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能够根据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准确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并联系实际说出两种资源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2.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提升资源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惯,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2.联系实际说出两种资源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点,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二)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惯,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

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运用大量的生活实例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研究生活中的地理,研究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养成良好的节约、保护自然资源的惯。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地理用具五、讲授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用品与自然资源有关?学生答案预设:从教室中的物品入手,列举出课桌、书本、窗帘、黑板等。

教师:到底什么是自然资源呢,我们进入本节内容的研究。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引入第一个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什么是自然资源?教师:请同学们看这四幅图片,分别为我们所熟悉的公交车、教学楼、食物和课本,你能详细说一说每种物品都与哪些自然资源相关吗?学生答案预设:汽车车身─钢材─铁矿石、煤炭资源等,教学楼外墙瓷砖─黏土─土地资源等,食物─小麦─阳光、水分、土地等自然资源,课本─木材─森林资源等。

学生还会有很多内容的补充,言之有理即可。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学生在学习了自然资源基础概念之后,进一步深入理解自然资源特性的重要内容。

本节通过讲解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保护等方面,使学生掌握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认识到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必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初步掌握了自然资源的概念,对于自然资源的种类和用途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等深层次特性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较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掌握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等特性,提高学生对自然资源的认知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等特性。

2.教学难点: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分布等特性的深层次理解,自然资源的保护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数量、质量、分布等特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资源的特性和保护方法。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自然资源的保护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教材内容、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环节的PPT。

2.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自然资源保护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学习任务单:制定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自然资源基础概念,激发学生对自然资源的兴趣。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指出问题:在批改作业过程中,教师应指出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给出建议:针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教师应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指导学生如何改正并提高作业质量。
-鼓励进步:对于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定期反馈: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作业反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遇到的困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答案: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繁多,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重工业;东部地区矿产资源相对较少,制约了工业发展。
例题四:
题目:请说明我国生物资源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对我国农业和生态保护的影响。
答案:我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的基本特征对我国农业和生态保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物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地理
3.授课时间:2课时
4.教学时数:2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内容,强调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学案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学案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3.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崭新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1.会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

2.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1.会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理解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也将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2.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学习过程】【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学法提示:把课本文字内容和图结合起来1、看课本图片以及课本内容,回答问题:(1)自然资源与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我们用到的、看到的物品与自然资源有关,请举出例子?(2)什么是自然资源?可以分为那两大类?完成63页活动题1。

(3)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结合教材64页活动2题图文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在资源方面我国的国情是怎样的?2、根据课本给出的数据如何理解“丰富”和“不足”谈谈你的想法?【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1、如何利用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生活中我们如何去做?2、到目前为止,我国人口和资源的矛盾是否已经不再进一步激化了呢?3、谈谈如何保障我国资源供给。

【我的收获】【学后质疑】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吗?【同步演练】(一)填空题1.可再生资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________________,人均________________。

教学设计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教学设计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态度目标:使学生能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并学会判断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并通过了解我国资源的国情,懂得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自身养成节约和保护资源的行为习惯,并能实施具体行动督促他人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能够经过讨论后制定本组、本班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具体措施。

3.知识目标:使学生能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

教学重点(1) 学会判断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并能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明白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之间的辨证关系(2) 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1.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2.使学生明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的辨证关系。

探究点1.“总量大、人均少”不仅是我国自然资源最主要的特点,而且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对优势可以以此自豪但不能盲目乐观,对劣势应积极关注而不能丧失信心。

2.我国自然资源虽然种类很多,各自也有不同的特点,但“总量大、人均少”都是它们共同具备的。

这个观点的确立为学习各种具体的自然资源均有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表法、比较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具自制图表(我国自然资源国情基本特征示意表)、小黑板(环境意识测试题、课堂练习题)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讲解]前几章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它们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知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

那么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如何呢?我们又怎样利用它们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特征【教学内容】自然资源的特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并能举例理解。

(2)能够利用相关实例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过程和方法:(3)运用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运用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2.难点: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练结合法,谈话法。

【课时设计】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提问:什么是自然资源?(学生谈自己的理解)讲授: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提问: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常见的东西都来自于自然资源,你觉得它们和哪些自然资源有关?学生回答后,教师举例分析,进一步引导。

二、新课讲授(一)自然资源的分类1.明确自然资源的定义,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以下哪些是自然资源。

学生活动:判断下列哪些属于自然资源,哪些不属于自然资源?说明理由。

钢铁、煤炭、小麦、闪电、纸、水、风能、温泉、电脑、阳光学生讨论后,派代表回答。

属于自然资源的是:煤炭;闪电;水;风能;温泉;阳光。

2.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1)提问:从字面意思理解并解释什么是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将自主学习和教材结合,明确两类自然资源的定义。

可再生资源:短时间里可以更新和再生的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能更新也不可再生。

(2)活动:探究学习——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学生活动: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并说明理由。

温泉树木草地潮汐能藏羚羊风能海鱼核能天然气花岗岩分组讨论,学会区分哪些自然资源是可再生,哪些是非可再生。

并对有争议的内容重点说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八年级 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能够根据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准确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并联系实际说出两种资源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2.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提升资源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自然资源的概念,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2.联系实际说出两种资源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点,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这一节主要掌握两个内容,一是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怎么分类,二是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请同学们先翻开书62面,给三分钟的时间阅读书本上62至66面的内容,思考一下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怎么分类,我国自然资源有什么特征。

【讲授新课】——什么是自然资源?【教师】:请同学们联系这四幅图片,来说一说我们身边常见的自然资源有哪些?(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能资源)【学生回答】略【教师】:大家举了这么多的例子,那什么样的资源才叫自然资源呢?我们来给自然资源下个定义。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利用价值的物质与能量。

大家注意自然资源有三层含义,第一是要存在于自然界中,家里种的菜,耕地上的水稻是不是自然资源呀?(家里种的菜、水稻、小麦这些都是经过了人类的改造或者干涉,不是自然界的,所以不是自然资源)第二是要对人类活动有利用价值,老师问大家:雷电是不是自然资源呀?(雷电虽然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但是人类现在还不能利用它,所以它不属于自然资源)第三是自然资源包括物质和能量,常见太阳能、风能这些可供人类利用的都是自然资源。

这三条必须同时满足才能称为自然资源。

初中地理八上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课件 (共18张PPT)

初中地理八上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课件 (共18张PPT)
你有什么对策?
1、改进技术,提高 资源利用率
2、培养节约能源的 意识
措施一
3、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4、扩大铁矿石、石油等 资源的进口渠道
措施二
垃圾分类、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使用
课堂 总结
我倡议:
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珍惜自然资源
感谢您的聆听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学习目标
01 了解自然资源 02 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03 理解我国资源基本特征
自学性
物质或能量
自学 探究
2.什么是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
用了还有
合作 探究
1、可再生资源不是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注意保护和培育 珍惜和节约
地大物 博 地大物“薄”
合作 探究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合作
探究 2、为什么我国自然资源“人均不足”?
人口的增长
资源的污染、破坏和 浪费严重 。
经济的发展对资源需求 持续增长
合作 探究
3、面对中国资源短缺的现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森林资源
土地对人类来说,有何用途呢?
土 放牧 地 资 源 耕地
肉制品工业
皮革工业
毛纺织工业
粮食
食品工业
水能资源 发电
水 农田灌溉 资 水产养殖 源
航运
石油资源
煤炭
钨 矿锰 产矿 资
铜矿 源
赤铁矿
海洋生物资源
大黄鱼
带鱼
墨鱼
对虾
梭子蟹
石斑鱼
想一想:这些自然资源有什么不同之处?你能将它们 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吗?
(3)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优缺点。 优点: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农、林、 牧、渔、工矿业生产和城乡建设。 缺点: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小,比例不合理,主要是 _耕__地__少__,__难__利__用__土__地__多__,__后__备__耕__地__不__足___。
2.独立完成课本P69页活动。
情景导入
①你知道联合国将每年的哪一天定为 世界水日? ②你知道中国水周又是哪几天吗? ③你有想过联合国和中国为什么都如 此关注水的问题吗?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每年5月的第二周是 中国节约用水宣传周。水是生命之源,目前世界与中 国都面临水资源缺乏的严峻形势。
自学互研 学习活动
水资源的利用价值有哪些?
可口可乐日本公司2009年在日本开始投 放一种叫做“l LOHAS” 的瓶装水。和 瓶子里的水相比,这种产品的亮点在于 瓶子。由于使用了新的PET材料,你可 以在喝完水之后像扭抹布一样把瓶子扭 成一根麻花。可口可乐声称这种新材料 制成的瓶子比传统材料的瓶子更轻也更 节省原材料。
你愿意使用这些产品吗?
土地资源的分布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草地 林地

教案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教案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与重要性。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现状。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探究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和积极地参与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行列中。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教学难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进行发散思维,理论联系实际,使用情景感受法、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反映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的视频,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大自然,她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学生总结:(土地、阳光、矿产、水、森林等)。

循序渐进:1.它们是存在于自然界,还是人为创造的?2.它们对人类来说有没有利用价值?【讲授新课】一、图说自然资源(自主探究,归纳提升、学以致用)(一)自主探究阅读学习“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找出以下问题:1.什么是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的分类?3.怎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二)归纳提升1.从衣、食、住、行和学习等方面,举例说明哪些是自然资源?2.小组讨论:在我国东南沿海,小河中的水为什么总也流不完?(提示:水资源是一次性资源吗?从而引出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

如土地、阳光、森林水、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

如煤炭、石油、铁矿等。

3.过渡:引入教材3.1可循环使用的土地资源和3.2用一点就少一点的煤炭资源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形成过程和速度的不同,明确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要区别对待)。

对于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与可再生性特征,并认识到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及其基本特征。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价值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

三、教学准备准备教学资源包括地理教材、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教学工具。

同时,准备一些自然资源的实例图片或视频资料,以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然资源的特征和价值。

课前可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自然资源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此外,准备相关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环节在本环节中,我们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系列自然资源的图片(如森林、水源、矿产等)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接触过的自然资源。

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这些资源是如何形成的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二、新课内容呈现本环节是课程的主体部分,教师将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 讲述法教师将利用讲述法,结合课本内容,详细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及特征。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需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互动讨论在讲述完自然资源的概念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对于自然资源的认识和看法。

通过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资源的特征,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课件(共26张PPT)
第一步:读图名、识图例 请仔细观察地图名称,并在图中找找看都有哪
些图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共2 6 张P P T )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共2 6 张P P T )
识分布
读图三步走: ①读图名、识图例; ②用图例、寻区域; ③能指认、会描述。
三、我国的资源特点
大 知总量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共2 6 张P P T )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共2 6 张P P T )
三、资源特点
大 知总量
小 算人均
23.7 7.09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共2 6 张P P T )
二、资源分类
可再生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利用过程 中我们也要注意保护和培育,以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共2 6 张P P T )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共2 6 张P P T )
第二步:用图例、寻区域 请在图中找出代表煤炭资源的图例及其分布的地
区。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共2 6 张P P T )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 本特征- 课件( 共2 6 张P P T )
识分布
读图三步走: ①读图名、识图例; ②用图例、寻区域; ③能指认、会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利用价值的物质与能量,如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等。

在研究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时,我们需要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如土地、阳光、森林、水、水能等。

而非可再生资源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用一点就少一点的资源,如煤炭、石油、铁矿等。

我们需要认识到自然资源的利用是需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而不是简单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因为过度的开采和污染会导致资源枯竭,如黄河断流、太湖污染、渔业资源减少等。

因此,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可再生资源包括温泉、树木、草地、潮汐能、藏羚羊、风能和海鱼。

这些资源能够循环利用,因此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价值。

相比之下,非可再生资源如核能、天然气和花岗岩等则不能短时间再生,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我们应该用一点少一点,以确保这些资源能够被持续利用。

在课堂小结中,我们研究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障资源供给。

作业布置包括两个问题:如何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如何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我们可以收集相关资料,设计板报或举办主题班会来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最后,我们在板书设计中总结了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以及利用方式,以及资源的基本特征和问题的严峻性。

保障资源供给是我们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五四制)初二上学期地理第三四章知识点

(五四制)初二上学期地理第三四章知识点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及分类:(1)含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源于自然界、有用性)如土地、矿产、森林、水能、太阳能等。

(2)分类: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和培育),如土地、森林、水、水能等;用一点少一点,短时间(或人类历史时期)不可再生叫非可再生资源(珍惜和节约),如矿产资源。

(3)我国自然资源现状: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第二节土地资源一、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1)类型:耕地、林地、草地A(比重最大)(2)耕地占世界第四位,林地占世界第六位二、几类土地资源的分布:(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2)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3)我国三大林区:a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b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c 东南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三、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①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②山地多,平地少。

(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③后备耕地资源缺乏。

(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四、我国土地政策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第三节水资源一、水资源:(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可用的淡水资源。

(2)中国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3)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来衡量。

(5)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办法:①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修建水库)。

②空间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

三、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原因: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措施:①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四、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我国北方水资源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海河、辽河。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笔记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

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

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②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

③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第二节土地资源1.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可分为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和非农业用地(建设用地)。

2.我国土地资源的有利条件有:⑴土地资源总量丰富;⑵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3.土地资源的不利条件有:⑴人均土地占有量小;⑵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资源不足;第三节水资源1.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我国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人均为世界水平的1/4。

属于严重缺水国家之一。

3.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每年的3月22日到28日。

一、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1、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海拔2000-1000米;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海拔5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A、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B、河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C、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能减排之节能有道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1. 导致我国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是( B )
①自然资源种类少,数量有限 ②人均占有
量很少,且人口仍在增长 ③许多资源利用、
管理不当,破坏、浪费严重 ④人均占有量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多,但破坏、浪费严重 状元成才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目标导航
1. 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况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注意 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2. 通过材料数据理解我国状元成自才路 然资源的基本国情。
状元成才路
3. 掌握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基本方式。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活动 了解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方式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这一天,全世界 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环保宣传活动,以唤起人类 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珍惜地球资源,
状元成才路
转变发展方式”是近些年我国进行地球日宣传活 状元成才路
动的主题。珍惜地球资源与每个人密切相关。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1. 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并不难,对于我们往往是 举手之劳。下面这几种行为你都做到了吗?除 了下面这几种行为,你还能说出哪些?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示例:出门随手关灯;作业本、铅笔等文 具用完再扔;少让父母开私家车接送;洗 手洗脸的水用来浇花或状元成才路 冲厕所等。
可燃冰仅海域储量就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可燃
冰被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是因为( A )
①清洁环保;②分布广;
③储量大;④开发技术难度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土地 阳光 森林 煤炭 石油 铁矿 天然气
可再生资源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 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
非可再生资源状元成才路
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 状元成才路
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 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
自然 资源
人类的生存与发 展离不开对自然 资源的使用!
可循环使用的土地资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结合下面的图文资料, 谈谈你的看法。
长期以来,由于大量工农业生产 和生活污水的排入,太湖污染现象严 重。2007年五六月间,太湖爆发了严 重的蓝藻污染,江苏无锡全城的自来 水水源地被污染,生活用水和饮用水 严重短缺,商店、超市里出售的饮用 水被抢购一空。图为当时无锡某超市 空空荡荡的饮用水货架。
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能源矿产和化工原料。目前,
我国人均石油可开采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时期,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石油消费量不断增加,国内状元成产才路 量已无法满足巨大的消
费需求。从1993年开状元成才路始,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目
前,我国消费的石油一半以上依靠进口,已经成为世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 围绕“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从我 做起”,收集相关资料,设计板报 或举办主题班会路
课堂小结
定义: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 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类型: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基本 国情
总量丰富状,元成才路 种类齐全 人状元成均才路 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严峻形势
在休渔期非法捕捞、违 规使用超细密的渔网捕捞、 过度捕捞,使得渔业资源日 益减少,甚至枯竭。图为 2012年捕捞旺季,在海南琼 海渔民的渔获中,大鱼罕见。
可再生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对于可再生资源,只有合理利用, 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才能实现永续利用。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 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占有 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
2. “从点滴做起,共建节约型校园”,以下行 为符合该倡议的是( D ) A.洗涮物品过量用水 B.就餐时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C.节日时大量使用纸质贺卡 D.随手关灯,人走灯熄
3. 在生活中我们应节约资源,尽量循环使用资 源,保护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尽我们一 份责任和义务。在对垃圾分类处理时,下列 标志表示可回收利用的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 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
状元成才路
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 我国耕地面积居世 状元成才路 界第四位,但人均耕地面积
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 我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径流 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 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但人均森林面积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1.收割水稻
增加肥源
状元成才路
2.种植绿肥作物 3.将绿肥犁入农田
状元成才路
恢复肥力 改良土壤
用一点就少一点的煤炭资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沼泽中的 植物遗体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煤炭
人口 剧增
快速发 展的经 济
自然资源问题
十分严峻!
乱砍 乱伐
过度 捕捞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合理 使用自然资源?请列举一些身边的事例。
4. 快递包装产生大量的包装纸、不可降解的胶带
和塑料袋,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下列做法能减少该问题的是( A )
①适度包装 ②用可降解的胶带和塑料袋包装
③分类回收 ④随意使用包装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 我国成为全球领先掌握海底可燃冰试采技术的国
家。可燃冰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土 地、水、水能、森林、矿产等许多自然资源 的总量均居世界前列。
自然资源相
对短缺,人
对自然资源 均不足的状
人口增长和 的需求量大 况更加突出
经济的快速
幅度增加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发展 状元成才路
石油进口大国
阅读材料
石油被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
垃圾分类
植树造林
建立生态保护区
使用新型材料
活动 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1. 区分下列自然资源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 非可再生资源,并说明理由。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温泉 风能
树木
草地 潮汐能 状元成才路
海鱼 核能 状元成才路
天然气
藏羚羊 花岗岩
可再生资源有__温__泉__、__树__木__、__草__地__、__潮__汐__能__、______ __藏__羚__羊__、__风__能__、__海__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只__要__人__类__利__用__得__当__,__可__以__循__环__使__用__。________ 非可再生资源___核__能__、__天__然__气__、_花__岗__岩____________ 理由__对__于__人__类__历__史__来__说__,__用__一__点__就__会__少__一__点__,__几__ _乎__不__可__再__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