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课外古诗词诵读-(二)2018

合集下载

课外古诗词诵读(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018//31
• 请大家谈谈,读到“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这两句时,对人生 有何感慨。 A再美好的事物终究会逝去。 B再繁荣的朝代也会灭亡。 C再多 的荣华富贵也会流走。 D再奢侈的享受也会化为乌有。
2018/7/31
•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两句倍受王安石等人的赞赏。请赏析 这两句的妙处。 A“细雨”“鸡塞”“小楼”“笙声”四个意象,再加上 “远”“寒”两个修饰语,营造了孤寂凄清的意境,充分表达了思妇的相思 之苦。 B以梦境写思念,将梦中相见的欢娱与醒来的凄凉孤寂对比来写,传 达出相思之苦。 C情景交融 D辅助材料:
初步感知,理解词义
• 荷花凋谢,荷叶残破,西风在河塘上吹起让人发愁的水波。时光流逝,在 等待中一天天憔悴,让人不忍目睹。梦里见到了边塞服役的丈夫,闺中醒来 看到的是潺潺细雨,越觉遥远的路途。小楼上吹完最后一曲,玉笙传出深深 寒意把心浸透,多少眼泪,多少哀怨,倚着栏杆,不知向谁倾诉。
2018/7/31
2018/7/31
• 分析上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 ⑴王国维对此二句极为称赞,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美人迟暮”出自何处?什么意思? 出自 中的“惟草木之零落 兮, ”,“美人”“迟暮”原指楚王衰老,这儿指 。“菡萏 香销翠叶残”也是同样的意思。
2018/7/31
2018/7/31
• “倚阑干(即栏杆)”含不尽之意,给人以联想 和想象的空间,你能说说你的联想和想象吗。 辅 助材料:温庭筠写过一首小词说“梳洗罢,独倚 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倚栏是为了望远,望远是为了期待远方的征人, 所以“倚栏”是一种期待,温庭筠说梳洗罢,我 要把我自己打扮得这么美,等着我所爱的人回来。 从早晨一直看到日落,斜晖脉脉、流水悠悠,这 个人没有回来,所以她说是倚栏杆,是第二天的 盼望。每日的盼望,每日的落空。

2018年新人教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

2018年新人教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 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 也无济于事。 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就 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 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 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 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
欧 阳 修
16
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渐次写 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并将游人之 悠闲意趣融入其中,轻舟短棹、绿水芳 草、游人笙歌与惊飞沙禽,“西湖好” 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 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 、空灵淡远 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有很 的强吸引力。
17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
朱敦儒
原文
鉴赏:
结尾一句,用拟人化的手
法,寄托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 原人民的深切怀念。作者摒弃直
陈其事的写法,将内心的情感表
达得含蓄、深沉而动人。人伤心 地流泪,已经能说明他痛苦难于
如梦令
李清照
作者简介:
李清照,南宋女词 人。号易安居士,齐州 章丘(今山东)人。所 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 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 世,寓故国黍离之悲, 情调感伤。给辛稼轩、 陆游等爱国词人以深刻 的影响。 李清照词,令慢均 工,擅长白描,善用口 语,被称为“易安体”。 现传《漱玉词》。
⑥是谁给你们渴望高远的蓝天的心放了一个假?或 许是你们的父亲,或许是你们的母亲。我想应该是 你们的母亲,因为她们的少女闺阁梦在你们身上圆 了。 ⑦那天的清荷一定有着特别的风韵,那天的亭阁一 定有着别样的风景,那天的鸥鹭一定有着独特的风 采。因为,有了你们作为风景的主人。 ⑧太阳是最好的见证人,听到了你们吟诗,看到了 你们作画,还有你们的放歌、抚琴。酒正酣兴正浓 时,你们贴着耳朵绯红着脸,交换自己情感最隐秘 处的少女心事,这一切的一切,那天的太阳都见证 了。

八年级语文上部编课外古诗词诵读

八年级语文上部编课外古诗词诵读
1188
第十八页,共37页。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下片着重描写在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 感受。“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这里”, 以静写动,写出了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的 景象。“惊起沙禽掠岸飞”却是以动衬静,写
涟漪微动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 去。这样以动写静,使得西湖水面愈显其幽静 。词作是以景结情,水鸟的飞翔不但增添了词 作的情趣,而且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审美想象 空间,同时,更表现出词人追求如同水鸟一样 的自由自在,闲情逸致的生活态度。
Ø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 文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第五页,共37页。
刚填好的词 ,意指新歌
旧时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一首
一杯酒
曾经到过的或熟悉
的亭台楼阁
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去年这时节的 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向西方落下
夕阳西下几时回?
落日
什么时候回来
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会再回来?
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 集一百四十卷,主要作品有《珠玉 词》。晏殊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擅 长词令(长短句),尤擅小令。风格 婉转,历有 “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 ”的评价。这首诗是暮春时节词人看 到花落的景象,回忆起了以前的往事 ,所以这首诗是对春天的伤春怀旧。
第四页,共37页。
➢作者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途平坦,但 政绩平平。作品在闲情逸致、歌酒风月 的吟咏中,也常流露出官僚文人由精神 空虚而产生的年华易逝、迟暮落寞的感 伤。
上片写泛舟湖上所见。这几句描写,词人运用 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方法,并把形象与声音结合 ,营造出西湖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
1177
第十七页,共37页。

八上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八上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借“花落去”“燕归来”两 种景物,抒发了作者伤春怀旧、时光流逝的慨叹、惋 惜之情。蕴含了“美好事物的消逝,常常会伴随着新 事物的重现”的哲理。
诗词赏识
小园香径独徘徊。
①词意+效果: “独”字是独自的意思,表达出诗人内心落寞、 孤独、孤寂、伤感的情感。 ②词意+效果: “徘徊”是来回走的意思,运用动作描写,生动 传神地表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怅惘和美好时光 的留恋. ③句意+效果: 这句话的意思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
诗词赏识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用了对比的写法,将“新词”中“新”与“旧 亭台”中“旧”进行对比,表现了词人对时光 流逝的慨叹和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思。
诗词赏识
夕阳西下几时回?
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借“夕阳西下”抒发词人出对 美好景物和难以忘怀事情的流连。
诗词赏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地走来走去,表现了作者的伤感、孤独和寂寞。
中心:
这首词采用以景传情, 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用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 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 的诗人, 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 表达了作者的伤春怀旧之情, 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无限惆怅。
采 桑 欧子
阳 修
8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zhào]西湖好,绿水逶迤
下阙赏析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下片回首中原,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词人 的亡国之痛,及其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簪缨 散”,说他们北宋灭亡之后纷纷南逃。“几时 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露, 也是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和斥责。
结尾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寄托词人的亡 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人伤心地流泪, 已经能说明他痛苦难于忍受了,风前冠一“悲”, 就更加表现出他悲愤交集、痛苦欲绝。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词语解释 【落】凋落。 【香径】弥漫着花 香的园中小路。
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整体感知
译文 吟罢一曲新词饮一杯酒,(往事涌上心头,)
(眼前)还是和去年一样的天气,亭台也和去年毫 无二致。夕阳虽然美好,但终归要西沉下去而不能 返回。
花的凋落和时光的流逝,都是令人惋惜而毫无 办法的,只有归来的燕子,似乎是去年的旧相识。 (真是无可奈何啊,)(我)独自在弥漫着花香的 小路上走来走去。
精读细研
诗词赏析
首句以听歌、对酒开篇,格调娴雅,欲抑先扬,构 思独特。接着品读下去,情绪就不由自主地蒙上了些许 淡淡的哀愁。虽然眼前还是与去年一样的时节,一样的 天气,一样的亭台,但是“夕阳西下几时回”点破了其 中蕴含的深意——时光易逝难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 曾相识燕归来”是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似曾相识 燕归来”看似可聊以自慰,实则使词人内心的愁苦更加 强烈。词人面对落花归燕,触目伤怀,抑郁难解,孤独 寂寞之中,只能独自徘徊在花园的小路上,在记忆中寻 找逝去的年华。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晏殊(991—1055) 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字同叔,谥号元献。抚州 临川(今属江西)人。其词擅长小 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 语言婉丽。今存《珠玉词》及清人 所辑《晏元献遗文》。
整体感知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 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
水鸟。
整体感知
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
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发出芳香,隐隐传 来歌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 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被船儿惊起 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八年级语文初二上册第二单元课件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

八年级语文初二上册第二单元课件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

狀元成才路 狀元成才路
靜態的景物由此取得了飛揚的動勢,足見其非凡 的藝術表現力和撼人心魄的藝術效果。詩歌後面 四句,轉入抒情。“欲濟無舟楫”,觸景興懷, 就近設喻。詩人面對浩浩湖水,想到自己滿懷壯 志,卻無人知賞,不禁悲從中來。“端居恥聖 明”,意謂在這個偉大光明的太平盛世,自己卻 是閒居無聊。這兩句是正式向張丞相表白心志,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青青的是你的佩帶,悠悠的是我的情懷。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不能主動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我來回踱著步子呵,在狀元成才路 這高高城樓上啊。
一日不狀元成才路 見,如三月兮!
一天不見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長啊!
狀元成才路 狀元成才路
子:男子的美稱。 衿:衣領。 悠悠:深思的樣子。 寧(nìnɡ):豈,難道。 嗣(sì)音:繼續通音信。嗣:繼續。 挑(tāo)兮達(tà)兮:即挑達,往來相 見的樣子。 城闕:城門兩邊的高臺。
主旨歸納
這首詩寫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 戀人,表現了這位熱戀中的女子焦急不安、 情深意切的真摯感情。
重點賞析
全詩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戀人時 的焦灼萬分的情狀宛然如在眼前。這種藝術效 果的獲得,在於詩人在創作中運用了大量的心 理描寫。詩中表現這個女子的動作行為僅用 “挑”“達”二字,主要筆墨都用在刻畫心理 活動,如前兩章對戀人既全無音信、又不見影
狀元成才路 狀元成才路
式微:天黑了。式:語氣助詞。微:昏暗。 微君:(如果)不是君主。微:(如果)不是。 中露:即露中,露水中。 躬:身體。
主旨歸納
這是一首勞役者的悲歌,以詠歎的方 式、質問的語氣,直抒胸臆,堪稱“饑者 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經典之作。
重點賞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2019/9/16
5
14.请任选角度赏析这首词中的千古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来”。
示例一: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花落去”
对“燕归来”,对仗工整,通过对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时光易逝的感慨。
__示例二:这两句蕴含着生活哲理:一切美好事物都会消逝 ,但消逝的同时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景?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上片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主旨,直抒赞美之情。上片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
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
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2019/9/16
7
17.词的下片主要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动 静 结 合 的手法 或 以 动 衬静 。 一 、 二 句风平 浪 静 , 把水面 比 作 明净 平滑 的 琉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2
二、理解型默写。 6.晏殊在《浣溪沙》中写把酒听歌、侧重怀旧的诗句是: __一__曲__新__词__酒__一__杯____,____去__年__天__气__旧__亭__台___。 7.晏殊在《浣溪沙》中用“_____无__可__奈__何__花__落__去_,___似__曾__相__识__燕__归_”来表达了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PPT精品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PPT精品课件

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 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 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 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 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 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小园香径独徘徊。
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 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 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夕阳西下几时回?
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 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 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 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都是描写春天的,妙在对仗工整。 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 寓意深婉,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 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 出名的原因。
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 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西风把自己 的泪吹到扬州。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古人说“秋士多悲”。当离乡背井,作 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 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 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又值黄昏日暮之时, 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浣溪沙
【晏殊】(991年—1055年), 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 名文学家、政治家。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 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 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想起去年同 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天边西下的夕 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
这首词上片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 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抒发了因山河残破而悲凉 抑郁的心情。下片前面直抒胸臆,表达亡国之痛、 收复中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的愤慨;后面用拟人的 方法,请托“悲风”把泪吹到扬州去,含蓄深

八上古诗词诵读18首

八上古诗词诵读18首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yīn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1.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huā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wèi)所思。 馨xīn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8.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yān脂凝níng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xié玉龙为君死。
9.赤壁
唐·杜牧 折戟(j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qiáo。
10.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八(上)课内外古诗词曲18首
1.野望
唐·王绩 东皋gāo薄暮望,徙xǐ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huī。 牧人驱犊dú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wēi。
2.黄鹤楼
唐·崔颢hào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qī)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7.相见欢
宋·朱敦dūn儒rú 金陵líng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 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zān缨yīng散,几时收?试 倩(qìng)悲风吹泪过扬州。
18.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 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 滩鸥鹭lù。
14.梁甫fǔ行
三国魏·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5.浣溪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诵读共56页文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诵读共56页文档

1、不要轻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诵读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唱新词,旧——唱词喝酒的环境 (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 非的惆怅情思。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花落”是伤春,“似曾相识”是伤别, “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再次形成 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赏析: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将 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发了青春易 逝,伤别怀旧之情。千古奇偶句。
➢作者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途 平坦,但政绩平平。作品在闲 情逸致、歌酒风月的吟咏中, 也常流露出官僚文人由精神空 虚而产生的年华易逝、迟暮落 寞的感伤。
唐玄宗时教坊曲
浣溪沙 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
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思想感情: 作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
无疑而问 5风、1试2么3片4的片格语晓意深、、、作都末的各样比为为言畅蕴广词为用句末用的较了了的婉什在句两感鲜加加上么句描约强强个情明艺式写、派情情字 ?,下片上片术 的 也下的绪绪加你手运很片代的的以法用讲能怀旧惜春表表各表?上究概够达达写抒作是很,括说,,什发的怎有你。说词词么词样特能这感年易悼春难的的这运点够的人首伤华逝惜光留上上首用;对?什词、片词的下此下?对比对比几细独时节徘回描徊写新旧去来
古城名,即今江苏南京。
倚楼观看清秋 时节的景色。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
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 代指达官显贵。簪和缨都是 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古代贵族的帽饰。缨,帽带。
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
请人代自己做。
收复国土。
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即今江苏扬州,当时为南
宋抗击金兵的前线。
下阕主要写“绿水逶迤”。
写水面平滑,“无风”二字为枢机所在,盖正因无 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人 “不觉船移”,其间不仅有诗情,而且合乎逻辑。
接着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 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大概沙禽久已习惯于西 湖的平静,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涟漪,就足以惊起 沙禽而掠岸飞过。
一门父子三词客; 苏洵、苏轼、苏辙 千古文章四大家。 韩、柳、欧、苏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 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桨。
指颍州西湖。
形容道路或河道 弯曲而长。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
指歌唱时有 笙管伴奏。
一种光滑细腻的釉料,多覆在盆、缸、 砖瓦的外层。这里喻指水面平静澄碧。
时候
三、了解内容
沉醉不知归路。
大醉,作者 心中欢快
表面找不到出 路,实际是表 现流连忘返之

意思:时常记起溪边那个亭子,一次玩到黄昏 时分,深深的陶醉在美景中,忘了回家的路。
交代时间(日暮)、地点(溪亭),曲折表现 作者陶醉美景而流连忘返。
兴尽晚回舟,
尽了兴 致。
乘船 而回
误入藕花。深处。
表明游 兴很高 ,不想 回舟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晏曾殊相识|燕归来
, 小园香径|独徘徊。
5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政治家、文 学家,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与其第七 子晏几道(1038-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 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其代表作品有《珠 玉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蝶恋 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相见欢
朱敦儒
古人说“秋士多悲”。当离乡背井,作 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 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 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又值黄昏日暮之时, 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
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朱敦儒就是带着浓厚的国破家亡的伤感 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他用象征手法使人很 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 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作者 的心情是沉重的。
请托“悲风”把泪吹过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 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 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 神,感人至深。
如梦令
李清照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 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 滩鸥鹭。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 汉族,济南(今属山东)人。宋代女词人,婉 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代表 作品有《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 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依旧经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 暮时分,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回家的路。
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却误进了藕 花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船儿抢着渡, 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常记溪亭 日暮, 黄昏
时常记起。
溪边的 亭子
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
水的波纹。 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 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 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
不得已,没 有办法。
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听一支新词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 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 却似曾相识,美好的事物无法挽留,令人感 伤。而我只能在带着幽香的小径上独自徘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只身一人,新词“一曲”,清酒“一杯”, 孤单冷寂,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 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 一居士。
六“一”:一万卷书、一千卷金 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 再加上他本人一老翁。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家的合称, 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 安石、苏洵、苏轼、苏辙(苏洵、苏轼和苏 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曾巩。
上阙中,词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描绘 了哪些景物?诗人从哪些角度写景?描 绘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怎样的情感?
蜿蜒曲折

的绿水
视觉 西湖清丽

长满芳草

的长堤
恬静淡远 的春景
上 所
动听的乐 声和歌声
听觉
悠闲愉悦 的心情

词的下阙着重描写的内容是什么?主要 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 抒发诗人什么感情?
湖 上 行
一二句: 风平浪静, 静态
水面如琉璃, 船缓慢移动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愈显幽静
舟 波 平
三四句:
水波微起,
动态
流连山水的 愉快心情

水鸟惊飞

名句理解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赏析: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
后三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一幅 美丽的西湖春景,营造了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 表达了作者游湖时的愉悦心情。
词人是带着浓厚的国亡家破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 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 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簪缨”,是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簪用来连结头发和 帽子;缨是帽带。此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中原沦陷, 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纷逃散。这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 。 “几时收?”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 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
一连两个“争渡”,表现作者急于从荷塘深处找寻出路的焦 急心情。因为“争渡”,把水鸟吓飞。言尽而意无穷,给人
形想象象回描味绘。了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及在大自然中 获得的快乐画面。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 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 出了。
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 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 点,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舟动景换,渐次写出堤 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并将游人之悠闲意趣融入其 中,轻舟短棹、绿水芳草、游人笙歌与惊飞沙禽, 春色中的西湖,风景与心情,动感与静态,视觉与 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 抒发了词人赏景之乐,以及愉悦畅快之感。
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收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 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这句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运用了拟人的方法。 悲风,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风悲、景悲、人悲,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重要的是忧国之泪。 扬州是抗金的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表现了 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
qìnɡ
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又 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洛阳(今属 河南)人。宋代著名词人。朱敦儒获得“词俊” 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代表作品有《岩壑老人诗文》《太平樵歌》。
课外古诗词诵读
R ·八年级上册
诗 《浣溪沙》晏殊
词 课
《采桑子》欧阳修
题 《相见欢》朱敦儒 总
览 《如梦令》李清照
浣 溪 沙
晏 殊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 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 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品读诗词 《浣溪沙》晏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