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完整版课件
合集下载
《教育学》(全章节)课件
A《普通教育学》B《教育漫话》C《林哈德和葛笃德》D《大教学论》
10、明确地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大量的 分析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毕达哥拉斯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一、“教育”的定义 • 二、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 三、教育的发展及其每一阶段的特征 • 四、现代教育的特征
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 与类型的综合 •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 密切 •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 育学的元理论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英国教育家洛克撰写的教育学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漫话》 D《我的教育信条》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批判教育学:20世纪70年代之后
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 鲁和法国的布厄迪尔
四、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
教育学的发展总是受到具体的社会政
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反映着具体
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社
会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深入的时期,也
就是教育学研究最活跃的时期。
•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形 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
一、“教育”的定义【识记】
•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 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 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 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 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识记】
• 1.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材的设 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 的其他人员;
C《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 D《普通教育学》
2024版教育学图文全套ppt课件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 者用来传授教育内 容的方法和工具。
教学工具
包括教材、教具、 多媒体设备等。
在线教育
包括网络课程、远 程教育等。
03
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
01
教育起源
古代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 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
02
教育目的
培养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 维护社会稳定和统治秩序。
03
教育内容
以经史子集为主要内容,注重 德育和智育。
定义
教育内容是指教育者向受教育 者传授的知识、技能、思想观 念和行为习惯等。
技能教育
包括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等, 如听说读写、计算机操作等。
行为习惯教育
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工 作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教育手段
教学方法
包括讲授法、讨论 法、案例法、实验 法等。
实践活动
包括实验、实习、 社会实践等。
定义
02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定义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 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
知识传授者
将知识、技能和经验传授给受教育者。
引导者
引导受教育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 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榜样
以身作则,为受教育者树立良好的品德 和行为榜样。
受教育者
定义
受教育者是指接受教育的人,即学生或 学习者。
教育方法
倡导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 主体性和创造性。
现代教育
教育普及
现代教育注重教育的普 及和公平性,推动义务
教育的发展。
教育多元化
教育内容和形式多样化, 包括职业教育、特殊教
育、终身教育等。
教育科技化
教学工具
包括教材、教具、 多媒体设备等。
在线教育
包括网络课程、远 程教育等。
03
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
01
教育起源
古代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 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
02
教育目的
培养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 维护社会稳定和统治秩序。
03
教育内容
以经史子集为主要内容,注重 德育和智育。
定义
教育内容是指教育者向受教育 者传授的知识、技能、思想观 念和行为习惯等。
技能教育
包括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等, 如听说读写、计算机操作等。
行为习惯教育
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工 作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教育手段
教学方法
包括讲授法、讨论 法、案例法、实验 法等。
实践活动
包括实验、实习、 社会实践等。
定义
02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定义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 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
知识传授者
将知识、技能和经验传授给受教育者。
引导者
引导受教育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 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榜样
以身作则,为受教育者树立良好的品德 和行为榜样。
受教育者
定义
受教育者是指接受教育的人,即学生或 学习者。
教育方法
倡导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 主体性和创造性。
现代教育
教育普及
现代教育注重教育的普 及和公平性,推动义务
教育的发展。
教育多元化
教育内容和形式多样化, 包括职业教育、特殊教
育、终身教育等。
教育科技化
《教育学全章节》课件
02
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哲学基础
总结词
探究教育本质和价值
详细描述
哲学为教育学提供深层次的理论支撑,探究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引导人们对教育进行深入思考 。
心理学基础
总结词
研究学习心理和个体发展
详细描述
心理学为教育学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学习心理、认知发展、情感 机制等,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 据。
社会学基础
效果。
促进个体发展
了解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需求 ,有助于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
培养创新精神
了解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需求 ,有助于培养个体的创新精神
和创造力。
推进教育改革
了解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需求 ,有助于推进教育改革和教育
现代化进程。
05
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
教育目的的内涵与类型
总结词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导向 作用。
总结词
分析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详细描述
社会学为教育学提供理论框架,分析 教育与社会结构、文化传承、人口变 迁等方面的关系,揭示教育的社会功 能。
经济学基础
总结词
探讨教育资源分配和效益
详细描述
经济学为教育学提供分析工具,研究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教育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关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03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价值的取向与选择
总结词
教育价值是指教育活动的有用性或效用。
详细描述
教育价值是指教育活动对人和社会的意义或 作用,它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和追 求。教育价值的取向与选择应遵循个体和社 会双重标准,既要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也
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教育价值的取向与选择
教育学全套PPT课件
教育学全套PPT课件
2024/1/27
1
目录
2024/1/2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教育学概述与发展历程 • 教育目的、功能与价值取向 • 教育制度、政策与法规解读 • 课程与教学论基础知识梳理 • 德育、智育、体育等全面发展策略
探讨
2
目录
• 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技巧分享 •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推进策略
研究
2024/1/27
提问技巧
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 、引导式提问。
表达技巧
清晰表达、情感表达、非 言语表达。
2024/1/27
共情技巧
理解学生感受、表达共情 、提供支持。
辅导策略
认知重构、情绪调节、行 为训练、家庭治疗。
27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推
07
进策略研究
2024/1/27
28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作用分析
塑造孩子性格
02 近代教育学
开始关注教育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功能,代表人物 有夸美纽斯、卢梭等。
03 现代教育学
形成了众多的教育学流派,如实验教育学、文化 教育学、制度教育学等。
2024/1/27
6
当代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
01 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基础 。
02 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包括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 能和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 ,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 、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
2024/1/27
10
价值取向与教育理念探讨
价值取向的含义
教育理念的含义
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价值追求、评价 、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也就是一 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 和自我价值,并做出选择和追求。
2024/1/27
1
目录
2024/1/2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教育学概述与发展历程 • 教育目的、功能与价值取向 • 教育制度、政策与法规解读 • 课程与教学论基础知识梳理 • 德育、智育、体育等全面发展策略
探讨
2
目录
• 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技巧分享 •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推进策略
研究
2024/1/27
提问技巧
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 、引导式提问。
表达技巧
清晰表达、情感表达、非 言语表达。
2024/1/27
共情技巧
理解学生感受、表达共情 、提供支持。
辅导策略
认知重构、情绪调节、行 为训练、家庭治疗。
27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推
07
进策略研究
2024/1/27
28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作用分析
塑造孩子性格
02 近代教育学
开始关注教育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功能,代表人物 有夸美纽斯、卢梭等。
03 现代教育学
形成了众多的教育学流派,如实验教育学、文化 教育学、制度教育学等。
2024/1/27
6
当代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
01 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基础 。
02 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包括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 能和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 ,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 、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
2024/1/27
10
价值取向与教育理念探讨
价值取向的含义
教育理念的含义
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价值追求、评价 、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也就是一 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 和自我价值,并做出选择和追求。
《教育学全部》课件
的教育和影响。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02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对孩子的个性、价值观、行为习
惯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特点
03
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连续性、权威性、感染性、及时性等特
点。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定义
社会教育是指通过社会生活和环境,对人们进行的教育和影响。
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教育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等 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THANKS
感谢观看
学科分支
教育学包括普通教育学、分支学科教育学和独立学科教育学 三个层次。其中,分支学科教育学包括课程与教学论、教育 技术学、教育经济学等。
研究领域
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论 、德育论、教师教育等。这些领域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教 育学的学科体系。
02
教育原理
教育目的论
教育目的的内涵
04
教师与学生
教师职业素养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以 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教师专业知识
教师需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 育理论知识,以满足教学需求。
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 和课堂管理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
教师专业发展
1 2
教师培训与进修
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进修,提升教学水平。
《教育学全部》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教育学基本概念 • 教育原理 • 课程与教材 • 教师与学生 •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 • 教育研究方法
01
教育学基本概念
教育学的定义与性质
教育学定义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 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PPT全 套完整教学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教育学概述与小学教育专业简介 • 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原则 • 小学德育理论与实践 • 小学智育理论与实践 • 小学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 家庭教育与社会资源整合 • 教育评价改革及其实践应用
01
教育学概述与小学教育专业简介
以评促教
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 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进而调整教学策略和方
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评促学
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 学习成果和不足,还可以激发学 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促进学
生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
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和学生通过评价的互动和反 馈,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
07
教育评价改革及其实践应用
传统考试评价方式反思与改革方向
传统考试评价方式的问题
过于注重知识记忆和应试能力,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 力的发展。
改革方向
建立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 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探索
过程性评价
家校合作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 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需求 ,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与活动组织
校园文化建设
01
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
信。
活动组织
02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比赛、体育竞赛、社会
实践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PPT全 套完整教学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教育学概述与小学教育专业简介 • 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原则 • 小学德育理论与实践 • 小学智育理论与实践 • 小学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 家庭教育与社会资源整合 • 教育评价改革及其实践应用
01
教育学概述与小学教育专业简介
以评促教
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 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进而调整教学策略和方
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评促学
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 学习成果和不足,还可以激发学 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促进学
生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
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和学生通过评价的互动和反 馈,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
07
教育评价改革及其实践应用
传统考试评价方式反思与改革方向
传统考试评价方式的问题
过于注重知识记忆和应试能力,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 力的发展。
改革方向
建立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 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探索
过程性评价
家校合作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 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需求 ,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与活动组织
校园文化建设
01
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
信。
活动组织
02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比赛、体育竞赛、社会
实践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
教育学ppt课件完整版
通过课程将文化传承给下一代,实现文化的代际传递。
02
教育具有文化选择功能
根据培养人的客观规律进行文化选择,将经过选择的文 化整合成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
03
教育具有文化创新功能
通过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等途径创造新的文化成果。
教育与科技进步
教育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
通过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等方式促进科技进步。
教育手段
定义 语言手段 实践手段 艺术手段 电化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 的所采用的活动方式和方法的总称。
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教育活动中最 基本的手段。
包括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是巩固和运 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
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能够丰富学生的 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量。
教育与人口质量相互促进
03
高质量的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而合理的人
口结构又为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04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概述
01
教育目的的定义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
规定。
02 03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 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 向,指导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古 代的教育思想萌芽,到近代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再到现代 教育学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教育学不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 和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02
教育具有文化选择功能
根据培养人的客观规律进行文化选择,将经过选择的文 化整合成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
03
教育具有文化创新功能
通过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等途径创造新的文化成果。
教育与科技进步
教育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
通过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等方式促进科技进步。
教育手段
定义 语言手段 实践手段 艺术手段 电化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 的所采用的活动方式和方法的总称。
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教育活动中最 基本的手段。
包括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是巩固和运 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
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能够丰富学生的 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量。
教育与人口质量相互促进
03
高质量的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而合理的人
口结构又为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04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概述
01
教育目的的定义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
规定。
02 03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 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 向,指导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古 代的教育思想萌芽,到近代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再到现代 教育学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教育学不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 和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024全新《教育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搭建跨学科实践平台,培养综合能力
建设跨学科实验室、实践基地等,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实践机会。
完善跨学科评价机制,激励创新成果
建立跨学科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和教师取得创新性成果。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探索
启发式教学法应用案例
01
02
03
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 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积极探索。
式。
鼓励学生自评、互评, 家长和社会也参与评价。
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
发展趋势
评价将更加多元化、全面化、个性化,注 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VS
面临挑战
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如何保 证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如何处理好评 价与教学的关系?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评 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发展历程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 代三个阶段,逐渐从哲学、心理学、 社会学等学科中独立出来,形成了自 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主要流派
教育学的主要流派包括实证主义教育学、 人文主义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批 判理论教育学等,它们对教育学的理论 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代教育学主要问题及挑战
教育学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以教育事实为基础,研究 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制度、内容、方法、管理等基本问题。
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个层次和各种形式的教育,如幼儿教育、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以及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 面的关系。
教育学发展历程与流派
海外优质资源引进和整合
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
与国外知名学校、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优质课程、教材 和教学理念。
建设跨学科实验室、实践基地等,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实践机会。
完善跨学科评价机制,激励创新成果
建立跨学科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和教师取得创新性成果。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探索
启发式教学法应用案例
01
02
03
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 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积极探索。
式。
鼓励学生自评、互评, 家长和社会也参与评价。
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
发展趋势
评价将更加多元化、全面化、个性化,注 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VS
面临挑战
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如何保 证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如何处理好评 价与教学的关系?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评 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发展历程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 代三个阶段,逐渐从哲学、心理学、 社会学等学科中独立出来,形成了自 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主要流派
教育学的主要流派包括实证主义教育学、 人文主义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批 判理论教育学等,它们对教育学的理论 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代教育学主要问题及挑战
教育学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以教育事实为基础,研究 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制度、内容、方法、管理等基本问题。
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个层次和各种形式的教育,如幼儿教育、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以及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 面的关系。
教育学发展历程与流派
海外优质资源引进和整合
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
与国外知名学校、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优质课程、教材 和教学理念。
教育学课程ppt课件完整版
导,教育学则通过教育实践验证和发展哲学理论。
02 03
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教育学与心理学相互渗透,心理学为教育学提供关于人的心理发展、学 习心理等方面的理论支持,教育学则通过教育实践验证和发展心理学理 论。
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教育学与社会学在研究范围和内容上有很多交叉点,社会学为教育学提 供关于社会结构、文化、人口等方面的理论支持,教育学则通过教育实 践验证和发展社会学理论。
课程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教 学是课程的实施途径和保障。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 同构成学校教育的核心。
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
课程设计
依据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对课 程目标、内容、结构、评价等进 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包括课程目 标设计、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
课程结构安排等。
课程实施
将设计好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 过程,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 学资源的准备、教学方法的选择
受教育者是指在教育过 程中接受知识、技能和 思想品德等方面教育的
人。
知识接收者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主动获取知识。
实践者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反馈者
及时向教育者反馈学习 情况和问题,促进教育
过程的优化。
教育内容
定义
基础知识
专业技能
思想品德
综合素质
教育内容是指教育者向受 教育者传授的知识、技能 和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总和 。
产,促进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02
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文化意识、提高文化素养、促进文化交流
和理解等。
当代教育对文化传承的挑战与机遇
03
当代教育面临着文化传承的多元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等挑战,
教育学课件完整版
• 教育的三要素 •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
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包 括学校教师、设计和编写教育计划、教科 书的人员、教育管理者及教育活动参与者。
• 受教育者:是指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
类学校的学生。
•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
1.时间上的连续性 教育贯穿于人一生的始终,具有连续性;
2.空间上的延展性 教育不局限于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以
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3.方式上的灵活性
教育方式可灵活运用集中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等; 4.教育角色的可变性
每个人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人人当先生,人人当学生)
力想表达其内心想法却想不到合适言词的程度,我不会去开导他。如果告诉他一个角落 是这样的,他还不能推悟出其它三个角落也是一样的,那我就不会再多说什么了 。
墨子(名翟,字仲尼,墨家学派创始人)
一、“素丝论”与教育的作用
人的本性是没有善恶之分,犹如“素丝” ; 教育作用受客观环境制约,教育能够改变社会环境和人性。
5.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导而弗牵,强 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而不能代替学生思考。
6.长善救失。要求教师懂得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 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
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 的形态。
和发展的需要;目的是为了社会。
2.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的教育信息传递的延续性不同
将个体经验总结、抽象、提升并化为“类”经验; 将类化的经验再转注给每个社会个体,是个体获得“类”的经验而“类化”
教育学-图文全套课件
三个面向: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三个面 向成为热点。
教 育 学 建 设 : 一 是 教 材 出 版 , 1978-1990 年 共 出 版 了 111本教育学教材,但大同小异;二是教育学专著出版, 一批教育学著作及丛书出版;三是教育学工具书资料书的 出版:教育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教育 年鉴,教育学文集等;四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成果 的出版;五是外国教育学专著及教材出版。
2.赫尔巴特 “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普通教育学》一般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 学科形成的标志。
明确指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即心理学和哲学 创办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实验学校用以研究和实践
“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906年缪文功《最新教育学教科书》,标 志中国教育科学的诞生,并逐步建立起最 初的基础。
1904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奏定学堂
章程》,标志着近代学制开始建立。
2.效仿欧美阶段
杜威思想的影响:1919-1921年杜威来华, 实验主义教育学在我国的传播达到高峰, 教育学内核普遍进入我国编著的教育学教 材中,在教育实践界也产生了极大反响。
在教育学的创立过程中取了突出性的成就。他写出了被认 为是第一本真正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在该书 中他提出了:
1.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 术”。
2.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 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学思想。
《大教学论》被看成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从此人们开 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3.道家
“弃圣绝智”、“弃仁绝义”
教 育 学 建 设 : 一 是 教 材 出 版 , 1978-1990 年 共 出 版 了 111本教育学教材,但大同小异;二是教育学专著出版, 一批教育学著作及丛书出版;三是教育学工具书资料书的 出版:教育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教育 年鉴,教育学文集等;四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成果 的出版;五是外国教育学专著及教材出版。
2.赫尔巴特 “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普通教育学》一般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 学科形成的标志。
明确指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即心理学和哲学 创办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实验学校用以研究和实践
“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906年缪文功《最新教育学教科书》,标 志中国教育科学的诞生,并逐步建立起最 初的基础。
1904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奏定学堂
章程》,标志着近代学制开始建立。
2.效仿欧美阶段
杜威思想的影响:1919-1921年杜威来华, 实验主义教育学在我国的传播达到高峰, 教育学内核普遍进入我国编著的教育学教 材中,在教育实践界也产生了极大反响。
在教育学的创立过程中取了突出性的成就。他写出了被认 为是第一本真正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在该书 中他提出了:
1.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 术”。
2.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 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学思想。
《大教学论》被看成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从此人们开 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3.道家
“弃圣绝智”、“弃仁绝义”
教育学原理课件完整版
教育学在现代社会中应用与价值
应用领域
教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终身教育等。
价值体现
教育学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等方面具有重 要的价值。同时,教育学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指导。
02
教育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三者关系
内容选择依据
依据德育目标、学生年龄特点和思想 品德发展水平,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 际、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论述和案例分析
德育方法论述
阐述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践锻炼法和品德评价法等常用德育方法的原理、特点和使用要求 。
案例分析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德育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及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要点一
环境优化
要点二
政策支持
社区应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包括文化环境、安全环境等 ,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成长的外部条件。
社区应出台相关政策,如教育优惠政策、教育资源共享政 策等,鼓励和支持家庭、学校参与社区教育,形成协同育 人的良好机制。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研究 对象和任务
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 育内容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形成一个动态的教育过程。
受教育者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个 人特点也会影响教育者的教学效果和 教育内容的选择。
教育者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直接影 响受教育者的学习效果和成长发展。
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也要考虑受教 育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以及教育者 的教学能力和方法。
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 育内容的理论和实践
2024版教育学全稿ppt课件
创新实践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社会 实践等创新活动,培养学 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评价制度改革方向
多元化评价
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 评价相结合,采用多种评 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综 合素质。
个性化评价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 长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 个性化的评价方案。
社会化评价
引入社会评价机制,让社 会参与教育评价,提高评 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教育学全稿ppt课件
目录
• 教育学概述 • 教育功能与目标 • 教育内容与过程 • 教师角色与专业素养 • 学生地位与权利保障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挑战 • 总结: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01
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以 教育事实为基础,以教育价值观为导向,探索教育理论 与实践的结合。
人生观和价值观。
智育为重
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智 力的培养,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
力。
体育为基础
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 和体育锻炼,培养学 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育
精神。
美育为补充
关注学生的审美教育 和艺术教育,培养学 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
力。
03
教育内容与过程
课程设置原则及体系结构
01 课程设置原则
包括整体性、连贯性、科学性、适应性等原则, 确保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混合式学习
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满足学生 多样化学习需求。
协作式学习
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方式培 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面临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更新换代迅速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应用。
教育公平性问题
教育学全部课件
可操作性原则
教学目标应具有可观察、 可测量的特点,便于教学 实践和评价。
层次性原则
教学目标应体现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的学习过程,满 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有效教学策略和技巧分享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回顾旧知、引入新知等方式, 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
系。
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提出挑战性 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心理健康标准和维护途径探讨
心理健康标准
包括良好的自我意识、稳定的情绪状态、健全的 人格结构、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面。
维护途径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治疗 等途径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与家庭的角色
学校和家庭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 角色,如提供心理支持、营造良好氛围等。
常见心理障碍识别和干预措施介绍
1 2
常见心理障碍 包括焦虑障碍、抑郁障碍、行为障碍等多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症状表现。
识别方法 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情绪状态、学习成绩 等方面,结合专业心理测评工具进行识别。
3
干预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等干预措施,同时辅以学校、家庭的支 持和关爱。
个性化辅导方案设计及实施效果评估
导向作用
评价标准和结果可以引导教师和学 生关注重要的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
04
德育理论与实践探索
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体系构建
德育目标
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健全人格、强烈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行为习惯 的青少年。
德育内容
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 育、个人品德教育等。
德育方法
采用理论灌输、实践锻炼、情感陶冶、榜样示范、自我教育等多 种方法,构建全方位的德育体系。
教育学全册全套课件(2024)
教育学全册全套课件
2024/1/29
1
目录
2024/1/29
• 教育学概述与发展历程 • 教育目的、功能与价值取向 • 课程论与教学设计原理 • 教学方法、手段及评价策略 • 德育、智育、体育等多方面培养方
案
2
目录
•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途径探讨 • 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推进教育改
革
2024/1/29
诊断性评价
在教学前或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为教学提供依据。这 种评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
形成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旨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这种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进学习方法。
案例三
《高中英语“阅读策略训练”教学设计》。该设计以阅读策略训练为核心,通过引导学生 掌握略读、寻读、预测等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跨 文化交际能力。
15
04
教学方法、手段及评价策略
2024/1/29
16
教学方法分类和特点总结
讲授法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包括 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等。这种方法能够充分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 量系统的科学知识。
练习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 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使学 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7
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探讨
01 02
多媒体教学
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教学设备,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 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这种方法能够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024/1/29
1
目录
2024/1/29
• 教育学概述与发展历程 • 教育目的、功能与价值取向 • 课程论与教学设计原理 • 教学方法、手段及评价策略 • 德育、智育、体育等多方面培养方
案
2
目录
•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途径探讨 • 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推进教育改
革
2024/1/29
诊断性评价
在教学前或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为教学提供依据。这 种评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
形成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旨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这种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进学习方法。
案例三
《高中英语“阅读策略训练”教学设计》。该设计以阅读策略训练为核心,通过引导学生 掌握略读、寻读、预测等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跨 文化交际能力。
15
04
教学方法、手段及评价策略
2024/1/29
16
教学方法分类和特点总结
讲授法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包括 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等。这种方法能够充分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 量系统的科学知识。
练习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 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使学 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7
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探讨
01 02
多媒体教学
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教学设备,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 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这种方法能够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学ppt课件
根据教育目标、学生需求、教学 资源等因素,制定合理、实用的 课程设计原则,包括系统性、灵
活性、创新性等。
课程发展的阶段
介绍课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包括 初步设计、试行、修订完善等, 以及各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
决方法。
课程评估与改进
对课程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 并及时改进,以确保课程的有效
性和合理性。
教学策略与方法
内涵
教育学关注人类教育现象,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实践等方面,并深 入研究教育与人、社会、政治、经济等的关系,以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
教育学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教育学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教育实践,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人们开始对教育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和研究,逐渐形成了教 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普及化是教育学发展 的长期目标。
详细描述
教育公平关注不同地区、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获得公平 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普及化意味着 教育不再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面向全体人群,实现 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
THANKS
感谢观看
学习理论可以分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塑造行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人本主义学习 理论则强调个人经验和情感对学习的影响。
教学理论
总结词
教学理论是探究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和 技能的理论基础,它为教育者和教师提 供了指导和建议。
详细描述
教育目的可以分为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个人层面上的教育目的是帮助个体实现 自我价值,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增强个人竞争力。社会层面上的教育目的是培 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活性、创新性等。
课程发展的阶段
介绍课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包括 初步设计、试行、修订完善等, 以及各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
决方法。
课程评估与改进
对课程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 并及时改进,以确保课程的有效
性和合理性。
教学策略与方法
内涵
教育学关注人类教育现象,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实践等方面,并深 入研究教育与人、社会、政治、经济等的关系,以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
教育学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教育学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教育实践,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人们开始对教育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和研究,逐渐形成了教 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普及化是教育学发展 的长期目标。
详细描述
教育公平关注不同地区、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获得公平 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普及化意味着 教育不再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面向全体人群,实现 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
THANKS
感谢观看
学习理论可以分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塑造行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人本主义学习 理论则强调个人经验和情感对学习的影响。
教学理论
总结词
教学理论是探究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和 技能的理论基础,它为教育者和教师提 供了指导和建议。
详细描述
教育目的可以分为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个人层面上的教育目的是帮助个体实现 自我价值,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增强个人竞争力。社会层面上的教育目的是培 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教育学(全套课件223P)
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与分支
学科体系
教育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包括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论、德育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 多个分支。
主要分支
教育基本理论主要研究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等基本原理;教学论研究教学过程的规律、原则和方法;德育论 研究德育过程的规律、原则和方法;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 会的关系;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等。
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探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内 容和实施,以及未来课程发展的趋势 和挑战。
课程设计
涉及课程目标、内容、结构、评价等 方面的设计,以及课程设计的原则、 方法和策略。
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
01
02
03
教学理论
包括教学的概念、任务、 原则等,以及教学与学习 、发展、社会等的关系。
教学模式
发展历程
从古代教育思想的萌芽到近现代教育 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 的过程,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 体系。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现象 、教育问题、教育规律以及它们 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研究任务
揭示教育规律,阐述教育的基本 原理,研究并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教育测量的方法与工具
教育测量的方法
教育测量主要运用测验法,通过测验对学生 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测量。测验的类型 包括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教育测量的工具
教育测量的工具主要有量表、测验和问卷等 。其中,量表是一种比测验更严密的测量工 具,通常包括名称、类别、等级和评定标准 等内容;测验是教育测量中最常用的工具之 一,包括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 问卷则是一种书面的调查工具,用于收集研 究对象的有关资料。
教育学的ppt课件
案例二:某教师的课程设计案例
总结词
创新的课程设计理念
详细描述
某教师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 能力,通过引入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总结词
课程设计的实施与效果
详细描述
该教师精心组织课程实施,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师生 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 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教育方式单一
许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缺乏对学生兴趣和需求的考虑 ,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育改革问题
1 2 3
改革方向不明确
当前的教育改革方向不够明确,导致各级各类学 校和教育机构在实践中难以把握方向。
改革措施不落地
一些教育改革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 难以真正落地,这使得教育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 。
05
教育学的挑战与对策
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在许多地区,优质的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城市和富裕地区,而农村 和贫困地区则资源匮乏,这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师资力量分布不均
优秀的教师往往集中在城市学校,而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校则难以 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这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能力差距大
跨国教育
开展跨国教育项目,为学生提供 更多国际化的学习机会。
全球视野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能力,适应全球化的发展需求
。
教育个性化
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教 学计划和方案。
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 发现知识。
多元评价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 能力。
最新《教育学》(全章节)课件ppt课件
02 教育的基本概念
教育的定义与本质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旨在通过传授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促进个体的 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教育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对教育有不同的理解和 实践。
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教育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进 步。
03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教育权和教育目的,经济制度
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02
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传播思想形成社会舆论等方式,对政治经
08 教师论与学生论
教师职业角色定位及专业素养要求
传授知识与技能
作为教师,首要职责是向学生传授专 业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掌握未来生 活和职业发展所需的能力。
激发创新与创造力
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创造力。教师应通过鼓励学生 质疑、探索新领域等方式,激发他们 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发展
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教育目的的层次
教育目的可分为国家的教育目的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
师的教学目标。
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实质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培养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的的 总要求;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素质结构;培养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的功能:是儿童实现社会化的奠基教育,是调整学校 教育、净化社会影响的枢纽。
教育学完整版
11
定型的形式化教育
(古代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机构)
①教育者确定(长辈、专职的教师) ②受教育者相对稳定(后辈、学生) ③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出现多种学校教育机构) ④相对规范的教育内容 ⑤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教育措施多样化) 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教育)
教育学完整版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 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 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学完整版
8
学校教育的特点
1.学校教育具有可控性。
①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各级各类人才; ②有组织性和系统性。
2.学校教育具有专门性。
教育学完整版
4
• 教育的三要素
•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 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包括学校教师、 设计和编写教育计划、教科书的人员、教育管理 者及教育活动参与者。
• 受教育者:是指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 的学生。
•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 联系的总和。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 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育
第六章 第七章
学生与教师 课程
学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第十一章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第十二章 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将个体经验总结、抽象、提升并化为“类”经验; 将类化的经验再转注给每个社会个体,是个体获得“类”的经验而“类化”
3.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的时间延续性不同
动物的教育止于个体的生理成熟;
人类的教育贯穿人生始终,“终身教育”
教育学完整版
6
二、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教育活动的实施者是人、活动对象也是人
教育学完整版
2
“教育”的词源
1.我国古代
《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 · 尽心上》: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 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了文字解释:教,上所施,下所 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总之,我国古代把教育解释成“劝人为善”。
“终身教育”概念的三个基本术语是“生活、终身、教 育”
教育学完整版
10
教育的历史形态
教育的形态: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教育形态的分类
1.按教育的正规化程度:
非形式化教育
形式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
2.按实施教育的机构: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
3.按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
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等
1.时间上的连续性 教育贯穿于人一生的始终,具有连续性;
2.空间上的延展性 教育不局限于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以
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3.方式上的灵活性
教育方式可灵活运用集中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等; 4.教育角色的可变性
每个人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人人当先生,人人当学生)
教育学完整版
13
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教育不应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设施
代表人物:
库姆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 究所首任所长菲利普·H·库姆斯 )
依里奇(上世纪5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 育学家)
教育学完整版
14
家庭教育
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 一般指一个人从出生到自己组成家庭之前所受到的来 自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包括有意识的知识传授、道德 教育和无意识的家庭生活氛围的陶冶。
教育学完整版
5
教育的本质
一、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教育的本质)
1.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的教育的动机与目的不同
动物的“教育”:浅层模仿;动机是本能的生理需求,目的是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 人类的教育:复杂的社会活动;动机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存在和发展以及社会延续
和发展的需要;目的是为了社会。
2.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的教育信息传递的延续性不同
2.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培养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 而使每个人能更充分、更真实的生活,最终影响人类的发展
3.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规训方式。
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 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学完整版
7
三、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 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
教 育
12
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
资本主义国家学校教育系统从17c开始建立,到19c下半期基本形成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既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
的教育制度,它从初中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 普通的学术性学习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 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 清末,“废科举、兴学校”运动,颁布一系列全国统一的近代学 制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完备的标志: 《钦定学堂章程》,1902,“壬寅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1903,“癸卯学制”
①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育者——教师; 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和教育设备。
3.学校教育具有相对稳定性。
有相对稳定的师资、教育场所、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 方式方法、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级组织形式、相对稳定的文 化模式等。
教育学完整版
9
四、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终身教育(法国,保罗·朗格朗)
2.西 方
➢源于拉丁文“educare”,指“引出、导出”的意思,
教育学完整版
3
教育的定义
• 1.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 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育 和学校教育。
• 2.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 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 变化发展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