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环境高校德育环境建设

合集下载

有效建设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

有效建设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

有效建设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建设一个有效的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良好的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

下面我来谈一谈该如何建设这样的育人环境。

首先,学校应该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学校应该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学校不仅要加强对于违法行为的预防和打击,还要注意加强对于学生间关系的管理,遏制欺凌和暴力行为的发生。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供帮助。

教师可以通过班会、课外活动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亲近感。

第三,学校应该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在孩子的道德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定期进行家长会议,交流孩子的学习和行为情况,互相配合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学校还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来,增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第四,学校应该设置完善的德育教育课程。

学校要关注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培养,开设针对性的德育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例如,在语文、历史等课程中,可以穿插一些有关道德和民族精神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人物和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和奖励。

在学生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感时,学校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建设一个有效的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加强师生和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设置完善的德育教育课程,并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和奖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浅谈在高校德育环境建设中促成学生积极行动

浅谈在高校德育环境建设中促成学生积极行动

环 境 、 济环 境 、 经 文化 环境 、 信息 环境 、 家庭 环境 、 区环境 、 社 校 园环境等 。
正像科尔伯格 在强调学校 教育环境在 德育 中的重要性
时 指 出 的那 样 :充 满 正 义 的 学 校 是 培 养 学 生 道 德 正 义 感 的 “
先决条件 。”学校德育环境 是学生成 长的主要生 活空间之
积极 实施课程 改革 , 是创设教学情境 , 让学生参 与德育 实践 的重要 内容 。在德育课堂教学 中, 教师作为 主导 , 要在
33 必须 遵 循 教 育 无 痕 的原 则 .
“ 字上下工夫 , 采用 启发 式 、 导” 应 讨论式 、 分组学 习、 自主选
项、 调查研 究 、 验交流等生 动丰富 的多种教学方式 , 经 给学
一,Βιβλιοθήκη 学 生的心理活动 和行 为变化与学校里 德育环境 有密切
关 系。从学校道德教育 的角度来 看 , 学校德育环境就是学生
的道德认识 、 道德情 感 、 道德行 为赖 以形成 的“ 心理场” 。 苏霍姆林斯 基也指 出: 校园里应该 充满鲜 明的 、有道 “ 德 的气 氛 , 而这种气 氛使人相信 , 尚的道德情操会 成为 主 高 流 。在有许 多鲜 明的道德行 为的地 方 , 善才会作 为消灭恶 的
育教育 的过程 , 是人类潜能 的发掘过程之一 , 德育 也就 因而
教育要遵循着 自然 的次序 , 顺应人 的 自然本性 , 这样 才能使
学 生 能 在 成 长 的各 个 阶段 中获 得 充分 的发 展 。
其次 , 德育教育不是 在空地上 建造什么 , 而是首先 要承 认和正视 人们 原有 的思想观念 、 理状态 , 心 承认各种不 同思 想道德观 点的差异 , 然后 由较低层 次向较高层 次逐步递进 ,

论德育教育与校园环境优化

论德育教育与校园环境优化

论德育教育与校园环境优化【摘要】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着全民素质,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未来,因此德育工作是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

如何适应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需要,优化校园环境,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德育教育;环境优化;校园环境德育环境是指对德育活动和德育对象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发生作用的一切客观因素的总和。

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是一部立体、多彩的教科书,它对儿童个体情感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行为的形成,都有着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重要作用。

因此,德育环境是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必要条件。

一、校园物质环境的优化这是校园文化中的实体部分,包括学校的各种建筑群,学校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学术报告厅,操场、广场、草地、树木,各种墙报、宣传栏、阅报栏,学校的校徽、纪念章以及各种象征物等。

首先,挖掘放大,突显校园物质环境中的养正元素。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力图使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校园物质文化的具体形态向我们展示出,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的学校,往往具有不同形态的物质文化,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因此,校园中各种物化的东西都能体现出学校独有的个性和精神,都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向上的动力,学校可以借助其有利的地域优势,就地取材,并将其挖掘放大。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从环境建设方面入手,让师生沉浸在浓郁的养正文化氛围中。

其次,化实为虚,提升校园物质环境的涵养价值。

校园物质环境文化不仅仅体现在优美的学校建筑、雕塑和喷泉、花草树木等外在的物质建设。

我们说,只有将校园的物质环境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相结合,深入到教育活动的每一日,这样的校园物质文化,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才能找到理想的归宿。

否则,一条腿走路,必将行而不远,成为学校的一个“花瓶”。

二、校园精神环境的优化首先,彰显校训。

创建绿色学校德育活动实施方案

创建绿色学校德育活动实施方案

创建绿色学校德育活动实施方案绿色学校是指以环保、健康、循环利用等为理念,通过教育活动、制度管理等各方面的努力,实现全校环境、管理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创建绿色学校是当前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了更好地实施绿色学校德育活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尤为重要。

一、德育目标创建绿色学校德育活动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引导他们养成珍爱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

通过德育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中激发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形成自觉遵守道义规范、主动参与环保实践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内容1. 环境教育课程设置: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增加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相关课程,通过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

2. 绿色校园建设:推动学校节能减排工作,提倡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概念,打造绿色校园示范。

3. 环保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校园环保日、植树节、清洁行动等各类环保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4. 环保意识培养:通过举办环保知识竞赛、讲座、展览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环保知识的了解,激发其保护环境的决心。

三、实施步骤1. 制定德育活动计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德育目标和活动内容,制定全年度的绿色学校德育活动计划。

2. 资源准备:确定活动所需物资、人力等资源,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3. 宣传动员:通过校园广播、海报、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活动内容,动员全校学生参与。

4. 活动实施:按照活动计划,组织统一安排德育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5. 成果评估:活动结束后,对活动的成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经验借鉴。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可以促进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同时为建设绿色学校、打造绿色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希望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共同营造和谐美丽的校园环境,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愿我们的学校成为绿色学校,让我们的德育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高校德育环境的作用机制分析与构建

高校德育环境的作用机制分析与构建

高校德育环境的作用机制分析与构建高校的德育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几年,我国高校的德育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发挥的作用也不断显现出来。

社会上普遍认识到,高校德育环境的作用在促进大学生积极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有利于大学生建立自护力和应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本文首先从德育环境的概念、特征及其作用机制入手,对德育环境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探讨;其次,从建设与构建德育环境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建设德育环境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方法,并且指出了构建积极健康的德育环境的有效路径。

一、德育环境的概念、特征及其作用机制1、概念德育环境是指以德育为原则和目标的人文环境,是指社会的文化氛围、学校的组织结构、教学实践和文化教育活动等,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德育,有利于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的环境。

2、特征德育环境具有可靠性、重视学生发展、尊重自我、宽容接受等特征;具有把注意力聚焦到学生发展成长上来,及时为学生调节学习压力,发挥德育环境的作用等特点。

3、作用机制大学德育环境的成立,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自身素质和应对能力等作用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1)调节学习行为机制:学习行为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以德育环境为基础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2)培养真实情感机制:良好的德育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健康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学会爱惜时光,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的真实情感,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3)推动发展机制:德育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护能力,建立应对能力,激发学生发展潜力,从而发挥德育环境的作用,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建设与构建德育环境的措施1、共同认识德育的重要性首先,学校领导、老师、家长以及学生本身都要共同认识德育的重要性,共同努力建设高校的德育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从而形成积极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

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高校德育环境建设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是多方面的。

首先,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理论依据是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大学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其次,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

另外,要求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实践基础是要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开展有益的文化活动等。

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是多方面的,要求高校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开展有益的文化活动,以期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有效建设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

有效建设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

有效建设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校和家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

学校承担着培养学生成为有德有才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对于孩子的德育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在学校和家庭营造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已成为加强德育工作的关键。

建设学校社会的育人环境需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校是一个集体,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的一部分。

为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学校应该营造民主、平等、宽容、互助的交往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互学习、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学校要加强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起家校合作共育的机制,使学校和家庭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呵护孩子的成长。

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习惯是人一生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它对个体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和课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规律作息时间、勤奋努力学习、节约资源、守纪律等。

学校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按时上课、遵守秩序、尊重师长、团结友爱等。

家庭则要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让孩子养成阅读、写作、运动等好习惯,家长可以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他们正确的看待人生、学会自我管理。

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自觉地承担起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一种内在意识和行动准则。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动态,关心社会弱势群体,激发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责任感。

家庭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家长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例如:教育孩子关心弱势群体、让孩子参与家庭公益活动等。

2024年中学校园环境建设实施方案

2024年中学校园环境建设实施方案

2024年中学校园环境建设实施方案1、背景和目标作为一个优质的教育机构,我们致力于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宜居、美丽的学习生活空间。

2024年,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校园环境建设实施方案,旨在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2、改善校园绿化为了打造一个美丽的校园,我们计划实施一系列绿化项目。

首先,我们将增加校园内的花草树木种植,并注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的植物。

其次,我们计划修建一个阳光房,用于栽培花卉和绿植。

此外,我们还将设立一个绿色垃圾分类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3、改善学生食堂学生食堂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提升学生饮食环境,我们计划改善学生食堂的设施和服务。

首先,我们将购置新的餐桌和椅子,以提供更加舒适的就餐体验。

其次,我们将引进新的烹饪设备,提高菜品的质量和口感。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堂的餐品健康安全。

4、改善学生宿舍条件学生宿舍是学生们休息和学习的场所,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改善学生宿舍的条件,我们计划进行一系列的改造和升级。

首先,我们将增加宿舍的教育设施,例如购置书籍、电脑和学习桌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其次,我们将改善宿舍的卫生条件,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宿舍的卫生安全。

5、改善体育设施体育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计划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

首先,我们计划对操场进行改造和升级,增加跑道、足球场和篮球场等设施。

其次,我们将购置新的体育器材,如乒乓球桌、羽毛球网等,提供更多元化的体育活动。

同时,我们还将组织体育俱乐部和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6、改善校园安全设施学校安全是学生和教职员工的重要关注点。

为了提高学校的安全性,我们计划加强校园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首先,我们将增加CCTV 监控摄像头的数量和范围,提高校园监控系统的覆盖率。

其次,我们将加强校园巡逻队的巡逻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学校的安全。

试论加强新时期高校德育环境建设

试论加强新时期高校德育环境建设
(三)纵向一致原则。由于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
。收 期〕 06一 03 〔 稿日 加 04一 t作者简介〕 房秀全(196 一 , 蒙古族, 5 ) 男, 内蒙古科左中旗人, 内蒙古民 族大学副教授, 法学硕士, 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道
德教育研究。
89
与发展是一个过程, 具有长期性、 渐进性、 无止境性
育因素的无系统性、 不协调性, 这种不系统、 不协调
往往导致各种德育影响的相互— 大学生产生 思想混乱, 导致负效应。因此, 必须协调各种德育环 境因素, 使社会环境、 校园环境、 家庭环境、 媒体舆论 环境等各种环境因素密切配合, 加强相互沟通, 协调 一致, 形成一种具有影响的整合力。
马克思曾经指出:“ 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也创
造 ” 伍 在德育过程中, 人。 9 J l ) ( 2 环境与人的关系是辩
证的关系。 一方面, 人生活在环境中, 一刻也离不开 环境的影响,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始终受到 环境的制约、 感染和熏陶, 因此环境创造人、 决定人。 另一方面, 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的同时并不是消极 的、 被动的, 而是积极的、 能动的。 人不仅对不同的 环境的影响感受不同, 就是在同一环境的影响下, 不 同的 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人可以选择环境, 也可 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环境、 创造环境。这种人与环 境的辩证关系, 是我们建设德育环境的理论支撑。 高校德育环境建设有两种含义:其一指高校现 有环境的利用, 即赋予高校现有的物质环境和精神 环境以 德育的意义, 如有些高校给教学楼、 图书馆冠 以“ 园丁楼”“ 、创新楼”“ 、博学楼” 等意义深远的楼 名, 使之具有激励学生奋发学习、自 强不息的功能。 其二指高校德育环境的创建, 特别是校园文化的创 建, 如在各地高校中普遍开展的文明校园建设活动 等。 那么, 在新的历史时期, 如何加强高校德育环境 建设呢? 笔者认为, 首先要明确加强高校德育环境 建设的 原则, 其次要研究探索加强高校德育环境建 设的途径, 再次要营造有利于加强高校德育环境建 设的良 好工作氛围。

德育原理,讲义第十一章 德育环境 - 用于合并

德育原理,讲义第十一章 德育环境 - 用于合并

第十一章德育环境第一节德育环境概述一、德育环境的特点(一)普遍性从时间上看,个体生命的全部历程均处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下,因而,个体的道德成长也“时时”受到社会环境的左右。

从空间上看,社会环境通过其不同层次的组成要素,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无处不在的。

(二)建构性第一,德育主体对于德育环境的选择性。

(孟母三迁)第二,德育主体对于德育环境的建设性。

(三)历史性第一,历史累积性。

第二,历史及程序。

第三,历史发展性。

(四)价值性从社会环境的角度看,社会环境在形成的过程中就包含了诸多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

从社会环境与学校德育的联系来看,德育工作者选择或运用某些特定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看中的即为其所蕴含的价值导向。

二、德育环境的类型(一)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生产技术、社会结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潮流与社会心理等中观环境:社区、各种青少年组织、大众传媒等微观环境:家庭、学校、班级、同伴群体(二)正面环境与负面环境(三)显性环境与隐性环境显性环境指的是那些对于学校德育和个体品德成长有直接影响、同时为人们所意识和应用的社会环境。

隐性环境指那些虽然对于学校德育和个体品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并未为人们所意识的一些社会环境。

(四)校外环境与校内环境三、德育环境的作用(一)德育环境对于个体道德的作用1、导向作用德育环境为个体提供了一整套道德规范体系,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应该如何作”,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2、示范作用个体的道德可以通过学习、模范环境中的道德行为而实现成长。

3、资源供给作用一方面,学校德育的特定环境可以进行一定的转化,成为个体道德发展的资源,如社区可以转化为个体道德发展的实践基地。

另一方面,德育环境本身就内含学生道德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可以供学生直接使用,如图书馆中的图书等等。

(二)德育环境对于学校德育的作用1、指导作用德育环境以硬性的方式为学校德育活动指定基本的方向或者路径。

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实践探索

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实践探索

2 软环 境 建设 高校 德育 的软环 境 是指那 些在 德育 过程 中含 有影 响大 学生 的思想 品德 形
成 与发 展 的 各种 精 神及 制 度及 其 相 互关 系 的 总和 , 主要 包括 人 际环 境 建 设、 制 度 环 境 建 设 、 心理 环 境 建 设 等 。 2 1人 际环 境建 设 . 诺尔特 指 出 :如 果孩 子生 活在批 评里 , 将学 会谴 责 : “ 他 如果孩 子 生活在 敌 意 里, 他将 学会暴 力 : 果孩子 生 活在 嘲讽 里, 如 他将学 会 害羞 : 如果孩 子 生活在 羞 耻里 , 他将 学 到罪恶 感 。如 果孩 子 生活 在鼓 励里 , 将学会 自信 : 他 如果孩 子 生 活在 赞美 中, 他将 学会 欣赏 : 果孩 子生 活在 公平 里, 如 他将学 会 处事公 正 : 如
的 巨大 的 力 量 。
我 们竭 力要使 孩 子所看 到 的每一 幅 画, 到 的每 一句话 , 读 都能 启发他 去联 系 自 己和 同学 。我 们努 力 做 到, 学校 的墙壁 也 说话 ” 使 。说 明校 园环 境 美化 对 学 生 品德 影 响 的重 要 性 。 校 容校 貌 是一 所 学 校外 部 形态 、整体 面 貌 的综 合 表现 。一个 学校 的校 容 校貌 、校 内各种建 筑 及设 施等 物 质实 体 的构成 空 间, 它的造 型 和设 计 体现 了一 定的价 值 目标和 审美 意 向, 同时也 体现 了学 校领 导 的治校 思想 。因此 , 学 校 要 围绕育 人这 一根 本 目的, 把环 境学 和教 育学 的基 本原 理结合 起 来, 充分运 用 美学 、建筑 学等各 种学 科 知识, 心设 计, 理布局 , 潜 合 精心 雕琢 , 努力使 每 一 幢楼 、 每一 条 路 、每 一 棵树 、每 一 片 绿茵 都 能 寄情 含 意 : 正 做 到 “ 一 真 无 物 无 景 、无 ~ 景无 物 ”从 而体 现校 园环 境 的熏 陶作 用和 潜移 默化 的力量 , , 充 分 释放 出校 园 环境 这一 教 育因 素 的能量 。学校在 校 园环 境具 体 的建 设 中, 要 体 现学 校 自身 的文 化特 点 , 如在 校 区 因地制 宜 地建 立主 题雕 塑 、碑刻 、悬 挂 本 校 的校 训、办 学 目标 等标 语 口号 或伟 人 肖像 、名 言警 句等 , 既可 陶冶 性 这 情 , 给 人 以美 的享 受, 又 使整 个校 园充满 浓 厚 的文 化特 色 和教 育氛 围。 1 2 加 强 高校 各种 基础 设 施建 设 。 . 校 园基础 设施 主要 是指 学校 系 统得正 常运 行 的基本 设施 条件 。在 德育 实 施 的各 环节 , 基础设 旋建 设为 德育 活动 提供 了基 本 的物 质 性保 障, 是德育 活动 得 以正常运 行 的必要 的物 质条件 。校 园基 础 设施建 设主 要包 括校 园教 育教 学

略论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现状及对策

略论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现状及对策

略论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摘要】德育目标的实现是德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下与外界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外界因素就是德育环境。

环境是德育活动的一种现实基础,加强德育工作必须重视环境建设。

本文对德育环境、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作用及内涵进行了分析,在研究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思路。

【关键词】德育环境;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德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加强德育环境建设有利于高校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高职院校德育实践在发展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手段、方式、途径不断增多,高职院校德育环境也日趋复杂。

环境的多样性、复杂性、开放性给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给高校德育环境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加强对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的研究不仅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内涵及作用,来进一步探索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作用所谓德育环境,是指能够影响德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与因素的总和。

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即是指高职院校育德所面对的,环绕在大学生周围,影响其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与因素的总和。

一般认为,德育目标的实现是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下与外界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外界因素就是前文所界定的德育环境。

德育环境对德育活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德育环境是开展德育活动的客观基础。

德育活动总是与一定的环境条件联系在一起的。

环境既为德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又对德育活动的开展构成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可以说环境是德育活动开展的一种客观现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学校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计划

学校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计划

学校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计划
一、目的
利用校园各个环境和场景,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学校浓厚的德育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觉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德行。

二、内容
1. 校门宣传立牌。

在校门口设置宣传立牌,揭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训口号,启迪学生思想。

2. 教室宣讲。

利用本课程教学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讲座,强调品学兼优的导向。

3. 木叶墙画报。

在学生活动楼设立木叶墙,不定期張贴用文字和图片形式制作的德育宣传画报。

4. 礼堂演讲。

邀请社会精英或学校优秀毕业生到校礼堂进行激励人心的演讲,以身教号召学生。

5. 体育场立言。

在每次体育课结束时,体育教师会宣讲一段关于体育精神的短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6. 多媒体宣传。

利用校园网络、微信、等多媒体平台定期推送校园正能量信息。

三、保障措施
制定丰富的实施方案,安排具体工作任务,定期检查督导,把德育宣讲活动长期开展下去,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共同培育美好校园。

学校环境与高校德育环境建设

学校环境与高校德育环境建设
科技信息.
基础 理论 研 讨
学 校环填与高校德胄环壤建设
湖 南工 学院 尹强 明
[ 摘 要] 高校 德 育环 境 是 教 育 环 境 的 一 个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指 高校 德 育所 面 对 的 , 绕 在 大 学 生 周 围 , 响 其 思想 、 治 、 德 观 念 是 环 影 政 道 形成和发展 的外部条件与 因素的总和。不论是从理论上讲 , 还是从 实践上讲 , 学校环境 与社会环境相 比, 在其环境建设上 , 学校环境


Hale Waihona Puke 一系 I J 宏观的社 会环境对人 仃思想行 为和思想政 治教育的影响一般是通 J 过 微 观 环境 实现 的 。 在 微 观 环 境 中 , 其是 学 校环 境 对 学 生 的思 想 和 而 尤 行为产生更 为直接 的影响 。 这种影响在高等学校表现尤 为突出。 不论是 从理论上讲 , 是从 实践上讲 , 还 学校环境 与社 会环境相 比, 在其环境建 设 j, 校 环 境 的建 设 具 有 相 对 独 立 的 自 主性 和可 控 制性 。 所 以 , 校 :学 高 德 育 环境 的建 设 , 重 点 放 存 学 校 环境 的 建设 上 。 应 学校 的主要职能就是利用一定 的教育 没施 和选定 的环境 来教育学 生, 使之成 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特有 的社会职能和优势 它 条件决定 了它对 于学生思想政 治道德素质 的培育 负有特殊 的职 责 , 发 挥着独特的作用 。 校园环境作为德育环境 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对学生的 思 想 政 治 品德 形 成 发 展 是 至 关 重 要 的 。高校 德 育 的学 校 环 境 , 指 学 校 是 的 校 园 、 职 工 、 育 内容 、 园 文 化 、 风 、 风 、 教 教 校 校 教 学风 等 诸 多 因 素 构 成 的境 况 。归 纳 起 来 , 校 德 育 的 学 校 环 境 主 要 包 括 校 园物 质 环境 、 园 高 校 文化 环 境 和 校 园人 际 环 境 。 校 园物 质 环 境 ,是 指 校 园 内 对 学 生 的学 习和 生 活 产 生 影 响 的 一 切 物质 条 件 的 总 和 。 括 学校 的 自然 地 理 环 境 、 容 校 貌 、 园 规 划 布 局 、 包 校 校 校内景观绿化 、 各类建筑雕塑 等方 面的状况 。 校园物质环境既是学校生 存发展 的基本条件 , 又是精神环境 中各种 冈素 的载体 。 学校的德育不能 离开特定的校园环境 而进行 。 学校 的师生员工是校园环境建设的主体, 他们既是校园环境 的创造 者, 又是校 园环境 的审美者和享受者。校园环 境, 如果能够匠心独运地按照有 利于育人的要求 , 遵循德育规律加 以精 心设计构造 ,就会赋予其 生命 的灵性 ,丰富人文底蕴和 自然 和谐 的美 感。身处这样的环境 , 不仅有利 于控 制情绪 、 调适行为 、 陶冶情操 、 美化 心灵 , 还可以启迪智慧 , 激发灵感 , 使学 生的精神生活 时时感到美 的升 华。 校园文化环境从 广义上讲 , 是指师生员工在学校教学 、 工作 、 学习过 程中共 同形成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 。这里是指狭义 的校园文

浅谈新时代高校德育环境建设

浅谈新时代高校德育环境建设

浅谈新时代高校德育环境建设发布时间:2021-11-03T09:17:56.801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7期作者:刘晨煜樊淼[导读]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的出现,传媒环境的影响,互联网的普及,高校德育环境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因此高校德育教育要适应这一变化,努力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

刘晨煜樊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710055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的出现,传媒环境的影响,互联网的普及,高校德育环境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因此高校德育教育要适应这一变化,努力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德育环境一、高校德育环境的含义及其研究现实意义(一)高校德育环境的含义所谓高校德育环境,就是指高校德育工作所面对的环绕在教育对象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

它特指在高校这一特定的环境里,教师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建设或营造的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物质设施或精神文化氛围。

(二)高校德育环境研究现实意义高校校园环境与德育工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校园环境是开展德育工作的物质基础,是影响德育工作决策的基本依据,是制约德育活动成效的重要因素。

只有充分认识校园环境的德育功能,才能更加自觉地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和条件,因势利导,积极挖掘和发挥环境正效应,去营造、建设一个有利于教育人和培养人的良好校园环境,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1.高校德育人本化的需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就是要把德育与学生的幸福、尊严、自由、终极价值联合起来,使德育真正成为完善人的德育,而不是生硬的政治说教。

这是现代教育本质、现代道德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只有认真分析和研究德育环境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够很好地满足德育工作人本化的需要。

2.高校德育社会化的需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高校无论在地理空间、信息交流还是在思想上,都不再与社会封闭隔绝。

有效建设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

有效建设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

有效建设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面,也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个优秀的育人环境,既要有良好的学校社会环境,也要有积极向上的家庭教育环境。

下面我将从学校社会和家庭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建设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

学校社会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建设,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校社会德育教育的效果,师生之间应建立起平等、和谐、互相尊重的关系。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和支持。

教师也要求学生尊重师长,遵守规章制度,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只有这样,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才能畅通无阻,教育活动才能更加顺利进行。

学校应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习是学校的主要任务,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学校应建立起积极向上、充满挑战和竞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就感。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学术活动、举办学科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业水平。

学校还应加强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除了学校社会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也至关重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

家庭应该成为培养孩子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为人处世的道德观念。

家长还应重视对孩子进行家庭规矩的培养,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错,学会遵守规则和秩序。

家庭教育应该多关注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小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在建设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时,还需要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

学校和家庭是共同培养学生的重要力量,两者之间应该保持密切沟通和合作。

对加强学校德育环境建设的思考

对加强学校德育环境建设的思考

对加强学校德育环境建设的思考摘要:学校的德育环境对人才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当明确学校德育环境的构成、功能及当前学校德育环境所面临的新情况;加强学校德育环境建设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校外环境的影响,努力抓好校内环境建设。

关键词:学校;德育环境;建设学校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对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

而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提高,不仅需要通过正面的理论灌输、疏导和丰富的实践锻炼,而且还有赖于能起到潜移默化作用的德育环境的熏陶。

因此,加强学校德育环境建设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学校德育环境建设的构成学校德育环境是指学校德育活动及对德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发生作用的一切客观因素的总和,学校德育环境一般可分为社会、学校、家庭、虚拟环境四大部分。

社会环境是国际国内存在的对学校德育活动及学生思想品德产生影响的宏观德育环境系统,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政治环境是指政权的性质、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如国家的教育方针、人才的培养目标、办学方向等。

经济环境是指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

文化环境是指人们在社会精神文化支配下的各种行为联系而构成的社会文化关系氛围,广播电视、新闻刊物等大众传播媒介是构成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环境是指学校的校园、教职工、教育内容、校园文化、校风、教风、学风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境况。

主要包括校园的物质环境,如学校自然地理位置、空间构造、校容校貌、基础设施、教学设施、人文景观等:校园文化环境,如校园文化活动的设施、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等文化氛围;校园人际环境,如学校中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家庭环境是一个人成长的初始环境,它是人受教育的起点,决定人的观念的原始取向,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家庭的物质条件、社会背景、情感氛围、家长的文化水平和价值观念及处世态度等都会促进或制约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学校品德与文明建设方案

学校品德与文明建设方案

学校品德与文明建设方案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道德观念的淡漠,学校品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提出学校品德与文明建设的方案。

1、倡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品德建设的基础。

学校应积极倡导家庭教育,提醒家长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

例如,学校可以开展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专家给家长提供指导,推广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2、设立道德课程学校应加强道德课程的设置。

通过设置道德相关的课程,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

此外,学校可以精选一些优秀的作品,如经典文学作品、纪实文学作品等,通过学习这些作品,让学生感受优秀的人物品德,并受到启发。

3、建立文明班级学校可以建立文明班级评选制度。

通过评选出文明班级,激励学生争做文明好学生,并树立榜样。

学校可以将评选出的文明班级进行表彰奖励,例如颁发奖状、组织特殊活动等,增强学生对文明行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开展文明行为教育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文明行为教育活动。

例如,开展文明礼仪讲座,教育学生像礼貌待人、尊敬师长、互相帮助等。

同时,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学生在校园内的行为规范,并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

5、加强道德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道德的重要性。

例如,组织学生去养老院、社区等地开展志愿者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奉献精神。

6、推行学生互助制度学校可以推行学生互助制度,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例如,设立学生互助小组,由学生自主组织并定期开展帮助他人的活动。

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心。

7、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随着网络的普及,学校应该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通过开设网络道德课程,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遵守网络规范,防止网络欺凌和不良信息的侵害。

同时,学校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监控和引导,保护学生的网络健康。

8、开展学校文明环境建设学校应该注重学校文明环境的建设。

例如,加强对学生的卫生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打造美丽的校园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对学校内的公共设施加强维护,提醒学生要爱护公物等。

有效建设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

有效建设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

有效建设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德育教育在学校和家庭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建设一个有效的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建设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育人环境。

学校应该加强师德建设。

教师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体力量,他们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对学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持续的职业培训和教学指导,提高他们的德育教育能力。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监督和考评机制,督促教师遵守职业道德,正确履行教育职责。

学校应该注重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产生着深远影响。

学校应该创造健康阳光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正确的行为习惯。

学校还应该注重校规校纪的建设,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精神品质的培养。

学校应该开展精心设计的德育课程和教育活动。

德育课程和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导向作用,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和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学校还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主题演讲比赛、德育科技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除了学校的努力,家庭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领域。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德育教育的有效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应该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家长应该意识到自己对孩子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关注孩子的道德发展,并为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榜样。

家长应该在生活中亲身示范,引导孩子积极向上的行为和价值观。

家庭应该加强与学校的合作。

家长应该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共同协作解决。

在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中,家长要积极支持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高校德育环境中的问题及成因初探

高校德育环境中的问题及成因初探
9 8 中国电子商务 . 2 0 0 _ 0 9・ 9
其提 出的要求 。有 的高校虽然制度健全但执行不到位 , 人情” “ 大于校规校纪 。这都造成 了校园管理混 乱 , 高校不 能形成 良 使 好 的教育教学秩序 , 也势必不会 取得理想的教育效 果。 6 校 园人 际环境 中的问题 . 当前, 校园人际环境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师生关系冷漠。最近 段时间, 全国各地发生 了数起针对教师的恶性暴力事件 , 反映了 在当前宏观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师生关系不和谐 的现状 。造成这种 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师生关系总体上的功利化趋势。因为在市场 经济大背景下 , 近年来高校教育的产业化导致教师 的教与与学生 的学都在某种程度上变成 了一种经济行为, 师生关系成了知识交 换过程中的卖方与买方 的关系。学生出于未来实现就业或更好前 程的功利 目的来上学, 教师出于谋生或更高生活期望的功利 目的 来教授, 由此导致了师生关 系的功利化。此外部分原因还在于学 生 自身具有 的问题 , 以及部分教师素质下降等原 因。 师生关系 紧张 的状况必须引起我们 警醒 。此外 , 教职员工 之 间工作协作与生活交流较少 , 不利于高校形 成一种教育 的合 力, 取得 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 7 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充分利用和创设积极的网络环境 . 网络技术 已成为大 学生 获取知识 和信 息 的重 要渠 道与主 要来源 , 而多数 高校的德育 工作 依然 采取主要依靠 传统的课堂 教学和参加班集体活动等方式 , 以教 科书 、 课件 等为载体 , 忽视 对有利于德育的网络环境的利用和创设 , 不能够及 时运 用网络 信息技术 , 收集、 分析 网络信 息 , 捕捉 青 年学 生关 心 的焦点 问 题, 并借此加强与 大学生 的思想 交 流, 展德 育工作 。这就 等 开 于高校德 育工作 主动放 弃 了网络 阵地。 以上 因素导 致在传 统 教育体 制下形成 的德育 渠道 与教 育方法受 到极 大的挑 战。显 然, 仅运用传统的德育渠 道 已不能适 应形势 发展 的要求 , 校 高 德育面 临着教育模式 与教 育渠 道转 变的严峻 问题 。因此 , 在新 时期 怎样充 分利用 网络环境 和渠 道改进 高校德 育工作 是给 当 代 高校德育工作 者提 出的一个重大课题 。 参考文献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环境与高校德育环境建设[摘要] 高校德育环境是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绕在大学生周围,影响其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与因素的总和。

不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讲,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相比,在其环境建设上,学校环境的建设具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性和可控制性。

因此,高校德育环境的建设,应重点放在学校环境的建设上。

[关键词] 学校环境;高校德育;德育环境建设一、高校德育环境高校德育环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系统,既包括高校德育的外部环境(即社会环境),又包括高校的内部环境(即学校环境);既包括校园建筑等硬环境,也包括精神文化等软环境,它通过具体的环境设施、氛围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对做好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优良的环境是搞好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前提,环境是德育活动的现实基础。

高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原则、过程、方法等,都是现实环境实际情况的正确反映,而非德育工作者的主观想象;同时。

环境也为德育工作提供活动空间,任何德育工作都要在一定的物质、文化环境中进行,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证明,环境是制约德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优化高校德育环境,是搞好高校德育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另一方面,优良的环境是增强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德育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环境的优劣首先影响学校德育工作主体的积极性。

德育工作主体的积橱陸是增强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动力。

学校德育的目标定位、工作机制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德育主体的工作积极性;其次,环境的优劣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新时期,高校德育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着种种复杂情况。

积极健康向上的环境因素能催人奋发向上,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而消极的环境则使人消极颓废,情趣低劣。

环境既是有形的教育力量,又是一种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感染力量。

它能影响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

二、高校德育的学校环境高校德育的学校环境是指学校的校园、教职工、教育内容、校园文化、校风、教风等等。

主包括校园物质环境,如学校自然地理位置、空间构造、校容校貌、基础设施、教学设施、人文景观等;校园文化环境,如校园文化活动的设施、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等文化氛围;校园人际环境,如学校中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宏观的社会环境对人们思想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一般是通过微观环境实现的。

而在微观环境中,尤其是学校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高等学校表现尤为突出。

不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讲,校环境与社会环境相比,在其环境建设上,学校环境的建设具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性和可控制性。

所以,高校德育环境的建设,应重点放在学校环境的建设上。

学校的主要职能就是利用一定的教育设施和选定的环境来教育学生,使之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它特有的社会职能和优势条件决定了它对于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培育负有特殊的职责,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校园环境作为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校园物质环境,是指校园内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

包括学校的自然地理环境、校容校貌、校园规划布局、校内景观绿化、各类建筑雕塑等方面的状况,校园物质环境既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又是精神环境中各种因素的载体。

学校的德育不能离开特定的校园环境而进行。

学校的师生员工是校园环境建设的主体。

他们既是校园环境的创造者,又是校园环境的审美者和享受者。

校园环境,如果能够匠心独运地按照有利于育人的要求,遵循德育规律加以精心设计构造,就会赋予其生命的灵性,丰富人文底蕴和自然和谐的美感。

身处这样的环境。

不仅有利于控制情绪、调适行为、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还可以启迪智慧,激发灵感,使学生的精神生活时时感到美的升华。

校园文化环境从广义上讲,是指师生员工在学校教学、工作、学习过程中共同形成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

这里是指狭义的校园文化环境,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学校这个空间范围内所逐渐形成的精神文化形态。

它属于学校环境的软件部分,具体包括教风、学风、校风、制度、文化氛围、文化活动等。

其中树立优良的校风是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的核心内容。

校风是校园文化的本质表现,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形成的,具有办学特色的关系、全局性的、稳定性的精神力量和行为作风,是学校管理和办学水平的集中表现,校园人际环境,是指由校园人际关系构成的人际氛围。

校园人际关系主要是指教职工与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核心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校园人际环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影响集中表现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人际氛围。

当然,随着环境的发展变化,现代社会还出现了虚拟环境。

这也是构成高校德育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

虚拟环境又称虚拟世界,就是指人们用计算机控制的输入一输出装置,进行交往、互动的一种场景或经验,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维度,人们可以在这里把信息传来移去,可以用电子的方式表现实际的物质存在,也可以表现那些可能和想象出来的世界。

它对正在成长且接受新生事物快的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也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课题。

三、加强学校环境建设——高校德育建设的重点(一)创造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德育学界有一种较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时空和个性的合成过程,是以社会的文化传递为外部条件而逐步形成的,而外部条件文化的传递,主要包括传统、习俗、教育、传媒乃至日常生活等时空环境,大学校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大学校园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大学德育环境的时空,即学生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养成的时空,它在整个大学德育环境体系中,发挥着导向、凝聚、激励、协调、美育等功能,对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最具影响力。

首先,要寓德育思想于校园规划建筑设计之中,整体渲染和突出校园基本建设的育人功能,其次,要科学布局学校建筑,充分体现大学的文化氛围,达到一种导向、调适效用。

再次,注重文化品位,建立主题性的人文景观。

要根据本校培养目标#办学历史和传统以及校园整体规划,突出地域特色和个性特点,以此对受教育者进行校史教育和校风。

传统方面的教育熏陶,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最后,要精心营造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按照“园中校,校中园”的建设思想,努力把大学校园建设成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园林式校园。

(二)活跃校园,创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反应其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具有校园特色的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

是一所高校维系团结、继承传统的精神力量。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传统、作风的综合体现,客观的创造了一种育人的环境氛围,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情操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其它环境无法代替的功能作用。

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措施。

校园文化的建设应以蕴涵高品位的先进文化为己任,使校园成为先进文化建设、交流的空间。

高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大学生各种文艺、文体和科技活动,社团活动,学马歹。

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小组活动等,在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作为主体,必然与学校各级组织、各个部门、各个团体之间发生多种联系,这种联系既沟通了信息,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使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生境界在活动中得到提升。

(三)转变观念,创心理健康的校园人际环境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交往形成的以感情为基础的一种相互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和谐环境的建立,而和谐的人际环境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社会和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入的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高校德育环境建设恰恰是突出了对入的教育,承担着唤醒高校学生主体意识、责任意识、自我完善意识的任务。

完成这个过程,师生人际关系状况对德育接受效果有着决定影响,必须调整好教育者对待受教育者的态度,使二者关系处于和谐状态。

一是德育工作者要研究学生心理需求,客观地分析高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做到知己知彼;二是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由高高在上转为平等相处,消除隔膜,使学生产生自己人的感觉;三是要学会把德育内容活化,从解决学生生活、学习、择业等实际问题人手,促进道德对象的道德社会化;四是引导学生自觉修德,大胆放手,指导学生开展有利于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充分发挥的育德活动。

(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环境,不断提高精神环境水准校园环境是学校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为全校师生所认同,并带有本校特色的群体意识和共同追求。

它包括政治信仰、道德观念、科学与民主意识及价值取向等。

校园精神环境是校园环境的核心内容。

而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又是校园精神环境的首要因素。

办学指导思想是指一所学校的领导层对于施教主体和学习主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主要包括教育总方针和总政策,以及贯彻方针、政策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措施,它是学校一切活动得以正常运行和不断发展的思想前提。

因此,校园精神环境直接影响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直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深刻性、长期性,一所学校精神环境的建设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但是有意识的导向,能够加速良好精神环境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