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分配论——要素需求理论.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8分配理论

西方经济学8分配理论

3
西方经济学
产品市场 & 要素市场
供给产品 收益
产品 市场
购买产品 支出
厂商
成本 购买要素 收入
居民 要素 市场
供给要素
4
西方经济学
一、收入分配的原理
5
西方经济学
• 一、要素及其价格
生产要素 劳动 资本 土地 企业家才能
要素所有者 劳动者 资本所有者 土地所有者 企业家
要素价格 工资 利息 地租 正常利润
MR = MC ↔ MRP = MFC
9
西方经济学
1、相关基本概念
• 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 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品(△Q/△F)或者这种产 品所带来的收益(△TR/△F)叫做该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 边际物质产品 – 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品(△Q/△F)叫做边际 物质产品(marginal physical product,缩写为MPP)。
21
西方经济学
利息率取决于资本的需求与供给。 利息率取决于资本的需求与供给。 资本的需求 资本的供给 投资 储蓄
越大,企业越愿意投资 利润率-利息率 越小,企业越不愿意投资 当利润率一定时,利息率与投资的关系如下图: i S D
i0
0
K0
利息的决定
K
22
西方经济学
4 利润理论
1、利润与正常利润 、 利润: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的报酬。 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价格。 2、超额利润与创新 、 超额利润:是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 ,又称为 纯粹利润或经济利润。 只有在不完全竞争和动态社会存在。 不完全竞争存在垄断 动态社会存在创新和风险
18
西方经济学
• • • •

8《经济学》第八章分配理论

8《经济学》第八章分配理论
4
本章结构
•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供给 和均衡价格的决定 • 第二节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5
•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供给 和均衡价格的决定 •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 • 三、均衡价格的决定 • 四、剥削
• 五、产品分配净尽定理(欧拉定理)
6
•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1

• •
•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其拥有的要素价格和使用量,所以价格理 论上述两点不完全性可概括为它缺乏对要 素价格和使用量决定的解释。为了弥补这 个不足,需要研究生产要素市场。 • 要素价格和使用量是决定消费者收入水平 的重要因素。所以要素价格理论在西方经 济学中又被看作“分配”理论。所以从产 品市场到生产要素市场,即从价格理论到 分配理论。 • 分配理论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即生产的 产品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各阶级。
12
• 厂商决定使用多少生产要素投入时,要考虑成本 和收益的比较,即MRP与MFC(marginal factor cost)的比较。 • 边际要素成本:增加一单位投入要素所增加的成 本支出。 • MFC的变化也取决于要素的市场结构。 • 完全竞争市场:MFC不变且等于要素的价格;不 完全竞争市场:MFC将随要素需求量的增加而递 增且总大于要素价格。 • 总之,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出于利润极大化 的目的,厂商对某种市场要素的需求量将会被决 定在这样的水平上:MRP=MFC。 • 若MRP>MFC,厂商则会雇佣或购买更多的生产 要素;若MRP<MFC,厂商则会减少对生产要素 的雇佣或购买,一直到MRP=MFC为止。
3
• 各种生产要素根据自己在生产中作出的贡 献而获得了相应的报酬。各种生产要素所 获得的报酬就是生产要素的价格。分配理 论就是要解决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问题, 其理论基础是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 (J· Clark)的边际生产力论(marginal B· productivity theory of distribution)和马歇 尔的均衡价格论(equilibrium price)。 •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需求、供给。这是 分配论的主要部分,分配论还包括收入分 配的不平等程度,收入之间差异的原因。

第八分配论

第八分配论
42
100%
80%
60% 40%
20%
0% 0%
50
M
20%
0
劳伦斯曲线
40%
60%
L
8H0%
100%
38
• 二、基尼系数
M
L
100%
G A 50% A B
O
50
A
BH
50% 100%
39
[案例] 基尼系数的警示(1)
基尼系数的警示
• 小于 0.2为高度平均, 在 0.3~0.4 之间为基 本合理,在 0.4~0.5
原则一致
50
26
二、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 一、劳动供给曲线
Y
W
K2 U2
PEP
W2
U1 C K1
W1
B
K0
U0
A
Y
W0
E
O H1 H2 H0
16 H O
50
a
16 H0
Sc
b
16 H2 16 H1 16 H
27
50
28
W
S
W
D
O
LO
l
闲暇的需求曲线为
什么向前上斜?
闲暇的价格就是工资
30
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
和收入效应
• 替代效应 • ——闲暇的代价(即闲暇的机会成本)随
工资的提高而增大,因而劳动者愿意以增 加劳动时间来代替闲暇。 • 收入效应 • ——闲暇的价值(即闲暇的效用)随工资 的提高而增大,因而劳动者不愿意以增加 劳动时间来代替闲暇 ,甚至愿意减少劳动 时间以增加闲暇。 • 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 共同作用决定了劳动供给曲线的特点。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20
二、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厂商要素需求曲线: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厂商对 要素的需求量和要素价格的关系。
在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图上,给定一个工资,对应 一个与工资相等的边际产品价值,根据要素使用 原则,可确定一个要素使用量;再给定一个工资, 又对应一个与工资相等的边际产品价值,又可确 定一个要素使用量。
第八章 生产要素需求
8
对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1、是派生的需求 2、是联合的需求
技术原因 厂商要进行生产活动,必须把所有的生产要素同时购
买才能够进行生产,通常只拥有一种或两种生产要素 无法生产。 对某种要素的需求,不仅取决于本身价格,也取决于 其它要素价格。
第八章 生产要素需求
9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1. 什么是引致需求? 2.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3. 如何推导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4.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是什么关系?
5. 如何推导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6. 企业根据什么决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第八章 生产要素需求
退出
25
第八章 生产要素需求
2
第八章 生产要素需求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节 分配论概述
因为要素的价格和使用量是决定消费者收入水平 的重要因素,所以要素价格理论又被称为分配理 论。
生产要素被分为四类: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 家才能。
要素价格的理论基础是边际生产率分配论。要素 的需求和供给也是决定其价格的重要方面。
第八章 生产要素需求
MP:边际产品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的使用所增加
的物质产品量。
MR:边际收益,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收 益。

8分配理论

8分配理论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2、为什么工会被认为是劳动供给的垄断者 在西方国家,工会、政府、企业被认为是三个 并列的组织。在工资决定中,工资水平一般由 工会与企业协商确定,政府在其间起一种协调 作用。因为工会控制了入会工人,而且工会的 力量相当强大,所以,在经济学中被作为劳动 供给的垄断者,并以这种垄断来影响工资的决 定。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3)最低工资法
W
工会迫使政府通过立
D
法规定最低工资,这
样,在劳动的供给大
于需求时也可以使工
W1 W0
资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上。
0
S F E0 G L
L1 L0 L2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4、工会影响工资决定的限制条件:工会对工 资决定的影响是有一定限度的。
1)从劳动的需求来看,要受到三种因素的影 响:
若MRPL (或VMPL)>MFCL(PL):厂商会增加要 素的投入
若MRPL (或VMPL)<MFCL(PL):厂商会减少要 素的投入
若MRPL (或VMPL)=MFCL(PL):厂商的要素投 入达到最优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VMPL的形状 ∵VMPL=MPL ·P,而根据边际
收益递减规律,边际生产力 MPL递减; ∴VMPL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 曲线
P
S
0
Q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
2、资本品:它是利用其它资源生产出来的, 也是和其它产品一样的产品,其供给与一般 的产品供给一样。
P
S
0
Q
第二节 工资理论
一、工资的性质与种类 二、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一、工资的性质与种类

第八章 分配理论

第八章  分配理论

第八章分配理论学习目标◆重点掌握要素供给原则及其非数学分析方法,重点掌握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使用原则。

◆掌握要素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需求曲线、产量分配净尽定理、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了解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得出要素供给原理的方法和欧拉定理的两种推广。

第一节分配论概述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产品市场的理论,主要研究产品的价格和数量是如何确定的;第二部分是关于要素市场的理论,主要讨论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是如何确定的。

产品市场理论和要素市场理论是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产品市场理论在讨论产品的需求时假定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为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确定的。

产品市场理论在推导产品的供给时又假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既定,但也不能说明要素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这两点都必须在要素市场理论中寻求答案。

另一方面,要素市场理论中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没有产品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就无法解释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同样,要素供给的目的也得在产品市场才能找到。

关于产品市场的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关于“价值”的理论,而要素市场的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关于“分配”的理论。

产品理论加上要素理论,或者价值理论加上分配理论,就构成了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以上各章讨论了产品市场上产品价格和数量的确定,本章讨论投入生产中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确定。

消费者出卖其拥有的生产要素,从而获得收入并用以购买各种商品,各种要素的价格和提供量就决定了经济社会所产商品的分配状况,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生产要素价格理论才被称为分配理论。

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要素需求和要素供给,要素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要素的价格和成交数量。

一、要素需求的特性1. 引致需求(derived demand)微观经济学根据需求的来源不同,把需求分为直接需求和引致需求。

直接需求是指在产品市场上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引致需求是指在要素市场上厂商对要素的需求。

第8-9章 分配理论

第8-9章 分配理论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W 要素的需求曲线与其VMP 曲线重合为一条直线。
但含义截然不同:
1、包含的变量的含义不同
2、反映的函数关系不同
W1 W0 W2
E
W
VMP=D
0
L0
L
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第一节 要素供给方面概述 第二节 劳动者的劳动供给
第三节 地租理论
第四节 利息理论 第五节 国家财政、通货膨胀对收入 分配的影响
3.劳动的供求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假定劳动者人数已定,劳动的供给取 决于工作时间的长短。 工资率的提高 ss 对劳动供给的两种 效应: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W

劳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 替代效应 • ——闲暇的代价(即闲暇的机会成本)随 工资的提高而增大,因而劳动者愿意以增 加劳动时间来代替闲暇 。 • 收入效应 • ——闲暇的价值(即闲暇的效用)随收入 的提高而增大,因而劳动者不愿意以增加 劳动时间来代替闲暇 ,甚至愿意减少劳动 时间以增加闲暇。 •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共同作用决定 了劳动的供给曲线的特点。
• 土地的自用消费使用只占土地的 一个很微小的部分,则分析中不 考虑土地所有者自用土地的效用。 效用只取决于土地收入而与自用 土地数量大小无关。 为了使土地收入最大又尽可能 多的提供土地,则土地供给将在 一定的数量上提供,则土地供给 曲线是垂直的。
一般性结论
• 任意一种资源,如果只能(或假定只 能)用于某种用途,而无其他用处, 则该资源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一定 是垂直的。 • 借用机会成本概念:任意一种资源, 如果它在某种用途上的机会成本等于 0,则它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垂 直:即使该资源价格下降,它也不会 转移到其他方面(无利可得),即它 的供给量不会减少。

第8章生产要素均衡与分配理论

第8章生产要素均衡与分配理论

要素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递减规律和VMP曲线:
❖ 表8-1给出某个使用劳动由边要际素产的品M厂R商P递的减边规律际,产我品们有价边值际的产品部价分值VMP
数据,图8-1则根据表8递的-1减边绘规际制律产。品。上和表边给际出产某品厂价商值在数一 据定。范将围其内用,右使图用表要示素,L
横轴表示要素L使用量,VMP曲线为向右下倾斜的曲
dL
dL
即P[dQ(L)] W, 这 就 是VMP W dL
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要素使用的边际收益 = 要Fra bibliotek使用的边际成本 MRP = MFC
MRP = MPP • MR
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物质产品 边际收益
L → R L→Q
Q→R
MFC
边际要素成本
L→C
几个相关概念
❖ 边际物质产品(边际产量): MPL=ΔQ/ΔL ❖ 边际收益产品 ❖ MRPL=MPL×MR= ΔTR/ΔL= ΔTR/ΔQ
❖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单一要素的需求曲线就是其边际 产品价值曲线。把表8-2的最后一栏和第一栏和起来,就可 以表示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要素数量 边际产品 产品价格
L
MP
P
边际产品价值 VMP=MP×P
要素价格 W
1
10
10
100
100
表 8-2
2
9
10
90
90
3
8
10
80
80
4
7
10
70
70
5
3、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 边际产品价值—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
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可以看作是生产要素 的函数

分配理论

分配理论

第八章分配理论本章是前述各章逻辑上的延续,是微观经济学理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本章先概要分析要素价格决定的一般规律,然后分别考察各种要素价格的决定,最后介绍研究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洛伦次曲线与基尼系数。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理解西方社会的关于分配的一般原理。

侧重掌握工资的决定、关于利息合理性的解释、超额利润的来源;以及洛伦斯曲线和基层系数的含义,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分配问题以及收入平等化等有关问题。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一、问题的提出与“萨伊公式”首先:从资源配置意义上讲,产品与劳务的生产和价格决定只是回答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的问题,现在必须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分配理论主要就是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即生产出来的产品按照什么分配原则在社会各个阶层之间进行分配。

其次从价格决定理论本身看,仅限于产品市场价格决定的论述是不完全的:一是它在推导需求曲线时,假定消费者是收入水平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二是在推导产品供给曲线时,假定要素的价格是既定的,但并未说明要素的价格如何决定,由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拥有的要素价格和使用量,故价格理论的上述两点不完全性概括为一,它缺乏对要素价格和使用量的决定的解释。

萨伊提的“三位一体”公式:马歇尔的“四位一体”公式由此确立了现代在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的中心和研究基础。

也就是说,分配理论就是解决“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

要素价格决定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由美国经济学家J.B.克拉克最先提出边际生产率分配论,他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前提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

后来的西方经济学家对克拉克的理论做了改进。

他们认为,边际生产力只是决定要素需求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厂商在决定要素需求时还要考虑要素的边际成本。

只有当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边际生产力)相等时,厂商才在要素使用上达到了利润最大化。

第8章-生产要素理论(总论)

第8章-生产要素理论(总论)

生产要素 收入形式
劳动
工资
Labor
土地
Wage
地租
Land
资本
Rent
利息
Capital
企业家才能
Entrepreneurship
Interest
利润
Profit
要素所有者
劳动者
Laborer
土地所有者
Landowner
资本家
Capitalist
企业家
Entrepreneur
二、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论
——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其供给与需求 决定,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仅决定 生产要素的需求。
四、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派生需求[Derived Demand]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对一
般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
共同需求[Joint Demand]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同时对
多种生产要素的需求。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
dL dQ dL
边际要素成本 [Marginal Factor cost , MFC] ——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增
加的成本。
平均要素成本 [Average Factor cost , AFC] ——平均每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成
本。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
[Average Revenue Product , ARP] ——平均每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带
来的收益。
ARP=APAR
生产要素投入的成本
厂商的成本取决于产量 C=C(Q) 产量取决于要素数量 Q=Q(L)
成本看作要素的复合函数
C=C[Q(L)]
则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成本 {边际要素成本} dC dC • dQ

chap8(分配理论、生产要素理论)-课件

chap8(分配理论、生产要素理论)-课件

L0
L
21
二、地租
1、土地、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 在这里是指土地服务、土地服务的供给、 土地服务的价格
2、土地的供给 不考虑土地自用的效用U=U(Y)
一般性陈述:任意一种资源,如果只能 (或假定只能)用于某种用途,无其他 用处,则该资源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 一定是垂直的。
22
3、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的决定
10
四、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以上假定其他厂商不进行调整。但研究 整个市场时,该条件显然不再得到满足。 因而单个厂商的VMP曲线不再代表其需 求曲线。
11
第二节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一、概述 1、要素所有者:本章讨论的范围是原始要
素的所有者 2、供给问题:“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
中进行选择
A、在土地尚未充
R
分早用前,是 正斜率; B、在充分利用后 是垂直的;
N
29
7.3 The Equilibrium Price of Productive Factor
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
30
7.3-1 Wage 工资
A、Real Wages & Nominal Wages 实际 工资与名义工资 – 实际工资不仅受名义工资的影响,而 且,还要受价格水平的影响;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W
W2
W1
替代效应;相 对降低了对闲 暇的评价。
0小时
收入效应;相 对提高了对闲
暇的评价。 这二个名词来 之于希克斯分 析方法。
斜率为小 时工资
16小时
17
B、The Supply of Labour
a)在相当范围内,是正斜率的劳动供给曲线。这时, 是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中成年 女性就业的增加。 W SL

第8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理论(1)

第8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理论(1)

L2
L
• 多个厂商调整时厂商m的要素需求曲线
假定一个厂商处于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中,当其 投入要素的价格为6元,该投入要素的边际产 量为1/3时厂商获得最大的利润。则厂商生产 的产品价格是( )。
A.2元
B.18元
C.1.8元
D.9元
假设某一厂商只使用可变要素劳动进行生产,其 函数为Q=36L+L2-0.01L3。Q为厂商每天产量, L为工人的日劳动小时数,所有市场均为完全竞 争的,单位产品价格为0.1元,小时工资率4.8元, 求厂商利润最大时:
80
5
80
400
80
80
6
80
480
80
80
7
80
560
80
80
8
80
640
80
80
9
80720Biblioteka 808010
80
800
80
80
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厂商的MFC
200
160
120
AFC
80
MFC
MFC=AFC=W
40
0
L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 MRP=MPMR=MPP=VMP 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MFC=AFC=W[PF]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MRP=MFC VMP=W[PF]
(一)使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完全竞争产品市场: ∵ MR=AR=P ∴ MRP=MPMR=MPP=VMP 边际产品价值 [Value of the Marginal Product , VMP]
——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的销售值。

微观经济学_第八章_ 要素需求理论

微观经济学_第八章_ 要素需求理论
W W0 P1.MP P0.MP W1 I dm H
L1 L0 L2 图9-3 多个厂商调整时完全竞争厂商要素需求曲线
O
L
2.3 完全竞争市场需求曲线 基于以上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市场需求曲线应该是多个厂商同时调整 时的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的加总。 时的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的加总。 设完全竞争厂商要素市场包含有n个厂商, 设完全竞争厂商要素市场包含有n个厂商,每个厂商经过调整后的 要素需求曲线分别为 d 1 , d
R( L) = Q (= P⋅ = P ⋅ MP = VMP dL dL
设: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的生产要素为L,则其收益函数为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的生产要素为L
边际要素成本MFC设劳动的价格:w-工资率,则 C = w ⋅ L 设劳动的价格: -工资率, 边际要素成本 设劳动的价格 则:
二、边际生产力理论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主要理论基础:边际生产力 1.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主要理论基础 边际生产力 率分配论
理论内容: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前提下, 理论内容: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前提下,一 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 。(美国经济学家 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美国经济学家 J.B克拉克)。 克拉克)。 克拉克 边际生产力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 生产力; 生产力; 边际生产力的两种表示方式: 边际生产力的两种表示方式: 实物形式: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产量; 实物形式: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产量; 价值形式:边际产品价值或边际收益产品。 价值形式:边际产品价值或边际收益产品。 理论改进:生产要素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 理论改进:生产要素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而 且还取决于要素的边际成本。 且还取决于要素的边际成本。

要素需求理论

要素需求理论
要素市场上,厂商成为需求方,消费者成为供给方。 要素市场上,厂商成为需求方,消费者成为供给方。 厂商购买要素不是为了自己的直接需要, 厂商购买要素不是为了自己的直接需要,而是为了生产 和出售产品以获得收益。 和出售产品以获得收益。 厂商之所以对要素产生需求, 厂商之所以对要素产生需求,是因为消费者对产品有需 求。
dC d (W • L + r • K ) MFC L = = =W dL dL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VMP=W 使用要素的原则 = 即: 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该要素的市场价格。 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该要素的市场价格。
15
6.VMP曲线
只考虑劳动一种生产要素。 只考虑劳动一种生产要素。
4.边际产品价值VMP 4.边际产品价值VMP 边际产品价值 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
完全竞争的厂商,其产品需求曲线是水平的, 完全竞争的厂商,其产品需求曲线是水平的, 即厂商产量增减不影响价格变化, 即厂商产量增减不影响价格变化,价格是常 MR= 数,MR=P。
VMP=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产品价值。 显然, 只是MRP的一个特例; 的一个特例; 显然,VMP只是 只是 的一个特例 即当MR为常数时,产品价格与要素的边际产量的乘积。 为常数时,产品价格与要素的边际产量的乘积。 即当 为常数时
•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 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
(1)是一种派生的需求,引致需求需求。 )是一种派生的需求,引致需求需求。 (2)是一种联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是一种联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10
三、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完全竞争:要素投入价格和产品的价格都为常数。 完全竞争:要素投入价格和产品的价格都为常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资 源 配 置
产品的价格和相应产量的决定, 回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使用量的决 定,回答“为谁生产”;
• 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理论是分配论的主要组成 部分:
– 原始生产要素及其使用价格:
w0
VMP MRP L0
VMP MRP MFC w
• 3、买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不存在)
MFC SS=w(L)
w0 VMP=MRP L0
五、既是卖方垄断又是买方垄断
• 1、含义 • 2、使用要素的原则:
VMP MRP MFC w
• 3、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不存在)
MFC SS=w(L)
dm A
(P1) w1 B
(P2) w2
VMP1=MP×P1 VMP2=MP×P2
L1
L3
L2
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多个厂商同时调整 产量时,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为dm
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 求曲线:D d m
m 1
n
三、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
• 1、卖方垄断厂商的含义: • 2、卖方垄断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一、要素需求概述
• 1、要素市场上需求的特点
– 间接需求 – 引致需求 – 联合需求
• 2、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MRP MFC MRP MFC
' '
利润最大化原则 在生产要素使用 问题上的具体化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
• 1、完全竞争厂商的新含义 • 2、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VMP MRP MFC w
• 3、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 4、卖方垄断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w1 w2 VMP MRP=MR×MP=d L1 L2
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n 卖方垄断市场的要素需 求曲线: D MRPr r 1
四、买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
• 1、买方垄断厂商的含义 • 2、买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VMP MRP MFC w
• 3、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 4、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前提假设:要素的边际产品MP(L)曲线和产品价 格P不受要素价格w变化的影响。
A w1 MFC=w1 B MFC=w2
VMP(MRP) P MP( L) d
w2
L1
L2
使用一种要素,一个厂商调整产量时,完全 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d=VMP(MRP)
• 劳动——工资、土地——地租、资本——利息、企业家才 能——正常利润
–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论的理论基础
• 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理论(要素需求的视角) • 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要素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
– 分配论的体系结构
• 要素的需求理论 • 要素的供给理论 •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和收入之间差异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