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案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案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案一、回顾整理单元内容(一)回顾单元内容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我们一起进行整理与复习。

同学们可以看看数学书第36页到第49页。

回忆一下,这一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

(二)整理单元内容上节课我们留了一个课后练习,用你喜欢的方式整理第四单元,我们一起看看同学们是怎么整理的。

1.展示交流。

围绕学生作品,展开交流:你能读懂这幅图吗?引导学生关注整理的内容和整理角度。

2.引发问题思考。

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复习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内容,请你们想一想,加法和减法在计算方面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继续研究。

二、复习加减法计算方法,发现联系(一)复习加减法计算的算理算法1.加法是如何计算的?要注意哪些问题?回顾加法研究过程,交流算理算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引导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2.减法是如何计算的?要注意哪些问题?回顾减法研究过程,交流算理算法: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引导学生关注减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二)讨论交流,沟通联系1.对比计算方法,沟通联系。

刚刚我们回顾了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要注意的问题,找到加法和减法在计算方面的共同点了吗?预设1:找到了,不管是加法还是减法,都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减,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减,几个百和几个百相加、减。

预设2: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都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从它的前一位退1当10再减。

预设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我们之前学习过的百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那如果是更大的数,计算方法是不是也是一样呢?2.问题交流,拓展研究。

(1)尝试计算:更大数的加减法怎样计算?3215+2497 6324-2143(2)交流感悟:除了数位多少不同以外,计算法则和道理都是一样的。

小结:通过复习,我们找到了加减法共同的道理和方法,掌握这些就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教案】—【教学设计】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教案】—【教学设计】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能够熟练地进行实际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两、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3. 实际运算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够熟练地进行实际运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例题讲解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实际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出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演示:讲解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3. 练习与讨论:布置一些实际运算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

4. 总结与归纳: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他们在实际运算中是否存在问题。

针对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其他数位的加法?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强家校合作。

3. 组织数学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

八、教学资源:1. 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实例和练习题目。

《口算加减法》三位数加减三位数PPT教学课件

《口算加减法》三位数加减三位数PPT教学课件
三冀教位数版加数减学三位二数年两级位数下加册、减法的口算
6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口算加减法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情境导入 买一件半袖衫和一个书包要花多少元?
54+28=( )(元)
返回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探究新知
先算50加20,再算4加8……
返回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2. 李老师计划为学校买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带90元够吗?
35+48=83(元) 90元 > 83元 答:带90元够。
返回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3. 根据下面两种商品的价格,请你提出三个问题并解答。
(1) 一盏台灯比一个闹钟贵多少元? 58 - 26=32(元)
1.口算42+39。 ②可以先算42+30=( 72 ), 再算( 72 )+( 9 )=( 81 )。
③可以先算42+( 40 )=82, 再算82-( 1 )=( 81 )。
返回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2.判断正误。 计算82-39时,可以先把39看作40,再用 82-40=42,最后用42+1=43。 ( × ) 解析:应该用42-1=41。
50+20=70(元) 4+8=12(元) 70+12=82(元)
先算54加20等于74,再算74加8……
54+20=74(元) 74+8=82(元)
返回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把28看作30,先算54加30……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案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案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案教案标题: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策略和方法解决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进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并正确地列竖式进行计算。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三位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提问学生如何进行两个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探究:1. 出示一个具体的三位数加法或减法问题,例如:345 + 178。

2. 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进行列竖式计算,强调个位、十位和百位的对齐和相加减。

3. 引导学生观察个位、十位和百位的进位与借位规律,并总结归纳。

练习:1. 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练习,如:234 + 156、456- 238等。

2. 鼓励学生使用列竖式进行计算,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拓展:1. 出示一些较为复杂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问题,如:789 + 376、567 - 478等。

2.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进位和借位的策略,解决这些问题。

巩固:1. 设计一些综合性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2.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总结:1. 总结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对齐、相加减和进位借位的规律。

扩展活动:1. 给学生出示一些拓展题目,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问题。

2.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问题,并与同学交换解答。

评估:1. 设计一份评估题目,包括一些简单和较难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计算题目。

2. 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评估他们对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案扩展:1.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应用问题,如:小明有345元,他买了一本书花了178元,还剩下多少钱?2.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综合性解决问题,如:小明有345元,他买了一本书花了178元,还剩下多少钱?如果他再买了一本书花了235元,还剩下多少钱?3.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思维拓展,如:如果有三个三位数相加,应该如何计算?。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案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案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案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在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时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和黑板,学生准备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识 (5分钟)教师用课件展示一些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题目,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并邀请学生回答。

Step 2 引入新知识 (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位数加三位数:从个位开始按位相加,如果有进位则进位到十位、百位。

三位数减三位数:从个位开始按位相减,如果被减数小于减数,则向更高位借位。

教师通过课件和黑板上的例题,详细讲解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Step 3 训练与实践 (2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合作完成一些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题目。

学生交换答案,在全班讨论各题的解法和答案,并互相检查答案的准确性。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

Step 4 锻炼巩固 (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并交给教师检查答案的准确性。

Step 5 拓展延伸 (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拓展题目,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并解答。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

Step 6 总结反馈 (5分钟)教师进行总结,强调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再次强调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教师鼓励学生在做数学题时要多动脑筋,加强思考,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师邀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馈,并记录学生的反馈意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课件和黑板的展示,使学生了解到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题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进位和借位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下次教学可以增加更多的示范计算步骤,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和借位的原理。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在这堂课中,我将通过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等方面来为大家详细讲解。

一、课程目标本节课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此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需要让学生掌握如何对三位数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我们要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从低位到高位的计算方法,并掌握进位和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三位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我们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让学生理解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购物时计算找零、计算三个人之间的年龄差等。

三、教学方法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

通过设置与生活相关的情景,例如购物、旅游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合作探究法。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

3.讲练结合法。

通过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加深他们的理解。

四、教学流程1.复习导入(5分钟)在复习导入环节,我会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之前所学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再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题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同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旧知识应用到新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中。

2.新课讲解(15分钟)在新课讲解环节,我会分步骤地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

首先,我会介绍三位数的数位以及数位对齐的计算方法;其次,我会带领学生分别学习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最后,我会让学生理解进位和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优秀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会发现信息、整理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经历尝试解决的过程。

2、掌握笔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认真检查仔细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3、会用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连续进位、退位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明白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学导航、课堂检测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田园的小卫士——七星瓢虫要到菜园里去捉害虫!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出示情境图)【设计意图】由可爱的七星瓢虫引入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4。

二、学习新知活动一:发现问题1、请仔细观察,从图中我们能获取哪些关于白菜的信息?关于七星瓢虫的有哪些?关于茄子的呢?(学生交流,随着学生的汇报,逐个在大屏幕出示)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预设可能有:一共有多少棵白菜两块菜地一共有多少只瓢虫?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在课件中将问题补充完整)3、这节课我们主要来解决这四个问题问题,剩下的问题我们暂且先放到问题口袋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发现信息,整理信息,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利用从情境图中搜集到的信息提出问题,体会这些信息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1、4。

活动二:尝试解决问题一、探索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1、解决关于白菜的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关于白菜的问题,自己先将题完整地读一遍。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教案)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教案)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熟练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技巧2.了解验算的概念及方法,能准确自己的计算结果3.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准确性和管理数学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加减法运算的规则及技巧2、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3、验算的概念及方法三、教学重点1.掌握三位数和三位数的运算规则2.熟练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技巧3.能够灵活运用验算方法,排除计算错误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锻炼分析、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3.养成学生仔细核对答案的好习惯五、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2、讲解法3、小组讨论法六、教学过程一、热身1.与学生进行简单交流,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通过让学生发言并话题转化,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二、引入教师:同学们,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很认真地做了数学题,可最后验算时却发现答案错了呢?学生:有,老师!教师: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及时发现计算中所犯的错误。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方法来排除计算中所犯的错误,那就是验算。

三、操作1、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一道例题:200+395=?首先,看两个数的个位数有没有进位,即2+5=7,这时,我们要在200和395上面进行加号,将7写在个位数上。

接着,十位数上的运算,即0+9+1=10,那么我们要在十位数的地方写一个0,将十位上的1留到百位上。

最后,在百位数上做运算,即2+3+1=6,那么我们在最高位上写上6。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这个加法的运算。

那么不妨让我们再来试一道例题:214+397=?教师和学生齐声:“个位数:4+7=11,在个位上写上1,写下0十位数:1+9+1=11,在十位上写上1,写下0百位数:2+3+1=6,在百位数上写上6,得到答案611。

”教师:很好,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三位数加法的技巧。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百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初步的估算意识。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认知能力,对于百以内的加减法已经掌握得比较好。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发现规律并解决问题。

但是,对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生还比较陌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示范。

三、教学目标1. 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3. 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初步估算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计算,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五、教法与学法1. 教法:采用直观演示法、讲解法、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2. 学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掌握计算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首先复习百以内的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为学习新内容打下基础。

然后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入新课的学习。

2. 探究新知:通过出示情境图和问题,让学生观察、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3. 巩固练习: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逐步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 课堂小结:通过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三位数加减法教案(通用7篇)

三位数加减法教案(通用7篇)

三位数加减法教案(通用7篇)三位数加减法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P63—P64例1、例2,P65课堂活动1、2题,练习十第1、2、 3题。

教学目标:1、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3、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教具准备: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产生探究欲望1、小朋友,你帮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学生自由发言)2、请你将你最感兴趣的一次买东西的经历说给大家听听好吗?3、请各组推荐一名代表,说说买东西的经历。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探索过程1、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小伙伴。

想知道他是谁吗?课件演示彭远小朋友的自我介绍。

师:让我们看看彭远小朋友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演示:他用10元钱到超市买了1支钢笔,用了3元4角,一本笔记本用了1元8角)师:从刚才的动画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生回答。

师:哪位小朋友能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彭远一共用了多少钱?一支钢笔比一本笔记本多多少钱/还剩多少钱?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本笔记本的多少倍?师:小朋友真能干,提出了那么多的数学问题。

其中,有的问题是我们会解决的,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好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探索怎样解决像问题3那样的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合作探索,解决数学问题⑴师:彭远小朋友用10元钱买了一支3元4角的钢笔和一本1元8角的笔记本,还剩多少钱呢?你能帮助彭远算算吗?可以自己独立想办法解决,也可以几个小朋友一起商量讨论解决,如果遇到困难,也可以请老师参加讨论。

⑵学生独立探究或在小组里合作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⑶交流探究成果师板书:第一种:10元—3元4角=6元6角6元6角—1元8角=4元8角第二种:10元—1元8角=8元2角8元2角—3元4角=4元8角第三种:3元4角+1元8角=5元2角10元—5元2角=4元8角师: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得出了许多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案 (公开课)2022年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案 (公开课)2022年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加法第1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1〕【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能迁移、类推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那么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迁移、类推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那么 ,并能正确地计算 .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同学们 ,我国幅员辽阔 ,地大物博 ,自然条件复杂 ,湿地类型多样 ,分布面积广 ,因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 .如丹顶鹤、蜥蜴、麋鹿和狐狸等都是我国湿地的珍惜野生动物 .〔课件出示第36页主题图和统计表〕提问:1.从统计表中你得到些什么信息 ?2.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指名答复以下问题 ,提出问题 ,师选择主要的两个问题板书或课件出示:〔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2〕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说 ,教师板书:271 +22 =271 +31 =二、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1.合作探究 .试算第|一题:271+122 ,小组内交流讨论 ,看看应该怎样算 . 2.汇报交流 .〔1〕学生交流算法 ,说说你喜欢哪种算法 .〔2〕让学生看教材第37页例1的内容 ,指名学生说说教材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学生说算法 ,教师板书相应竖式 ,并作重点讲解 .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然后从个位加起 .3.计算271+31 .学生先试算 ,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十位上7+3 =10 ,十位上满十在百位上进一 ,在十位上写0 .4.想一想:271+903 ,怎样计算 ?百位上相加满十怎么办 ?小组合作 ,讨论交流 ,再独立完成竖式 .【教师归纳】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的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 ,就向前一位进一 .三、稳固应用 ,开展能力1.完成第3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指名板演 ,最|后集体订正 .2.练习八第2题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估的 ?然后小组分工合作完成 ,交流检查结果 ,然后集体订正 .3.练习八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内交流检查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本课在新授课时 ,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 ,独立完成 ,然后通过小组充分讨论 ,最|后得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和笔算的方法 ,充分展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这节课是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 ,通过主动探索 ,交流合作中学会的 ,而不是教师把知识强加给学生的 .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能力 ,培养了主体参与意识 .第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2、培养学生数数、读、写和比较数的大小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的能力.重点:20以内数的组成.难点:基数与序数的含义的区别.导学流程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19)等.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5 .4.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5.填数,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的情况.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4.学生做教材第107页的第2题.三、复习序数的含义:1.出示教材第107页的第3题,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2)我比9少1 ,我是几(3)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4)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5)我比18少1 ,我是几(6)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7)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我是几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1.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 - - - - - - - - - - - - -(1)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3 +4 =7 4 +3 =7 (2)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五、课堂练习:1、填数4 __ ___ ___7___ ____ 9___ ____ ____12____20___ ___ ___16___ ____ ____12___ ____。

三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案

三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案
目标:1、掌握估算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

情感目标: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点: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思路:复习:从两位数加两位数引出新授1、从生活的例子:出示376+284
76+842、估算结果
3、独立竖式计算
4、小组讲算理
5、小组汇报,老师板书竖式
6、全班讲一次算理
7、变题:976+284
8、独立竖式计算后讲算理
9、汇报:重点讲百位上的变化
10、小结竖式计算的步骤
练习1、书本P18做一做质疑小结
2、书本P20第7:讲计算错误并改正
3、书本P19第4:先让学生估算再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76+84
学生完成后1、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

2、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二、知识迁移,探究新知
1.屏幕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数
爬行类
376
两栖类
284
(1)让学生先观察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对你的问题列出算式。

生: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算式是:376+284(当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可只列出式子,不进行计算。

)
精心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第4课时 混合运算)课件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第4课时 混合运算)课件

答案及解析的更新:根据学 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更新和改
进答案及解析的内容
练习题目的难度分级
基础题:三位数加三位数或 减三位数
中等题:两位数加或减三位 数再加或减三位数
难题:多位数混合运算包括 加、减、乘、除
06
总结与回顾
本课内容的总结
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混合运算的步骤和方法 理解运算顺序和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 掌握运算过程中的简便算法和估算方法 了解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感谢观看
汇报人:
特点:运算的顺序不固定需要根据运算的优先级进行计算。
规则: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注意事项:在混合运算中需要注意运算的优先级和运算符号的含义避免出 现计算错误。
混合运算的规则
先进行乘除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 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如果有括号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 运算顺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交换
注意事项:注意 进位和借位
举例说明:通过 具体例子展示运 算过程
运算结果:得出 最终答案
04
运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进位和借位的处理
进位:当加数位数超过被加数位 数时需要向前一位进位
注意事项:进位和借位时需要注 意符号和位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借位:当减数位数超过被减数位 数时需要向前一位借位
运算顺序的说明
先进行乘除运 算再进行加减
运算
同级运算按照 从左到右的顺
序进行
如果有括号先 进行括号内的
运算
运算顺序在数 学中非常重要 必须遵循规则
进行计算
03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混合运算示例
示例题目展示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教案)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教案)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识别三位数和三位数之间加减的规律;2.掌握三位数和三位数之间加减的方法,实现简单的计算;3.培养学生在数学上观察、发现、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和三位数之间加减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数学上观察、发现、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以一个小游戏开始教学,让学生通过加减计算得分。

2.三位数和三位数之间加减的方法2.1 三位数和三位数之间加法:例如计算:234+345=?解题思路:将两数的个位、十位、百位对齐,从低位开始逐个相加。

2.2 三位数和三位数之间减法:例如计算:987-164=?解题思路:(1)先将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比较;(2)如果被减数对应数位大于减数对应数位,则直接相减;(3)如果被减数对应数位小于减数对应数位,则向高位借位,与高位相减。

3.练习题教师出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尝试自己计算。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帮助他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例如:3.1 计算:698+231=?解题思路:6+2=8;9+3=12,在十位处进位,写2,在个位处写余数;8+1=9。

所以:698+231=929。

3.2 计算:897-356=?解题思路:7-6=1;9-5=4;8-3=5。

所以:897-356=541。

四、教学总结本课主要讲解了三位数和三位数之间的加减法。

孩子们在课堂上通过例题和自主的探索和尝试,逐渐掌握了三位数和三位数之间加减的方法。

在未来的学习中,老师希望孩子们不仅要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其观察、发现、独立思考的能力,做到理性思考,善于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可能对个位、十位、百位没有充分的认识,这导致他们在计算时出现错误。

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更多的示范和练习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此外,对于一些学生,解题思路比较简单,但在实际计算中常出现粗心大意、漏洞百出的情况,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强调了反复检查计算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避免出现计算错误,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算式的书写规范和格式。

《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次活动我获益很多。学习是快乐的,更是让人进步的。紧张的一天让我很充实,再次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学习机会,在今后的工作我会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历练自己。
365+461=
148+630=
683+279=
左边的学生做左边一列2道题。右边的学生做右边一列两道题。做完后左右交换互相批改。
既巩固练习又为归纳概括方法提供事实依据。
学生自主练习并尝试归纳概括方法。
方法
提炼
归纳算法:怎么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算起
2、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生2:把356估成350,263估成260,得610。
让学生理解估算的现实意义,激发学习估算的内在需求。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问题结果的可能范围的初步判断。
1、下面请同学们,借助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356+263的准确结果是多少?
学生拨一拨
借助计数器体会,满十进一。
1、将刚才拨计数器的过程,画在练习纸的数位图上。
3、满十进一
生: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加十位上2、3条。
方法结构:先估后算再比较
教后
反思
本次活动,锤炼了我的基本功,促进我的专业成长,也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交流对接的平台。聆听专家精准的点评让我感想颇深,把这些感想写下来,一方面反思自己的教学;另一方面也把我参加该活动的心得向大家做个汇报。
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生用竖式做在练习纸上。
说一说算法。
回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法。
算理
探究
提出问题:356+263=
1、下面我们先来估一估他们的和大约是多少?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 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 青岛版(五四学制)

标题: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连续进位和退位的计算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连续进位和退位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和退位的计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具(计数器、计算器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探究: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实例,发现连续进位和退位的现象,并总结计算方法。

3. 讲解:教师讲解连续进位和退位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

4. 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连续进位和退位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2. 加强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设计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设计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设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设计「篇一」【课题】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和一次退位)【学习目标】1.结合蜜蜂采花粉,算距离的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2.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经历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并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对算法进行比较优化。

4.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连续进位退位)的方法难点: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连续进位退位)的方法和笔算【教学设计】一、导入:(出示情境图)蜜蜂王国的小蜜蜂出发去采花蜜,根据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新课(一)加法师:果园到花园有多远?生:592+374= 师:你想怎么算?生:592看成600374看成400相加不到1000是900多(计数器拨珠)用竖式:百十个交流讨论 9 2+ 3 7 4 9 6 2提问:百位上为什么不是8?(注意标注进位一)师:在做竖式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总结算法:(1)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2)满十进一练习:学生板演,集体纠正。

267+405435+291(二)减法师:第二队比第一队少多少只?生:518-227=学生先自己用竖式做,然后集体订正交流做法:百十个1 8-2 2 71(注意标退位点)(1)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2退一当十练习:生自作,共同讲解 359-178=680-367=(三)总结从家到果园比从家到花园远多少米?生自作,共同总结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和一次退位)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加法:满十进一减法:退一当十三、练习:1、火眼金睛辨对错,改正562+374=836894-527=377473+35=8232、评测练习生做试题纸,当堂评测。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有哪些收获在小组里说一说,并在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和一次退位)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加法:满十进一减法:退一当十【教学反思】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设计「篇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或退位)的笔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是第四单元信息窗3,54至57页,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三 三位数的加减法《三位数的加法》 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三 三位数的加减法《三位数的加法》 教案

教案:《三位数的加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 三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

3. 三位数加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

2. 教学难点:进位加法的处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两位数加法,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然后提出问题:那么三位数加法又是怎样的呢?引出新课。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尝试计算三位数加法,如123 456,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强调进位加法的处理。

(3)教师讲解三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教师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给予评价。

4. 应用拓展(1)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三位数加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6.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三位数的减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两位数加法,引导学生探究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并强调进位加法的处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板书设计三位数的加法1. 计算方法:从个位开始相加,满十进一。

2. 竖式计算:对齐数位,从个位开始相加,注意进位。

3. 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后评价本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以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优质课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优质课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优质课《有趣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嘿,同学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讲讲我们数学课上超级有趣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呢!我记得那堂课啊,数学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就像带着神秘魔法的魔法师。

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大的三位数,像345啊,234之类的。

我当时就想,这几个数字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能有啥特别的呢?老师先讲三位数加法。

他说就像我们把小积木堆起来一样。

比如说我们有345个小积木,又拿来234个小积木,那我们要把它们放在一起有多少个呢?老师让我们先把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就像5个小积木和4个小积木放在一起,那就是9个小积木啦。

然后是十位上的数字,40个小积木加上30个小积木,就变成70个小积木。

最后是百位上的数字,300个小积木加上200个小积木,等于500个小积木。

把它们全部加起来就是500 + 70 + 9 = 579个小积木呢。

这就像我们把小伙伴们都集合在一起,一个都不能少。

这时候,我的同桌小明举手问老师:“老师,那要是有很多很多的三位数相加呢?是不是也这么一个一个加呀?”老师笑了笑说:“那可就像搭超级大的积木城堡啦。

我们还是要从个位开始,一位一位地往上加,就像盖房子要从最底层开始一样。

”接着老师又讲三位数减法。

他说减法就像从一堆小积木里拿走一部分。

比如说567 - 345。

先从个位开始减,7个小积木拿走5个小积木,还剩下2个小积木。

十位上呢,60个小积木要拿走40个小积木,还剩下20个小积木。

百位上,500个小积木拿走300个小积木,就剩下200个小积木。

最后结果就是200 + 20 + 2 = 222。

我后面的小红说:“老师,这就像我有一盒子糖果,我分给别人一部分,然后看看自己还剩下多少呀。

”老师直夸小红比喻得好呢。

我们做练习的时候,那可真是状况百出。

有个同学算321 + 456的时候,居然把百位和十位的数字加错了。

老师走过去,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说:“哎呀,你看你就像小马虎建筑师,盖房子的时候把砖头放错地方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精品教案
课题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单元第二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
学习目标1、经历探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过程,能正确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参与观察、计算、交流、展示等学习活动,掌握笔算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体会运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点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理解其算理。

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1. 1.口算。

2.45+24= 69 27+36=63 54-19=35
3.81-23=58 34+17=51 79-62=17
4.64+15=79 12+50=62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2.用竖式计算。

怎样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学生口算。

并说说计
算方法。

先要把相同数位对
齐,从个位算起。


位上的数。

笔算加法
时,个位满十要向十
位进1;笔算减法
时,个位不够减要从
十位退1。

两位数加减两
位数的计算的练
习,可以使学生
熟悉计算方法,
为本节课学习几
百几十加减几百
几十的学新知识
做铺垫。

讲授新课1. 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

2.出示例题。

世博园里的一个纪念品商店,上午卖出380
个“海宝”,下午卖出550个“海宝”。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怎样列式?
380+550
你会计算吗?
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
答: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930个“海宝”。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怎样列式?
550-380=
你会计算吗?
为什么百位上是4-3?
2.做一做。

410+250=660 280-160=120
970-480=490 630+290=920 小组讨论:说一说:
怎样计算?说说你
的计算过程。

因为38+55=93,所
以380+550=930.
生2:也可以用竖式
计算。

百位上3加5得8,
再加十位进上来的
1是9。

因为55-38=17,所
以550-380=170.
生2:也可以用竖式
计算。

十位上5减8不够
减,要从百位上退
1,5退1就是4。

学生试做,并说说自
己的计算过程。

注意进位和退位的
情况。

突出重点,突破
难点,使学生掌
握几百几十加减
几百几十的笔算
方法。

通过巩固练习,
培养学生列竖式
的计算能力,同
3.小结: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在笔算时
要注意什么?
3.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

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阅读与理解: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小组合作:
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分析与解答:几百几十的数相加
减,要把相同数位对
齐,从个位相加减。

计算加法时,哪一位
相加满十要向前一
位进1;计算减法
时,哪一位不够减要
从前一位退1,在本
位上加10再减。

问题是:六个年级的
学生同时看巨幕电
影坐得下吗?
需要用到的数学信
息是:(1)巨幕影院
有441个座位。

(2)
一到三年级来了
221人,四到六年级
来了239人。

小组讨论交流。

先求六个年级的总
人数。

221+239得多
少呢?
221和239都大于
200,221+239的和一
定大于400,但还是
不能确定是否大于
441。

时反馈学生对新
知的理解与掌握
情况。

分析已知条件和
所求的问题,培
养学生解决问题
的能力。

)回顾与反思:你的估算合理吗?
答: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不下。

4.做一做:
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一起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答:这两个旅行团一起看巨幕电影坐得下。

做一做:
养鸡场养殖公鸡、小鸡、母鸡的数量如下:
大约养了多少只鸡?
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把221看成220,把
239看成230,
220+230=450,450>4
41,应该是坐不下。

221>220,239>230,2
20+230=450,
221+239的和一定
大于450,坐不下。

221>220,239>230,2
20+230=450,
221+239>450,一共
有441个座位,
450>441,所以这六
个年级的学生同时
看电影,一定坐不
下。

把196看成200,把
226看成
230,200+230=430,4
30<441,坐得下。

196<200,226<230,
200+230=430,
196+226的和一定
小于441,所以坐得
下。

108≈110
295≈300
189≈190
110+300+190=600
要把人数估计得
多一些。

这样能
得出明确的结
论。

5.小结:
(1)几百几十的数相加减,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相加减。

(2)计算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只)
答:大约养了600只鸡。

巩固提高 1.做一做
看谁的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好。

2.按要求把下面的数填在相应的圈中。

(课件演示)
203 195 123 285 308 215 114
接近100的有:123 114
接近200的有:203 195 215
接近300的有:285 308
452 447 436 441 458 459 463 接近440的有:436 441
接近450的有:452 447
接近460的有:458 459 463
3.
妈妈有400元,买这两件商品够吗?
答:妈妈有400元,买这两件商品不够。

学生比赛计算
学生找答案,教师课
件演示。

把245看成240,把
187看成
180,240+180=420
元,400元不够。

245>240,187>180,2
40+180=420,
245+187一定大于
400元。

所以不够。

用开火车比赛的
形式激发学生的
兴趣。

找数的近似数,
为计算中的估
算打基础。

对所学知识加以
巩固练习,以便
学生更牢固地掌
握本课所学。

4.拓展提高。

(1)博雅书店运来动画书520本,第一天卖
出了290本,第二天卖出了120本,还剩多
少本?
小组合作:小组内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答:还剩110本。

(2)一件上衣196元,一条裤子118元,如
果李阿姨要买这套衣服,大约需要准备多少
钱?
学生讨论,汇报交
流:先求第一天卖出
后剩下多少本。

再求
第二天卖出后剩下
多少本。

小组合作:小组内说
说你的思考过程。

汇报:准备的钱要比
衣服的价钱多一些。

196≈200
118≈120
200+120=320(元)
答:李阿姨大约需要
准备320元。

课堂小结(1)几百几十的数相加减,要把相同数位对
齐,从个位相加减。

(2)计算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
位进1;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
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对本课的知识点
加以总结,使学
生更能掌握本课
的重点和难点。

板书
教学反思在教学算法时,我先引导孩子回忆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接着学生合作探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在讨论中经历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过程,理解算法,完善思路,真正掌握算法,内化算理。

在笔算中,学生计算顺序和计算过程有一定的基础,我重点引导学生来解决'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十位不够减,从百位退1来减的'问题,在这里,用2个问题提醒学生思考:1、为什么百位上不是4?2、为什么百位上是2减1?从而提醒学生注意,虽然经过交流,学生找到了方法,但是对进位和退位点的写法有不少学生忽略掉,我特别强调了书写格式的规范。

3.设计层次练习,做到学以致用
练习的设计我充分利用课本上的习题,做到了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利于巩固新学知识,同时不同的训练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