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法治发展史
三次跨越: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法治发展的进程
三次跨越: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法治发展的进程作者:姜明安来源:《法治与社会》 2018年第11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同时也开启了中国法治发展的伟大进程。
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一直伴随着法治的发展与进步。
改革开放营造了法治生长发展的适宜环境,改革开放也不断产生和形成对法治的巨大需求;而法治则适应改革开放的需求不断地为之提供规范和指引,促进和保障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行。
改革开放40 年来中国法治的发展经历了三次跨越。
第一次跨越:从文革全面否定法治到逐步恢复法制;第二次跨越:从重视依法办事,加强法制到推进法治,建设法治国家;第三次跨越:从确定法治为治国方略到全面依法治国。
第一次跨越从文革全面否定法治到逐步恢复法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五十年代中期,党和国家还是比较重视法制的,不仅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之后的正式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还制定了各种国家机关组织法和各种行政管理法规。
虽然整个国家公权力主要仍是依党的政策和领导人的指示运作,但法制在国家管理中还是或多或少地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到五十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我们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出现偏差,背离了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定位“, 左”的指导思想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在治国理政上轻视法制,否定法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从那时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中国法制建设没有任何进展,三十年时间国家没有制定刑法、民法,没有制定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更没有制定制约和规范公权力行使的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
由于长期推行以政治运动治国而否定依法治国,国民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群众生活得不到改善,部分群众甚至连温饱都难以维持,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得不到有效保障。
邓小平同志总结文革十年的教训,认为轻视法制、否定法治是重要的原因。
没有法制使得坏人任意横行,使得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使好人也走向反面,造成对党和国家、人民的严重不幸。
我国宪法的发展历史
我国宪法的发展历史
我国宪法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中国革命胜利后,为了确立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法律体系,我国开始了宪法制定和修订的进程。
第一次宪法的制定是在1947年,当时的中国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
这个临时宪法为新中国奠定了法制基础,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机构的职能责任等。
1954年,第一部正式宪法正式颁布,被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部宪法确立了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结构以及国家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宪法建设和宪法修订工作。
在1982年,中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现行宪法,它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依据。
这部宪法强调了人民立法、国家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地位,保障了公民基本权益,并明确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宪法的修订工作也在不断进行。
2018年,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进一步完善了宪法内容,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
总的来说,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权威性,为国家的法律体系提供了基础。
宪法的发展历史反映了我国政治体制的演进和法治建设的进步,为确立国家的法制和治理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最新部编版新教材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精选课件
必修 3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坚持依法治国,认同我国法治发展的成就。 科学精神: 明确依法治国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实践,是由我国的国情和社会 制度所决定的。 法治意识: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法律的权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3)法的历史类型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 社会主义法。
(4)法的作用
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一种社会规范。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 会关系,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法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 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集体和个 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既平等地享有权利,也平等地履行义务。
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2.成就
(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 ①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行政执法和司法体制,保证了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②行政机关不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法治政府建设不断 推进。 ③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 法律为准绳,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和权威。
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以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但由于各种历 史原因,他们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
中华法系,是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 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文明,它 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代表性法典为《唐 律疏议》。
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2018年:中国法治发展史
法制三十屏总前言中华法制文化源远流长。
在原始氏族社会末期,出现了远古人类社会“法”的萌芽。
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中华法制史化开始有文献记载的历史。
亘古往今,风云激荡,王朝更迭,屡废屡兴,历经数千年岁月洗礼,古代先驱圣贤们创立的法制思想和司法理念的精髓,亦然值得汲取和借鉴。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的法制文化,汲取外国法律文化的精髓,对于推进我国的民主与法治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法制理念引礼入法,礼法结合;以人为本,明德慎刑;权利等差,义务本位;法尚公平,重刑轻民;恭行天理,执法厚情;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家族本位,伦理法治;以法治官,明职课责;纵向比较,因时定制;统一释法,律学独秀;诸法并存,民刑有分;立法修律,判例为补;书法定罪,类推裁断;无讼是求,调处息争。
(二)中国法制思想的起源一、法的起源当原始阶段的风俗习惯靠国家强制力实施,而且体现的意志为国家意志时,这种风俗习惯即成为法二、中国法起源的特点1. 血缘关系的纽带随着国家的建立更加强韧2. 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威随国家的建立得以加强3. 刑起于兵:(1)首先用来惩罚战俘;(2)用于惩罚本部族内的士兵;(3)军事长官兼理司法;(4)战争本身就是惩罚。
4. 法出于礼:(1)礼是一种仪式,礼起源于祭祀;(2)礼是一种精神,在古代指宗法伦理;(3)礼是一种规范,礼是维护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的,具有差别性的规范。
三、中国法起源对后世的影响:1. 由于血缘关系纽带的加强,使家法、族法在中国古代法体系中成为法定一个重要形式、渊源;2. 亲亲、尊尊成为法的重要精神,在中国古代法制中,皇权至上成为重要特点之一;3. 中华法系以刑法为主;4. 礼法结合,即法律的道德化和道德的法律化。
(三) 夏、商、西周的法律制度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先民遵从的主要是习惯法。
夏代的法律总称“禹刑”,商代的法律总称“汤刑”,西周的立法包括制“礼”和作“刑”两个方面,“九刑”是西周刑律的统称,其中最重要的是赎刑性质的《吕刑》。
2018年宪法修改与新时代中国法治的发展
□秦前红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现行宪法的第5次修改,也是时隔14年之后的再度修改。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个国家法治秩序的根基,也是保持法治秩序统一和谐的最高判准。
尽管从学理上或许对法治秩序有着见仁见智的认知,但其核心无非是依据宪法原则和宪法制度首先形成以宪法为中心的法治秩序,然后经由法治秩序的牵引或规训形成国家秩序和社会秩序。
宪法秩序合理转换成国家秩序与社会秩序其实要求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做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
欲达致上述之目标,一国宪法首先必须处理好宪法规范性与宪法现实性的关系,以因应社会客观情势的变迁,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可预期性要求。
所谓宪法的规范性,通常指在满足社会一般正当性诉求的前提下,由宪法规范、宪法程序和行宪技术等组成的相对空间。
它一般包括宪法价值的自治性、规范制度的自足性和行宪技术的有效性。
所谓宪法的现实性则是指宪法的现实适应性,既指宪法要反映社会力量的对比关系,又指宪法要因应社会情势的变迁而保有弹性和调适之能力。
由于宪法规范的稳定和法律调整手段的时滞性,宪法的规范性和宪法的现实性之间永远保持着一种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既需要凭借宪法修改、宪法解释等宪法变迁途径来缓解或者消解,又需要在立宪活动中合理权衡规范性与现实性的比例关系,创制出良性宪法。
正如王晨副委员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中所说的那样:“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有生命力。
”将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序言,是新中国宪法作为一种新的宪法类型,所采取的有别于西方宪法的一种宪制叙事方式。
其目的在于宣示执政党的治国理政原则,凝聚社会价值共识,表征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由于执政党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阶段进行了积极的重大的探索,因而形成阶段化的理论成果和宝贵经验。
我国现行宪法的发展历程
我国现行宪法的发展历程
我国现行宪法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以下是我国现行宪法的主要发展历程:
1. 1954年:第一部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于1954年颁布实施,明确了中国是以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
2. 1975年:第二部宪法
在历经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后,中国于1975年颁布实施了第二部宪法。
该宪法强调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突出了党的领导地位。
3. 1978年:恢复宪法秩序
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中国政府意识到需要恢复宪法秩序。
于是在1978年通过决议,宣布第二部宪法失效,并恢复第一部宪法。
4. 1982年:现行宪法的颁布
1982年12月4日,中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新的宪法,即现行宪法,并于1983年生效实施。
这部宪法确立了四项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5. 1988年至2018年:宪法修正
自1988年以来,中国多次进行了宪法修正。
这些修正主要涉及经济改革、社会进步、法治建设和人权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最重
要的修正是2004年,明确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利。
总体而言,我国现行宪法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框架,并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前后30年之比较分析制度变迁的视角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前后30年之比较分析制度变迁的视角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过去三十年间,中国政治体制在持续变革与发展中的主要特征、驱动因素以及影响。
通过比较分析1978年至2008年和2008年至2018年这两个三十年阶段的政治发展,本文旨在揭示中国政治制度变迁的逻辑与路径。
研究将重点关注政治体制改革、政策决策过程、公民参与、以及国际关系等方面,力求全面、系统地展现中国政治发展的多维面貌。
本研究首先回顾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的中国政治发展历程,分析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面临的挑战以及取得的成就。
接着,本文将转向2008年以后的政治发展,探讨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政治体制如何适应新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中国政治发展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
制度变迁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不仅推动了政治体制的现代化,也塑造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通过比较分析两个三十年的政治发展,本文旨在为理解当代中国政治变革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制度变迁理论基础制度变迁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前后30年变化的重要视角。
制度变迁通常指的是社会制度在面对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时,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自我调整、优化甚至重构的过程。
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权力关系的调整、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革。
在中国,前后30年的政治发展进程中,制度变迁的表现尤为明显。
前30年,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制度探索和创新,包括土地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等,这些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事业而进行的制度变迁。
这些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的政治面貌,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后3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又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制度变革。
促进我国法律进步的十大案例(3篇)
第1篇一、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于1982年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部宪法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我国法律进步奠定了基础。
二、1997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我国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是我国刑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新刑法废除了死刑,完善了刑罚体系,明确了犯罪构成要件,强化了人权保障,对我国法律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为了适应国际规则,我国加快了法律法规的修订,如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等,推动了我国法律进步。
四、2003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明确了行政许可的范围、程序、条件和监督机制,规范了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行为,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对我国法律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五、2007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7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这是我国民法史上的一部重要法律。
物权法明确了物权的种类、取得、变更、消灭和保护等基本规则,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物权,对我国法律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201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10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明确了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责任承担方式、责任免除等基本规则,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对我国法律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七、2012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2年,我国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责任,强化了环境保护的法律保障,对我国法律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依法治国发展历程 概述及解释说明
依法治国发展历程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依法治国是指依据法律规范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原则,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种现代化社会管理方式,它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公正,并推动国家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依法治国的道路,通过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强化执法执行力度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就。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依法治国发展历程的起源与背景,然后详细描述其进程与里程碑事件,并分析相关政策与措施。
接着,文章将对依法治国的含义进行解释说明,并阐述其重要性。
最后,文章将总结历程与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同时探讨依法治国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解读中国依法治国发展历程,并明确其内涵和意义。
通过系统性地回顾中国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挑战,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依法治国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对依法治国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推动依法治国理念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实践。
参考文献:(如有)2. 依法治国发展历程2.1 起源与背景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基本方略之一。
起源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依法治国成为推动社会稳定、促进发展、保障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1982年,我国通过了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标志着我国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向。
2.2 进程与里程碑事件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积极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在立法、行政执行、司法审判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其中一些重要里程碑事件包括:- 1984年,中国首次实施了《行政诉讼法》,为公民提供救济途径,增强了行政机关的合法性和责任感。
- 1994年,我国通过《刑法》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了对犯罪行为的界定和惩治措施,并明确规定了人权保障原则。
学案3: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学习目标】一、教学目标:1.讲述法治使国家更强大的典型事例,表明法治是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
2.联系依法治国的实际,证实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解决纠纷的好处,表达法治让生活更美好的感悟。
3.针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误区,辨析法律与自由的关系,阐明法治保障对提高生活品质的作用。
4.描述法治中国的蓝图,阐述法治信仰的价值,提出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律尊严的行动方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
科学精神:在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领域辨识各种限制性条件,进行有理有据的研判,做出正确抉择,提出实现目标的合理方案。
法治意识:能够面对复杂情境问题,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多种实例,阐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式。
公共参与:解析公民参与国家立法、政府决策、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的途径和方式。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2.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课时安排】1课时【知识梳理】1、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法律体现着______________的意志,是实现______________的工具,它既维护______________,保障正常的______________。
在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近代以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逐渐成为现实,_______代替了__________,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
2、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华法系______________。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始制定______________,并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发布法律。
2018年大事记
2018年大事记2018年是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一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之年。
2018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政治秩序和谐稳定,社会文明进步,国际地位持续提高,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中国经济稳中向好2018年,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经济持续性增长,经济结构优化,社会进步明显,生活水平持续改善。
总体上看,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增速达到6.6%,实现了分化经济结构的良性循环,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不断改善。
二、政治秩序和谐稳定2018年,中国政治稳定局面得到维护,政治秩序和谐稳定,国家统一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得到巩固,社会管理保障体系得到完善,政改进程不断深入。
三、社会文明进步2018年,中国社会文明进步显著。
政府工作年度报告指出,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实施“清朗中国”战略,推进教育改革,推动社会文化发展。
社会文明水平总体上得到明显提升,改善公民的精神文明环境,有效推进创新发展、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四、国际地位持续提升2018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地位持续提升。
中国致力于发挥多边主义的作用,坚持维护改革国际秩序,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国家十九大以来,中国外交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以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以传播友好理念,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五、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步伐2018年,中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步伐。
政府工作年度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实现经济总体平稳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小康目标任务的完成,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保护不断改善,艰苦奋斗群众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2018年,中国取得了历史性的积极发展成果,为全世界发展和和平带来积极正能量。
2019年,中国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把握战略机遇,继续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为世界发展带来更多积极正能量。
依法治国的发展历程
依法治国的发展历程
依法治国是指国家依照法律来行使权力、管理国家事务、保障公民权利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原则。
下面是中国依法治国发展的主要历程:
1.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制定了一系列基本法律,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为国家的法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 1978年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推进法治建设,提出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重要思想。
在此期间,中国陆续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法律法规,建立了现代法治体系。
3. 1999年:中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这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行政诉讼法治化的新阶段。
4. 2004年:中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这是中国首部全面规范物权制度的法律,对于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财产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5. 2014年:中国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战略部署,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必然要求。
6. 2018年:中国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同时也强调依法治国和全面依法治国。
总的来说,中国依法治国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完善法治体系、加强法治意识、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
随着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提升,依法治国将继续成为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和原则。
改革开放40年的法治变迁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法治变迁王鲁豫(中共洛阳市委党校河南洛阳471000)[收稿日期]2018-08-06[作者简介]王鲁豫(1980~),女,河南濮阳人,硕士,河南洛阳市委党校法学与科技文化教研部,讲师。
研究方向:法理学、法史学。
[内容提要]今年是改革开放的40周年,历经40年的法治建设,法治不仅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更是国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从“以法治国”到“依法治国”再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对法的认识不断深化。
[关键词]以法治国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D O I 编码]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8.04.001[中图分类号]D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87(2018)04-005-05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取得前所未有巨大成就的四十年。
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整体小康指日可待;文化事业日渐兴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①。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我国的法制建设则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粗疏到精细,从草率到系统。
一、“以法治国”开启了治国理念的新篇章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却未能孕育诸如“契约”、“自由”、“意思自治”等现代法律术语、法治理念。
新中国的法制建设起步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随着经济的恢复和生产力的发展,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
这就需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而经济的发展则需法律予以维护和保障,因此法制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
1950年,政务院颁布了《婚姻法》和《土地改革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6年,国务院起草了《刑法草案》和《民法草案》……但随着“匈牙利事件”的爆发和苏联修正主义的上台,我们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在治理国家上开始“以阶级斗争为纲”、“轻法制、重人治”,法治亦由此步入20年的低谷。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作者:王寿林来源:《观察与思考》 2018年第9期提要: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反思,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不断加大民主法治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通过确立人大权威、强化行政法治、推进司法公正、完善政治协商、实行吏治新政、夯实自治根基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公民权利边界不断拓展,公共权力边界逐步明晰,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建设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稳步推进。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作者王寿林,男,空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100097)。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反思,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不断加大民主法制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本文拟通过人大立法、行政法治、司法公正、政治协商、基层治理等视角,阐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一、确立人大权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有权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制定国家基本法律,选举或罢免国家领导人,审查和批准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规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撤销或改变国务院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监督和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在该地区内依法行使地方国家权力。
从近些年“两会”所产生的“眼球效应”,似乎很难想象40年前人大制度的凋敝。
那时,人大尽管在理论上贵为国家政体,但历经“十年浩劫”之后可谓“万物复苏、百业待兴”。
基于历史的经验教训,重建人大这一最重要的民主体制,是改革开放后的必然选择。
1979年7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刑法、刑事诉讼法等7部法律,这是改革开放后法律制度建设的第一批成果。
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历程
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历程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依法治国方面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初期到现代中国的依法治国实践,探讨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执政初期,面临着社会经济转型和政治稳定的巨大挑战。
为了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加强社会稳定,中国共产党首先进行了一系列的法制建设。
在1954年,中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为国家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随后,中国逐步建立了民法、刑法、行政法和经济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国家的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然而,中国的法制建设在执政初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法律的执行和实施不够严格,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开始进行司法体制改革和法治建设。
在1982年,中国通过了第一部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为国家的法制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后,中国在199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进一步完善了刑法和刑事诉讼制度。
这些改革和法制建设的举措为中国的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21世纪初,中国进一步加强了依法治国的力度。
在2004年,中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为国家的行政管理和行政法制建设提供了法律支持。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监察体制改革,建立了国家监察委员会,提高了反腐败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这些举措进一步加强了中国的法治建设,推动了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近年来,中国继续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2018年,中国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明确了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地位,为中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网络法治和信息安全的建设,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
同时,中国还加强了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总体来说,中国在依法治国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国宪法发展历程
我国宪法发展历程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次修正是在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这次修正主要是根据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对宪法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
同时,宪法保障了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并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第二次修正案。
此次修正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了毛泽东时代的政治导向,强调了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大民主和无产阶级文化革命。
1978年到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宪法的第三次修正案。
这次修正主要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为了适应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调整了宪法中的部分内容,加强了个人经济权利的保护。
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宪法的第四次修正案。
这次修正主要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导,为了推动改革开放进程,强调了市场经济的地位,同时也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宪法发生了重要变化。
修正案强调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涉及了一系列法治原则和法治机构的设立,进一步推动了国家的法治建设。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再次通过,这是宪法第七次修正。
这次修正的主要内容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强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反映了国家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到目前为止,我国宪法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七次修正,从初步建立宪法保障国家政权发展的条文,到逐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法律基础,不断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保障宪法权威和依法治国的原则。
总体来说,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既强调了政治指导,也注重了法治建设。
随着时代的变迁,宪法也应不断适应和完善,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提供更好的保障。
从法制到法治 40年的一字飞跃
从法制到法治 40年的一字飞跃作者:寇佳丽来源:《经济》2018年第18期要确定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时间表并不容易。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时间里,因为各种历史原因,“法治”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法治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取得进步。
法治是治吏,是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逐渐由革命向建设转变。
20世纪50年代,中央政府连续提出加强法制建设、制定立法计划,起草宪法、民法以及刑法典。
1978年12月,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在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同时提出了有关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直到此时,最常出现的还是‘法制’这个词,强调制度建设。
1996年,我的老师王家福在中南海作题为‘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讲座,为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为讲义起草第四部分的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学术界系统地阐述“法治”理念后,国家政府部门逐渐采用。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明确了新的十六字方针。
现代法治理念的核心是治吏,限制公权力的滥用,保护民众权益。
对此,刘俊海解释,说到底,法治就是法理上的委托代理关系。
人民群众将特定的权力交给代理人(政府部门)去行使,授予代理权的领域,公权力机关可以行使;没有授予的权力,公权力机关就不能行使。
法治的作用即在于此。
不过,法治并非冻结公权力的行使,而是敦促政府机关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以为公众谋福利为目的,更好地行使权力。
人权保护的里程碑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告诉《经济》记者,在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一些案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保护民众权利的角度看,2003年的孙志刚案不能不提。
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历程
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
以下是关于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历程的一些重要时间节点:
1978年:中国开启改革开放。
在此之前,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法治理念相对薄弱。
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开始进行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型,为依法治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将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针,确立了法律权威和法治原则。
1997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这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的行政诉讼法,为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同时,这也标志着中国在法治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0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
这两部法律分别规定了法官和检察官的组织和职责,为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和专业化提供了法律保障。
201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侵权责任为核心的民法典,为保护民众合法权益、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和加强法治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201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第一章第五条,强调党的领导必须以法治为依托,加强了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些重要时间节点的背后,是中国在依法治国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发展,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提升司法公正性和规范性。
目前,中国正致力于以法治为基础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在各个领域的深入推进。
依法治国时间线梳理
依法治国时间线梳理以下是中国依法治国发展历程的时间线梳理:1. 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探索市场经济和法治建设。
2. 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订通过,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明确确立了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
3. 1995年,中国成立了首个地方性法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试点。
4. 1996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这是中国法治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5. 1997年11月,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之一就是要坚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为法治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6.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多部重要法律,这标志着中国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7. 2014年11月15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这是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又一次重要里程碑。
8. 2016年3月1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等多部重要法律,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法律制度。
9.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将监察机关的职责和权力明确规定为对公职人员实施监察,这标志着中国依法治国取得了重大进展。
10. 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民法典”命名的法典,标志着中国法治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制三十屏总前言中华法制文化源远流长。
在原始氏族社会末期,出现了远古人类社会“法”的萌芽。
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中华法制史化开始有文献记载的历史。
亘古往今,风云激荡,王朝更迭,屡废屡兴,历经数千年岁月洗礼,古代先驱圣贤们创立的法制思想和司法理念的精髓,亦然值得汲取和借鉴。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的法制文化,汲取外国法律文化的精髓,对于推进我国的民主与法治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法制理念引礼入法,礼法结合;以人为本,明德慎刑;权利等差,义务本位;法尚公平,重刑轻民;恭行天理,执法厚情;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家族本位,伦理法治;以法治官,明职课责;纵向比较,因时定制;统一释法,律学独秀;诸法并存,民刑有分;立法修律,判例为补;书法定罪,类推裁断;无讼是求,调处息争。
(二)中国法制思想的起源一、法的起源当原始阶段的风俗习惯靠国家强制力实施,而且体现的意志为国家意志时,这种风俗习惯即成为法二、中国法起源的特点1. 血缘关系的纽带随着国家的建立更加强韧2. 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威随国家的建立得以加强3. 刑起于兵:(1)首先用来惩罚战俘;(2)用于惩罚本部族内的士兵;(3)军事长官兼理司法;(4)战争本身就是惩罚。
4. 法出于礼:(1)礼是一种仪式,礼起源于祭祀;(2)礼是一种精神,在古代指宗法伦理;(3)礼是一种规范,礼是维护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的,具有差别性的规范。
三、中国法起源对后世的影响:1. 由于血缘关系纽带的加强,使家法、族法在中国古代法体系中成为法定一个重要形式、渊源;2. 亲亲、尊尊成为法的重要精神,在中国古代法制中,皇权至上成为重要特点之一;3. 中华法系以刑法为主;4. 礼法结合,即法律的道德化和道德的法律化。
(三) 夏、商、西周的法律制度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先民遵从的主要是习惯法。
夏代的法律总称“禹刑”,商代的法律总称“汤刑”,西周的立法包括制“礼”和作“刑”两个方面,“九刑”是西周刑律的统称,其中最重要的是赎刑性质的《吕刑》。
夏、商、西周时期立法的主要特点是以习惯法为基本形态,法律是不公开、不成文的。
夏朝实行“天命、全罚”制度,商代有“神判”制度,西周强调贯彻“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法制指导思想,以及“刑罚世轻世重”的刑事政策,都是具有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的法律制度,对中国后世的法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皋陶造狱的文字记载古籍文献有关皋陶造狱的记载有许多,《急就章》:皋陶造狱法律存;《广韵》:狱,皋陶所造;《唐律疏义》:皋陶造狱。
中国古代监狱中都恭奉皋陶的画像。
上图为山西洪洞县志关于皋陶造狱。
商代文字所见刑罚青《左传》说“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晋书》记载:“夏后氏之王天下也,则五刑之属三千。
”商代刑罚制度有进一步发展,《荀子·正名》称:“刑名从商。
”可见商代刑名对后世影响之大。
据文献记载,当时常用的刑名主要有墨、劓、剕(刖)、宫、大辟五种,并已得到殷墟甲骨文的印证。
五行之外,还有许多酷刑,如孥戮、劓殄、炮烙、剖心、脯等。
可见其刑罚有较大的随意性。
炮烙之法南纣王荒淫无道,“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并作“炮烙之法”:用青铜制成空心铜柱,蹭燃烧木炭,将铜柱烧红,对敢于议论他是非之人,即绑在铜柱上活活烧死,或命之行走于铜柱之上,因烤烫而落于火炉烧死。
纣王的凶残暴虐,加速了商朝的灭亡。
大孟鼎:明德慎罚大孟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为周康王23年贵族盂铸的祭器,与之前成王时期铸的铜器班簋、师旅鼎,均记载了“明德慎罚”的法制思想。
大盂鼎内壁铸有铭文19行291字,记述康王命盂管理兵戎,并赐给香酒、命服、车马及1700余名奴隶之事,其中内容进一步强调“敏谏罚讼”主张。
意思是决讼断狱要规定期限,不得滞留,以防滥狱、滞狱,为研究本周奴隶制度、法律制度的重要史料。
该鼎传流至今历经数千年,过中曲折,令人慨叹。
吕候制刑——训匜西周中期周穆王命司寇吕候制刑,他废止严酷的旧法,以“明德慎罚”为原则,“作修刑辟”。
史传《吕刑》有“墨、劓、剕(刖)、宫、大辟”五刑,共三千条。
原本今文《尚书》中现存《吕刑》一篇。
其中记载着触犯刑法的人可以上交一定财物而免除一定的刑罚。
1975年陕西岐山县董家村出土了一件西周中晚期青铜器---训匜,在其上铭文157字,记述了周王重臣伯阳父依据当时的刑法处理了一件案子,因诬告上级训,一位任牧牛的小官被判处鞭打1000、黥面、免职,也可按照当朝法典交金(铜)300鑀鞭打500处理。
训最后收到了金制作了这件青铜器。
法律事件:武吉本是樵夫,姜子牙钓于磻溪,二人相遇认识了在胃水旁钓鱼的姜太公(子牙),见子牙用直钩钓鱼大笑,子牙看武吉气息断曰:“今日入城打死人”。
武吉怒别,担柴入城,误触王相致死,文王画地为牢,武吉后被暂释,照顾老母至秋后正法,老母令其找姜子牙求救,太公收其为徒,授兵法,又令其挖坑施咒破解先天数。
秋后不见武吉伏刑,文王演先天数,以为武吉已畏罪自杀,后文王碰见武吉,武吉引文王见姜太公,受封武德将军,师徒二人为文王效力。
(四)春秋、战国的法律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处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诸候国通过破处西周在宗法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变革举措,使得以成文法为主体的新的法律体制开始在更大的范围内,以更成熟的形式建立起来。
郑国子产“铸刑书”、邓析著“竹刑”、晋国“铸刑鼎”、魏国李悝制定的《法经》等,都是这个时期法制变革运动的代表性成果。
中国古代社会中,影响最大的两大学术流派——儒家和法家的主要政治法律思想,也都在这一时期内成熟并在政治舞台上发挥广泛的影响。
管仲:以法治国管夷吾,字仲,人称管仲。
曾做过三次小官都被辞退。
齐桓公执政后,拜管仲为相。
管仲立号令,定刑罚,竭尽全力,帮助齐桓公治国安邦,使齐国由乱到治,民心整齐,终于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霸,管仲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管仲死后,出现了一部名为“管子”的书,内容复杂,其中很多体现法家治国思想的内容,但并非管仲一人之言。
李悝:成文法典之鼻祖李悝,魏国人,相传是儒门弟子子夏的弟子。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成文法典,它确立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立法宗旨,成为后世历代刑事立法的重要指导思想。
《法经》共六篇,《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分立篇目,初步创立了成文法典的篇章体例结构,对后世的法典编纂与立法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魏国变法成功,引起了各国竟相效仿,一时间,变法称为当时的时代潮流。
历史事件:商鞅变法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卫国人,姓公孙,名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法家代表人物之一。
商鞅于公元前356年下令变法:将《法经》推行于秦国,厉行“法治”、“重刑”,同时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授爵制;废止宗分封制,建立国君集权制等。
公元前350年,秦从雍(今陕西省风翔县)迁都咸阳,商鞅再次下令变化,统一度量衡,平斗桶、设置县令等。
由于变化触犯了守旧势力,加之其刑戮太重,遭到国人公愤,招致灾祸。
秦孝公死后,商鞅仍自恃相国,遂遭贬。
在逃亡他国途中被擒,受到五马分尸之刑。
(五)秦朝的法律制度秦朝是中国古代成文法法律体系全面确立时期。
公前无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专制王朝,确立了几千年中国传统政治格局和政治模式。
秦朝奉行的是法家学派的“法治”、“重刑”等理论,而且在实践上贯彻得比较彻底,秦代的法律制度很自然地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
从整个中国法制史上看,秦代法制特色是极为鲜明的。
自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出土以后,许多以前鲜为人知的秦代法律得以重现于世。
秦朝审判机构图汉承秦制,地方仍实行行政权与司法权合一制度。
成帝时遇有重大案件,实行丞相、御史大夫、廷尉、宗正等高级官吏共同审理。
至东汉时期,在尚书令、仆射以下分设六曹,地方司法审判机构也由原来的两级增加到三级。
魏晋南北朝基本沿用汉制,中央最高审判机关为廷尉,北周时称为大司寇,北齐时称为大理寺。
地方司法由县、郡、州行政长官兼理。
《法律答问》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11号秦墓中发掘出土了一大批秦代竹简,统称为“睡虎地秦墓竹简”,简称“云梦秦简”。
竹简共1155枚,残片80枚,分类管理为十部分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
有关法律的部分,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属于秦律;第二类是对秦律的解释;第三类是对官吏审理案件的原则要求、治狱程式、调查勘验等方面的规定,也有一些具体案例;第四类是要求官吏应遵守的一些行政规则和要求。
从中可以发现秦代进行了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并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
它是今人考察和研究秦朝法律最重要的史料。
法律事件: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
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禁止私学,学法令者以官吏为师。
此即“焚书”。
次年,术士候生和卢生暗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
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犯禁者四百六十余儒生,全部坑杀。
此即“坑儒”。
两事件合称“焚书坑儒”。
(六)汉朝的法律制度汉高祖入咸阳,与民约法三章。
《九章律》承前启后,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法律制度的基本确立。
汉朝法律体制,从风格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是指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前,主要是“汉承秦制”,就是在秦代留下的法律框架内进行局部改造,形成了一套与秦代法制有根本差别的法律体制;后期则是指汉武帝继位,采纳董仲舒“黑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了“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创立了三纲五常、春秋决狱等制度,从此走上了儒家经义法律化和法律制度儒家化的道路。
张家山汉简:湖北江陵砖瓦厂取土,发现了张家山247号汉墓。
1983年12月,荆州博物馆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漆耳杯、漆盒、木俑等器物,最重要的是出土了1236枚竹简。
根据出土文物推测,这是西汉早期一个低级官吏的墓葬,这位官吏,通晓法律,能计算,好医术、导引。
竹简内容涉及西汉早期的律令、司法诉讼、医学、导引、数学和军事理论等,是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
张家山汉简有《二年律令》、《奏谳书》等。
其中,《二年律令》是研究西汉法律制度的重要资料,共有律二十七种,令一种。
萧何(公元前257年—公元前193年)萧何(公元前257年—公元前193年),西汉初期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