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画中的构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画中的构图
作者:王海燕
来源:《报刊荟萃(下)》2017年第07期
摘要:中国画构图是通过在画面上恰当地安排物象形态,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组织安排自己的表现对象,从而展现绘画主题,借以更好的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以及提升整体的美感,并创造具有形式美感的意境。中国画构图在实践中日趋完美,更有其自己的特殊规律。了解和把握好中国画构图的内涵,对于中国画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国画构图特点;表现形式;构图法则;审美特征
中国画有其灵魂或意境讲究“神”、“能”、“妙”、“逸”、“拙”。神者得其意,能者得其状,妙者得其趣,逸者得其气,而拙是形似笨雅,却存有更高的艺境。南北朝时期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六法论”中所提出的“经营位置”,是对国画构图表现形式的重要处理方法。中国画构图最大的特点就是极为灵活多变,而且包括的范围很广,无论是题材还是造形设色,甚至笔墨技法,几乎涵盖了整个的创作过程。
一、中国画构图的特点
中国国画艺术创作中往往采用灵活多变的透视方法,可以全方位的观察四周的景物,如采用多点透视或散点透视的透视方法,即观察者不位于一个固定的视点下,而是采用移动的观察视点根据具体的需求来进行,不受视线空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视点的组织观察,通过镜头如实的摄入所能观察到的影像,这种透视方法展现出的画面具有多层次性,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对客观事物的感受来进行绘画创作,表现独特的国画魅力与精神,而不是单单的呈现具体的物象。如《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万里江山图》等。如此复杂的场景,唯有用长卷的形式才能把握得住,而在这种形式中,空间处理更微妙,画家灵感表现也更自由,焦点透视已经不能完美表现这种形式,散点透视的运用使画家在创作中游刃有余,随意而为。自古至今,散点透视在中国绘画的表现中得到不断发展,体现出中国绘画独特的审美心理背景。
主次分明,大胆取舍。绘画创作要从画面整体构思需要出发,恰到好处地定下各部分形象的宾主位置,才能更好地表现自然美,使主题立意明确,构图完美。“舍取不由人,舍取可由人,懂得此理,方可染翰挥毫。”就明确道出了绘画的取舍之法,画家既受真实的自然物象的制约,又有自由创造画面的权利。要做到主次分明,首先要大胆取舍,这样才能突出画面的精彩部分,充分地发挥和表现.而对有碍画面效果的部分,要毫不犹豫地舍去。古谚云:画由心裁。心在取之,心不在则舍之。强调和渲染能够与创作者达成心里共鸣,在观者眼中投射出审美需要的物象就已足够。画家匠心取舍,观者心领神会。
二、中国画构图的表现形式
首先在国画艺术创作中,国画的长卷、立轴等的长宽比是失调的,这是国画构图艺术不同于西方艺术创作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由于国画的特殊绘画特点,而所要展现中国山河往往十分广阔俊秀,因此采用“失调”的长宽比往往更能真实的展现所要表达的景物,表现出更加真实的独特空间魅力,表达出绘画者的内心感想,抒发绘画者高尚的情趣意志。其次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扇面等构图也逐渐发展为国画审美的标志性因素,丰富了国画的构图,适应了人们不断发展的审美,真正的展现了国画整体鲜明的特色。
三、中国画的构图法则
构图中虚实关系的体现,进行中国画的创作时,构图始终决定着中国画的内容和情感是否得到充分表现,虚实关系构图法又是中国传统构图中的重要组成。在中国画中,人们所说的“虚”并不是空洞没有内容的,而“实”也不指一味地堆积画面里的所有造型元素。中国画里的艺术表达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再现所描绘的景物,因此在艺术创作中需要考虑虚实关系。在相似和差异之间,也就是虚与实的对立和统一的过程。虚中包含着实,实中存在着虚,虚实关系的和谐共存通过构图得以充分地展现。构图中所留的空白之处对于中国画构图来说,是画家为了表达主题所留有余地而寻求的大的画面空间。近代的中国画追求创新和中西融合,因此出现了中国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丰富多样的新风格。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近代国画的传统风格也随之改变,加之西方的画作的大量输入,也影响着中国画的创作并使受众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相比,在形象和颜色上显得简洁,体现出一种清淡朴实之美。中国画里虚实关系的构图要求对绘画对象有大胆的取舍,对于次要之处则无须用墨,但是要保证画面的整体感。
阴阳平衡在国画构图中的应用,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长河里,中国美学一直受到来自意象论和阴阳观的影响,积极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中国画的创作要做到在绘画之前就对画面的构成与表达成竹在胸,运筹帷幄。在绘画的过程中,巧妙地将物象和意象进行融合,做到融会贯通。阴阳构图法的原则是,整幅画中所包括的阴阳二气要相互交融,时刻让观赏者体会到从画里涌出的一种神奇的创造力,感受到自然天成与神思合一。
空间法在国画构图中的应用中国画不仅有让人心旷神怡的意境,画面的构图也使人感觉到层次分明。中国画在透视法的构图上为了区分与西方绘画的不同,产生了“行动性的远近法”这一构图方法,为了与西方的构图方法即焦点透视法对应也称之为“散点透视”。
四、中国画构图的审美特征
我国传统的审美意识认为:画中空白应该以无形当有形来理解,从表象上感觉空白强调的是“虚”,但实际上其突出的是画面“实”的部分,直接关系到主题形象在画面空间上的经营。借鉴国画构图中对空白(虚与实)应用的审美意境可以使作品更具审美价值。中国画构图中很讲究空白的虚实相生所创造出的意境。国画的空白表现并不是空中无物,而是空中有物,空的地方有云、雾,有天、地,没有画出来的东西,可以引导观者去联想,就如同唐诗中有“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完美意境的描绘。国画构图要留有余地,把气韵、意趣和物象由实写部分与未画进去的部分联系起来,“象外有象”,
使形象简炼、惜墨如金、计白当黑,气韵生动,意境广阔深远。任何对象、景物、情节都只起点染启发、联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意.浅析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5,01.
[2]寇晓玮.试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J].大众文艺,2012,07.
作者简介:
王海燕(1991—),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5级研究生,专业为美术,研究方向为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