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的出处和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的出处和含义
作者:杨磊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8年第12期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下文简称为《语文》)五年级
上册第一组“日积月累”模块中提出一则谚语警句:“一日无书,百事荒芜”,[1]注明谚语提出者为陈寿;称与之配合使用的《课本背后的名言故事》(下文简称《名言故事》)一书进而
将该谚语出处认定为陈寿的《三国志》,并释义为“只要一天没有看到书,就没有心情去做其
他的事情了。”[2]《语文》没有对该谚语意义进行解释,但该教材第一组的主题是“读书”,且该模块“日积月累”的其他名言警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黑发不知勤学早、白
首方悔读书迟”等都是关于读书的主题,可以推定,此处编者也将“一日无书”的“书”也理
解为了“读书”。我们认为,将该谚语的出处定为陈寿以及说出自其《三国志》存疑;对“一
日无书”的“书”解释为“读书”,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解释,是对该谚语本意的误会。这种解
释在网络上已十分流行,甚至很多中小学师生进行“读书”主题作文时,也时常引用该谚语来
说明读书的重要。可见误会已经相当普遍,因此有必要溯源正本。
一、“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的出处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是否如《语文》和《名言故事》所说出自陈寿甚或其《三国志》,存疑。笔者翻检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1版的点校本《三国志》,没有找到该句。通
过翻阅纸质文献和运用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哲学书电子书计划”“国学大师”等进行检索,也没有发现该条谚语。并且,在翻检纸质文献以及检索以上的数据库中,也没有发现对于
该谚语释义、题解、集解、正义、注引等信息,有待查证。
通过检索文献,我们找到一条与之接近的谚语“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最早见于《魏书·李彪列传》李彪“上书世宗表”中:
唯我皇魏之奄有中华也,岁越百龄,年几十纪。太祖以弗违开基,武皇以奉时拓业;虎
啸域中,龙飞宇外,小往大来,品物咸亨。自兹以降,世济其光。史官叙录,未充其盛。加以
东观中圮,册勋有阙,美随日落,善因月稀。故谚曰:“一日不书,百事荒芜。”[3]
在《魏书》中,“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是作为“谚”的形式出现的。宋代王钦若《册
府元龟》[4]、明梅鼎祚《古乐苑》[5]和清代严可均《全后魏文》[6]依据《魏书·李彪传》对李彪“上世宗求复修国史表”进行了引用;宋王楙《野客丛书》[7]、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8]等书是在列举谚语的情景中引出该句;上海辞书出版社《常用谚语辞典》[9]、商务印书馆《中国古代名言隽语大辞典》[10]、北京出版社《中国古谚语大辞典》[11]也都引《魏书》收
录了“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条目,《中国古代名言隽语大辞典》认为其属于“北魏杂歌谣辞”。这些充分说明了它的古谚身份,文献都没有说“一日不书,百事荒芜”出自陈寿,可以
推测,现有文献中“一日不书,百事荒芜”在《魏书》中出现应该是最早的。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与“一日不书,百事荒芜”虽一字不同,意义却基本一致。
二、“一日不书,百事荒芜”中“书”的含义
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说:“箸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箸于竹帛。非笔末
由矣。”本意是用笔将文字在载体上呈现出来的一种行动,后延伸出书写行为的成果——名词
的“书”以及作为一种艺术门类的书法等含义。显然,《语文》和《名言故事》将“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中的“书”定义为名词的书,即书籍,再延伸为“读书”。
我们认为,“一日不书,百事荒芜”的“书”,是“书写”而不是“读书”。我们这里
讲的“书写”即相当于古代动词意义上的“书”,即书写记录,书写文字以成文章。如张怀瓘
所说:“文章之为用,必假乎书;书之为征,期合乎道。故能发挥文者,莫近乎书。”[12]我
们认为,“一日不书,百事荒芜”中的“书”意思为“书写”,理由如下:
首先,看出处。前文已引《魏书·李彪列传》上世宗表的局部,我们继续看原文如下:
至于太和之十一年,先帝、先后远惟景业,绵绵休烈,若不恢史阐录,惧上业茂功始有
缺矣。于是召名儒博达之士,充麟阁之选。于时忘臣众短,采臣片志,令臣出纳,授臣丞职,
猥属斯事,无所与让。高祖时诏臣曰:“平尔雅志,正尔笔端,书而不法,后世何观。”臣奉
以周旋,不敢失坠,与著作等鸠集遗文,并取前记,撰为国书。假有新进时贤制作于此者,恐
闺门既异,出入生疑,弦柱既易,善者或谬。自十五年以来,臣使国迁,频有南辕之事,故载
笔遂寝,简牍弗张,其于书功录美,不其阙欤?[13]
连起来看,李彪上表引用此古谚的背景是太祖、武皇以后“史官叙录,未充其盛,加以
东观中圯,册勋有阙,美随日落,善因月稀”,即史官记录活动的衰败和藏书机构册书的缺少
以及导致的后果“美”和“善”的稀落,“若不恢史阐录,惧上业茂功,殆有缺矣”即,如果
不恢复、加强书写记录活动,先帝的功业记录将会缺失,所以才要“撰国书……书功录美”,“载笔遂寝,简牍弗张”,说的正是书写。
其次,从汉语习惯来看,古代汉语描述读书所用的词汇一般是诵、读、阅、览,而不用“书”。检查“书”古今的义项,也没有“读书”意思。而理解为名词的“书”,“无书”就
是“没有书”,没有书和不读书并不是一件事情,想说“不读书”可以直接说,大可不必用
“无书”再以“无书导致不读书”这样的逻辑来迂远描述。
再次,看几部谚语词典的解释。《中国古代名言隽语大辞典》认为此处的书指的是“修史”[14],此解释距离李彪引言本意最为切近,但考虑到李彪引用的时代此谚语已经流行,它
在实际运用中的意义未必如李彪的意思限于“修史”那么狭窄;《常用谚语词典》认为是“一
天不记载,许多功绩就会湮没”[15],解释比较适中稳妥;《中国古谚语辞典》解释为“一天
不读书、不写字,多种事情就要荒废”[16],这个解释对“荒芜”理解准确,但对“书”的解
释显得宽泛,和本意有所偏离,我们所说的“本意”可以依据“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进
行推理出来。
第四,从逻辑上看将“一日不书”解释为“读书”不严谨。一天不读书,个人知识结构
和文化修养或一个集体的文化事业可能受到影响,却不至于“百事荒芜”。“一日不书,百事
荒芜”虽然是谚语,意义可以延溢,但也不能做溢出逻辑的夸大。如果把此处的“书”理解书
写记录,就比较符合历史和逻辑。中国的书写历史悠久,发生普遍,制度完备,对中国历史进
程影响巨大。没有书写记录,不但对于人君的“录功书美”缺失,如《元史》中说“世祖之朝,省、台、院奏事,给事中专掌之,以授国史纂修。近年废弛,恐万世之后,一代成功无从稽考。”[17]没有文字记录,典制匮乏、礼仪缺失,教化不在,文化不传,文明不继,后世不知
其所从来,行动无据可依,思想无从稳固,社会运行混沌……这才是“百事荒芜”的大问题。
三、从“一日不书,百事荒芜”看“书写”的意义
“书写”一词,看似平常,却是人类文明一个大课题。书写是文字的主要呈现方式之一。在中国,“书契以来”到印刷术发明的数千年时间内,文字基本靠书写呈现是一个基本的历史
事实。历史上的文明大部分要靠书写记录保存传递下来。即使印刷术发明之后,书写作为一种
最基本的文化行动,还带着其特有的个性标志、情感色彩和人文温度在社会的运行中普遍运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