发展趋势分析:1.内容精品化: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平台将更加注重内容的质量。
不仅要购买版权方面的作品,还要加大自制内容的力度,推出更多高质量的有声读物作品,以提升用户体验。
2.多元化的付费模式:目前,国内有声读物主要采用会员制度进行收费,但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付费模式。
比如增加单本购买、特定内容VIP订阅、广告赞助等方式,以满足用户更加个性化的需求。
3.增加社交互动功能:为了提升用户粘性,有声读物平台可能会增加更多的社交互动功能。
比如用户可以在平台上留言、评论、收听其他用户的推荐等,形成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
4.个性化推荐技术的应用: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有声读物平台可能会引入个性化推荐技术。
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和大数据挖掘,精准推荐用户感兴趣的作品,提高用户的黏性和使用体验。
5.合作模式的创新:有声读物平台可能会与其他行业进行合作,进一步扩大受众。
比如与在线教育平台合作,推出有声图书馆,供学生们在课业之余进行阅读学习。
综上所述,国内有声读物市场近年来快速发展,内容类型丰富多样,平台竞争激烈。
未来,有声读物平台将更加注重内容质量,探索多元化的付费模式,增加社交互动功能,应用个性化推荐技术,与其他行业进行合作创新。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国内有声读物市场有望实现更大的发展。
有声阅读市场调研报告
![有声阅读市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ae707024693daef5ff73d3a.png)
有声阅读市场调研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国民每日用于休闲的时间仅3.2小时,远低于国家间的平均值。
休闲时间被压缩,能用于读书的时间也就所剩无几。
2016年读书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8本,人均每天读书13.4分钟,与韩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像懒人听书、酷我听书、氧气听书等有声阅读APP凭借其能随时随地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听书的特质便获得了大批读书爱好者的追捧,听书已成为阅读新趋势。
速途研究院分析师团队通过抓取国内有声阅读市场的相关数据,结合消费者调查,分析讨论有声阅读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
图1 有声阅读市场规模走势(来源:速途研究院)图2 有声阅读APP下载量(万)(来源:速途研究院)2017年有声阅读市场规模将达到30亿元如图1所示,自2012年起,我国有声阅读市场规模呈现倍数增长趋势,截止到2016年,从7.5亿增长至22.6亿元人民币。
据公开数据显示,全球有声阅读市场的价值已超过28亿美元。
预计2017年国内有声阅读市场规模将达到31.3亿元,同比增长36.7%,2018年将以更快的增长速度持续增至44.3亿元人民币。
懒人听书下载量远超于同类APP如图2所示,从有声阅读APP下载量排行可看出,懒人听书以34986万次的下载量远超于同类APP。
懒人听书用户已达2.2亿人次,月活跃用户数超千万,在有声阅读领域已成为领跑者。
酷我听书以10647万次的下载量位列第二,而氧气听书、酷听听书、掌阅听书、天行听书下载量均处在较低水平,在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有声阅读市场空间巨大,但是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加入,行业混乱、版权问题频发,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会愈发明显,对有声阅读市场的发展带来不小的阻力。
图3 常用听书设备(来源:速途研究院)图4 有声阅读APP使用频率(来源:速途研究院)图5 有声阅读使用场景分布(来源:速途研究院)近半成用户使用手机听书有声阅读作为移动阅读的衍生领域,在移动端的优势相对明显,用户使用设备大多以移动设备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有声阅读行业
分析报告
2018年4月
目录
一、行业角度:2017年我国泛娱乐核心产业产值约5484亿元,同比增长32% (6)
二、我国有声阅读行业 (8)
1、行业概况:2017年有声阅读市场规模40.6亿元,同比增长39.7% (8)
(1)第十五次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两成以上有听书习惯 (8)
(2)有声阅读市场用户特点 (10)
(3)有声阅读用户的职业特点 (11)
2、有声阅读行业投融资情况 (13)
3、听书市场中知识付费模式新探索:筛选匹配用户需求的内容,节约时间成
本 (14)
(1)“为知识付费”群体的数量,与有声阅读市场的用户年龄趋同 (16)
4、中国新中产用户与单身群体消费习惯中看重差异化品质 (17)
三、听书市场的主要厂商 (18)
1、得到APP:用户1000万+,主打知识服务估值70亿元 (20)
2、微信读书的听书功能:基于微信关系链的“社交”阅读APP (23)
四、中国数字阅读市场152亿,音频媒介助力(占比26.7%) (24)
1、喜马拉雅FM:付费内容已占喜马拉雅总营收的50%估值20亿美元 (25)
(1)喜马拉雅FM音频IP方面2018年Q1下载量1.28亿 (26)
2、凯叔讲故事:专注儿童领域讲故事品牌用户数达1000万 (28)
五、政策扶持与引导有声阅读产业发展 (29)
六、我国数字音乐流媒体行业 (30)
1、行业发展历程及规模:2017年音乐用户5.24亿数字音乐达111亿元,增
长33.73% (30)
(1)海外流媒体音乐市场方面:Apple Music和Pandora的女性用户数量占比均超过半数,分别为56%和59% (31)
(2)国内市场方面,2012-2016年全国音乐产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
(32)
2、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腾讯音乐听歌流量占据70%,市场份额QQ音乐月活
跃用户为1.99亿 (36)
(1)通过“音乐号”等生产“好听”内容的QQ音乐 (38)
3、“技术+音乐”模式的酷狗音乐 (40)
4、酷我音乐月活跃用户1.12亿,环比增长0.2% (42)
5、“音乐+社交”的网易云音乐 (43)
(1)“音乐+社交”方面,网易云音乐将差异化的社交作为竞争力 (45)
6、“音乐+短视频+社交”的抖音短视频:月活跃用户9800万 (47)
7、《明日之子》《身临其境》等彰显BAT与芒果TV均在听觉跑到中进行特色
节目创作 (49)
七、相关上市公司简况 (51)
1、奥飞娱乐 (51)
2、新经典 (52)
3、快乐购 (52)
文化传媒多属于轻资产,内生可持续的盈利能力相较于其它行业具有不确定性,对于“不确定性”,我们确定的是精神消费升级衍生的体验经济,“好玩、好看、好听”的三好文化升级顺应了中国“新中产”的精神需求。
视频付费用户、音乐付费用户、垂直细分知识付费、听书及电子书用户等规模不断增加,2017年中国视频付费用户2.48亿(爱奇艺、腾讯视频付费用户分别为6010万、6259万),付费用户数体现出被动因素中版权环境渐好,主动因素中优质内容是催生消费的核心。
“内容消费升级”的本质是源自价值观、关系链接以及情感诉求,内容在品牌、品类、体验、质量上持续提升带来内容消费支出增长。
优质内容通过试听、纸质化与数字化、线上与线下融合,如中国在线阅读人数有望从2016年的3.33亿增长到2020年的4.21亿;2017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152亿元(其中有声阅读市场规模40.6亿元,占比26.7%,增速39.7%成为阅读市场发展重要驱动力);2012-2016年全国音乐产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
预计2017年全国音乐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3500亿元。
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到5.24亿。
4月23日读书日之际喜马拉雅FM宣布在发起423听书节,知乎宣布推出音频付费产品“知乎·读书会”,美国Spotify 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行业热度渐渐起。
本篇将从“好听”专题切入音频赛道看优势内容价值。
供给端看,新进者如有声阅读平台及有声知识服务商APP以及老牌数字阅读企业当当、天翼加入有声市场成为两支有声内容消费重要分支;需求端看,新用户(单身潮+新中产+未成年人)时间成本走高
下垂直细分知识付费商应用而生。
据民政部数据显示中国单身成年人口数量已超过2亿,其中内容消费中约63%趋向知识类产品。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成年国民听书率22.8%,较2016年提升5.8个百分点,听书介质中移动有声APP成为主流选择,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与成年国民基本持平(14-17周岁青少年听书率峰值达28.4%)。
从单身群体与新中产群体、未成年人等方面看,均凸显用户对学习与自我提升有普遍需求、看重品质,进而高品质及差异化内容是知识付费吸纳新用户的核心驱动力。
得到app总用户达到1200万,订阅总份数130万;同时14-17岁的未成年人高听书率凸显《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将全民数字化阅读推广工程作为“十三五重点工程”取得成效。
好听系列中除了有声阅读,音乐成为听力赛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版权驱动音乐付费,商业变现处于摸索期。
2012-2016年全国音乐产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
预计2017年全国音乐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3500亿元。
2017年1-9月我国移动音乐月活跃用户均超过5亿,1-9月日活跃用户均超过1亿,峰值为在4月达1.69亿,用户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
三大音乐平台音乐版权的共享丰富各自音乐平台歌曲,将进一步推动数字音乐的发展。
QQ音乐上线听书栏目,QQ音乐抖音携手摩登天空凸显短视频成为音乐宣发的新渠道,带来商业变现空间。
文化传媒行业的发展是伴随内容与新媒介供给升级与新用户圈层需求共振。
新消费升级中除了物质需求之外,精神内容需求也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