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衡阳端午节习俗

合集下载

关于衡阳的风俗文化的介绍

关于衡阳的风俗文化的介绍

关于衡阳的风俗文化的介绍衡阳,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想起了一座山城,一座充满着历史和文化的城市。

在这里,有着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衡阳的风俗文化,让大家对这座城市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来说说衡阳的饮食文化。

衡阳人喜欢吃辣,所以这里的菜肴基本上都是辣的。

比如说,衡阳有名的小吃“臭豆腐”,虽然闻起来有点臭,但是吃起来却非常香。

还有一道叫做“蒸笼子”的菜,它是用竹筒蒸出来的,里面装满了各种美味的食物,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笼包。

衡阳还有很多其他的特色小吃,比如糖油粑粑、炸酱面等等,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味道。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衡阳的传统节日。

衡阳有很多传统节日,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龙船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衡阳就会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

这时候,整个城市都会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人们会穿上节日盛装,去看龙舟比赛,还会吃一些传统的节日美食,比如糯米饭团、艾叶饼等等。

除了龙船节之外,衡阳还有其他的节日,比如中秋节、清明节等等,每一个节日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习俗和风情。

再来说说衡阳的民间艺术。

衡阳有很多民间艺术形式,比如花鼓戏、皮影戏、木偶戏等等。

这些艺术形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花鼓戏了。

花鼓戏是一种以唱腔为主体的戏曲形式,它的唱腔优美动听,表演形式独特多样。

在衡阳,每年都会举行花鼓戏比赛和演出活动,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和参与。

我们来说说衡阳的建筑风格。

衡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所以这里的建筑风格也非常独特。

衡阳的房子大多是砖木结构,屋顶上覆盖着青瓦片。

这些房子看上去古朴典雅,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气息。

衡阳还有一些古老的庙宇和园林,比如南岳庙、石鼓园等等,这些地方都是游客们喜欢去的地方。

衡阳是一个充满着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风俗习惯。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衡阳旅游的话一定要好好体验一下这里的美食、节日、民间艺术和建筑风格哦!。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

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中国人民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并且遵循传统习俗。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丰富多样,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习俗。

1.包粽子包粽子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

粽子是一种由糯米和其他食材制成的食物,通常用竹叶裹成三角形。

包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民间传说,传说中,人们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将食物投入江中,以防止鱼虾吃掉他的身体。

而粽子则是用来代替这些食物的。

包粽子的过程十分有趣,首先准备好糯米、馅料和竹叶,将糯米泡水后蒸熟,再将竹叶用开水烫软,接着将一片竹叶摊平,放上适量的糯米和馅料,然后折叠成三角形,并用棉线绑住。

包好的粽子要用绳子捆成串,然后用锅煮熟即可。

包粽子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也是人们亲手制作美食的方式,体现了家庭之间的温馨和团结。

2.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传统习俗,特别是在南方地区。

龙舟是一种长条形的舟艇,外形呈龙状,由船身、船头、船尾和船身两侧的龙头和龙尾组成。

赛龙舟源于中国古代的屈原故事,当时人们为了悼念屈原,纷纷划船到江中打捞他的尸体,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划龙舟比赛的传统活动。

赛龙舟的比赛通常在江河湖海等水域进行,参赛的队伍要配合船头鼓手的指挥,齐心协力地划动桨。

同时,龙舟比赛也有丰富多样的仪式、音乐和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

这项活动既是对屈原的纪念,也是一种团队合作的体验,融合了体育竞技和文化艺术。

3.佩戴艾草和挂菖蒲艾草和菖蒲都是端午节的特殊植物,人们在这一天会佩戴艾草和挂菖蒲,有着驱邪辟邪的寓意。

根据传统,人们会将艾草捆成束,挂在门口或悬挂在室内,以驱除邪气和疾病。

同时,人们还会将菖蒲插在鬼门关或门前,用来驱走邪恶的力量。

艾草和菖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认为具有清香和辟邪的效果。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通过佩戴和挂菖蒲的方式来祈求平安祥和,预防疾病和灾祸的发生。

这种习俗既是保护自身和家庭的方式,也是对古代神话传说的一种传承。

端午节的习俗大全

端午节的习俗大全

端午节的习俗大全端午节的习俗大全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端午节的习俗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端午节简介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

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端午节赛龙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赛龙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赛龙舟习俗有哪些(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端午节赛龙舟习俗有哪些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有很多,龙舟比赛便是这其中一项。

2024年端午节当天有什么风俗

2024年端午节当天有什么风俗

2024 年端午节当天有什么风俗端午节当天有什么风俗习惯端午实在历史太久,这一天的风俗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多,根据气候规律,端午前后,我国很多地区步入梅雨季节,此时不仅气温较高,空气相对湿度较大,而风速则较小。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当天有什么风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端午节当天有什么风俗1、赛龙舟端午节赛龙舟是一项特别重要的活动,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已流传两千多年。

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

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消遣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2、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闻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芳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态,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

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3、悬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漂亮芳香,妇人争相佩戴,用来驱逐霉运,带来好运。

端午节有什么传统在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等等一些国家,而且深受各国的宠爱。

端午节的含义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民间非常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

在传统节日当中,论民俗之繁多困难,或只有端午节能和春节可比拟,两节都有着祈福、消灾等礼俗主题,寄予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消灾的美妙的愿望。

湖南人过端午节的习俗

湖南人过端午节的习俗

湖南人过端午节的习俗湖南人端午节大家都是怎么过法?请阅读以下内容。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也小有差异,但人们对端午节的重视却都是相同的。

赛龙舟赛龙舟,是湖南地区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已不见踪迹。

在这之后,人们把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来作为纪念屈原的一项重大活动,用意是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现在的赛龙舟已被列入国家的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都会举行“屈原杯”龙舟赛,湖南每年也会在端午节前后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让赛龙舟盛传于世。

包粽子、吃粽子每到端午节前,家家户户都会买来2至3斤糯米,在里面放入碱、红枣或绿豆,扯上几根麻绳,拿上几张小椅子,大家一起坐在家门口包粽子。

这个时候,那些手艺好,包出的粽子有棱有角的姑娘、大婶总会得到街坊邻居的一番夸讲,而不会包粽子的就会躲在一旁观看、学习,准备等到来年的端午节来一显身手。

粽子包好煮熟后,在端午节这天,每家每户都会把自家的粽子送给街坊邻居们品尝,自家包的粽子一般自家都吃不到,吃的都是别人家送来的粽子,而且吃起来也显得格外香。

现在的粽子品种多起来,购买起来也方便,包粽子习俗也在慢慢失传,大家都更加怀念儿时的香粽。

做咸鸭蛋自己动手做咸鸭蛋也是在端午节前经常看到的。

大人把买回来的新鲜鸭蛋先用盐水泡上一段时间,再在上面敷上黄泥巴,等到端午节这天拿出来食用时,那种蛋黄被腌得金黄金黄、往外流油的咸鸭蛋最受欢迎。

不过蛋黄好的咸鸭蛋一般蛋白比较咸,我们经常是将蛋黄一个个悄悄吃掉,剩下的蛋白部分就成为了生性节俭的父母们的专利了。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描述衡阳的风俗和风土人情的作文

描述衡阳的风俗和风土人情的作文

描述衡阳的风俗和风土人情的作文嘿,朋友!你知道衡阳吗?那可是个好地方!今天我就来给你讲讲衡阳的风俗和风土人情。

先说衡阳的节日吧,那可热闹得很!就拿春节来说,一进入腊月,大家就开始忙乎起来啦。

大人们忙着准备各种年货,那劲头儿,就像要把整个超市都搬回家似的!小孩子呢,则天天盼着过年,能穿新衣,拿红包。

到了除夕那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有鱼有肉,那香味儿能飘出好几里地。

大人们一边吃一边唠着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不就是家的味道吗?“正月十五闹元宵”,衡阳的元宵可有意思啦!街上到处张灯结彩,各种各样的花灯让人眼花缭乱。

有兔子灯,眼睛红红的,好像在说:“快来和我一起玩吧!”有荷花灯,粉粉嫩嫩的,就像真的荷花在水面上盛开。

还有那龙灯,长长的身子,在人群中穿梭,活灵活现,好像真的要飞起来一样。

人们都涌上街头,猜灯谜、看表演,那场面,简直比赶集还热闹!你说,能不有趣吗?再说说衡阳的婚俗。

结婚可是人生大事,在衡阳,那讲究可多了去了。

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新娘子穿着漂亮的嫁衣,盖着红盖头,被接到新郎家。

到了婆家,还有各种仪式,什么拜天地、敬茶,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祝福和期待。

新人们脸上那甜蜜的笑容,就像春天里盛开的花朵。

衡阳的美食也不能不提呀!衡阳鱼粉,那叫一个绝!白白的米粉,配上鲜美的鱼汤,再加上几块鲜嫩的鱼肉,吃一口,哇,简直要把舌头都吞下去了!还有那衡阳的土头碗,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座小小的宝塔,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美味,让人吃了还想吃。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参加一个庙会。

庙会上人山人海,我们挤来挤去,就像一群小泥鳅。

突然,我看到一个卖糖人的小摊,那糖人做得可真漂亮!有孙悟空,拿着金箍棒,威风凛凛;有小兔子,竖着长长的耳朵,可爱极了。

我忍不住买了一个,拿在手里,都舍不得吃。

还有一次,我去一个衡阳的老乡家里做客。

他们可热情啦,做了满满一桌的菜。

吃饭的时候,大家有说有笑,那氛围,就像一家人一样。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阅读!端午节的传统习俗1、扒龙舟扒龙舟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

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端午有龙舟也有凤舟,凤舟是源于远古的乌舟,有的地方还有龙凤船。

扒龙舟是民间信仰中龙崇拜的一种形式,即要借龙之神威,祈福、辟邪。

2、挂艾草与菖蒲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民间认为艾草还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艾草于门上,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

南北各地均有端午挂艾草习俗。

南方视为天地纯阳正气吉日进行驱邪祛病,北方一些地方视为恶月恶日进行避恶避毒。

3、洗草药水洗草药水,端午习俗之一,端午这天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药。

端午日洗草药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习俗,端午草药的药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拜神祭祖拜神祭祖是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

”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

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

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5、佩香囊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

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

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一般是内装香料,用五色丝线缠绕而成,或者采用彩色绸缎或布块包上棉花,掺和着川芎、白芷、排草、芩草、丁香、山艾、细辛、甘松、白芷、甘草、雄黄粉等中药粉,再用彩绸扎绣而成,下边还垂上红、绿、青、蓝、紫各种线穗,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端午节民间传统习俗_端午节风俗习惯

端午节民间传统习俗_端午节风俗习惯

端午节民间传统习俗_端午节风俗习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缘起和许多节俗活动均与夏令有关,且与夏至时间相邻,故称为夏节。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端午节民间传统习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端午节民间传统习俗1、吃粽子端午吃粽子也是一个重要习俗,粽子又被称为“筒粽”、“角黍”,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每个地方的粽子口味和馅料都有所不同,粽子最初为了祭祀祖先神灵,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的鱼虾投入粽子。

粽子的起源远早于屈原时期,为了纪念屈原,后人才坚持端午吃粽子,慢慢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

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盛行,也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2、拴五色丝线传统之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

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3、佩香囊端午节这天小孩子佩戴香囊的习俗据说有避邪驱瘟的含义,而在南方,年轻男女还会通过香囊来表达各自的爱意。

香囊形状万千,小巧可爱,但它不仅仅是装饰品而已。

香囊内通常会装有中草药、香药、朱砂、雄黄等,具有驱虫防病的功效。

外面由丝布包着,再用彩色丝线缠绕固定,最后再用彩绸刺绣,五颜六色的香囊十分炫彩夺目。

4、饮雄黄酒雄黄酒有驱虫解毒的功效,多喝还能养颜美容。

端午节喝雄黄酒,寓意驱除病魔。

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

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

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5、悬艾叶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艾叶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以驱赶蚊虫、提神醒脑。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把家里打扫干净之后,将艾叶插在门楣上。

湖南衡阳令人难忘的风土人情作文

湖南衡阳令人难忘的风土人情作文

湖南衡阳令人难忘的风土人情作文衡阳,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地方。

这里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让人流连忘返。

衡阳的美食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这里的烤鱼、蒸菜、米粉等等,都是绝对的美味佳肴。

每当我想起那些香气扑鼻的美食,就会忍不住流口水。

而且,衡阳人民的热情好客更是让我感动不已。

每当我来到一个新的地方,总会有当地人主动过来和我打招呼,问我是否需要帮助。

这种亲切感让我感到非常温暖。

衡阳的文化底蕴也非常深厚。

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如南岳衡山、石鼓文等等。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衡阳人民的骄傲,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而且,衡阳还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和习俗,如清明节扫墓、端午节赛龙舟等等。

这些节日和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衡阳的自然风光也是美不胜收。

这里有着壮丽的山川河流、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花草树木。

每当我走在衡阳的大街小巷里,都会感受到大自然带给我的美好感受。

而且,衡阳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南岳衡山、石鼓公园等等。

这些景点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也成为了衡阳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衡阳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城市。

这里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美食文化、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等等。

我相信,只要你来过衡阳一次,就会被这里深深地吸引住。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在中国,端午节已有2500年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

端午节期间,人们遵循各种传统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挂艾草、饾馨香、佩香囊等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一起来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习俗吧。

一、吃粽子在中国,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吃粽子。

粽子是一种由糯米、豆沙、蛋黄、瘦肉、花生、枣等馅料包裹在箬叶或者竹叶里的传统美食。

吃粽子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因为传统认为屈原的魂灵被投入江中后,当地的百姓向江中投食糯米饭,以确保屈原不被鱼虾啃食。

在此之后,人们将这种饮食形式转化为粽子的现代形式,以纪念这段历史传说。

二、挂艾草和穿香囊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不仅仅要吃甜的、咸的粽子,还要挂艾草和佩香囊。

艾草是一种象征吉祥的草药,在端午节期间将艾草挂在门前或床头,以驱赶邪恶。

人们还喜欢穿着香囊,香囊通常由香料制成,香气四溢,代表着平安。

挂艾草,佩香囊成为端午节的一大特色。

三、饮雄黄酒雄黄酒又称为雄黄酒囊,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料,被使用在端午节等重要日子。

雄黄酒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传统上认为饮雄黄酒可以预防疾病、驱鬼、驱邪等,其药用的效果让人们认为是治疗疾病的灵丹妙药。

四、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中最令人兴奋的活动之一。

赛龙舟源自中国南部一个古老传统,现在已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盛大比赛。

龙舟是一种长而窄的木船,前面有一个头雕成为龙的样子,身上斜向翘起,并且服饰华丽。

靠手划动龙船以达到赛比赛目的的习俗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五、饾馨香饾馨香或“豆馅糕”在南方地区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

据说上古时代,饾馨香是一种赛前补充能量的重要食品,而现在,它已经成为端午节的一种文化遗产。

饾馨香由糯米粉和豆沙或蜜枣馅制成,然后放入模具,制成各种花色和形状。

饾馨香非常好吃,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

总之,端午节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精选)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精选)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精选)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庆祝和纪念,包括参加龙舟比赛、包粽子、挂艾草、佩戴五彩丝线等等。

下面,我们将一一介绍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1. 龙舟比赛:龙舟比赛是端午节最具特色和受欢迎的习俗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分成不同的队伍,划着装饰有龙头的长船,在江河湖海中比拼划桨的速度和技巧。

乘船者会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船身也被装饰得非常漂亮。

龙舟比赛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2. 包粽子: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人们会提前准备好糯米、糖、红枣、豆沙等各种馅料和粽叶,然后将其包裹成三角形或矩形。

包粽子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也是一项家庭团聚和传统技艺的体现。

包好的粽子可以蒸煮或煮熟后食用,其口感香甜可口,成为人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美食。

3. 挂艾草:在端午节,人们还会挂艾草以驱邪避疫,以示祈福和祭祀先祖。

艾草是一种草本植物,被认为具有辟邪、祛病、驱虫的功效。

人们会将艾草捆绑成串,挂在门口或悬挂在家中的柱子、玄关等位置。

挂艾草不仅是一种保护家庭健康的信仰和习俗,也是一种装饰和喜庆的表达。

4. 佩戴五彩丝线:在端午节这天,人们还会佩戴五彩丝线,用以辟邪和祈福。

五彩丝线由五种不同颜色的丝线编织而成,每种颜色代表不同的寓意。

红色代表喜庆吉祥,黄色代表富贵平安,蓝色代表平安顺利,绿色代表健康长寿,白色代表纯洁祥和。

人们会将五彩丝线系在手腕上或佩戴在身上,以祈求吉祥平安的福运。

5. 观赛艇比赛:除了龙舟比赛,端午节期间还会举行赛艇比赛。

赛艇是一种桨式划船运动,与龙舟比赛相比,赛艇的船形更修长,划桨的动作更规范。

赛艇比赛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选手和观众的关注和参与,成为端午节期间的一大亮点和节目。

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样,每个地区和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习惯。

无论是参加龙舟比赛、包粽子、挂艾草,还是佩戴五彩丝线,这些习俗都是人们表达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统精神的追求。

端午节的文化风俗

端午节的文化风俗

端午节的文化风俗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其文化风俗丰富多样。

1. 赛龙舟: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通常在江河湖海等水域举行。

赛龙舟祈祷丰收和平安,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和牺牲。

2. 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粽子是用粳米、豆子、枣等馅料包裹在竹叶中,以粽子形状蒸煮而成。

吃粽子象征着驱邪避病、祈求平安健康。

3. 佩香囊:香囊是用香料、布料等材料制成的小袋,通常挂在颈间或挂在门窗上。

佩香囊可以驱邪避邪、祈求平安,同时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

4. 贴艾叶:端午节还有一项传统习俗是贴艾叶。

人们将艾叶捆成束或制成卷,贴在门窗上,相信能辟邪驱瘟,保家平安。

5. 赛百步蛇:一些地方会举办赛百步蛇的活动,参赛者将蛇藏在竹管中,比赛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蛇放出来,寓意驱除瘟疫。

6. 悬挂五色线:五色线是用五种不同颜色的丝线绳子编织而成,人们会将五色线绑在手腕上或挂在门窗上,以驱邪辟邪,祈求吉祥。

以上的文化风俗只是端午节习俗中的一部分,各地的端午节习俗还有一些地方特有的,如垒层屋、制作草人、舞龙舞狮等。

总的来说,端午节是一个庆祝丰收、祈求平安和健康的节日,人们通过各种传统活动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衡阳介绍作文

衡阳介绍作文

衡阳介绍作文
嘿嘿,你知道衡阳吗?那可是我的家乡哦!它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和好吃的东西。

哎呀,衡阳有很多著名的景点呢!比如南岳衡山,那可是中国五岳之一,非常壮观!还有石鼓书院,听说那里曾经是古代学生上学的地方,很有历史文化底蕴呢!对了对了,还有耒阳蔡伦竹海,那里的竹子可多了,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嘿呀,衡阳的美食也很不错哦!有衡山豆腐、耒阳坛子菜、常宁凉粉等等,每一种都很美味!我最喜欢吃衡山豆腐了,白白嫩嫩的,入口即化,真的很好吃!
哈哈,衡阳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呢!比如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会划龙舟、吃粽子;在中秋节的时候,我们会赏月、吃月饼。

这些活动都很有意义,也很有趣!
我爱我的家乡衡阳!它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欢迎大家来衡阳做客,感受这里的美丽和热情!。

2014中国.衡阳龙舟大赛(招商)20140330

2014中国.衡阳龙舟大赛(招商)20140330
活动时间:2014年4月19-30日 宣传周期:每日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8:00 环节内容:龙舟赛的基本信息 活动形式:制作专题花车一辆,游遍衡阳市城 区的主要街道
活动周期: 2014年5月14日 — 2014年6月2日上午10:00 活动方式:手机短信或微信 活动宣传:遍布城区社区的海报和大卖场、公园、会所的X架
项目支持费用:35万,回报包括: 一、价值50万的活动现场回报:
1、 享有本次活动“全程协单位”名义;
2014中国 衡阳龙舟大赛 全程协办单位费 用及回报(5个)
2、 活动的宣传印刷品、广告品、纪念品中印有全程支持单位的LOGO及名称;
3、 活动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等相关前期宣传仪式将邀请全程支持单位代表出席并就坐主席台, 安排主要新闻媒体对企业代表进行专访报道; 4、 享有在活动主背景板重要位置露出企业名称及LOGO的荣誉,并在比赛活动过程中由主持人 对企业进行口播宣传和鸣谢; 5、 邀请企业代表出任大赛评委及颁奖嘉宾;主办单位为全程支持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奖杯; 6、 邀请企业组织企业方阵30人,并在所属观礼台的背景板上露出企业名称及LOGO; 7、 赠比赛秩序册,成绩册内页各两页全色16开广告; 8、 赠赛区主要位置(主席台对面河堤或终点河堤)大型喷绘广告牌1幅;(尺寸30*8m) (5月30日—6月2日) 9、 赠现场印有全程支持单位贺词彩旗200幅;(发布时间:6月1、2日) 10、赠赛区主要路段显著跨街横幅10条;(发布时间:5月25日——6月2日) 11、赠空飘5个;(6月1、2日) 12、赠龙舟赛所有场次“起步”“龙门”上明显的协办企业标识,万众瞩目的焦点所在。
名(操作现场邀请公证处公证),取前5名,与此同时,在系统
中随机 抽取9名大奖。 5、在6月2日的颁奖仪式上,对相关参评对象进行颁奖。

湖南省衡阳市民风民俗

湖南省衡阳市民风民俗

一、传统节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旦”和“元日”。

为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节日年氛甚浓,礼仪繁多。

初一凌晨,各家竞先燃放炮竹“开财门”。

接着,男性穿戴整齐,由长者率领,举行“纳财”、“敬神”、“挂红”等仪式。

仪式结束后,各自回家向长辈拜年。

早饭后,仍由长辈率领,择吉方亲友家“出行”,或上祖茔“拜祖年”。

读书人喜在这天“发笔”,用红纸书写“元旦发笔,大吉大利”等吉语。

自初一至十五日,均为拜年时节,熟人初见面,互相抱拳祝福。

并且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女拜娘”之例规。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规定春节放假3天。

50年代后,“敬神”、“纳财”等习俗逐渐淡化,但拜年之风仍盛。

80年代,富有人家互请“春酒”,又开始兴盛起来。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之夜称上元之夜,曰“元夜”,亦称“元宵”。

旧俗,是夜张灯为戏,故亦谓之“灯节”。

新中国成立后,沿袭农历之元宵节,是日,舞龙舞狮达到高潮。

村中每户必进,燃烛鸣炮接灯,避邪趋吉,夜深始止。

元宵夜,阖家团坐,吃汤圆或元宵。

三月三农历三月上旬已日,为古代之节日。

民国19年,改阳历三月三日为修禊之辰,少数读书人有外出踏青、郊游、流觞、赋诗等雅事。

新中国成立后,“雅事”之举已不复见,人们仍在农历三月三日采集地菜煮鸡蛋进食,俗云:“三月三,地菜子煮鸡蛋”。

食之,可益身明目。

清明节节前3日或后7日,一姓子孙后人,咸临祖茔,祭奠、扫墓,然后回家吃祭祀饭。

旧时,一族一房置有祭祀田,多兴集体操办,只许男性人祠吃“清明酒”。

50年代后,祭祀田已不存在,多分户主办。

80年代,农村经济活跃,有的地方按户摊款,兴起集体扫墓、立碑之风。

90年代,此风愈演愈烈,清明时节,城乡人民一齐出动。

车塞于途,人拥于野,境内罗金桥、五马归槽、七里井等公墓山和烈士陵园,一时人满为患,间常造成交通和火警事故。

学校常在清明节前后,组织师生赴烈士陵园或抗战纪念塔等处献花圈,缅怀先烈,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日,称“端五”,又名“重五”、“端午”、“重午”,俗称蒲节。

衡阳民风民俗

衡阳民风民俗

衡阳民俗文化调查报告摘要:湖南省衡阳市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处于湖南省凹形面的轴带部分。

周围环绕着古老宕层形成断续环带的岭脊山地,内镶大面积白垩系和下第三系红层的红色丘陵台地,构成典型的盆地形势。

衡阳传统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地区,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衡阳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

衡阳还是一个多民族市,湖南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

包括衡阳人的生活特点,衡阳人的宗教信仰,衡阳人的居住民俗,衡阳人的季节特征,等衡阳人的各种文化特征。

关键词:水稻种植业;民族;龙狮舞;饮食;特色生活;文化。

衡阳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来精耕细作,衡阳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水稻集中在大河中下游,水源充足。

衡阳市除湘江之外,耒水、蒸水、洣水,三条大河,数十条小河,在衡阳境内汩汩流淌,润泽着衡阳大地,成就了衡阳“鱼米之乡”的美称。

衡阳市除湘江之外,耒水、蒸水、洣水,三条大河,数十条小河,在衡阳境内汩汩流淌,润泽着衡阳大地,成就了衡阳“鱼米之乡”的美称。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天然条件稻米是湖南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所产稻米占中国稻米总产量的很大部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家,而湖南是中国的生产大省,衡阳则是湖南的生产大市。

衡阳人民很多年前就已经习惯了一日三餐,早餐是面粉类食物,中餐和晚餐则是一米饭为主。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衡阳人民也在与时俱进,生活也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不但有一日三餐,同时到了晚上也会去吃夜宵。

感受生活的美好。

正月初一早上必吃油煎糍粑,邻里拜年,初二出嫁女儿回娘家拜年,初五破五,十五元宵节做汤圆食之。

三月三荠菜煮鸡蛋。

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插艾蒿另有艾蒿煮水沐浴等,女婿送粽子至岳家。

邵东还有称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也有包粽子一俗,但不似小端午风行。

六月早稻收割。

七月初七有乞巧小孩子拜乡间小桥为亲娘者,谓之桥亲娘,传如此小孩能茁壮成长。

七月初十左右开始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为端午节。

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传统,下面将介绍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习俗。

一、吃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粽子是用糯米加上各种馅料包扎而成的一种传统食品。

具体的包扎和馅料因地域和习俗而有所不同,各地有豆沙、红枣、肉、蛋黄等不同口味的粽子。

吃粽子的习俗起源久远,据说最早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古代诗人屈原。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忙着包粽子,一家人一起团结合作,亲手包制美味的粽子,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二、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又一重要习俗。

传说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为了避免鱼虾伤及屈原的身体,纷纷划船寻找他的遗体,并撒下米粽以引鱼虾吃掉米粽而保护屈原。

后来,人们慢慢将划船寻找屈原的活动发展成了赛龙舟的传统习俗,也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

赛龙舟时,船上划手协调配合,使船稳而行进迅速,又有人敲击鼓声以配合。

这场激烈有趣的比赛,吸引了无数民众的观看和参与,成为端午节的一大特色。

三、挂艾草和蒿草在端午节,人们还会挂艾草和蒿草。

根据传统,人们将艾草系成一束,挂在门上或者屋檐下,以驱邪避邪。

艾草和蒿草有消阴毒、驱邪辟瘟的作用,在端午节这一天使用,有保平安、祈福的寓意。

四、佩香囊佩香囊是端午节习俗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香囊一般为布制,里面填充着花草、香料等,然后佩戴在身上。

这一习俗源自古代的驱邪避魔的方法,人们相信佩戴香囊可以保平安,避邪祈福。

现代人们也常将香囊作为一种装饰品,佩戴在身上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五、祭祖在端午节这一天,很多人还会进行祭祖活动。

这是一种传统仪式,人们会将祖先的牌位摆放在庄严的祭坛上,向祖先们献上祭品,祈求祖先保佑整个家族平安、幸福。

祭祖是一种弘扬家族文化、继承中华传统的方式,也是中华民族对祖先的一种缅怀和敬意。

以上只是一些和端午节相关的习俗,地区和家庭的习俗可能会有所不同。

端午节是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它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人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时刻。

家乡的名片湖南衡阳作文

家乡的名片湖南衡阳作文

家乡的名片湖南衡阳作文嘿,朋友!今天我要和你唠唠我的家乡,湖南衡阳。

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地方,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

衡阳的山山水水那叫一个美!你知道南岳衡山不?那可是个大名鼎鼎的地方!它就像一个巨人,屹立在衡阳的大地上。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就像给大山披上了一件绿色的披风。

山间的小溪水清澈见底,“哗哗”地流淌着,仿佛在唱着欢快的歌儿。

我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爬山,一路上嘻嘻哈哈,别提多开心啦!我们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一边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里那叫一个舒坦!难道你不想来感受一下吗?衡阳的美食也是一绝!说到这,我都要流口水啦!那香香脆脆的衡阳鱼粉,光是闻着味儿就能让人走不动道儿。

一口下去,爽滑的米粉加上鲜嫩的鱼肉,那滋味儿,简直绝了!还有那金黄酥脆的炸油粑,咬一口,“嘎吱”作响,满嘴留香。

每次路过卖油粑的小摊,我都会缠着妈妈给我买几个解解馋。

难道你能忍住不尝尝?再说说我们衡阳的人吧!那可都是热心肠。

有一次,我在路上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擦破了皮。

一位路过的阿姨赶紧跑过来,把我扶起来,帮我拍掉身上的尘土,还关切地问我:“孩子,疼不疼啊?”然后她带我去附近的药店买了创可贴,帮我贴上。

那一刻,我心里暖暖的。

这样温暖的事儿在衡阳可不少见,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你说,这样的家乡能不让人喜欢吗?还有我们衡阳的风俗文化,那也是丰富多彩。

每年春节,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舞龙舞狮的队伍走街串巷,那威风凛凛的样子,真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

到了端午节,大家又一起包粽子,赛龙舟。

那激烈的比赛场面,看得人热血沸腾。

这不就像我们衡阳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写照吗?总之,衡阳就是我的骄傲!这里有美丽的风景,有诱人的美食,有善良的人们,还有独特的风俗文化。

它就像一个温暖的怀抱,让我感到无比幸福和安心。

我相信,只要你来过衡阳,就一定会爱上它!。

推荐家乡的美食作文,300字衡阳粽子

推荐家乡的美食作文,300字衡阳粽子

推荐家乡的美食作文,300字衡阳粽子英文版:Hengyang Zongzi: A Delicious Heritage of Our HomelandWhen it comes to the cuisine of Hengyang, the famous Hengyang Zongzi is something that I cannot fail to mention. This is not just a delicious dish, but also a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of our hometown.Hengyang Zongzi is renowned for its unique production techniques and abundant fillings. Selecting top-quality glutinous rice, after soaking, washing, steaming, and other meticulous steps, ensures that the zongzi has a soft and tender texture, yet maintains its chewiness. In terms of fillings, Hengyang Zongzi is innovative, offering a variety of options such as red beans, salted egg yolks, and pork, satisfying the tastes of different people.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families in Hengyang gather together to make zongzi. This is not just a custom, but also a symbol of unity. Sitting around, chatting while wrapping zongzi, the joy and laughter make the zongzi even more delicious.Hengyang Zongzi is not just a dish; it is a pride of our Hengyang people. It carries our nostalgia for home, respect for tradition, and love for delicious food. Wherever you go, the familiar taste of Hengyang Zongzi will always evoke memories and leave you wanting more.中文版:说到衡阳的美食,我不得不提到的就是那著名的衡阳粽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衡阳端午节习俗摘要:本篇论文主要主要探究家乡衡阳人民认同的端午节起源,自己的亲身体会为依据阐述家乡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

探索家乡衡阳端午节习俗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以及在空间上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习俗。

关键词:端午节衡阳习俗1. 端午节的起源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端午节的第一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而我们衡阳人民一致比较认同的端午节起源则是: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

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

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

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

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

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

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

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赛龙舟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对于这个龙舟赛我们很都很熟悉。

近几年这在我们常宁市体现的更加明显。

依稀记得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

由我们市政府主办的其他民间组织踊跃参加的沿着家乡的宜水河举办龙舟比赛,每到这一天,河岸两旁都聚集好多人,大人小孩在旁边热热闹闹。

他们在为龙舟比赛加油,来自不同的镇组成的代表团在互相竞争,哪三个小组最先到达终点就分别被评为冠军、亚军、季军、等荣誉。

还会获得丰厚的礼品。

当然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习俗,在我们湖南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的凤凰人民也会举行赛龙舟。

凤凰古城的端午赛龙舟一般是举行三天,这是一年中凤凰古城最隆重和最热闹的事情,那时凤凰四里八乡的人们都会扶老携幼前来观看这一盛举。

以前如果赛舟胜利的话都会上岸之后受到队友的隆重欢迎,那欢愉的场面和激动的情绪会感染到所有在场的人,只是后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却被政府禁止了。

龙舟虽然不大,但是打造却是十分讲究,一般都会选择上好的材料,船的形装如龙--扁长、轻巧、两头要翘、无桨桩。

那时赛龙舟都是自己准备的船,而且都是两条船绑在一起当一只赛船。

比赛时,只见锣鼓手坐在龙舟前端,一声声号子,一锤锤鼓点,有板有眼,时急时舒。

桡手们听令而动,挥桡划桨;招子手稳立舟尾,眼观八方,把舵定航,一副胜券在握的智者风范。

熟悉的人们,远远地听着那鼓点的节奏,便知赛事的进展。

“咚咚咚咚锵”,那是江上闲游。

“咚咚锵,咚咚锵”,便是初赛小试锋芒。

如果听那锣鼓点子“咚锵、咚锵、咚锵”越来越急促,和着那两岸呐喊震天撼地,定是决赛进入最后的冲刺。

决赛是划龙舟最为激烈的时刻,当紧密的锣鼓一敲响,两条龙舟劈江斩浪,直飞虹桥目标……两岸数万观众,心都悬起,呐喊声,欢呼声响成一片,震天动地。

这样的龙舟盛况也曾打动过南宋诗人陆游,他曾为此赋诗:“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

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

”吊脚楼的一个特殊的作用,那就是五月初五时观看龙舟赛。

到了那天,桥上,河边,人山人海,擂鼓震天,一片欢腾。

随着一声清脆的铜锣声,呐喊声,吆喝声同时响成一片。

人在欢腾,水在叫喊,被挤在身后的人则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左看右看,看到得只是一个个后脑勺,不由得唉声叹气,深感遗憾。

而此时,站在吊脚楼上的人们也正兴致勃勃地为赛者呐喊助威,只不过他们不用受拥挤之苦,而且更能把赛况看的一清二楚,更能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那紧张与兴奋的气氛,恨不得自己能跳到船上去一展身手。

在此时此景,吊脚楼好像与沱江水已融为一体,共享着它的快乐与欢腾。

端午节凤凰人都还会喝雄黄酒,吃粽子的习俗。

据说喝雄黄酒可以趋毒,小孩子不能喝也会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也示趋毒。

送粽子的习惯就是6的倍数,这样表示吉祥!3.包粽子吃粽子每到端午节前,家家户户都会买来2至3斤糯米,在里面放入碱、红枣或绿豆,扯上几根麻绳,拿上几张小椅子,大家一起坐在家门口包粽子。

这个时候,那些手艺好,包出的粽子有棱有角的姑娘、大婶总会得到街坊邻居的一番夸讲,而不会包粽子的就会躲在一旁观看、学习,准备等到来年的端午节来一显身手。

粽子包好煮熟后,在端午节这天,每家每户都会把自家的粽子送给街坊邻居们品尝,自家包的粽子一般自家都吃不到,吃的都是别人家送来的粽子,而且吃起来也显得格外香。

现在的粽子品种多起来,购买起来也方便,包粽子习俗也在慢慢失传,大家都更加怀念儿时的香粽。

4.“五子登科”对于赛龙舟和包粽子可能在南方地区是比较普遍的习俗,但是有一样习俗在我们家乡是比较特别的,那就是“五子登科”,这个特别是对于这一年刚结婚的小伙子来说的,对于这一年刚结婚的下伙子他们无论在哪都要回家,他们要带着含有“子”字的物品来丈母娘家,而且至少是五种,比如说我们常见的就有桃子、李子、粽子等等还有“子”字的东西.然后丈母娘会把女婿拿过来的这些东西分发给左邻右舍。

然后女儿女婿配着爸爸妈妈在女方家吃饭,这种其乐融融的局面也是家人团聚的佳节。

5.悬艾叶菖蒲,佩香囊,做咸鸭蛋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现在的长沙市民至今还保留着用艾叶给小孩洗澡,以驱瘟祛毒的习俗。

记得很清晰的时候小时候奶奶每当在端午节时都会到野外采好多艾草,在有门的地方每个门都悬挂一把,奶奶说艾草具有避邪的效果。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自己动手做咸鸭蛋也是在端午节前经常看到的。

大人把买回来的新鲜鸭蛋先用盐水泡上一段时间,再在上面敷上黄泥巴,等到端午节这天拿出来食用时,那种蛋黄被腌得金黄金黄、往外流油的咸鸭蛋最受欢迎。

不过蛋黄好的咸鸭蛋一般蛋白比较咸,我们经常是将蛋黄一个个悄悄吃掉,剩下的蛋白部分就成为了生性节俭的父母们的专利了。

6.衡阳几个县级市的端午节特殊习俗6.1祁东官家嘴:准女婿送蒲扇,丈母娘回鸡蛋在祁东官家嘴,端午节,晚辈要提着粽子走亲戚,俗称“送节”,但主要走至亲,即儿子给父母送节、女婿给岳父母送节,当然也包括暂未结婚的准女婿。

如果不送,则被视为无礼。

准女婿也称毛脚女婿,第一次“送节”上门主要带几样:4斤肉,一只鸭,一对蒲扇,几百个粽子。

送蒲扇,是因为端午之后,天气热、蒲扇可以派上用场(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流行送电风扇了);至于粽子,客气点的晚辈会送300—400只以上。

回礼也很特别,按照一个粽子一个鸡蛋的比例回,还会赠送衣物。

6.2衡东珍珠乡北冲村:很少吃粽子,端午当天被视为“大恶日”端午节,家里中餐会吃黄糖炒红烧肉,做法就是将黄糖捣碎,和着红烧肉一起炒,很甜很香。

菜里面会放很多蒜子,说是可以驱毒,节日当天,父母还会允许孩子喝一点米酒,酒里面放了雄黄,此酒可用来治脚气和蚊蝇叮咬的外伤。

母亲说,端午当天被视为“大恶日”,家家户户必须吃黄糖和雄黄来辟邪,大门口还要悬挂菖蒲和青藤。

我的家离清代状元彭浚故居只有一墙之隔,记忆里,这一带因为没有大江大河,所以不赛龙舟,也很少吃粽子。

6.3耒阳哲桥:准女婿要给村里人送包子端午这天,屋子的角落里会到处放着朱砂、雄黄,家附近的水井里也要放,用以驱邪,保佑家里的孩子不生病。

而制草药和茶的材料如果在这天的正午12点去采,不仅味道更好,药效也会更强。

已经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带上粽子和肉,而准女婿则要挑包子去女方家,但是女方的家人不能吃,而是用以送给村子里的人,村子有多少人,就要送多少包子。

家家户户的小孩都会戴用菖蒲做成项链,用以辟邪驱蚊\7.结语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衡阳是一个文化习俗特别多的一个地方,而端午节更是特别突出,衡阳人民也很重视这个节日。

希望家乡人民继续延续并发展这个节日的文化。

让它世代相传。

扩大其影响力。

成为一种深厚的文化品牌。

家乡衡阳端午节习俗姓名:刘艳学号:1026001013专业:2010级地理科学指导老师:秦明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