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分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分析
第一节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一、均质性和均质地域
(一)概念
1.均质性: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 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2.均质地域: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 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 别的连续地段(如城市中的工业区、住宅区、商业 区等均是均质地域)。
③工人居住带:布局紧凑,条件不佳,供较大工厂工人居住的
地带。
④居住带(中产阶级居住区):较为富裕和宽阔的郊区,因距离
市中心较远,故有独立的购物中心。
⑤城市边缘通勤带:是一个高价的居住地域,也是城乡交错带,
是供高阶层居住并驱车上班的地带,——也称“CBD有产阶层的郊 外居住地”。
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分析
该模式假设城市内部结构除主要经济胞体(CBD)外,尚 有次要经济胞体散布在整个体系内。这些胞体包括未形成城 市前中心地系统内各低级中心地和在形成城市过程中的其他 成长点。这些中心地和成长点皆随着整个城市的运输网、工 业区或各种专业服务业的发展而发展。
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分析
多核心模式认为:大城市不是围绕单一核心发展起来的, 而是围绕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业区、批发商业区、轻工业 区、重工业区、住宅区、近郊区和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等 各种功能中心,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但各国学者对CBD范围的划分有不同的看法,1959年 戴维斯(Davies)提出了CBD的“核心—外围”结构理论, 认为墨菲和万斯定义的CBD范围过大,他将CBHI>4, CBII>80%的地区称为CBD的“硬核”——真正具有实力 的CBD,该区是白天人流量最大的集结区,主要集中了① 金融部门、②出售高档或专业化特殊商品的零售商业部门、 ③大公司总部等社会专业化部门。其余地区称为“核缘”, 是一个密度相对较低的,起到支持核心作用的外围组织结 构,主要分布了批发业、轻工业和一些低级住宅区。
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分析
1.中心商务高度指数(CBHI)
2.中心商务强度指数(CBII)
墨菲和万斯将CBHI>1,CBII>50%的地区定义 为CBD,将符合上述条件的街区圈在一起,就确定 了CBD的范围。
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分析
墨Leabharlann Baidu和万斯对CBD界定的概念示意图
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分析
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分析
2.同心环模式的意义及其发展
此理论的成功之处在于动态分析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反映了 一元结构城市的特点,为城市地域结构研究提出新的办法:
①伯吉斯采用的是人文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即将生态学的研究 思路引入到城市社区研究,认为人类活动的侵入(invasion)和更替 (succession)形成人类的城市社区,表现在:人类活动的侵入引起了 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而土地占有者的更迭又进一步引起了城 市社区的更替。
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分析
第二节 城市CBD
一、CBD的概念与特征
CBD的概念最早由伯吉斯于1923年在同心环模式 中提出。
CBD一般是指零售业、金融业、服务业、商务办 公业、批发业、会展业、娱乐业的集中地。它具有完 善的市政和交通服务设施,是城市中人流、物流最集 中、商务活动最频繁、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的 地区,是城市、区域、甚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中枢。
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分析
二、CBD的界定
进行CBD的研究,首先要划分确定其界线。1954年,美 国学者墨菲(Murphy)和万斯(Vance)研究认为,CBD具有以下 特点:
①区域内常住人口密度最低; ②商店、办公业在区域内密度最高; ③人口流量最大; ④地价最高。 其中,地价峰值区(PLVI)是CBD最明显的特点。在具体 划分界线时,首先要以街区为单位进行详尽的土地利用调查, 然后利用各街区土地利用状况,根据CBD高度指数和强度指 数大小进行判断。
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分析
(三)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
哈里斯(C. D. Harris)和厄尔曼(E. L. Ullman)两人都认为, 同心环学说和扇形学说都有缺陷,都是基于单中心模式,忽 略了重工业对城市内部结构的影响和市郊住宅区的出现等现 实。基于此哈里斯和厄尔曼在1945年提出较为精细的多核心 模式。
该理论认为:市中心是中心商业事务区(CBD),住宅从 CBD向四周沿交通线放射状扩散;在批发商业和轻工业地 带的周围分布着低级住宅区;中高级住宅区往往趋于接近 自然环境,与低级住宅区相反方向分布;随着中高级住宅 区的外移,在靠近市中心部位逐渐演化为低级住宅区。
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分析
霍伊特的理论承认同 心环模式的经济地租机 制,并在此基础上增加 了交通影响。在伯吉斯 理论中,决定城市土地 利用结构的重要因素是 距市中心的距离;霍伊 特认为城市用地的导向 因素比距离更重要。
②他忽视了人类的文化属性,忽视了对人类社会文化层次的 分析,他的学说是基于均质性的平面上推论的,对现代交通运输考 虑很少(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后来一些学者虽仍采用伯吉斯的同心 环模式,但却赋予了土地经济学的新解释——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 模式。
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分析
(二)霍伊特的扇形模式
霍伊特(Home Hoyt)运用1934年美国劳务促进管理会对 64个中小城市房租调查的资料进行研究,认为美国城市住 宅区具有沿交通线向外延伸的趋势,城市地域呈扇形扩展。 于1939年正式提出扇形模式。
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分析
二、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
1.同心环模式的组成
①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的核心,包括商店、办公机构、
银行、剧院、旅馆等。其显著特点是:地价高,高层建筑、交通汇集 量大。
②过渡地带:是围绕着CBD的,由住宅、小工厂、商店、仓库
等组成,住宅较低级、破旧,甚至还分布着贫民窟,是新来移民的居 住区,工厂多以轻工业为主。
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分析
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分析
香港中环的CBD
纽约曼哈顿CBD
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分析
上海CBD
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分析
当代城市CBD的主要特征:
Ø城市的功能核心区 该区是城市经济、科技、 文化、商业等高度集中之地 Ø交通便利 人流、车流、物流巨大 Ø白天人口密度最高 昼夜间人口数量变化最大 Ø位于城市的黄金地带 地价最高 Ø高楼林立 土地利用率最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