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教学经验梳理
在绘本教学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

在绘本教学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摘要:绘本是世界公认最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其种类丰富多样,内容主要以图像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
深度学习有利于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需要,是一种能彰显幼儿的主体性,激发幼儿学习内驱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的一种学习模式。
教师借助绘本教学,通过各种学习策略,引导幼儿深入阅读绘本,在阅读中发展高阶思维,培养幼儿深度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深度学习;绘本教学;策略一、绘本教学中的深度学习绘本是依靠文字语言和视觉语言,即图文的相互关系,进行叙述故事内容、表达作者意思的图书。
[1]因为生动、有趣的图像和浓厚的故事性受到广大幼儿的喜爱,通过图文的形式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和精神世界,让幼儿的语言、社会、情感、认知等多方面得到综合发展,绘本教学也逐渐受到教师与幼儿的青睐,成为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之一。
近年来,“深度学习”作为一个热词受到幼教界广泛关注,冯晓霞指出,深度学习是过程中的学习,是学习者理解与批判、联系与建构、迁移与应用的过程。
[2]在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深度解读绘本,挖掘绘本的重要核心内容,没有深层次理解绘本所要表达的教育意义和蕴含的教育价值,通常将绘本教学设定为普通的语言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开展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层次性,忽略了绘本具有多方面、综合性的教育价值,使绘本教学活动流于表面。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通过选择适宜的绘本题材,深度解读绘本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入绘本,并通过提问启发幼儿学会思考。
在教师层层递进地活动中引导幼儿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入探究的过程中进入深度学习。
二、在绘本教学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1.深入解读绘本,挖掘其中价值绘本故事众多,不同种类的绘本具有不同的教育意义,教师如何选择绘本的题材非常重要,丰富多样的绘本有利于多方面促进幼儿的学习。
在开展教学活动前选择优秀的绘本,深入阅读,解读绘本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教育意义,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梳理故事的情节线索,提取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找到适宜的切入点与幼儿共读绘本。
绘本教学总结

绘本教学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公文写作、报告体会、演讲致辞、党团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report experience, speeche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document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绘本教学总结绘本教学总结(通用3篇)绘本教学总结篇1上个月我园开展了绘本教学活动,作为新老师的我第一次在家长半日活动中组织了一节绘本课《艾玛与风》,我知道绘本能够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绘本是一本色彩与图片极其丰富的作品,他给了孩子们强烈的视觉感受。
幼儿园绘本教学方法技巧梳理

幼儿园绘本教学方法技巧梳理绘本是幼儿阅读教育中的重要资源,能够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能力。
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绘本进行教学,成为教师们需要重视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幼儿园绘本教学方法及技巧进行探讨,并分享一些教学案例供参考。
一、教学价值绘本教学有助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绘本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能够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此外,绘本还能拓宽幼儿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在绘本教学中,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同时,通过绘本教学,还可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三、教学区域绘本教学可在多种场景中进行,如教室、图书角、户外等。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绘本教学,提高孩子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四、教学准备在进行绘本教学前,教师需要精心准备。
首先,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选取内容生动有趣、情节简单明了的绘本。
其次,准备绘本阅读所需的道具或教具,如绘本故事板书、绘本主题相关的图片等。
最后,为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绘本主题相关的游戏或活动,以增加互动性。
在绘本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以简短的方式介绍绘本的故事主题和背景,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通过简单的导入,可以帮助幼儿理解绘本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六、教学重点在绘本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
例如,如果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可以重点关注绘本中的对话内容,引导幼儿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七、教学方法在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采用故事导读法,预测故事情节和结局,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联想能力;采用绘本演绎法,将绘本故事角色化,让幼儿亲身参与故事情节的演绎;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幼儿与同伴一起分享绘本中的感受和理解。
幼儿园绘本教学策略分享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绘本教学策略共享一、概述在幼儿教育中,绘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它不仅可以让幼儿获得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如何有效地利用绘本进行教学,成为了每个幼儿园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共享一些幼儿园绘本教学的策略,希望能给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二、选书策略1. 根据幼儿的芳龄和兴趣选择绘本。
幼儿园里的孩子芳龄跨度较大,因此在选书时要考虑到不同芳龄段的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内容与他们所处阶段相适应的绘本。
2. 注重绘本的质量。
优秀的绘本应该在内容、语言和图画方面都富有教育意义,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选书时要注重绘本的质量,避免浅薄和儿戏的作品。
三、教学策略1. 导入:在教学前,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或活动,引起孩子的兴趣,让他们进入故事的氛围,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2. 阅读: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将故事讲述出来,同时辅以绘本的图画展示。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3. 讨论:在阅读结束后,可以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对故事的感受,或者就故事中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
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4. 衍生:可以根据故事的内容,设计一些与故事相关的手工或游戏活动,以便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中的知识和情感。
四、实例分析以下通过一个具体的故事《三只小猪》来分析一下绘本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
1. 选书策略:《三只小猪》是一部经典的童话故事,内容简单而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幼儿园阶段的孩子。
可以将其作为绘本教学的选书内容。
2. 教学策略:a. 导入:可以通过让孩子们模仿小猪建房子的情节,进行角色扮演,或者进行简单的问答游戏,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b. 阅读: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同时展示绘本中的插图,让孩子们在图画和语言的双重刺激下,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
c. 讨论: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谈谈三只小猪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或者谈谈他们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引导孩子们从故事中汲取知识和启示。
绘本课堂知识点总结

绘本课堂知识点总结
1. 选择合适的绘本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绘本。
绘本的选择应该与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相符,同时
也要考虑课程的主题和教学目标。
在选择绘本时,教师可以重点考虑图画和文字之间的配比,以及绘本的内容是否适合课堂教学。
2. 阅读绘本的技巧
在阅读绘本时,教师需要使用适当的技巧来引导学生。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绘本的内容提
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朗读和解释绘本的文字,帮助学
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3. 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
绘本课堂也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绘本,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多彩的文字和图画,并且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提高自己的
阅读水平。
4.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绘本课堂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绘本故事的启发,学生可以展开想象,创造出自
己的故事和图画。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和绘画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文
学艺术的兴趣。
5. 培养情感和价值观
绘本课堂也可以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在阅读绘本时,学
生可以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和成长,体会到人生的道理和美好。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绘本
故事,学会尊重他人和接纳不同。
大班绘本教案《我幸运的一天》及教学反思

大班绘本教案《我幸运的一天》及教学反思一、设计意图:绘本讲述的是一个小猪误闯了狐狸家,小猪仔危险时刻,沉着冷静,用自己的智慧逃离险境,使贪婪的狐狸幸运的一天竟变成了小猪幸运的一天。
大班幼儿具有初步的推理、表达能力,运用启发式语言引导幼儿看看、想想、猜猜、说说,大胆推测故事情节,表达自己的想法,用动静结合来体验绘本学习的宽松氛围和乐趣,懂得在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遇到危险和突发事件时,不要慌张害怕,要勇敢面对,用自己的智慧战胜敌人。
二、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大胆想象情节的发展,感受故事中小猪在遇到狐狸时通过自己的机智,从而使危险变成了幸运。
2.愿意向小猪学习,并尝试以故事中小猪的身份,大胆想出各种可以帮助自己逃脱危险的方法。
3.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不要害怕和慌张,要立刻开动脑筋想出好办法,就一定能化险为安,解决困难。
三、活动准备:《我的幸运一天》PPT四、活动过程:1.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教:有一只小猪想去找好朋友小兔子玩,可是他不知道小兔子的家在哪里,于是便决定自己去找。
当他看到一间房子时,便走过去想试试自己的运气。
你们猜,这会不会是小兔子的家?(幼儿自由猜测)你们想知道,这间房子到底是谁的家吗?请听故事(拿出故事书)2.教师边翻图画书,边分段讲述故事,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情节的发展。
(1)讲述开始部分,并引导幼儿想象情节的发展。
教:你们猜,后来怎样了?(2)接着讲述中间部分,引导幼儿想象结尾。
教:(引导幼儿看图)瞧,这时狐狸已经变成什么样子了?那你们猜,狐狸最终有没有吃到小猪?为什么呢?小猪后来有怎么样了呢?(3)讲述故事结尾部分3.通过提问,使幼儿回忆故事情节,感受小猪在遇到狐狸时通过机智,从而使危险变成了幸运。
(1)小猪在遇到狐狸后,被狐狸抓住了,他害怕吗?他有没有放弃救自己?有没有惊慌?在这么危险的时候,他怎么做的呢?(2)小猪想了几个办法?第1个是什么?他是怎么说的?狐狸有没有听小猪的话呢?为什么会听小猪的话,按小猪说的去做呢?后来,狐狸便忙了起来,他干了什么事呢?(可引导幼儿看图)(3)当狐狸把小猪洗干净后,有没有吃到小猪呢?为什么?原来小猪又想了第2个办法,狐狸有没有听小猪的话?狐狸是怎么想的?狐狸又忙了起来,他干了什么事呢?(可引导幼儿看图)(4)当小猪吃完了丰盛的午餐后,这次狐狸有没有吃到小猪呢?为什么?原来,小猪又想了第3个办法,狐狸有没有听小猪的话呢?狐狸是怎么想的?狐狸是怎么给小猪按摩的呢?(引导幼儿看图)瞧,这时狐狸的头上已经冒出什么了?可是,小猪有没有让他停下呢?小猪说什么?最后,狐狸累的都怎样啦?(引导幼儿看图)(5)最后,狐狸有没有吃到小猪呢?小猪后来怎么样啦?(引导幼儿看图)他一边往家跑,一边笑眯眯地说了什么呢?为什么小猪说“这是我最幸运的一天呢”?(6)你喜欢小猪吗?为什么?4.尝试以故事中小猪的身份,大胆想出各种帮助自己逃脱危险的办法。
幼儿园绘本教案《团圆》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幼儿园绘本教案《团圆》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一、引言在幼儿园的教学中,绘本教育被广泛认为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培养阅读兴趣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团圆》这本绘本作为一篇蕴含着深刻情感和家庭价值的作品,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被有效利用并呈现给孩子们,以及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实施效果,都需要认真梳理和深入思考。
二、对《团圆》绘本的整体评估1. 绘本内容评述《团圆》这本绘本讲述了一个家庭因故隔离而引发的情感碎裂,最终通过亲情和团聚带来的幸福与温馨。
在这个情节中,文字和图画搭配得当,情感细腻,富有启发性。
对于幼儿来说,这是一本值得仔细品味和思考的绘本。
2. 绘本主题的多维拓展团圆、家庭、爱与亲情等主题是《团圆》的核心,而这些主题不仅仅是在亲情关系上有所体现,也可以拓展到孩子与朋友、师生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深入探讨,可以让孩子在情感体验和情商培养上有所收获。
3. 绘本表现形式的优劣分析在《团圆》中,绘本的文字和图画相得益彰,画面清新、细腻,能够让孩子们产生对故事情节的联想和对情感的共鸣。
然而,绘本的篇幅和语言表达方式是否适宜幼儿园教学,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正确理解和感受这些内容也是需要好好思考的。
三、《团圆》绘本教学实践的优化策略1. 以简单场景入手,由浅入深地引导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先从绘本中简单的场景入手,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再现等方式,激发孩子们对绘本内容的兴趣。
然后再逐步深入讨论和体验主题所蕴含的情感和价值。
2. 多媒体和互动教学的运用结合多媒体资源,比如图片、音频、视频等,配合教师的情感引导和激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让孩子们融入到绘本情节中,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团圆、家庭和爱的意义。
3. 反思性问题提出与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孩子们提出一些反思性的问题,比如“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和小朋友闹过别扭,这时你是怎么解决的?”“当你离开爸爸妈妈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受?”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可以让孩子们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幼儿园读绘本教学思路 幼儿园教学

幼儿园读绘本教学思路1. 绘本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幼儿园教学中,绘本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绘本具有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简单易懂的语言,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发展。
通过读绘本,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激发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2. 设置读绘本教学目标在进行幼儿园的绘本教学时,首先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芳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如培养幼儿对绘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认识和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等。
通过绘本教学,也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培养幼儿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3. 选择适合幼儿的绘本在进行绘本教学时,选择适合幼儿芳龄和认知水平的绘本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经验和感知能力,选择内容生动有趣、图画清晰美观、语言简练易懂的绘本。
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题材广泛、类型多样的绘本,如寓言故事、经典童话、科普知识等,以满足幼儿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4. 构建多样化的绘本教学活动在进行绘本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这包括开展集体朗读、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绘本共享、创作绘本、游戏互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
5.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在进行绘本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观看绘本图片、讲解绘本故事、提出问题、开展互动游戏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也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自主思考、自由联想,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6. 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通过绘本教学,可以全面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绘本内容,引导幼儿模仿、表演、创作、交流等多种活动,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验能力、认知探究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全面发展。
小学低年级语文绘本阅读的教学方法

小学低年级语文绘本阅读的教学方法绘本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低年级语文绘本阅读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1.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讲述绘本故事、引导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2. 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绘本:教师可以搜集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绘本,包括故事类、科普类、诗歌类等,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
3.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与绘本情节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开展绘本导读1. 教师通过观察封面、标题、插图等,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绘本内容进行预测和推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教师通过手段引发学生对故事的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教师对绘本内容进行解释和讲解,辅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三、进行绘本朗读1. 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朗读绘本故事,注重语音语调的变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
2.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绘本故事,让学生参与到朗读中来,可以让学生跟读、模仿朗读,让学生亲身感受语言的表达方式。
3.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绘本,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准确性,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 提问学生理解故事的关键信息,帮助学生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
2. 鼓励学生主动分析故事中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要素,从而获得更全面的故事理解。
3. 引导学生推测故事的结局或后续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进行绘本创作活动1.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创作自己的绘本故事。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本分享活动,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3.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创作绘本故事时,注重情节的连贯性、人物形象的刻画和语言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幼儿园绘本教学案例——《小猪快跑》

幼儿园绘本教学案例——《小猪快跑》一、案例介绍《小猪快跑》是一本备受幼儿喜爱的绘本故事,它通过生动有趣的插画和简单易懂的文字,讲述了一只小猪在森林中快乐奔跑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富有想象力,还蕴含着对友谊、勇气和团队合作的深刻理解,适合用于幼儿园绘本教学中。
二、课前准备1. 初步了解绘本内容:老师应该提前仔细阅读《小猪快跑》,并理解其中的情节和主题。
可以准备相关的图画故事板拼图,以及课堂上可能用到的道具和材料。
2. 创设情境:在教学前,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化的教学活动,如搭建一个小猪的家或森林场景,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好准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学:老师可以利用图片或故事道具,让幼儿们猜测《小猪快跑》的故事情节,并引导他们讲述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2. 朗读绘本:老师可以与幼儿一起朗读绘本内容,让幼儿们跟读、模仿声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情景再现:利用教室或户外的场地,让幼儿们根据故事情境,进行角色扮演或游戏活动,如小猪快跑比赛、跳伞救援等,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4. 情感体验:通过观看绘本中的图片,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共享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小猪的快乐和勇敢,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
5. 创设活动:结合故事情节和主题内容,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手工制作、绘画、游戏或音乐活动,让幼儿们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小猪快跑》带来的乐趣和启发。
6. 总结回顾:在教学结束前,老师可以组织幼儿们共同回顾故事情节和学习内容,梳理思维,加深幼儿们对绘本的理解和体验。
四、个人观点《小猪快跑》这个绘本故事具有浓厚的教育意义,它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引导他们认识和理解友谊、勇气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结合《小猪快跑》的教学案例,可以帮助幼儿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总结:绘本教学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一环,需要老师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善于引导幼儿进行情感体验和认知互动。
幼儿园绘本教学策略

幼儿园绘本教学策略引言:绘本作为幼儿教育领域的重要教学资源,不仅能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绘本教学的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提高绘本教学效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绘本的教学意义绘本作为一种视觉与语言相结合的阅读材料,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
首先,绘本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其次,通过阅读绘本,幼儿能够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绘本还能引发幼儿的情绪共鸣,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幼儿园中,教师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以便促进幼儿的绘本阅读。
首先,教师应该设置一个专门的阅读角落,摆放丰富多样的绘本。
同时,教室里应该保持安静的氛围,使幼儿能够专注地阅读。
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阅读活动,让幼儿能够分享自己喜爱的绘本。
三、挑选适合幼儿的绘本教师在选择绘本时应考虑幼儿的年龄和兴趣。
首先,绘本的内容应该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避免过于复杂或抽象的内容。
其次,绘本的故事情节应该引人入胜,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此外,绘本的插图应该清晰可见,色彩鲜艳,以满足幼儿的视觉需求。
四、提前预习绘本内容在教师引导幼儿阅读绘本之前,可以先对绘本内容进行预习。
教师可以向幼儿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或主要人物,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准备好回答问题的材料。
五、灵活运用绘本教学在绘本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可以采用音乐伴奏、动作表演等活动形式,增加趣味性。
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可以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提高参与度。
六、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在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展开课堂讨论,促进他们对绘本内容的思考和理解。
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幼儿自由发表观点,引导他们进行互动交流。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进一步的引导,拓展幼儿的思维。
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案例分析详细讲解

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案例分析详细讲解案例背景:幼儿园的教师想要提高幼儿的识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她选择了绘本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她选择了一本名为《小蝌蚪找妈妈》的绘本作为教学材料。
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认识绘本:了解绘本的特点,学习如何观察绘本,理解绘本中的图片和故事情节。
2.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通过绘本的故事,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
3.提高幼儿的识字能力:通过绘本中的字词,帮助幼儿学习和认识一些简单的字词。
4.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讨论绘本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对话,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学步骤:1.引入绘本:在课堂上给幼儿展示《小蝌蚪找妈妈》的绘本,并简单介绍绘本的特点,如图片与文字相结合,故事情节有趣等。
鼓励幼儿激发对绘本的好奇心和兴趣。
3.绘本朗读:老师朗读绘本,并注意语音语调的处理,引导幼儿专注听故事。
适时停顿,提问幼儿关于故事情节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4.绘本讨论:老师带领幼儿回顾故事情节,关注其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含义,培养幼儿对故事的思考能力。
5.识字活动:在绘本中选取一些简单的字词,写在黑板上,并带领幼儿读出来。
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辨认和配对这些字词,提高幼儿的识字能力。
6.角色扮演:基于绘本中的角色和情节,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
老师指派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将故事情节进行重述。
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7.创作绘本:老师引导幼儿进行绘本创作的活动,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己的故事和思考绘制成绘本。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素材和模板,帮助幼儿完成绘本创作。
8.绘本展示:幼儿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创作的绘本,并分享其中的故事和想法。
通过互动讨论,激发幼儿对绘本的热爱,并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绘本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度、绘本创作和讨论等方面的表现,进行教学评估。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一些形式的评估活动,如识字测验、绘本故事复述等,来了解幼儿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培智学校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培智学校绘本阅读教学设计在现代教育中,绘本阅读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尤其适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培智学校的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培智学校的学生在绘本阅读中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通过绘本的图画和文字进行创作与表达。
二、教学准备1.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绘本: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兴趣选择一些适合的绘本,确保内容有足够的挑战性但不过于难懂。
2. 梳理绘本的故事结构:对于选定的绘本,老师需要仔细阅读并梳理其故事结构,包括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关键事件。
3. 准备教学资源:准备绘本阅读的相关教学资源,如绘本剧场道具、问题卡片、课堂活动等。
三、教学步骤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老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分享一些精彩的绘本故事或展示绘本的精美插图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 导入故事背景:在开始阅读绘本之前,老师可以简要介绍绘本的背景故事或主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3. 阅读绘本:将绘本分段朗读给学生听,同时展示绘本插图,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4. 提问与讨论: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不定期地提问学生,以检查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引导他们思考绘本中的问题、主题和价值观。
5. 创作与表达:鼓励学生根据绘本中的内容进行创作与表达,可以是绘画、写作、角色扮演等形式。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任务,帮助学生展开创作。
6. 分享与展示: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交流能力,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分享创作成果,例如进行小组展示或班级讲座。
7. 整理与总结:在课堂结束前,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和总结阅读中获得的新知识、技能和体验,并为下一次绘本阅读做好准备。
四、评价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实时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设性的反馈。
此外,可以使用诸如阅读日记、口头表达、书评等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作成果进行评价。
浅谈思维导图在中班绘本教学中的几种模式

浅谈思维导图在中班绘本教学中的几种模式摘要运用思维导图,能让孩子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阅读、思考和理解绘本,还能从绘本出发拓展出许多有意思的思考方向。
我们积极探索“基于思维导图的幼儿园绘本教学改进研究”,通过实践摸索和研究,探索出了几种运用思维导图开展中班绘本教学的模式——过程式、归纳式、发散式。
关键词思维导图绘本教学模式正文当前学前教育阶段的绘本教学活动,由于教师经验的缺乏和认识的偏差,忽视了“儿童本位”的核心理念,过多的关注幼儿对故事内容的认知理解,停留在“老师讲一讲,孩子说一说”的阶段,大多采用的方式都是“我读他听”,虽然已经列入“已读”系列,却没能get到精髓。
幼儿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的学习兴趣不高,记忆大多是零、散片段式的,缺乏梳理概括的能力,从而完整叙事能力较低,而且幼儿的阅读通常只是表面的没有深度阅读不能对阅读内容进行整体提炼、归纳和概括,处于低阶思维。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思维工具,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将知识可视化的工具。
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运用思维导图,能让孩子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阅读、思考和理解绘本,还能从绘本出发拓展出许多有意思的思考方向。
图形化符合孩子们的思维习惯,可以很清楚地表现出绘本内容的结构、层次,把抽象的逻辑问题具象化。
使幼儿绘本阅读进入深度阅读阶段,幼儿思维也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迈进。
将思维导图运用到绘本教学中,在为教师的教学方式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为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积极探索“基于思维导图的幼儿园绘本教学改进研究”,通过实践摸索和研究,探索出了几种运用思维导图开展绘本教学的模式,现就以中班幼儿绘本阅读教学为例,浅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1.2.过程式过程式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运用某一种思维导图开展教学活动时,幼儿通过思维导图理解故事内容。
以绘本《月亮的味道》为例,这本绘本主要讲述了在静谧的夜晚小动物们通过合作,运用叠高的方法最终齐心协力够到月亮并品尝到月亮味道的故事。
绘本教学心得

绘本教学心得近年来,绘本教学在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名担任绘本教学工作的教师,我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通过绘本教学,我们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是我在绘本教学中的一些心得分享。
首先,选择合适的绘本非常关键。
在选择绘本时,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挑选与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相符合的绘本。
绘本的文字简单易懂,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图画精美吸引人,这些都是我们选择绘本的重要考虑因素。
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带有教育意义的绘本,通过绘本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绘本教学需要注重互动和引导。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绘本的多样性和互动性,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
可以通过询问问题、让学生表演或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引导他们从绘本中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和体验。
在互动和引导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再次,绘本教学需要结合语言训练。
绘本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它还是语言训练的有力工具。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新的词汇、语法结构,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可以通过绘本中的对话、描述和情节,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口语表达。
此外,绘本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技巧。
最后,绘本教学需要体现情感教育。
绘本是培养学生情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绘本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情感的绘本,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递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
可以通过绘本中的主人公的经历和成长,引导学生产生共鸣和情感认同,激发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
可以通过绘本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等,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情商。
总而言之,绘本教学是一种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中班绘本教案以及反思ppt

主体环节实施
阅读绘本
引导幼儿认真阅读绘本,理解绘 本中的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培 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讲解绘本
通过讲解绘本中的重点和难点,帮 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特点,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互动讨论
组织幼儿进行互动讨论,让他们分 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培养他们的 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改进措施提
调整教学内容难度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确保难度适中。
多样化教学方法
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角色扮 演等,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加强课堂互动
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提 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深入挖掘绘本价值
01
进一步挖掘绘本在教育中的价值,探索更多与绘本相关的教育
教学方法有效性评估
评估教学方法
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估,如讲解、讨论、表演等,分析其有 效性。
分析教学效果
根据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评估结果,分析教学效果是否理想。
调整教学方法
针对教学方法有效性不高的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
教学评价方式合理性评估
1 2
评价方式多样性
评估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如采用多种评价方 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等。
中班绘本教案以及反思
汇报人:可编辑
汇报时间:2023-12-22
目录
• 绘本教案设计思路 • 绘本教案实施过程 • 绘本教案反思与改进 • 绘本教案实施效果分析 • 绘本教案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分析 • 绘本教案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分析
绘本梳理与分类—情绪

绘本梳理与分类〔情绪〕
——吴泾三小杨静
?我不会害怕?
孩子会害怕很多东西,蜘
蛛啦,打雷啦,还有黑夜里的
黑影啦,这些都会让他们害
怕,这是因为小孩子的头脑里
充满了太多的梦想。
父母要耐
心的倾听孩子述说自己的害
怕,帮助他们确立自我感知及
其价值,别让他们因为自己害
怕的情绪体验而觉得难为情。
和孩子谈谈他们感到害怕的
那些事物,并在这个根底上建
立和稳固他们的自信心。
这一
切都呢功能让他们认识到,害
怕的情绪是可以被抑制和战
胜的。
艺术的轻
灵感性与心理
的抚慰理性结
合得相当完
美。
?我觉得自己很棒?
每一个孩子天生都有他的特色,高、矮、胖、瘦、爱唱歌、爱画画、爱淘气、爱热闹等等,都是不一样的。
正是这些不一样,他们才是独特的自己,鼓励孩子去认识自己,欣赏自己,接纳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
自信就能让孩子正向对待自己,英勇面对别人。
而透过大人的鼓励与欣赏,就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好方法。
教导孩子透过自我认识与肯定,去作独特的自己,不一定要跟别人竞争所有的第一名,让他们都被允许成为最棒的自己。
绘本教学心得体会

绘本教学心得体会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绘本教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绘本教学心得体会1浅谈绘本教学导入的策略绘本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
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容易理解,小故事却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教师在利用绘本进行教学时,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头,不仅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更能促进幼儿与绘本的心灵对话和交流,提高绘本教学的效果。
那么,如何有效的进行绘本教学导入呢?下面,我将以在实际教学中涉及到的比较典型的绘本教学导入为例进行分析。
1.封面解读法。
封面解读法绘本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幼儿的画面观察能力又有利于幼儿对绘本主题的把握。
但并不是所有的绘本都适于采用封面解读法,教师可根据绘本封面的特点和表现来选择运用。
例如,我在大班上的一节绘本课《我的幸运一天》,封面是一只小猪和一只狐狸,它们做着同样的幸运动作,相互开心地对视着,这样的封面能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幼儿认为小猪碰到狐狸时应是害怕逃避的,而封面上的小猪却是满脸的喜悦,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种反差一下就激起幼儿强烈的阅读欲望,达到了导入环节的根本目的。
因此对于此类含有丰富、可观察的内容,并能引发幼儿强烈认知冲突的封面的绘本,封面解读法导入是较为适宜的。
2.游戏导入法。
利用游戏导入,不但可以给幼儿真实的体验还可以帮助幼儿理解绘本.例如绘本《捉迷藏》就非常适合使用游戏导入法,在活动的开始,教师就借助一些道具和幼儿一起现场玩起了捉迷藏,接着就顺其自然地引导绘本中去。
对于这类适合游戏导入的绘本,还是是最喜欢不过了。
3.情境导入法。
情境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直观的,当把这些具体化的东西呈现在幼儿面前,能够让幼儿顺利地进入教学的下一个环节,基于情境导入的这个优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教师可利用道具插图,或利用多媒体手段等,创设情境,使幼儿的`情感得到升华,产生一种急切想要阅读绘本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学实践总结与分享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学实践总结与共享一、绘本教学在幼儿园中班的重要性在幼儿园中班,绘本教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拓展幼儿的知识面,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更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绘本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挑选适合幼儿的绘本在进行绘本教学时,我们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挑选适合幼儿的绘本。
绘本的文字要简单易懂,情节要生动有趣,图画要色彩鲜艳,能够吸引幼儿的眼球。
绘本的内容也要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能够引发幼儿的思考和想象。
三、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来进行绘本教学。
通过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四、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记忆力绘本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更可以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记忆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朗读绘本、讨论故事情节、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绘本教学还可以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想象力、逻辑思维等。
通过绘本中的文字和图画,可以引发幼儿的思考和联想,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个人观点与总结在我看来,绘本教学是幼儿园中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更可以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为他们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更加重视绘本教学,努力为每位幼儿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他们在欢乐的阅读中茁壮成长。
以上,就是我对幼儿园中班绘本教学实践的总结与共享。
希望这些经验与观点能够对您有所启发,也希望能够在您的教学实践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让我们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努力奋斗吧!对于幼儿园中班绘本教学的总结与共享,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绘本教学的具体实践内容和方法。
绘本活动反思 (2)

绘本活动反思标题:绘本活动反思引言概述:绘本活动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通过图画和文字结合,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
然而,在进行绘本活动时,我们也需要对活动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提高活动效果。
一、活动目标的设定1.1 确定活动的教育目标:在进行绘本活动前,需要明确活动的教育目标,例如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1.2 设定具体的活动目标: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特点,设定具体的活动目标,确保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3 考虑活动的可操作性:在设定活动目标时,要考虑活动的可操作性,确保活动目标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实现。
二、活动内容的设计2.1 选择适合儿童的绘本:在进行绘本活动时,需要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和兴趣的绘本,确保活动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2.2 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可以包括绘本阅读、绘画创作、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让儿童在不同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2.3 考虑活动的联贯性和完整性:在设计活动内容时,要考虑活动的联贯性和完整性,确保活动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
三、活动实施的方法3.1 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在进行绘本活动时,要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让儿童感到放松和愉快,提高他们的参预度和学习效果。
3.2 引导儿童积极参预:通过互动游戏、讨论等方式,引导儿童积极参预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3 注重个性化教学: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每一个儿童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四、活动效果的评估4.1 定期进行活动效果评估:在活动进行过程中,要定期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了解活动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4.2 采集儿童和家长的反馈意见: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采集儿童和家长对活动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活动方案。
4.3 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在评估活动效果的基础上,总结活动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改进,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滋养孩子心灵的盛宴
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
我们充分认识其优势后,并要发挥其功效,引领孩子在阅读中感受童趣、分享快乐,从而带领孩子赴一场滋养心灵的盛宴。
那如何进行有效的绘本阅读教学呢?结合我们学校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开展的绘本阅读研究和六位语文教师的实践经验,我们总结出一套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绘本教学模式。
一、封面导读环节:
关键词——激发阅读兴趣
策略一:看封面猜想故事,带着不同的猜测来听故事。
(好处:每个孩子的脑海里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
)
策略二:老师介绍作者和作品,说说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以及选择这本书的原因。
(好处:便于孩子归类介绍给别人。
)
二、看图读文环节:
关键词——大声读大胆想大胆表达
策略一:听老师大声读
“听老师大声读”是绘本阅读的重要方式,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
老师在为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将自己对绘本内涵的感悟,对绘本文字的品味乃至对阅读的情感通过变化的语气、语调,丰富的表情、眼神。
适当的身姿、手势传递给学生,给学生以强烈的情感熏陶、无声的语言滋养与畅快的阅读享受,从而让绘本阅读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着学生。
策略二:巧设悬念,引导思考。
在讲述故事过程中,教师并不要把所有的故事直接讲出来,而是巧妙质疑,让孩子们积极思考想办法。
如在《狼大叔的红焖鸡》中,为了让母鸡变胖一点,狼大叔会做些什么呢?孩子们纷纷出主意:狼大叔会给母鸡送很多苹果派、送很多饭团、送很多蛋糕等等。
顺着孩子们的猜测,教师接着往后读,孩子们可能会发现,呵呵,自己的主意居然和作家不谋而合,一种自豪感油然升起!在《小猪变形记》中,教师便利用绘本中小猪一次又一次的变形,让孩子参与其中,“小猪碰到了xx,它会怎么学xx?”在孩子饶有兴趣的猜测中,来推进故事的情节,体会小猪变形的有趣经历,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从而使孩子爱上阅读。
还有一些绘本是靠重复的情节与句型来连接画面,构成旋复式的结构。
导读这样的绘本时,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旋复式的结构,引导孩子们参与到推演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来,引导孩子的猜想情节,让故事在孩子充分想象中完成衔接。
如:《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中都是用简单同一的简单句式“要是我也(),那该多好!”的句式将故事串讲下来,孩子们挥动着想象的翅膀,还练习了说话。
策略三:观察画面,感受文字以外的世界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
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
一本好的图画书,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各大意。
此外,一般来说图画书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版式,封面、扉页、环衬、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依靠翻页推进情节……所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千万不要急着翻页,要重视学生读图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可以选择最富想象、最动人的图画引导学生细细地观赏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达的
意蕴,遐想文字以外的世界。
在绘本《狐狸爸爸鸭儿子》阅读过程中,教师让孩子观察饥饿的狐狸找到一枚大鸭蛋时的画面,孩子们立马就从狐狸笑得眯成一条缝的表情中感受到此时此刻狐狸的兴奋与开心。
在观察最后的狐狸看着熟睡中的小鸭子这一画面中,孩子们又发现狐狸眼神的变化,没有了之前的狡猾与不安好心,而是深深的怜爱,透过画面,孩子们体会到了狐狸爸爸对鸭儿子的那种爱,感受到了文字之外的世界。
引导孩子观察画面,关注文字背后的故事,以此丰富故事的内容,使主题更加明确,更具有童趣。
这种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不仅关注故事本身,更能提高学生综合的审美能力。
策略四:积极参与,感悟绘本阅读之髓
我们促使小学生喜欢上绘本,进而学会阅读,陶醉于阅读,关键还必须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进去,在阅读中体验快乐,在体验中快乐成长。
1、演一演
“坐不住”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对此,我们在绘本阅读中都会让学生以角色扮演和身体动作等方式对能引起强烈情感共鸣的故事情节或人物作出回应。
在《狐狸爸爸鸭儿子》中,“狐狸吓呆了,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不是你的妈妈,我,我,我是男的,只能做爸爸。
'”教师适时地邀请一个男同学模仿狐狸爸爸说话,孩子们通过角色表演一下子就感受到狐狸爸爸被小鸭子唤作爸爸时的惊慌失措。
为了深刻地体会到狐狸用嘴孵蛋的不便与难受,教师让全班孩子都来演一演狐狸,孩子们一本正经地张大嘴,含住“鸭蛋”,一分钟不到,孩子们纷纷表示用嘴孵蛋真难受!在这样特定的情境中,学生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将动作和语言结合起来对故事理解的表现,这样的方式能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探究绘本。
2、画一画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喜爱涂鸦的年龄阶段,具有模仿、简单再现,以及直观、具体的特点。
绘本中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他们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在《我爸爸》中,教师引导孩子们也学着绘本里的方法来画一画自己的爸爸,并将它做为礼物送给爸爸,以表示对他们的感谢之情。
3、说一说
同桌之间、小组之间或整个班级内进行交流讨论,对老师而言可以了解孩子对故事的了解程度有多少,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如何。
对孩子而言,提供一个合作思考的机会,培养倾听、发问与表达的技巧。
在《花婆婆》中,教师让孩子们交流:你最喜欢艾莉丝做的哪一件事?为什么?你喜欢花婆婆吗?孩子们各抒己见,她是一个遵守诺言的人,她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花婆婆就这样温暖着孩子们的心。
4、续编(写)故事(一年二期适用)
孩子们在绘本阅读中成长到一定的阶段,教师是可以根据所讲述的故事进行仿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编故事,这样既提升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又可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还可以锻练他们的写作能力,语言积累在不知不觉中就丰富了许多。
最后要求回家后给所编的故事配上精美的图片,布置回家做绘本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先给父母复述课上的故事内容,然后在家长的陪同和帮助下共同完成绘本。
其实这样做实际上也融入了亲子共读的成分,同时还锻炼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形式。
三、感悟升华环节
关键词——自主多元
图文并茂的绘本吸引着孩子,它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
在绘本阅读中“让孩子像个孩子”。
在《我爸爸》、《狐狸爸爸鸭儿子》的阅读中,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父爱的伟大,丰富了孩子的情感,激发孩子的爱心。
在《狼大叔的红焖鸡》的阅读中,孩子们感受到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时可以将坏蛋变成好人。
在《小猪变形记》的阅读中,能让孩子会心一笑。
每一本绘本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不同的人能从不同的侧面看出其寓意,所以在阐明道理时,教师不能一味的认准某一道理而否定孩子的其他想法。
例如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中,而其主要道理是:要学会友爱,互相帮助。
但是孩子们却看出了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要学会合作,这在绘本中也确实有所体现,对于绘本里的道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自主、多元的感受,不必太过强求一致。
四、拓展延伸环节
关键词——好书推荐
一堂轻松愉快的绘本课上完了,孩子们意犹未尽,这时,老师适时引入相同题材或同系列多本绘本,这样不仅每个孩子在其中都能读到最能打动自己的一本或几本,还会因为在课堂上接触过这类书,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在接下来孩子们自己选书阅读的时候,他们对这类书或这一系列书更亲近,也更愿意进行绘本阅读了。
如阅读完《我爸爸》,《我妈妈》的引入就水到渠成了。
其实想要上好一堂绘本课说难也不难,关键是看你是不是一个有“心”的老师。
心里系着学生,为了孩子们有所得而努力;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能够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眼光来研究教学。
有了这样的“心”还有什么是做不到、做不好的呢?
我们相信,在新教育的春风吹拂下,绘本这一新的课型必将能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多的改变。
梳理人:刘琼
2014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