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艺设计管理控制程序
工艺装备设计管理导则 工艺装备设计程序

工艺装备设计管理导则工艺装备设计程序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工艺装备设计管理导则第一章引言工艺装备设计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艺质量控制程序

工艺质量控制程序一、引言工艺质量控制是制造业的核心环节,它涉及到从产品设计到成品交付的每一个环节。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必须有一套严谨、高效的质量控制程序。
本文将详细阐述工艺质量控制程序的七个关键部分,以期为企业在生产实践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工艺策划与设计明确产品要求:在工艺策划阶段,首先要明确产品的性能、功能和可靠性要求。
制定工艺流程:根据产品要求,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确保产品制造的效率与质量。
确定关键工艺参数:识别关键工艺参数,并设定合理的公差范围。
制定检验计划:确定在工艺流程中需要进行的检验点,以及相应的检验方法。
设计防错措施:为防止生产过程中出现错误,应采取有效的防错措施。
三、原材料质量控制供应商评估: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其能提供符合要求的原材料。
原材料检验:进货时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
原材料存储:合理规划原材料的存储环境,防止因存储不当导致的质量损失。
原材料追溯:建立原材料追溯体系,确保问题原材料的可追溯性。
原材料维护:定期对原材料进行复验,确保其质量稳定性。
四、工艺过程控制作业指导书:为操作人员提供详细、准确的作业指导书。
过程监控:通过适当的监控手段,确保工艺过程符合预设参数和要求。
过程记录:对工艺过程的重要参数进行记录,以便后续分析。
过程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工艺参数进行调整,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
操作人员培训: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确保工艺过程的稳定。
五、检验与测量控制检验计划:制定详细的检验计划,明确检验项目、方法、频次和验收标准。
测量设备校准: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生产工艺管理控制程序文件

生产工艺管理控制程序1. 目的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确保生产条件(人员、环境、设备、物料等)满足化妆品的生产质量要求。
特制订本程序。
2. 适用范围适应于各车间生产工序的工艺参数、材料、设备、人员和测试方法等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阶段。
3. 职责3.1 计划:负责制订《生产计划》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综合调度。
3.2 生产部:负责生产动力设施及时供给合格的水、蒸压缩空气、空气、电力等资源;编制设备的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负责按生产指令单,在规定的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下,组织安排生产,并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3.3仓库:负责按照生产派工单所开具的领料单进行原辅材料发放接收对各车间退回的物料做入库工作。
3.4技术研发部:负责生产工艺技术及半成品标准制定。
在首次生产时进行指导。
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
负责编制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3.5质保部: 负责所有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按品质标准进行检验负责安排现场巡检员对生产现场的产品质量进行过程监督。
4. 内容4.1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4.1.1生产计划指令和准备1)计划调度员考虑库存情况,结合车间的生产能力,制订《生产计划》,经经理批准后,发放至相关部门作为采购和生产依据。
2)在确保每个生产订单所有原物料配套齐全后下达,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生产指令,生产前由车间负责人下达批生产指令,包含批号、批生产量、执行标准、生产流程、生产配方等信息。
3)生产部根据周计划编制《车间每日作业计划》,车间主管/班长把计划分解到各小组或生产线直至各岗位,并对每日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
4)各车间均须严格按确定的日生产计划安排工作,一切有影响计划实施的因素或异常现象产生,车间主管需做有效的记录,每周统一汇总,报备生产部。
4.1.2资源供给1)各相关责任人员根据生产需要,确认供给合格的水、蒸汽、压缩、空气、电力等资源,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
2)质管部微生物检测人员按检测取样规定对纯水和空气进行质量控制。
某公司生产管制控制程序

某公司生产管制控制程序简介某公司生产管制控制程序是为了确保公司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和效率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定和程序。
该程序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出厂的全过程管控,旨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公司竞争优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某公司生产管制控制程序的主要内容和执行流程。
目的某公司生产管制控制程序的主要目的包括但不限于:•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保证产品安全,减少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建立稳定的生产管理体系,提升公司形象和信誉。
主要内容某公司生产管制控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原材料采购管控•确保所有原材料均按照规定要求进行采购,记录采购信息并留存备查。
•对原材料进行严格质量检验,确保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
生产过程控制•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和生产流程,确保生产过程有序进行。
•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实施过程控制和质量检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产品质量控制•对成品产品进行全面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持续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库存管理•管理好半成品和成品的库存,避免库存积压和过期。
•定期盘点库存,确保库存信息准确可靠。
执行流程某公司生产管制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如下:1.原材料采购:生产部门向采购部门提供采购需求信息,采购部门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2.生产过程控制: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中进行过程控制和质量检验。
3.产品质量控制:质量部门对成品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合格产品进入下一环节,不合格产品进行返工或报废处理。
4.库存管理:仓储部门对库存进行管理,及时调整库存量,避免库存积压。
结论某公司生产管制控制程序是保障公司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和效率的重要保障措施。
通过严格的管控程序和执行流程,公司可以实现优质产品的生产,提高公司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应严格按照管控程序执行,确保公司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升。
工艺控制程序

工艺控制程序本文描述了一份工艺控制程序,旨在确保公司压力产品的制造质量。
该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压力产品的作业(工艺)控制,包括设计文件会审、工艺方案的制定、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实施、更改,工艺纪律检查,工装、模具的设计、制造、验证等。
职责方面,技术部负责图样工艺性审查、工艺文件编制和工装设计工作;工艺责任人员负责工艺准备全过程的控制及审签工艺文件;质保工程师负责重大工艺方案、通用工艺文件的批准;生产部负责生产计划的安排和过程运作的实施控制;质管部负责产品制造过程的工艺纪律执行情况监督检查。
该程序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工艺准备、工艺实施与工装设计三个方面的工作。
其中,工艺准备是根据产品的法规、标准、设计要求,选择适宜的工艺技术和管理方法,将材料、设备、工装、操作技艺、测量技术、劳动力和生产设施等资源系统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整套用于指导操作和控制的工艺文件,以确保产品的制造质量稳定地符合设计、规范和内控标准的全部活动。
主要工作要点是:产品图样工艺性审查、工艺方案编审、工艺文件编制、工艺更改等。
产品图样工艺性审查(设计文件会审)是工艺准备的重要环节。
新产品设计、老产品改进及外来图样加工均应进行产品图样工艺可行性审查(设计文件会审)。
设计文件会审由设计质控系统责任人会同工艺质控系统责任人进行,必要时相关质控系统责任人会签,并在会审记录上签字确认。
产品图样进行工艺性审查的目的,是为了使产品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保证其设计结构的合理性和工艺的合理性,做好工艺方案制定和工艺文件编制的准备。
图样工艺性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产品结构和使用要求、工艺水平和有关标准,从制造角度分析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对产品结构的工艺性进行设计文件会审。
同时,还需考虑所有材料零部件加工的工艺性、零件外形的简化程度、尺寸相互位置是否能使用简化的工艺装备和有效的加工方法、是否适合目前本公司工艺装备能力、是否满足本公司加工设备的能力等。
工艺流程安全设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涉及工艺流程设计、施工、操作、维护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
第二章安全设计要求第四条工艺流程设计应充分考虑以下安全因素:1. 设备选型:选用符合国家规定、安全可靠、性能优良的设备,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2. 设备布局:合理规划设备布局,确保操作人员有足够的安全操作空间,避免交叉作业。
3. 介质选择:选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介质,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4. 控制系统:设置完善的安全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远程控制,降低操作风险。
5. 防爆设计:对易燃易爆场所,采用防爆设施,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6. 防护措施: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防护罩、安全阀等,防止人员伤害。
7. 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措施,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第五条工艺流程设计应满足以下安全标准:1. 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2. 符合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 符合行业标准和企业实际生产需求。
第三章安全设计审查第六条工艺流程设计完成后,需经以下审查:1. 设计部门内部审查:设计部门对设计文件进行内部审查,确保设计文件符合安全设计要求。
2. 安全管理部门审查:安全管理部门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提出修改意见,确保设计文件符合安全标准。
3. 专家评审: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设计文件进行评审,提出专业意见和建议。
第四章安全设计变更管理第七条工艺流程设计变更应遵循以下程序:1. 变更申请:变更申请单位填写变更申请表,说明变更原因和内容。
2. 审批:变更申请经设计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和主管领导审批。
3. 设计变更:根据审批意见进行设计变更,并重新进行安全设计审查。
工艺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工艺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工艺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1: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工艺设计和开发的控制程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过程的高效性。
本文档适用于工艺设计和开发团队,并应作为他们日常工作的参考指南。
2:工艺设计程序2.1 工艺设计流程- 制定需求规范- 进行工艺可行性研究- 设计工艺流程图- 选择合适的工艺设备和材料- 进行工艺试验和优化- 编制工艺文件并进行审批- 正式实施工艺设计2.2 工艺设计档案管理- 建立工艺设计档案数据库- 确保工艺设计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定期进行档案更新和归档2.3 工艺设计变更控制- 建立变更控制流程- 提交变更申请并进行评审- 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实施变更并进行验证3:开发控制程序3.1 开发任务分配- 根据项目需求和团队成员的专长进行任务分配- 监督和管理开发进度- 定期进行开发报告和评估3.2 开发文件管理- 建立开发文件数据库- 确保开发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定期进行文件更新和归档3.3 开发变更控制- 建立变更控制流程- 提交变更申请并进行评审- 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实施变更并进行验证4: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工艺设计流程图示例5:法律名词及注释- 合规性: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 变更申请:提出对工艺设计或开发任务进行修改的申请。
- 归档:将文件或记录妥善保存,并进行分类整理,以备后续使用。
- 审批:对工艺设计或开发任务进行审核和批准。
- 验证:通过实验或测试验证设计或开发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工艺质量控制程序

工艺质量控制程序标题:工艺质量控制程序引言概述:工艺质量控制程序是企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程序,可以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艺质量控制程序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制定质量控制标准1.1 确定产品质量标准: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客户的需求,确定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如尺寸、外观、性能等。
1.2 制定工艺流程: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确定每个生产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控制标准。
1.3 制定检验标准:确定产品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二、建立质量控制体系2.1 培训员工:对生产人员进行质量控制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2.2 设立质量控制岗位:建立专门的质量控制部门或岗位,负责监督和执行质量控制程序。
2.3 定期审核和改进:定期对质量控制程序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完善。
三、监控生产过程3.1 设立监控点:在生产过程中设立关键控制点,对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记录。
3.2 实施过程控制:通过采集数据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3.3 进行过程分析: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并采取措施解决。
四、产品检验和验证4.1 抽样检验: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4.2 实验室验证:对产品进行实验室测试验证,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4.3 不良品处理: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包括返工、报废等,防止不良品流入市场。
五、持续改进5.1 收集反馈信息:定期收集客户反馈信息和内部反馈意见,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5.2 设立改进计划:根据反馈信息和内部审核结果,制定改进计划,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5.3 持续学习和提升: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保持质量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结语:通过建立科学的工艺质量控制程序,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质量控制程序不仅是企业的生产管理工具,更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生产过程策划控制程序

生产过程策划控制程序生产过程策划控制程序:1. 概述生产过程策划控制程序是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性、准确性和可持续性而制定的一套指导性文件。
它包括了生产计划、资源调配、质量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组织或企业实现生产目标并确保产品符合质量和标准要求。
2. 目标- 确保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 优化资源利用,提高生产效率。
- 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
- 管理和控制风险,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3. 流程- 生产计划编制:根据订单、需求量、资源情况等制定生产计划,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和确认。
- 资源调配:根据生产计划,协调人力、设备、原材料等各种资源的调配,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 生产控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包括生产进度、产出量、质量控制等,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 质量控制:制定并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包括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监控、产品检测等,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 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估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4. 责任与权限- 生产部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和执行生产控制。
- 质量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质量控制流程。
- 供应链部门负责协调和调配资源。
- 风险管理部门负责风险识别和管理。
5. 监控与改进定期进行生产过程的绩效评估,包括生产效率、质量控制、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通过以上的生产过程策划控制程序,组织或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生产过程,确保生产计划的实施和产品质量的控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风险,从而实现生产目标的达成。
同时,持续的监控和改进也有助于不断提升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质量,增强竞争力。
生产过程策划控制程序:6. 生产计划编制生产计划是生产过程策划控制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编制生产计划时,需要考虑市场需求、订单情况、资源供应等多个因素。
首先,需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分析,了解产品的销售情况、市场趋势等,以此为基础确定生产计划。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一、导言生产过程控制程序是指用于监控和控制生产过程的软件程序。
它主要负责监视和控制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和工艺参数等,确保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生产过程控制程序的设计和实现。
二、需求分析在设计生产过程控制程序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程序需要具备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1. 监控功能: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工艺参数和产品质量等信息,并能够通过图形界面显示。
2. 控制功能:根据设定的工艺参数,控制机械设备的运行和材料的输送,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3. 报警功能:当设备出现异常状态或超出工艺参数范围时,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数据分析功能: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生成报表和统计图表,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
5. 操作界面: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方便操作人员使用和操作。
6. 可靠性和稳定性:保证程序的稳定运行和信息的准确性,尽量避免故障和误操作。
7. 可扩展性:程序能够适应不同的工艺和生产环境,并具备一定的扩展性,方便后续的升级和扩展。
三、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着手进行生产过程控制程序的系统设计。
1. 硬件设计:根据具体的生产过程和设备需求,选择相应的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
同时,还需要设计合适的硬件连接和接口,确保程序可以与硬件设备进行通信和控制。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生产过程控制程序的核心内容,要保证程序具备所需的功能和性能。
a.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传感器、仪表和设备中采集实时数据,并进行处理和转换,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b. 控制模块:根据设定的工艺参数,控制机械设备的运行和材料的输送,以实现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优化。
c. 显示模块:通过图形界面显示实时监控数据和报警信息,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观察和判断。
d. 报警模块:当设备出现异常状态或超出工艺参数范围时,及时发送报警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产品生产的管理制度是怎样。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一、目地使新产品生产过程的各环节处于受控状态,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自行开发研制及引进的新产品小批量试生产。
三、职责3.1技术部商品设计科是新产品试生产的管理部门,负责完成新产品的图样和BOM及包装式样书等的编制,并做好产品产前说明会等培训工作,同时协调各部门在新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3.2技术部工程科负责新品生产中所需工装、模具、夹具、专用测量器具的制作,以及编制产品作业指导书和工模验证单。
3.3采购部负责提供新产品所用的外购件的采购。
3.4生产部负责编制小批量生产计划单,跟催物料,确保外购件及时到位,并提供新产品试生产所需设备、场地及人员。
3.5品保部负责编制新产品的质量标准书,并做好新产品试生产过程中的验证工作,同时验证工装模具、夹具等。
四、工作程序4.1试生产准备4.1.1工艺评审⑴新产品外协件的生产工艺评审,由分承制方组织实施;⑵工程科组织对产品组装,调试及自制件的新工艺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新产品要求的加工能力,所需设备、工装夹具,产品要求精度,新技术可靠性及实现方式,检测能力等,确保新产品工艺得到满足,且符合有关规定; ⑶工程科负责对工艺文件如作业指导书、产品加工路线图等文件进行现场审核,对文件夹的符合性进行验证。
4.1.2设计科负责提供新产品整套试生产图样包括:⑴总装图,零部件图;⑵产品BOM;⑶包装式样书,组装说明书;⑷检验规范。
4.1.3技术部对新产品试生产人员进行培训。
4.1.4生产部应保证提供新产品试生产所需的设备都在有效使用期内,且符合规定的使用要求。
4.1.5采购部应保证提供的采购产品都满足技术文件中的要求。
4.1.6环境条件必须符合新产品工艺规定的要求,达不到要求时,品保部、生产部、技术部及相关部门组织解决。
工艺管理及工艺验证工作程序

工艺管理及工艺验证工作程序1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产品工艺的管理过程以及工艺的验证工作过程,以确保公司生产过程稳定。
2 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公司所有半成品、成品的生产工艺管理及验证工作。
3 职责3.1 技术中心负责工艺文件的编制及对生产车间的技术工艺实施指导。
3.2 产品检验部负责会同技术中心监督、检查、考核工艺纪律的执行情况。
3.3生产车间负责工艺管理的贯彻执行。
4 工作流程及控制要求4.1 工艺策划根据产品的技术质量要求,确定所需原材料、工艺流程、加工方法、产品质量标准、设备要求、验证时机、接受准则等。
4.2工艺文件编制4.2.1工艺文件的种类和编制要求(1)本公司的工艺文件一般包括:工艺方案、作业指导书、材料清单等。
(2)工艺文件应做到正确、完整、统一、先进、符合实际,确保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2.2工艺文件编制的依据(1)现行的技术法规,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产品开发计划;(3)相关的典型工艺、工艺技术文件;(4)公司现有生产设备、工装、检测手段、工艺技术水平及生产组织情况。
4.3工艺验证产品工艺确定后,由技术中心、生产安全处、生产车间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验证小组,组长由工艺技术人员担任,组织开展工艺验证工作。
4.3.1验证工作开始前,验证小组应该制订具体的工艺验证方案,内容包括目的、范围、方法和标准。
与此同时,制订常规生产所需的全部标准操作程序或这些程序的草案。
4.3.2实施验证小组按方案的要求开展实施验证工作并应详细记录。
4.3.3验证报告(1)产品的工艺验证,至少需要3个系统数据。
当验证中所规定各项认可标准得到满足,验证工作组即可得出初步的验证报告,报告应包括验证方案或参考性的验证方案、试验数据和观察结果,以及有关工艺有效性的结论。
(2)初步验证报告送交主管领导进行审查,如果验证的数据可以接受,即说明验证通过。
4.3.4工艺再验证对下列情况,一般需进行再验证:产品质量要求有重大改变;生产工艺有较大的变更;采用了新的设备;设备大修后;质量控制方法较大的变更;中间控制及质量控制的结果表明有必要;原辅料厂家变更等。
ISO9001生产工艺管理过程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提高产品加工工艺管理水平,促使生产工艺全过程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2.0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从原材料发放到产品包装入库的产品生产全过程。
3.0定义工艺管理: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应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对各项工艺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使之按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协调有效地进行。
4.0职责4.1技术部4.1.1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总装生产工艺的管理和策划工作。
4.1.2负责车间现场工艺纪律的检查考核。
4.1.3负责总装配工艺流程的制作及工艺卡片的组织制作4.2工程部4.2.1负责按工艺卡片要求进行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作。
4.2.2工程师负责编制新产品部装和部件工艺文件和修订老产品工艺文件。
4.2.3工程师负责监督本部门工艺纪律的执行情况,指导车间工人规范化操作。
4.2.4负责车间工艺巡检工作的监督检查。
4.3技术部负责。
4.5技术经理负责生产车间总装工艺文件、关键、特殊工序检验文件的审批。
5.0程序5.1新产品工艺设计5.1.1方案设计5.1.1.1在样机试制时,总工办负责发放产品技术文件资料、图纸、BOM总装工艺流程等至工程部及相关部门。
5.1.1.2各相关车间组织试生产并将试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反馈至工程部,工程部将问题汇总后反馈至技术部解决。
5.1.1.3工程部工艺工程师依据所有资料及图纸,结合试生产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工艺分解,提出各车间的部装件划分和制作要求以及外协件的划分要求和设备、工装需求,并形成工艺方案,编制车间部装或部件生产工艺流程。
5.1.1.4工程部组织车间、物资部、品管部、技术部、制造部、物耗部等部门对部装和总装工艺流程进行评审。
内容包括:a)工艺方案、工艺流程的合理性、经济性;b)检验方法、检验手段、检验设备的完整性、合理性、适应性;c)工装设计、设备选型的合理性、可行性;d)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及工序质量因素分析的正确性;e)外购件、原材料的可用性及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f)工序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程度等。
工艺流程管理计划

工艺流程管理计划
《工艺流程管理计划》
工艺流程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进行全面、预先的规划和管理。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而工艺流程管理计划则是为了有效地实现工艺流程管理而制定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首先,制定工艺流程管理计划需要进行详细的工艺流程分析,了解每个环节的工艺要求以及涉及到的关键参数。
这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工艺流程的特点,从而为后续的管理计划制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其次,需要明确每个工艺环节的管理目标和要求。
这包括生产周期、成本控制、质量监控等方面,只有明确了目标和要求,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的管理计划制定。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工艺流程管理措施。
这包括实施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控和调整,设置相关的生产标准操作流程,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等等。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最后,对工艺流程管理计划进行不断的监督和改进。
只有在实际的生产管理中不断地进行检查和调整,才能保证计划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总之,工艺流程管理计划是企业保证生产流程顺利、高效进行
的关键环节。
通过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赢得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生产工艺管理规章制度模板

生产工艺管理规章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工艺管理,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稳定进行,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管理的规范和监督,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遵守。
第三条生产工艺管理规章制度的修订和执行需经公司领导同意,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第四条未尽事宜,由公司领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第二章生产工艺管理第五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生产工艺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生产管理。
第六条生产工艺管理具体包括产品工艺流程设计、工艺文件编制、工艺过程优化、工艺改进等内容。
第七条生产工艺管理应遵循“稳定、高效、安全、环保”的原则,确保产品生产工艺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第八条生产工艺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符合行业标准和公司要求。
第九条工艺文件应齐全、准确、清晰,需要定期审查更新。
第十条工艺过程优化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措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十一条工艺改进应提倡技术革新,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优化工艺流程,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
第三章生产工艺管理责任第十二条生产工艺管理由生产部门负责,生产部门经理为工艺管理的主要负责人。
第十三条生产部门应确保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查、更新及执行,做好工艺流程控制。
第十四条生产部门应定期组织工艺技术培训,提升技术人员的技能和水平。
第十五条生产部门应建立健全工艺管理档案,便于监督和查阅。
第四章生产工艺管理流程第十六条生产工艺管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查、更新。
2. 工艺流程的实施监督。
3. 工艺过程的优化和改进。
4. 工艺技术的培训与提升。
第十七条工艺文件的编制应由技术人员负责,内容准确、完整、清晰。
第十八条工艺文件的审查由生产部门主管和质量部门负责审核,确保符合要求。
第十九条工艺文件需定期更新,变更时需及时修订并报批。
第二十条工艺流程的实施和监督由生产部门负责,生产线上需设置专人进行监控。
工艺流程保证控制保证措施

工艺流程保证控制保证措施一、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工艺流程的控制和保证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工艺设计、设备、操作人员等多个方面,详细阐述工艺流程保证控制的各项措施。
二、工艺设计保证控制1. 合理设计流程:工艺流程的合理设计是确保产品品质和安全的基础。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产品的特性、工艺条件和法规要求等因素,确保流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细化工艺参数:对于涉及关键工艺参数的步骤,应进行细致的测定和控制,并建立相应的标准、规范和程序。
例如,对于温度、时间、转速等参数,应设置上下限,并定期校验和调整。
三、设备保证控制1. 优选设备:选择适合生产要求的设备是保证工艺流程控制的前提。
设备应具有稳定可靠的性能,能够满足工艺要求,并具备自动化的控制功能。
2. 设备校验与维护:对于关键设备,应建立定期校验和维护制度,确保设备稳定性和准确性。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洗、润滑和更换易损件等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四、操作人员保证控制1. 培训与考核:对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包括工艺流程、设备操作、化学品安全等知识,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同时,定期进行操作人员的考核和评估,确保其操作规范。
2. 人员安全防护:在工艺流程中,应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手套、口罩等,并提供相应的应急设备和培训,以应对突发事故。
五、质量管理保证控制1. 样品检测:对于工艺流程中的关键节点,应进行样品的定期检测,以评估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控制和追溯。
2.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品,应进行及时处理,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六、环境保护措施1. 废物处理:在整个工艺流程中,应根据废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废物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2. 节能减排:在工艺流程设计和设备选型中,应考虑节能减排的原则,采用高效能的设备和工艺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生产工艺流程管理

生产工艺流程管理
《生产工艺流程管理》
在现代制造业中,生产工艺流程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规划、加工制造、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
而一个良好的生产工艺流程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生产工艺流程管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产规划:生产规划是生产工艺流程管理的基础。
它涉及到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排程的安排,以及对人力、设备、原材料等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规划,可以避免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2. 工艺设计:工艺设计是生产工艺流程管理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它包括工艺路线的确定、工艺参数的设定、工艺流程的优化等。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设计,才能够确保产品可以按照要求进行加工制造。
3.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生产工艺流程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它旨在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避免次品和废品的产生。
通过质量控制,可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降低质量风险。
4. 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生产工艺流程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它涉及到原材料、人力、设备、能源等成本的控制管理。
通过
合理的成本控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总的来说,《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因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重视生产工艺流程管理,不断优化和完善生产工艺流程管理体系,以满足市场需求,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工艺管理控制程序文件

Q/BD 广东标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BD-CXWJ-07工艺管理控制程序2011-04-20 发布2017-07-01换版后实施广东标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1.0目的加强产品生产过程的工艺管理,用工艺文件来指导生产作业,是科学管理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保障,为此特制定本程序。
2.0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已有的所有产品、全新产品和改进、改型的新产品。
3.0 术语和定义3.1本程序文件采用GB/T19001 IDT ISO9001:2015标准中术语、定义和ISO/TS22163技术规范术语和定义以及下述术语和定义。
3.2工艺: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方法、技术等。
3.3工艺文件:主要是把如何在过程中实现成最终的产品的操作文件。
3.4工艺过程卡(工艺路线卡):它规定整个生产过程中,产品(或零件)所要经过的车间、工序等总的加工路线及所有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
工艺过程卡不需绘制工艺简图。
在小批量生产时,可与产品图纸配合,直接指导操作。
在大批量生产时,可以作为工序卡片的汇总文件。
如机加工工艺过程卡、装配工艺过程卡。
3.5工艺卡:是针对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加工路线工艺,它规定了零件在这一阶段的各道工序,以及使用的设备、工装和加工规范。
如喷涂工艺卡、电镀工艺卡。
3.6工序卡:是规定某一工序内具体加工要求的文件。
除工艺守则已作出规定的之外,一切与工序有关的工艺内容都集中在工序卡上。
如机加工工序卡、装配工序卡。
3.7 检验卡:这是根据产品标准、图样、技术要求和工艺规范对产品及其零部件的质量特性、检测内容、要求、手段作出规定的工艺文件,主要用在关键工序的检查。
4.0职责4.1研发部负责制定工艺管理制度,并组织贯彻实施与检查。
负责产品图样工艺性审查及工艺归口管理工作。
负责工艺策划,工艺方案设计及工艺标准化要求。
负责提供编制工艺文件所需的产品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负责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及发布实施。
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程序

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程序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程序是指在制造过程中对生产工序进行控制和管理的电脑程序。
它能够确保每个工序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标准进行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下是一个关于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程序的例子,包含了其设计原则、功能模块以及实施过程。
一、设计原则1.可靠性:程序应稳定可靠,确保工序的正确执行。
2.灵活性:程序应具备可扩展性和定制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
3.可视化:程序应具备良好的界面设计和操作体验,方便操作人员查看和控制工艺流程。
4.数据化:程序应具备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帮助企业进行生产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二、功能模块1.工序定义:根据实际生产工艺流程,定义每个工序的名称、步骤和标准。
2.工序控制:按照定义的工序执行步骤和标准,对生产工序进行控制调度,确保工序的正确进行。
3.资源调度:根据工序的执行情况,对生产资源进行动态调度,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短缺。
4.进度监控:实时监控生产工序的进度和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保证生产进度的正常进行。
5.数据采集:采集工序执行过程中的数据,包括时间、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用于后续分析和统计。
6.数据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潜在问题和改进空间,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意见。
三、实施过程1.需求分析:明确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的需求和目标,确定必要的功能模块。
2.系统设计:设计程序的结构和流程,确定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
3.编码开发: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编码和开发,实现各个功能模块。
4.测试验证:对开发的程序进行测试验证,确保其功能正常可靠。
5.部署实施:将程序部署到生产环境中,进行实际的生产工艺流程控制。
6.迭代优化: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反馈和需求变化,对程序进行优化和迭代升级,提升其性能和功能。
通过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程序的实施,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同时,企业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保密和安全,确保程序的正常运行和工艺流程的保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工艺管理控制程序1. 目的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确保生产条件(人员、环境、设备、物料等)满足化妆品的生产质量要求。
特制订本程序。
2. 适用范围适应于各车间生产工序的工艺参数、材料、设备、人员和测试方法等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阶段。
3. 职责3.1 计划:负责制订《生产计划》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综合调度。
3.2 生产部:负责生产动力设施及时供给合格的水、蒸压缩空气、空气、电力等资源;编制设备的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负责按生产指令单,在规定的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下,组织安排生产,并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3.3仓库:负责按照生产派工单所开具的领料单进行原辅材料发放接收对各车间退回的物料做入库工作。
3.4技术研发部:负责生产工艺技术及半成品标准制定。
在首次生产时进行指导。
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
负责编制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3.5质保部: 负责所有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按品质标准进行检验负责安排现场巡检员对生产现场的产品质量进行过程监督。
4. 内容4.1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4.1.1生产计划指令和准备1)计划调度员考虑库存情况,结合车间的生产能力,制订《生产计划》,经经理批准后,发放至相关部门作为采购和生产依据。
2)在确保每个生产订单所有原物料配套齐全后下达,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生产指令,生产前由车间负责人下达批生产指令,包含批号、批生产量、执行标准、生产流程、生产配方等信息。
3)生产部根据周计划编制《车间每日作业计划》,车间主管/班长把计划分解到各小组或生产线直至各岗位,并对每日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
4)各车间均须严格按确定的日生产计划安排工作,一切有影响计划实施的因素或异常现象产生,车间主管需做有效的记录,每周统一汇总,报备生产部。
4.1.2资源供给1)各相关责任人员根据生产需要,确认供给合格的水、蒸汽、压缩、空气、电力等资源,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
2)质管部微生物检测人员按检测取样规定对纯水和空气进行质量控制。
3)所有生产员工都需经过岗前培训,尤其是关键和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4) 本工序的工艺规程及规程文件,批记录等。
各车间应有可依据规程和岗位操作作业指导书。
工艺规程包括配方、称量、配制、灌装、包装过程等生产工艺操作要求及关键控制点。
按照确保同一批次产品质量和特征的均一性划分生产批次,规定产品批次的定义,设计可追溯的产品批号,确保不同批次的产品能够得到有效识别。
5)生产前,车间主任或组长落实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对照批生产指令做好生产前确认工作,应确认批号信息,保持已清洁消毒的生产环境及设备,生产设备及计量设备运行良好,标识正确、质量合格的原物料,确认生产过程中相应的操作工艺是否具备且满足要求。
4.1.3物料准备:1 )各车间依据《生产计划》,制造部根据每日生产计划,由仓库保管员按照订单号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分别进行物料的准备。
开出配料单,由称料组到原料仓库领料。
2 )生产所需物料应由生产部根据生产计划的需要填写《领料单》后到仓库领料。
进入清洁区和准清洁区的物料根据不同的原辅材料性状做使用前预处理工作,使用的内包装材料按规定的方法,如采用倒置除尘、吹扫等方式进行清洁,必要时经过消毒,保留内包材消毒记录。
如:洗瓶、吹瓶、衬盖、脱外包装箱等。
3)各车间各生产线物料使用控制需有明确的领用数、生产数、次品报废书、剩余良品数的前后原始数据记录,确保物料消耗可控。
4)生产原物料应经过物料通道进入车间,人流、物流通道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4.1.3清洁消毒1)生产前按照规定的清洁消毒规程对生产区域及设备进行清洁消毒,保留清场记录。
2)清洁工器具选用无纤维物脱落的材质制成的工器具,例如;扫帚不可使用。
3)清洁工器具按照洁净等级不同分区摆放及使用,不可混用。
4)消毒用消毒剂应保证具有灭菌效果,是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种类,且消毒剂的使用不可对产品造成影响。
5)消毒剂的领用需建立台账,保留消毒剂配制记录。
4.2 生产过程控制4.2.1 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控制所有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守《卫生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
员工卫生管理符合工厂《健康卫生管理规范》,各主管如实记录《个人卫生检查表》。
4.2.2 生产计划调整控制1) 生产部、制造部对每日赶货的产品,必须优先安排生产。
2)《生产计划》将随采购、生产和销售情况的变动而及时做出相应更改。
4.2.3 生产作业控制1)由生产部、制造部根据计划部每日生产计划将每日生产安排下达至生产工序主任或组长。
下达后,各生产小组进行合理调度,确保生产计划的按期完成。
2)各岗位员工按化妆品加工工艺和设备设施的操作指引作业,按计划完成任务。
3)由车间各管理人员负责合理调配资源,并跟进生产进度的完成。
4.2.4半成品制造过程控制1)配料:从原料库直接领出原料,并同步核对《配料单》上所需原料是否一一到位。
由配料称重员严格按照配料称重操作规范及时将每套乳化锅相应的原料做好提前配料工作,配料、称量、打印批号等工序需经复核原物料的名称、数量、批号,产品批号打印记录是否与批生产指令相符合,保留操作人和复核人签名,无误后运送到制造车间。
2)操作人员要仔细阅读配方单上的制造工艺,检查制造锅是否清洗消毒完毕,是否有上一批产品的原料残留,确认清洗消毒无误后,填写《乳化锅清洗消毒记录单》。
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和制造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3)制造人员应按照工艺要求将那些需进行预处理的原料按规定的方法执行,注意按照顺序和相别在规定时间、温度、压力等条件下依次或分类投入锅内进行加温、搅拌、乳化、均质、抽真空、降温等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每一个操作环节如实及时的记录在《生产过程记录单》上。
4)完成一料的所有操作后,要求操作人员请现场检验员对膏体性状进行出料确认,检验外观、颜色、气味、涂抹、PH值等基本指标合格后在《出料确认单上》签字,即可出料。
中间产品需规定储存条件和期限,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使用。
生产过程严格按生产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实施和控制,及时填写批生产记录。
5)出料时,取样向质管部控处提供理化、微生物检验用样品及留样,同时填写《半成品送检单》。
6)由制造人员负责填写《膏体跟踪单》,标明:膏体品名、批号、生产日期、净重、操作人等内容,放置膏体暂存区域,缴库手续完毕后入半成品库。
4.2.5生产过程控制1)生产过程注意防止混淆、差错、污染和交叉污染。
产气、蒸汽、喷雾的物料或产品需有良好防护措施,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2)清场管理控制制度---- 每批产品生产开始和结束,必须对生产线各工序操作间进行清场;----- 更换品种、规格和批号前,必须按《清场管理规程》的要求对作业场所进行彻底清理及检查确保生产线或工序操作间内没有与待生产产品无关的物料及文件,预防混乱/混批事故发生以确保产品质量。
清场人员须认真填写《清场记录》。
清场人员、清场检查人员均需在相关清场记录上签名。
----- 批产品生产操作前,生产操作人员必须查验清场情况。
若超过清洁有效期,必须重新清遍。
----- 清场检查由品管担任且必须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并经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培训和考核由质管部进行,统一管理。
----- 清场及清场检查工作不得兼任,清场人员按本程序进行清场;清场检查人员进行独立的复查,生产现场管理人员陪同见证。
----- 若清场检查时发现任何与待生产产品无关的物料及文件必须立即移走。
3)设备清洗确认将要生产的产品所需的半成品、物料备料至生产区域,在灌包装前,按组件清单的内容再次予以核对、记录; 根据《设备清洗记录单》确认设备已经清洗消毒。
4)净含量的调试:生产人员根据《设备操作说明书》,《包装作业指导书》进行净含量的调试和灌包装。
5)产品生产过程中,确保灌装量符合要求,内塞、拧盖、贴标、折盒,包彩盒、物流码打印、入中盒、大箱等岗位操作要求符合公司产品质量要求。
6)暂存区原物料、中间产品、待检品的存放需标识物料名称、有效期、储存条件,需加盖或密闭保存。
盛有物料或已清洁的容器及设备不可敞口放置或接触地面放置。
4.3 过程质量控制4.3.1质管部根据公司《检验管理控制程序》、《不合格控制程序》等品质控制作业指导文件对产品质量严格控制。
生产过程应按规定开展过程检验(过程检验包括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和完工检验);根据工艺规程的有关参数要求,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并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监控和及时记录。
4.3.2首件检验每条线需严格执行以标准样品进行首件确认的制度,每道工序员工将品名、膏体、使用包材、包装工序等内容在首检单上一一自检签字,后道工序做互检,质管部做首件的最终确认,保证产品不出错,方可连续生产。
4.3.3各工序的工作人员,必须时刻做好自主检验,发现不良品时应予以挑出。
现场品管员依据《巡检记录》,对生产现场进行过程品质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与表格中,当发现有不符合项目时,有权力暂停生产,不合格品应按流程处理,并查找原因,进行追溯和纠正。
并通报品管部主管及车间主管予以处理。
4.3.4对生产过程中的中间品和半成品做好状态标识,并适当地进行过程检验,保存好检验记录。
4.3.5包装后的产品,经当值质管人员对产品完工检验,检验合格并在入库单签名后才能入库,入库的产品须待微生物等指标检验合格后才能出货。
4.4生产后检查4.4.1 生产订单完工后,班组长需关注已经生产完毕的派工单,应将相关领料单进行整合,记录相应的完工数量,再根据派工单的领料总数,完工入库总数,推算车间应退的包材或膏体数量,确认所有的良品剩余包材、次品包材和报废品包材都一一对应,则打印相关退料单。
4.4.2车间物料退仓前应重新包装、要求品名、批号、数量、状态、日期标示正确,零星摆放整齐,封箱良好。
4.4.3每一生产阶段完成后按规定进行清场,并填写清场记录。
每批产品应进行物料平衡计算,确保物料平衡符合要求,若出现偏差,需进行原因分析,确认无质量风险后方可进入下一批生产。
4.4.4生产过程生产废弃物及时收集,集中存放于不会影响产品的区域且需有标识,分类存放。
将每一批的生产废弃物转移出生产车间,防止产品交叉污染。
4.5生产变更控制4.5.1 客服部接到客户订单要求,需对产品进行变更时,计划部按照客服部对于订单要求向生产部提供明确的更改或调整通知单,以便于生产部跟进配合;4.5.2 涉及到产品工艺参数及内控标准更改的,由技术研发部提供更改工艺单、半成品内控标准给生产部和质保部;4.5.3 涉及到交货时间、数量变更或取消订单的,客服部必须及时通知计划,并由计划调整生产计划并下达至生产部。
4.6在制品、成品的处置生产部、物流部相关人员将经QA和QC检验且标识后的产品分别进行以下处置。
1)合格品:由相关人员将合格品存放在合格区域2)不合格品:由相关人员将不合格品存放在不合格区域并明确标识,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适当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