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石狮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21.1生命的起源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1.1 生命的起源 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21章第1节《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2、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3、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的大体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1、雷迪实验和巴斯德实验;2、化学进化过程和米勒实验;3、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化学进化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广袤的宇宙有无数的星体,然而只有我们蔚蓝的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
地球上最初并没有生命。
地球上现在存在的生物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
每一个生物的新个体都是由上一代个体经过生殖过程产生的。
那么最早的生物是从哪里来的?第一个生物是怎样形成的?地球上的生命是怎么样出现的呢?生命究竟来自何方?人类又是怎么样探索生命的起源的呢?这些问题是这一章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1.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2.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
3.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论的大体过程。
(三)探究新知1.我们首先要讨论最早的生物是如何形成的。
(了解生命起源的相关假说)(1)曾有一个学说,称为“神创论”,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上帝创造的。
上帝最初创造了多少种生物,地球上现在就有多少种生物;而且生物之间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我们是否能接受这一观点。
如果生物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又是谁创造的?如果生物不是上帝创造的,地球上的生物又是从哪里来的?(2)古代的人们认为:生物可以从非生命物质直接转变而来。
如腐肉生蛆、腐草化萤、白石生羊等。
这就是“自然发生论”。
讨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怎样推翻这一观点?(3)17世纪意大利医生雷地第一次用实验证明腐肉不能生蛆,蛆是苍蝇在肉上产的卵孵化形成的。
雷地的实验严谨而且有说服力,说明较大的动物不能自然发生。
北师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导学案
学生讲述雷迪实验过程:
本实验中对照组为(),实验组为(),结论说明()
3巴斯德实验
(1)、“S”型鹅颈起什么作用()。
(2)、巴斯德实验得出了观点为()这个观点被称为( ).
4化学进化
(1)、原始大气主要成分为()、()、( )、( )等
(2)米勒实验证明生命最终起源于()
(3)米勒实验证明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即化学进化是( ).
布置预习
布置作业:
预习下一节
板书
设计
学习目标
1、简述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2、了解雷迪、巴斯德和米勒三位科学家的实验过程,体验科学探索的方法。
3、通过学习课文,养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教学
反思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
课题
第2节生物的进化导学案
课时
第1课时
任课人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一书的意义
小组学习
教师点拨、点评
自主学习
1、查找资料关于生命起源的中外故事
2、描述雷迪和巴斯德实验过程和结果
3、巴斯德实验结果使人们坚信:(),这一观点称为()。
4、米勒实验证明在类似原始地球的条件下,( )可以生成()。
5、原始大气中的气体形成简单的有机物(如氨基酸)的条件是、、。
6、化学进化论认为: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逐渐进化来的。原始大气由、、、、、等组成,与现代大气区别是:没有。最初的原始生命存在于中,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米勒通过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实验证明原始大气在雷电的作用下能合成简单的。
2.识记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的中心学说及中心内容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21.1生命的起源优秀教学案例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鼓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强调生物进化的意义和影响,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3.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并解释一些生物进化的实例。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进一步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现象,如化学反应生成生命的简单分子等,引发学生对生命起源的好奇心和兴趣。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生命的演化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3.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生命会在地球上产生,以及生物进化是如何发生的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3.在课程结束时,可以进行一次综合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因此我会在课堂上灵活运用以上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同时,我也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1.1 生命的起源 教案
学习策略
认知
策略
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
调控策略
学会自பைடு நூலகம்调节
交际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
资源策略
学习时间的灵活掌握
教学重点
1.雷迪实验和巴斯德实验
2.化学进化过程和米勒实验
3.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难点
1.化学进化过程和米勒实验
2.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方法策略
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2、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
3、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论的大体过程。
4、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漫长时间途径
原始生命
五、布置作业
无
六、教学反思
学生活动
出示神话图片,表达观点:
上帝或神创造万物,最后造
人。
表述此观点不被人信服的理由
步骤3.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出示图片,表达观点:
人们发现——腐肉生蛆
腐草化萤
提问:你如何看待?
任务阅读——雷迪与巴斯德
的实验
提问:1、雷迪的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2、鹅颈烧瓶实验中肉汤为什么在数年中保持无菌状态?
3、巴斯德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题
生命的起源
执教人
教学课时
1
教学对象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生命起源导学案
编号 1 班级组号姓名______第7单元生命的演化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一节生命的起源学习目标1.阐述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2.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有关生命起源的大体过程;重点1.生命是怎样发生的。
2.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
难点1.化学进化论。
2.米勒实验。
预习案【自主预习】通读教材P~P6 勾画、汇报展示、识记、抽考掌握下面问题:2(一)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1、观点一、此观点认为,生命是由或创造的。
2、观点二、自然发生说此观点认为,生命是由自然发生的。
3、观点三、宇生论此观点认为,生命来源于_______。
4、观点四、__________论,生物只能来源于_________。
5、观点五、化学进化论此观点认为,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生成多种,这些有机物在中经过长期而复杂的演变,终于出现了。
(二)生生论1、观点,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_________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2、证据(1)意大利医生________进行的腐肉不能生蛆的系列实验。
(2)法国学者_______进行的著名的“____________”实验。
3、意义:推翻了__________________。
(三)化学进化论1、观点:原始生命是由_____物质经过漫长的__________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
2、过程(1)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①原料: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__等,但没有______).②条件:______、_________、热能和宇宙射线等。
③场所:______________.(2)有机小分子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最简单的原始生命形式。
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953年,美国学者等人,模拟原始大气条件,在实验室中用、、、等气体合成了小分子有机物---- ,有力的支持了这一观点。
4、科学推理:化学进化过程大致分为个阶段。
北师大版生物八下21.1《生命的起源》配套教案设计
21-1 生命的起源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2.了解地球的演变(二)技能目标通过对“演示”实验投影片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人类起源的教学,达到对学生的无神论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原始地球表面的变化;化学进化的过程。
2.教学难点: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生命起源是化学进化的结果。
三、教学准备意大利医生雷地证明腐肉不能生蛆的实验投影片,巴思德的“鹅颈瓶实验” 投影片,原始地球的投影片,米勒实验的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现在地球上的生物能通过繁殖产生新的个体。
提出问题:最早的生物从哪儿来呢?即原始生命是哪里来的?生命又是怎样发展的呢?(二)新课讲解介绍中国古代的女娲造人传说和神创论的有关内容。
引出问题,女娲、上帝是谁创造的呢?若不接受传说和“神创论”,地球上的生命又是哪里来的呢?提问:看到过蛆吗?蛆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指出这是古代人们提出的一种“自然发生”的说法。
放雷地实验的投影片,并作一些说明。
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得出蛆是苍蝇产在肉上的卵孵化出来的,这说明较大的动物是不能自然形成的。
提问:很小的微生物能否自然形成呢?让学生各发表自己的见解。
放鹅颈瓶实验投影片。
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得出大小生命都不能自然发生的结论。
设问:地球上的原始生命那里来的?放原始地球状况投影片。
指出这是科学家对原始地球的猜想。
科学家关于地球还有不少猜测,请同学看教材并学生讲述原始地球的特点及变化。
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后讲述原始地球为物质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提供的条件。
接着放米勒实验投影片,并作一些说明。
特别指出的是这个实验产生了构成生物的所必须的小分子有机物氨基酸。
学生讨论归纳出在原始地球上,无机物能通过化学变化形成小分子有机物。
讲授:小分子有机物随着雨水,最后汇聚在原始海洋中。
在原始海洋中小分子有机物经过长期积累和相互作用自然合成了较大分子的有机物如蛋白质、核酸。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21章 第1节 生命的起源教案 北师大版
《生命的起源》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怀疑的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难点:“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①收集有关生命起源的资料和教学录像短片。
(收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信息,特别是最新的报道。
)②将学生分成7个大组预习教材内容,分配各组的收集相关资料。
③教师准备好学案④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⑤1周前准备做肉汤实验学生:①1周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4按照技能训练的方法分别完成两个肉汤的对比实验。
②以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刊媒体等渠道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信息观点,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特别是最新的报道。
③分组并选出小组长,准备好讨论材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创设情景,设疑导入图片展示(广袤的宇宙、绚丽的银河、灿烂的太阳系行星、蔚蓝的地球……)广袤的宇宙有无数的星体,然而只有我们蔚蓝的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
设疑:地球上最初并没有生命。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他生物也是经过这样的过程,那么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是人们普遍关心的地球生命起源的问题。
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地球上的生命为什么这么繁盛?外星球上有没有可能出现生命?二、学习新课——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这样的传说。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
那么,今天的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又有什么见解呢?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将各组收集到的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的资料进行交流、汇报,推测判断一:“神创论”你们相信这种说法吗?理由是什么?结论:神创论的观点是完全不正确的。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1《生命的起源》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会利用一些有趣的故事或现象,引发学生对生命起源的好奇心和兴趣。例如,我可能会介绍一些关于生命起源的神秘事件,如“外星人制造论”、“原始汤实验”等。同时,我也会利用一些图片、视频或模型,展示生命起源的过程,让学生对这一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导入新课,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更加关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总结归纳
在学生小组讨论之后,我会进行总结归纳,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概括。我会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理论,总结生命起源的关键因素和过程。例如,我会引导学生总结化学进化论的基本原理,以及自然选择学说在生命起源中的作用。通过总结归纳,学生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
(五)作业小结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命的起源”为主题,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出发点,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和探究实验,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我也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让他们理解生命的珍贵和独特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生命起源的不同理论,包括化学进化论、自然选择学说等。学生应能够理解这些理论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相关的自然现象。例如,学生应该知道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可能与地球的磁场、大气层、水循环等因素有关。此外,学生还应该了解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的研究方法和过程,例如在实验室中模拟地球早期的环境,以探究生命的起源。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促进学生的学习。首先,我通过引入一些与生命起源相关的故事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我可能会介绍一些关于生命起源的神秘事件,或者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其次,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实验,让他们通过合作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例如,我可能会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模拟地球早期的环境,以探究生命的起源。最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让他们通过思考和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和观念。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一章第1节《生命的起源》导学案
4、宇宙生命论: 一切生命都来自于宇宙,但是无法解释宇宙生命是如何起源的。
5、化学进化学说:①了解原始地球条件。②比较原始大气成分与现代大气成分。③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④了解米勒实验。
学习成果检验
1、关于生命的起源的观点有、、、、
§21-1生命的起源(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学说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2、认识科学家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实验过程;
3、描述化学起源学说的大致过程。
自主学习
1、神创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说、东方的女娲造人说等;
2、自然发生论:①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随地产生的,即“腐草化萤”“腐肉生蛆”。②了解雷迪实验;
2、雷迪。
3、氨、氢气、甲烷、水蒸气、原始海洋、原始地球、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
等。普遍被人们接受的的是,其观点认为。
2、实验证明自然发生论是错误的。米勒实验的结论是在的条件下,可以生成。
自我总结
学习成果检验答案:
1、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化学进化学说、化学进化学说、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逐渐进化来的。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册7.21.1 生命的起源 教案
北师大版(2012教材)生物八下7.21.1 生命的起源一.教学目标:1.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2.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3.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的大体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1.雷迪实验和巴斯德实验;2.化学进化过程和米勒实验;3.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化学进化过程。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地球上现在存在的生物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
每一个生物的新个体都是由上一代个体经过生殖过程产生的。
那么最早的生物是从哪里来的?第一个生物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些问题是这一章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我们首先要讨论最早的生物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活动】:曾有一个学说,称为“神创论”,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上帝创造的。
上帝最初创造了多少种生物,地球上现在就有多少种生物;而且生物之间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教师设问】:我们是否能接受这一观点。
如果生物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又是谁创造的?如果生物不是上帝创造的,地球上的生物又是从哪里来的?——古代的人们认为:生物可以从非生命物质直接转变而来。
如腐肉生蛆、腐草化萤、白石生羊等。
【导出】:“自然发生论”。
【讨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怎样推翻这一观点?【学生活动】:阅读教材,17世纪意大利医生雷迪第一次用实验证明腐肉不能生蛆,蛆是苍蝇在肉上产的卵孵化形成的。
雷地的实验严谨而且有说服力,说明较大的动物不能自然发生。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做了一个最令人信服却十分简单的“鹅颈瓶实验”。
他将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以无阻挡地进入。
巴斯德将瓶中的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部被杀死,然后放冷静置,结果瓶中没有出现微生物。
若打断曲颈管,一段时间后,瓶中就出现微生物了。
巴斯德的实验彻底推翻了生物可以由非生物直接转变形成。
【导出】:“生生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1 生命的起源 学案1
生命的起源【学习目标】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关注和兴趣。
2.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理解米勒的模拟实验。
3.交流生命起源研究史上几种重要学说或假说的主要观点和证据。
【学习重难点】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2.探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可能性。
【学习过程】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1.原始大气的成分有那些?。
这些物质是从那里来的?。
原始大气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不同?。
2.原始生命起源的场所是,据你推测此时地球表面温度应该(很高;较低)3.根据课本内容和你收集的资料,你认为原始地球至少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才使原始生命的出现成为可能?。
4.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你认为最复杂、最有决定意义的是哪个阶段?。
5.原始大气中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那里?。
二、生命起源的实验探索:1.在米勒的实验装置中,向密闭的实验装置内通入的气体代表,实验过程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现象。
2.实验装置中的冷凝管可使反应后的气体与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这模拟了过程?烧瓶中的暗褐色液体含有成分。
3.该实验中,你认为米勒提出的问题是;作出的假设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米勒实验为化学进化说中,由形成这一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4.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这为化学进化说中,由形成这一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小结:由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的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第1个阶段。
这一阶段首先由美国学者米勒等人的实验装置。
【达标检测】1.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A.海洋B.原始森林C.原始海洋D.原始陆地2.生命起源的过程是()A.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B.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C.无机物原始生命有机物D.原始生命无机物有机物3.生命起源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C.从有机大分子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
八年级生物下册21_1生命的起源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生命的起源教学目标1.能够描述“化学进化论”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进程;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和新的研究进展;3.说明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描述“化学进化论”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进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类观点。
2.难点:描述“化学进化论”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进程。
课前预备1.有关宇宙起源、星系形成和生命起源假说的视频资料2.学生课前通过阅读科普书籍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类观点教学进程设计教师:(通过图片展现广袤的宇宙、绚丽的银河、灿烂的太阳系行星、湛蓝的地球……)广袤宇宙有无数的星体,可是只有咱们湛蓝的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
这些生命是如何来到这地球上的呢?关于那个问题,咱们的先人曾经有如此的传奇。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
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
”(引自《太平御览》卷七八)哪位同窗为大伙儿说明一下?学生:说开天辟地以来,地球上本没有人,女娲用黄土捏泥人。
教师:专门好,那么什么叫“剧务”,又什么是“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呢?学生:可能是太劳累了,就用绳索浸在泥里,再举起来,甩出的泥点变成人。
教师:看来咱们的同窗们知识很渊博呀,那么,今天的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又有什么观点呢?(依照事前抽签的顺序进行小组发言。
下面是发言的提纲,真正发言中不仅有形象生动的事例,还配合了教师提供的录像。
)小组1:咱们小组负责介绍“宇宙起源”这部份内容。
依照“宇宙大爆炸”的理论(这是目前一样同意的学说),150亿年前宇宙发生了大爆炸,爆炸喷射出了由氢和氦组成的星云,星云旋转运动着,而且缓慢地收缩,慢慢形成了一个密度较大的实体。
由于收缩时磨擦产生的热量,温度继续上升,直到在高温下发生热核反映,释放出庞大的能量,这时就形成了一颗恒星。
在恒星周围还有大量的气体和尘埃,它们彼此吸引、碰撞而聚合成为小的团块。
7.21.1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4.加强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章节“生命的起源”的教学导入阶段,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以一段关于地球演变和生命起源的短片作为开场,引导学生进入生物学探究的奇妙世界。短片中将展示地球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巨大变迁,让学生对生命的起源产生浓厚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为我国生物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本章节“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中,我们将紧密结合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教材,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提高生物学素养,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着重强调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如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此外,还会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问题的,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生命起源的不同假说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针对学情,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逐步揭示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奥秘。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提升生物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热爱,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八年级生物下册《21.1 生命的起源》教案 (新版)北师大
第1节生命的起源【教案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
3.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论的大体过程。
【教学重点】①雷迪实验和巴斯特实验②化学进化过程和米勒实验【教学难点】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视频、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内容】3. 生命化学进化可能阅读课本P4-P5原始地球相关内容,观看原始地球模拟视频,据图21-3原始地球模式图,回答问题:1.与现在地球上的大气相比,原始大气的成分有什么特点?2.原始大气中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哪里?3.原始生命的摇篮是哪里?为什么?观察原始地球特点,与现在的地球进行对比,根据老师所提问题,思考原始地球条件下产生生命的过程。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生命的化学进化知识进行实验探索,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5-P6 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米勒实验提出的问题?2.米勒实验提出的假设?3.米勒采用了什么模拟原始地球上的闪电?4.米勒在实验中输入什么气体?5.实验的结果产生了什么?自主阅读课本,观看实验过程,思考回答老师问题。
4.小结1. 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氨、氢气和水蒸气等。
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在于原始大气没有氧气2.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学生和老师一起复习,查漏补缺。
【板书设计】第1节生命的起源一、生命是自然发生的吗?1.雷迪的腐肉生蛆的实验2.巴斯德所做的S形鹅颈烧瓶实验二、生命化学进化可能1.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氨、氢气和水蒸气等。
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在于原始大气没有氧气2.米勒实验。
八年级生物下册 21.1 生命的起源导学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21.1 生命的起源导学案北师大版21、1 生命的起源【学习目标】1、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
2、了解米勒的实验与结果。
【学习重难点】1、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
2、关于生命起源问题目前仅限于假说和推测,内容比较抽象。
【自主学习】原始地球的气候与环境1、1976年吉林曾发生过一场罕见的陨石雨,在陨石表面发现了有机小分子,此事实为下列哪种假说提供了有力证据?()A、自然发生论B、生生论C、宇生论D、化学进化论2、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与现在的大气相比没有气,是一锅营养丰富的热汤。
米勒模拟实验3、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在米勒模拟实验中,向密闭的实验装置中通入等气体模拟。
实验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现象。
4、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不包括()A、氨B、氢C、甲烷D、氧5、进行“鹅颈瓶”实验的科学家是()A、雷迪B、牛顿C、巴斯德D、米勒【合作探究】为什么说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原始大气中不含()A、氢气B、氧气C、氨气D、甲烷2、原始生命的摇篮是()A、原始陆地B、原始海洋C、原始大气D、土壤3、生命起源的过程是()A、无机物原始生命B、有机物原始生命C、无机物有机物D、原始生命有机物4、米勒的实验证明了()A、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原始生命B、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简单有机物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D、原始生命起源于外星球4、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于()A、原始大气中B、降雨过程中C、原始海洋中D、土壤中【学习反思】。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1章 第1节 生命的起源教案 北师大版
简述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
1.生命是由上帝创造的;2.生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3.生命来自于其他星球;4.生命是通过化学途径进化而来的;等等,有很多说法
副板书:科学的推测需要有确凿的证据,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也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下面,我们就对生命起源的这些说法做一个比较 ,看一看,它们是否有确凿的证据和严密的逻辑。
思考并试图解释
质疑:当时的人们怎样解释生命起源问题的呢?提出“生命是非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观点”,这就是自然发生说
说出:腐肉生蛆和腐草化蝇支持的假说
你怎样看待自然发生说中的依据 ——“腐草化萤”“腐肉生蛆”等这些“事实”?
追问:人们又是怎样否定这个观点的呢?
分析自然发生说的依据与事实间的联系,是缺乏必然的联系,没有逻辑性
可以自我进行反应装置的设计
1953年,23岁的美国青年学者米勒在实验室中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做了这样的实验,米勒的模拟实验装置:由烧瓶、密闭的火花室、冷凝装置、回流装置等几部分组成,A、B、C、D都模拟了什么条件?
3.展示雷迪实验装置:1668年,意大利医师弗朗西斯科·雷迪设计了几组对照实验。他选择了10多种动物的生肉或熟肉作为材料,在装置的选择上,用敞口瓶与密封瓶作对照。首先选择同样大小、同种生物的肉块分别放入3个瓶子中,3号瓶是敞口瓶,1号、2号瓶是封口瓶,1号和2号瓶子又有什么不同呢?1号瓶子用胶塞封口;2号瓶是用纱网封口,空气可以自由进出瓶子,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什么现象呢?发现敞口瓶中的肉会生蛆,封口瓶中的肉不会生蛆。
向烧瓶中倒入肉汤,用火焰烧弯瓶颈,将液体加热灭菌。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瓶中的肉汤在数年中保持无菌状态?
分析:肉汤保持无菌状态的原因
原来:实验巧妙的地方在于这个烧瓶S形的瓶颈部位,它能使空气自由进入灭菌后的烧瓶中,而空气中带有微生物的灰尘颗粒等却沉积于S形瓶颈的底部,不能进入肉汤中。如果将烧瓶的S形部位去掉,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
福建省石狮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21.1生命的起源名师精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21.1生命的起源【学习目标】1、叙述神创论、自然发生论和化学起源学说等有关生命起源学说的几种主要观点。
2、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增强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3、在收集和学习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的过程中,学习科学家利用证据和逻辑进行科学的推测的方法,感受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预习课本P2-6,认识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完成导学案。
预习案知识点一:生命发生的几种可能1.多数人认为生命由物质随时自发产生。
如中国古代所谓“”。
古埃及人认为蛙和鳝鱼是由河中的产生的。
范海尔蒙特通过“实验”证明,将谷粒、破旧衬衫塞入瓶中,静置于暗处,21天后会产生。
有人认为生命是创造的。
牛顿认为植物是彗星的尾巴形成的。
2.雷迪用实验证明腐肉生蛆是蝇类产的结果,首先对生命自发产生提出异议。
3.生生论: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生物只能来自,而不能凭空产生。
巴斯德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中____ 微生物。
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不久营养液中就微生物了知识点二:化学进化的可能性1.原始大气的成分有、、、等,但没有。
2.化学进化论: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 由非生命的物质通过途径进化而来。
3.在、天空放电等能量作用下空气中的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形成了一些物质,随倾盆大雨汇集入原始海洋,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演变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4.米勒的实验证实,从物质形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5.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中的其他上的生命。
探究案1.阅读雷迪实验,讨论解答下列问题:(1)雷迪为什么做实验?(2)设计B瓶是在什么前提下进行的?B瓶与C瓶作为对照组,其变量是什么?(3)该实验未能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 根据教材所学的巴斯德的肉汤变质实验完成以下问题:(1)巴斯德观察的现象是什么?(2)巴斯德提出的问题是什么?(3)巴斯德在实验中设计了什么对照实验?(4)装入甲、乙两瓶的肉汤为何要先煮沸?(5)实验研究的单一变量是什么?(6)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什么?【针对性练习】3.米勒的模拟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生命的起源
【学习目标】
1、叙述神创论、自然发生论和化学起源学说等有关生命起源学说的几种主要观点。
2、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增强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3、在收集和学习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的过程中,学习科学家利用证据和逻辑进行科学的推测的方法,感受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预习课本P2-6,认识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完成导学案。
预习案
知识点一:生命发生的几种可能
1.多数人认为生命由物质随时自发产生。
如中国古代所谓“”。
古埃及人认为蛙和鳝鱼是由河中的产生的。
范海尔蒙特通过“实验”证明,将谷粒、破旧衬衫塞入瓶中,静置于暗处,21天后会产生。
有人认为生命是创造的。
牛顿认为植物是彗星的尾巴形成的。
2.雷迪用实验证明腐肉生蛆是蝇类产的结果,首先对生命自发产生提出异议。
3.生生论: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生物只能来自,而不能凭空产生。
巴斯德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中____ 微生物。
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不久营养液中就微生物了
知识点二:化学进化的可能性
1.原始大气的成分有、、、等,但没有。
2.化学进化论: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 由非生命的物质通过途径进化而来。
3.在、天空放电等能量作用下空气中的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形成了一些物质,随倾盆大雨汇集入原始海洋,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演变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4.米勒的实验证实,从物质形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5.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中的其他上的生命。
探究案
1.阅读雷迪实验,讨论解答下列问题:
(1)雷迪为什么做实验?
(2)设计B瓶是在什么前提下进行的?B瓶与C瓶作为对照组,其变量是什么?
(3)该实验未能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 根据教材所学的巴斯德的肉汤变质实验完成以下问题:
(1)巴斯德观察的现象是什么?
(2)巴斯德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3)巴斯德在实验中设计了什么对照实验?
(4)装入甲、乙两瓶的肉汤为何要先煮沸?
(5)实验研究的单一变量是什么?
(6)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什么?
【针对性练习】
3.米勒的模拟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
你能对他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吗?
(1)火花放电的作用是什么?
(2)向装备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有哪些物质?
(3)米勒得出了什么结论?
21.2生物的进化
【学习目标】 1、 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
2、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预习课本P6-19,认识生物是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完成导学案。
预 习 案 一、生物进化的化石记录 1.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生物的遗体、遗物和生活的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__________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化石。
3.生物进化的总的趋势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__,从低等到________,从________到陆生。
4.化石记录显示: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______,结构________而______;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______,结构______而________。
二、地球上的生命史 1.前寒武纪时期是先有________生物,再有________生物,生活在______中。
2.古生代的植物有早期的__________,中期的裸蕨类,晚期的蕨类;动物有早期的________动物,中期的鱼类,晚期的______以及有翅的______。
生活环境由水中逐渐到__________。
3.中生代时________植物和________动物繁盛;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
在________上生活。
4.新生代时动物有________动物和鸟类,植物有______植物。
一、达尔文的环球航行和考察 达尔文通过考察意识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各种生物发生着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显示出
______的影响和______的选择。
二、人工选择的启示
达尔文注意到人们饲养的动物和栽培的植物都是从野生原种经过代代的精心______和________形成的。
三、大自然的选择
1.绝大多数的物种繁殖的后代数量都大大超过生存环境的承受力,导致后代无法获得足够的______、__________等生存条件。
它们之间就要进行________,在竞争中某些有微小的__________变异的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变化,在竞争中容易生存和繁殖后代。
它们的后代可能继承了这种有利变异的性状。
这样,经过许多代以导
学
案
装
订
线
后,微小的有利变异在物种内________起来,一个更加适应环境的______形成。
2.自然选择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生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选择在自然界中是__________存在的,环境的________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探究案
1. 下图中图A表示1940年到1960年某地的降雪天数,图B表示在同一时间内该地区白色老鼠占同种个体的百分数。
请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生活在雪地中的老鼠的毛色是白色,这是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现象,这种体色在生物学上称________,它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
(2)随着降雪天数的增加,白色老鼠的数量________,白色老鼠最高百分比出现在降雪天数最大值________。
随着降雪天数的减少,白色老鼠的数量________。
从1940~1960年的降雪天数看,开始是逐渐上升,以后逐渐下降,这种变化的环境对老鼠的毛色起________作用。
2. 下图进化树表示几种生物的进化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
(2)与B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________。
【针对性练习】
1.1859年英国伟大的自然学家达尔文发表了()。
A.《本草纲目》 B.用进废退学说C.细胞学说 D.《物种起源》
2.医学上大量滥用抗生素,导致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抗生素失去作用,其原因是()。
A.病菌对抗生素进行选择的结果
B.病菌本身对抗生素具有抵抗能力
C.病菌变异的结果
D.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
3.18世纪,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蛾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浅色树干上,大多数桦尺蛾体色是浅色的,少数深色。
100年后,工业污染把树皮熏成了黑褐色,深色桦尺蛾变成了常见类型,浅色却成了少数。
下列有关桦尺蛾体色由浅变深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桦尺蛾体色的深或浅是可以遗传的性状
B.树干变成黑褐色是桦尺蛾种群体色变化的环境条件
C.食虫鸟对桦尺蛾种群体色的变化起到了选择作用
D.环境条件改变后桦尺蛾主动改变体色以适应新的环境
4.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其高度超过桦树,桦树因不耐阴而逐渐死亡,桦树林最终被云杉林取代。
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A.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B.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竞争来实现的
C.云杉的进化水平比桦树高D.云杉的结构比桦树复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