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16篇附答案
小学五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课外知识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课外知识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a1b46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b.png)
小学五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课外知识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外阅读我能行。
失根的兰花①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大学里看花。
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
除了鸟语,没有声音。
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
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吧!③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样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
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
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图,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
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
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④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泊,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
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
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
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太庙中同样老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
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⑤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
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
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⑥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
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的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
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16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16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50e5b5fe4733687f21aa4c.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1)“0的突破1984年7月29日,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自选手枪比赛开始了。
身穿绣着中国”两个大字运动服的许海峰紧()手枪,神色庄严地站在40号靶位上。
在他眼前,靶心上最小的“C型圈,就像52年来那个令人屈辱的“0?。
击碎它!击碎它!”许海峰决心为祖国争光。
他稳稳地把枪()过头顶,又慢慢直臂(),猛然间()扳机——砰!”辟!”一个个红色的“1咛在记分表上延伸……许海峰发挥出色。
众多的世界名将都参加了这次比赛。
在许海峰的挑战面前,他们哪肯示弱?比赛争夺得十分激烈。
打完前五组,赛前夺魁呼声最高的瑞士名将斯卡纳克尔发现自己仍比许海峰落后两环,就憋足了劲,要在最后一组射击中超过许海峰。
最后的决战来临了。
许海峰前三枪打得不错,可是第四、五枪都打了8环。
斯卡纳克尔趁机赶了上来,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
在这千钓一发的时刻,许海峰显得非常镇定。
他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又走上靶位。
只见他轻松地左手插兜,右手提枪,一双大眼睛闪出必胜的光芒。
砰!”辟!“辟!”三发子弹从他的枪口呼啸而出,“10环!" “何!" ‘瞥!” 一-胜利了!许海峰最终以566环的成绩,夺得男子自选手枪比赛的冠军。
许海峰为中国人在奥运会上夺得了第一块金牌,实现了”的突破,为祖国争了光。
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庄严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徐徐地升上了洛杉矶的上空。
国际奥委会主席亲自为许海峰颁发了金牌,他激动地说: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
”1.文中的括号内依次填入的词语是()A.举下落握扣动B.握举下落扣动C.握举扣动下落2.在第2自然段中,用“—㈣出描写许海峰心理活动的句子3.从短文中可以看出许海峰是一个怎样的人?4.奥委会主席为什么激动地说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联系全文谈一谈1. B2.击碎它!击碎它!”许海峰决心为祖国争光。
3.许海峰是一个热爱祖国,决心为祖国争光的运动员。
4.因为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为中国人在奥运会上夺得了第一块金牌,实现了“0” 的突破。
【26篇】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26篇】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b0b1d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3.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26篇附答案(1)老师的教诲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
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
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
有一次上活动课时,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
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到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怎么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郑老师亲切地问我。
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
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
她还教导我说:“智慧要记住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
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
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
”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3分)“教诲”的近义词是,“骄傲”的反义词是。
在短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2.用“”在短文中画出一个排比句。
(1分)3.给短文第3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分)4.与第1自然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在短文中画出。
(1分)5.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 (2分)6.从短文中找出一句名言警句写在横线上,并写出一句相似的名言。
(2分)参考答案:1.教导虚心进步落后2.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3.,。
“,?”4.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
”5.因为老师并没有批评“我”的骄傲自满,反而用“龟兔赛跑”的故事给“我”讲明道理。
6.满招损,谦受益。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2)三亚落日(节选)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20篇(精编版)带答案解析
![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20篇(精编版)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37152b04a1b0717ed5ddb4.png)
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20篇(精编版)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
①荷兰,被称为欧洲的花园、鲜花之国。
茫茫花海之中,郁金香堪称大名鼎鼎的洋花。
②1863年,郁金香从土耳其传至荷兰,在土耳其语中,郁金香花就像包着头巾的少女一样美丽。
热爱奇花异卉的荷兰人对它那美妙的酒杯形花朵竟如痴如醉。
有人竟然愿意用一座酒坊或一幢房子去换取几粒珍稀的郁金香种子。
③郁金香经过园艺家长期的杂交栽培,目前全世界已拥有8000多个品种。
它色彩艳丽、变化多端。
荷兰人给不同颜色的郁金香都赋予了美妙的名字。
烈焰般炽热鲜红的被称为“斯巴达克”;白色镶有浅红金边的被称为“中国女性”;黑夜般神秘幽深的被称为“夜皇后”。
开黑色花的郁金香,被视为稀世奇珍,19世纪,法国作家大仲马所写的传奇小说《黑郁金香》,赞美这种花“艳丽得叫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④荷兰每年大约培育90亿株鲜花,其中郁金香就有30亿株,占全世界郁金香出口总量的80%以上,行销125个国家,被誉为“世界花后”。
由此,郁金香当之无愧地成为荷兰的国花。
(1)荷兰的国花是________,花的形状像________,色彩________。
在土耳其语中,它就像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荷兰人对它爱得________。
其中最珍贵的是________。
(2)郁金香为什么能当之无愧地成为荷兰的国花?(3)法国作家大仲马是怎样赞美黑郁金香的?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郁金香是从土耳其传至荷兰,荷兰人非常喜欢这种花。
B.郁金香经过园艺家长期的杂交栽培,目前荷兰已拥有8000多个品种。
C.在第④自然段中,作者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荷兰是出口郁金香最多的国家。
解析:(1)郁金香;酒杯;艳丽、变化多端;包着头巾的少女一样美丽;世界花后;如痴如醉;开黑色花的郁金香(2)因为郁金香的花形美、色彩艳、品种多。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完美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d4de7b5183d049649a6658a6.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完美版)一、课内阅读。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cáng zàng)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lóng lǒng)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选择正确读音,画“√”。
2.请用“______”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珍藏(__________)宝贵(_________)毁灭(________)4.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圆明园遭受的破坏之严重,用“﹏﹏”画出。
5.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假如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前,你想说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松鼠(节选)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驯.良(______)矫.健(_______)帽缨.(______)2.用“”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3.松鼠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30篇(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30篇(经典版)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5915e0eefdc8d377ee3254.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30篇(经典版)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
埃及金字塔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
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
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
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
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
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
这座金字塔高约137米,相当于50层楼高。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
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
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
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
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1)短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埃及金字塔?(2)分别找出短文中描写金字塔“宏伟”和“精巧”的句子。
(3)短文第3自然段介绍胡夫金字塔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A.打比方B.列数字C.作比较(4)你是怎样理解“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句话的?解析:(1)短文从位置、用途、外观、数量、建造方法和意义等方面介绍了埃及金字塔。
(2)这座金字塔高约137米,相当于50层楼高。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40篇真题带答案解析
![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40篇真题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c8b2b60b1c59eef9c7b4be.png)
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40篇真题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
呼兰河传(节选)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
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
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
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
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
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
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
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
”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
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
他还照样地拔着垅上的草。
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
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
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
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的缘故,而是。
(1)“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是说闻得到________。
这里是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选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从中可以读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3)把选文的最后一句话补充完整,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解析:(1)玫瑰花的香味;夸张(2)选文主要写了“我”在院子里给祖父戴花的事。
从中可以读出作者自由自在、轻松快乐的心情。
(3)今年春天雨水大;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解析】【分析】(1)整体感知短文内容可知“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是说闻得到玫瑰花的香味。
这里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考查概括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五年级(下册)阅读题与答案14篇
![五年级(下册)阅读题与答案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686f5cddccda38376baf82.png)
五年级下册阅读题14篇1.露珠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
夏日的清晨,我来到野外散步。
在万道霞光中,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便(显现呈现出现)在我的眼前。
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的露珠,一颗、两颗、十颗、百颗……啊!像夜空中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了宝石,又像千百万闪光的眼睛。
啊!露珠!这就是极普通又为人们所喜爱的露珠。
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
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教育哺育培育)儿女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辛勤工作。
它不像暴雨那样挟带风雷闪电以(夸耀显耀炫耀)它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残忍残暴)无情。
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树木、庄稼……而对它们却无所苛求。
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伏在桌边灯下夜以继日地工作,把全部心血洒在我们的心田……我爱露珠,它比珍珠更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
我赞美它。
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依次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2、把文章第三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3、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⑴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
于:___________⑵又为人们所喜爱。
为:_____________4、“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中“露珠精神”是指_________2.海滨的夏夜这是一个迷人的海滨的夏夜。
夕阳西下,天空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大海也被霞光染成了红色,它比天空的景色更壮观。
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闪烁着,滚动着,使人赞叹。
夜幕降临,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浅红,当一切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高而远的天空中便出现了夜明星。
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夜色加浓,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那一片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动的珍珠.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和兴奋。
【12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12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b2b7e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c.png)
【12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练题(1)系在风筝线上的________(节选)①时令正是仲春。
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
仰望睛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XXX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
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
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
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融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③我们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
我们把竹蔑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
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
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
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轴上。
④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
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小小、外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老练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
宛如彷佛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
我们的心醉了。
⑤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
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XXX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有的放矢。
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
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
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堪怅惘……⑥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1.风筝牵出了作者对童年快乐生活的回想。
选文中首要回想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件微风筝有关的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全面)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a70d99bebe23482fb5da4cbc.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全面)一、课内阅读。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任意——(_______)奉命——(_______)(2)反义词:破坏——(_______)销毁——(_______)2.选文第1自然段中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语确切地写出了圆明园的价值。
3.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后都有哪些残暴的行径?请你用文中的句子加以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资料,说说为什么圆明园会被侵略者烧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牛郎织女那天下午,王母娘娘喝千年酿的葡萄酒,多喝了点儿,靠在宝座上直打瞌睡,看样子不见得马上就醒。
仙女们见机会难得,就你拉我、我拉你地溜出来,一齐飞到人间。
她们飞到湖边,看见湖水清得可爱,就跳下去洗澡。
织女关在机房里太久了,现在能够在湖水里无拘无束地游泳,心里真痛快,想多玩一会儿,没想到就落在了后边。
牛郎听完织女的话,就说:“姑娘,既然天上没什么好,你就不用回去了。
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6ec6000b4c2e3f572763a2.png)
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充沛的阳光和雨水,使得除了沙漠之外的非洲大地,繁花似锦,绿海荡波,满眼是绿色,处处是花海。
无论是乡村、市郊还是城里,到处开放着五颜六色的花,不过大多是野花,比我们栽在花盆的花还要硕大,还要茂盛,还要鲜艳。
非洲的花之所以多,是因为那里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也开花。
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树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
到了开花季节,一条条街道,都成了彩色的长河。
人在街上走,就像置身于花海深处。
还有一种叫做花树的树,更是妙不可言,远远望去,树上像是开满五彩缤纷的花,非常壮观。
走近一看,却是满树的彩叶,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好似含情脉脉的少女,向人们频频点头。
(1)照样子,写词语。
①五颜六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含情脉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星星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频频点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芒果树开的是________,仙人树开的是________,花树妙不可言是因为________。
(3)修改病句。
到了开花季节,一条条街道,都成了彩色的花坛。
(4)用“________”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5)用“________”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答案】(1)五光十色;千奇百怪;三心二意;十全十美;喜气洋洋;想入非非;神采奕奕;兴致勃勃;轰轰烈烈;高高兴兴;絮絮叨叨;密密麻麻;津津有味;恋恋不舍;蒸蒸日上;孜孜不倦(2)星星点点的白花;金灿灿的黄花;因为远远望去,树上像是开满五彩缤纷的花,非常壮观。
走近一看,却是满树的彩叶,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好似含情脉脉的少女,向人们频频点头(3)到了开花季节,一条条街道,都成了彩色的长河。
2022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共8篇)
![2022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共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9ca10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7d.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那一份浓浓的乡情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到山的那一边的县城工作,把我送到了住在山的这一边的奶奶家。
小村的春天是可爱的、活跃的。
当春天的温暖取代了冬天的寒冷时,田野里的土变得松软无比。
奶奶牵着我的小手,漫步在田埂上,闻着清香的泥土气息,那种融化在大自然里的感觉,是在城里永远(体会体味体验)不到的。
这时候要是有乡亲经过,就会听到亲切(温柔温热温暖)的呼唤:“琳琳,这里是你的老家,你要好好看个够,别回城里就忘了呀!”是啊,这就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此刻我不仅仅是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更重要的是,我在家乡的怀抱里,感受浓浓的乡情。
“一日之计在于晨”,随着声声鸡鸣,各家各户(陆续连续继续)打开了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男的下田去了,女的做好了家务,便挽着一大篮衣服相邀到小河边。
这时,搓衣声、说笑声,把小河渲染得更加欢乐。
奶奶浇菜的时候,我便蹲在菜地里,用稚气而好奇的眼光感受奶奶的吃苦耐劳。
奶奶到小河边择菜,我便在河边跑来跑去捡石子,和在河边洗衣服的大人玩。
玩累了,奶奶把我抱在木桶里挑着走。
这时候一边是菜一边是我,奶奶脸上放射着爱的光芒,祖孙俩喜洋洋地回了家。
遇到乡亲们可能就有了玩具:我常常会得到一些小动物,如小青蛙、小蚱蜢、小泥鳅,或者我叫不出名的小鱼;最常得到的是一些野花或一些菜花,小手捏着,鼻子闻着,真舒服!有时,邻居家的大婶见我在屋外玩,(递塞送)给我一个刚煮熟的红薯,因为我人小个子矮,小狗、小鸡经常会跟我抢食,我东躲西藏,急得哇哇叫,这时大婶吆喝着给我解围,赶跑了小狗、小鸡。
我舒心地笑了,捧着(温柔温热温暖)的红薯,心里更是(温柔温热温暖)无比。
上小学的时候,我离开了小村庄,我的心似乎遗落在村里了,我忘不了家乡,更忘不了那一份浓浓的乡情。
(1)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词语理解。
“这时,搓衣声、说笑声,把小河渲染得更加欢乐。
”我发现“渲染”一词用得好,让我想到。
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30篇带答案解析
![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30篇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2af72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69.png)
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30篇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
围魏救赵战国时期,魏国派军队进攻赵国。
魏国的军队很快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情况十分危急。
赵国眼看抵挡不住魏国的攻势,赶紧派人向齐国求救。
齐国大将田忌受齐王派遣,准备率兵前去解救邯郸。
这时,他的军师孙膑劝他说:“要想解开一团乱麻,不能用强扯硬拉的办法;要想制止正打斗得难分难解的双方,不宜用刀枪对他们一阵乱砍乱刺;要想援救被攻打的一方,只需要抓住进犯者的要害,捣毁它空虚的地方。
眼下魏军全力以赴攻赵,精兵锐将势必已倾巢出动,国内肯定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
魏国此时顾了外头,国内势必空虚。
如果我们此时抓住时机,直接进军魏国,攻打魏国都城大梁,魏军必定会回师来救,这样,他们撤走围赵的军队来顾及首都的紧急情况,我们不是就可以替赵国解围了吗?”一席话说得田忌茅塞顿开,他十分赞赏地说:“先生真是英明高见,令人佩服。
”孙膑接着又补充说:“还有一点,魏军从赵国撤回,长途往返行军,必定疲惫不堪。
而我军则趁此时机,以逸待劳,只需在魏军经过的险峻的地方布好潜伏,一举打败他们不在话下。
”田忌叹服孙膑的精炼分析,立即下令按孙膑的策略行事,直奔魏国首都大梁。
齐军一边把要攻打大梁的声势造得很大,一边却在魏军回师的途中设下了埋伏。
果然,魏军得知都城被围,沉着撤了攻赵的军队回国。
人马行至桂陵一带,齐军擂鼓鸣金,冲杀出来。
魏军始料不及,仓皇抵御,哪里战得过有着充分准备的齐军。
魏军被杀得丢盔弃甲,还没来得及解救都城,便几乎全军覆没。
这次战争,齐军大获全胜,赵国也得到了解救。
(1)根据句意,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一下子心里开了窍。
比喻豁然领悟、明白了。
________②多指作战时自己充分休息,养精蓄锐,等待敌人疲劳后,乘机出击制胜。
________(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齐国为甚么要去攻打魏国都城大梁?(3)齐国能打败魏国,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魏军从赵国撤回,长途往返行军,怠倦不堪,面对有充分准备的齐军,无法抵抗。
小学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0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fcd11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13.png)
【导语】阅读理解⼀般都有好⼏个题⽬排列在⼀起,需要我们耐⼼地去咬⽂嚼字,仔细审清题后,按照试题的顺序⼀⼀来做答,这样不会漏题。
试题的安排,⼀般都是先易后难,先理解后感悟,⽐如,⼀般第⼀题是个简单的填空,填标点,画出原⽂句⼦这类在⽂中明显告诉答案的题,⽽后⾯可能就要有关理解⽂章内容和你的看法这类较开放的题。
下⾯是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篇⼀】⼩学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呼兰河传》 ⼀、填空题。
(20分) 1.《呼兰河传》这部⼩说的作者是______,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篇课⽂______节选⾃这本⼩说。
2.呼兰河除了⼀些卑琐平凡的实际⽣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______、______、______等。
3.呼兰河这⼩城⾥边住着我的______,他⼗分______我。
我经常跟他学诗,他教我的______,并没有课本,全凭⼝头传诵。
4.花开了,就像______。
鸟飞了,就像______。
⾍⼦叫了,就像______。
5.我家有⼀个⼤花园,这花园⾥有______、______、______,样样都有。
6.这地⽅的⽕烧云变化极多,⼀会______的了,⼀会______的啦,⼀会______,⼀会半灰半百合⾊。
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颜⾊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
7.四⽉⼗⼋娘娘庙⼤会,这庙会的⼟名叫做______,也是⽆分男⼥⽼幼都来逛的,但其中以______最多。
8.我家的院⼦是很______的。
那边住着______的、______的______。
他们不知道______在哪⾥。
我家是安静的的。
街上______,⽽我家⾥则仍是______的。
9.《呼兰河传》是⼀部充满______、______和______的“回忆式”______。
作家______评价《呼兰河传》,是“⼀篇叙事诗,⼀幅多彩的______,⼀串凄婉的歌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30篇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30篇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60d3c76edb6f1afe001f22.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30篇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公元前353年,魏国出兵攻打赵国。
精通兵法的魏国大将军庞涓率领军队一直打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城下。
赵国将有亡国危险,连连向齐国求救。
这一天,齐威王召来军师孙膑,准备拜他为将。
孙膑辞谢说:“我受过酷刑,是个身体残缺不全的人,不适宜担任主帅。
”原来,孙膑曾和庞涓一起学兵法。
后来庞涓当了魏惠王的将军,自知才能不如孙膑,就把他骗到魏国,在魏惠王面前诬陷他,削去了他的膝盖骨,还在他脸上刺字,好叫他永远不能出来做官。
不久他被救到齐国,齐威王拜他为军师。
现在,齐威王见孙膑这样谦让,就改派田忌为将,仍让孙膑作为军师。
大队人马到达齐国国境线上时,田忌准备挥师直往赵国,以解邯郸之围。
孙膑劝阻道:“且慢,将军先听我打两个比方——凡是要解开杂乱打结的绳索,切不可心急地使劲去扯,而要冷静地找出它的结头,然后慢慢地解;假如去排解互相凶狠地斗殴的人,千万不可卷进去打成一团,而要避开双方的拳脚,只消找个空当猛击其中一方空虚无备的腹部,待挨揍的那个对手捧着肚子跪了下来,那么原来互相殴斗的局面,也就会改变了。
”田忌问:“您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先不去赵国,是吗?”孙膑慢条斯理地说:“是的。
现在魏国主力正在猛攻赵都邯郸,国内相当空虚。
我们只要直捣魏都大梁,占据他们的交通要道,袭击他们守备空虚的地方,那么魏军主力必然会从赵国撤兵,赶回去抢救。
这样,我们既可解邯郸之围,又能狠狠打击魏军,不是比赶到邯郸去厮杀要便利得多吗?”田忌采纳了孙膑“围魏救赵”的计策,率军直奔大梁。
魏军主帅庞涓得到这个消息,只得丢下邯郸,慌忙回国解大梁之围。
可是,当魏军赶到桂陵,田忌、孙膑却在这里设下了伏兵。
疲惫不堪的魏军刚一交手,就被打得溃不成军。
这一仗,庞涓损失了两万人马,自己也险些当了孙膑的俘虏。
(1)将这个故事的名字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课外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课外阅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f6379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2.png)
课内、课外阅读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20分)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给诗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
(6分)(1)绩麻()A. 种麻B. 收麻C. 把麻搓成线(2)供()A. 提供B. 从事C. 讲述(3)傍()A. 旁边B. 靠近C. 依靠2.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后两句表现了儿童______________的特点,整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6分)3.诗中对儿童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下列选项中同样描写儿童的一项是()(3分)A.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C.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4.想一想该诗描写的内容,然后发挥想象,试着把它改写成一段话。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35分)(一) 祖父的园子(节选)(19分)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13篇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13篇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d59a1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4.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13篇附答案一、读《刷子李》选文,回答问题。
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距矩。
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那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
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
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倒去。
他怕师父为难,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
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
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
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
1.在文中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或词。
距矩,神秘,轰然猛然,为难。
2.用自己的话总结选文中曹小三对刷子李的印象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曹小三一开始对刷子李充满了敬仰和崇拜,认为他是一个神仙般的存在,但当他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时,他的印象开始逐渐变差,认为刷子李不是那么完美无缺的。
最后,当刷子李解释白点其实是一个小洞时,曹小三又对他充满了敬佩和钦佩。
3.刷子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刷子李给人留下了技艺高超、有派头、不拘小节、有幽默感的印象。
4.本文最后一句话,曹小三见到了什么,又学到了什么?曹小三看到了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学到了手艺人必须要有真本事,真本事是勤学苦练出来的。
二、读《自相矛盾》,回答问题。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06ba3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9.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风雨中的菊花多尔先生正在出差路上,天气阴沉,乌云密布。
他在休斯敦转车之前,来到了一个广场。
在那里,他看到了一个小男孩在向路人乞讨。
虽然有些人对他不屑一顾,但多尔先生还是给了他一美元。
他觉得这个孩子很可怜,应该上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之后,多尔先生进入了一家鲜花店,看到了刚才的小乞丐。
他惊讶地发现,小乞丐正在认真地挑选花束。
最终,他选择了一束万寿菊,要送给他最亲爱的人,祝妈妈生日快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爱心的力量小明是一位乐观开朗的孩子,他的父母也非常疼爱他。
可是,小明却有一个遗憾,他的左腿是残疾的,无法行走。
因此,他需要父母的搀扶才能行动。
有一天,小明和他的父母一起去公园散步。
他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在玩耍,但是她不小心摔倒了,摔伤了手。
小明的父母立刻上前去帮忙,但是小明却不能亲自过去,只能在原地观察。
他看到小女孩哭泣,十分难过。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用自己的嘴巴吹起了一个气球,然后将气球送给了小女孩。
小女孩看到气球,开心地笑了起来,眼泪也止住了。
这一幕感动了小明的父母,他们意识到,即使身体有障碍,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别人。
从那以后,他们更加鼓励小明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染身边的人。
爱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让人们忘记身体上的不便,去关注别人的需要。
小明的行为告诉我们,即使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别人,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温暖和爱。
多尔先生被小乞丐对母亲的真情所感动,他流泪了。
这说明多尔先生很受感动。
为了正确拼写生字,学生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认真读拼音,并注意声调、声母和韵母的区别。
此题考查的是对汉字的拼写能力。
解答时,要正确拼写词语并检查是否正确。
思虑和考虑是近义词,而虔诚则表示恭敬而有诚意。
比喻句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包括本体、喻词和喻体。
本体和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16篇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16篇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3b86bd58fb770bf68a550b.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16篇附答案(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备注:作者做此诗时六十八岁,正当国难当头,南宋王朝命运岌岌可危之时。
1.首句“僵”和“孤”两字,写了诗人晚年生活的____________;即使这样,作者仍然“尚思为国戍轮台”,体现了他____________的精神,这在本册我们学习的他另一首诗《____________》中也有体现。
2.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3.“风吹雨”既指当晚的天气,同时也影射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以梦境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参考答案:解析诗意:我直挺挺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1.凄凉强烈的爱国主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 C3.当时岌岌可危的南宋王朝解析:引导学生在做诗词阅读时注意备注内容,将诗的表意与备注内容相结合。
4.作者渴望上阵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愿望。
(二)林则徐请客①林则徐五十三岁那年,道光皇帝派他到广州担任湖广总督,负责查禁鸦片。
一些外国人,总想找机会摸摸林则徐的底细。
②一次,英国领事查理设宴,邀请林则徐参加宴会快结束时,送上来的最后一道点心,是甜食冰淇淋。
那时候,冰淇淋还罕见。
林则徐见冰淇淋冒着气,以为很烫,送到嘴边,还用嘴吹了吹。
这一来□在座的外国人便趁机哄笑起来□林则徐受到侮辱□心里非常生气□但是他压住怒火□似乎毫不在意地说□这道点心..□外面像在冒热气□其实是冷冰冰的□今天我算是上了一次当□③过些天,林则徐在总督府设宴请客,回敬上次参,加宴会的那些外国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16篇附答案(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备注:作者做此诗时六十八岁,正当国难当头,南宋王朝命运岌岌可危之时。
1.首句“僵”和“孤”两字,写了诗人晚年生活的____________;即使这样,作者仍然“尚思为国戍轮台”,体现了他____________的精神,这在本册我们学习的他另一首诗《____________》中也有体现。
2.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3.“风吹雨”既指当晚的天气,同时也影射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以梦境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参考答案:解析诗意:我直挺挺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1.凄凉强烈的爱国主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 C3.当时岌岌可危的南宋王朝解析:引导学生在做诗词阅读时注意备注内容,将诗的表意与备注内容相结合。
4.作者渴望上阵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愿望。
(二)林则徐请客①林则徐五十三岁那年,道光皇帝派他到广州担任湖广总督,负责查禁鸦片。
一些外国人,总想找机会摸摸林则徐的底细。
②一次,英国领事查理设宴,邀请林则徐参加宴会快结束时,送上来的最后一道点心,是甜食冰淇淋。
那时候,冰淇淋还罕见。
林则徐见冰淇淋冒着气,以为很烫,送到嘴边,还用嘴吹了吹。
这一来□在座的外国人便趁机哄笑起来□林则徐受到侮辱□心里非常生气□但是他压住怒火□似乎毫不在意地说□这道点心..□外面像在冒热气□其实是冷冰冰的□今天我算是上了一次当□③过些天,林则徐在总督府设宴请客,回敬上次参,加宴会的那些外国人。
宴席上,端上来的一道道中国名菜。
那些外国人,一个个张大嘴巴狼吞虎咽。
他们一边吃喝,一边赞不绝口。
酒足饭饱之后,有个外国人说:“中国菜,好吃得没话可说,只可惜少了一道甜食。
”④“有!”林则徐便吩咐道:“上甜食!”话音刚落,一盆槟榔芋泥端上来了。
外国人见是甜食,便举起汤匙,兴冲冲地舀着往嘴里倒。
这一下,可够那些外国人尝的了。
他们“啊——”,“啊——”,嚷成一片,喉咙里比卡着鱼骨还难受。
他们有的挥起手,想伸进嘴巴里抓,有的按住嘴,泪水直淌。
一个个洋相出尽,狼狈不堪。
林则徐不动声色,若无其事地说:“这是我家乡福建的名菜,叫槟榔芋泥。
这甜食,看上去外面冰冷,内里却滚烫非常,正好和似热实冷的冰淇淋相反。
吃的时候,性急不得,性急了就要烫了喉咙!” ⑤外国人瞪圆了蓝眼睛,个个呆若木鸡。
⑥他们这才感到林则徐不是个好对付的中国官员。
1. 找出文中两个带动物的成语,并联系上下文解释它的意思。
2. 第②自然段中加点词语“点心”实际上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对林则徐的描写主要运用的是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林则徐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物性格。
5.对画线句子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向这些外国人科普吃槟榔芋泥的方法,要等它凉点再吃,否则会烫到。
B. 将这槟榔芋泥比喻我们中国人,虽然外表看着冰冷,实际是热血爱国的。
你们想要用鸦片毒害我们,是会遭到我们中国人的反抗的。
C .上次你们用冰淇淋让我受辱,这次我用槟榔芋泥也让你们出尽洋相。
1.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呆若木鸡: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2.,。
,,,:“,,。
!”3.外国人4.语言 机智、勇敢、爱国5.B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三)剥 豆一天, 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碗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了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碗向我面前推了推。
看着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对。
”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这可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开始。
”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选择。
”一丝喜悦悄悄在心里散开,我欣赏儿子的这种自信和大气。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
”如此想,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
”剥豆的速度分明在加快。
儿子的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间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速度不觉间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
”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碗的豆很快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重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
”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完全没有了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
”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
”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地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想到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过分了,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我们不必人为地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因为生活是实在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
1.文中画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
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
(1)慢下来的原因是:(2)快起来的原因是:3.本文刻画人物主要采用的描写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把文中的材料各举一例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描写:4.儿子的性格表现得十分鲜明,其突出的两点是比赛时的_________和比赛后的__________。
5.本文的主旨可从多角度去领悟,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不超过20字)本文告诉我们:。
参考答案:1.儿子竞赛时的自信和大气。
2.(1)怜爱儿子,欲增加儿子的自信心。
(2)让儿子知道竞争靠实力,不给他虚假的胜利。
3.语言描写:“这可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开始。
”动作描写:儿子的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间睃。
心理描写:“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
”4.自信认真豁达乐观5.应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或: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从小得经受锻炼。
不必人为地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
生活是真实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
)(四)成全善良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
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
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
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
”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
”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
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
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爸,伤口疼了吧?”“一点点吧!”“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
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
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
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着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1.填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探望—( ) 顾忌—( )反义词:空无一人—( ) 接受—( )2.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本来体格不好,应该接受女孩的让座B.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年龄大了,感觉累,所以应该接受女孩让座C.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臀部受伤,接受女孩让座是为了成全女孩的善良,体现了老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顾全女孩感受的美好品质3.在文中找出两处能显现女儿关心父亲的句子,用“_______”画出来。
4.文中老人对待女孩让座的态度是:开始( )—感觉女孩尴尬( )—下车( ) 5.“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中第一个“善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善良”指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看望顾虑人满为患拒绝2. B3.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4.谢绝接受感谢5.女孩给老人让座老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成全女孩的善良(五)磁疗表带的问世日本东京都中野区,住着一个( )的知识分子——田中正一,他没有职业,一文不名,却整天关着门在家里研制一种“铁酸盐磁铁”,被邻居看成是"怪人"。
当时他患上了“神经性头痛”的毛病,病一发作折腾的他( ),怎么治也治不好。
那时候,每逢星期四他都要带着许多制好的磁石,到大井都工业试验所去测试。
时间一长,一个偶然的现象出现了:每逢星期四,他的神经痛就得到缓解。
田中正一是一个探究心很强的人,他感到十分好奇,于是就找来一条橡皮膏,在上面均匀地粘上五粒小磁石贴在自己手腕上做试验。
很快,他发现这玩艺对治神经痛很灵,就立即申请了专利。
田中正一认为:“将磁石的南极、北极相互交错排列,让磁力线作用于人体,由于人体内有纵横交错的血管,血液流过磁场时,便能感生出微电流,这种电流能达到治病强身的效果。
”取得专利权后,田中正一模仿表带的式样,制造四周镶有六粒小磁石的磁疗带,向市场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