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状况与优化配置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状况与优化配置建议
一、高等教育资源状况
教育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一般由教育者、教育对象、场所、设备等诸要素构成。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我们称之为教育人口;场所与设备我们称之为教育资产;教育人口与教育资产我们称之为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有机组合形成教育产业。教育产业的有序运作,教育这种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才能得以实现和完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已由一种原始的授受职能演变成多种职能,由单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发展成为整个政治、经济、社会服务的庞大产业。它既创造实物形态的物质财富,又创造观念形态的精神财富;既生产有形产品,又生产无形产品。
现今世界各国教育人口已达18亿,教育资源价值3万亿美元以上。1998年世界年教育经费为11 863.2亿美元,在公共经费支出中已大大超过同期890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跃居第一位。经过世世代代的努力,我国已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形成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产业。1998年全国教育人口3.46亿,占国内总人口的27.6%,占世界教育人口的19%;教育资产达7300亿元多。这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一笔巨大财富,也是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雄厚物质基础。在我国的教育资源中,高等教育资源占有重要地位。1998年我国的高等教育人口1045.8万,高等教育资产2000多亿元。在高等教育资产中,各教育机构占地45万多亩;建筑面积1.87亿多平方米;仪器设备600多万台(件),价值300多亿元;图书资料4.5亿多册,占全国图书资料总量的1/2。用好这笔财富,对我国未来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资产价值已相当我国国有企业单位存量资产(5万亿元)的4%,相当国有事业单位存量资产(1万亿元)的20%。这样一笔宝贵的社会资源,在我国传统体制下,没有用好、用足、用活,其潜能和效益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形成高等教育的巨大浪费。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结构配置内在矛盾分析,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高等教育资源组成不合理。表现为教育人口多,教育资源少;教职工多,学生少;党政人员多,专任教师少;本科生多,专科生和研究生少;普通高等教育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少;教育资产用于教职工部分多,用于学生部分少等等。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组成不合理,导致办学效益低。
2.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我国城市与农村,东部、中部与西部及沿海与内地之间存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现象,不仅影响高等教育事业的长期均衡发展,使“教育机会均等”难以实现,而且也长期加剧城乡对立。
3.高等教育资源产权单一。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产权绝大多数为国有,而
且隶属于各个部门和单位,相互处于隔绝和凝固状态,造成人才积压、场所闲置、设备放空。同时人、财、物全靠国家投入,不能利用社会、集体和个人的财富,以弥补高教资源的不足。这种单一的产权,不仅导致高等教育单一的体制、模式、规格、渠道,而且使高等教育走上低投入、低产出、逐步衰退的恶性循环。
4.高等教育资源管理僵化。表现在机构臃肿、人员庞杂;条块分割、地区封锁;自成体系,“小而全”、“大而全”;学校社会化;责、权、利不清,平均主义大锅饭,等等。建国以来,高等教育机构人员逐年膨胀,行政开支以年10%的速度递增,管理效率很低。
5.高等教育资源运作粗放。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靠国家统一调配,经费由国家统一发给,运作的动力系统是行政驱动,权力系统是集中控制,信息系统是指令传导。教学、科研、生产(开发)在缺乏动力、压力、竞争的封闭环境中刻板而迟缓地进行,社会的需求与变化高校不能迅速地作出反映,形成高校封闭性和迟钝性,从而也梗阻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
6.高等教育资源增值低。究其原因,一是多年来我国对教育欠帐太多;二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率低,效益差;三是高等教育资源流失大。据统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平均每天损失国有资产1亿元,共损失5000多亿元,而教育资产就损失300多亿元。
三、优化配置建议
为了把我们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用好、用足、用活,达到结构优良化、配置合理化、存量流动化、运作集约化,以便发挥更大的潜能和效益,笔者以为应该切实作好以下几项工作:
1.全国划分学区,按学区配置教育资源。这方面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有成功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和现状应以地域和人口把我国划分成100个大学区,然后有计划地按学区配置教育资源,增设学校。未来如果能在每30万人口居住范围内设置一所高等学校,那么,我国届时可有大学4000所,在校生1000多万,不仅可达到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结构的平衡合理,而且可以使我国高等教育走上世界先进行列。
2.建立多元化产权关系。产权指财产所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改变单一产权关系,建立多元化产权关系,用市场方式推进资源的流动与重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有效经营,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可采取以下措施:(1)实行国有民营、民办公助、一校多制或整体改制。对国有民营学校、民办公助学校,政府只管方针、政策、督导、评估,管国有资产和主要干部,其余一概放开不管。学校自筹经费、自主办学。这方面可推广天津师范大学与天津国际女子学院的做法(见1993年2月12日、1994年4月23日《中国教育报》)、浙江省宁波万里教育集团举办国营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的做法、香港荣华公司与宁波大学共同举办民办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做法(1999年7月6日《中国教育报》)以及
金华市创办民办公助的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2)实行资产租赁、转让和兼并。对于高等教育机构闲置的资产允许租赁、转让,对长期招生和分配困难,办学条件差、效益低,发展没后劲的学校,允许优势学校或民间企业对其整体兼并。可实行购买、抵押、承担经费式兼并,也可通过控股、参股和吸收股份等形式实行兼并。(3)建立高等教育资源有偿占有制度。为此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清产核资、健全制度。二是按占有资产价值总量考核效益。要理顺国家作为资产所有者和学校作为资产占用者之间的关系。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专项资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建立资产运营责任体系,把投入和产出联系起来,用占用的资产价值总量和学生总量来计算生均成本费,从而确定和考核办学效益。
3.设立高教资源管理局和高校资产处。使其负责高教资源和高校资产的日常管理,制定有关方面的政策、法规和具体实施办法,确保高教资源的有偿占有和保值增值。
4.实行“一主、二设、三多、四分担”的投资体制。即以国家投资为主,设立教育拨款委员会和教育基金会,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由政府、社会、企业及个人共同分担教育经费的投资体制。
5.实行教育预算单列。我国1995年教育经费总支出为1877.95亿元,其中财政性支出为1411.52亿元,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16.05%。这是一笔庞大的数字。仅此,也应该将原教育预算由国家财政二级预算分配上升为一级预算分配。
综上所述,在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律、供求规律和价值规律,通过公平竞争、供求调节和价值取向,来达到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目的,达到高等教育选优、创新、提高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发展报告,1996~1998
2.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998
3.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4.苌景州,教育投资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