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环境高校德育环境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环境与高校德育环境建设

[摘要] 高校德育环境是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绕在大学生周围,影响其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与因素的总和。不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讲,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相比,在其环境建设上,学校环境的建设具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性和可控制性。因此,高校德育环境的建设,应重点放在学校环境的建设上。

[关键词] 学校环境;高校德育;德育环境建设

一、高校德育环境

高校德育环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系统,既包括高校德育的外部环境(即社会环境),又包括高校的内部环境(即学校环境);既包括校园建筑等硬环境,也包括精神文化等软环境,它通过具体的环境设施、氛围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对做好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优良的环境是搞好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前提,环境是德育活动的现实基础。高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原则、过程、方法等,都是现实环境实际情况的正确反映,而非德育工作者的主观想象;同时。环境也为德育工作提供活动空间,任何德育工作都要在一定的物质、文化环境中进行,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证明,环境是制约德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优化高校德育环境,是搞好高校德育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另一方面,优良的环境是增强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德育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环境的优劣首先影响学校德育工作主体的积极

性。德育工作主体的积橱陸是增强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动力。学校德育的目标定位、工作机制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德育主体的工作积极性;其次,环境的优劣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新时期,高校德育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着种种复杂情况。积极健康向上的环境因素能催人奋发向上,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而消极的环境则使人消极颓废,情趣低劣。环境既是有形的教育力量,又是一种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感染力量。它能影响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

二、高校德育的学校环境

高校德育的学校环境是指学校的校园、教职工、教育内容、校园文化、校风、教风等等。主包括校园物质环境,如学校自然地理位置、空间构造、校容校貌、基础设施、教学设施、人文景观等;校园文化环境,如校园文化活动的设施、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等文化氛围;校园人际环境,如学校中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宏观的社会环境对人们思想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一般是通过微观环境实现的。而在微观环境中,尤其是学校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在高等学校表现尤为突出。不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讲,校环境与社会环境相比,在其环境建设上,学校环境的建设具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性和可控制性。所以,高校德育环境的建设,应重点放在学校环境的建设上。学

校的主要职能就是利用一定的教育设施和选定的环境来教育学生,使之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它特有的社会职能和优势条件决定了它对于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培育负有特殊的职责,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校园环境作为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校园物质环境,是指校园内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的一

切物质条件的总和。包括学校的自然地理环境、校容校貌、校园规划布局、校内景观绿化、各类建筑雕塑等方面的状况,校园物质环境既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又是精神环境中各种因素的载体。学校的德育不能离开特定的校园环境而进行。学校的师生员工是校园环境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校园环境的创造者,又是校园环境的审美者和享受者。校园环境,如果能够匠心独运地按照有利于育人的要求,遵循德育规律加以精心设计构造,就会赋予其生命的

灵性,丰富人文底蕴和自然和谐的美感。身处这样的环境。不仅有利于控制情绪、调适行为、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还可以启迪智慧,激发灵感,使学生的精神生活时时感到美的升华。校园文化环境从广义上讲,是指师生员工在学校教学、工作、学习过程中共同形成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这里是指狭义的校园文化环境,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学校这个空间范围内所逐渐形成的

精神文化形态。它属于学校环境的软件部分,具体包括教风、学风、校风、制度、文化氛围、文化活动等。其中树立优良的校风是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的核心内容。校风是校园文化的本质表现,是

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形成的,具有办学特色的关系、全局性的、稳定性的精神力量和行为作风,是学校管理和办学水平的集中表现,校园人际环境,是指由校园人际关系构成的人际氛围。校园人际关系主要是指教职工与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核心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校园人际环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影响集中表现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人际氛围。当然,随着环境的发展变化,现代社会还出现了虚拟环境。这也是构成高校德育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虚拟环境又称虚拟世界,就是指人们用计算机控制的输入一输出装置,进行交往、互动的一种场景或经验,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维度,人们可以在这里把信息传来移去,可以用电子的方式表现实际的物质存在,也可以表现那些可能和想象出来的世界。它对正在成长且接受新生事物快的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也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课题。

三、加强学校环境建设——高校德育建设的重点

(一)创造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

德育学界有一种较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时空和个性的合成过程,是以社会的文化传递为外部条件而逐步形成的,而外部条件文化的传递,主要包括传统、习俗、教育、传媒乃至日常生活等时空环境,大学校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大学校园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大学德育环境的时空,即学生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养成的时空,它在整个大学德育环境体系中,发挥着导向、凝聚、激励、协调、美育等功能,对学生形成

良好品德最具影响力。首先,要寓德育思想于校园规划建筑设计之中,整体渲染和突出校园基本建设的育人功能,其次,要科学布局学校建筑,充分体现大学的文化氛围,达到一种导向、调适效用。再次,注重文化品位,建立主题性的人文景观。要根据本校培养目标#办学历史和传统以及校园整体规划,突出地域特色和个性特点,以此对

受教育者进行校史教育和校风。传统方面的教育熏陶,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最后,要精心营造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按照“园中校,校中园”的建设思想,努力把大学校园建设成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园林式校园。

(二)活跃校园,创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反应其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具有校园特色的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一所高校维系团结、继承传统的精神力量。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传统、作风的综合体现,客观的创造了一种育人的环境氛围,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情操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其它环境无法代替的功能作用。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措施。校园文化的建设应以蕴涵高品位的先进文化为己任,使校园成为先进文化建设、交流的空间。高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大学生各种文艺、文体和科技活动,社团活动,学马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小组活动等,在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作为主体,必然与学校各级组织、各个部门、各个团体之间发生多种联系,这种联系既沟通了信息,又有利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