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ecbc7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8.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材,主要围绕友谊的力量、建立友谊的方法和维护友谊的重要性等内容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友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学会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注重与同伴的关系。
他们渴望拥有朋友,但又不知道如何去建立和维护友谊。
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友谊,掌握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友谊的力量,知道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交技巧。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友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友谊的力量、建立友谊的方法、维护友谊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友谊,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友谊的力量,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掌握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方法。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2.课件:友谊的力量、建立友谊的方法、维护友谊的重要性等相关内容。
3.视频:关于友谊的感人故事。
4.道具:用于情境教学的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视频播放一个关于友谊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友谊对个人成长如此重要?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友谊的力量、建立友谊的方法、维护友谊的重要性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掌握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
![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8b247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e.png)
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友谊对人的成长的重要影响;2.培养学生正确的友谊观和相互关怀、帮助的品质;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1.谈论友谊对人的成长的重要影响;2.培养学生相互关怀、帮助的品质。
三、教具准备:1.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友谊的场景,如好朋友一起学习、玩耍、帮助等;2.小组活动材料:给每个小组准备分角色剧本,让学生进行表演。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友谊的场景,引发学生对友谊的思考。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有哪些好朋友?你们与好朋友之间有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吗?友谊对你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2.学习友谊的重要性(15分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明白友谊对人的成长的重要影响。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与好朋友在一起会有哪些好处?友谊对你们的学习、情绪和人际关系有什么影响?3.探究友谊的特点(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友谊的特点,如相互关怀、信任、理解、支持等。
教师可以分成小组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请一两个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观点。
4.小组活动:友谊的故事(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份角色剧本,根据剧本让学生进行表演。
角色可以是一对好朋友之间的故事,表演出友谊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每个小组表演完后,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评价和建议。
5.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习到的内容,强调友谊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以及良好友谊的特点。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友谊对你们的成长有什么启示?6.拓展活动(15分钟)鼓励学生回家和家人或朋友分享今天学到的内容,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理解和帮助别人,培养友善和包容的品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资料和小组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友谊对人的成长的重要影响,并培养学生相互关怀、帮助的品质。
小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友谊的特点和解决友谊中的问题的方法。
4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
![4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a9961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2.png)
4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友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3.激发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1.探究友谊与个人成长的关系;2.引导学生如何处理友谊中的矛盾和挫折。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投影仪;2.学生合作讨论小组。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以友谊为主题的动画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友谊的思考和兴趣。
步骤二:了解友谊与个人成长的关系(10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友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给出自己的观点;2.以个人成长为线索,展开小组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分享友谊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和启示。
步骤三:探究友谊中的矛盾与挫折(15分钟)1.提出友谊中常见的矛盾和挫折,比如意见不合、误解、背叛等;2.分组讨论并展示,学生分享自己曾经遇到的友谊中的矛盾和挫折,并讨论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
步骤四:培养学生处理友谊中矛盾和挫折的能力(20分钟)2.通过角色扮演或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模拟处理友谊中的矛盾和挫折情境,加深理解和应用。
步骤五:友谊与团队合作(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合作与友谊的关系,特别是在困难和挑战面前;2.以小组形式,让学生参与一个合作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步骤六:总结与展望(10分钟)1.学生展示小组合作任务成果,并进行总结和评价;2.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如何在友谊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五、教学延伸:1.邀请一位有友谊故事的校友或校外人士来校分享,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2.组织学生参与一场友谊主题的演讲比赛或文化活动,鼓励他们表达对友谊的思考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师引导与学生参与,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友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讨论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友谊的力量,并提升他们处理友谊中矛盾和挫折的能力。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的目的。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6.2《友谊与成长同行》说课稿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6.2《友谊与成长同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206cd8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e.png)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6.2《友谊与成长同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友谊与成长同行》这一课,是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中的一课。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友谊对于他们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使他们能够理解和体验到友谊的力量,从而更加珍视和培养自己的友谊。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以及如何处理友谊中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于友谊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和向往。
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和沟通能力,他们在友谊的建立和维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
因此,他们在学习这一课时,既能理解友谊的重要性,也希望能通过学习,提高自己在友谊中的沟通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认识到友谊对于个人成长的价值。
2.培养学生建立和维护友谊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友谊中的问题,提高他们在友谊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
2.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友谊中的问题,提高他们在友谊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理解和体验友谊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在友谊中的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友谊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友谊对于个人成长的价值。
3.案例分析:分析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友谊中的问题,以及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在友谊中的经验和困惑,帮助他们相互学习和成长。
5.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友谊中的各种情境,提高他们在友谊中的沟通能力。
6.总结:对整个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友谊中成长。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教案(人教版)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7e5e3b9b6648d7c0c74608.png)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他人、珍视友谊的情感,在交友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能力目标:认识到交友的好处,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知识目标:了解交友的好处,认识友谊的力量。
【重点难点】重点:友谊的力量。
难点: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师: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人都曾给予我们关爱之情。
不仅有父母、老师的关爱,更有同学朋友的关爱。
哪位同学能讲一下朋友对自己关爱的事例。
学生讲朋友关爱自己的事例。
师:是呀,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
步入初中,我们会想念小学的朋友,也会迎来新的友谊,今天,我们探讨有关朋友的话题——和朋友在一起。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2.对友谊的渴望,让我们相互靠近。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
3.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4.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5.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我的朋友圈探究一:教材P38运用你的经验及P39探究与分享(1)把你的选择涂在P38上面的星号☆里(可以多选)。
(2)在成长的岁月里,哪些朋友曾与我们相伴?请把他们的名字写在P39图的相应位置。
(3)你的朋友在年龄、性别、性格、地域、民族、与你的空间距离等方面,在不同时间段有什么特点?(4)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答案提示:前3问据实回答,填写即可,(4)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探究二:教材P40探究与分享(1)随着年龄的增长,寻找友谊更难了吗?(2)你会因为怕麻烦而拒绝友谊吗?为什么?答案提示:(1)不是更难。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2.4《友谊的天空——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2.4《友谊的天空——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60a638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8.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2.4《友谊的天空——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2.4《友谊的天空——友谊与成长同行》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的力量,以及友谊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注重同伴关系,渴望建立深厚的友谊。
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交友经验,但可能缺乏对友谊本质的认识,以及面对友谊中出现问题时的处理能力。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他们熟悉的生活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友谊的意义和如何维护友谊。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认识到友谊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培养学生建立和维护友谊的能力,学会在友谊中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
3.提高学生面对友谊中问题的处理能力,能够独立解决友谊中的矛盾和冲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方法。
2.难点:面对友谊中的问题,如何独立解决矛盾和冲突。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真实的友谊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友谊的意义。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剧:让学生编排情景剧,模拟友谊中的各种情境,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剧的剧本,让学生提前熟悉。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友谊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友谊的重要性。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友谊?友谊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呈现几个关于友谊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案例中,朋友们是如何相互帮助、支持的?他们是如何处理友谊中的问题的?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友谊中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
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
![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79af2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4.png)
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目标学生群体:高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理解友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及作用。
2.培养学生建立和发展友谊的能力,并了解友谊的特点和原则。
3.通过情感交流和团队合作,促进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教学重难点:1.理解友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和发展友谊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交流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生作品展示板。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友谊的力量,引发学生对友谊与成长的思考。
2.提问:你们认为友谊对个人成长有哪些影响?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友谊的定义和特点,如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等。
2.讲解友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如提供情感支持、促进自我认同与自尊等。
3.讲解建立和发展友谊的原则,如诚实、互相尊重、共同兴趣等。
Step 3:小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友谊经历和体会。
2.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Step 4:情感教育活动(2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活动,让他们体验和表达友谊的力量。
2.要求学生用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友谊的感悟和体会。
3.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点评和分享。
Step 5:团队合作活动(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如拼图、解密游戏等。
2.通过活动促使学生感受并理解团队合作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他们小组的合作经历和感悟。
Step 6:总结与反思(10分钟)1.带领学生回顾全节课的内容,总结友谊的重要性和如何建立和发展友谊的能力。
2.提问:你通过本节课学到了什么?你将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友谊的建立和发展?3.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反思,以促进个人成长。
教学延伸: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友谊的文章或制作一份友谊的PPT,并在下节课上展示。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分析自己在友谊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法。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7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7](https://img.taocdn.com/s3/m/24588e6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8.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友谊与成长同行》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讲述了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成长过程中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友谊。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友谊的特质、建立友谊的方法以及如何呵护友谊。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方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更加关注人际关系。
他们对于友谊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在具体实践中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友谊的特质,掌握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友谊的特质,学会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方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友谊、积极面对人际关系的情感态度,增强责任感和同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友谊的特质2.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方法3.如何处理人际冲突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友谊的特质和维护友谊的方法。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情感体验法:通过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友谊的力量,增强对友谊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册2.课件:友谊与成长同行3.案例材料:有关友谊的案例4.视频资料:有关友谊的视频5.小组讨论题目:关于友谊的特质和维护友谊的方法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视频资料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友谊的特质,如相互信任、关心、支持等,让学生理解友谊的本质。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朋友的故事,探讨友谊的特质和维护友谊的方法。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6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6](https://img.taocdn.com/s3/m/9ce5c30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2.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6,主要围绕友谊的力量、建立与呵护友谊、网络交往的三原则等主题进行教学。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故事、案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建立与呵护友谊,正确面对网络交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注重与同龄人的交往,对友谊有着强烈的需求。
但他们往往缺乏交往技巧,不懂得如何建立与呵护友谊,容易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认识到朋友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同学交往,建立良好友谊的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交往,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友谊的力量、建立与呵护友谊的方法。
2.难点:正确面对网络交往,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建立与呵护友谊。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正确面对网络交往。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故事、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题目,准备好讨论指南。
3.制作好课件,准备好教学道具。
4.安排好课堂活动,准备好评价标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友情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友谊的力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交友经验,学会建立与呵护友谊。
4.巩固(5分钟)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面对网络交往,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网络交往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34ab66b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c.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友谊与成长同行》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友谊的力量以及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呵护友谊。
本章节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更加关注人际关系。
在这一阶段,学生对于友谊的理解和认识至关重要。
他们对友谊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缺乏深入理解和正确处理友谊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体会友谊的力量。
2.培养学生建立和维护友谊的能力,学会珍惜和呵护友谊。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建立和维护友谊。
2.难点: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友谊问题的能力,体会友谊的力量。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友谊的意义和价值。
2.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他们处理友谊问题的能力。
4.总结提炼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友谊的特质和维护友谊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以便进行分析讲解。
2.设计好讨论交流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准备情景模拟素材,让学生亲身体验。
4.准备PPT等教学辅助材料,提高教学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关于友谊的图片,如朋友聚会、互相帮助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友谊?友谊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关于友谊的案例,如小明和小红的故事。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03e71a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f.png)
第一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课题 4.复习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 1 课时总课时教学过程个人复备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时间四、师生共同梳理思维导图(见)五、知识梳理,师友互背,教师检查。
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1.进入中学,我们的朋友圈发生了哪些变化?(P39-P40)2.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P40)3.经常梳理自己的朋友关系有什么意义?(了解并反思自己的交友现状有什么意义?)(P40)4.★友谊的力量体现在哪些方面?(朋友的重要性、影响)(P41-P43)5.朋友见证成长历程具体体现?6.我们应该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P43)第二框深深浅浅话友谊1、★友谊具有哪些特质?(P44-P46)2、★对于友谊,我们需要澄清友谊的哪些误区?(P46-P48)3、★如何对待友谊的变化?(P46)4、★如何对待竞争与友谊?(P47)5、★如何把握交友的原则?(P48)课标“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内容标准是:“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道德修养:知道友谊的重要作用,养成团结友爱的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认识到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是平等的、双向的,是一种心灵的相遇,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行。
健全人格:真诚、友善,拥有同理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具有互助精神。
责任意识:1.增强对友谊的理解能力,辩证地看待友谊与竞争的关系,澄清对友谊认识的误区;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培养和形成敢于交往、正确交往的良好行为习惯;了解自己的朋友圈和交友现状,认识友谊对人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2.提高对友谊的理解能力,学会处理在交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养成正确对待和处理朋友关系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朋友圈变化、友谊作用教学难点友谊特质、澄清友谊课型新授课有无课件有其他准备教学过程个人复备一、教师引言导入: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
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
![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6568b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1.png)
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教案主题: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目标:1. 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活动,使学生了解友谊与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互相帮助的品质。
3. 激发学生对友谊和成长的思考和理解。
教学准备:1. 展示板和标志纸。
2.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温故知新:1. 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引出"友谊"和"成长"这两个词。
新授:2. 引导学生思考友谊和成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记录在展示板上。
3. 展示一段关于友谊和成长的视频或故事。
鼓励学生观察和思考视频或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的关系,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友谊和成长的重要特点和影响。
使用标志纸记录学生的回答,并在展示板上整理归纳。
实践:5.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在小组内探讨并分享自己与朋友一起成长的经历。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来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6.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根据学生的回答,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友谊与成长同行的关系:a. 朋友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个人成长。
b. 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有助于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c. 倾听和分享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他人。
巩固:7. 发放学生练习册,并完成相关练习。
8. 教师检查和批改学生的练习册,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和反馈。
拓展:9. 邀请学生继续探索友谊与成长的话题,鼓励他们写下自己的想法和经历。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全班或在班级展示。
10.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友谊与成长的关系,并给予正面的评价和鼓励。
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 检查学生的练习册完成情况和答案准确性。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教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3436e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b.png)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教案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友谊的力量,学会在新环境中建立新友谊,学会把握友谊,正视交友中遇到的问题,学会处理。
知识目标:了解交往对象的选择,探究朋友圈的变化,反思自己交友的现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因此留下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
后来,钟子期因病逝世,伯牙就悲痛欲绝地摔破了琴,扯断了弦,发誓终生不再弹琴。
人们又留下了“伯牙摔琴谢知音”的佳话。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我的朋友圈1.交往对象的选择让学生觉察到自己现在的交往对象选择上的倾向性,可能多数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同龄人,更加渴望与同龄人有更多的互动,彼此分享生活体验。
(1)完成选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把每个问题的选择涂在相应的符号里。
(2)交流思考:老师调查一些学生的选择情况,引导学生发现选择的共性,即大多数人会选择同伴作为交流对象。
(3)引导讨论:这说明了什么?2.朋友圈的变化让学生对自己的朋友关系进行梳理,从交友模式、特点、朋友圈的变化等方面对自己的友谊状况进行了解。
(1)学生探究:学生自己完成“我的朋友圈”。
(2)交流分享:要求学生看图思考教材上的相关问题,请愿意交流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
3.了解并反思自己交友的现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友谊的看法,认识到友谊的力量和重要性,同时也要正视友谊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学会处理。
提示:对友谊的渴望,是心理需要,没有朋友,会感到孤单。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这都是正常现象。
只有彼此真诚相待,和善相处,才会收获美好的友谊。
教师在课堂上讲述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强调了友谊的力量。
学生们完成了教材P41的“朋友影响力”图,并分析了积极和消极影响之分。
接着,教师以小龙和赖业全的故事为例,说明了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可以影响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方面。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9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9](https://img.taocdn.com/s3/m/10a31e8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d.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9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友谊与成长同行》是针对初中一年级学生编写的一本教材,旨在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友谊关系。
本课时的内容主要围绕友谊的力量、建立友谊的方法以及如何处理友谊中的问题等方面展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对友谊有了一定的认识和需求。
但他们在建立和维护友谊关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沟通技巧欠佳、处理冲突能力较弱等。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友谊的重要性及维护友谊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友谊的力量,认识到拥有友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建立友谊的意识,学会基本的沟通和交流技巧。
3.培养学生处理友谊中问题的能力,学会宽容和理解,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力量,学会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处理友谊中问题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实际情境,提高他们处理友谊问题的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准备角色扮演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践。
4.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名人名言,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重要性。
如:“友谊是一棵可以庇护的树。
”让学生分享对友谊的认识和体会。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如: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但最近因为一些小事产生了矛盾。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讨论如何处理此类问题。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88c8a00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6.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讲述了友谊的力量、建立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呵护友谊。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友谊的意义,认识到建立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与人交往、沟通,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友谊有着强烈的需求,但又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容易在人际关系中出现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友谊,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友谊的力量,认识到建立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人交往、沟通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友谊的美好,懂得珍惜友谊,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友谊的力量,建立友谊的重要性,与人交往、沟通的技巧。
2.难点:如何呵护友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感受友谊的力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呵护友谊。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课件:友谊的力量、建立友谊的重要性、人际交往技巧等。
3.案例:有关友谊的典型案例。
4.视频:有关友谊的短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短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与朋友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对友谊的向往。
2.呈现(10分钟)呈现友谊的力量,让学生认识到建立友谊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沟通的技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与人交往、沟通,如何建立友谊。
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7ec3192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9.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友谊与成长同行》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的主题。
本课教材通过讲解友谊的重要性、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方法,以及如何在成长过程中处理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友谊的价值和方法,培养良好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注重与同龄人的交往,对友谊有着强烈的需求和向往。
他们对友谊的理解可能比较肤浅,需要通过教材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深入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友谊的重要性,明确朋友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2.学会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方法,提高社交技能。
3.培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处理与朋友之间关系的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友谊的重要性。
2.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方法。
3.在成长过程中处理与朋友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境模拟和案例。
2.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
3.准备小组讨论的指导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友谊情境模拟,如同学之间的互助场景,引发学生对友谊的兴趣和思考。
提问:“你们认为友谊对个人成长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分享对友谊的理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友谊的重要性,包括朋友对个人成长的支持、鼓励和陪伴。
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友谊的力量,引发学生对友谊的重视。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案例,讨论如何在成长过程中处理与朋友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理解朋友的感受,并给出建设性的建议。
4.巩固(5分钟)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心得体会,总结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处理朋友关系的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建立和维护友谊,提出一些实际可行的方法,如参加社团活动、参加志愿者服务等。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451f78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b.png)
《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友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友谊对身心健康、学习进步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 学习建立和维护健康友谊的方法,掌握沟通、尊重、理解和包容等技巧。
3. 了解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积极面对并尽力克服成长过程中的挑战。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建立和维护健康友谊的方法,认识到友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难点:让学生积极面对并尽力克服成长过程中的挑战,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干系中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或视频,用于展示友谊和成长的干系。
2. 准备互动游戏或小组讨论的道具。
3. 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教学要点。
4.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交友情况,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建立健康友谊。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与友谊相关的故事或者名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学习1. 认识友谊(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定义和内涵,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友谊的理解。
(2)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友谊的重要性,并给出友谊的广义和狭义定义。
2. 建立友谊(1)教师介绍建立友谊的方法和技巧,如竭诚、尊重、理解、支持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曾经建立友谊的经历和心得,互相学习。
3. 维护友谊(1)教师讲解如何维护友谊,如诚实、信任、宽容、支持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维护友谊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互相借鉴。
4. 成长与友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友谊与成长的干系,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与朋友一起经历的故事。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友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三)教室互动1. 提问与回答:学生就课程内容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与友谊相关的话题,分享心得体会,互相学习。
3.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如何处理友谊中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友谊与成长同行和朋友在一起》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友谊与成长同行和朋友在一起》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578b17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5.png)
-针对不同学生的交往能力,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实践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
5.拓展课外活动,强化实践体验: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开展网络交友安全讲座,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小故事引起学生对友谊的思考。故事讲述两个同学从相识到相知,共同经历困难,最终成为好朋友的过程。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受友谊的美好,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友谊与成长同行和朋友在一起》。
接着,我会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们认为友谊对个人成长有哪些帮助?”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思考友谊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好了铺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尊重他人,形成健康的交往观念。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二)教学设想
1.创设互动式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分享中深入理解友谊的意义。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锻炼沟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友谊成长同行和朋友在一起》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友谊的含义,认识到友谊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善于倾听、表达、沟通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
3.引导学生掌握解决与朋友之间矛盾、冲突的方法,增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8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8](https://img.taocdn.com/s3/m/2573689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f.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8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8,主要围绕着友谊的力量、建立与呵护友谊以及友谊与成长的关系等方面展开。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活动实践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建立与呵护友谊,从而促进自身的成长。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寻求与同龄人的交往。
在这一阶段,他们对于友谊的理解和认知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教材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进一步认识到友谊的力量,学会与人相处、建立友谊,并正确处理友谊与成长之间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友谊的力量,掌握建立与呵护友谊的方法,认识到友谊与成长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珍惜友谊,自觉地为人际关系和谐而努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友谊的力量、建立与呵护友谊的方法、友谊与成长的关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友谊中的冲突和挫折,培养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友谊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3.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建立与呵护友谊。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游戏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感人故事,引发学生对友谊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友谊的力量、建立与呵护友谊的方法以及友谊与成长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悟,谈谈对友谊的理解,并分享建立与呵护友谊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强调友谊的重要性,并结合理论知识,再次强调建立与呵护友谊的方法。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fba753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b.png)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教学目标1.认识自己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了解自己的交友状况,感受友谊带给自己的影响,体会友谊的力量,能结交真诚友善的朋友。
学习线索本课时设两目。
第一目是“我的朋友圈”,了解自己的交友状况,学会处理交友的问题。
第二目是“友谊的力量”,知道朋友的影响,感受友谊的力量。
重点难点重点:友谊的力量。
难点:梳理朋友关系的意义。
教法学法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为主。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导与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歌曲导入先让我们聆听一首歌曲,在歌声中仔细体会友谊。
想一想,听完这首歌,大家有什么感受?(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总结)正如这首歌中唱的“朋友一生一起走”“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
生活需要友情,人生离不开朋友。
由此导入新课。
教师随笔二、问题导学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为什么说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2.进入初中,我们的朋友圈有什么变化?3.经常梳理朋友关系有什么重要意义?4.友谊的力量(作用∕影响)是什么?三、探究平台探究一:我的朋友圈1.出示某校“中学生交往调查”材料。
思考:日常生活中,你会把烦心事向谁倾诉?点拨:告诉朋友。
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2.阅读教材P39“探究与分享”内容。
思考:进入中学,你的朋友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点拨: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
或者,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3.阅读教材P40上“探究与分享”内容。
思考:(1)随着年龄的增长,寻找友谊更难了吗?(2)你会因为怕麻烦而拒绝友谊吗?为什么?提示:(1)不难。
只要我们积极开放自我,真心对待他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我们会交到很多知心朋友。
(2)不会。
因为朋友在我们的成长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与朋友在一起可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友谊的力量
1.朋友响很大
过渡:“近朱者赤,近墨身边有什么样的朋友,我们就容易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友谊的力量。你的朋友对你有哪些影响?请完成教材41页的“朋友影响力”图。
小林和小军是好朋友。小林家在偏僻的农村,他住在学校。小林的学习也不是很好,但他一直很努力。小军家就在学校附近,他经常给小林帮助,家里做了好吃的也不忘跟小林分享,在学习上也给了小林很多的帮助。
小军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总结归纳出:
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二、友谊的澄清
通过图示和学生的自身实际,引导学生了解
自己变了,对方变了,或者环境变了。有的友谊得到保持,有的友谊逐渐淡出。
我们要学会接受一点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一、友谊的特质
活动:运用你的经验
完成教材44页上面的“运用你的经验”,
然后与同学进行分享。
教师通过活动,归纳出:
友谊是一种亲密关系。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
和朋友在一起,这种感觉能让我们获得认可,在精神上获得满足。
小组讨论探究与分享。教材第45页的材料
情景故事:小林和小军的故事
拓展:《孔子家语》文段
1.友谊的重要性
过渡:我们和建立的友谊对我们产生
哪些力量?
活动:续写:因为朋友,……
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温暖;
因为朋友,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
因为朋友,我们勇敢地战胜了困难;
因为朋友,我们……
归纳整理:朋友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历程,友谊促进了彼此的进步;朋友让我们学会了与人相处,友谊让我们享受到了交往的快乐;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2.交友讲原则,善交益友,不交损友。
设问:“益友“的标准是什么?
引导:《论语?季氏篇》孔子言论(见幻灯)
归纳:益友就是能帮助自己上进的朋友。
追问:益友怎样影响着“我”?分析如下:
(1)品行方面:影响“我”做积极向上的人;带动“我”关心帮助他人,做善良的人等。
(2)知识技能方面:帮助“我”答疑解惑;陪伴“我”共同探求新知等;
友谊的力量
【教学难点】
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友谊的力量
前置作业:
1、学生填写课前自主学习,进行预习。
2、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与活动,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讲授内容
体验过程
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友谊是心中不落的往直前;有人说,友谊是美丽无价的宝石,让人无比珍惜;有人说,友谊是悠扬和谐的曲子,让人心旷神怡……你心中,友谊是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
设问:仔细分析你写出的“朋友的影响”,看看这些“影响”都是什么性质的影响?如果是积极的影响说明了什么?
引导: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之分,如果是积极影响说明我们交到的是益友。
事例:小龙的变化
小龙是某校初二2班的学生。上初一好动,非常贪玩,时常违纪。虽然对数学有一定的兴趣,但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在班级位于中下游。
说明:相反那些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我们要远离。把那样的朋友通常称为“损友”。
分析:损友会使自己误入歧途;无是生非,不务正业;建立错误的价值观……
幻灯:关于对损友的进一步认识。
资料:一项青少年犯罪调查显示:男生因交友不慎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83%;女生占73%。九成青少年涉毒因交友不慎。
启示:善交益友,不交损友
设问1:小龙身上发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哪些变化?
设问2:带来这些变化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设问3: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点拨: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对我们产生积极影响的朋友就是我们要交的“益友”。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豁达;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与热爱学习的朋友交往,我们会变得乐学善问。
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
辽宁省实验学校沈北合作学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
课题:友谊与成长同行课时:2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友谊的力量,学会与朋友建立真正的友谊。
能力目标:积极寻找朋友,把握原则,善交益友,不交损友。
知识目标:明白朋友对一个的影响很大,要善交益友。懂得友谊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PPT出示《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漫画故事
思考:
结合右边漫画,让我们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
友谊的小船会说翻就翻?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失去友谊。
比如:失去尊重、妒忌、过度占有、忽视朋友、
相互争吵、过度自我、不讲诚信,金钱问题等。
教师让学生再展开,结合自己的实例来说说,你从小学开始,是否有自己的好朋友?她(他)现在还是你的好朋友吗?你失去这个朋友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们一直是好朋友,你是如何维护你们之间的友谊的?
2.生活需要友情想象一下,如果你的生活中没有朋友,将会是怎样的结果?
讲授:没有友谊的生活是没法丁谚语说,生活里如果没有友情,一座城市就如同一片旷野。中学生随着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的愿望在同龄人那里更容易实现,离不开朋友。
设问:有同学认为,没有朋友自己感到孤单,有了朋友又增添了不少麻烦?你怎么看?
二、讲授新课
(一)我的朋友圈
阐述:人的一的情谊,友情无疑是最珍贵的一种。古往今来,人们用各种方式歌颂着友谊,也留下一段段佳话。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世代为人们所称赞。
幻灯:“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列子·汤问》
引导:因此,留下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后来,钟子期因病逝世,伯牙就悲痛欲绝地摔破了琴,扯断了弦,发誓终生不再弹琴。人们又留下了“伯牙摔琴谢知音”的佳话。关于朋友间的美好友谊留下了很多典故。同学们,你是否拥有这种珍贵的情谊呢?
上初二了座位。前桌的小天成绩优异,数学成绩尤为突出,各方面表现出类拔萃。同样喜爱数学的两人,很快有了共同的话题,从课下探讨数学问题,到周末相约一起游玩,无话不谈。小天喜欢打篮球,小龙就成了陪练。
一学师和同学们发现,原来那个贪玩的小龙不见了,现在的小龙,文明守纪,学习踏实努力,成绩进步显着,数学成绩尤其突出,还成为了班级篮球队的替补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