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的出处和含义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日积月累》及解释
五年级上册语文“日积月累”(解释)第一单元----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书如同良药,善于读书可以医治愚钝。
4、黑发不如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在少年时代不知道发奋读书,等到老了再想读书就迟了。
应该珍惜时光。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
第二单元----关于表达诗人思乡、思友之情的诗句1、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在空旷的天宇之下,我思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2、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浮云整日飘来飘去,远去的朋友已好久没有想见了。
3、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他乡的树已经落叶了,夜里,在寒冷的灯光下,也是漂泊他乡的孤独的人啊。
4、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牧)----如果明月有情的话,它应该认识我啊,因为每年我们都能在他乡相见。
5、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家想只在我的梦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你看那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乡的呢?6、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着)----记不清江南的梅花开了有多少次,离开家乡的我已是双鬓斑白了。
第三单元----《四时之风》这首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风的不同特点,表现出大自然的奇妙景色。
(1)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这节诗写出了春风的特点。
春风吹来,冰冻的大地开始融化,和煦的春风似乎正在催促人们快些播种。
人们的衣服在微风中摇动,不时传来一阵阵花的香气。
(2)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写了夏风的特点。
在暖和的夏风中,草木生长得茂盛,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的意思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的意思
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的意思是:一天不读书不看书就觉得人生无趣,无事可做。
2、出处:出自: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原文:小往大来,品物咸亨。
自兹以降,世济其光。
史官叙录,未充其盛。
加以东观中圮,册勋有阙,美随日落,善因月稀。
故谚曰:“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
3、原文释义:由小利转为大利,吉利亨通,万物都是美的。
自那时以来,社会救济以发扬光大。
史官的记录,未达到它的鼎盛。
加上东观中倒塌,册勋有缺陷,美顺天落,善于利用月稀来看待万物。
所以谚语说:“一天不读书不看书就觉得人生无趣,无事可做。
”。
1.陈寿的名言:一日无书百事荒知识讲稿
•4.父亲认为虽然桃子,石榴, 苹果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但是和花生相比,还是花 生可贵,花生的可贵之处是 :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 。生活中像花生一样的人有 :清洁工,教师,农民。父 亲教育我们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 没有用的人。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 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 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 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 欢跃起来。2.本学期你积累 的一句歇后语是:孔夫子搬 家——净是输(书),造句 :我与别人下棋,每次都是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
1.陈寿的名言: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告诉我们,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 不可间断。2.父母老师都苦口婆心 的教育他,可他却是:外甥打灯笼 ——照旧(舅),最终走上了犯罪 道路。3.满腔怒火:形容心里充满 着极大的愤怒。4.全神贯注:全部 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 度集中。5,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 务,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 崖。
•2.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十 月,在长征胜利时写的一首 诗,全诗生动概括了红军二 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 赞扬了红军革命英雄主义革 命乐观主义的精神。课外我 还了解到了毛泽东的诗词有 《念奴娇.昆仑》《卜算子 .咏梅》
•1.他不但成绩优异, 在学校,书法比赛中 更是,麦子地里种玉 米——高出一头。 •3.《珍珠鸟》作者是 冯骥才,告诉我们: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 好的境界。
•4.你的朋友不守信,你可 以告诉他兄弟敦和睦朋友 笃诚信。5.本学期我读的 书是水浒传。这本书中我
最喜欢的主人公是武松。
我喜欢他的理由是。他是
一个爱憎分明敢做敢为, 知恩图报的人。
•2.又是一年新春至漂泊在 外的游子望着怒放的梅 花会想起,江南几度梅 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3.小明读书一直是囫囵 吞枣,请用朱熹的一句 名言帮助他:读书有三 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都会想起:露从今夜源自,月是故乡明。《“精彩极了”
2019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日积月累”及解释
五年级上册语文“日积月累”(解释)第一单元----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书如同良药,善于读书可以医治愚钝。
4、黑发不如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在少年时代不知道发奋读书,等到老了再想读书就迟了。
应该珍惜时光。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
第二单元----关于表达诗人思乡、思友之情的诗句1、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在空旷的天宇之下,我思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2、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浮云整日飘来飘去,远去的朋友已好久没有相见了。
3、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他乡的树已经落叶了,夜里,在寒冷的灯光下,也是漂泊他乡的孤独的人啊。
4、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牧)----如果明月有情的话,它应该认识我啊,因为每年我们都能在他乡相见。
5、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家乡只在我的梦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你看那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乡的呢?6、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记不清江南的梅花开了有多少次,离开家乡的我已是双鬓斑白了。
第三单元----《四时之风》这首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风的不同特点,表现出大自然的奇妙景色。
(1)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这节诗写出了春风的特点。
春风吹来,冰冻的大地开始融化,和煦的春风似乎正在催促人们快些播种。
人们的衣服在微风中摇动,不时传来一阵阵花的香气。
(2)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写了夏风的特点。
在暖和的夏风中,草木生长得茂盛,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五年级上下册语文日积月累的解释
五年级上册语文“日积月累”(解释)第一单元----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
----只要一天没有看到书,便没有心情去做其他事了。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书如同良药,善于读书可以医治愚钝。
4、黑发不如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在少年时代不知道发奋读书,等到老了再想读书就迟了。
应该珍惜时光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
第二单元----关于表达诗人思乡、思友之情的诗句1、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在空旷的天宇之下,我思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2、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浮云整日飘来飘去,远去的朋友已好久没有想见了。
3、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他乡的树已经落叶了,夜里,在寒冷的灯光下,也是漂泊他乡的孤独的人啊。
4、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牧)—如果明月有情的话,它应该认识我啊,因为每年我们都能在他乡相见。
5、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家想只在我的梦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你看那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乡的呢?6、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记不清江南的梅花开了有多少次,离开家乡的我已是双鬓斑白了。
第三单元----《四时之风》这首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风的不同特点,表现出大自然的奇妙景色。
(1)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这节诗写出了春风的特点。
春风吹来,冰冻的大地开始融化,和煦的春风似乎正在催促人们快些播种。
人们的衣服在微风中摇动,不时传来一阵阵花的香气。
(2)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写了夏风的特点。
在暖和的夏风中,草木生长得茂盛,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名言警句及解释
名言警句及解释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译文:读书要持之以恒,一天也不能间断。
2、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译文: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译文: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4、言必信,行必果。
译文:说话一定守信用,行动一定坚决果断。
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要珍惜时间。
6、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译文: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去钻研,越钻研越觉得艰深。
7、养心莫善于寡欲。
译文: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9、言必信,行必果。
译文: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译文: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14、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15、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16、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17、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译文: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18、当仁,不让于师。
2019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日积月累”(解释)
五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日积月累”(解释)第一单元----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书如同良药,善于读书可以医治愚钝。
4、黑发不如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在少年时代不知道发奋读书,等到老了再想读书就迟了。
应该珍惜时光。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
第二单元----关于表达诗人思乡、思友之情的诗句:1、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在空旷的天宇之下,我思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2、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浮云整日飘来飘去,远去的朋友已好久没有相见了。
3、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他乡的树已经落叶了,夜里,在寒冷的灯光下,也是漂泊他乡的孤独的人啊。
4、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牧)----如果明月有情的话,它应该认识我啊,因为每年我们都能在他乡相见。
5、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家乡只在我的梦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你看那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乡的呢?6、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bìn)已斑。
(刘著)----记不清江南的梅花开了有多少次,离开家乡的我已是双鬓(bìn)斑白了。
第三单元----《四时之风》这首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风的不同特点,表现出大自然的奇妙景色。
(1)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这节诗写出了春风的特点。
春风吹来,冰冻的大地开始融化,和煦的春风似乎正在催促人们快些播种。
人们的衣服在微风中摇动,不时传来一阵阵花的香气。
(2)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写了夏风的特点。
在暖和的夏风中,草木生长得茂盛,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日积月累”及解释
五年级上册语文“日积月累”(解释)第一单元----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书如同良药,善于读书可以医治愚钝。
4、黑发不如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在少年时代不知道发奋读书,等到老了再想读书就迟了。
应该珍惜时光。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
第二单元----关于表达诗人思乡、思友之情的诗句1、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在空旷的天宇之下,我思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2、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浮云整日飘来飘去,远去的朋友已好久没有相见了。
3、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他乡的树已经落叶了,夜里,在寒冷的灯光下,也是漂泊他乡的孤独的人啊。
4、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牧)----如果明月有情的话,它应该认识我啊,因为每年我们都能在他乡相见。
5、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家乡只在我的梦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你看那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乡的呢?6、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记不清江南的梅花开了有多少次,离开家乡的我已是双鬓斑白了。
第三单元----《四时之风》这首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风的不同特点,表现出大自然的奇妙景色。
(1)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这节诗写出了春风的特点。
春风吹来,冰冻的大地开始融化,和煦的春风似乎正在催促人们快些播种。
人们的衣服在微风中摇动,不时传来一阵阵花的香气。
(2)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写了夏风的特点。
在暖和的夏风中,草木生长得茂盛,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日积月累及解释
五年级上册语文“日积月累”(解释)第一单元----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书如同良药,善于读书可以医治愚钝。
4、黑发不如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在少年时代不知道发奋读书,等到老了再想读书就迟了。
应该珍惜时光。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
第二单元----关于表达诗人思乡、思友之情的诗句1、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在空旷的天宇之下,我思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2、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浮云整日飘来飘去,远去的朋友已好久没有想见了。
3、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他乡的树已经落叶了,夜里,在寒冷的灯光下,也是漂泊他乡的孤独的人啊。
4、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牧)----如果明月有情的话,它应该认识我啊,因为每年我们都能在他乡相见。
5、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家想只在我的梦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你看那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乡的呢?6、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记不清江南的梅花开了有多少次,离开家乡的我已是双鬓斑白了。
第三单元----《四时之风》这首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风的不同特点,表现出大自然的奇妙景色。
(1)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这节诗写出了春风的特点。
春风吹来,冰冻的大地开始融化,和煦的春风似乎正在催促人们快些播种。
人们的衣服在微风中摇动,不时传来一阵阵花的香气。
(2)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写了夏风的特点。
在暖和的夏风中,草木生长得茂盛,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预课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
预课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语文园地一1. 日积月累- 主题为“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强调了书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如果一天不读书,很多事情都会荒废。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说明读书读得多了,积累丰富,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
-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把书比作药,善于读书能够医治愚昧,凸显读书对增长智慧的作用。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告诫人们年少时如果不知道勤奋读书,等到头发变白后悔不好好读书就晚了。
-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指出读书时要做到心思集中、眼睛仔细看、嘴巴认真读这三个方面。
2. 交流平台- 主要是关于读书方法的交流。
同学们可以分享自己在读书时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如集中注意力,不回读;也可以分享如何理解书中内容,如联系上下文、查阅资料等方法。
二、语文园地二1. 日积月累- 这些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通过描写广阔的天空,引发浓浓的思乡之情。
-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以浮云终日飘行,游子长久未归,表达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和游子的思乡情绪。
-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描写了他乡落叶、寒夜孤灯的凄凉景象,烘托出孤独的思乡之情。
-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枚)把明月拟人化,说明月如果有情应该认识自己,可年年都在他乡相见,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梦中都在想何时能到家,看着江上春景,感慨有几人能回乡。
-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江南的梅花多次开放,而自己远在天涯,两鬓已经斑白,思乡之情与时光流逝的感叹交织。
2. 口语交际与习作- 口语交际围绕“策划一次活动”展开,例如策划一次“浓浓的乡情”主题活动。
同学们要讨论活动的形式(如诗歌朗诵会、乡俗文化展示等)、活动的流程(开场、中间环节、结尾)以及各自的分工等。
五年级上册语文日积月累的解释
五年级上册语文“日积月累”(解释)第一单元----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
----只要一天没有看到书,便没有心情去做其他事了。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书如同良药,善于读书可以医治愚钝。
4、黑发不如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在少年时代不知道发奋读书,等到老了再想读书就迟了。
应该珍惜时光。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
第二单元----关于表达诗人思乡、思友之情的诗句1、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在空旷的天宇之下,我思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2、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浮云整日飘来飘去,远去的朋友已好久没有想见了。
3、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他乡的树已经落叶了,夜里,在寒冷的灯光下,也是漂泊他乡的孤独的人啊。
4、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牧)----如果明月有情的话,它应该认识我啊,因为每年我们都能在他乡相见。
5、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家想只在我的梦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你看那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乡的呢?6、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记不清江南的梅花开了有多少次,离开家乡的我已是双鬓斑白了。
第三单元----《四时之风》这首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风的不同特点,表现出大自然的奇妙景色。
(1)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这节诗写出了春风的特点。
春风吹来,冰冻的大地开始融化,和煦的春风似乎正在催促人们快些播种。
人们的衣服在微风中摇动,不时传来一阵阵花的香气。
(2)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写了夏风的特点。
在暖和的夏风中,草木生长得茂盛,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
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语文园地一。
1. 日积月累。
- 关于读书的名言。
-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强调每天读书的重要性,一天不读书,很多事都做不好。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说明读书多了,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
-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把书比作药,善于读书能够医治愚昧。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勉年轻人要趁早勤奋读书,不然老了后悔就来不及了。
-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指出读书要用心、用眼、用口。
2. 口语交际:我爱阅读。
- 话题围绕阅读展开,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故事,如读到一本好书时的惊喜,阅读过程中的趣事;也可以介绍自己喜欢的书,包括书的内容、人物、为什么喜欢等;还可以交流阅读的方法,如怎样快速阅读、怎样做读书笔记等。
二、语文园地二。
1. 词句段运用。
-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 体会相同意思不同表达。
如“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和“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有什么能耐,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但语序不同,表达的情感和语气也略有差异。
2. 日积月累。
- 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名句。
-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广阔的天空下,思乡之情愈发深切。
-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以浮云的漂泊比喻游子的漂泊,表达游子长久未归的惆怅。
-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他乡的树已经落叶,寒夜里只有孤独的人对着灯,尽显孤独和思乡之情。
-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枚)明月如果有情应该认识我,但是每年都只能在他乡相见,写出了在他乡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
-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家只能在梦中到达,不知江上有几人能回乡,表达思乡又不知何时能归的感慨。
-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江南的梅花多次开放,而人在天涯,两鬓已经斑白,体现出时光流逝、漂泊思乡的情感。
第2周学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1-8日积月累
五年级上册1-8单元日积月累园地一日积月累(古代关于读书的名句)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
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的名言。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中尽人皆知的名句,点明了阅读积累与写作倾吐间的关系,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汉刘向的名句。
是对会读书重要性的比喻说法。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是在少年时不知道发愤苦读,等老了后悔再想要读书就迟了,应该珍惜时光。
这是唐代书画家颜真卿《劝学》诗中的名句。
原诗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谓,叫做。
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
引自朱熹的《训学斋规》,原文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园地二日积月累(思乡诗句)“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的意思是:在空旷的天宇之下,我思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这句诗中的游子指的是李白。
所谓“浮云游子意”,人们拿浮云比游子,是说他们的行踪都是飘浮不定的。
这句诗的意思是:浮云整日飘来飘去,远去的朋友已好久没有相见了。
可以看出诗人心中充满思念和惆怅。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意思是:他乡的树已经落叶了,夜里,在寒冷的灯光下,也是飘泊他乡的孤独的人啊。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意思是:如果明月有情的话,它应该认识我啊,因为每年我们都能在他乡相见。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意思是:家乡只在我的梦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你看那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去的呢?“江南几度梅花开,人在天涯鬓斑白了。
意思是:记不清东南的梅花开了有多少次了,离开家乡的我已是双鬓斑白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日积月累》及解释
五年级上册语文“日积月累”(解释)第一单元----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书如同良药,善于读书可以医治愚钝。
4、黑发不如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在少年时代不知道发奋读书,等到老了再想读书就迟了。
应该珍惜时光。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
第二单元----关于表达诗人思乡、思友之情的诗句1、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在空旷的天宇之下,我思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2、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浮云整日飘来飘去,远去的朋友已好久没有想见了。
3、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他乡的树已经落叶了,夜里,在寒冷的灯光下,也是漂泊他乡的孤独的人啊。
4、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牧)----如果明月有情的话,它应该认识我啊,因为每年我们都能在他乡相见。
5、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家想只在我的梦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你看那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乡的呢?6、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记不清江南的梅花开了有多少次,离开家乡的我已是双鬓斑白了。
第三单元----《四时之风》这首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风的不同特点,表现出大自然的奇妙景色。
(1)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这节诗写出了春风的特点。
春风吹来,冰冻的大地开始融化,和煦的春风似乎正在催促人们快些播种。
人们的衣服在微风中摇动,不时传来一阵阵花的香气。
(2)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写了夏风的特点。
在暖和的夏风中,草木生长得茂盛,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的意思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的意思五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日积月累”(解释)第一单元----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书如同良药,善于读书可以医治愚钝。
4、黑发不如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在少年时代不知道发奋读书,等到老了再想读书就迟了。
应该珍惜时光。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
1、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在空旷的天宇之下,我思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2、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浮云整日飘来飘去,远去的朋友已好久没有相见了。
3、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他乡的树已经落叶了,夜里,在寒冷的灯光下,也是漂泊他乡的孤独的人啊。
4、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牧)----如果明月有情的话,它应该认识我啊,因为每年我们都能在他乡相见。
5、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家乡只在我的梦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你看那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乡的呢?6、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bìn)已斑。
(刘著)----记不清江南的梅花开了有多少次,离开家乡的我已是双鬓(bìn)斑白了。
第三单元----《四时之风》这首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风的不同特点,表现出大自然的奇妙景色。
(1)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这节诗写出了春风的特点。
春风吹来,冰冻的大地开始融化,和煦的春风似乎正在催促人们快些播种。
人们的衣服在微风中摇动,不时传来一阵阵花的香气。
(2)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写了夏风的特点。
在暖和的夏风中,草木生长得茂盛,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五年级上册语文“日积月累”(解释)
五年级上册语文“日积月累”(解释)-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五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日积月累”(解释)第一单元----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书如同良药,善于读书可以医治愚钝。
4、黑发不如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在少年时代不知道发奋读书,等到老了再想读书就迟了。
应该珍惜时光。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
第二单元----关于表达诗人思乡、思友之情的诗句:1、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在空旷的天宇之下,我思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2、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浮云整日飘来飘去,远去的朋友已好久没有相见了。
3、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他乡的树已经落叶了,夜里,在寒冷的灯光下,也是漂泊他乡的孤独的人啊。
4、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牧)----如果明月有情的话,它应该认识我啊,因为每年我们都能在他乡相见。
5、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家乡只在我的梦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你看那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乡的呢6、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bìn)已斑。
(刘著)----记不清江南的梅花开了有多少次,离开家乡的我已是双鬓(bìn)斑白了。
第三单元----《四时之风》这首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风的不同特点,表现出大自然的奇妙景色。
(1)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这节诗写出了春风的特点。
春风吹来,冰冻的大地开始融化,和煦的春风似乎正在催促人们快些播种。
人们的衣服在微风中摇动,不时传来一阵阵花的香气。
五年级上册语文“日积月累”及解释
五年级上册语文“日积月累”(解释)第一单元----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 ----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书如同良药,善于读书可以医治愚钝。
4、黑发不如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在少年时代不知道发奋读书,等到老了再想读书就迟了。
应该珍 惜时光。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
第二单元----关于表达诗人思乡、思友之情的诗句1、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 ----在空旷的天宇之下,我思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2、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 ----浮云整日飘来飘去,远去的朋友已好久没有想见了。
3、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 ----他乡的树已经落叶了,夜里,在寒冷的灯光下,也是漂泊他乡的 孤独的人啊。
4、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牧) ----如果明月有情的话,它应该认识我啊,因为每年我们都能在他乡 相见。
5、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 ----家想只在我的梦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你看那春天的江面上 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乡的呢? 6、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 ----记不清江南的梅花开了有多少次,离开家乡的我已是双鬓斑白了。
1第三单元----《四时之风》这首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风的不同特点,表现出大自然的奇妙 景色。
(1)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这节诗写出了春风的特点。
春风吹来,冰冻的大地开始融化,和煦 的春风似乎正在催促人们快些播种。
人们的衣服在微风中摇动,不 时传来一阵阵花的香气。
(2)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写了夏风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的出处和含义作者:杨磊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8年第12期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下文简称为《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日积月累”模块中提出一则谚语警句:“一日无书,百事荒芜”,[1]注明谚语提出者为陈寿;称与之配合使用的《课本背后的名言故事》(下文简称《名言故事》)一书进而将该谚语出处认定为陈寿的《三国志》,并释义为“只要一天没有看到书,就没有心情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2]《语文》没有对该谚语意义进行解释,但该教材第一组的主题是“读书”,且该模块“日积月累”的其他名言警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都是关于读书的主题,可以推定,此处编者也将“一日无书”的“书”也理解为了“读书”。
我们认为,将该谚语的出处定为陈寿以及说出自其《三国志》存疑;对“一日无书”的“书”解释为“读书”,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解释,是对该谚语本意的误会。
这种解释在网络上已十分流行,甚至很多中小学师生进行“读书”主题作文时,也时常引用该谚语来说明读书的重要。
可见误会已经相当普遍,因此有必要溯源正本。
一、“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的出处“一日无书,百事荒芜”是否如《语文》和《名言故事》所说出自陈寿甚或其《三国志》,存疑。
笔者翻检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1版的点校本《三国志》,没有找到该句。
通过翻阅纸质文献和运用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哲学书电子书计划”“国学大师”等进行检索,也没有发现该条谚语。
并且,在翻检纸质文献以及检索以上的数据库中,也没有发现对于该谚语释义、题解、集解、正义、注引等信息,有待查证。
通过检索文献,我们找到一条与之接近的谚语“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最早见于《魏书·李彪列传》李彪“上书世宗表”中:唯我皇魏之奄有中华也,岁越百龄,年几十纪。
太祖以弗违开基,武皇以奉时拓业;虎啸域中,龙飞宇外,小往大来,品物咸亨。
自兹以降,世济其光。
史官叙录,未充其盛。
加以东观中圮,册勋有阙,美随日落,善因月稀。
故谚曰:“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3]在《魏书》中,“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是作为“谚”的形式出现的。
宋代王钦若《册府元龟》[4]、明梅鼎祚《古乐苑》[5]和清代严可均《全后魏文》[6]依据《魏书·李彪传》对李彪“上世宗求复修国史表”进行了引用;宋王楙《野客丛书》[7]、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8]等书是在列举谚语的情景中引出该句;上海辞书出版社《常用谚语辞典》[9]、商务印书馆《中国古代名言隽语大辞典》[10]、北京出版社《中国古谚语大辞典》[11]也都引《魏书》收录了“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条目,《中国古代名言隽语大辞典》认为其属于“北魏杂歌谣辞”。
这些充分说明了它的古谚身份,文献都没有说“一日不书,百事荒芜”出自陈寿,可以推测,现有文献中“一日不书,百事荒芜”在《魏书》中出现应该是最早的。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与“一日不书,百事荒芜”虽一字不同,意义却基本一致。
二、“一日不书,百事荒芜”中“书”的含义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说:“箸于竹帛谓之书。
书者、如也。
箸于竹帛。
非笔末由矣。
”本意是用笔将文字在载体上呈现出来的一种行动,后延伸出书写行为的成果——名词的“书”以及作为一种艺术门类的书法等含义。
显然,《语文》和《名言故事》将“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中的“书”定义为名词的书,即书籍,再延伸为“读书”。
我们认为,“一日不书,百事荒芜”的“书”,是“书写”而不是“读书”。
我们这里讲的“书写”即相当于古代动词意义上的“书”,即书写记录,书写文字以成文章。
如张怀瓘所说:“文章之为用,必假乎书;书之为征,期合乎道。
故能发挥文者,莫近乎书。
”[12]我们认为,“一日不书,百事荒芜”中的“书”意思为“书写”,理由如下:首先,看出处。
前文已引《魏书·李彪列传》上世宗表的局部,我们继续看原文如下:至于太和之十一年,先帝、先后远惟景业,绵绵休烈,若不恢史阐录,惧上业茂功始有缺矣。
于是召名儒博达之士,充麟阁之选。
于时忘臣众短,采臣片志,令臣出纳,授臣丞职,猥属斯事,无所与让。
高祖时诏臣曰:“平尔雅志,正尔笔端,书而不法,后世何观。
”臣奉以周旋,不敢失坠,与著作等鸠集遗文,并取前记,撰为国书。
假有新进时贤制作于此者,恐闺门既异,出入生疑,弦柱既易,善者或谬。
自十五年以来,臣使国迁,频有南辕之事,故载笔遂寝,简牍弗张,其于书功录美,不其阙欤?[13]连起来看,李彪上表引用此古谚的背景是太祖、武皇以后“史官叙录,未充其盛,加以东观中圯,册勋有阙,美随日落,善因月稀”,即史官记录活动的衰败和藏书机构册书的缺少以及导致的后果“美”和“善”的稀落,“若不恢史阐录,惧上业茂功,殆有缺矣”即,如果不恢复、加强书写记录活动,先帝的功业记录将会缺失,所以才要“撰国书……书功录美”,“载笔遂寝,简牍弗张”,说的正是书写。
其次,从汉语习惯来看,古代汉语描述读书所用的词汇一般是诵、读、阅、览,而不用“书”。
检查“书”古今的义项,也没有“读书”意思。
而理解为名词的“书”,“无书”就是“没有书”,没有书和不读书并不是一件事情,想说“不读书”可以直接说,大可不必用“无书”再以“无书导致不读书”这样的逻辑来迂远描述。
再次,看几部谚语词典的解释。
《中国古代名言隽语大辞典》认为此处的书指的是“修史”[14],此解释距离李彪引言本意最为切近,但考虑到李彪引用的时代此谚语已经流行,它在实际运用中的意义未必如李彪的意思限于“修史”那么狭窄;《常用谚语词典》认为是“一天不记载,许多功绩就会湮没”[15],解释比较适中稳妥;《中国古谚语辞典》解释为“一天不读书、不写字,多种事情就要荒废”[16],这个解释对“荒芜”理解准确,但对“书”的解释显得宽泛,和本意有所偏离,我们所说的“本意”可以依据“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进行推理出来。
第四,从逻辑上看将“一日不书”解释为“读书”不严谨。
一天不读书,个人知识结构和文化修养或一个集体的文化事业可能受到影响,却不至于“百事荒芜”。
“一日不书,百事荒芜”虽然是谚语,意义可以延溢,但也不能做溢出逻辑的夸大。
如果把此处的“书”理解书写记录,就比较符合历史和逻辑。
中国的书写历史悠久,发生普遍,制度完备,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巨大。
没有书写记录,不但对于人君的“录功书美”缺失,如《元史》中说“世祖之朝,省、台、院奏事,给事中专掌之,以授国史纂修。
近年废弛,恐万世之后,一代成功无从稽考。
”[17]没有文字记录,典制匮乏、礼仪缺失,教化不在,文化不传,文明不继,后世不知其所从来,行动无据可依,思想无从稳固,社会运行混沌……这才是“百事荒芜”的大问题。
三、从“一日不书,百事荒芜”看“书写”的意义“书写”一词,看似平常,却是人类文明一个大课题。
书写是文字的主要呈现方式之一。
在中国,“书契以来”到印刷术发明的数千年时间内,文字基本靠书写呈现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
历史上的文明大部分要靠书写记录保存传递下来。
即使印刷术发明之后,书写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文化行动,还带着其特有的个性标志、情感色彩和人文温度在社会的运行中普遍运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存载道德,纪纲万事”[18]书写行为在人类的生活中又极其普遍和重要。
当代书写文化研究的开拓者、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书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守安教授说过,有了文字书写之后,人类的活动有多宽广,书写行动就有多宽广。
我国是擅长书写的国家,历史上很早就建立史官制度,“君举必书”的案例在史书中不胜枚举,《隋书》还说:“古之史官,必广其所记,非独人君之举。
”在中国“易代修史”,起居注、实录等日常书写记录为修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传统以史为鉴的传统得到保持。
不但如此,《礼记》中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19],中国建立了以“中书”“尚书”“书记”等以“书”为中心的党政机构和文书制度。
在国家运行中,“武猛固其立功,文翰亦乃展力”,文字书写在中国文治武功为主体的军国管理和运行中发挥巨大作用。
由于文字书写记录,礼乐制度得以写定成法,文化信息得以保存传递,治国理政得以条理运行,书籍得以著抄而教化普在,民有礼仪典制得以秩序……这是“书写”的重大意义所在。
注释:[1]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开发中心.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18页.[2]唐红霞、阎纂业.课本背后的名言故事[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11年11月,54页.[3][北齐]魏收.魏书·列传第五十·李彪[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6月.(4)1394页.[4][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五百五十八·国史部论议[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6月.(7)6707页.[5][明]梅鼎祚.古乐苑·卷四十九[M].载文津阁《四库全书》[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466)621页.[6][清]严可均.全后魏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0月,420页.[7][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十七[M].载文津阁《四库全书》[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282)72页.[8][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八·古人引用谚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2月.318页.[9]张毅等.常用谚语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12月,8页.[10]刘兰英等.中国古代名言隽语大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7月,3页.[11]张鲁原、胡双宝等.中国古谚语辞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11月,483页.[12][唐]张彦远辑,洪丕谟点校.法书要录卷七·[唐]张怀瓘.书断上并序[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8月.154页.[13][北齐]魏收.魏书·列传第五十·李彪[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6月.(4)1394-1395页.[14]刘兰英等.中国古代名言隽语大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7月,3页.[15]张毅等.常用谚语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12月,8页.[16]张鲁原、胡双宝等.中国古谚语辞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11月,483页.[17][明]宋濂等.元史·卷四十一·本纪第四十一·顺帝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4月.(3)877页.[18][晋]成公绥.隶书体[C].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9页.[19]李慧玲、吕友仁注译.礼记·中庸[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2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