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学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叫统计分组?简述对数据进行组距分组的步骤。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
1、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数据按照某种特征或标准分成不同的组别。步骤为:第一步,从小到大排序;第二步:确定组数,组数2
log log 11010N K +=,其中N 位数据的个数;第三步:确定各组的组距。组距是一个组的上限和下限的差,即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第四步:根据组数整理成频数分布表;第五步,根据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和折线图。
2、什么叫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简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关系。
2、二者是研究现象相关关系的基本方法。(1)相关分析(狭义)指用一个指标表明现象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2)回归分析: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近似表达变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在具体运用时需要互相补充。具体:(1)相关分析需要依靠回归分析表明现象数量相关的具体形式;(2)回归分析需要依靠相关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变化的相关程度,只有变量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时,进行回归分析寻求其相关的具体形式才有意义。因此,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也合并称为相关关系分析或广义的相关分析。在研究目的和具体的研究方法上是有明显区别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相关分析研究变量间相关方向、程度,不能指出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也无法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而回归分析能确切地指出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它可根据回归模型从已知量估计和预测未知量。
(2)在相关分析中,不必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而在回归分析中,必须事先确定哪个为自变量,哪个为因变量,而且只能从自变量去推测因变量,而不能从因变量去推断自变量。(3)相关分析所涉及的变量一般都是随机变量;而回归分析中因变量是随机的,自变量则作为研究时给定的非随机变量。
3、简述移动平均法的基本思想。
3、移动平均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移动平均消除时间序列中的不规则变动和其他变动,从而揭示出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它是选择一定的用于平均的序时项数N ,采用对序列逐项递移的方式,对原数列递移的N 项计算一系列序时平均数,由这些序时平均数所形成的新数列,一定程度上消除或削弱了原序列中的由于短期偶然因素引起的不规则变动和其他成分,对原序列的波动起到一定的修匀作用,从而呈现出现象在较长时间的发展趋势。
4、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4、区别: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特征;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指标数值是经过一定汇总得来的,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但作为一个完整的指标,一定要受到时间、地点、范围等条件的限制。
联系: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都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数量标志汇总得来的;指标与数量标志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5、评价估计量的标准有哪些?5.什么是估计量?评价估计量的标准有哪些?
5、(1)无偏性,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2)有效性,指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标准差越小的越有效。
(3)一致性(相合型),指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接近被估计总体参数的真实值。
6、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有何关系?
6、联系:二者都属抽样调查、非全面调查。区别:概率抽样是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能有效避免主观选样带来的倾向性误差,使得样本资料能够用于估计和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可以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能说明估计结果的可靠程度。非概率抽样是从研究目的出发,根据调查者的经验和判断,从总体中有意识地抽取若干单位构成样本。在及时了解总体大致情况、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大规模调查前的试点等方面,非概率抽样具有概率抽样无法取代的优越性。
7、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原因、特点及实质是什么?
7、水平法又称几何平均法,因为各期发展速度之和不是总速度,而是各期发展速度之乘积是总速度,因此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其特点是着眼于期末水平,不论中间水平如何,只要期末水平确定,对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结果没有影响。隐含假定:从时间序列的最初水平出发,以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代替各期的发展速度,计算出的期末水平与实际水平相一致。
8、什么是均值、众数、中位数?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8、均值即算术平均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后,处于正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三者的关系是:对于同一组数据资料计算众数、中位数和均值,如果数据具有单一众数,且分布是对称的,则三者相等。若数据为左偏分布,则有0M M X e <<-,若数据右偏分布,则有0M M X e >>-
。从数值关系上看,三者的关系可表述为--=X M M e 230。
9、什么叫标准差系数?计算它有何意义?
9、又称离散系数,是用来对两组数据的差异程度进行相对比较的。因为在比较相关的两组数据的差异程度时,方差和标准差是以均值为中心计算出来的,因而有时直接比较方差是不准确的,需要剔除均值大小不等的影响,计算并比较离散系数。计算公式为 --==x s v x v 或σ
10、总指数有哪两种基本编制方式?两种方法间的区别与联系?
10、有加权综合指数法和加权平均法。前者先综合后对比,当编制质量指数时,选择与之有密切关系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为在综合对比过程单纯反映指数化指标的变动或差异程度,需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或报告期。后者先对比后平均,首先计算个别现象的个体指数,再选择与编制指数密切关系的价值总量pq 作为同度量因素,并将其固定,当选择加权算术平均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当选择加权调和平均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11、简述测定季节变动的原始资料平均法的基本步骤和原理。
11、又称按月(或季)平均法,这种方法不考虑长期趋势影响,根据原始数据直接计算季节指数,测定季节变动。
(1)计算各年同月(季)的平均数 (i =1~12月或i =1~4季),目的消除各年同一季度(月
份)数据上的不规则变动; (2)计算全部数据的总平均数 ,找出整个数列的水平趋势; (3)计算季节指数S i ,即 (i =1~12月或i =1~4季)
12、平均指标指数是总指数还是一般相对数?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影响指数三者在分析意义上有何区别,在数量上又有何联系?
12、是一般的相对数,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变动影响指数即
13、简述测定长期趋势的移动平均法的基本思想。
13、移动平均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移动平均消除时间序列中的不规则变动和其他变动,从而揭示出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它是选择一定的用于平均的序时项数N ,采用对序列逐项递移的方式,对原数列递移的N 项计算一系列序时平均数,由这些序时平均数所形成的新数列,一定程度上消除或削弱了原序列中的由于短期偶然因素引起的不规则变动和其他成分,对原序列的波动起到一定的修匀作用,从而呈现出现象在较长时间的发展趋势。
14、简述样本容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允许误差的关系。
14、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样本容量与置信水平成正比,与总体方差成正比;与允许误差成反比。 -y i i i y y s -=i y -=÷∑∑∑∑000111f f x f f x ⨯÷∑∑∑∑)(000110f f x f f x )(110111∑∑∑∑÷f f x f f x =-∑∑∑∑000111f f x f f x +-∑∑∑∑)(000110f f x f f x )(110111∑∑∑∑-f f x f f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