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染色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染色体结构畸变
重复(dup)
同一染色体某一区段含两份或两份以上的 同样片段。(发生在两条同源染色体或两 条姐妹染色单体上)
2号
2号 重复
简式:46,XY,dup(1)(q22q25) 繁式:46,XY,dup(1)(pter→q25::q22→ qter)
二、染色体结构畸变
倒位(inv)
某一染色体中间片段发生两个断裂,断片倒 转180°后重接。
四倍体(tetraploid) 患者的体细胞具有4
个染色体组,每对染色体都增加了一条,染色 体总数为92(4n)
整倍体改变的机制 双雄受精 双雌受精 核内复制
整倍体
整倍体形成原因
双雄受精: 受精时两个精子同时进入 一个卵子中 双雌受精: 减数分裂时,本应分给 极体的那组染色体仍留在卵子 内,形成二倍体的异常卵子, 该卵子与正常精子受精。这两 种情况都将形成三倍体受精卵。
难鉴别
人类染色体非显带核型图
二 人类染色体核型
人类染色体非显带核型的描述 正常核型 : 男性 46,XY 女性 46,XX
异常核型 :
45,X 47,XXY 47,XY,+21 69,XXY
二 人类染色体核型
人类染色体显带技术
1971年,法国巴黎会议确定了国际上通用的四种染色体 显带技术: 胰酶吉姆萨法 (G banding) 逆相吉姆萨法 (R banding)
二、染色体结构畸变
易位(t) 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粒处或
Lyon假说
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早期(人类晚期囊胚期); X染色体的失活是随机的; 失活是完全的; 失活是永久的和克隆式繁殖的。
人类X染色体上约有1/3的基因可能逃避完全失活
Y染色质
三、性别决定及性染色体
性别决定
第二节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畸变发生的原因 染色体数目异常及其产生的机制 染色体结构畸形及其产生的机制
人类染色体的数目 :2n=46条
染色体的结构、形态
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根据人类染色体着丝粒的位置可将染色体分为3种类型
中着丝粒染色体(metacentric chromosome)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acrocentric chromosome)
人类染色体与染色体病
human chromosome & chromosomal disorder
第一节 人类染色体
人类染色体基本特征 染色体分组、核型与显带
染色体(chromosome)
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 体。它由DNA和蛋白质等 构成,具有储存和传递 遗传信息的作用。
有丝分裂中期
工业毒物
苯、甲苯、铝、砷、二硫化碳、氯丁二稀、 氯乙烯单体等,都可以导致染色体畸变。
食品添加剂 食品的防腐剂和色素等添加剂中所含的化 学物质也可以使人类染色体发生畸变,如硝基 呋喃基糖酰胺AF-2、环己基糖精等。
二、物理因素
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
三、生物因素
生物类毒素
杂色曲霉素、黄米霉素、棒曲霉素等
合子(46, XX) (图示两条X染色体) 第一次有丝分裂 X染色体 丢失
46, XX
46, XX
46, XX 45, X / 46, XX
45, X
染色体结构畸变及其产生机制
染色体结构畸变类型
难点
缺失(deletion) 染色体结构畸变 末端缺失、中间缺失 指染色体发生断裂 重复(duplication) 倒位(inversion) 后经非正常连接而形成 臂内倒位、臂间倒位 染色体结构异常。 易位(translocation) 相互易位、罗伯逊易位 、插入易位 环状染色体 (ring chromosome) 双着丝粒染色体(dicentric chromosome) 等臂染色体(isochromosome) 插入 (insertion)
产生机理: (1)受精卵卵裂染色体不分离 (2)受精卵卵裂染色体丢失
第二次卵裂中X染色体不分离
合子(46, XX)
(图示两条X染色体)
第一次有丝分裂
第二次有丝 分裂后期染 色体不分离
46, XX
47, XXX 46, XX 45, X / 46, XX / 47, XXX
45, X
第二次卵裂中X染色体丢失
mal
mat mn p ph psu qr rcp rac
男性
母源的 众数 短臂 费城染色体 假 四射体 相互易位 重组染色体
mar
min mos pat pro q r rea rob
标记染色体
微小体 嵌合体 父源的 近侧 长臂 环状染色体 重排 罗伯逊易位
s
ter tri
随体
末端 三着丝粒
tan
一 人类染色体的数目、结构和形态
染色体的组成
H3
球状组蛋白核心
H2B
H4
连接DNA
核 小 体
H2A
H2A
H3 H4
H1
H4
H2B
H3
H2B H2A H2B
H3
H2A
H4
H1
染色体
染色质由无数个重复的核小体亚单位 (nucleosome)构成的 核小体是4种组蛋白(H2A、H2B、H3、H4各2个 分子)组成的八聚体核心表面围以长约146bp的 DNA双螺旋所构成的 组蛋白H1位于相邻的两个核小体的连接区DNA表 面
双雄受精和双雌受精
二、非整倍体
亚二倍体(hypodiploid)
体细胞中染色体
数目少了一条或数条 单体型(monosomy) 某对染色体少了一条(2n-1), 即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45
单体型——45,x
超二倍体(hyperdiploid)
体细胞中染
色体数目多了一条或数条 三体型(trisomy) 某对染色体多了一条 (2n+1),即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47
/
: ace chi ct der dir
表示嵌合体
断裂 无着丝粒断片(见f) 异源嵌合体 染色单体 衍生染色体 正位
?
:: cen chr del dic dis
dmin
e f
双微体
交换 断片
dup
end fem
重复
(核)内复制 女性
核型分析中常用的符号和术语
fra h ins 脆性部位 副缢痕 插入 g i inv 裂隙 等臂染色体 倒位
tr var
串联易位
三射体 可变区
三 性染色质(sex chromatin)
X染色质(X chromatin) Y染色质(Y chromatin)
性染色质
存在于间期细胞核内,包括X染色质、Y染色质。
(1)X染色质 正常女性个体 在间期细胞核膜内 缘,可见一个被碱 性染料浓染的染色 质,呈圆形或椭圆 形。
三体型——21三体
非整倍体改变的机制
染色体不分离(non-disjunction)
受精卵早期卵裂的有丝分裂不分离 减数分裂时发生染色体不分离
染色体丢失(chromosome lose)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不分离
a 减数分裂I同源染色体不分离;b 减数分裂II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嵌合体
定义: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核型的细胞系所组成的个体 例:46,XX / 47,XX,+21 45,X / 46,XX / 47,XXX
喹吖因荧光法 (Q banding)
着丝粒区异染色质法 (C banding)
人类染色体显带技术
Q显带(Q banding) G显带(G banding) R显带(R banding) T显带(T banding) C显带(C banding) N显带 高分辩染色体显带技术
人类染色体显带技术
二、染色体结构畸变
缺失(del)
染色体臂的丢失
q 21
1号
末端缺失
简式:46,XX,del(1)(q21) 繁式:46,XX,del(1)(pter→q21:)
二、染色体结构畸变
缺失(del) 染色体臂的丢失
q 21 q 23 1号
中间缺失
简式:46,XX,del(1)(q21q23) 繁式:46,XX,del(1)(pter→q21::q23→ qter)
一、化学因素
药物
抗肿瘤药物 环磷酰胺、氮芥、白硝安(马利兰)、甲氨 喋呤、阿糖胞苷等抗癌药物可导致染色体畸变 保胎及预防妊娠反映的药物 抗痉挛药物 苯妥英钠可引起人淋巴细胞多倍体细胞数增 高
农药
许多化学合成的农药可以引起人类细胞染色 体畸变。某些有机磷农药也可使染色体畸变率增 高,如敌百虫类农药。
p 21
q31
臂内倒位
臂间倒位
简式:46,XY,inv(2)(p21q31) 繁式:46,XY,inv(2)(pter→ p21::q31→ p21::q31→ qter)
二、染色体结构畸变
易位(t)
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发生断裂后,交换无着丝粒 断片重接。 q21 2号
q 31
5号
2号
5号
简式:46,XY,t(2;5)(q21;q31) 繁式: 46,XY,t(2;5)(2pter→2q21::5q3 1→5qter;5pter→5q31::2q21→2 相互易位(平衡易位) qter)
一 染色体畸变的概念
染色体畸变
是指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发生的异常 改变。 数目畸变
染色体畸变
结构畸变
二 染色体畸变发生的原因
自发畸变(spontaneous aberration) 诱发畸变(induced aberration)
化学因素:药物、农药、工业毒物、食品添加剂 物理因素:射线 生物因素:生物类毒素 、病毒等 母亲年龄 遗传因素
一 人类染色体的数目、结构和形态
染色体的数目
染色体数目具有种族特异性,人类的正常体细 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6条即23对,其中1~22对染 色体男女均有,称为常染色体,另一对染色体与 性别有关,称为性染色体。
人类的正常生殖细胞所含的全部染色体称为 一个染色体组,(卵子为22+X,精子为22+X或 22+Y。 )用n表示。人类正常体细胞中含有两个 染色体组,称之为二倍体,用2n表示。
最大
中(1、3号) 亚中(2号) 亚中 亚中
1号常 见
可鉴别
B C
4~5 6~12 、 X 17~18
次大 中等ຫໍສະໝຸດ 难鉴别 9号常 见 难鉴别
E
小
中(16号) 亚 中 ( 17 、 18 号) 中
16号可鉴别, 17、18难鉴别 难鉴别
F
19~20
次小
G
21~22 、 Y
最小
近端
21 、 22 号有, Y无
带型: 对每一条染色体来说显带都是独特的,可以区分和 确认每一条染色体。
人类染色体显带技术 G-显带: 标本经胰蛋白酶处 理后,应用Giemsa染色, 镜检、分析,显示深染 和浅染相间的带纹。 优点:长期保存、光学显 微镜下观察,是目前进行 染色体分析的常规带型。
显带染色体的界标、区和带示意图
人类G显带染色体模式图
人类染色体的3种类型图解
一 人类染色体的数目、结构和形态
二 人类染色体核型
丹佛体制
染色体分组 A、B、C、D、E、F、G七组 核型(karyotype) 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
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 像
人类核型分组与各组染色体形态特征(非显带标本)
组 号 A 染色体 号 1~3 大小 着丝粒位置 次溢痕 随体 可鉴别程度
高分辨染色体带型
染色体带型
C显带核型图
染色体带命名的国际体制 在显带染色体标本上,每条染色体都由一系列 连续的带纹构成。
(1)界标(land-mark)界标是每 条染色体上稳定的、有显著形态学 特征的部位。包括染色体两臂的末 端、着丝粒和某些明显的深染带或 浅染带。 (2)区 两个相邻界标之间的染色 体区域。 (3)带 分布于染色体的整个区域, 明暗相间、深浅交替。
人类染色体显带技术 描述一特定带时,需要写明四项内容 :
①染色体序号 ②臂的符号 ③区号 ④该带的序号 这些内容按顺序书写, 不用间隔,不加标点。 如2p23表示第2号染色体, 短臂,2区,3带。
核型分析中常用的符号和术语
符号术语 A-G → 意 义 符号术语 1-22 +或 常染色体序号 在染色体和组号前表示染色体或组内染色 体增加或减少;在染色体臂或结构后面, 表示这个臂或结构的增加或减少 染色体分类或情况不明 断裂与重接 着丝粒 染色体 缺失 双着丝粒 远侧 意 义 染色体组的名称 从…到…
病毒
风疹病毒、乙肝病毒、麻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
四、母亲年龄
Down综合征与母亲年龄
三 染色体畸变的类型
数目畸变
整倍体改变(euploid)
染色体数目畸变
非整倍体改变(aneupliod)
整倍体的改变
三倍体(triploid) 患者的体细胞具有3个
染色体组,每对染色体都增加了一条,染色体 总数为69(3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