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品牌核心价值及其表象体系分析

合集下载

无中生有 唯有创新

无中生有 唯有创新

无中生有 唯有创新—多彩贵州品牌无形资产及价值运营管理模式探析十多年来,为改变贵州文化资源丰富但对外识别度低、形象缺失的状况,改变多年来“三言两语”对贵州的负面影响,贵州省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一年一度的多彩贵州系列文化活动。

随着在央视黄金时段连续数年推出品牌形象片,几近家喻户晓,加之持续不断的市场经营推广,多彩贵州成为国内备受关注的现象级品牌。

多彩贵州品牌在2010年全面完成了商标注册,树立了区域公共品牌形象,但尚未形成区域母品牌引领之下的行业子品牌及其衍生品牌体系。

在此背景下,多彩贵州品牌无形资产运营方坚持“无中生有”,以创新为先导,探索路径创新、方式创新、手段创新、机制创新,初步探索形成了品牌资产及品牌价值运营管理的模式——融合发展、文创赋能、全面管理、共建共享。

创新路径:融合发展 做实资产 实现价值与一般成功的商业品牌相比,多彩贵州品牌有两大特点,一是开始只是作为代表区域文化形象的公共品牌形象出现,尚缺乏子品牌具体产业内容支撑;二是作为综合性品牌,实施了商标全类注册,需要多点拓展品牌的优势特色。

因此,多彩贵州品牌无形资产运营,必须注重路径创新,既要遵循一般品牌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结合形成溢价能力后进行增值运营的原则,又要充分发挥多彩贵州母品牌公信力、影响力优势,与贵州优势资源、特色产业融合,做实产业资产内容,培育形成系列子品牌,实现母品牌的价值转化。

多彩贵州品牌资产融合路径创新,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品牌运管方在“十二五”期间,编制了品牌价值研究和市场规划,实际操作中无论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有明显的自发性。

多彩贵州城、多彩贵州风、多彩贵州网、多彩贵州航空等项目,具有行政指令色彩。

自下而上的品牌运营更多是品牌运管方在初期基于生存需求做出的探索,如水、酒、茶、影视、农庄、酒店等的授权合作,被授权方尽管支付了品牌管理费且防控住了重大风险,但在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融合中,普遍存在缺乏专业规划、专业团队、专业举措和资金匹配,以及管控乏力的问题。

论民族文化产业背景下的文化品牌传播——以“多彩贵州”文化品牌

论民族文化产业背景下的文化品牌传播——以“多彩贵州”文化品牌
中图分 类号 : G 1 1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3— 6 6 4 4 ( 2 0 1 5 ) 0 1 — 0 1 7 6— 0 6
民族文化 品牌是一种具有独特标识 的文化产 品, 它具有精神性 、 意识形态性 、 创意 I 生、 价值延伸 性、 多义性和增值性 , 它凝聚着 国家和 民族文化 的 精髓 , 是 国家 和 民族 文化 形 象 的典 型代 表 。“ 多
化 品牌传播 的定位是 “ 多元 、 和谐 、 原 生态 ” , 其核
心价值是 “ 原生态” 。所 谓 “ 多元” , 是指 贵州 悠 久、 丰富 、 多样 、 神奇 的历史 文化 , 民族 民间文 化 ,
红 色文化 , 生态文化 等 ; “ 和谐 ” 是指 贵州 4 9个 民
族“ 大杂居 、 小 聚 居 ”, 人 与 自然 、 人与人、 人 与 社 会 共 荣共 生 的状 态 ; “ 原生态 ” 是 指 贵 州 多 民 族 文
水 的 原 生 风貌 。 关 于 这个 定 位 , 贵 州 省 多 彩 贵 州 文 化 产 业 发

“ 多彩贵 州” 文化 品牌传 播 的核心 价值定 位
“ 多彩贵州 ” 文化 品牌 , 源 自全省 多彩贵州 歌 唱大赛活动 和《 多彩 贵 州风 》 大型 民族 歌 舞诗 的 演} } I , 再到 多彩 贵州 旅游 商 品 “ 两 赛一 会 ” 、 旅 游
篇》 、 《 醉美篇》 六条形象宣传 片 , 拍摄 制作 以及 投
放耗 资 近 7 0 0 0万 元 , 通 过 中央 电视 台 《 新 闻联 播》 、 《 新闻3 0分 》 、 《 中国新 闻》 和《 走遍 中国》 等 多个 栏 目, 向 国内外 广泛 传播 “ 多 彩 贵州 ” 形象 。

贵州民族品牌的发展与其价值

贵州民族品牌的发展与其价值

贵州民族品牌的发展与其价值作者:李丹丹等来源:《广东蚕业》 2019年第5期李丹丹李钢音(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安550025)[作者简介:李丹丹(1993- ),女,江西上饶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李钢音(1968- ),女,汉族,贵州贵阳人,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产业研究。

]摘要民族品牌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形式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与文化价值。

积极探索民族品牌的发展有助于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有助于民族文化价值——民族经济效益的内在转变。

从经济角度入手探寻贵州民族文化发展和民族品牌发展的经济价值更具备科学性与代表性,有助于从宏观方面塑造贵州民族文化自信,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关键词民族品牌;经济人类学;经济价值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95-1205(2019)05-74-02贵州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建立在其浓郁的民族文化价值上,作为多民族文化浑然一体的多民族省份,贵州省所具有的多种原生态民族文化使得其本土民族品牌尤显独特。

民族品牌作为民族文化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主要载体,如何使民族品牌内在经济价值实现最大化,就必须要从民族品牌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社会利益入手。

发展民族品牌的意义不仅是重视民族文化的经济效益,更是以经济模式强化对民族文化的弘扬作用。

1 贵州民族品牌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作为典型多民族混居的省份,贵州省形成了以多种民族文化求同存异的独特环境。

在市场化需求逐渐强烈的作用下,以贵州省独特民族文化为依托,打造民族品牌成为贵州民族文化走向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1.1 贵州民族品牌的发展现状贵州的文化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是贵州最亮丽的特点。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贵州民族品牌经过长期和复杂的发展,与多元化的品牌发生碰撞,产生同质化。

在同质化竞争环境下,民族品牌企业更多关注是如何在市场竞争洪潮中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不是民族品牌自身价值的根本,甚至有的摒弃了其民族品牌所蕴含的多样性民族文化价值,扭曲了民族品牌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贵州央企品牌策划书3篇

贵州央企品牌策划书3篇

贵州央企品牌策划书3篇篇一《贵州央企品牌策划书》一、引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品牌建设对于贵州央企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策划书旨在制定一套全面、系统的品牌策略,提升贵州央企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品牌现状分析(一)优势1. 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资源优势,具备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

2. 长期积累的良好口碑和信誉,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 拥有专业的人才团队和先进的技术设备。

(二)劣势1. 品牌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公众认知中相对较为陌生。

2. 品牌形象不够鲜明,缺乏独特的品牌个性和价值主张。

3. 品牌传播渠道较为单一,缺乏有效的整合营销手段。

(三)机会1. 国家对贵州等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2. 市场对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3. 新兴媒体和数字化营销的发展,为品牌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

(四)威胁1. 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崛起和激烈竞争。

2. 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化风险。

3. 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变化和个性化趋势。

三、品牌目标(一)短期目标1. 在一年内提高贵州央企品牌知名度,使其在目标市场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 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美誉度。

3. 建立完善的品牌传播渠道和营销体系。

(二)中期目标1. 在三年内成为贵州地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知名品牌。

2. 扩大品牌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竞争力。

3. 形成独特的品牌价值体系,赢得消费者的忠诚度。

(三)长期目标1. 在五年内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领先品牌。

2. 持续创新和发展,保持品牌的活力和竞争力。

3. 成为社会认可的具有良好社会责任形象的企业品牌。

四、品牌定位(一)目标客户群体主要定位为贵州地区的企业客户、政府机构、消费者等。

1. 企业客户:包括各类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

2. 政府机构:为政府部门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多彩贵州”品牌架构研究

“多彩贵州”品牌架构研究

· 140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6.11【摘 要】品牌架构是一个品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品牌发展壮大非常重要,尤其是采取母子品牌发展模式的品牌,品牌架构清晰体现了母品牌与子品牌、各子品牌之间的关系。

本文着重对多彩贵州品牌的架构模式和架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多彩贵州” 品牌架构 品牌关系 模式“多彩贵州”品牌架构研究邓良柳一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品牌,其必然有着完整的品牌架构体系。

从母品牌到子品牌,“多彩贵州”品牌都拥有详细的品牌架构模式。

自2011年开始,“多彩贵州”便“走出了一条以公益化培育品牌,以市场化支撑品牌的和谐发展之路”。

[1]一、多彩贵州子品牌开发及认证“多彩贵州”品牌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全类注册的文化品牌,在党政推动、媒体搭台、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文化唱戏的模式驱动下,其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

为了方便品牌的管理,保证品牌市场运作效率,在”多彩贵州”母品牌之下设立了众多子品牌,如多彩贵州·艺、多彩贵州·味、多彩贵州·游、多彩贵州·赛、多彩贵州·会、多彩贵州·风、多彩贵州·养、多彩贵州·酿、多彩贵州·茶等等。

每个品牌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因此,要根据各种产品品牌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划分到不同的“多彩贵州”子品牌体系当中去,比如旅游景区品牌以及旅游地的酒店、旅行社等可划归至多彩贵州·游这个子品牌下面;演艺、民族节庆等与少数民族有关的民风、民俗产品品牌可直接划归至““多彩贵州”·风”之下;餐饮、食品以及饮料等可划归至多彩贵州·味之下;诸如歌舞和摄影之类的比赛就完全可以划归至多彩贵州·赛子品牌之下;民族民间手工艺、民族服饰等品牌可划归于多彩贵州·艺之下;茶划归至多彩贵州·茶子品牌之下;安酒、刺梨酒等酒类产品品牌直接划归至多彩贵州·酿之下;瑶池、苗侗少数民族医药等划归至多彩贵州·养”之下。

多彩贵州品牌建设亮点纷呈

多彩贵州品牌建设亮点纷呈

多彩贵州品牌建设亮点纷呈豆文君【期刊名称】《当代贵州》【年(卷),期】2015(000)015【总页数】1页(P28)【作者】豆文君【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一.“多彩贵州”品牌创建2005年,为树立良好形象和展示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贵州省委、省政府组织省内外专家精心谋划、深入调研,在过去“公园省”、“文化千岛”等定位的基础上,确定了“多彩贵州”的形象设计。

二.主题活动连年精彩自2005年起,省委、省政府连续组织了10届分别以歌唱、舞蹈、小品、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为主题的“多彩贵州”系列文化活动和9届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7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

系列赛事的举办,极大提升了“多彩贵州”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三.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成立2005年,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开始运营,其核心任务是以产业化这种可持续的运作方式激发“多彩贵州”的品牌价值,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进而实现经济效益。

中心通过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运作,产业开发取得多项突破,目前已经获得全部46个类别、460个商品(服务)的商标注册证,促进了多彩贵州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四.强力推进品牌外宣“走出去”的国内外多场宣传推介活动和“请进来”的多项大型采风、采访活动,以及各类外宣画册的推出不断掀起多彩贵州品牌宣传的高潮。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的品牌口号近年通过中央电视台响彻大江南北,贵州“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地域品牌形象迅速形成。

五.“多彩贵州风”走向世界2006年以来,“多彩贵州风”开始全国巡演,并先后赴英国、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多国演出,足迹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及地区,成为引领贵州演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和贵州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

六.《多彩贵州品牌“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为进一步提升“多彩贵州”品牌实力和影响力,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编制出台《多彩贵州品牌“十二五”发展规划》,勾画出“一个中心、两大体系、三项标准、四大平台、五大利润模式”的品牌运作模式,为做实、做大、做强多彩贵州品牌提供了智力保障。

提升品牌塑造实效展现“多彩贵州”新形象

提升品牌塑造实效展现“多彩贵州”新形象
4 61 对 外 传播 2 0 1 3 1 0
N T ERN A T I ON AL COM MUNI CA T I ON S

线传真
成了独特 的贵州 “ 符号” 。

扩大 开 放 、拓宽 渠道 ,努力凝 聚 形 象推广 和 品牌 塑
近年来, 贵州强化 “ 大外宣” 工作格局 , 深化各级各
求必然会逐步增大, 境 外外宣与境内宣传的协同配合也
间开展新闻发布活动, 借国务院出台 《 关于进~步促进贵 会逐渐增多。 近年来贵州就曾先后赴日本 、 美国、 欧洲、 州经 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 ) 契机在国新办 平 香港、 台湾等国外、 境 外地 区开展形象推广活动, 起到 了 台召开新闻发布会、 专家座谈会、 金融 支持贵州发展大会 等一系列外宣活动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二是 以形 象外宣 为主转变为与新 闻外宣、 文艺外宣 并重。 推介会、 形象广告等直接宣传是外宣工作的传统手 段, 但要更有效塑造形象 , 需要综合运 用多种方式方
的发展和对外宣传工作的深入 , 贵州正展现 出一个丰富多
彩、 日新 月异 、 开 拓奋 进 的新 形象 。
屏幕, 引起 了强 烈反 响 , 拓 展 了贵 州 形 象 宣传 的 渠道 。 同 时, 贵 州 加 大新 闻外 宣 力度 , 整 理推 荐 重 点 选 题 , 争 取在
重要媒体 的重要时段和版面刊播深度正面报道, 通过第 另外, 贵州还高度 围绕 中心、找准定位 ,有效提升形象推广和品牌塑 三方更加权威客观地 向外界说明贵州。 重视影视作品的创作 , 借助影视作 品讲述贵州故事、 塑造 造实 效 积极 围绕贵州省委、 省政府中心工作, 及时找准工作 贵 州形 象 , 绝 地逢 生 、 奢 香夫 人 等 贵 州题 材 的电视

贵州品牌推广总结汇报稿

贵州品牌推广总结汇报稿

贵州品牌推广总结汇报稿尊敬的领导:我在过去一段时间对贵州品牌推广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特向您提交本次的汇报稿。

以下是我对贵州品牌推广的一些观察和建议。

首先,贵州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地方,具有独特的品牌优势。

然而,贵州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认可度相对较低。

因此,推广贵州品牌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一、品牌定位和形象塑造品牌定位是成功推广的基础。

对于贵州品牌推广来说,我们需要明确贵州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并与贵州的特色文化和资源相结合,塑造一个令人信赖和认同的品牌形象。

同时,在定位和形象塑造过程中,需要注重品牌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确保不同环境下的传播都能体现出品牌的独特性和特点。

二、多渠道推广在品牌推广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来传播贵州品牌的信息。

首先,互联网是一个重要的传播渠道,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官方网站、运营社交媒体账号和推出移动应用等方式,将贵州品牌推广到更多的人群中去。

其次,传统媒体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我们可以通过投放广告、发布新闻稿和举办品牌活动等方式,增加品牌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另外,我们还可以与知名的品牌合作,通过合作推广等方式,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三、产品质量和服务保证品牌推广不仅仅是将品牌形象传递给消费者,更重要的是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我们需要加强对贵州特色产品的市场监管,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及时处理,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的是质量过硬的产品。

同时,我们还需加大对服务行业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态度,让消费者感受到贵州品牌的用心和诚意。

四、品牌联想和文化传承贵州具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我们可以通过挖掘这些资源,将贵州品牌与贵州的文化传承相联想,并将之传递给更多的人群。

例如,可以组织赛事活动、举办民族文化展览和开展文化交流等,让人们在感受品牌魅力的同时,也能了解和欣赏到贵州的独特文化。

在推广过程中,我们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监测推广效果: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等方式,监测推广效果,了解推广活动的成效和影响,及时调整推广策略。

多彩贵州品牌杂志运营方案

多彩贵州品牌杂志运营方案

《多彩贵州?品牌》DM策划运营方案2005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品牌引领战略,通过打造“多彩贵州”系列活动,在全省掀起了“热爱贵州、建设贵州”以增强贵州人文化自觉、自醒、自信的热潮,打响了“多彩贵州”这一内涵丰富的贵州文化品牌。

作为中国首个省级文化品牌,自诞生开始,“多彩贵州”就被放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局之中进行思考,采用公益化、市场化双重模式运作。

“多彩贵州”既是全面代表贵州文化的品牌符号,又是一个以文化主线统和多方产业的精品文化产业集团军。

将区域性、文化性、商业性三种性质融于一体,三方并重,共同发展,“多彩贵州”品牌在国内首开先河,成为被世人认可与向往的区域化文化品牌。

二、宗旨与目的《多彩贵州?品牌》DM的推出,就是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黔府办发〔2012〕51 号)文件精神,落实赵克志书记“全方位展示‘多彩贵州'形象,提升贵州知名度”的要求。

推介“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创新“多彩贵州”宣传载体,服务多彩贵州品牌,探索以品牌融合资源,以文化创造价值的市场道路。

以全局发展的思路,梳理总结七年来“多彩贵州”品牌的发展之路,结合贵州文化品牌建设,以敏锐与前沿的眼光,对多彩贵州品牌进行深度报道,挖掘贵州品牌建设背后的故事,为贵州行业品牌进行推广与宣传,同时开展贵州品牌立体化宣传模式,铺设贵州品牌通向国内国际的形象之路、影响之路、魅力之路。

三、发展定位宣传载体、展示窗口、服务平台宣传载体:“多彩贵州”是贵州省为提升贵州新形象、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建设文化大省,历时七年、投入数十亿元打造的区域文化品牌。

按照赵克志书记: “全方位展示‘多彩贵州'形象,提升贵州知名度”的要求,创办《多彩贵州品牌》DM搭建”多彩贵州”宣传平台,推介“多彩贵州”文化品牌。

展示窗口:《多彩贵州?品牌》DM为载体,展示多彩贵州丰富文化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工艺、服务多彩贵州品牌授权企业,成为一个多彩贵州的展示窗口。

“多彩贵州”品牌建设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多彩贵州”品牌建设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8O OO
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o oO


蛐 1
60 0o 4 00 0
50 00
30 00
/ /



20 0 0 1 00 0

tr ,
。 _ 一 一

0 1 9 1 9 2 o 2 o 20 2 2 o3 2 o 2 0 2 0 2 o 2 o 98 99 oO 0l o o 0 4 o5 O6 O7 o8


前 言
事、 大型歌舞 “ 多彩贵州风 ” 加大政府旅游 投资、 、 加强旅游招商引资等活动 , 多彩贵州” “ 已经成为 了贵州省的一张名片 , 家喻户晓。多彩 的贵州 、 美
丽 的贵州成 为众 多 游客 向往 的旅游 胜 地 , 产生 了 并
7 6 5 4
∞ ∞ ∞ ∞
旅游收人 3 9
图 1 贵 州省历 年游客量及旅游收入 : 9 - 20 1 8 08 9
收稿 日期 :0 1 0 2 1 — 4—1 7
作者简介 : 任宁宁(93一)女 , 18 , 贵州财经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O 级研 究生。研 究方向: 游管理。 8 旅

5 ・ 3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州” 品牌建 设是 一个 复 杂 的 系统 工程 , 包括 旅 游 地 基础 设 施 、 旅游 产 业 、 游 产 品 、 游 营 销 、 游 发 旅 旅 旅
高时速仅能达到 10公里 , 6 大多数均在 10 0 公里 以
下, 最低 的甚 至不足 3 0公里 ; 速公路 的发 展 比我 高 国中 、 部地 区落后 5 8 东 ’
游客量

深化“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内涵研究

深化“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内涵研究
黔旅游的“ 首选套餐 ” 。自2 0 0 5 年 首 场
博 等新 媒体 高科 技 手段 ,宣传 推介 贵州 : 我 省 整合 资源 、 集 中 力量 , 多
大“ 组合拳” “ 整体战” , 有 选 择 地组 织 文 化 精 品 在 省 外 展 示 和 巡 演 活 动, 把经贸外宣、 商务外宣、 文 化 外 宣 等 组 合 起 来 , 充 分 发 挥 外 宣 的 集
“ 多彩 贵 州 ” 文 化 品 牌逐 步 走 上

打 造贵 州文化 品牌 , 进 一步推 介贵 州
积累不 少有益 的经验 , 取 得 了 很 大 的
条文化 特色之路 。正是借助 “ 多彩
民族 文 化 、 红 色文 化、 阳 明文 化和 山
贵州” 主题 文化 活动 , 我 省 深 入 挖 掘 水 文 化 通 过 选 择 在 省 内 旅 游 重 要 客 源地举办 赛事 , 将 赛 事 安 排 在 省 内著 名 景 区 。配 套 开 展 文 化 旅 游 招 商 推 介 活 动 和 旅 游 商 品 设 计 及 能 工 巧 匠 比
赛、 旅游商品“ 两赛一会 ” 、 “ 多彩贵 州” 旅游产 业发展 大会、 《 多彩贵 州风 》 大 型 民族歌舞诗、 “ 多彩贵州 ”原生态摄
影大展 、 “ 多 彩贵 州 ”旅 游 形 象 大使 选
艺术结 晶的《 多彩贵 州风 》 , 为适 应旅 游市 场需 求 , 不断 改版 提升 , 成 为来
2 0 0 5 年以来, 贵 州相 继 推 出 了“ 多 彩贵州 ” 歌唱 大赛 、 舞 蹈 大赛 、 小 品 大
话, “ 不看 多彩贵州风 , 枉 在多彩贵 州
行” 。作 为 “ 多彩贵州 ” 系 列 主 题 活 动

国家公园省,多彩贵州风-从旅游品牌的塑造看贵州旅游

国家公园省,多彩贵州风-从旅游品牌的塑造看贵州旅游

国家公园省,多彩贵州风----从旅游品牌的塑造看贵州旅游7月9日,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国家旅游局和世界旅游组织联合编制的《贵州省生态旅游文化发展规划》中期成果汇报研讨会在贵阳召开。

会议明确了《贵州省生态旅游文化发展规划》的编制将以“国家公园省多彩贵州风”为整体形象,全力打造贵州旅游品牌。

2011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1429.48亿元,居全国第14位,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4.70%,增长率排全国第4位;接待游客总人数1.7亿人次,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1.80%,增长率排全国第3位。

这一成绩,让贵州旅游业界人士深受鼓舞。

但是应该看到,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贵州旅游业所取得的这点成绩与其丰饶的资源禀赋相比明显不成正比,不说与浙江、广东这些旅游大省相比,即使在在西南地区,贵州旅游事业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四川和云南。

如何向旅游强省迈进,保持良好态势健康发展,这是各级政府和旅游界人士值得深思的问题。

加快贵州旅游业发展从何入手?“相信品牌的力量”!央视的王牌主题广告词一语中的。

品牌对市场产生的向心力和影响力毋庸臵疑,对于方兴未艾的贵州旅游业来说,通过打造品牌来加速贵州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旅游品牌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对于旅游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第一印象,往往来源于对该地旅游品牌的认知度。

一个成功的旅游品牌能拉动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省的经济发展。

相关旅游专家在对昆明世博会这一品牌研究后指出,世博园创造了旅游业增加值30.185亿元,世博会合计为昆明市创造了42.944亿元的旅游业增加值。

在旅游品牌的培育方面还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国外如西班牙的“3S”,即“Sun(阳光)、Shore(海滩)和Sea(海洋)”,国内如“世界的丽江”、“香格里拉”、“大九寨”等都是成功的旅游品牌。

“国家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出台,无疑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竖立了引领的旗臶。

旅游品牌的塑造重在定位精准。

[贵州文化发展大打“多彩”品牌] 贵州文化元素

[贵州文化发展大打“多彩”品牌] 贵州文化元素

[贵州文化发展大打“多彩”品牌] 贵州文化元素核心提示: •近年来,贵州推出了以“多彩”为主流的文化常常在全国媒体出现,在中国文化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多彩”文化的“贵州现象”无疑在现在跨越式发展的贵州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风光秀美、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富集的贵州无疑拥有巨大的发展价值,但一直以来,贵州都以落后著称。

厚积而薄发,贵州文化的重点突破,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多年来建设“文化大省”诸多举措催生的花朵。

2005年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以“多彩贵州”系列活动为突破口,在全省、全国掀起了“热爱贵州、发现贵州、建设贵州”的贵州文化自觉、自醒、自信的全民性经济文化热潮,打响了“多彩贵州”这一内涵丰富的贵州品牌,也收获了文化产业革命性变革的丰硕成果。

五年“多彩贵州”一路走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更加明晰了“欠发达、欠开发”地区在文化上率先突破的思路,依托贵州多元文化富矿的资源优势,重点培育,重点突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经过不断的发展,“多彩贵州”如今的面貌,也让我们感受了不同的内涵价值。

在贵州文化和经济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记者专访了贵州省人大副主任顾久,也让记者一同见证了贵州文化发展的大格局。

作为贵州一位知名文化人士、教授。

贵州省人大副主任顾久给人的印象特别深,不是因为他的头衔,而是他朴实厚重的知识分子形象。

在贵州,只要谈起顾久,人们都知道他的风格――学术一流、仁慈宽厚、为官清廉、心系民生。

2010年6月13日,在贵州省人大办公室,记者采访了顾久。

在畅谈贵州文化时,顾久充满激情和独特的观点,不管分析贵州文化“刚”还是分析贵州文化的“柔”。

总之,贵州独特的文化视角真正让记者感受到了“多彩”的另一面。

文化就是一个群体生存的系统贵州建省虽然只有500多年,但从贵州相关历史资料来看,贵州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已发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80余处。

从“十里不同天,一山不同族”我们可以看出,贵州确实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

培育多彩贵州味道公共品牌赋能特色农产品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培育多彩贵州味道公共品牌赋能特色农产品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培育多彩贵州味道公共品牌赋能特色农产品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引言
本次调研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培育多彩贵州味道公共品牌,为贵州省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提供赋能。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具备培育特色农产品的优势。

通过建立公共品牌,可以提升贵州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推动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访谈和数据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了解国内外公共品牌建设和特色农产品发展的经验和案例。

同时,我们还对贵州省内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访谈,与生产者和相关专家进行深入交流。

此外,我们还收集了贵州省特色农产品的市场数据和消费者调研数据,以了解当前的市场情况和消费者需求。

调研结果
贵州省特色农产品的优势:贵州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如茶叶、草药、水果等。

同时,贵州的特色农产品还受益于传统的种植和加工技艺,具有独特的口感和品质。

市场现状和机遇:贵州省特色农产品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面临着市场知名度不高、品牌意识薄弱等问题。

然而,消费者对于天然、
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为贵州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公共品牌的作用和意义:建立多彩贵州味道公共品牌可以整合贵州省内的特色农产品资源,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形象,增强品牌竞争力。

公共品牌还可以促进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和购买,推动农产品产业链的发展。

《多彩贵州风》与“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塑造

《多彩贵州风》与“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塑造



民族 歌舞《 多彩 贵 州风》
和 市场 脱节 的尴 尬 , 更提 升 了《多彩 贵 州 风 》 为 作
《 多彩贵 州风 》 是近 年 来贵 州省 倾 力打 造 的一
台综 合 性大 型 民族 歌 舞 演 出 , 富有 民族 特 点 、 是 体 现贵 州特 色 、 展现 民族 习俗 的原 生 态 民族 歌 舞诗 。
合 本省 实 际 , 行 探 索 尝试 , 功 推 出《多彩 贵 州 进 成
风》 系列歌 舞晚会 , 并围绕打造 民族 品牌、 发展 民
族 文化 , 剧 团 体 制 和 市 场 运 作 上 进 行 了一 系 列 在 循 序渐 进 的改 革 , 将《多彩贵 州风 》 功 推 向市 场 、 成
社会跨 越 式发展 和文化 大发 展 大繁 荣 , 渐 改 变外界对 贵 州的误 读 , 断树 立起 贵 州新 形 象。 逐 不 关键词 : 多彩 贵 州风》; 《 多彩 贵 州 ; 文化 品牌
中图分 类号 : 12 G 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4— 2 x( 0 1 0 0 3 0 17 6 1 2 1 ) 2— 10— 8
收 稿 日期 : 0 1 2—2 2 1 —0 2
作者简介 : 李
波( 9 5一) 男 , 17 , 湖南隆 回人 , 当代贵州杂志社文艺学硕士。
201 年 1 第 3卷 第 2期
J u n 』o i i a E o o i a t0 a Cu t r o r a fOrg n l c l g c lNa i n l lu e
20 0 5年 1 0月 1日开 始 公 演 至今 , 不 同版 本 演 3个 出总 量 已经 达 15 0场 , 众达 上百 万 人 次 , 房 0 观 票 收入达 20 0多万 元 。 作 品 在 全 国 2 0 0个 城 市 巡

“多彩贵州”品牌建设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多彩贵州”品牌建设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多彩贵州”品牌建设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任宁宁
【期刊名称】《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11(024)002
【摘要】"Colourful Guizhou" successfully Showed the new image of Guizhou,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Guizhou Tourism.Bu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brand,So,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building the brand,and put forwa%"多彩贵州"旅游品牌成功的展示了贵州新形象,给贵州省旅游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其品牌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贵州省旅游的发展,因此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以提升品牌竞争力。

【总页数】5页(P53-57)
【作者】任宁宁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学院旅游管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3
【相关文献】
1.多彩贵州品牌建设亮点纷呈 [J], 豆文君
2.以文化大发展推动"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建设 [J], 盛荣
3.河北怀来林果品牌建设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 [J], 王道瑛;师占海;李兆洪;张守云;
李晓霞;沈晓杰
4.区域文化品牌建设的路径研究——以“多彩贵州”为例 [J], 刘星
5.多彩贵州网理论品牌建设观察 [J], 田花; 许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彩贵州风》与“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塑造

《多彩贵州风》与“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塑造

《多彩贵州风》与“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塑造
李波
【期刊名称】《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年(卷),期】2011(003)002
【摘要】通过6年的成功运作和打造,《多彩贵州风》已经成为贵州省的文化品牌,是贵州对外宣传的文化名片,它给人以艺术的审美享受和视觉愉悦,艺术再现贵州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培养和造就本土艺术人才,揭开“多彩贵州”主题文化活动的序幕。

“多彩贵州”主题文化活动,培育本土文化认同感,促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提高人们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逐渐改变外界对贵州的误读,不断树立起贵州新形象。

【总页数】8页(P130-137)
【作者】李波
【作者单位】当代贵州杂志社,贵阳贵州5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2
【相关文献】
1."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塑造与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在中共贵州省委党校所作的旅游产业发展报告 [J], 王富玉
2.赛特色广场舞舞多彩贵州风——“多彩贵州·激情广场·金彩盘县”贵州省第三届广场舞大赛在盘县举行开幕式及决赛 [J], ;
3.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时期群众文化品牌—“多彩贵州”文化品牌活动
建设的思考 [J], 周邦华
4.论民族文化产业背景下的文化品牌传播——以“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传播为例[J], 喻健
5.论民族文化产业背景下的文化品牌传播——以“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传播为例[J], 喻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4年筝6期 (总第148裳)
费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往会科学版)
JournaI of Guizhou M inzu
No.6 Dec.2014
Universit.v(Phil,)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多彩贵州"品牌核心价值及其表象体系分本斤
李盛龙1,薛丽娥2
(1、2贵州I民族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篮攫皇薹苤
万方数据
1 09
2014年第6期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l’ha|of Guizhou Minzu 1_niversily(Philosophy an(1 Social Science)
No.6
(总第148嘉)
D《乜2014
就了大量宝贵的文化财富,同时还包容了贵州的 自然风光,如黄果树瀑布、赤水丹霞地貌、荔波如 画山水、梵净山悠悠森林等大自然的醉人美景。 此外,原生态的物产也被多彩贵州品牌核心价值 所容纳,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纯手工技艺 打造的少数民族服饰以及土生土长的本地特产等 赢得众多赞誉。通过这些资源,“原生态”这一多 彩贵州品牌的核心价值被完整具象地展现在世人 面前,人们在感知“原生态”的独特魅力时,也深 深地为其巨大的包容力所折服。
面成功。
关键词:多彩贵州品牌;核心价值;原生态;自然景观;民族文化;物产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44(2014)06—0108一07
任何成功的品牌都有其独特的核心价值,尤 其是具有高度差异性的品牌核心价值最容易吸引 消费者的眼球,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消费欲望。对 于多彩贵州品牌而言,“原生态”作为其核心价 值,能够让人们在感受贵州优美的自然风光、各具 特色的特产物产、淳朴的民风民俗、丰富多样的文 化等多种“贵州特色”时,深深感受到“原生态”的 内在魅力和人文价值,从而加深多彩贵州品牌的 受众认知程度。 一、多彩贵州品牌核心价值:原生态 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为消费者提供的基本效 用和利益,它是品牌的灵魂和精髓。一个品牌最
一个品牌的核心价值要想具有巨大的包容 力,关键之处在于该核心价值应融合价值观、生活 理念、情感诉求和自我表达等多种价值取向。 “原生态”一词的火热正好体现人们渴望回归自 然,寻求内心的自我安定祥和,表达对一种返璞归 真的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多彩贵州品牌将“原生 态”作为核心价值体现其品牌传播的是一种后工 业时代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符合人们的价 值追求和生活理念、情感性利益和自我表达性利 益。因此,多彩贵州并不是封闭和保守的,而是一 个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文化品牌,不仅 包容了各少数民族文化,如苗族、侗族、彝族、布依 族、水族等文化相互之间融会贯通,繁荣发展,造
多彩贵州从萌芽时期的歌唱比赛等文化活 动,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贵州文化产 业的标志性品牌,而且其品牌影响力已扩张到包 括网站、金融、影视、演艺、工艺、美术、会展、地产、 节庆、特产、餐饮等多个行业,拉动投资数十亿元 以上,初步形成多彩贵州品牌产业集群。众多的 产业在多彩贵州品牌核心价值的带动下产生较高 的溢价效应,这正是“原生态”这一核心价值具有 超强的扩张力的原因所带来的结果。 多彩贵州品牌强大的扩张力还表现在品牌知 名度的空间变化,即从省内逐步扩张到全国,直至 全世界。随着政府的大力推介和多彩贵州品牌战 略的升级,多彩贵州品牌积极以大型民族歌舞 “多彩贵州风”为载体,以贵州丰富的文化旅游资 源为主体,大容量、多角度地宣传推介多彩贵州, 推动多彩贵州文化品牌走向世界。这充分体现出 了“原生态”这种独特的品牌价值已经深人人心。
(三)扩张力
了最具代表性的苗族和侗族文化,苗族“姊妹 节”、苗族飞歌,侗族“鼓楼节”、侗族大歌等独具 魅力,堪称人间瑰宝;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保 留了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如布依族查 白歌节、三月三布依族文化节、六月六布依族风情 节、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晴隆彝族火把节、布依族 八音坐唱等等。这些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原生态 文化,鲜明地体现了多彩贵州品牌核心价值的地 域性特点。 三、多彩贵州品牌核心价值表象体系分析 如前所述,多彩贵州品牌核心价值凝聚在贵 州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原生态 的物产之中。独具特色的地质地貌、自然风光、文 化历史、工艺品、美食、土特产以及蓝天净土清新 空气等构成了这一核心价值的表象体系。 (一)地质奇观 贵州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广泛 发育是其最典型的特征。世界大陆除冰川喀斯特 以外的所有喀斯特地貌都能在贵州找到。独特的 地质地貌环境造就了贵州境内众多的地质奇观, 主要有溶洞、地下河、落水洞、天生桥、石笋、喀斯 特漏斗、喀斯特盆地、峰林等。如位于黔西南布依 族苗族自治州的兴义市境内的马岭河峡谷是一条 在造山运动中剖削深切的大裂水地缝,谷内由于 “万峰环绕,千泉归壑,溪水溯蚀,江流击水”的作 用,孕育了多姿多彩的“百鱼、百瀑、百帘、百泉” 的奇观,因此有“天沟地缝、天下奇观”的美誉。 又如位于贵州西部的织金县境内的织金洞国家地 质公园,是一个多格局、多层次、多类型的高位旱 洞。洞内岩溶生长独特,岩溶堆积物如石笋、石 柱、石芽、钟旗等达40多种,神奇的银雨树,精巧 的卷曲石举世罕见,故有“岩溶博物馆”“天下第 一洞”之称。 此外,贵州还有许多具有重要观赏和重大科 研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如仅在平塘县就有世界 上最大的三叠纪孤立碳酸盐台地(大贵州滩核心 区)、世界最大的天坑群(平塘塘边打带河天坑 群)、世界最大的漏斗群(平塘克度大窝凼漏斗 群)、天下第一神石(掌布藏字石)五大世界级的 地质奇观。再如被称为“大自然的大奇迹”的安 顺龙宫风景区、享有“天然博物馆”美誉的关岭化 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荔波小七孔等,都
(二)包容力
如作为表演的“背景舞台”——鼓楼,即体现了独
特环境下文化的自然生态特性;从形式上看,即某 个族群在构建自己文化的时候,采用的是一种 “土”形式,这种形式体现了这个族群对文化的原 创性,而非对外来文化的模仿。 在大众的心目中,“原生态文化”一词就是 “较少被现代文明冲击或保留着较多原始生活习 俗或民风”的代名词,是他们“渴望回到大自然或 原始质朴的生活方式中去放松自己”的世外桃源 的代名词。[2]n2‘13 事实上,“原生态”作为“多彩贵州”品牌的核 心价值而言,并不是指时间上的“源初性”和空间 形态的一成不变,更不是指无需创新的固守旧貌, 而是指贵州的淳朴的民风民俗、自然山水风光、绿 色物产的有机融合。从山水到文化再到物产,贵 州所展现出的都是一种至真至纯的形态。这种本 真特质正是多彩贵州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品 牌资产中最具价值的核心资产。 二、多彩贵州品牌核心价值的特征 原生态作为多彩贵州的品牌核心价值,在品 牌个性、包容力、扩张力、地域性等方面均有鲜明 的特征。 (一)品牌个性 品牌个性是品牌所自然流露的最具代表性的 精神气质,它是品牌的人格化表现。一个品牌的 核心价值若具有较强的差异性的话,则会在众多
(四)地域性
众所周知,文化都存在着地域性差异。文化 的地域性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复杂 的自然环境、频繁的人类活动、日益加快的社会发 展速度、人们能动的再创造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在 特定的环境里,造就了多种多样的文化类型,也给 文化贴上了地域性的标签。 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贵州在其发展 的过程中,保留了大量的民族文化财富。许多少 数民族世世代代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辛勤耕耘, 他们为了生活,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大自然 的崇拜与热爱,创造了许许多多富有贵州少数民 族特色的财富。而且,每个地方的民族都保留了 自己独特的文化,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保留
摘要:作为贵州本土的区域性文化品牌,多彩贵州的品牌核心价值源自丰富多元的贵州文
化,凝聚于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原生态的物产之中,在品牌个性、包容力、扩张 力、地域性等方面均有鲜明的特征。独具特色的地质地貌、自然风光、文化历史、工艺品、美食、土
特产以及蓝天净土清新空气等构成多彩贵州品牌核心价值的表象体系。在多彩贵州未来的建构 和运营中,只有不断强化这一核心价值,不断做大做强“原生态”,才可能引领多彩贵州品牌走向全
万方数据
2014年第6期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izhou Minzn University【l’hilosophy anti Social Science)
万方数据
2014年第6黟 (总第148豢)
贵州瑟ji垃学学摄㈠}学毡会静学版)
Jour.al of Guizhou Minzu
N(1.6
L¨ml、b(I'1㈨MlJ}1j
ltll(I s0(・idl
St・¨㈣
)¨。.20】4
丰富多样、厚重璀璨的各类文化形态。缘于贵州 的山地特征和相对的封闭性,使得各少数民族虽 历经成百上千年的洗礼,却在一定范围内完好地 保留了原生态文化。这种多元并存、和谐共处、原 生态的贵州文化格局和特征,便构成了多彩贵州 品牌的文化内涵,其中,“原生态”是独一无二不 可复制的,正是其核心价值。这种“原生态”的核 心价值体现在自然、人文、物产等多个方面,包括 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原生态物 产等。从时间上看,“原生态”作为一种文化状 态,保存了文化最为初始和朴质的特点,如起源于 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超过2500年历史的贵州侗 族大歌,仍保持了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 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从空间上看,“原生态”是某 一族群自我对特定环境的选择与适应所建构的文 化形态,强调文化在地域空间上的自然生态特性,
收稿日期:2014—05—19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4一GM一054];贵州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建设成 果:2014年贵州I民族大学科研院(所)、基地(中心)项目“基于SWOT分析的多彩贵州品牌发展研究”[编号:KYJG (2014)28]。 作者简介:1李盛龙,男,汉族,湖南涟源人,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教授;2薛丽娥,女,汉族,贵州贵定人,贵州民族大学学报 编辑部编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