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规划示范讲解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经验分享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经验分享近年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我国各地,不同规模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农民提供了实用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本文将结合我所在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经验分享,探讨如何通过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入。
**一、选址规划**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选址规划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选择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适宜、水土资源丰富的地区,以确保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能够顺利展开。
其次,应根据当地农业产业特点和市场需求,确定示范基地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
比如,我所在的示范基地选址在阳光充足、土地肥沃的山区,主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和特色种植业,通过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和推广,打造农业品牌,提升产值。
**二、基础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基础建设是保障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的重要环节。
基地应建设配套的灌溉设施、设施及合理布局,确保农田、温室大棚和畜禽舍等各项设施的正常运转。
另外,还要配置现代化农业生产设备和先进的农业科技手段,如远程监测系统、智能灌溉系统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产业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应注重发展产业,实现农业科技示范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基地可以依托科研院校、农业企业等资源,引进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培育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基地也要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市场推广,促进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化和市场化。
**四、科技推广**科技推广是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重要功能之一。
基地应积极开展科技培训、示范推广等活动,向农民宣传新技术、新品种种植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生产能力。
此外,基地还可以与科研院校、农业部门合作,建立科技服务网点,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开展农业技术交流,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
**五、生态环保**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中,需要注重生态环保,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第一部分:引言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建设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包括基地的选址、规划设计、科研与示范、管理与运营等方面。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将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基地选址基地选址是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
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地理位置:基地应位于农业发展潜力较高的地区,比如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资源丰富的地方。
2. 基础设施:基地附近应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便于科研人员和农民的进出。
3. 生态环境:基地应选择生态环境优良的地区,以保护生态资源并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建议选址在江苏省苏州市周边,该地区的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并且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第三部分:规划设计规划设计是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的关键步骤。
基于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原则,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设立实验区和示范区:实验区用于开展前沿的科研实验,示范区用于展示最前沿科技成果的应用效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 设施建设:基地应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提高科研工作效率。
3. 农业多样性:规划设计中将充分考虑农业种植、畜禽养殖等多样化农业模式,以满足不同农业生产需求。
第四部分:科研与示范科研与示范是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核心内容。
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科研项目支持:为基地内的科研人员提供科研项目的支持,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并通过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项目的可行性。
2. 合作交流: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共享。
3. 农民培训与示范:组织农民参与基地的科技示范活动,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先进的农业科技。
第五部分:管理与运营管理与运营是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保障。
农业科技智慧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
农业科技智慧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第一章智慧农业示范区概述 (3)1.1 示范区背景 (3)1.2 示范区目标 (3)1.3 示范区布局 (3)第二章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4)2.1 信息采集系统 (4)2.2 信息传输系统 (4)2.3 信息处理与应用系统 (5)第三章农业生产智能化 (5)3.1 智能种植 (5)3.1.1 概述 (5)3.1.2 技术体系 (5)3.1.3 实施方案 (6)3.2 智能养殖 (6)3.2.1 概述 (6)3.2.2 技术体系 (6)3.2.3 实施方案 (6)3.3 智能灌溉 (6)3.3.1 概述 (6)3.3.2 技术体系 (7)3.3.3 实施方案 (7)第四章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 (7)4.1 生态环境监测 (7)4.2 农业废弃物处理 (7)4.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8)第五章农业科技创新与研发 (8)5.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8)5.2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9)5.3 农业科技研发平台 (9)第六章农业产业融合与转型升级 (9)6.1 农业产业链整合 (9)6.1.1 产业链整合现状 (9)6.1.2 整合策略 (9)6.2 农业新业态发展 (10)6.2.1 新业态类型 (10)6.2.2 发展路径 (10)6.3 农业品牌建设 (10)6.3.1 品牌战略 (10)6.3.2 品牌推广 (10)6.3.3 品牌保护 (10)第七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0)7.1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11)7.1.1 概述 (11)7.1.2 构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11)7.1.3 运行机制 (11)7.1.4 具体措施 (11)7.2 农业金融服务 (11)7.2.1 概述 (11)7.2.2 农业金融服务现状 (11)7.2.3 农业金融服务需求 (11)7.2.4 农业金融服务发展策略 (12)7.3 农业保险服务 (12)7.3.1 概述 (12)7.3.2 农业保险现状 (12)7.3.3 农业保险需求 (12)7.3.4 农业保险发展策略 (12)第八章智慧农业政策与法规 (12)8.1 政策体系 (12)8.1.1 概述 (12)8.1.2 国家层面政策 (13)8.1.3 地方层面政策 (13)8.1.4 行业层面政策 (13)8.2 法律法规 (13)8.2.1 概述 (13)8.2.2 法律法规体系 (13)8.2.3 法律法规实施 (13)8.3 政策与法规实施 (13)8.3.1 政策实施 (13)8.3.2 法规实施 (14)第九章农业智慧示范项目 (14)9.1 典型项目案例 (14)9.1.1 项目背景与目标 (14)9.1.2 项目内容 (14)9.2 项目实施与管理 (15)9.2.1 实施步骤 (15)9.2.2 管理措施 (15)9.3 项目效果评价 (15)9.3.1 评价指标 (15)9.3.2 评价方法 (16)第十章智慧农业示范区建设保障措施 (16)10.1 组织保障 (16)10.2 资金保障 (16)10.3 人才保障 (16)第一章智慧农业示范区概述1.1 示范区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智慧农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方案
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方案第一章总体规划 (2)1.1 示范区建设背景 (2)1.2 示范区建设目标 (3)1.3 示范区建设原则 (3)第二章示范区布局 (3)2.1 示范区空间布局 (3)2.2 示范区功能分区 (4)2.3 示范区配套设施 (4)第三章科技创新与研发 (4)3.1 创新体系建设 (4)3.2 研发平台建设 (5)3.3 科技成果转化 (5)第四章产业发展 (5)4.1 优势产业培育 (5)4.2 产业链建设 (6)4.3 产业融合发展 (6)第五章基础设施建设 (6)5.1 农业设施建设 (6)5.2 交通设施建设 (7)5.3 信息化建设 (7)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 (7)6.1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7)6.2 污染防治措施 (8)6.3 生态修复工程 (8)第七章人才队伍建设 (8)7.1 人才引进与培养 (8)7.1.1 人才引进 (9)7.1.2 人才培养 (9)7.2 人才激励机制 (9)7.3 人才交流与合作 (9)第八章政策与法规保障 (10)8.1 政策支持体系 (10)8.1.1 政策目标 (10)8.1.2 政策措施 (10)8.2 法规制度建设 (10)8.2.1 完善农业科技相关法规 (10)8.2.2 加强农业科技执法 (11)8.3 政策宣传与推广 (11)8.3.1 宣传策略 (11)8.3.2 推广措施 (11)第九章项目实施与监管 (11)9.1 项目申报与审批 (11)9.1.1 申报程序 (11)9.1.2 审批流程 (12)9.2 项目实施与管理 (12)9.2.1 实施计划 (12)9.2.2 质量管理 (12)9.2.3 资金管理 (12)9.3 项目评估与监管 (12)9.3.1 评估体系 (12)9.3.2 监管机制 (13)第十章合作与交流 (13)10.1 国际合作与交流 (13)10.1.1 建立国际合作机制 (13)10.1.2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3)10.1.3 国际市场拓展 (13)10.2 国内合作与交流 (13)10.2.1 与国内农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 (13)10.2.2 与地方和农业企业合作 (13)10.2.3 与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合作 (14)10.3 产学研合作与交流 (14)10.3.1 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 (14)10.3.2 产学研交流平台建设 (14)10.3.3 产学研政策支持 (14)第一章总体规划1.1 示范区建设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示范区规划及实施方案制定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示范区规划及实施方案制定第1章总论 (3)1.1 示范区背景分析 (3)1.2 示范区建设目标与意义 (3)第2章农业科技示范区规划原则与战略定位 (4)2.1 规划原则 (4)2.2 战略定位 (5)2.3 规划范围与期限 (5)第3章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需求分析 (5)3.1 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5)3.1.1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5)3.1.2 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 (5)3.2 农业科技需求分析 (6)3.2.1 农业生产需求 (6)3.2.2 农业农村发展需求 (6)3.3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6)3.3.1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6)3.3.2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 (6)3.3.3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6)3.3.4 农业科技政策支持不够 (6)第4章示范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7)4.1 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与平台 (7)4.1.1 创新主体 (7)4.1.2 创新平台 (7)4.2 农业科技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 (7)4.2.1 农业科技产业链构建 (7)4.2.2 农业创新链构建 (8)4.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8)4.3.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8)4.3.2 农业技术推广 (8)第5章示范区农业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 (8)5.1 农业产业布局规划 (8)5.1.1 综合考虑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类型等自然条件,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制定农业产业布局规划。
(9)5.1.2 根据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优化农业基础设施配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9)5.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9)5.2.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9)5.2.2 加强农业产业链建设,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9)5.3 产业优势与特色分析 (9)5.3.1 产业优势分析 (9)第6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优化 (10)6.1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10)6.1.1 概述 (10)6.1.2 建设内容 (10)6.1.3 实施措施 (10)6.2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 (10)6.2.1 概述 (10)6.2.2 建设内容 (11)6.2.3 实施措施 (11)6.3 农业生态环境改善 (11)6.3.1 概述 (11)6.3.2 建设内容 (11)6.3.3 实施措施 (11)第7章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 (11)7.1 人才需求分析 (11)7.1.1 结构性需求分析 (12)7.1.2 预测未来人才需求 (12)7.2 人才培养与引进策略 (12)7.2.1 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12)7.2.2 加强产学研结合 (12)7.2.3 引进高层次人才 (12)7.2.4 建立人才储备库 (12)7.3 人才激励机制与政策支持 (12)7.3.1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12)7.3.2 制定优惠政策 (12)7.3.3 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 (12)7.3.4 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13)第8章示范区农业科技政策与环境优化 (13)8.1 政策体系构建 (13)8.1.1 政策目标 (13)8.1.2 政策内容 (13)8.1.3 政策主体 (13)8.1.4 政策评估 (13)8.2 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 (14)8.2.1 支持 (14)8.2.2 企业激励 (14)8.2.3 科研院所和高校激励 (14)8.3 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与创新 (14)8.3.1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14)8.3.2 金融政策支持 (14)第9章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与运营管理 (14)9.1 建设模式与组织架构 (15)9.1.1 建设模式 (15)9.2 运营管理机制与制度 (15)9.2.1 运营管理机制 (15)9.2.2 制度建设 (15)9.3 绩效评价与监督 (15)9.3.1 绩效评价 (15)9.3.2 监督管理 (16)第10章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 (16)10.1 实施步骤与任务分解 (16)10.1.1 项目立项与规划阶段 (16)10.1.2 项目实施阶段 (16)10.1.3 项目验收与评价阶段 (17)10.2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17)10.2.1 技术风险 (17)10.2.2 市场风险 (17)10.2.3 资金风险 (17)10.3 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17)10.3.1 政策支持 (17)10.3.2 组织保障 (17)10.3.3 人才保障 (18)10.3.4 资金保障 (18)10.3.5 监管保障 (18)第1章总论1.1 示范区背景分析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的意见
政策规划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建立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工程的有效实施,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现就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建设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创新基地的重要意义1.建设创新基地是充分发挥科技资源聚集优势,支撑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立创新基地可以搭建起政府与农业科教单位、推广单位以及各类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新型经营主体协同攻关、合力推广的工作平台,是“体系工作法”在基层一线实践的具体体现,可以有效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提高对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服务能力,加快区域农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支撑引领产业发展水平。
2.建设创新基地是推进农业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的重要探索建立特色鲜明的创新基地,可以引导优势农业科教单位和专家学者走出象牙塔,深入生产一线,及时发现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使农业科研更有针对性,科研成果更符合生产需求和使用习惯,更便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这对于促进农业科研和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破解长期制约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3.建设创新基地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推动美丽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据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需求,在创新基地开展研究、集成、示范和培训,对于提高其产品竞争力乃至生产经营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而辐射带动提高当地农民科学种田、规模养殖水平。
以创新基地为依托,既可以传播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科技成果,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又可以发展农村社会文化事业、继承发扬当地农耕文化,带动农村生活水平的提升,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
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规划
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规划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基地已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科技示范基地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还能提升农民的科技素养和实践能力,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
如何规划、建设一座科技示范基地,成为相关部门和农业从业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规划,首先要明确基地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要根据当地的产业特点和资源禀赋,科学确定科技示范基地的规模和定位,明确基地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为后续的建设和推广奠定基础。
其次,科技示范基地的规划应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要在规划中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引导农民科学种植、科学施肥,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确保农业产出的品质和环保性。
第三,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要注重基地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建设全面的农业科技示范系统,包括现代种植技术、精准施肥技术、智能灌溉技术等,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农业生产技术支持。
第四,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要注重创新。
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的科技示范模式,鼓励农业从业者勇于尝试创新,推动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提升。
第五,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要注重产学研合作。
要积极与科研院校、农业企业等单位合作,共同开展科技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第六,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要注重人才培养。
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升农民的科技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具备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农业人才。
第七,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要注重市场导向。
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引导基地种植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开发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品品牌,打造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亮点。
第八,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要注重信息化。
要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基地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第九,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要注重配套服务。
要完善基地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如农业科技展示厅、农产品展销中心等,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文章标题: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概要:本文旨在探讨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建设实施方案,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融合。
文章将从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背景和意义入手,接着详细介绍了基地的规划和组织架构,以及核心实施步骤和关键支撑措施。
本文将对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潜在挑战进行全面分析,以提供对决策者和农业科技专家有价值的指导和建议。
1. 建设背景与意义1.1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发展的关系1.2 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意义1.3 示例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借鉴2. 基地规划与组织架构2.1 基地规划目标和范围2.2 基地的选址与用地规划2.3 基地组织架构与职责3. 核心实施步骤3.1 科技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3.2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3.3 实验示范与技术推广3.4 农民参与与产业化转化4. 关键支撑措施4.1 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4.2 建立创新合作机制4.3 数据共享与信息平台建设4.4 完善评估与监管体系5. 发展方向与挑战5.1 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创新方向5.2 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5.3 解决挑战的可行策略与措施观点与理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建设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建立这样的基地,有助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实际的结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基地的建设还可以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提供平台,培养出更多的农业科技专家和人才。
基地将成为农民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助力农业现代化进程。
然而,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也面临一些挑战。
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是关键因素之一,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
建立合理的创新合作机制和完善的评估监管体系也是保证基地运行效果的关键。
另外,基地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适应当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创新方向,以及如何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确保科技创新成果的可持续推广和应用。
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
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第1章引言 (3)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任务 (3)第2章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4)2.1 国内外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4)2.1.1 国际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4)2.1.2 国内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4)2.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4)2.2.1 创新能力不足 (4)2.2.2 科技投入不足 (5)2.2.3 人才队伍短缺 (5)2.2.4 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体系不完善 (5)2.2.5 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不健全 (5)2.2.6 农业产业体系不完善 (5)第3章示范区建设总体思路 (5)3.1 建设原则 (5)3.2 建设目标 (6)3.3 建设内容 (6)第四章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6)4.1 创新主体培育 (7)4.1.1 农业企业 (7)4.1.2 科研院所与高校 (7)4.1.3 农民群众 (7)4.2 创新平台建设 (7)4.2.1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地 (7)4.2.2 建立农业科技园区 (7)4.2.3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8)4.3 创新政策与环境优化 (8)4.3.1 政策支持 (8)4.3.2 环境优化 (8)第5章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 (8)5.1 研发方向与重点领域 (8)5.1.1 研发方向 (8)5.1.2 重点领域 (8)5.2 研发组织与管理 (9)5.2.1 研发组织 (9)5.2.2 管理机制 (9)5.3 推广体系构建与运行 (9)5.3.1 推广体系构建 (9)5.3.2 推广体系运行 (9)第6章农业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 (9)6.1 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机制 (9)6.1.1 构建农业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政策体系 (10)6.1.2 建立农业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协同机制 (10)6.1.3 强化农业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金融支持 (10)6.2 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创新 (10)6.2.1 种业创新 (10)6.2.2 农业生产技术创新 (10)6.2.3 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 (10)6.2.4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 (10)6.3 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 (10)6.3.1 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10)6.3.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10)6.3.3 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10)6.3.4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11)第7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11)7.1 转化体系建设 (11)7.1.1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11)7.1.2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队伍建设 (11)7.1.3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 (11)7.2 转化模式与机制 (11)7.2.1 创新成果转化模式 (11)7.2.2 建立健全成果转化机制 (11)7.2.3 加强产学研合作 (11)7.3 成果推广与应用 (11)7.3.1 开展科技成果推广活动 (12)7.3.2 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12)7.3.3 加强成果应用示范 (12)7.3.4 完善成果应用服务体系 (12)第8章农业科技人才培育与引进 (12)8.1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12)8.1.1 设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基金 (12)8.1.2 加强农业学科建设 (12)8.1.3 推进产学研结合 (12)8.1.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2)8.2 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 (13)8.2.1 制定人才引进政策 (13)8.2.2 设立人才专项奖励 (13)8.2.3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13)8.3 人才队伍建设与优化 (13)8.3.1 强化人才团队建设 (13)8.3.2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13)8.3.3 加强人才流动与共享 (13)第10章示范区建设保障措施与实施策略 (13)10.1 组织管理与协调机制 (13)10.2 投融资保障 (14)10.3 政策支持与监管 (14)10.4 实施步骤与评估考核 (14)第1章引言1.1 背景与意义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第一章总体规划 (3)1.1 项目背景 (3)1.2 目标定位 (3)1.3 规划原则 (4)第二章项目布局 (4)2.1 项目区域选择 (4)2.2 功能分区规划 (4)2.3 基础设施布局 (5)第三章技术体系构建 (5)3.1 技术创新与集成 (5)3.2 技术推广与应用 (6)3.3 技术服务体系 (6)第四章产业链建设 (7)4.1 产业链条优化 (7)4.2 农业产业化经营 (7)4.3 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 (7)第五章生态环境建设 (8)5.1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8)5.1.1 生态环境保护 (8)5.1.2 生态修复 (8)5.2 资源循环利用 (8)5.2.1 资源循环利用的内涵 (9)5.2.2 资源循环利用的途径 (9)5.3 生态农业模式推广 (9)5.3.1 生态农业模式的类型 (9)5.3.2 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措施 (9)第六章农业科技创新 (9)6.1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9)6.1.1 建立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10)6.1.2 加强农业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合作 (10)6.1.3 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10)6.2 科技成果转化 (10)6.2.1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10)6.2.2 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 (10)6.2.3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与交流 (10)6.3 人才培养与引进 (10)6.3.1 加快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 (10)6.3.2 引进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 (10)6.3.3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1)第七章农业信息化建设 (11)7.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1)7.1.2 信息资源建设 (11)7.1.3 信息技术服务 (11)7.2 农业大数据应用 (11)7.2.1 农业生产管理 (11)7.2.2 农产品市场分析 (11)7.2.3 农业科技研发 (12)7.3 电子商务与物联网 (12)7.3.1 电子商务 (12)7.3.2 物联网 (12)第八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2)8.1 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12)8.2 服务内容与方式 (12)8.3 政策与制度保障 (13)第九章政策与法规保障 (13)9.1 政策制定与实施 (13)9.1.1 政策背景与目标 (13)9.1.2 政策制定过程 (13)9.1.3 政策实施策略 (13)9.2 法律法规建设 (13)9.2.1 法律法规体系 (13)9.2.2 法律法规制定 (14)9.2.3 法律法规实施 (14)9.3 政策宣传与培训 (14)9.3.1 政策宣传 (14)9.3.2 培训对象与内容 (14)9.3.3 培训方式与方法 (14)第十章资金筹措与投资管理 (14)10.1 资金来源与筹措 (14)10.1.1 内部资金来源 (14)10.1.2 外部资金来源 (15)10.1.3 资金筹措策略 (15)10.2 投资项目管理 (15)10.2.1 投资项目选择 (15)10.2.2 投资项目评估 (15)10.2.3 投资项目实施 (15)10.3 财务风险防控 (16)10.3.1 资金流动性管理 (16)10.3.2 债务风险防控 (16)10.3.3 投资风险防控 (16)第十一章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16)11.1 组织机构建设 (16)11.1.1 组织结构设计 (16)11.1.2 职能分配 (17)11.2 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 (17)11.2.1 管理制度 (17)11.2.2 运行机制 (17)11.3 监督与考核 (18)11.3.1 监督 (18)11.3.2 考核 (18)第十二章项目实施与进度安排 (18)12.1 项目实施步骤 (18)12.2 项目进度安排 (19)3.1 技术研发与采购:3个月 (19)3.2 项目实施阶段划分:4个月 (19)3.3 风险管理:2个月 (19)3.4 项目监控与调整:3个月 (19)3.5 沟通与协作:贯穿整个项目实施过程 (19)12.3 项目验收与评估 (19)第一章总体规划1.1 项目背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策划方案中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策划方案中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是近年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的重要载体。
在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推动下,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已成为各级政府、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农业主体的共同关注点。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科技创新、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四个方面,探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策划方案。
一、规划设计1. 定位清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应根据地方资源禀赋、农业产业特点及市场需求,明确定位,确定发展方向,保证发展目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农业产业链全覆盖:基地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农业产业链的全面布局,涵盖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促进农业产业链条的协同发展。
3. 生态环境友好:设计方案需要注重环保理念,充分考虑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业与生态的和谐共生。
二、科技创新1. 尖端科技引进:为了提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科技含量,可以引进国内外尖端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2. 创新模式探索:基地应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探索科技与商业的结合和农民与科技专家的深度合作,激发农业创新的活力。
3. 农民培训普及:基地可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农民对农业科技的学习和应用能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
三、设施建设1. 先进农机装备:基地应配备先进的农业机械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2. 先进的生产设施:基地应建设先进的温室大棚、水产养殖设施等现代化生产设施,为农业科技示范提供优质的环境和条件。
3. 信息化支持:基地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引入农业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农业生产全程、全方位的监测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准农业管理水平。
四、运营管理1. 专业化管理团队:基地应组建专业的团队,具备农业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负责基地的日常运营和决策管理。
2. 市场运营策略:基地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变化,制定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提升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农业科技示范的示范范围。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课件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课件1. 引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指为促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科技水平而建设的园区。
本课件旨在介绍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总体规划,包括规划目标、范围、布局、功能、发展方向等内容。
2. 总体规划目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总体规划目标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 - 构建高效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 集聚优势资源,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企业; - 促进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 - 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区,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
3. 总体规划范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总体规划范围包括农业科技创新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园区等。
具体分布于国家各地,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现状和优势资源进行规划布局。
4. 总体规划布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总体规划布局是根据农业科技创新需求和产业链布局进行规划,分为如下几个方面:4.1 农业科技创新园区•高校农业科技创新园区:集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资源,开展前沿农业科技研究;•企业农业科技创新园区:吸引农业科技企业入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农业科技创新孵化园区:提供孵化器、加速器等服务,扶持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企业。
4.2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粮食作物示范园区:展示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广高产优质农产品种植;•特色农产品示范园区:展示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技术,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绿色农业示范园区:推广生态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3 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园区•科技人才培训基地:提供培训课程和实训机会,提高农业科技人员专业素养;•人才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国内外农业科技人才的交流合作,吸引人才集聚。
5. 总体规划功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总体规划功能主要包括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示范引领等方面:5.1 科技创新•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支持研发项目和创新创业企业,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引进国内外科技资源,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计划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计划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背景、目标、实施步骤、所需资源与条件、风险与挑战、解决方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总结等方面展开回答写作。
一、背景在当前农业发展的背景下,科技的进步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二、目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目标是通过引进、推广和示范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步骤第一步,确定示范基地的类型和规模,可以选择特定的农产品或农业领域作为示范重点。
第二步,选址,选择适宜的地理条件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示范基地。
第三步,筹集资金,从政府、企业或者社会资金渠道筹集资金来支持基地的建设与运营。
第四步,建设基础设施,包括建设实验室、大棚、设备、饲料加工厂等。
第五步,引进科技成果,与研究机构、高校等合作,引进各种农业科技成果进行研究和示范。
第六步,开展示范种植、养殖、加工等活动,为农民提供实际操作指导和技术服务。
第七步,开展培训活动,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农民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
第八步,建立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农民与科技专家之间的沟通平台,及时解答农民的疑惑。
第九步,进行科研和成果转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并进行推广和示范。
第十步,评估和总结,定期对基地的运营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优化管理。
四、所需资源与条件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需要一定的物质和人力资源。
物质资源包括土地、水源、设备、种子等。
人力资源包括专业人才、技术人员和农民等。
此外,还需要政府的政策和金融支持。
五、风险与挑战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例如,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技术风险等问题都需要解决。
同时,还需要克服农民对新技术接受度低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
六、解决方案为了应对风险和挑战,可以采取多种解决方案。
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管理模式,推广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1. 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包括农业科技展示区、农业科技推广区、农业科技培训区、农业科技研发区等。
2. 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管理模式,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机装备、农业信息化等。
3. 推广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包括精准农业、智能农业、绿色农业等。
4. 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研发活动,培养一批农业科技人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5. 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配套设施,包括会议室、展示厅、实验室、办公室等。
四、项目实施1. 确定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和工作方案。
2. 筹集项目资金,包括政府资金、社会资金和银行贷款等。
3. 确定项目建设地点和建设规模,进行土地征用和规划设计。
4. 进行农业科技和管理模式的引进和推广,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研发活动。
5. 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配套设施,包括会议室、展示厅、实验室、办公室等。
6. 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农业科技展示区、农业科技推广区、农业科技培训区、农业科技研发区等。
7. 进行项目验收和评估,总结经验,推广示范效果。
五、项目效益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 推广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3. 培养一批农业科技人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4.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六、项目风险1. 资金风险:项目资金筹集可能存在困难,需要制定详细的资金筹集计划和风险控制措施。
2. 技术风险:引进的农业科技和管理模式可能存在适应性问题,需要进行充分的技术调研和试验验证。
农村发展的科技创新与示范基地
农村发展的科技创新与示范基地农村发展一直是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农村发展的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加快农村发展的脚步,许多地方建立了农村发展的科技创新与示范基地,这些基地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农村发展的科技创新与示范基地通过引进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帮助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
这些基地常常会与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引进新的农业种植技术、农业生产工艺,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在管理上,这些基地也尝试着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产品供给的效率。
通过科技创新与示范基地的努力,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进而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农村发展的科技创新与示范基地通过开展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这些基地常常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向农民传授新的农业技术、新的经营管理方法,并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通过培训和指导,农民能够学习到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基地还可以组织农民参观学习,让他们去其他地方参观优秀的农业经营者,学习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通过这些方式,农村发展的科技创新与示范基地帮助农民掌握新的技术和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技能和收入水平。
此外,农村发展的科技创新与示范基地也促进了乡村旅游和农村社区的发展。
基地常常会在农村地区建设起科技展示馆、农耕文化博物馆等设施,通过展示先进的科技成果和传统的农耕文化,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这不仅可以创造新的旅游业务和经济增长点,也能够弘扬农耕文化、传承传统技艺,提升乡村的文化内涵。
此外,基地也会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增进农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社区建设和农村社会环境的改善。
最后,农村发展的科技创新与示范基地在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通过引进先进的科技成果和创新模式,农村基层产业得以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也提高了农业从业者的收入水平。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和集成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集成的步伐,国家将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以示范、推广现代农业生产理念、技术和经验,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目标本方案旨在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实现以下目标:1、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和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2、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3、引领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4、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稳定和农民福利,促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向纵深发展。
5、加强区域内农业科技创新协调、合作,促进农业产业的规范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
三、建设任务1、选址: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现状,选择地理位置合适、气候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基地。
2、机构建设:设立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和生产基地,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和集成的联合实验站,共享科技和人力资源。
3、技术集成:选取代表性农产品,整合相关农业技术和创新成果,建设绿色、有机、生态农业示范园,推广应用先进的农田水利、科技肥料、植保措施、农机自动化技术等。
4、科研创新:新品种选育、种植技术改进、耕作方式创新、农产品加工设备开发、农产品质量检验标准等科技创新成果,加强合作研究,探索农业科技的新模式、新领域和新思路。
5、产业化:促进相关农业企业发展壮大,完善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开展农产品订单生产和直接销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6、宣传推广: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全面宣传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的成果、经验和效益,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集成示范基地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建设实施1、地方政府负责建设规划和选址,组织协调各方面资源,制定实施方案。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汇编)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汇编)第一篇: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农业科教动态(2014年第2期)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2014年3月10日编者按:为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重点工程,搭建长期、稳定、高效的技术支撑平台,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持续提高,农业部决定从2014年起在全国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
张桃林副部长在方案上明确批示:“很好!望科学规划布局、精心设计部署、扎实有效实施、形成长效机制”。
现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发布,请各有关单位参阅并落实相关工作。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业部决定从2014年起在全国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
通过创新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建立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助推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工程有效实施,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
一、建设目标紧紧围绕部党组中心工作和“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目标任务,遵循“体系工作法”,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工程为重点,在综合考虑我国农业区划和农牧渔优势产业布局的基础上,优先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试点市县和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等现有基地资源,遴选建设100个区域代表性强、产业链条完整、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有特点的创新基地。
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明确目标任务、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绩效管理,促进科技与生产、集成与示范、培训与推广的紧密结合,力争把创新基地建成科学研究试验田、人员培训观摩田、生态农业样板田和农业决策参考田。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科技示范区规划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科技示范区规划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要想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与示范。
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区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可以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技术与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力与农村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农业科技示范区规划的意义、目标、规划内容以及实施策略等。
一、规划意义农业科技示范区的规划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规划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协调农业科技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其次,规划可以提供科技创新与示范的平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
此外,规划还能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区与城市、农村其他区域的联系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农业产业链。
二、规划目标农业科技示范区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科技的示范与推广,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提升。
具体目标包括: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管理经验;加强农业生产与经营主体能力建设,培育一批优秀的农业发展龙头企业;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服务;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规划内容农业科技示范区的规划内容主要包括科技创新与示范、人才培养与交流、产业发展与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等几个方面。
首先,科技创新与示范是农业科技示范区的重要内容,包括种植、养殖、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等多个方面的技术创新与示范。
其次,人才培养与交流是推动农业科技示范区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训与引进,推动农村人才流动与交流。
再次,产业发展与升级是农业科技示范区的核心内容,要培育农业产业链与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经济的规模化、集约化与现代化。
最后,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科技示范区的基础保障,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生产、科技与服务的支撑能力。
四、实施策略为了有效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区规划,需要制定合理的实施策略。
农业部推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农业部推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生活水平,农业部不断加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力度。
本文将从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定义、建设意义、建设内容以及建设目标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探讨农业部推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一、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定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是农业部根据科学农业、绿色农业、智慧农业的发展需要,在农村地区选定的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基地。
它以示范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要任务,集生产、技术培训和科研为一体,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
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意义1. 引领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可以引领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提供实地操作、技术交流和示范推广的平台,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2.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示范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帮助农民转变观念、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3. 促进乡村振兴: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在农村地区建设,能够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收益,促进乡村振兴。
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内容1. 科技创新与应用示范: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要主要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开展示范工作,集中展示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农产品加工技术等。
2. 农田综合治理和高效利用示范: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要积极开展农田综合治理和高效利用的示范工作,推广节水灌溉、绿肥覆盖等农田管理技术。
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要注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和循环农业模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推广科学的农产品生产管理技术和农产品质量标准,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四、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目标1.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通过示范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产量和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科技创新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2012-2016年)》;
基础筹备工作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永清试验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 报告》
空间范围:3000亩 规划期间:2015~2020
功能发展:三大核心功能 四项建设内容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1. 指导思想
国家战略:以科 技促现代农业发 展
一个根本目标 创新驱动
两个驱动战略 科技驱动/市场驱 动
三大核心功能 集成创新/培训指 导/示范推广
四项建设内容 专家团队/集成创 新/对接企业
五大运行机制 科研立项/首席指 导/协同推广/绩 效管理/自我发展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2. 发展思路
政府引导、多方参与
功能覆盖、分步实施
创新驱动、辐射带动
动态管理、持续建设
市场驱动、良性发展
合作共赢、互联互通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2. 战略分析
1) 区域需求
所在区域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技术装备创新需 求迫切、高效技术推广平台缺乏、装备质量参差不齐、 培训缺少吸引力、市场信息发布滞后、连续性政策支持 不完善等具体挑战,迫切需要解决多种方式的集成创新、 新品种、新装备、新技术的示范展示,技术装备的适应 性、可靠性、性能参数的检测评估,从业人员的培训, 市场信息及生产管理信息的发布,区域政策的咨询等问 题。
1.背景、概况与分析
SWOT 分析及 相关分 析 增长型 战略/ 须解决 的问题
5) 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是产业发展的保障
是国际竞争的拳头
以创新基地 为中心的保 障体系消除 劣势和威胁 障碍
作为环京津的设施农产品重镇,所在区域不仅承载着服务都市消费的 功能,而且承担着环渤海经济圈在国际设施工程工艺技术和农产品市 场领军竞争者的使命。特别是近年来资源、环境对设施农业发展制约 力的加强,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与新模式为核心的集成创新及 其及时应用,已是产业突破的唯一途径。
调研周 边 •区域状况 •领域状况 •产业模式 •类似基地 •已有技术 •…………
战略构 思 •需求 •定位 •目标 •架构 •途径
规划布 局 •功能规划 •建设规划 •组织机构 •机制模式 •投资效益
多方论 证 •主体建设 单位 •主要合作 企业 •支持共建 单位 •专家用户 代表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围绕核心、因地置宜、充分扩展
示范 推广
培训 指导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规划目标解析
四项建设内容 到“十三五”末的建设规划
立足已有基地,解决体系功能与机制两大问题,配套必要的建设内容。 兼具发展规划与修建性规划的特点。
多方参与共建的专家团队
科技创新、农技推广、相关企业共同参与形成,使专家接地气,依需 求搞创新。
河北恒都 美业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1. 背景、概况与分析
6) 基地情况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永清基地一期建设项 目已获批准,占地40亩。 河北恒都美业农业科技园区占地面积2000 亩,近年来承担了河北省科技厅“农业富民 强县项目”、“茄果类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 成与示范项目”、“韭菜无害化生产关键技 术攻关项目”、省水利厅“温室中水肥一体 化研究与推广项目”等科研项目4个,并全 部顺利完成。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2. 战略分析
2) 国内外同类机构对照
表3‐1 同类机构功能比较
功能 机构 荷兰GreenQ 日本千叶大学 上海崇明中心 装备 技术创新 栽培 管理 示范 示范推广 推广 培训 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 检测评估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2. 战略分析
2) 国内外同类机构对照
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是2011年由
科技部批准建立的,依托单位为上海都市绿色工程 有限公司和同济大学。其目标是联合上海科技、先 进工业和现代农业的综合优势,以产学研联合方式 建成一个具有国际一流科研设施和人才队伍的设施 农业国家级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 该基地目前刚投入运行,功能以企业的技术研究和 成果展示为主,示范推广的覆盖面具有局限性。
注:日本千叶大学植物工厂示范研修基地在上表中简称为“日本千叶大学”,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上表中简称为“上海崇明中心”。
全功能型
研究型
专项型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3. 战略定位
主导领域:设施农业
•以区域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需求为导向,明确推动将基地打造成为 以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创新为核心,囊括园艺栽培技术、农业装备技术、新品 种、经营管理模式、产业化发展模式的研究创新和推广,集示范、推广、检 测、培训、信息化服务、政策咨询等功能为一体的设施农业工程创新平台。
体系运作、创建品牌
•通过产学研创新团队的严谨务实工作,将创新技术在基地进行成套化、标准化后向区域 传导、辐射,奠定基地在技术创新、集成示范、人才培训方面的公信力,结合基地有效 的运行模式与机制,在同类机构中形成响亮的品牌。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4. 规划期具体目标
科研创新
•建设设施农业综合集成创新平台,年经费200万以上;专利6项以上。
继承并集成示范一批技术
继承现有技术,通过集成提高推广效益,体现速度;持续挖掘需求, 通过创新进入循环过程,体现持久驱动。
以市场机制对接一个企业
以机制对接一个企业,以一个企业对接一批用户。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规划目标解析
五大运行机制
以产业需求导向的科研立项机制 以首席专家负责的业务指导机制 政府+基地+专家+用户(企业、组织、农户)的推广服务机制 支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评价指标的绩效管理机制 以政府支持和多元化投入结合的自我发展机制
4. 发展目标
体系完善、全面支撑
• 基地通过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将其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和科技培训相 结合的产学研结合典范,使其成为科技与生产、集成与示范、培训与推广紧密结合,体 系完善、全面支撑的综合性基地的持续建设。
公益创收、均衡发展
•基地建设既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通过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实现农业科技创新 与人才培训,扩大与延展基地的公益功能;同时,在政府主导下引入市场驱动机制,基 地通过与企业对接,依靠市场驱动的力量,通过科技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实现创收。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做到公益创收均衡发展。
定位:国际知名的设施园艺创新、推广、教育品牌,全功能型科技服务中心 服务范围:立足永清、辐射华北、服务全国
•为华北区域乃至我国北方地区设施农业中、长期设施工程的更新换代与产业
升级提供技术、装备和人才上的支撑,也为“菜篮子”工程的顺利实施和中 国现代农业建设提供科技和人才保障。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二、规划原则与路径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规划原则与路径
本规划的基本原则
充分挖 掘现状
两种建 设并重
机制创 新优先
区域功 能互补
融合体 系观念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规划原则与路径
规划编制路径
摸清家 底 •自己的情 况 •合作企业 的情况 •共建单位 的情况
1.背景、概况与分析
3) 区域概况
区位: 距北京70公里,距天津65公里 产业(永清): 粮经面积比4:6 河北蔬菜之乡 产业(河北): 设施种植面积为311.75万亩,年 总产值达310亿元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1.背景、概况与分析
4) SWOT分析
良好的发展基础
京津冀消费市场庞大 农产品安全需求迫切 京津冀协同发展资源优化配置格局 设施农业的发展调整期
S
蔬菜播种面积34.07万亩; 年产量168.85万吨; 农民人均纯收入51%来自蔬菜
o
优越的政策环境(1500万产业发展基金)
w
经营分散 设施装备与栽培技术水平不高 体系化标准化不足
技术创新需求迫切 技术推广平台不完善 科技服务能力亟待建设
T
以科技创新扭转劣势、避免威胁的扩张发展战略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三、永清基地规划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永清基地规划
总体情况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0.总体情况
1) 规划名称与各参与单位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 (永清) 建设规划
(2015—2020年)
建设单位: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共建单位:河北省永清县农业局 河北省永清县蔬菜局 合作企业:河北恒都美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 编制日期: 2014年08月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0.总体情况
2) 规划编制结构
功能规 划与空 间布局 重点 任务 主要建 设内容 投资估 算与效 益分析
规划 背景
区域概 况与分 析
战略定 位与目 标
运行机 制设计
组织机 构与保 障措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一、背景、概况与分析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一、规划目标解析 二、基本原则与路径 三、永清基地规划
规划目标解析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
规划目标解析
以科技促发展,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