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练习题
机电一体化技能测试卷
![机电一体化技能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8f4552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16.png)
机电一体化技能测试卷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是()A. 机械本体。
B. 传感器。
C. 控制器。
D. 执行机构。
2. 以下哪种传感器可用于测量物体的位移()A. 温度传感器。
B. 光电传感器。
C. 压力传感器。
D. 电容式传感器。
3.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是()A. 电动机。
B. 发电机。
C. 变压器。
D. 继电器。
4. 机电一体化产品与传统机电产品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A. 机械结构更简单。
B. 采用了微处理器和软件技术。
C. 功能更单一。
D. 价格更昂贵。
5. 下列关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可靠性高。
B. 编程简单。
C. 只能进行逻辑运算。
D. 可灵活配置输入输出接口。
6.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用于检测系统运行状态的反馈元件是()A. 驱动器。
B. 传感器。
C. 控制器。
D. 联轴器。
7. 对于直流电动机,改变其转动方向的方法是()A. 改变电枢电流方向。
B. 改变励磁电流方向。
C. 同时改变电枢和励磁电流方向。
D. 以上方法都不对。
8. 以下哪种接口不属于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常用接口()A. 人机接口。
B. 机械接口。
C. 生物接口。
D. 电气接口。
9. 在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A. 功能要求。
B. 成本预算。
C. 外观设计。
D. 制造工艺。
10. 能将回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构是()A. 齿轮机构。
B. 蜗轮蜗杆机构。
C. 螺旋机构。
D. 带传动机构。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25分)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A. 机械本体。
B. 动力源。
C. 检测与传感装置。
D. 控制与信息处理装置。
E. 执行机构。
2.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有()A. 线性度。
B. 灵敏度。
C. 迟滞。
D. 重复性。
E. 漂移。
3. 下列属于机电一体化执行元件的有()A. 步进电机。
B. 液压马达。
C. 气缸。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2491a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c.png)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机电一体化是指()。
A.机械和电气之间具有密切联系B.机械和电气之间没有联系C.机械和电气之间相互独立D.机械和电气之间具有不存在的联系答案:A2.机电一体化的优势包括()。
A.提高生产效率B.节约能源C.减少人力成本D.增加设备的寿命E.提高产品质量答案:A、B、C、E3.以下哪项不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领域?A.汽车制造B.航空航天C.电力系统D.农业生产答案:D二、填空题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可以为传统制造企业带来()。
答案:转型升级2.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是()。
答案:信息集成三、问答题1.请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作用。
答: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机械和电气两个领域相结合,通过信息集成和智能控制实现高效生产。
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和人力成本,并且提高产品质量。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传统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2.请列举几个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案例。
答:机电一体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力系统等。
以汽车制造为例,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航空航天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控制,提高飞行安全性;在电力系统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综合题某制造企业打算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请列举该企业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问题:1.技术难题:企业可能缺乏专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导致技术应用受限。
2.成本问题: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企业担心投资回报周期长。
3.人员培训:现有员工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了解有限,需要进行培训和教育。
解决方案:1.合作与共享:企业可以与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公司合作,共享技术人才和资源。
2.市场前景分析:企业可以进行市场研究,评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该行业的应用前景和潜在收益,以便更好地制定投资计划。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附答案)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4546e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7.png)
机电⼀体化复习题(附答案)机电⼀体化复习题⼀、名词解释1机电⼀体化2伺服控制3闭环控制系统4逆变器5SPWM6单⽚机7I/O接⼝8I/O通道9串⾏通信10直接存储器存取(DMA)⼆、判断题:1在计算机接⼝技术中I/O通道就是I/O接⼝。
(×)2滚珠丝杆不能⾃锁。
(√)3⽆论采⽤何种控制⽅案,系统的控制精度总是⾼于检测装置的精度。
(×)4异步通信是以字符为传输信息单位。
(√)5同步通信常⽤于并⾏通信。
(×)6⽆条件I/O⽅式常⽤于中断控制中。
(×)7从影响螺旋传动的因素看,判断下述观点的正确或错误(1)影响传动精度的主要是螺距误差、中径误差、⽛型半⾓误差(√)(2)螺杆轴向窜动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3)螺杆轴线⽅向与移动件的运动⽅向不平⾏⽽形成的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4)温度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三、单项选择题1.步进电动机,⼜称电脉冲马达,是通过(B)决定转⾓位移的⼀种伺服电动机。
A脉冲的宽度B脉冲的数量C脉冲的相位D脉冲的占空⽐2.对于交流感应电动机,其转差率s的范围为(B)。
A.1B.0C.-1D.-13.PWM指的是(C)。
A.机器⼈B.计算机集成系统C.脉宽调制D.可编程控制器4.PD称为(B)控制算法。
A.⽐例B.⽐例微分C.⽐例积分D.⽐例积分微分5.在数控系统中,复杂连续轨迹通常采⽤(A)⽅法实现。
A.插补B.切割C.画线D.⾃动四、填空题1.在计算机和外部交换信息中,按数据传输⽅式可分为:串⾏通信和并⾏通信。
2.微机控制系统中的输⼊与输出通道⼀般包括模拟量输⼊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数字量输⼊通道数字量输出通道四种通道。
3.在伺服系统中,在满⾜系统⼯作要求的情况下,⾸先应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并尽量⾼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
4.⼀般来说,伺服系统的执⾏元件主要分为电磁式液压式⽓压式和其它等四⼤类型。
5.在SPWM变频调速系统中,通常载波是等腰三⾓波,⽽调制波是正弦波6.异步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a)基频(额定频率)以下的恒磁通变频调速,属于恒转矩调速⽅式。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打印)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c1fe8d12e45c3b3567ec8bec.png)
填空题4. 机电一体化研究的核心技术是接口问题。
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构成的五大部分(或子系统)是: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
6. 机电一体化接口按输入/输出功能分类机械接口、物理接口、信息接口、环境接口。
7.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设计类型分为:开放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性设计。
8.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机电融合程度分为:机电互补法、机电结合(融合)法、机电组合法。
9.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地结合所构成系统的总称。
10.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三大功能应具有的两大重要特征(转换作用方式):以能源转换为主和以信息转换为主。
11. 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有: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丝杆转动螺母移动、螺母转动丝杆移动、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四种形式。
12. 滚珠丝杠副按螺纹滚道截面形状分为单圆弧和双圆弧两类;按滚珠的循环方式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类。
13. 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调整与预紧的基本方法有: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弹簧自动调整预紧四种方式。
14. 滚珠丝杠副常选择的支承方式有:单推—单推式、双推—双推式、双推—简支式、双推—自由式。
1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常用齿轮传动形式有定轴轮系、行星轮系和谐波轮系三种形式。
16.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传动比分配原则有:重量最轻原则、转动惯量最小原则、传动精度最优原则等。
17. 常用导轨副的截面形式有:三角形导轨、矩形导轨、燕尾形导轨、圆形导轨四种形式。
18. 导轨刚度主要指:结构刚度、接触刚度和局部刚度。
19.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中,常可选择的执行元件:电磁式、液压式、气压式和其他形式的执行元件。
20. 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分为恒转矩工作和恒功率两个阶段,其转折点的转速和功率分别称为:额定转速和额定功率;伺服电动机用于调速控制时,应该工作在恒转矩阶段。
机电专业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机电专业一体化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c122b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a.png)
机电专业一体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A. 机械系统B. 电子系统C. 控制系统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特点?A. 高精度B. 高可靠性C. 低效率D. 集成度高答案:C3. 伺服电机主要用于:A. 精确控制位置B. 产生大扭矩C. 快速启动和停止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4.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A. 数据存储B. 逻辑控制C. 人机交互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B5. 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作用是:A. 检测外部信号B. 转换信号C. 执行控制命令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6. 以下哪个不是机械传动元件?A. 齿轮B. 皮带C. 电机D. 轴承答案:C7. 以下哪个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类型?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光敏传感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执行元件?A. 电机B. 液压缸C. 传感器D. 气动缸答案:C9. 以下哪个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的控制策略?A. PID控制B. 模糊控制C. 神经网络控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A. 成本B. 性能C. 可靠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与传统机械系统的区别。
答案:机电一体化系统与传统机械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机电一体化系统将机械系统与电子系统、控制系统相结合,实现了高度的集成和自动化。
它通过传感器检测外部信号,利用电子系统进行信号处理,并通过控制系统实现精确的控制,从而提高系统的精度、效率和可靠性。
2. 解释什么是伺服电机,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答案:伺服电机是一种高精度的电机,它能够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精确地控制电机的转速和位置。
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编码器检测电机的实际位置,将位置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位置误差调整电机的输入,从而实现精确控制。
机电一体化习题和答案
![机电一体化习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84b8a4336c1eb91b375dd8.png)
机电一体化习题和答案(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机电一体化复习题和答案>一.填空1. 通常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包含:动力、执行器、传感器、计算机和传动机构五部分。
2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度、分辨力和重复度等。
3.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是通过检测电感量的变化来检测被测量的位移。
4.滚珠丝杠副中采用双螺母是为了便于螺旋弧轴向间隙的调整。
5.在光栅式位移传感器中,莫尔条纹对光栅的栅距起到了放大作用。
6.谐波齿轮传动的三个主要部件是:刚轮、柔轮和谐波发生器。
7.直流伺服电机的优点是稳定性好、可靠性好、响应速度快和扭矩大等;无刷直流伺服电动机的优点是_____无换向器、可控性好和稳定性好__等。
8.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与微电子的结合;10. 传感器的灵敏度反映了被测量的数值处在稳定状态时,输出量的变化量与输入量的变化量的比值。
11.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是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容变化的装置。
12. 滚珠丝杠副中滚珠的循环方式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
13. 测速发电机的负载电阻越大,其线性度越好。
14.步进电机的步距角指在电脉冲的作用下,电机转子转过的角位移。
15.直流伺服电机的机械特性指当电枢电压一定时,转矩与转速之间的关系;调节特性指在负载转矩一定时,电枢电压与转速之间的关系。
16.滚珠丝杆副中滚珠的循环方式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17. 在谐波齿轮传动中,若柔轮固定、谐波发生器主动、刚轮从动,则主、从动件转向相同。
18. 传感器的迟滞特性是指输入量在增加和减少的过程中,同一输入量下其输出量 的差别。
19、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中压电元件变形后所产生的 电荷量 与加速度成正比。
20、若m ax ∆是传感器的最大非线性误差、FS y 为输出量的满刻度值,则传感器的线性度可表示为m ax ∆∕FS y 。
机电测试题及答案
![机电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61f57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7.png)
机电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机械系统、执行元件、传感器和()。
A. 控制系统B. 电源系统C. 显示系统D. 通信系统答案:A2. PLC的全称是()。
A.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B. 可编程控制器C. 可编程逻辑设备D. 可编程控制单元答案:A3. 在机电系统中,用于将电信号转换为机械运动的设备是()。
A. 传感器B. 执行器C. 控制器D. 显示器答案:B4. 伺服电机与步进电机的主要区别在于()。
A. 价格B. 精度C. 速度D. 体积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传感器的类型?()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速度传感器D. 显示器答案:D6. 以下哪种材料不适合用于制造机械零件?()A. 钢B. 铝C. 塑料D. 橡胶答案:D7. 机械手臂的自由度是指()。
A. 手臂可以移动的方向数量B. 手臂可以旋转的关节数量C. 手臂可以抓取的重量D. 手臂可以伸展的长度答案:B8. 以下哪个不是机电系统中常用的传动方式?()A. 齿轮传动B. 链条传动C. 带传动D. 流体传动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机电系统中的控制方式?()A. 开环控制B. 闭环控制C. 半闭环控制D. 开放控制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机电系统的测试内容?()A. 性能测试B. 寿命测试C. 安全测试D. 美观测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特点包括()。
A. 高度集成B. 高度自动化C. 高度智能化D. 高度人工化答案:ABC2. PLC的主要功能包括()。
A. 逻辑控制B. 定时控制C. 计数控制D. 通信控制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机电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类型?()A. 光电传感器B. 接近传感器C. 力传感器D. 温度传感器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机电系统中常用的执行元件?()A. 电机B. 气缸C. 液压缸D. 电磁阀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机电系统中常用的控制策略?()A. PID控制B. 模糊控制C. 神经网络控制D. 自适应控制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实现精确控制。
机电一体化技术考核试卷
![机电一体化技术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abe1ec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7.png)
B.磁电传感器
C.旋转编码器
D.液位传感器
9.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执行器不包括以下哪种类型?()
A.电动执行器
B.气动执行器
C.液压执行器
D.电子执行器
10.下列哪种控制算法不属于PID控制?()
A. P控制
B. I控制
C. D控制
D. N控制
11.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驱动电路不包括以下哪个部分?()
6.工业机器人的自由度是指机器人能够独立运动的________个坐标轴。
7.在工业现场总线中,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通信协议。
8.机电一体化设备的________设计是确保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9.机电一体化系统中,________技术可以用于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10.在CNC系统中,________是用于控制机床运动的部分。
A.铝合金
B.不锈钢
C.塑料
D.玻璃
6.关于步进电机,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步进角固定
B.速度与输入脉冲频率成正比
C.可以实现精确定位
D.适用于高速运动控制
7.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以下哪个部件主要用于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
A.传感器
B.电机
C.电源
D.接触器
8.下列哪种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角度?()
9.以下哪些是步进电机的特点?()
A.速度与输入脉冲频率成正比
B.可以实现精确定位
C.适用于高速运动控制
D.价格低廉
10.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信号传输方式?()
A.有线传输
B.无线传输
C.光纤传输
D.磁场传输
11.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能源供给?()
机电一体化系统模拟题
![机电一体化系统模拟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3ee68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0.png)
机电一体化系统模拟试卷1一、判断题:14个题,每小题2分,合计28分。
1. 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在机械产品的基础上,采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生产出来的新一代产品。
【A.】√【B.】×2. 无论哪类系统(或产品),其系统内部都必须具备五种内部功能,即:操作功能(主功能)、动力功能、检测功能、控制功能和构造功能。
【A.】√【B.】×3.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通过提高系统的阻尼能力不能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A.】√【B.】×4. 滚珠丝杠副在使用过程中,除了要求本身单一方向的传动精度较高以外,还对其轴向间隙有着严格的要求,从而保证其反向的传动精度。
【A.】√【B.】×5. 模拟式传感器输出是以幅值形式表示输入位移的大小,如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等。
【A.】√【B.】×6.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使用的传感器,一般是将被测的电物理量转换成非电参量。
【A.】√【B.】×7. 直流伺服电动机稳定性高是指转速随转矩的增加而保持不变。
【A.】√【B.】×8. 工业控制计算机、各类微处理器、可编程序控制器、数控装置等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核心和智能要素。
【A.】√【B.】×9.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多数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
【A.】√【B.】×10. 在串联机器人机械系统中,电动驱动器可以直接驱动负载。
【A.】√【B.】×11. 并联机构是一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支机构通过运动副,按一定的方式连接而成的开环机构。
【A.】√【B.】×12. FMS尽管具有高柔性,但是这种柔性仍然限于特定的范围,如加工箱体零件的FMS不能用于加工旋转体、冲压件等。
【A.】√【B.】×13. 加工系统在FMS中就像人的大脑,是实际完成改变物性任务的执行系统。
【A.】√【B.】×14. 非接触式测量不仅避免了接触测量中需要对测头半径加以补偿所带来的麻烦,而且可以对各类表面进行高速三维扫描。
机电一体化复习习题集
![机电一体化复习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5ef4e21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c.png)
机电⼀体化复习习题集⼀、选择题1.机电⼀体化是机械与()A.⾃动控制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B.伺服驱动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C.电⼦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D.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2.开发性设计是在既没有参考样板⼜没有具体设计⽅案的情形下()A.对现有系统进⾏局部更改的设计B.根据抽象原理按系统性能要求进⾏设计C.仅改变现有系统的规格尺⼨的设计 C.根据抽象原理进⾏局部更改的设计3.适应性设计是在总的⽅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A.对现有系统进⾏局部更改的设计B.根据抽象原理对系统性能要求进⾏设计C.仅改变现有系统的规格尺⼨的设计D.根据抽象原理进⾏局部更改的设计4.变异性设计是在设计⽅案和功能结构不变的情况下()A.对现有系统进⾏局部更改的设计B.根据抽象设计原理对系统性能要求进⾏设计C.仅改变现有系统的规格尺⼨的设计D.根据抽象设计原理进⾏局部更改的设计5.机电⼀体化与英⽂单词()A.Mechanics⼀致B.Electronics⼀致C.Mechatronics⼀致D.Electric-Machine⼀致6.柔性化是在⽣产对象变更需要改变传动机构的动作规律时,()A.⽆须改变硬件只改变软件就可以B.⽆须改变软件只改变硬件就可以C.既要改变硬件⼜要改变软件才⾏D.既不改变硬件⼜不改变软件⼆、名词解释题1.机电⼀体化2.机电⼀体化技术3.机电⼀体化产品6.开发性设计7.适应性设计 8.变异性设计三、简述题1.简答机电⼀体化系统实现⽬的功能的内部功能。
2.简述机电⼀体化的发展趋势。
3.简答机电⼀体化技术的主要特征。
4.简答机电⼀体化系统的⽬的功能。
5.机电⼀体化系统有哪些基本要素?6.机电⼀体化⽣产系统由哪⼏个部分组成?7.机电⼀体化系统设计的原则有哪些?8.机电⼀体化系统的设计类型有哪些?第1章机械系统设计⼀、选择题1.滚珠丝杠副的传动效率⾼达0.90以上,为滑动丝杠副的()A.6倍B.0.5倍C.3~4倍D.10~20倍2.滚动直线导轨副的承载能⼒是平⾯滚道形式的()A.23倍B.13倍C.4倍D.33倍3.常将多轴驱动系统的惯性载荷折算成等效的单轴系统,并使折算后的单轴系统与折算前的多轴系统保持()A.动⼒性能不变B.运动性能不变C.静⼒性能不变D.稳态性能不变4.启动或反向时,系统的输⼊运动与输出运动之间的差值就是系统的()A.负载动量B.机械能量C.失动能D.失动量5.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随传动级数( )A.增加⽽减⼩B.增加⽽增加C.减⼩⽽减⼩D.变化⽽不变6.在设计滚珠丝杠副时所要求的硬度HRC()A.越⼩其硬度系数就越⼩B.越⼤其硬度系数就越⼩D.⼤⼩与其硬度系数⽆关7.滚珠丝杆螺母副结构有两类:内循环反向器式和()A.外循环插管式B.外循环反向器式C.内、外双循环D.内循环插管式 8就滚珠丝杠副压杆稳定性和临界转速⽐较,⼀端固定⼀端⾃由的结构形式()A.⽐⼀端固定⼀端游动的低B.⽐⼀端固定⼀端游动的⾼C.与⼀端固定⼀端游动相等D.为最⾼9.对步进电动机进给系统中齿轮传动装置进⾏传动⽐分配的原则是()A.最⼤负载惯量原则B.最⼩负载惯量原则C.最⼤负载转矩原则D.最⼩负载转矩原则 10.据齿轮系传动⽐最佳分配条件,简化的最佳速⽐分配关系为( )A.2212i i =B. 2212i i =C. 212i i =D. 212i i =11.偏⼼轴套调整法是采⽤偏⼼轴套的旋转来改变()A.两齿轮轴向位移量以消除齿侧间隙B.齿轮之间的中⼼距以消除齿侧间隙C.两齿轮相对旋转的⾓位移消除间隙D.两薄⽚齿轮之间垫⽚厚度以消除间隙 12.滚动摩擦系数⼏乎与运动速度⽆关,其动摩擦⼒与静摩擦⼒之差()A.极⼤B.极⼩C.为零D.为⽆穷⼤ 13.在开环步进电机-丝杠系统中,传动⽐⼤⼩与系统步进电机的()B.步距⾓有关C.失调⾓有关D.控制⾓有关 14.滚珠丝杠螺母副结构类型有两类:外循环插管式和()A.内循环插管式B.外循环反向器式C.内、外双循环D.内循环反向器式 15.齿轮传动机构采取消隙措施,可以消除齿侧间隙及其造成的()A.换向误差B.换向死区C.换向冲击D.换向阻⼒ 16.滚珠丝杠副可以将直线运动变为()A.旋转运动B.直线运动C.螺旋运动D.正弦运动 17.⼯作机械的负载特性是⼯作机械在运⾏过程中()A.运⾏阻⼒与转速的关系B.运动质量与转速的关系C.功率与转速的关系D.运动惯性与转速的关系18.负载转动惯量由执⾏部件以及上⾯装的夹具、⼯件或⼑具、滚珠丝杠、联轴器等直线和旋转运动部件的质量或惯量折合到()A.齿轮轴上的惯量组成B.输出轴上的惯量组成C.电动机轴上的惯量组成D.丝杠轴上的惯量组成19.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随传动级数( )A.增加⽽减⼩B.增加⽽增加C.减⼩⽽减⼩D.变化⽽不变20.滚珠丝杠副螺纹滚道型⾯的截⾯形状有()A.单圆弧型⾯和抛物线型⾯B.双圆弧型⾯和椭圆弧型⾯C.抛物线型⾯和椭圆弧型⾯D.单圆弧型⾯和双圆弧型⾯21.导轨截⾯为矩形截⾯的滚动导轨承载时其受⼒()A.上下⽅向相等但左右不等B.上下左右各⽅向⼤⼩相等D.上下左右各⽅向⼤⼩均不相等22.启动或反向时,系统的输⼊运动与输出运动之间的差值就是系统的()A.定位误差B.系统误差C.静态误差D.死区误差23.在设计滚珠丝杠副时⼯作()A.越平稳所选载荷系数越⼤B.条件越恶劣所选载荷系数越⼩C.条件越恶劣所选载荷系数越⼤D.条件情况与载荷系数的选取⽆关24.滚珠丝杠副为单圆弧型⾯螺纹滚道时,其接触⾓随轴向负荷()A.增⼤⽽减⼩B.增⼤⽽增⼤C.减⼩⽽增⼤D.减⼩⽽减⼩25.在开环步进电机-丝杠系统中,齿轮副传动装置的传动⽐⼤⼩与系统()A.丝杠长度有关B.导轨长度有关C.丝杠导程有关D.导轨刚度有关26.在设计滚动导轨副时滑座的()A.运动速度越⼩所选载荷系数越⼤B.运动速度越⼤所选载荷系数越⼤C.运动⽆冲击时所选载荷系数越⼤D.运动情况与载荷系数的选取⽆关27.滚珠丝杠副为双圆弧型⾯螺纹滚道时,其接触⾓()A.随轴向负荷变化⽽变化B.随径向负荷变化⽽变化C.不随轴向负荷⽽变化D.不随径向负荷变化⽽变化28.摩擦⼒引起的死区误差实质上是在驱动⼒的作⽤下,传动机构为克服静摩擦⼒⽽产⽣的()A.弹性变形B.局部变形D.塑性变形29.在开环步进电机-丝杠系统中,齿轮副传动装置的传动⽐⼤⼩与系统()A.丝杠长度有关B.导轨长度有关C.丝杠导程有关D.导轨刚度有关30.摩擦⼒引起的死区误差实质上是在驱动⼒的作⽤下,传动机构为克服()A.动摩擦⼒⽽产⽣的弹性变形B.静摩擦⼒⽽产⽣的弹性变形C.惯性⼒⽽产⽣的弹性变形D.负载⼒⽽产⽣的弹性变形31.在设计滚动导轨副时其滑座的()A.运动速度越⼩所选载荷系数越⼤B.运动速度越⼤所选载荷系数越⼩C.运动情况与载荷系数的选取⽆关D.运动速度越⼤所选载荷系数越⼤32.计算齿轮传动系统时⾮随机载荷的采⽤()A.⽅和根综合法B.回归分析综合法C.峰值综合法D.正交实验法33.机电⼀体化系统中的齿轮传动可以实现()A.刚度匹配B.阻尼⽐匹配C.频带宽度匹配D.脉冲当量匹配34.齿轮传动系统的最佳总传动⽐是()的传动⽐A.负载加速度最⼩或负载等效转矩最⼤B.负载加速度最⼤或负载等效转矩最⼩C.负载加速度最⼤或负载等效转矩最⼤D.负载加速度最⼩或负载等效转矩最⼩34.为了提⾼齿轮传动系统度精度,并使机构紧凑,各级传动⽐()A.应按“前⼤后⼩”次序分配B. 应按“前⼩后⼤”次序分配D.应与伺服系统匹配⼆、名词解释题1.失动量2.等效负载转矩3.死区误差4.丝杠副的轴向间隙5.载荷的类⽐法6.载荷的计算法7.等效负载转动惯量 8.滚珠丝杆螺母副的传动刚度 9.峰值综合负载 10.⽅和根综合负载 11.最佳总传动⽐ 12.压电晶体的逆压电效应三、简述题1.简述机电⼀体化传动机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练习题参考答案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练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f388d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5.png)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参数设计2. 转子惯量3. 滤波、电平变换、光电隔离、功率驱动4. 固有频率二、判断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三、问答题1.答:转动惯量增大使机械负载增加,功率消耗大;使系统相应速度变慢,降低灵敏度;使系统固有频率下降,容易产生谐振。
2.答:对控制及信息处理单元的基本要求: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可靠性,增强抗干扰能力,完善系统自诊断功能,实现信息处理智能化和小型化,轻量,标准化等。
3.答:减小机械系统的传动误差可采用的结构措施有:适当提高零部件本身的精度;合理设计传动链,减小零部件制造、装配误差对传动精度的影响;采用消隙机构,以减小或消除回程误差。
4.答:脉宽调制放大器是直流伺服电机常用的晶体管驱动电路。
利用大功率晶体管的开关作用,将直流电源电压转换成一定频率的方波电压,施加于直流电机的电枢,通过对方波脉冲宽度的控制,改变电枢的平均电压,使电机的转速得到调节。
5.答: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机械传动系统的要求有:精度;稳定性;快速响应性;还应满足小型、轻量、高速、低冲击振动、低噪声和高可靠性。
6.答: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机械传动系统的要求有:精度;稳定性;快速响应性;还应满足小型、轻量、高速、低冲击振动、低噪声和高可靠性。
四、分析题1.如图所示电机驱动系统,已知工作台的质量为m=60Kg,负载力为NF,最大加速度为1200=l10m/s2,丝杠直径为d=16mm,导程t=4mm,齿轮减速比为i=5,总效率为%η,忽略丝杠惯量40=的影响,试计算电机的驱动力矩。
解:(1)计算负载力负载力由外负载力、惯性负载力两部分构成2 外负载力 N F l 1200=惯性负载力m FN am F m 6001060=⨯=⋅=(2)电机上的负载力矩为NmF F t i T m l m 57.04.01)6001200(2104511)(213=⋅+⋅⨯⋅=⋅+⋅⋅=-πηπ 2. 解:(1)计算负载力负载力由外负载力、惯性负载力两部分构成 外负载力 N F l1000=惯性负载力m F N am F m 5001050=⨯=⋅=(2)电机上的负载力矩为NmF F t i T m l m 63.03.01)5001000(2104511)(213=⋅+⋅⨯⋅=⋅+⋅⋅=-πηπ。
机电一体化考试试卷
![机电一体化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b3cf81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0.png)
机电一体化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什么是机电一体化?A. 机械工程与电子工程的简单组合B. 机械工程与电子工程的有机结合C. 仅指机械设备的自动化D. 仅指电子设备的集成化2. 以下哪项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A. 机械部分B. 电子控制部分C. 软件部分D. 能源供应部分3. 伺服电机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A. 作为能源供应B. 执行精确的位置控制C. 作为传感器使用D. 仅作为驱动装置4.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机电一体化中主要承担什么角色?A. 执行机构B. 传感器C. 控制系统D. 电源管理5. 以下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A. 系统的可靠性B. 系统的经济性C. 系统的美观性D. 系统的可维护性6. 机器人技术是机电一体化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特点不包括:A. 高度的自动化B. 灵活性C. 单一功能D. 可编程性7. 以下哪个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用于检测物体位置?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光电传感器D. 湿度传感器8. 什么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闭环控制系统?A. 只有输入没有反馈的系统B. 有输入也有反馈的系统C. 只有输出没有输入的系统D. 没有输入也没有输出的系统9. 以下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的执行机构?A. 电机B. 气缸C. 液压缸D. 变压器10.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集成设计通常需要考虑的方面不包括:A. 系统的集成度B. 系统的模块化设计C. 系统的独立性D. 系统的兼容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______是实现精确控制的关键。
12. 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作用是将______转化为电信号。
13.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______是实现自动化控制的核心设备。
14. 机器人的自由度是指机器人能够独立移动的______数。
15. 伺服系统由______、执行机构和反馈系统三部分组成。
机电一体化考试试题
![机电一体化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6c721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b.png)
机电一体化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哪些部分?A. 机械结构B. 电气控制C. 信息技术D. 所有以上选项2.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执行命令B. 传递信息C. 处理数据D. 供电3. 以下哪种控制方式不属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方式?A. 开环控制B. 闭环控制C. 线性控制D. 模糊控制4.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执行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转换能量B. 传递信息C. 控制运动D. 存储数据5. 以下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设计的主要原则?A. 系统集成B. 功能优化C. 成本控制D. 复杂性增加6.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哪种方法进行系统建模?A. 物理建模B. 数学建模C. 计算机建模D. 所有以上选项7.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PLC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动力供应B. 逻辑控制C. 数据存储D. 机械传动8. 以下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优点?A. 高效率B. 高精度C. 低能耗D. 操作复杂9.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通常使用哪种类型的电机作为执行元件?A. 直流电机B. 交流电机C. 步进电机D. 所有以上选项10.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是什么?A. 数据采集B. 远程控制C. 故障诊断D. 所有以上选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实现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__________是实现精确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
3.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中通常会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技术。
4.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传感器可以分为__________传感器、__________传感器和__________传感器。
5.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__________是实现人机交互的重要界面。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期末习题题目练习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期末习题题目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06026c5be23482fb5da4c5d.png)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那些不是结构型传感器A.弹簧管B.双金属片C.水银温度计D. 电感电容2.那些不是物理型传感器的特点A.无中间转换机构B.固体传感C.集成D.体积大3.哪一项不是传感器指标A.类型B. 容量C.体积 B.线性度4.下列哪项对热电偶的说法不正确A.不能测量绝对温度B.利用的是温差效应C.铂电阻属于热电偶D.需要冷端补偿5.传感器的环境参数不包括什么A.环境温度B.湿度C.冲击D.噪音6.传感器的基本性能参数不包括什么A.量程B. 灵敏度C.动态特性D.尺寸7.半闭环伺服结构的特点不包括:A.系统简单B.稳定性好C.调试困难D.成本较低8.际转速1350r/min、电源频率50Hz的交流感应电动机,其转差率是多少?A.0.05B.0.1C.0.15D.0.29.某步进电动机三相单三拍运行时步距角为3°,三相六拍运行时步距角是多少?A. 3°B. 6°C. 2°D.1.5°10.采用PWM驱动系统的优点不包括A.频率高、频带窄B.电流脉动小C.电源的功率因数高D.动态硬度好11.设丝杠导程5mm,2/4相步进电机的步距角为1.8度,半步驱动时的脉冲当量为多少?A. 0.00625mmB.0.0125mmC.0.025mmD.0.05mm12.下列哪一项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构成装置A.电子装置B.控制装置C.驱动装置D.机械装置13.下列把一项是出现低速爬行现象不稳定的主要原因A.电压不稳定B.非线性摩擦力C.负载扭矩不稳定D.润滑不良14.滚动导轨预加负载的目的是什么A.防止超速B.消除间隙C.降低噪音D.提高刚度15.哪项不是滚珠丝杠副的主要尺寸参数A.公称直径B.长度C.导程D.行程16.哪项不是机械传动要满足伺服控制的主要要求A.传动精度B.寿命长C. 稳定性D.快速响应性17.下列哪一项属于变异性设计A.没有参照样板的设计B.根据故障查找故障原因C.部更改,适应性变动D.适应于量的方面变更要求,方案功能结构不变18.哪项不是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的核心内容A.功能B.原理C.结构D.模式19.传统的机电产品的设计注重A.安全系数设计B.功能设计C.机械设计D.电路设计20.PI称为()控制算法。
机电一体化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机电一体化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40de3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1.png)
机电一体化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是()。
A. 机械系统B. 电气系统C. 控制系统D. 信息处理系统答案:C2. 下列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部分?()A. 传感器B. 执行器C. 计算机D. 传统机械答案:D3. 伺服电机的控制方式是()。
A. 开环控制B. 闭环控制C. 线性控制D. 非线性控制答案:B4. PLC的中文意思是()。
A.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B. 可编程控制器C. 可编程控制逻辑器D. 可编程控制单元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传感器的分类?()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速度传感器D. 力传感器答案:D6. 机械手的自由度是指()。
A. 机械手的关节数B. 机械手的运动方向数C. 机械手的控制精度D. 机械手的负载能力答案:B7.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用于实现精确定位的设备是()。
A. 伺服电机B. 步进电机C. 直流电机D. 交流电机答案:A8. 以下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典型应用?()A. 机器人B. 自动化生产线C. 电梯控制系统D. 传统机械加工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原则?()A. 模块化设计B. 集成化设计C. 标准化设计D. 非标准化设计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趋势?()A. 智能化B. 网络化C. 微型化D. 传统化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特点包括()。
A. 高度集成B. 高度自动化C. 高度信息化D. 高度人工化答案:ABC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原则包括()。
A. 模块化设计B. 集成化设计C. 标准化设计D. 非标准化设计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机电一体化系统常用的传感器?()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速度传感器D. 力传感器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机电一体化系统常用的执行器?()A. 伺服电机B. 步进电机C. 直流电机D. 交流电机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典型应用?()A. 机器人B. 自动化生产线C. 电梯控制系统D. 传统机械加工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是控制系统。
(完整版)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题与答案
![(完整版)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29f61fe009581b6ad9eb61.png)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滚珠丝杆中滚珠的循环方式有、两种。
2.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包括、、、3.在伺服系统中,在满足系统工作要求的情况下,首先应保证系统的,并尽量高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4.。
实现步进电动机通电环形分配的三种常用方法是、、。
5.抑制电磁干扰的常用方法有屏蔽、、、、合理布局和软件抗干扰技术。
6.机电一体化系统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分组成.7.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类型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适应性设计、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计算机接口电路通常使用光电耦合器,光电耦合器的作用有哪些2、什么是三相六拍通电方式?3、简述PWM脉宽调速原理。
4、简述香农采样定理。
5、什么叫传感器?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6、步进电动机常用驱动电路中功率放大电路有哪几种类型?三、计算题(共20分)(将本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10分)三相变磁阻式步进电动机,转子齿数Z=100,双拍制通电,要求电动机转速为120r/min ,输入脉冲频率为多少?步距角为多少?(二)、(10分) 光栅传感器,刻线数为100线/mm,设细分时测得莫尔条纹数为400,试计算光栅位 移是多少毫米?若经四倍细分后,记数脉冲仍为400,则光栅此时的位移是多少?测量分辨率是多少? 四、综合分析题(共30分)(一)、分析、说明如图所示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信号变换与传输的过程、原理。
(二)、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哪几个部分?每部分能实现何种功能?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内循环、外循环2、性能指标 系统功能 使用条件 经济效益3、稳定性4、 1)采用计算机软件分配器 2)小规模集成电路搭接的硬件分配器 3)专用模块分配器5、隔离 滤波 接地6、机械本体 动力与驱动 执行机构 传感器检测部分 控制及处理部分7、开发性设计 变参数设计二、简答(每题5分,共30分)1. (1)能保护系统元件不受高共模电压的损害,防止高压对低压信号系统的损坏。
机电一体化技术试题十套及答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试题十套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acdbe75ef7ba0d4a733b42.png)
《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一)考试方法: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共2页第1页——————————————————————————————————————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 测量2.灵敏度3. 压电效应4. 动态误差5. 传感器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滚珠丝杆中滚珠的循环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 顺序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顺序控制器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某光栅的条纹密度是50条/mm,光栅条纹间的夹角θ=0.001孤度,则莫尔条纹的宽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连续路径控制类中为了控制工具沿任意直线或曲线运动,必须同时控制每一个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它们同步协调到达目标点。
6. 某4极交流感应电机,电源频率为50Hz,转速为1470r/min,则转差率为_____________。
7.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累计式定时器工作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复合控制器必定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钻孔、点焊通常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一般说来,如果增大幅值穿越频率ωc的数值,则动态性能指标中的调整时间ts ( )A. 产大B. 减小C. 不变D. 不定2. 加速度传感器的基本力学模型是( )A. 阻尼—质量系统B. 弹簧—质量系统C. 弹簧—阻尼系统D. 弹簧系统3.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 )A. 有关B. 无关C. 在一定级数内有关D. 在一定级数内无关4. 顺序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顺序控制器通常用( )A. 单片机B. 2051C. PLCD. DSP5、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环节、比较环节和()等个五部分。
机电一体化考试试卷
![机电一体化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0beb3b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c.png)
机电一体化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机械系统B. 电子系统C. 信息处理系统D. 能源供应系统2. 以下哪个不是传感器的主要功能?A. 检测B. 转换C. 放大D. 存储3. 伺服系统的控制方式不包括?A. 开环控制B. 闭环控制C. 半闭环控制D. 手动控制4.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执行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转换电信号为机械动作B. 转换机械动作为电信号C. 存储电信号D. 放大电信号5. 以下哪个不是PLC的特点?A. 可靠性高B. 编程简单C. 灵活性差D. 维护方便6. 步进电机与伺服电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控制精度B. 价格C. 体积D. 重量7. 以下哪个不是机器人的自由度?A. 位置自由度B. 方向自由度C. 速度自由度D. 加速度自由度8. 以下哪个不是数控机床的优点?A. 高精度B. 高效率C. 操作复杂D. 易于编程9. 以下哪个不是自动化生产线的特点?A. 高度集成B. 高度自动化C. 低灵活性D. 高效率10. 以下哪个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A. 系统性能B. 成本C. 环境影响D. 艺术性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原则包括哪些?A. 系统性原则B. 模块化原则C. 可靠性原则D. 经济性原则12. 传感器的类型包括哪些?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速度传感器D. 力传感器13. PLC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哪些?A. 工业自动化B. 交通控制C. 家庭自动化D. 医疗设备14. 以下哪些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的传动机构?A. 齿轮B. 皮带C. 链条D. 滑块15. 机器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哪些?A. 机械结构B. 传感器C. 控制系统D. 执行器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实现精确控制。
17. 传感器只能将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简答题4、机电一体化系统由哪五大内部功能?各功能的具体作用是什么?p7主功能:对物质、信息、能量及其相互结合进行变换、传递和存储;动力功能:向系统提供动力,使系统得以运转功能;计测功能和控制功能是根据系统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实现“目的功能”构造功能:使构成系统的子系统、元部件维持所定的时间和空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功能。
5、设计机械传动部件时,为确保机械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工作稳定性,常提出哪些要求?低摩擦、无间隙、低惯量、高刚度、高谐振频率、适当的阻尼比等要求。
P236、各级传动比的分配作用则是什么?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是什么?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为了提高机电一体化系统齿轮传动系统的传递运动的精度,各级传动比应按先小后大原则分配,一遍降低齿轮加工误差、安装误差以及回转误差对输出转角精度的影响。
P397、简述滚动导轨副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导向精度、刚度、耐磨性和工艺性。
P608、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执行元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惯量小、动力大;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维修和安装;宜于微机控制。
P929、简述步进电机工作原理?如教材图例所示,如果先将电脉冲加到A相励磁绕组,定子A相磁极就产生磁通,并对转子产生磁拉力,使转子的1 3两个齿与定子的A相磁极对齐,而后再将电脉冲通入B相磁绕组,B相磁极便产生磁通,这时转子2 4两个齿与B相磁极靠的最近,于是转子便沿着逆时针方向转过30度角使转子2 4两个齿与定子B相磁极对齐。
如果按照A→C→B→A……的顺序通电,步进电机讲沿顺时针方向一步步地转动。
10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对传感器检测的基本要求。
(1)体积小、重量轻、对整机适应性好;(2)精度和灵敏度高、响应快、稳定性好、信噪比高;(3)安全可靠,寿命长;(4)便于与计算机连接;(5)不易受被测对象影响,也不影响外部环境;(6)对环境适应性强;(7)现场处理简单、操控性好;(8)价格低廉。
12、比例调节、积分调节、比例积分调节、比例积分微分调节的优缺点有哪些?比例调节:调节作用主要Kp的大小,Kp越大,调节作用越强,但是存在调节误差。
而且Kp太大会引起系统不稳定。
积分调节:可以减少或消除误差,但是由于积分调节器反应慢,故很少单独使用比例积分调节:克服了单纯比例调节有调节误差的特点,又避免了积分调节反应慢的弱点,既能改善系统稳定性能,又能改善其动态性能。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不但能改善系统稳定性能,又能改善系统动态性能。
但是由于含有微分作用,在噪声比较大或要求响应快的系统中不宜使用;PID调节器能使闭环系统更加稳定,其动态性能比PI更好。
13、什么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可靠性?保证机电一体化系统可靠性的方法有哪些?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方法:提高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质量;冗余技术;诊断技术14、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普通车床K52K改造为经济性数控机床,写出原理方案。
P290 16、简述点亮显示器的静态显示与动态显示方法的主要区别有哪些?答:静态显示就是当显示器显示某一个字符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恒定地导通货截止。
静态显示时,较小的电流能得到较高的亮度;动态显示就是一位一位地轮流点亮各位显示器。
显示器的亮度既与导通电流有关,也和点亮时间与间隔时间的比例有关,调整电流和时间参数,可实现亮度较高较稳定的显示三、分析题1、试分析图一所示消除滚珠丝杠轴向间隙调整与预紧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
答:工作原理:采用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调整垫片的厚度,可使左右两螺母产生相对位移,以达到消除间隙、产生预紧拉力之目的。
结构简单刚度高、预紧可靠,但使用中调整不方便。
2、试分析图2所示消除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调整与预紧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答:工作原理:采用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右螺母的外端有凸缘,而左螺母的外端虽无凸缘,但制有螺纹,并通过两个圆螺母固定。
调整时旋转右边圆螺母消除轴向间隙并产生一定预紧力,然后用锁紧螺母(左边圆螺母)锁紧。
预紧后两个螺母中的滚珠相向受力,从而消除轴向间隙。
结构简单、刚度好、预紧可靠,使用中调整方便,但不能精确定量的进行调整。
4、试分析如图所示光电隔离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在本电路中各元器件的作用是什么?答:(1)基本工作原理微机输出的控制信号经74LS04非门反相后,加到光电耦合器G的发光二极管正端。
当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经反相后,加到发光二极管正端的电平为低电平,因此,发光二极管不导通,没有光发出。
这时光敏三极管截止,输出信号几乎等于加在光敏三极管集电极上的电源电压。
当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发光二极管导通并发光,光敏三极管接收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而导通,于是输出端的电平几乎等于零。
同样的道理,可以将光电耦合器用于信息的输入。
(2)特点:完成信号转换的同时,能隔离干扰。
(3)各元器件的作用74LS04:将微机输出的控制信号经非门反相,加到光电耦合器G的发光二极管正端;发光二极管: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光敏三极管: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5如图所示机电传动控制系统,在无外界干扰的假设条件下,试分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并写出该系统的传递函数数学模型。
答:(1)各组成部分的作用:G1——前置放大;G2——功率放大,驱动伺服电动机运转;G3——伺服电动机,作为系统的执行元件,带动工作台运动;G4——齿轮传动装置,将电动机转子的运动以传动比i1传递给丝杠;G5——齿轮传动装置,将丝杆的运动以传动比i2传递给位置传感器的检测轴;G6——位置传感器,检测滚珠丝杠的角位移量,并反馈回系统输入端;G7——测速发电机,检测伺服电动机转子的转速,并反馈回功放输入端。
(2)系统的传递函数数学模型6试分析论述机电一体化系统稳态设计、动态设计的目的,重点研究哪些重要指标参数?答:(1)稳态设计的目的及重点研究指标参数目的是保证系统达到功能要求,包括使系统的输出参数、执行元件(如电动机)的参数、功率(或)转矩的匹配、过载能力等达到技术要求。
重点研究的指标参数有负载的综合定量数值(如质量、转动惯量、力、转矩等);执行元件的等效负载转矩、等效惯性负责转矩、电动机轴上的总负载转矩等;各级减速比;伺服系统放大器,输出级的输出阻抗、效率、时间常数,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等;系统各部分的传递函数;工作台进给系统的阻尼比、主谐振频率等。
(2)动态设计的目的及重点研究指标参数目的是设计校正补偿装置,使系统满足动态技术指标要求。
可以根据系统传递函数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过渡过程品质(响应的快速性和振荡)及系统的稳态精度,从而研究系统的动态特性。
具体表征系统动态特性好坏的定量指标就是系统过渡过程的品质指标,在时域内,这种品质指标一般用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中的参数来表示,即: Ts—上升时间;Ty—延滞时间;Tt—调整时间;σ%—最大超调量。
7、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动态设计中,叙述所增加PID调节器内各环节的调节特点,试分析控制系统中增加PID调节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1)PID调节器各环节的调节特点:比例(P)环节使一阶滞后的时间常数减小,加快系统响应速度,比例调节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比例系数,比例系数愈大调节作用愈强,动态特性也愈好,但存在调节误差,而且比例系数太大,会引起系统不稳定;积分(I)环节可以减少或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因为只要存在偏差,它的积分所产生的控制量总是用来消除稳态误差的,直到积分的值为零,控制作用才停止。
但它将使系统的动态过程变慢,而且过强的积分作用使系统的超调量增大,从而使系统的稳定性变坏;微分(D)环节有微分作用,微分的控制作用跟偏差的变化速度有关,微分控制能够预测偏差,产生超前的校正作用,它有助于减少超调,克服振荡,使系统趋于稳定,并能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少调整时间,从而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微分作用的不足之处是放大了噪声信号。
(2)控制系统中增加PID调节器的主要作用作为系统的校正环节,主要起到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的3、简述步进电机工作原理,并推导出步进当量的计算公式答:(1)工作原理:图示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定子有六个均匀分布的磁极,每两个相对磁极组成一相,即有A-A´、B-B´、C-C´三相,磁极上绕有励磁绕组。
转子具有均匀分布的四个齿,当A、B、C三对磁极的绕组依次通电时,则A、B、C三对磁极依次产生磁场吸引转子转动。
由环形分配器送来的信号脉冲电流,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对定子绕组轮流通以单极性励磁电流。
通电磁极产生磁通,磁通具有力图沿磁阻最小路径通过的特点,使转子齿在磁力作用下转动。
电脉冲加到A相励磁绕组,定子A相磁极就产生磁通,并对转子产生磁拉力,使转子1、3两个齿与定子的A相磁极对齐。
而后将电脉冲通入B相励磁绕组,B相磁极便产生磁通,转子2、4两个齿与B相磁极靠得最近,于是转子便沿着逆时针方向转过30°角,使转子2、4两个齿与定子B相磁极对齐。
如果按A→B→C→A的顺序通电,转子则沿逆时针方向一步步的转动,每步转过30°,这个角就叫做步距角。
(2)步距当量的计算公式当A相的定子齿和转子齿对齐时,B相的定子齿应相对于转子齿逆时针方向错开1/3齿距,而C相的定子齿又应相对于转子齿逆时针方向错开2/3齿距。
也就是说,当某一相磁极下定子与转子的齿对齐时,下一相磁极下定子与转子齿的位置刚好错开τ/m。
其中,τ为齿距,m为相数。
再下一相磁极定子与转子齿则错开2τ/m。
依次类推,当定子绕组按A→B→C →A顺序轮流通电时,转子就沿着逆时针方向一步步地转动,各相绕组轮流通电一次,转子就转过一个齿距。
设转子齿数为Z,则齿距为步距当量,即步距角α的大小与通电方式和转子齿数有关,其大小可用下式计算:式中:K——状态系数(三拍时k=1;六拍时k=2);m——电动机的绕组相数;Z——转子齿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