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全集(2020年整理).pptx
社会心理学试题答案全集
![社会心理学试题答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1cd343ed376baf1ffc4fadf0.png)
社会心理学试题1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C)。
(1.0分)P155A、相互性原则B、平等性原则C、强化原则D、交换性原则2、刻板印象具有(D)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1.0分)P120A、消极B、破坏性C、概括定型D、社会适应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D)的哲学争辩。
(1.0分)P92A、社会分层B、本能和教育C、遗传和环境D、人性4、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B)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
(1.0分)P119A、CB、第一印象C、信息加工D、印象管5、霍兰德(E. P. 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B)等三个阶段。
(1.0分)P91A、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C、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D、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6、社会行为是人对(B)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1.0分)P90A、周围环境B、社会因素C、现实生活D、即时情境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 Rotter)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A)理论。
(1.0分)P123A、控制点B、稳定性C、可控性D、外因8、在斯坦伯格(R. Stern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C)。
(1.0分)P170A、迷恋爱B、愚蠢爱C、浪漫爱D、空洞爱9、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C)的机制。
(1.0分)P108A、终身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再社会化D、早期社会化10、受(A)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1.0分)P118A、图式B、自我意识C、遗忘曲线D、印象1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
这一现象说明了(B)。
(1.0分)P155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12、在海德的P-O-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C)。
2020年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二)](https://img.taocdn.com/s3/m/a60c2d03b9f3f90f76c61be7.png)
2020年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二)一、单现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分)1、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 B )A、荣格B、弗洛伊德C、阿德勒D、霍妮2、个体出生到成年社会化初步完成阶段指( D )A基本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发展社会化D基本和预期社会化3、根据角色存在形式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 A )A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B先赋角色、后致角色C正式角色、非正式角色、D支配角色、受支配角色4、在人际关系的8种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小的是( D )A竞争型B合作型C竞争合作型D无规则型5、“望梅止渴”是体现暗示的绝好例子,这种暗示是( A )A直接暗示B间接暗示C自我暗示D反暗示6、时尚的极端形式是( C )A时髦B热C时狂D流行7、从信息传递速度看,以下哪种沟通速度最快( A )A轴型BY型C链型D圆型8、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的第二阶段是( B )A服从B认同C内化D外化9、在人际沟通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这种沟通称为( A )A假相倚B非对称相倚C反应性相倚D彼此相倚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漂亮女孩会不由自主地赋予它们以各种美好的品质,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 C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光环作用D隐含人格11、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称为( D )A缺陷补偿B自我照顾归因C选择性遗忘D自我设障12、米德认为,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 D )A角色学习B角色分析C角色意识D角色扮演13、迁居到异国他乡生活,学习当地的语言,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这种社会化称为( c )A发展社会化B再社会化C主动再社会化D强制再社会化14、在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 D )A动态无声的B静态无声的C有声的D类语言15、阿德勒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属于( A )A 精神分析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社会认知理论D新精神分析理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有( ABCDE )A观察法B实验法C访谈法D问卷法E档案研究法2、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有( ACD )A时尚B时狂C流言D集群行为E群众行为3、社会心理学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解释有( ABC )A挫折—侵犯理论B随异交往理论C标签理论D符号互动理论E社会认知理论4、有声的非语言符号称为类语言,它包括( ABCDE )A笑声B哭声C叹气声D呻吟声E其他声音变调5、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包括( AC )A退化B投射C攻击D抑制E隔离三、判断(每题1分,共计5分)1、“望梅止渴”式的暗示是间接暗示。
社会心理学知识考试题(最新版)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知识考试题(最新版)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77d1b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5.png)
社会心理学知识考试题(最新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以下哪一项的学科?A. 个体心理B. 人类社会行为C. 动物社会行为D. 人类社会心理答案:D2. 以下哪项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A. 认知失调B. 社会角色C. 社会影响D. 社会认同答案:C3. 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是指以下哪种现象?A. 一个人在群体中更容易表现出不道德行为B. 一个人在紧急情况下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C. 一个人在群体中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D. 一个人在紧急情况下,其他旁观者越多,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越低答案:D4. 以下哪项是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理论?A.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B.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C. 赫尔森的参照群体理论D. 凯利的归因理论答案:A5. 以下哪项是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思维”现象?A. 人们在群体中更容易表现出一致性B. 人们在群体中更容易表现出创新性C. 人们在群体中更容易表现出批判性D. 人们在群体中更容易表现出独立思考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是______,它认为人们在社会互动中会形成一种内在的动机,以保持认知的一致性。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7. 社会影响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形式。
答案:规范影响,信息影响8.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中会根据______来划分自己和他人的界限。
答案:社会群体9. “旁观者效应”和“责任分散”现象说明,在紧急情况下,个体的______和______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答案:责任感,行动动力10. 社会心理学中的“参照群体”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态度受到______的影响。
答案:参照群体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答案:正确12. 社会影响越大,个体的行为和态度改变越明显。
最新版精选2020年通识课社会心理学期末考核复习题库完整版388题(含参考答案)
![最新版精选2020年通识课社会心理学期末考核复习题库完整版388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031974844769eae109ed4c.png)
2020年通识课《社会心理学》期末测试复习388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经典环境心理学问题研究包括()个方面。
A、二B、三C、四D、五答案:D2.集群行为最典型的心理状态是人们在集群的时候()A、凝聚力增强B、从众心理增强C、去个性化D、责任感降低答案:C3.首先发现A型人格的是()A、弗洛伊德B、伯克维兹C、弗瑞德曼D、津巴多答案:C4.在美国的APA当中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列为了心理学会的第()分会A、五B、六C、七D、八答案:D5.伯克维兹认为攻击性的行为有的时候它是一种线索,这个线索来自于()A、反抗效应B、情绪效应C、武器效应D、连锁反应答案:C6.当所需要记忆的事情难以用语言来加以把握的时候,语言化反而会有损于记忆,导致记忆的错觉.这是语词的()效应A、表达不明B、缺失C、形容D、遮蔽答案:D7.对案情进行裁定,专家的证言()A、肯定是对的B、必须遵从C、具有参考价值D、可以忽视答案:C8.视频中对于陈述有效性系统评估的共介绍了()个准则A、两B、四C、六D、七答案:D9.按照中国特色的说法,一个好的法官在德的方面应该忠于党的事业,忠于人民,有公正心()A、有法律素养B、有同情心C、公平公正D、爱岗敬业答案:C10.按照国外对个人对环境保护了解层次划分的标准肤浅的生态学层次是在第()级A、一B、二C、三D、四答案:A11.政府和有关机构开展大规模的宣传促进人们的环保行为,这是利用()在进行干预。
A、信息战B、信息反馈C、示范D、信号提示答案:A12.草地中类似“青青绿草也有生命”的木牌属于()A、信息战B、信息反馈C、示范D、信号提示答案:D13.小王去自动售货机多次投币没有得到相应的商品,十分愤怒地走进教室,这时班长过来布置任务,他生气的冲班长吼了起来,这是因为()而产生的攻击行为A、挫折感被唤起B、愤怒情绪泛化C、连续消极刺激D、情绪带入答案:A14.两夫妻在一起,男的打呼噜,女的开始根本睡不着觉,后来没有呼噜声她反而睡不着。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9050bd02020740bf1e9b6b.png)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会规范。
这属于()C∙A、民族社会化∙B、个体社会化∙C、性别角色社会化∙D、角色扮演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态度三个方面D∙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B、群体的社会化∙C、个体的成长∙D、个体的社会化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
D∙A、社会组织结构∙B、社会政治制度∙C、社会教育理念∙D、社会文化环境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C∙A、组织∙B、社会∙C、群体∙D、他人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A∙A、应用社会心理学∙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D、社会心理认知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A、吴江霖∙B、乔治米德∙C、潘菽∙D、迪尔凯姆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过程A∙A、生理∙B、角色∙C、心理∙D、身体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这是()D∙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光环效应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是社会认知C∙A、怎样去认识自然∙B、怎样去认识社会∙C、怎样去认识自己∙D、怎样去认识动物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A、人际关系∙B、人际沟通∙C、利他与侵犯行为∙D、角色扮演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B、学习社会心理学∙C、政治社会心理学∙D、群体社会心理学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t i me an dAl l t h i ng si nt he i rb e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1心理学研究通常是解释()之间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da0c2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8.png)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社会行为D. 社会影响2.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人文科学D. 交叉科学3.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包括()。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4. 社会心理学中,态度的三成分模型是由()提出的。
A. 奥尔波特B. 凯尔曼C. 特里普利特D. 谢里夫5.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
A. 海德B. 凯利C. 阿施D. 费斯廷格6. 社会心理学中,群体极化现象是指()。
A.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保守B.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冒险C.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极端D.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中庸7. 社会心理学中,从众行为的主要原因是()。
A. 信息性影响B. 规范性影响C. 社会认同D. 群体压力8. 社会心理学中,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个体倾向于()。
A. 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B. 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C. 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D. 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9. 在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认同理论是由()提出的。
A. 塔菲尔B. 特纳C. 凯利D. 费斯廷格10. 社会心理学中,旁观者效应是指()。
A.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比单独时更激进B.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比单独时更保守C.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比单独时更冷漠D.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比单独时更热情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A. 社会认知B. 社会影响C. 人际关系D. 群体行为1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案例研究法13. 社会心理学中,影响个体从众行为的因素包括()。
A. 群体规模B. 群体凝聚力C. 个体自我意识D.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14. 社会心理学中,影响个体态度改变的因素包括()。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02f86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d.png)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社会行为D. 社会影响答案:D2. 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勒温D. 马斯洛答案:C3.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班杜拉B. 斯金纳C. 罗杰斯D. 弗洛伊德答案:A4.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认知和情感是相互影响的,这一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伦森B. 贝克C. 米勒D. 班杜拉答案:D5.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寻求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这一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霍曼斯B. 马斯洛C. 阿伦森D. 贝克答案:A6. 群体极化现象是指群体讨论导致成员原有态度的()A. 加强B. 减弱C. 变化D. 无关答案:A7.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部分来源于他们所属的社会群体,这一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塔菲尔B. 阿伦森C. 贝克D. 班杜拉答案:A8.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费斯汀格B. 阿伦森C. 米勒D. 贝克答案:A9. 社会影响的三种主要形式包括()A. 顺从、服从和认同B. 顺从、服从和模仿C. 顺从、认同和模仿D. 服从、认同和模仿答案:C10.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个体在群体中的表现比单独时()A. 更好B. 更差C. 没有变化D. 无法预测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A. 社会认知B. 社会影响C. 社会关系D. 社会行为答案:ABCD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ABCD3. 社会促进效应可能产生的原因包括()A. 社会比较B. 社会评价C. 社会影响D. 社会压力答案:ABD4. 社会交换理论中,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追求的包括()A. 物质利益B. 情感支持C. 社会地位D. 信息获取答案:ABCD5. 社会认同理论中,个体的自我概念可能来源于()A. 个人成就B. 所属群体C. 个人特质D. 社会角色答案: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完整word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完整word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811dbae45c3b3566ec8bda.png)
()1.个体的社会化有_________素质的基础A性别B生物遗传C个性D能力()2.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______的过程A截然相反B互不相关C辩证统一D互为矛盾()3.下面哪一项属于从横向的角度划分社会化A性别角色社会化B发展社会化C反向社会化D再社会化()4.下面哪一项属于预期社会化A.语言学习 B.罪犯改造 C.成人教育 D.岗前培训()5.个体对________的知觉和认知被称作自我意识A自己存在状态B自己健康状态C他人对自己评价D自己社会化状态()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其中第二个“吾”可以看作是A自我B主我C超我D客我()7.社会化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A.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辩证的统一过程B.个体的社会化必须在学校进行C.个体的社会化具有能动性D.社会化是个终生的过程()8.自我意识包括______A本我B主我C超我D客我()9.自我控制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A.发动作用B.创造作用C.发展作用D.制止作用()10.有关自我意识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婴儿一诞生就开始有自我意识B.从小在狼群中成长的狼孩有样有自我意识C.自我意识是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D.自我意识对个人的自我修养有影响()11.一个有经验的警察,可以一看就发现混在人群中的小偷,这是因为__________A.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起认知结果B.认知者过去的经验不同,其认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C.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其他认知结果D.认知者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果()12.印象是认知者以()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
A自己过去经验B自己心理特征C自我感觉D自我标准()13.印象形成过程中,认知者要对认知对象三方面的信息进行选择,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所需要的信息A自然特性B心理特性C社会特性D行为特性()14.社会特征信息一般是指认知对象的____________和所属群体A性别B人际关系C社会角色D智力特征()15.下面哪一项属于海德的朴素心理学所认为的行为发生原因A情景归因B防御性归因C内在原因D外在原因()16.凯利的归因理论认为如果认知者与认知对象存在着亲密的利害相关关系,则认知者对他人行为失败的原因往往倾向于做A情境归因B内在归因C个人倾向原因D外在归因()1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______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被叫做归因。
最全社会心理学期末试卷与答案全集
![最全社会心理学期末试卷与答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5d967c193b3567ec112d8a27.png)
社会心理学试题1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C)。
(1.0分) P155A、相互性原则B、平等性原则C、强化原则D、交换性原则2、刻板印象具有(D)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1.0分) P120A、消极B、破坏性C、概括定型D、社会适应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D)的哲学争辩。
(1.0分) P92A、社会分层B、本能和教育C、遗传和环境D、人性4、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B)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
(1.0分) P119A、印象形成B、第一印象C、信息加工D、印象管5、霍兰德(E. P. 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B)等三个阶段。
(1.0分) P91A、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C、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D、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6、社会行为是人对(B)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1.0分) P90A、周围环境B、社会因素C、现实生活D、即时情境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 Rotter)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A)理论。
(1.0分) P123A、控制点B、稳定性C、可控性D、内外因8、在斯坦伯格(R. Stern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C)。
(1.0分) P170A、迷恋爱B、愚蠢爱C、浪漫爱D、空洞爱9、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C)的机制。
(1.0分) P108A、终身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再社会化D、早期社会化10、受(A)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1.0分) P118A、图式B、自我意识C、遗忘曲线D、印象1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
这一现象说明了(B)。
(1.0分)P155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12、在海德的P-O-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C)。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19b92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1.png)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个体与社会互动D. 文化差异答案:C2.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是指()。
A.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B. 个体为了获得群体认同而改变行为C. 个体在群体中失去自我意识D. 个体在群体中获得新的行为模式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案例研究D. 临床诊断答案:D4.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
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塔菲尔D. 艾森克答案:C5. 社会心理学中,归因理论主要研究的是()。
A. 个体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B. 个体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C. 个体如何解释社会事件D. 个体如何解释自然现象答案:B6.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服务偏见”是指()。
A. 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B. 个体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C. 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D. 个体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答案:C7. 在社会心理学中,群体极化现象是指()。
A. 群体讨论使成员观点更加中立B. 群体讨论使成员观点更加极端C. 群体讨论使成员观点更加一致D. 群体讨论使成员观点更加分散答案:B8. 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是指()。
A. 个体在群体中更倾向于帮助他人B. 个体在群体中更不愿意帮助他人C. 个体在群体中更倾向于表达自己D. 个体在群体中更不愿意表达自己答案:B9.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是指()。
A. 个体在面对不一致信息时的心理状态B. 个体在面对一致信息时的心理状态C. 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心理状态D. 个体在面对冲突时的心理状态答案:A10. 社会心理学中的“刻板印象”是指()。
A. 个体对特定群体的固定看法B. 个体对特定个体的固定看法C. 个体对特定事件的固定看法D. 个体对特定情境的固定看法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27f38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0a.png)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如何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他人的学科。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人类社会行为的形成B. 人类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C. 群体行为的规律D. 人类情感的产生与变化答案:B2.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行为”?A. 人们在拥挤的街头跟随他人行走B. 人们在餐馆用餐时,模仿他人的饮食习惯C. 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发表相似的观点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以下哪个理论解释了人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为何可能不采取行动?A. 从众理论B. 旁观者效应C. 认知失调理论D. 自我效能理论答案:B4. 以下哪个现象属于“自我确认偏差”?A. 人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观点相同的证据B. 人们倾向于忽视与自己观点相反的证据C. 人们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和成就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1. 社会心理学中的“镜像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交过程中,会无意识地模仿他人的行为、语言和表情,以实现______。
答案:社会互动的和谐2.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对他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对其后续行为的评价,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
答案:首因效应3. 以下哪个现象属于社会心理学中的“去个性化”现象?______(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A. 人们在群体中表现出与个人不同的人格特征B. 人们在拥挤的街头跟随他人行走C. 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发表相似的观点D. 人们在餐馆用餐时,模仿他人的饮食习惯答案:A4.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和能力,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自我效能?______(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A. 个体过去的成功经验B. 个体观察到他人的成功经验C. 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三、简答题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
答案:旁观者效应是指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如果周围有其他人存在,那么这个人得到帮助的可能性会降低。
自考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全集
![自考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b54f452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b.png)
自考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全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体的心理过程B. 群体的心理过程C. 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D. 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推理法答案:D3.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什么?A. 他人在场时,个体工作效率提高B. 他人在场时,个体工作效率降低C.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效率提高D.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效率降低答案:A4.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班杜拉D. 荣格答案:C5.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什么?A. 情感B. 权力C. 互惠D. 义务答案:C6. 从众行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信息压力B. 规范压力C. 个人偏好D. 文化传统答案:B7.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影响的结果?A. 服从B. 从众C. 群体思维D. 独立思考答案:D8.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马斯洛B. 阿伦森C. 费斯汀格D. 海德答案:C9.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理论主要用于解释什么?A. 个体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B. 个体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C. 个体如何解释群体的行为D. 群体如何解释个体的行为答案:A10. 下列哪项是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A. 自我意识B. 自我效能C. 自我服务偏见D. 自我实现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社会认知B. 社会影响C. 社会关系D. 社会行为答案:A, B, C, D1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从众行为?A. 个体的自我认同B. 群体的一致性C.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D. 群体的规模答案:B, C, D13. 社会促进效应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A. 社会助长B. 社会抑制C. 社会影响D. 社会干扰答案:A, B14.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互惠原则B. 权力差异C. 情感投入D. 文化背景答案:A, B, C15. 下列哪些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偏差?A. 自我服务偏见B. 基本归因错误C. 光环效应D. 群体归因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心理现象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30c28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f.png)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过程C. 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D. 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答案:C2. 下列哪个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权威理论?A. 认知失调理论B.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答案:A3. 社会认知指的是什么?A. 社会中的认知现象B. 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过程C. 社会行为的认知动因D. 认知过程中的社会实践答案:B4. 在社会心理学中,"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怎样变化?A. 变得更加独立B. 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C. 完全与群体行为相反D. 随机变化答案:B5. 下列哪个效应描述了人们在群体中减少个人责任感的现象?A. 社会促进效应B. 社会懈怠效应C. 社会认同效应D. 社会交换效应答案:B6. 根据米尔格拉姆实验,人们服从权威命令的倾向说明了什么?A. 人们总是独立思考B. 人们容易受到权威的影响C. 人们总是反抗权威D. 人们只在特定情境下服从权威答案:B7. 归因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人们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B. 人们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C. 人们如何解释成功与失败D. 所有以上内容答案:D8.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什么?A. 情感B. 互惠C. 权力D. 文化答案:B9. 下列哪个术语描述了人们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的现象?A. 同化效应B. 异化效应C. 同类相吸D. 社会比较答案:C10. 社会规范的作用是什么?A. 限制个体行为B. 促进社会秩序C. 增强个体自由D. 减少社会互动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是______,他的《群体心理学与我》是该领域的经典著作。
答案:古斯塔夫·勒庞2. 在社会心理学中,______是指个体在没有他人在场时的行为与在群体中的行为不同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69c44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6.png)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行为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社会结构D. 社会互动答案:C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演绎法答案:D3. 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A. 归因理论B. 社会交换理论C. 认知失调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答案:D4. 社会影响的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顺从B. 服从C. 从众D. 独立答案:D5. 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认知的特点?A. 选择性B. 简化性C. 客观性D. 启发性答案:C6. 社会认同理论中,个体认同感的来源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社会角色B. 社会地位C. 个人成就D. 个人特质答案:D7. 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影响的结果?A. 态度改变B. 行为改变C. 认知改变D. 情感不变答案:D8. 群体决策的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群体思维B. 群体极化C. 群体分裂D. 群体融合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A. 尊重个体B. 保护隐私C. 利益最大化D. 知情同意答案:C10. 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统计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非参数统计D. 定性分析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哪些?A. 人际关系B. 群体动力学C. 社会影响D. 社会认知E. 文化差异答案:ABCDE12.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包括以下哪些?A. 归因理论B. 社会交换理论C. 认知失调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E. 社会认同理论答案:ABCE13.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顺从B. 服从C. 从众D. 独立E. 群体思维答案:ABCE14. 社会认知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选择性B. 简化性C. 客观性D. 启发性E. 社会性答案:ABDE15. 群体决策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群体思维B. 群体极化C. 群体分裂D. 群体融合E. 群体决策答案:AB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69bff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7.png)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社会行为D. 社会问题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答案:D3. 社会心理学中,态度改变的三个阶段不包括()A. 认知阶段B. 情感阶段C. 行为阶段D. 反馈阶段答案:D4.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A. 从众B. 服从C. 说服D. 所有以上答案:D5.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A. 与他人保持一致B. 与群体保持一致C. 与自己的角色保持一致D. 与自己的价值观保持一致答案:B6.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来学习社会行为A. 观察B. 模仿C. 强化D. 所有以上答案:D7.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假设?()A. 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追求最大化自己的利益B. 社会互动是一种交换过程C. 个体总是理性地评估自己的行为D. 社会互动是无意识的答案:D8.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A. 个体行为的内在动机B. 环境对行为的影响C. 认知过程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D. 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答案:C9.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通过()来评价自己的能力和观点A. 与他人比较B. 与自己的过去比较C. 与理想状态比较D. 与社会规范比较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促进效应?()A. 社会助长B. 社会抑制C. 社会影响D. 社会干扰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答案: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研究内容包括个体与他人、群体的关系,以及社会影响下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2. 描述从众行为的特点。
答案:从众行为的特点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观点以与群体保持一致。
3. 什么是社会促进效应?请举例说明。
答案: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个体在他人在场时,其行为表现会得到增强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为老婆整理)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为老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9bbf2160912a21615792902.png)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每通过一题奖励老婆一个哦,么么!开始咯!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A.对抗理论B.去个体化理论C.个性理论D.群体压力理论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的影响。
A.社会关系B.群体任务C.群体规模D.群体规范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菲德勒B.坎贝尔C.亚当斯D.斯托纳()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B.罗廷C.谢罗德D.格林伯格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B.群体本身特点C.社会因素D.信息因素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侵犯诱因理论D.挫折—侵犯理论9.()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B.自我障碍模型C.习得无望模型D.自我服务模型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A.社会性B.普遍性与特殊性C.社会学观点D.行为性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通过一题奖励老婆2个哦,么么!么么啊!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A.开始运用实验B.依靠生活经验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E.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量分析态度形成的条件是()。
A.社会性B.需要C.外界环境D.社会实践E.社会化社会规范理论认为,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
《社会心理学》考题及答案(2020.6.7)
![《社会心理学》考题及答案(2020.6.7)](https://img.taocdn.com/s3/m/94cd0e800b4e767f5bcfce13.png)
《社会心理学》考题及答案(2020.6.7)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当我们认为某人个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或相互关联的特征,这种现象属于()。
A.晕轮效应B.宽大效应C.近因效应D.首因效应2.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双向性D.易出偏差性 A. B. C. D.3.凯尔曼于1961年提出了有关态度改变的()。
A.学习理论B.社会判断理论C.三阶段理论D.功能理论4.由于受到外界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与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叫做()A.顺从B.服从C.从众D.同化5.当群体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这是一种()现象。
A.社会抑制B.社会影响C.从众D.社会惰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6.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档案研究法。
7.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角分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
8.伍德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向上比较、相似比较与向下比较三种。
9.琼斯与戴维思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
10.勒温等人把群体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11.根据服从的对象,服从一般可分为:对权威他人服从和对规范服从。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2.刻版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
13.社会态度:就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理理状态。
14.利他行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15.群体思维:它也叫小群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是指为了维护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解决办法和行为方案作出实事求是且准确的评价,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决策的现象。
16.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最新精选社会心理学期末完整考试复习题库388题(含答案)
![最新精选社会心理学期末完整考试复习题库388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9ba877b52acfc789ebc9d6.png)
2020年通识课《社会心理学》期末测试复习388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攻击行为的预防可以通过惩罚、认知干预、()、社会公平、社会技能熟练等方式来进行A、宣泄B、教育C、感化D、正面榜样答案:A2.在整个的社会化的过程当中人们在不断地学习,但是有不同的学习方式,班多拉所强调的是哪一种?A、间接学习B、自主学习C、直接学习D、循序渐进的学习答案:C3.在美国的APA当中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列为了心理学会的第()分会A、五B、六C、七D、八答案:D4.伯克维兹认为攻击性的行为有的时候它是一种线索,这个线索来自于()A、反抗效应B、情绪效应C、武器效应D、连锁反应答案:C5.以下哪个不是法庭这个子社会中的角色()A、狱长B、法官D、律师答案:A6.如果回忆时的线索与记忆编码相匹配那么这个人就能够比较好的回忆起目标事件,这叫做()A、记忆匹配效应B、线索匹配效应C、特征编码效应D、线索编码效应答案:C7.视频中对于陈述有效性系统评估的共介绍了()个准则A、两B、四C、六D、七答案:D8.证人在陈述证言的时候条理清晰滴水不漏的人比说话连贯毫无组织的人的证言()A、可信度高B、更值得参考C、可信度低D、更具有说服力答案:C9.按照中国特色的说法,一个好的法官在德的方面应该忠于党的事业,忠于人民,有公正心()A、有法律素养B、有同情心C、公平公正D、爱岗敬业答案:C10.反应标准的杠杆是()A、主观偏好B、社会舆论C、价值观念D、奖惩制度11.政府和有关机构开展大规模的宣传促进人们的环保行为,这是利用()在进行干预。
A、信息战B、信息反馈C、示范D、信号提示答案:A12.为了促进个体的环境保护行为我们可以从()个方面进行干预A、三B、四C、五D、六答案:C13.草地中类似“青青绿草也有生命”的木牌属于()A、信息战B、信息反馈C、示范D、信号提示答案:D14.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态度三个方面D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B、群体的社会化C、个体的成长D、个体的社会化15.外界温度和人的攻击性行为的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正U型相关D、倒U型相关答案:D16.小王去自动售货机多次投币没有得到相应的商品,十分愤怒地走进教室,这时班长过来布置任务,他生气的冲班长吼了起来,这是因为()而产生的攻击行为A、挫折感被唤起B、愤怒情绪泛化C、连续消极刺激D、情绪带入答案:A17.1950年发端于美国的社会交换理论是从()的视角看待利他行为A、哲学B、经济学C、心理学D、社会学答案:B18.我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更多的时候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这属于()A、纯粹的利他主义B、进化的利他主义C、自我的利他主义D、本土的利他主义答案:C19.旁观者介入的决策过程有是否注意到事件、是否将其看做紧急事件()、提供帮助A、是否有能力帮助B、是否需要帮助C、是否承担责任D、是否真实答案:C20.夜晚前面有一个酒鬼踉踉跄跄的行走和夜晚有一个老者在前面踉踉跄跄的行走,我们会帮助老者而不帮助酒鬼,这是受选择帮助对象的()影响的A、相似性B、性别因素C、相貌因素D、认知因素答案:A21.当个体周围有很多人的时候他的利他行为会降低,这是()A、公众效应B、从众效应C、旁观者效应D、腼腆效应答案:C22.优势反应强化说是()用来解释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现象的理论A、查容克B、勒庞C、海德D、阿西答案:A23.某个实验将人分成三组,一组是自己单独学习、第二组是和具有亲密关系的人一起学习、第三组是和两个被蒙住眼睛的人一起学习,结果发现第()组学习效率最高A、一B、二C、三D、不知道答案:B24.1985年的五一九事件反映的是()影响A、观众效应B、集群行为C、社会惰化D、去个性化答案:D25.查容克认为他人在场对熟练的工作会产生()对不熟练的工作会产生()A、抑制、促进B、促进、抑制C、促进、无关D、无关、促进答案:B26.上班的时候做自己的工作,突然间领导来视察,平时做的挺好的工作这时候也做不好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
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
12、在海德的 P-O-X 态度转变模型中,O 代表(C)。(1.0 分)
P142
A、个体 B、环境C、他人 D、另一对象
13、(B)是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1.0 分)
A、负相关B、很复杂 C、正相关 D、无关
23、美国学者舒茨认为,( C)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
问题,如精神崩溃。(1.0 分)
P156
A、社会赞同的需要B、对自尊的需要 C、人际需要 D、成就的需要
24、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之间是(A)的关系。(1.0 分)
A、人格B、智力 C、能力D、情绪 19、印象管理是一种(B)。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双方都知道对方在不断地观察、评价自己,所以个体往往不断
调整自己的言辞、表情和行为等,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1.0 分)
P121
A、信息加工B、社交技巧 C、情感过程 D、影响力
学海无 涯
20、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B)。(1.0 分)
P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 C、刻板印象 D、光环效应
14、(B)被学术界认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1.0 分)
P96
A、F.H.奥尔波特B、勒温 C、麦独孤 D、特里普力特
15、态度的三成分说又称态度的(C)模型。(1.0 分)
P137
A、P-O-XB、TIROC、A-B-CD、B=f(P,E)
P120
A、第一印象B、刻板印象 C、印象形成 D、总体印象
21、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C)。(1.0 分)
P158
A、指数关系B、线性关系 C、倒 U 型曲线D、U 型曲线
22、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的成就动机之间是(C)的关系。(1.0 分) P129
A、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C、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D、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6、社会行为是人对(B)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1.0 分)
P90
A、周围环境B、社会因素 C、现实生活 D、即时情境
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 Rotter)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A)理论。(1.0 分)
A、不变B、越低 C、难预测 D、越高
32、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这是态度的(C)功能。(1.0 分)
P139
A、自我防御B、工具性 C、认知 D、价值表现
33、早在公元前 328 年,古希腊哲学家(B)就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 P108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C、马基雅维里 D、苏格拉底 34、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两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C)。
P132
A、正相关B、负相关 C、无关 D、很复杂
25、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D)。(1.0 分)
P157
A、六种人际关系原则B、群体分解的控制原则 C、包容原则和情感原则 D、群体整合原则
26、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A)。 P126
学海无 涯
社会心理学试题 1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C)。(1.0 分)
P155
A、相互性原则 B、平等性原则 C、强化原则 D、交换性原则
2、刻板印象具有(D)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1.0 分)
P120
A、消极B、破坏性 C、概括定型 D、社会适应
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D)的哲学争辩。(1.0 分)
16、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向动机 C、达到平衡状态 D、回避动机
17、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A),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1.0 分)
P135
A、主观体验B、社会动机 C、社会态度 D、社会知觉
18、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一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如内因中人的(D)是易变性因素。(1.0 分)
P92
A、社会分层B、本能和教育 C、遗传和环境 D、人性
4、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B)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1.0 分)
A、印象形成B、第一印象 C、信息加工 D、印象管
5、霍兰德(E. P. 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B)等三个阶段。(1.0 分)
P123
A、控制点B、稳定性 C、可控性 D、内外因
8、在斯坦伯格(R. Stern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C)。(1.0 分)
P170
A、迷恋爱B、愚蠢爱 C、浪漫爱 D、空洞爱
9、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C)的机制。(1.0 分)
P108
A、终身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早期社会化
P119 P91
10、受(A)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1.0 分) A、图式B、自我意识 C、遗忘曲线 D、印象
P118
1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B)。(1.0 分)
P155 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
A、动机B、需要 C、注意 D、兴趣 27、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去个性化状态会使个体的侵犯性(C)。(1.0 分)
A、不确定B、不变 C、增加 D、减少
28、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是由(B)提出来的。(1.0 分)
P155
A、奥斯古德B、舒茨 C、摩根 D、费斯廷格
29、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A)的研究内容。(1.0 分)
P91
A、社会层面B、个体层面 C、人际层面 D、群体层面
P133
30、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过去及现在的)资料,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方法,叫(C). P101 A、实验法B、内容分析法 C、档案法 D、观察法
31、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D)。(1.0 分)
P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