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导学案

合集下载

《保护我们的环境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保护我们的环境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保护我们的环境》导学案《珍爱我们的环境》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了解环境珍爱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应该如何积极参与环境珍爱工作。

一、导入环节1. 引入话题: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环境珍爱。

你们知道环境珍爱为什么重要吗?环境珍爱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2. 观看视频:播放一段关于环境珍爱的视频,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二、知识讲解1. 什么是环境珍爱:环境珍爱是指采取各种措施,珍爱和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确保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2. 环境污染的风险: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污染形式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的风险。

3. 环保行动:勤俭用水、勤俭用电、垃圾分类、植树造林、减少碳排放等环保行动。

4. 环境珍爱法律:我国《环境珍爱法》等环保法律的内容和意义。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地区空气污染严重,导致居民健康受到影响。

请你们思考,该地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2. 案例二:某学校开展了“绿色校园”环保活动,请你们列举几个可以参与的环保行动。

四、问题探究1. 你认为环境珍爱与每个人都休戚与共吗?为什么?2. 你能说出几个你平时可以做的环保行动吗?五、拓展延伸1. 请大家自行搜索一些有关环境珍爱的资料,分享给同砚们。

2. 请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你们对环境珍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你们认为自己应该如何积极参与到环境珍爱中呢?七、作业安置请同砚们写一篇关于环境珍爱的作文,谈谈你们的看法和建议。

八、教室反馈请学生就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反馈,看看他们对环境珍爱的认识和态度是否有所改变。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会对环境珍爱有更深入的认识,并愿意积极参与到环保工作中去,共同呵护我们共同的故里。

愿我们的环境越来越美好!。

下学期六年级-生态环境保护与生命安全教案

下学期六年级-生态环境保护与生命安全教案

下学期六年级-生态环境保护与生命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生态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掌握基本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1. 生态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介绍生态环境的概念,解释其重要性。

- 分析生态环境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

2.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正负面影响。

-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

3. 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方法- 介绍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分析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生态环境保护。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态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导入(10分钟)- 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环境的概念。

主体(35分钟)- 讲解生态环境的概念,解释其重要性。

- 分析生态环境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

总结(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入(10分钟)- 通过案例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主体(35分钟)-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正负面影响。

-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

总结(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 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方法导入(10分钟)-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主体(35分钟)- 介绍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分析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生态环境保护。

总结(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 布置作业。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 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

- 图片或视频资料。

- 案例分析。

六、教学建议-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

五年级下册《环境。生态。保护》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环境。生态。保护》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环境。

生态。

保护》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内涵,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素养。

4. 引导学生学会从身边的环境问题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环境与人类1. 第1课:我们的地球- 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第2课:人类与自然- 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单元:生态环境问题1. 第3课:水资源问题- 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第4课:土地资源问题- 掌握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探讨土地资源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三单元:环境保护措施1. 第5课:垃圾分类与处理- 学习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了解垃圾处理的技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第6课:节能减排- 让学生掌握节能减排的基本方法,培养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

第四单元:青少年环保行动1. 第7课:绿色出行- 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2. 第8课:环保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保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环保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合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环保的重要性。

3. 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讨论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作业中对环境问题分析的深度及提出的解决方案。

3. 学生实践活动的参与及表现: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评价其在活动中的表现。

五、教学时间本教学计划共计8个课时,每课时40分钟。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环境。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导学案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导学案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和表现。

2、分析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3、探讨应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策略和措施。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和特点。

(2)理解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2、难点(1)分析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2)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案。

三、知识梳理(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1、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最为突出的气候变化问题。

由于人类活动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导致地球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增强,气温逐渐升高。

这不仅影响了气候模式,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暴雨、干旱、飓风等,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农作物减产等。

2、臭氧层破坏臭氧层位于平流层,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然而,人类活动排放的氯氟烃等物质,导致臭氧层出现空洞,使得更多的紫外线能够到达地面。

这增加了人类患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的风险,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生物的繁衍。

3、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人类的活动,如森林砍伐、过度捕猎、环境污染等,导致大量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削弱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影响了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4、酸雨酸雨是指 pH 值小于 56 的降水。

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化学反应形成酸性物质,随降水落到地面。

酸雨会损害土壤和水体,影响植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5、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滥砍滥伐等,导致土地逐渐退化,植被减少,土壤肥力下降,最终形成荒漠。

土地荒漠化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还导致沙尘暴等灾害频繁发生。

《环境问题导学案》

《环境问题导学案》

《环境问题》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内容,学生能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原因和解决方法,提高环保认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一、导入
1. 通过观看环境珍爱宣传片或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2. 提出问题:你认为环境问题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要珍爱环境?
二、进修环境问题
1. 环境问题的现状:介绍举世和国内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围城等。

2. 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如工业化、城市化、能源消耗过度等。

3. 环境问题的影响:讨论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如健康受损、生态平衡被破坏等。

三、探讨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
1. 改变生活方式:提倡低碳生活、减少应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2. 加强环境珍爱法律法规:宣传环境珍爱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呼吁大家恪守环保法规。

3. 积极参与环保行动:鼓励学生参与环保志愿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

四、展开讨论
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2. 个人思考:每位学生写下自己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和对策,展示出环保认识和行动力。

五、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环境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珍爱环境的重要性,激发了环保认识,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建设美丽的故里。

六、作业
1. 撰写一篇关于环境问题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参与一项环保志愿活动并写下心得体会。

以上是本节课的导学案内容,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积极参与,共同为环境珍爱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5.1.2《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导学案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5.1.2《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导学案

《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人与其他生命之间应该和谐共处;分析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及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性。

2、培养学生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3、激发学生树立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强烈意识,并能时刻警示自己和他人付诸于实际行动中。

二、学习重点、难点:人与自然如何相处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朗读课本P5“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完成对本课的初读2、开始课本的第2次阅读,边阅读边找出重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可以离开大自然而独自生活吗?(2)我们为什么要尊重大自然?(二)小组合作交流:(1)人类可以离开大自然而独自生活吗?答:不可以,因为人的生命孕育于自然,也依赖于自然。

我们的衣、食、住、行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都是大自然的恩赐。

没有大自然,没有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人类也就不可能存在。

因此,我们要尊重自然,自觉地维护生态平衡(2)我们为什么要尊重大自然?答:1.人的生命孕育于自然,也依赖于自然。

2.我们的衣、食、住、行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都是大自然的恩赐。

没有大自然,没有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人类也就不可能存在。

3.人类对大自然的危害(人口数量的激增,对环境的过度开发,科技手段的无节制使用等),既污染了自然环境,又破坏了生态平衡,以致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受到威胁。

面对这种危机,我们必须警醒。

我们要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的星球保持恒久的美丽。

温馨提示怎样关爱周围的生命?1、严禁乱砍乱伐树木(忘记沙尘暴了吗?)2、严禁捕杀、食用野生动物(非典怎么来的?)3、建立自然保护区、动物保护区4、从保护环境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思考: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小事有哪些?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小事1、使用布袋2、尽量乘坐公共汽车3、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4、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5、提倡步行、骑自行车6、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7、不燃放烟花爆竹8、双面使用纸张9、节约粮食10、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11、消费肉类要适度12、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13、尽量购买本地产品14、拒绝过分包装15、随手关灯,节约用电16、使用节约型水具17、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18、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19、少使用发胶20、少用罐装食品、饮品21、不参与残害动物的活动22、不鼓励买动物放生。

2023年一中“五步生态课堂”优秀导学案评比活动方案

2023年一中“五步生态课堂”优秀导学案评比活动方案

2023年一中“五步生态课堂”优秀导学案评比活动方案活动名称:____年一中“五步生态课堂”优秀导学案评比活动方案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加强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实践能力,我校决定开展一场“五步生态课堂”优秀导学案评比活动。

活动目的:1. 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习惯;2. 提升教师的导学案编写水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3. 搭建学生交流平台,分享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资源。

活动对象:全校教师和学生。

活动时间:____年10月至12月。

活动流程:第一步:活动宣传(10月上旬)1. 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在校内各个显眼位置;2. 制作宣传材料,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和班级微信群进行推送;3. 在班会和教务会上介绍活动内容和意义。

第二步:导学案编写和提交(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1. 教师根据自己所任教科目和年级,编写符合“五步生态课堂”要求的导学案;2. 导学案内容要与环境保护教育相关,包括知识点讲解、案例剖析、实践活动等;3. 导学案格式要规范,内容要全面,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4. 导学案提交截止日期为11月中旬。

第三步:评审和筛选(11月下旬)1. 由教务处组织评委会,由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老师担任评委;2. 评审标准包括导学案的内容完整性、创新性和实效性等;3. 根据评审结果,筛选出各年级各科目的优秀导学案。

第四步:优秀导学案分享(12月上旬)1. 在学校的导学案资源库中,收集整理优秀导学案;2. 通过学校的网络平台或学校公告栏,发布优秀导学案信息;3. 组织学生代表上台分享优秀导学案,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交流。

第五步:颁奖和表彰(12月下旬)1. 在学校举行颁奖典礼,对优秀导学案进行表彰;2. 颁发优秀导学案证书和奖品,并在学校网站公布获奖名单;3. 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致辞,对活动进行总结。

资源保障:1. 学校提供导学案编写的指导意见和范例;2. 学校为优秀导学案奖励上报相关教育局和单位,争取资金支持;3. 学校提供活动所需的场地、设备和材料。

《生态保护与国 家安全》 导学案

《生态保护与国 家安全》 导学案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生态保护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2、掌握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

3、了解我国在生态保护方面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4、培养关注生态环境、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的内在联系。

(2)我国生态保护的现状与挑战。

2、难点(1)如何从国家安全的高度看待生态保护问题。

(2)生态保护策略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应用。

三、知识链接1、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2、国家安全的概念和范畴国家安全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多个领域。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态破坏导致的自然灾害的图片或视频,如洪水、泥石流、沙尘暴等,引发学生对生态问题严重性的思考,进而引出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的主题。

(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1、维持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环境因素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良好的生态平衡有助于维持物种多样性、保障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

2、提供生态资源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食物、木材、药材、清洁的水和空气等。

保护生态环境能够确保这些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

3、促进经济发展生态旅游、绿色农业、可再生能源等生态友好型产业的发展,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同时减少对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依赖,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的关系1、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生态破坏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疾病传播、资源短缺等问题,威胁到国家的生态安全。

2、生态问题影响国家的政治稳定大规模的生态灾害可能引发社会不满和动荡,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和治理能力,进而威胁到政治稳定。

第六课 三框 保护环境导学案

第六课  三框  保护环境导学案

第六课三框保护环境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环境问题及我国面临主要的环境问题。

2.明确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因素及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

3.理解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必要性,及我国面临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

学习重点:环境问题的危害和我国面临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

学习难点: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学习流程:一、导入新课(4分钟):多媒体播放沙尘暴,98年洪水,泥石流等图片二、解读目标(3分钟):三、自主学习(10分钟):1.什么是环境问题?表现那两个方面?2.我国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造成环境的因素有哪些?3.环境问题带来哪些危害?4.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做出怎样的选择?5.怎样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关系?6.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国家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四、合作探究(10分钟)活动一你能列举我们周围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吗?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是怎样的?活动二环境问题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迫使我们怎样选择?活动三我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没人写两条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

五、展示提升(8分钟)认真观察四幅图,回答以下问题:(1)、这四幅图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2)、此问题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3)、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个问题?((4)、针对这个问题青少年应怎么做?六、归纳小结(3分钟)七、达标测试(10分钟)1.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A、总体在改善,局部在恶化B、总体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局部有所改善C、治理能力超过破坏速度,有理由乐观D、治理能力赶不上破坏的速度,不容乐观2. 对沙尘暴问题,下列选项中认识错误的是()A、沙尘暴再次向人们敲醒了警钟;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B、沙尘暴肆虐的重要原因在于人们不适当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环境C、沙尘暴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D、解决沙尘暴的出路是减缓经济和社会发展3.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20:30~21:30熄灯一小时,展示公众对达成全球新的应对气候变化协议的支持。

《建设自然保护区,维护生态安全》 导学案

《建设自然保护区,维护生态安全》 导学案

《建设自然保护区,维护生态安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保护区的概念、类型和功能。

2、认识建设自然保护区对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意义。

3、分析当前自然保护区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4、探讨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措施。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2)建设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2、难点(1)如何应对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困难和挑战。

(2)制定切实可行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三、知识梳理(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类型1、概念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类型(1)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等类型。

(2)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包括野生动物类型和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3)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包括地质遗迹类型和古生物遗迹类型自然保护区。

(二)自然保护区的功能1、提供生态服务自然保护区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净化空气和水质等,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

2、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珍稀濒危物种提供栖息地,保护物种的基因库,维护生物多样性。

3、科学研究为生态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天然实验室,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4、教育和文化价值具有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功能,能够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文化素养。

5、促进经济发展通过生态旅游等方式,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建设自然保护区对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意义1、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防止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

2、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为珍稀濒危物种提供生存和繁衍的空间,避免物种灭绝,保护地球的生物基因库。

3、应对气候变化森林、湿地等自然保护区能够吸收和储存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珍爱地球保护环境》(导学案)-主题班会

《珍爱地球保护环境》(导学案)-主题班会

珍爱地球保护环境导学目标1.了解地球资源的紧缺性,认识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影响。

2.掌握正确的环保知识,形成珍爱地球的意识。

3.鼓励同学们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热身活动1.演讲环节: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介绍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2.互动活动:将学生分组,让每组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想出能够锻炼身体同时也保护环境的小活动,并进行展示比赛。

正文内容一、资源的紧缺性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但我们的家园正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全球人口总数不断攀升,市场需求增加,加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导致资源的消耗速度加快,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特别是对于非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如石油、煤炭,这些能源不仅资源有限,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概念已经不存在,且使用它们还会污染环境,加剧气候变化等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珍爱我们的地球。

二、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影响在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吸入到各种污染的空气,有时还要喝下含有重金属和其他重要物质的水。

不时有猩红热、霍乱和其他传染病的疫情爆发,这种情况极大地威胁着全球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存权利。

此外,环境污染还会影响繁殖和生存的动物、植物,加速生命灭绝的速度,降低了生态平衡的质量。

因此,我们必须关注环境污染的影响,尽量减少它的影响。

三、正确的环保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不管是小孩子还是大人,都可以采取一些小的举措,来珍爱我们的地球。

例如:1.减少用纸张及纸制品。

2.及时关灯节约能源。

3.使用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4.鼓励大家坐公共交通工具,来减少污染和节约能源。

5.娱乐活动中尽量多运用纯自然与无毒素环保材料,如相纸、多面玻璃。

四、从身边小事做起珍爱地球保护环境是从身边小事做起。

针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应该多多关注减少污染和节约使用能源,从身边小事做起,逐渐形成我们珍爱地球的意识。

例如,我们可以在进行下一次购物时,选择可以回收的商品或农产品,选择可再生的能源,节约能源,并对那些污染我们宝贵环境的机构提出批评。

《我们不乱扔导学案-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我们不乱扔导学案-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我们不乱扔》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乱扔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 掌握正确的垃圾分类及处理方法。

3. 培养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二、导学内容:1. 看视频《我们不乱扔》并讨论。

2. 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3. 探讨如何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三、导学流程:1. 看视频《我们不乱扔》,了解不乱扔垃圾的危害。

2. 分组讨论视频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不乱扔垃圾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危害?- 你有没有乱扔垃圾的经历?感触如何?- 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3. 讲解垃圾分类知识,介绍不同种类垃圾的分类方法及处理方式。

4. 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让他们亲自动手实践如何正确分类处理垃圾。

5. 分组讨论如何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提出具体可行的环保建议。

6. 合班展示讨论结果,共同制定环保行动计划。

四、导学要点:1. 不乱扔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2. 垃圾分类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学会正确分类处理垃圾。

3. 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从小事做起,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堂笔记,总结视频内容及讨论要点。

2. 撰写一篇小作文,谈谈自己对环保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3. 搜集当地的环保信息,了解当地环保组织及活动,选择一项参与并撰写心得体会。

六、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清理校园垃圾、种植绿化树木等。

2. 鼓励学生在家庭中推广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家人一起参与环保行动。

3. 尝试开展环保主题的文化活动,如举办环保知识竞赛、观影会等,增强环保意识。

第二课时一、导入你有没有看到过身边的人乱扔垃圾?或者自己有没有随手扔掉垃圾而不负责任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我们不乱扔》,正是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引起我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养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二、阅读理解1. 你认为作者为什么对乱扔垃圾感到生气?请简要说明原因。

《活动课_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导学案》

《活动课_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导学案》

《活动课_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导学案《活动课_合理利用与珍爱自然资源》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珍爱方法。

3.培养学生珍爱环境、珍惜资源的认识。

导学内容:1.什么是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的分类。

3.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珍爱方法。

导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观点。

2.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二、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15分钟)1.讲解自然资源的定义:指自然界中人类利用价值的各种物质和能源。

2.介绍自然资源的分类:可更生资源和不可更生资源。

3.让学生分组讨论可更生资源和不可更生资源的例子,并做简单汇报。

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20分钟)1.讲解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勤俭应用、循环利用、科学开发等。

2.组织学生小组展开讨论,探讨如何在平时生活中合理利用水、能源等资源。

3.引导学生制定相关行动计划,例如减少用水、勤俭用电等。

四、自然资源的珍爱方法(20分钟)1.讲解自然资源的珍爱方法:减少污染、珍爱生态环境、推广绿色生活等。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讨如何珍爱环境、珍惜资源。

3.引导学生制定相关珍爱计划,例如参与环保活动、减少应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让学生总结今天的进修内容,强调合理利用和珍爱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思考未来如何更好地珍爱环境、珍惜资源。

六、作业安置(5分钟)1.安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如何合理利用和珍爱自然资源的小作文。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践行珍爱环境、珍惜资源的理念。

导学案评判:本次导学案通过引入活动课的形式,结合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自然资源的观点、分类以及合理利用和珍爱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环保认识和珍惜资源的态度。

同时,通过互动讨论和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进修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环保认识。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导学案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导学案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等。

2、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和解决措施。

3、培养关注环境问题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的表现及成因。

(2)掌握主要环境问题的危害和解决途径。

2、难点(1)综合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培养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意识。

三、知识梳理(一)环境污染1、大气污染(1)成因:工业废气、交通尾气、燃烧化石燃料等排放大量污染物。

(2)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3)危害:影响人类健康,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影响气候变化,加剧温室效应;破坏生态平衡,危害动植物生存。

2、水污染(1)成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

(2)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重金属、有机物等。

(3)危害: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导致水质恶化,影响人类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传播疾病。

3、土壤污染(1)成因: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的堆放;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污水灌溉等。

(2)主要污染物:重金属、有机物、农药残留等。

(3)危害: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破坏土壤生态系统。

(二)生态破坏1、森林破坏(1)成因:滥砍滥伐、开荒种地、森林火灾等。

(2)危害: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减少生物多样性;影响气候调节功能,加剧温室效应。

2、草原退化(1)成因:过度放牧、开垦草原、气候干旱等。

(2)危害:土地沙化加剧,沙尘暴频繁发生;减少生物多样性;影响畜牧业发展。

3、生物多样性减少(1)成因:人类活动导致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和采集、外来物种入侵等。

(2)危害: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人类的食物来源、药物资源和文化传承。

《我国的生态工程》 导学案

《我国的生态工程》 导学案

《我国的生态工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生态工程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类型。

2、理解我国生态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3、分析我国生态工程的实例,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4、培养关注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我国生态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2)我国生态工程的实例分析。

2、难点(1)对生态工程原理的综合运用和理解。

(2)如何从实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知识梳理(一)我国生态工程的发展历程我国生态工程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朴素的生态农业思想,如桑基鱼塘等。

但现代生态工程的概念和实践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人们对生态系统认识的不断加深,我国的生态工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二)我国生态工程的主要类型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这是在农村地区实行的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

通过沼气池,将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转化为沼气,供农民生活使用,同时沼渣、沼液又可以作为肥料还田,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高效转化。

2、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进行水土流失治理。

例如,修建梯田、种植植被、建设淤地坝等,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

3、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针对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生态破坏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问题,实施了大规模的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如“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有效地增加了森林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

4、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蓄水调洪、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等。

我国通过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湿地生态补水等措施,对湿地进行保护和恢复。

5、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由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导致矿区土地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

通过采取工程措施改良土壤、种植植被等,恢复矿区的生态环境。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Ⅱ第四章第二节环境保护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Ⅱ第四章第二节环境保护导学案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想成为一名成功者,先必须做一名奋斗者。

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高一 班 第 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第2课时 环境保护 课前预习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环境污染的几种类型及防治,了解其危害。

(2)了解绿色化学的含义。

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1、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________________而造成的________________的破坏,以及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2、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1)主要污染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色化学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利用率=期望产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100%4、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_________为期望的最终产物,这时原子的利用率为___________。

. 【反思交流】请查阅有关数据和资料来说明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1)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要污染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筑生命家园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共筑生命家园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共筑生命家园》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了解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与方法。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导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课文《共筑生命家园》,了解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探讨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与方法,并讨论每个人可以如何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导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0分钟)1.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环境对生活的重要性。

2.简要介绍课文《共筑生命家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文学习(30分钟)1.学生阅读课文《共筑生命家园》,重点理解生态环境对人类的意义。

2.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

3.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教师呈现国内外环境保护案例,让学生分析成功的保护环境措施,并总结成功的经验。

2.学生展示自己在生活中采取的环保措施,分享环保心得体会。

四、思辨讨论(20分钟)1.组织学生就“每个人如何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展开讨论。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可以采取的具体行动,提出个人的环境保护计划。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建设美丽的生命家园。

导学延伸:1.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主题的实地调研活动,了解当地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邀请环保专家或志愿者到校进行环保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生作业:1.撰写一篇关于环保意义与方法的小短文。

2.制定个人的环保计划,并在下节课分享实施情况。

课后反思:1.本节课的导学方式是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是否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展示环保意识?3.学生的作业是否能够反映他们对环保问题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精品导学案:第4章生态环境保护 第3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Word版含解析

 精品导学案:第4章生态环境保护 第3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Word版含解析

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学习目标] 1.理解湿地的概念以及中国湿地的特点。

2.结合实例理解湿地减少的原因。

3.理解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及措施。

一、什么是湿地1.定义: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由①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②6米以内的海域。

2.生态功能:调节气候、调蓄水量、③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被称为“④地球之肾”。

3.中国湿地(1)特点:⑤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⑥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

(2)代表:东北⑦三江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⑧青藏高原是我国几条大江大河的源头,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湿地。

1.湿地为什么号称“地球之肾”?答案湿地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二、日益减少的湿地1.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⑨湖泊和沼泽。

2.人为原因(1)⑩土壤侵蚀,导致入流泥沙量大增。

(2)环境污染,造成入流营养物增加,水体⑪富营养化。

(3)围湖、围海造田,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

(4)大量⑫引水灌溉和河流的截流改向,使水量减少,湖沼缩小、变浅,直至干涸。

3.我国湖泊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过度⑬引水灌溉和盲目⑭围湖造田。

2.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而现在国家明确规定禁止开垦东北地区的沼泽地,为什么?答案“北大荒”主要是指我国东北的三江平原,在未开发前它以沼泽湿地为主,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

经过几十年的开发,三江平原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旱涝灾害增加,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加重,珍稀动植物减少。

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国家下令停止了“北大荒”的开发,并对不宜耕种的土地退耕还湿地,以恢复这里的生态环境。

3.东北三江平原成为世界上最大湿地之一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夏秋季多雨;(2)地势低平,排水不畅;(3)纬度高,气温低,蒸发较弱;(4)地下有多年冻土层。

初二生物《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导学案

初二生物《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导学案

初二生物《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分组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尝试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2、通过调查、讨论和交流,发现环保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对他人的方案进行评价,培养判断能力和分析鉴别能力。

3、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重点难点】1、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2、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学法指导】结合学习目标和课本插图,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总结归纳。

【知识链接】生态环境及保护【学习过程】一、情境引入分别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的图片及自然被破坏后人类面临困境的图片,形成强烈的对比,唤起学生强烈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愿望和意识,再简要介绍人类目前面临的十大类主要环境问题。

那么,我们本地又存在着哪些环境问题呢?你认为哪些环境问题是最主要的?其现状如何?你们将通过什么途径进行调查?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讨论完成调查方案。

以小组展开讨论,并确定所要调查的重点项目,并确定调查方案,同时作好必要的分工。

1、每个同学在一张纸上列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环境问题。

2、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你们所列的环境问题,讨论决定哪一个问题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

3、关于这个问题我市(我国)的现状怎样?你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调查?4、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学习任务二:汇报调查结果1.分组上讲台汇报,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其他组的成员提出质疑,并对其汇报进行打分,并派代表作简要的点评(如汇报的成功点在哪里,调查还存在哪些不足等)2.各小组以调查报告为基础,拟定一份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3.经过讨论、投票,评出优秀的调查计划,并将写得好的报告和计划交给政府有关部门。

4.拓展反思:阅读<<退耕还林还草>>,进一步感受环境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生态环境保护》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防治的措施。

2.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采取的措施。

【自主学习】
一、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1.植被破坏的原因⎩
⎪⎨⎪⎧
发展传统①不合理开发利用② 2.后果:导致③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

3.采取措施:植被保护与⑤____________有机结合,扩大和⑥____________。

(1)发展生态农业
a .理论指导:⑦________学。

b .生产过程:强调合理利用⑧______和其他各种自然资源。

c .目的:保护农业⑨________,实现农业的⑩______________。

d .要求: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11______和○12________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环境○13__________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e .措施:加强○14__________引导;加强○15____________建设;加强○16____________,依法保护植被。

(2)加强开发和建设活动中的生态保护
a .原因:矿产资源开发、○17______________建设等造成严重的植被破坏。

b .要求⎩⎪⎨⎪⎧ 加强对○18开发和○19项目 的环境管理严格执行○20评价落实○21工程措施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是人类赖以○22______________的物质基础,是○23
____________________宝贵的财富。

2.我国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24________________;对生物资源的○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
a .含义:在野生动植物的○26________对物种实施有效保护的方式。

b .措施:建立○27____________。

(2)迁地保护
a .含义:通过将野生动植物从原产地迁移到条件良好的其他环境中进行有效保护的一种方式。

b .措施:建立○28________园、植物园、珍稀濒危动植物人工繁育基地和设立○29____________种质库。

【问题探究】
材料一 我国的土地退化示意图
材料二 新华社北京2011年3月18日讯: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
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过去五年,我
们……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新增沼气
用户1 650万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0万
千米。

……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
源治理等生态建设,五年累计退耕还林、植
树造林4.79亿亩,退牧还草5.19亿亩。


强土地和水资源保护,五年整理复垦开发
补充耕地2 289万亩。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信息说明,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简述它们形成的主要原因。

(2)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

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应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

(3)开发和建设活动也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

写出两个导致这些问题的开发和建设活动类型。

(4)报告中的“新增沼气用户”是为了改变农村的______结构,目的是什么?
(5)报告中继续推进“生态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方法技巧】
【基础达标】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
境的前提下的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
式。

它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
在一起,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
效益。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护农业生态环境②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和高效
③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为治理山区的水土流失,对荒山应()
A.综合治理与开发B.全面封山育林、育草C.修筑梯田D.烧荒耕种
3.山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压力很大,为此应()
①改革耕作技术②调整农业结构③大力发展畜牧业④加强生态保护的法制宣传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11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保护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7题。

4.联合国设立“生物多样性日”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最大限度地开发生物资源B.保护生物多样性
C.确保世界粮食安全D.禁止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
5.目前,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这么快的灭绝速度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不断增长②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开发③全球气候变暖④生物进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对濒危野生动植物最有效的保护办法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B.建立动植物园
C.建立珍稀濒危动植物人工繁育基地D.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
7.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世界上建立了很多基因库,最主要的目的是()
A.维护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流动B.维护生物的繁衍和进化
C.保证生物物种的延续和扩大D.防止特有基因流失他国
自主学习
①农业、牧业②资源③水土流失④荒漠化⑤农业生产⑥恢复植被⑦生态⑧土地⑨生态环境⑩高产、高效和优质○11经济发展○12脱贫致富○13保护与建设○14政策○15农村住区○16法制建设○17铁路及公路○18矿产资源○19基础设施建设○20环境影响○21水土保持○22生存和发展○23人类及其子孙后代○24人口不断增长○25不合理开发利用○26原产地○27自然保护区○28动物○29遗传资源
探究题
(1)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原因:发展传统农业、牧业和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导致植被破坏。

(2)加强政策引导加强农村住区建设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植被
(3)矿产资源开采、铁路建设、公路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

(答出两点即可)
(4)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可以减少人们对乔木、灌木、草等传统能源的需求,减少人为的植被破坏,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5)减少人为的植被破坏,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基础达标
1.D 2.A 3.C[第1题,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范畴,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和高效,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也属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范畴。

第2题,我国人口数量大、增长快,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大,全面封山育林、育草不现实;陡坡修筑梯田成本高,且易造成水土流失;烧荒耕种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第3题,为保护山区的生态环境,应调整农业结构,改进传统的耕作技术,加强对生态保护的法制宣传。

大力发展畜牧业会加重山区环境负担,故不合适。

]
4.B 5.A 6.A7.C[第4题,当前,世界物种灭绝速度呈现加快的趋势,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全球范围内保护生物多样性势在必行;每年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都不相同,“确保粮食安全”仅是2008年的主题;禁止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不现实。

第5题,在自然状态下,也会有物种灭绝,但速度要慢得多;题目中的“这么快”是题眼,应从人类活动的角度思考。

第6题,野生动植物的原生地最适合其繁衍和进化,因此,对濒危动植物最有效的保护方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第7题,“维护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和“维护生物的繁衍和进化”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保证生物物种的延续和扩大”才是建立基因库的最主要的目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是一个世界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防止特有基因流失他国的做法是错误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