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管理

发表时间:2018-09-21T16:44:48.34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作者:朱亲州[导读] 探究了我国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历程,并针对危险性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及在降低地质灾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保障人们的切身利益,进而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朱亲州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0六地质队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滑坡、泥石流是常见的地质灾害,究其原因是因为雨量的增多以及地质受到破坏,从而对人们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损失的同时,破坏了社会的稳定性。而近年来,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下,人们加强了对自然灾害防治的关注度,加强了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管理,以期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减少地质灾害损失。基于此,本文主要了解了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管理的概述内容,探究了我国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历程,并针对危险性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及在降低地质灾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保障人们的切身利益,进而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关键词: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风险管理 1、区域滑坡灾害的相关概述 1.1 单体滑坡灾害

滑坡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百度百科上对其定义为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或部分)顺坡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一般来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区域内地质状况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并受到了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另一种则是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破坏了地质状况,破坏了自然应力,从而导致滑坡状况的发生。

1.2 滑坡灾害与滑坡灾害隐患

滑坡灾害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当发生滑坡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各项社会经济活动、资源环境造成损失的一种滑坡后果;滑坡灾害隐患则指的是未发生滑坡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各项社会经济活动、资源环境造成损失的一种威胁隐患。

1.3 单体滑坡灾害与区域滑坡灾害

单体滑坡灾害是一个孤立的滑坡过程,即通常考虑的是单个点状发生的滑坡,对其进行评价分析时,不用考虑与其他滑坡事件的联系;而区域滑坡灾害是彼此具有联系的一个滑坡过程,即在进行滑坡考虑时,需要考虑某一空间范围内的所有单体滑坡灾害以及发生灾害区域内的地质、地貌、空间分布规律等等,是一个综合考虑的过程。

2、区域滑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

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某一特定区域内土质的地质状况、使用背景、人文文化、社会活动等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灾害程度、财产损失等进行预估和判断,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灾害防范措施,降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公共设施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区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是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重要内容,可为防范区域滑坡地质灾害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滑坡灾害风险评估、风险处置与风险管理的相关概述 3.1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调查的基础上,评估人员对滑坡灾害进行风险特征识别,以此对未来地质灾害发生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主要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两方面的内容,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通常用到的专业术语有风险识别、风险估计以及风险评价。

3.2 风险处置

简单来说,风险处置其实就当发生地质灾害时,有关部门为降低灾害影响所采取的一种有效控制灾害风险的措施,具体包括接受、转移、减缓、监测等过程,是一个贯穿于风险来临之前到风险消逝的过程,因此与风险评估相比,风险处置是风险决策与控制过程高度统一的过程。

3.3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严格控制参与风险的各个过程,控制其处理成本的同时确保安全保障最大程度的发挥,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

4、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的发展历程

通过上述相关概念可知,区域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是随机的,而随着我国物质生活的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于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发展历程,以期从过往经验中去糙取精,找出防治措施,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同时,稳定社会的发展。

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大致经过了以下四个阶段,即:其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的初始阶段,在该阶段中,区域滑坡地质灾害评价体系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大型工程建设,研究方式多为野外调查,研究方法多为定性评价法。因此无论是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且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致使数据结果的代表性不强,从而对后期风险评估与处置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转变时期,GIS技术的兴起与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将停滞近十年的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拉回大众的视野中,且随着人们对于工程质量的高度关注,区域风险性评价也从最初的环境质量评价逐渐过渡到地质灾害性评价。虽然风险评价的主体发生了改变,但在评价思路与评价方式上,有关责任负责部门还是沿用传统的习惯,失去风险地质灾害评价存在的意义;其三,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时期,自“十三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领导人提高了对地质灾害评价的重要性认识,因此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地质灾害评价思想管理体系,进而提高国内众多学者对区域滑坡地质灾害的社会性认识,有关部门开始纷纷投入地质灾害评价的建设当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区域滑坡地质灾害评价与管理体系,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四,近代社会的突破时期。近年来,随着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我国在地质灾害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换言之,在地质灾害评价方面我国已经在世界各国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5、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问题

5.1 评价标准有待统一、健全和完善

在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过程中,评价标准是开展评价工作的基础,在评价体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由于机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域性,进而导致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的标准难以统一,从而增加了各项评价工作的管理难度,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区域滑坡的地质灾害评价也是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依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适应风险管理过程、发挥管理效应的危险性评价标准就是科学的评价标准,只有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各区域的危险性评价工作严格按照科学评价标准,才能杜绝纸上谈兵状况的发生,并保障其在滑坡地质灾害发生时发挥作用。

5.2 思想观念相对滞后

在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分析过程中,由于人们沿用传统的定性评价分析方法,因此造成了测量数据结果的人为性较为明显,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检测人员对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认识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方面部分人员认为目前的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下的相关数据和单元区划不确定性较大,使用价值不高,进行相关收集与评价工作终究不过是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懈怠情绪较为明显,且未对滑坡地质灾害本身的变化性、不确定性进行充分认知,进而影响了后期的风险管理工作。而另一种则是部分学者认为,目前评价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严重过的局限性与滞后性,应采用数学模型的方式进行评价,从而忽视了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复杂性。

6、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及提高风险管理的控制措施

为提高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从本质上来说就必须提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式数据的准确性,即需对特定区域的地质状况、环境条件、产生滑坡的概率以及影响因素等有一个整体的把控,以此来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高效性和有效性。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应该健全和完善评价标准,即通常新型的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包括现状评价、预测评价和综合评价三种,从而保障各部门评价工作的统一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风险管理的把控性,从而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同时,推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7、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加强对各区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工作迫在眉睫,究其原因是因为地质灾害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与社会的安宁稳定密不可分,因此为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稳定社会的发展,应该提高对区域地质环境分析的重视,建设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从而为优化区域地质灾害评价与管理奠定扎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梁万杰,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评价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12:112-113.

[2]邱海军.区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其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2,11:105-111.

[3]赵晓晓.滑坡地质灾害对我国的影响[J].地球杂质,2010,(08):15-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