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5.3 平行线的性质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PPT教学课件

c
1
a
2 b
∵ a∥b, ∴ ∠1 = ∠2.
例1 如图,a∥b,∠1 = 60°,则∠2 的度数为 ( D)
A.90°
B.100°
C.110°
D.120°
分析:
a∥b
∠1 = ∠3 ∠2+∠3 = 180°
∠2 = 120°
1a 23
b
能否利用两条直线平行来证明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 的数量关系呢?
交,标出如图所示的角. 任选一组同位角度量,把结果
填入下表:
c
角 ∠1 ∠2 ∠3 ∠4 度数 角 ∠5 ∠6 ∠7 ∠8 度数
21 a 34
65 b 78
如果改变截线位置,你发现的结论是否还成立?
c 21 a 34 65 b 78
总结 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 如图,如果 AB∥CD∥EF ,那么 ∠BAC +
∠ACE + ∠CEF = ( C )
A. 180°
B. 270°
C. 360°
D. 540°
2. 如图,一条公路两次拐弯的前后两条路互相平行. 若第一次拐弯时∠B 是 142°,则第二次拐弯时∠C 是多少度?为什么? C B
解:∠C = 14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3
4 2
a b
所以∠2+∠4 =
180°.
总结 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
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c 1
3 42
a
b
请尝试转化 成几何语言.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1《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两套)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1《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两套)

5.3.2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平行线的性质(二)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2.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含义,了解命题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3.能够综合运用平行线性质和判定解题. 重点、难点重点: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综合应用,两条平行的距离,命题等概念. 难点: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注意: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三种,另外还有平行公理的推论)2.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3.完成下面填空.已知:如图,BE 是AB 的延长线,AD ∥BC,AB ∥CD,若∠D=100°,则∠C=_____, ∠A=______,∠CBE=________.4.a ⊥b,c ⊥b,那么a 与c 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cb二、进行新课1.例1 已知:如上图,a ∥c,a ⊥b,直线b 与c 垂直吗?为什么?学生容易判断出直线b 与c 垂直.鉴于这一点,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1)要说明b ⊥c,根据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意义, 需要从它们所成的角中说明某个角是90°,是哪一个角?通过什么途径得来?(2)已知a ⊥b,这个“形”通过哪个“数”来说理,即哪个角是90°.(3)上述两角应该有某种直接关系,如同位角关系、内错角关系、同旁内角关系,你能确定它们吗?让学生写出说理过程,师生共同评价三种不同的说理. 2.实践与探究(1)下列各图中,已知AB ∥EF,点C 任意选取(在AB 、EF 之间,又在BF 的左侧).请测量各图中∠B 、∠C 、∠F通过上述实践,试猜想∠B 、∠F 、∠C 之间的关系,写出这种关系,试加以说明.E D C B AFECBAFECBA(1) (2) 教师投影题目:学生依据题意,画出类似图(1)、图(2)的图形,测量并填表,并猜想:∠B+∠F=∠C.在进行说理前,教师让学生思考:平行线的性质对解题有什么帮助? 教师视学生情况进一步引导:①虽然AB ∥EF,但是∠B 与∠F 不是同位角,也不是内错角或同旁内角. 不能确定它们之间关系.②∠B 与∠C 是直线AB 、CF 被直线BC 所截而成的内错角,但是AB 与CF 不平行.能不能创造条件,应用平行线性质,学生自然想到过点C 作CD ∥AB,这样就能用上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BCD.③如果要说明∠F=∠FCD,只要说明CD 与EF 平行,你能做到这一点吗?以上分析后,学生先推理说明, 师生交流,教师给出说理过程.FEDCB A作CD ∥AB,因为AB ∥EF,CD ∥AB,所以CD ∥EF(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所以∠F=∠F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因为CD ∥AB.所以∠B=∠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所以∠B+∠F=∠BCF. (2)教师投影课本P23探究的图(图5.3-4)及文字.①学生读题思考:线段B 1C 1,B 2C 2……B 5C 5都与两条平行线的横线A 1B 5和A 2C 5垂直吗?它们的长度相等吗?②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线段B 1C 1,B 2C 2……,B 5C 5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直线A1B5和A 2C 5,并且它们的长度相等.③师生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下定义.学生分清线段B 1C 1的特征:第一点线段B 1C 1两端点分别在两条平行线上,即它是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第二点线段B 1C 1同时垂直这两条平行线. 教师板书定义:(像线段B 1C 1)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 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④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定义两条平行线的距离.F EDCBA教师画AB ∥CD,在CD 上任取一点E,作EF ⊥AB,垂足为F.学生思考:EF 是否垂直直线CD?垂线段EF 的长度d 是平行线AB 、CD 的距离吗? 这两个问题学生不难回答,教师归纳: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可以理解为: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教师强调: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处处相等,而不随垂线段的位置改变而改变. 3.了解命题和它的构成.(1)教师给出下列语句,学生分析语句的特点.①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②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③对顶角相等;④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同位角不相等.这些语句都是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 (2)给出命题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教师指出上述四个语句都是命题,而语句“画AB ∥CD”没有判断成分,不是命题.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是命题和不是命题的语句. (3)命题的组成.①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②命题的形成.命题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有的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与结论不明显,这时要分清命题判断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已知事项,再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 师生共同分析上述四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重点分析第②、③语句. 第②命题中,“存在一个等式”而且“这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是题设, “结果仍是等式”是结论。

新人教版七年下《5.3平行线的性质》(命题)ppt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下《5.3平行线的性质》(命题)ppt课件
( 2 )假命题中“结论不成立”是指“不能保 证 1 结论总是正确的” 如:“a的倒数一定是 ”, 显然,当a=0时 命题不正确,所以也是假命题。
a
(3)命题是一个判断,判断的结果就有对错 之分。因此就要引入真假命题,判断真、假命 题的大前提,首先是命题。 如:“延长直线AB”, 这本身不是命题,也不是假命题。
2.两个角的和等于平角时,这两个角互补。 3.等式两边加上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 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4. 用直尺画一条线段.
5.同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不变。 如果是同号两数相加,那么它们和的符 号不变。 6.能被5整除的数,末位一定是0。 如果一个数能被5整除,那么这个数的 末位一定是0。 7. 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那么这两条直 线平行.
请判断以下命题的真假, 练习4: 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 1.邻补角是互补的角。 2.互补的角是邻补角。 3.如果一个数能被2整除,那么这个数也 能被4整除。 4.在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 直于已知直线 。
请判断以下命题的真假, 练习4: 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 5.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 6.同旁内角不互补,两直线不平行。 7.不相等的两个角不是对顶角。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 (1)对顶角相等。 (2)等角的余角相等。 (3)邻补角互补吗? (4)画线段AB=CD。 (5)小于直角的角一定是锐角。 (6)2与3的和是4。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 (7)当∠A是直角时,∠A没有余角。 (8)如果AB垂直于CD,那么组成的四个 角都是直角。 (9)延长线段AB到点C,使BC=AB。 (10)画∠AOB的平分线OC
8.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9.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 优秀课件ppt

平行线的性质    优秀课件ppt

素材: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播放状态下,点击画面操作)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swf
当堂练习
1.如图,已知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
(1)从 ∠1=110o可以知道∠2 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2)从∠1=110o可以知道 ∠3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3)从 ∠1=110o可以知道∠4 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又∵∠A=100°,∠C=110°(已知),
∴∠ 1 = 80 °, ∠ 2 = 70 °.
∴∠AEC=∠1+∠2= 80 °+ 70 ° = 150 °.
4.已知AB⊥BF,CD⊥BF,∠1= ∠2,试说明∠3=∠E.
65
度数
78
c
观察 ∠1~ ∠8中,哪些是同位角?它们的度数 之间有什么关系?说出你的猜想:
a
21
34
b
65
78
c
猜想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_相_等_.
再任意画一条截线d,同样度量各个角的度 数,你的猜想还成立吗?
d
a
b
如果两直线不平行,上述结论还成立吗?
总结归纳
一般地,平行线具有如下性质:
当堂练习
1.填空:如图,
(1)∠1=∠2 时,AB∥CD. (2)∠3= ∠5或∠4时,AD∥BC.
A 1 B
D
5 2
3 C
4 F
E
2.直线a,b与直线c相交,给出下列条件:
①∠1= ∠2;
②∠3= ∠6;
③∠4+∠7=180o; ④∠3+ ∠5=180°, c
其中能判断a//b的是( B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3.如图,直线 a ∥ b,直线b垂直于直线c,那么直线a

5.3 平行线的性质 课件8(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5.3 平行线的性质 课件8(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问题5 你能用符号语言表达性质2吗?
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逐步构建研究思路,循序渐进 地引导学生思考,从“说理”向“简单推理”过渡。
杨柳青第三中学
25分钟
问题2 在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下,我们研究了同位角和 内错角,那么同旁内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你能由性 质1推出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吗?
设计意图:逐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使学生初步养 成言之有据的习惯,从而能进行简单的推理。
杨柳青第三中学
初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一)梳理旧知 引入新课 (二)新知导学 合作探究 (三)巩固训练 深化理解 (四)课堂小结 回归目标 (五)达标测验 当堂反馈
杨柳青第三中学
梳理旧知 引出新课 3分钟
说教学设计
达标测验 当堂反馈 9分钟
杨柳青第三中学
3分钟
问题1 问题2
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你认为这三个判定方法中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杨柳青第三中学
杨柳青第三中学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平行线的概念,经历了两条直线 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可 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基础上学习的。平行线的性质是证明角 相等、研究角的关系的重要依据,是研究几何图形位置关系与 数量关系的基础,是平面几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学习简单的逻 辑推理的素材。它不但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提供了转化 (1)理解平行线的性质 的方法,而且也是今后学习三角形、四边形、平移等知识的基 (2)经历平行线性质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研究几何图 础。平行线的性质是学生对图形性质的第一次系统研究,对今 形的一般方法 重点:得到平行线的性质的过程. 后学习其他图形性质起到“示范”的作用。
杨柳青第三中学
几何画板作图使学 生对性质1从特殊 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方法得到了渗透

《平行线的性质》相交线与平行线PPT免费课件(第2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相交线与平行线PPT免费课件(第2课时)

课堂检测 拓广探索题
如图,AB∥CD,猜想∠A、∠P 、∠PCD的数
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法一:作∠PCE =∠APC,交AB于E.
A
∴ AP∥CE ∴ ∠AEC=∠A,∠P=∠PCE.
∴ ∠A+∠P=∠PCE+∠AEC,
C
∵AB∥CD ∴ ∠ECD=∠AEC,
∴∠A+∠P =∠PCE+∠ECD=∠PCD.
A
B
A
B
A E1
B
E
E1
E2
E2
E3
C
D
C
D
C
D
当有一个拐点时: ∠A+∠E+∠C= 360°
当有两个拐点时: ∠A+∠ E1 + ∠ E2 +∠C = 540° 当有三个拐点时: ∠A+∠ E1 + ∠ E2 +∠ E3 +∠C = 720°
探究新知 若有n个拐点,你能找到规律吗?
A
B
E1
E2 …
【思考】在填写依据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巩固练习
如图,AB∥EF,∠ECD=∠E,则∠A=∠ECD.
理由如下:
B
A
∵∠ECD=∠E, ∴CD∥E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又AB∥EF,
D
C
)E
F
∴CD∥A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__平__行_ ).
∴∠A=∠EC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__ ).
= ∠ E1 +∠ E2
探究新知
若左边有n个角,右边有m个角,你能找到规律吗?
A
F1 F2 Fn-1
B E1

2023-202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5.3.1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023-202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5.3.1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在解题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所给图形正确判断截线与被截线,才
能准确地得到角与角之间的关系,从而正确地作出解答.
轻松达标
1.如图5.3-2,//.∠1 = 58∘ ,则∠2的度数为( A ) .
图5.3-2
A.58∘
B.112∘
C.120∘
D.132∘
2.如图5.3-3所示,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
图5.3-6
6.如图5.3-7,已知//,直线分别交,于,,平分∠,
若∠1 = 62∘ ,求∠2的度数.
解:∵ //,
∴ ∠1 + ∠ = 180∘ .
又∵ ∠1 = 62∘ ,
∴ ∠ = 118∘ .
∵ 平分∠,
∴ ∠ = 59∘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3.1 平行线的性质
(3课时)
第1课时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自主学习
自主导学
同位角
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________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典例分享
例 如图5.3-1所示,在三角形中,∠ = 70∘ ,
图5.3-4
4.如图5.3-5,若∠1 = ∠3,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C ) .
图5.3-5
A.∠1 = ∠4
B.∠3 = ∠4
C.∠1 + ∠2 = 180∘
D.∠2 + ∠4 = 180∘
5.如图5.3-6,直线,被直线所截,已知//,
50 ∘ .
∠1 = 130∘ ,则∠2 =____
∴ ∠2 =
180∘
− ∠ =
180∘

35∘

平行线的性质 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平行线的性质 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b
2
总结归纳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符号语言:
∵a∥b,(已知)
∴∠2=∠3.
a
1
3
b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
三、平行线的基本性质3
思考:类似地,已知两直线平行,能否得到同旁内角
之间的数量关系? 如图,已知a//b,那么2与4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
a
1
4
b
2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c
平行线的性质
讨论平行线三个性质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它与
判定有什么区别?
两直线的 位置关系 (平行)
性质 判定
角的 数量 关系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性质:已知平行的关系得角的关系.知平行,用性质. 判定:已知角的关系得平行的关系.证平行,用判定.
2
D
F
探究新知
思考在上一节中,我们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线”推出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线”,类似地,已知两
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能否得到内错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如图,由a//b,可得出1=2吗?
c
∵ a//b(已知),
a
∴ 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 1
∵ 1=3(对顶角相等) ∴1=2.
A.48°
B.66°
C.72°
D.78°
C1
D1
E AD
36°
B
C
当堂练习
1.如图,已知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
(1)从 ∠1=110o可以知道∠2 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精讲与精练高分突破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精讲与精练高分突破含答案解析

5.3平行线的性质考点一: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注意:是先有两直线平行,才有以上的性质,前提是“线平行”。

一个结论: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例如:应用于说明矩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的对边相等,还有梯形的对角线把梯形分成分别以上底为底的两等面积的三角形,或以下底为底的两等面积的三角形。

(因为梯形的上底与下底平行,平行线间的高相等,所以,就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

)考点二、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命题包括“题设”和“结论”两部分,可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例如:“明天可能下雨。

”这句语句______命题,而“今天很热,明天可能下雨。

”这句语句_____命题。

(填“是”或“不是”)①命题分为真命题与假命题,真命题指题设成立,结论也成立的命题(或说正确的命题)。

假命题指题设成立,但结论不一定或根本不成立的命题(或说错误的命题)。

②逆命题:将一个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互换位置之后,形成新的命题,就叫原命题的逆命题。

注:原命题是真命题,其逆命题不一定仍为真命题,同理,原命题为假命题,其逆命题也不一定为假命题。

题型一:平行线的性质1.(2022秋·河南新乡·七年级校考期末)如图,AF 是BAC ∠的平分线,DF AC ∥,若135∠=︒,则BAF ∠的度数为( )A .17.5°B .35°C .55°D .70°2.(2022秋·吉林长春·七年级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校考期末)如图,直线a b P ,一块含6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13∠=︒,则2∠的度数为( ).A .45︒B .47︒C .55︒D .57︒3.(2023春·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如图,AB CD P ,直线EF 交AB 于点E ,交CD 于点F ,EG 平分BEF ∠,交CD 于点G ,150∠=︒,则2∠等于( )A .50︒B .60︒C .65︒D .90︒题型二:根据平行线性质探究角的关系4.(2022春·浙江金华·七年级统考期末)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1)12∠=∠;(2)34∠=∠;(3)2490∠+∠=︒;(4)4518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2023春·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平面内直线a b c ∥∥,点A ,B ,C 分别在直线a ,b ,c 上,BD 平分ABC ∠,并且满足αβ∠>∠,则α∠,∠β,γ∠关系正确的是( )A .2αβγ∠=∠+∠B .αβγ∠=∠+∠C .22αβγ∠=∠-∠D .2αβγ∠=∠+∠6.(2021春·浙江宁波·七年级校考期中)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1)23∠∠=;(2)34∠∠=;(3)2+4=90∠∠︒;(4)529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题型三:根据平行线性质求角的大小7.(2022秋·重庆江北·七年级校考期末)如图,已知OP 平分AOB ∠,30AOB ∠=︒,PC OA ∥,则CPO ∠为( )A .30︒B .10︒C .15︒D .5︒8.(2023春·江苏·七年级专题练习)如图,直线m n ∥,AC BC ⊥于点C ,125∠=︒,则2∠的度数为( )A .125︒B .115︒C .110︒D .105︒9.(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校考期中)如图,12l l ∥,将一副直角三角板作如下摆成,图中点A 、B 、C 在同一直线上,则1∠的度数为( )A .80︒B .85︒C .75︒D .70︒题型四:平行线性质在生活应用问题10.(2022春·内蒙古巴彦淖尔·七年级统考期中)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与原来的方向恰好相反,那么两次拐弯的角度是( )A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B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C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D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11.(2022春·山西临汾·七年级统考期中)如图,木条a 、b 、c 通过B 、E 两处螺丝固定在一起,且40ABM ∠=︒,77BEF ∠=︒,将木条a 、木条b 、木条c 看作是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C 、DF 、MN ,若使直线AC 、直线DF 达到平行的位置关系,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木条b 、c 固定不动,木条a 绕点B 顺时针旋转23B .木条b 、c 固定不动,木条a 绕点B 逆时针旋转103C .木条a 、c 固定不动,木条b 绕点E 逆时针旋转37D .木条a 、c 固定不动,木条b 绕点E 顺时针旋转15812.(2022春·江苏宿迁·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为了亮化某景点,石家庄市在两条笔直且互相平行的景观道MN 、QP 上分别放置A 、B 两盏激光灯,如图所示.A 灯发出的光束自AM 逆时针旋转至AN 便立即回转,B 灯发出的光束自BP 逆时针旋转至BQ 便立即回转,两灯不间断照射,A 灯每秒转动30°,B 灯每秒转动10°,B 灯先转动2秒,A 灯才开始转动,当B 灯光束第一次到达BQ 之前,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时A 灯旋转的时间是( )A .1或6秒B .8.5秒C .1或8.5秒D .2或6秒题型五:平行线之间的距离13.(2023春·七年级单元测试)在同一平面内,设a 、b 、c 是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已知a 与b 的距离为4cm ,b 与c 的距离为1cm ,则a 与c 的距离为( )A .1cmB .3cmC .5cm 或3cmD .1cm 或3cm14.(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如图,12l l ∥,AB CD ∥,2CE l ⊥,2FG l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与B 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ABB .AB 与CD 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AC 的长度C .1l 与2l 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CE 的长度D .1l 与2l 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CD 的长度15.(2020春·湖南邵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直线a // b // c ,直线d 与它们分别垂直且相交于A ,B ,C 三点,若AB=2,AC=6,则平行线b 、c 之间的距离是( )A .2B .4C .6D .8题型六:与命题有关的问题16.(2023春·广东江门·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 .直角的补角是直角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 .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垂线D .垂线段最短17.(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关于原命题“如果a b =,那么22a b =”和它的逆命题“如果22a b =,那么a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命题是真命题,逆命题是假命题B .原命题、逆命题都是真命题C .原命题是假命题,逆命题是真命题D .原命题,逆命题都是假命题18.(2023春·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一栋公寓楼有5层,每层有一或两套公寓.楼内共有8套公寓.住户J 、K 、L 、M 、N 、O 、P 、Q 共8人住在不同公寓里.已知:(1)J 住在两套公寓的楼层.(2)K 住在P 的上一层.(3)二层只有一套公寓.(4)M 、N 住在同一层.(5)O 、Q 不同层.(6)Q 不住在一层或二层.(7)L 住在她所在层仅有的公寓里,且不在第一次或第五层.(8)M 在第四层;那么,J 住在第( )层.A .1B .2C .3D .5题型七: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问题19.(2023秋·重庆沙坪坝·七年级校考期末)如图,AB CD ∥,连接CA 并延长至点H ,CF 平分ACD ∠,CE CF ⊥,90GAH AFC ∠∠=+︒.(1)求证AG CE ∥;(2)若120GAF ∠=︒,求AFC ∠的度数.20.(2023春·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180ADE BCF ∠+∠=︒,BE 平分ABC ∠,2ABC E ∠=∠.(1)求证:AD BC ∥;(2)求证:AB EF ∥;(3)若AF 平分BAD ∠,求证:90E F ∠+∠=︒.21.(2023春·江苏·七年级专题练习)已知 AM CN ∥,点B 在直线AM CN 、之间,88ABC ∠=︒.(1)如图1,请直接写出A ∠和C ∠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__.(2)如图2,A ∠和C ∠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如图3,AE 平分MAB ∠,CH 平分NCB ∠,AE 与CH 交于点G ,则AGH ∠的度数为_________.一:选择题22.(2023秋·河南南阳·七年级南阳市第三中学校考期末)如图,若a b ∥,211933'∠=︒,则1∠等于( )A .6027'︒B .6073'︒C .11933'︒D .11973'︒23.(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如图,直线l 、n 分别截A ∠的两边,且l n ∥.根据图中标示的角,判断下列各角的度数关系,正确的是( )A .13∠=∠B .24∠∠=C .46180∠+∠=︒D .34180∠+∠=︒24.(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如图,已知AB CD P ,BC 是ABD ∠的平分线,若3100∠=︒,则2∠的度数为( )A .40︒B .50︒C .60︒D .80︒25.(2023秋·吉林长春·七年级校联考期末)如图,AB CD P ,155FGB ∠︒=,FG 平分EFD ∠,则BEF ∠的大小为( )A .100︒B .110︒C .120︒D .130︒26.(2022春·四川巴中·七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已知AB CD EF ∥∥,160∠=︒,320∠=︒,则2∠的度数是( )A .105︒B .120︒C .135︒D .140︒27.(2023秋·甘肃天水·七年级校考期末)如图,1260∠=∠=︒,376∠=︒,则4∠的度数为( )A .102︒B .103︒C .104︒D .105︒28.(2022春·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如图,点E 在AB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够判定AB CD P 的条件有( )①180BAD ABC ∠+∠=︒;②12∠=∠;③3=4∠∠;④5E ADC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29.(2023春·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已知180AEF EFC ∠+∠=︒,M N ∠=∠,求证12∠=∠;30.(2023秋·河南新乡·七年级校考期末)如图,已知12∠=∠,3=4∠∠,5A ∠=∠,试说明:BE CF ∥.完善下面的解答过程,并填写理由或数学式:解:∵3=4∠∠(已知)∴AE ∥______(______)∴5EDC ∠=∠(______)∵5A ∠=∠(已知)∴EDC ∠=______(等量代换)∴DC AB ∥(______)∴5180ABC ∠+∠=︒(______)即523180∠+∠+∠=︒∵12∠=∠(已知)∴513180∠+∠+∠=︒(______)即3180BCF ∠+∠=︒∴BE CF ∥(______).一、单选题31.(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如图,已知直线AB CD ∥,130GEF ∠=︒,135EFH ∠=︒,则12∠+∠的度数为( )A .35︒B .45︒C .65︒D .85︒32.(2023春·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直线EF 分别与直线AB CD 、相交于点G H 、,已知1250∠=∠=︒,GM 平分HGB ∠交直线CD 于点M ,则GMD ∠的度数为( )A .115︒B .120︒C .125︒D .130︒33.(2023春·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如图,AB EF ∥,90BCD ∠︒=,探索图中角α,β,γ之间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 .360αβγ++︒=B .90αβγ++︒=C .αγβ+=D .180αβγ++︒= 34.(2023春·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如图,AB CD EF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二、填空题37.(2023春·广东江门·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将一块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当的度数为________.38.(2023春·广东江门·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AB CD ∥,点M ,N 分别在直线AB 、CD 上,90MEN ∠=︒,CNE ENF ∠=∠,则α∠与∠β的数量关系________.39.(2023春·江苏·七年级专题练习)如图,AB CD ABD ∠P ,和BDC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 ,延长BE 交CD 于点F ,232∠=︒,则3∠=_________.40.(2023春·江苏·七年级专题练习)如图,直线12l l ,被直线3l 所截,3l 分别交12l l ,于点A 和点B ,过点B 的直线4l 交1l 于点C .若1130260350∠∠∠=︒=︒=︒,,,则4∠=_________.41.(2022春·四川成都·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有一副直角三角板ABC 和DEC ,其中45B ∠=︒,60D ∠=︒,如图所示叠放,边CD 与边AB 交于点G ,过点G 作GH 平分AGC ∠,若GH BC ∥,则ECA ∠=______度.三、解答题42.(2023春·广东江门·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点A 、D 在直线EF 上,12180∠+∠=︒,DB 平分ADC ∠,AD BC ∥.(1)求证: AB DC ∥;(2)若128DAB ∠=︒,求DBC ∠的度数.43.(2023春·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已知123180BDC ∠=∠∠+∠=︒,.(1)求证:AD CE ∥;(2)若DA 平分BDC ∠,DA FE ⊥于点A ,55FAB ∠=︒,求ABD ∠的度数.44.(2023春·江苏·七年级专题练习)如图,直线a b ⊥r r ,垂足为O ,ABC V 与直线a 、b 分别交于点E 、F ,且90C ∠=︒,EG FH ,分别平分MEC ∠和NFC ∠.(1)当PD 平分ODF ∠时,(2)当DP OB ∥时,求PDE ∠(3)当DP FD ⊥时,∠ADP 2(1)如图1,若BAP ∠,PAG ∠,ACE ∠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2)如图2,在(1)的条件下,若5DBA ACE ∠=∠,30PAG ∠=︒,求证AB AC ⊥;(3)点B 、C 分别在点D 、E 的下方,若AB AC ⊥,PAG FAC ∠=∠,请在备用图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求出DBA ∠的度数.1.B【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1FAC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BAF FAC ∠=∠,从而可得结果.【详解】解:∵DF AC ∥,∴135FAC ∠=∠=︒,∵AF 是BAC ∠的平分线,∴35BAF FAC ∠=∠=︒,故B 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B【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已知113ABD ∠=∠=︒,再根据角的和差,平行公理推论,平行线的性质解得∠2度数,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过点B 作BD a ∥,∴2CBD ∠=∠,∵a b ∥,∴BD b ∥,又∵113∠=︒,∴113ABD ∠=∠=︒,∵60ABC ∠=︒,∴601347DBC ∠=︒-︒=︒,∴247∠=︒.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的推论,角的和差,对顶角的性质,等量代换等相关知识点,重点掌握平行线的性质,难点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辅助线.3.C【分析】由AB CD P ,1=50∠︒,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求得BEF ∠的度数,又由EG 平分BEF ∠,求得BEG ∠的度数,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得2∠的度数.【详解】解:∥ AB CD ,1180BEF ∴∠+∠=︒,1=50∠︒ ,130BEF ∴∠=︒,EG 平分BEF ∠,1652BEG BEF ∴∠=∠=︒,265BEG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角平分线的定义,注意掌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与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定理的应用.4.D【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可判断(1),(2),(4),由平角的定义可判断(3),逐一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纸条的两边互相平行,∴∠1=∠2,∠3=∠4,∠4+∠5=180︒,故(1)(2)(4)正确;∵三角板是直角三角板,∴∠2+∠4=1809090︒-︒=︒,故(3)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个数是4.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平角的定义,熟记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A【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γα∠+∠=∠,2β∠=∠,从而可得ABC αβ∠=∠+∠,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1212αβ∠=∠+∠,代入1γα∠+∠=∠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a b c ∥∥,1γα∴∠+∠=∠①,2β∠=∠,12ABC γαβ∠∴∠+∠+∠=∠+∠=,BD Q 平分ABC ∠,1112212ABC αβ∠=∴∠=∠+∠,代入①得:1212αβγα∠+∠+∠=∠,2αβγ∴∠=∠+∠,【详解】解:AC BC ⊥Q 于点C ,90ACB ∴∠=︒,190ABC ∴∠+∠=︒,902565ABC ∴∠=︒-︒=︒,m n ∥,2180115ABC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9.C【分析】如图,过点C 作CM 1l ∥,则12l l CM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ECM =180°,∠2=∠ACM ,再根据三角板的特点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过点C 作CM 1l ∥,∵12l l ∥,∴12l l CM ∥∥,∴∠1+∠ECM =180°,∠2=∠ACM ,∵∠2=180°−45°=135°,∴∠ACM =135°,∴∠ECM =135°−30°=105°,∴∠1=180°−105°=75°,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记“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及作平行线是解题的关键.10.C【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判断即可.【详解】解:因为两次拐弯后,与原来的方向恰好相反,所以两次拐弯的方向相同,形成的角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出是解题关键.11.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判断求解即可.【详解】解:A .木条b 、c 固定不动,木条a 绕点B 顺时针旋转23°,∴∠ABE =40°+23°=63°≠∠DEM ,∴AC 与DF 不平行,故A 不符合题意;B .木条b 、c 固定不动,木条a 绕点B 逆时针旋转103°,∴∠CBE =180°-(103°-40°)=117°≠∠DEM ,∴AC 与DF 不平行,故B 不符合题意;C .木条a 、c 固定不动,木条b 绕点E 逆时针旋转37°,∴∠DEM =77°-37°=40°=∠ABE ,∴AC //DF ,故C 符合题意;D .木条a 、c 固定不动,木条b 绕点E 顺时针旋转158°,∴∠DEM =360°-77°-158°=125°≠∠CBE ,∴AC 与DF 不平行,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记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2.C【分析】设A 灯旋转的时间为t 秒,求出t 的取值范围为016t <≤,再分①06t <≤,②612t <≤和③1216t <≤三种情况,先分别求出MAM '∠和PBP '∠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MAM PBP ''∠=∠,由此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得.【详解】解:设A 灯旋转的时间为t 秒,A 灯光束第一次到达AN 所需时间为180630︒=︒秒,B 灯光束第一次到达BQ 所需时间为1801810︒=︒秒,B 灯先转动2秒,A 灯才开始转动,0182t ∴<≤-,即016t <≤,由题意,分以下三种情况:①如图,当06t <≤时,//AM BP '',30,10(2)MAM t PBP t ''∴∠=︒∠=︒+,//,//MN PQ AM BP '' ,1,1MAM PBP ''∴∠=∠∠=∠,MAM PBP ''∴∠=∠,即3010(2)t t ︒=︒+,解得1t =,符合题设;②如图,当612t <≤时,//AM BP '',18030(6)36030,10(2)MAM t t PBP t ''∴∠=︒-︒-=︒-︒∠=︒+,//,//MN PQ AM BP '' ,2180,2180MAM PBP ''∴∠+∠=︒∠+∠=︒,MAM PBP ''∴∠=∠,即3603010(2)t t ︒-︒=︒+,解得8.5t =符合题设;③如图,当1216t <≤时,//AM BP '',30(12)30360,10(2)MAM t t PBP t ''∴∠=︒-=︒-︒∠=︒+,同理可得:MAM PBP ''∠=∠,即3036010(2)t t ︒-︒=︒+,解得1916t =>,不符题设,舍去;综上,A 灯旋转的时间为1秒或8.5秒,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几何应用等知识点,正确求出时间t 的取值范围,并据此分三种情况讨论是解题关键.13.C【分析】分①直线b 在直线a 、c 的之间和②直线c 在直线a 、b 的之间两种情况,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求解即可得.【详解】解:①如图,当直线b 在直线a 、c 的中间时,a 与b 的距离为4cm ,b 与c 的距离为1cm ,a ∴与c 的距离为()415cm +=;②如图,当直线c 在直线a 、b 的中间时,a 与b 的距离为4cm ,b 与c 的距离为1cm ,a ∴与c 的距离为()413cm -=;综上,a 与c 的距离为5cm 或3cm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间的距离,正确分两种情况讨论是解题关键.14.C【分析】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和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性质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A 、A 与B 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AB 的长度,不符合题意,故本项错误;B 、AB 与CD 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HI 的长度,不符合题意,故本项错误;C 、1l 与2l 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CE 的长度,符合题意,故本项正确;D 、1l 与2l 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CE 或GF 的长度,不符合题意,故本项错误.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和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以上基本的性质.15.B【分析】依据直线a ∥b ∥c ,直线d 与它们分别垂直且相交于A ,B ,C 三点,即可得到AB 长为直线a 和b 之间的距离,BC 长为直线b 和c 之间的距离,AC 长为直线a 和c 之间的距离,再根据AB=2,AC=6,即可得出直线b 与直线c 之间的距离为4.【详解】解:∵直线a ∥b ∥c ,直线d 与它们分别垂直且相交于A ,B ,C 三点,∴AB 长为直线a 和b 之间的距离,BC 长为直线b 和c 之间的距离,AC 长为直线a 和c 之间的距离,又∵AB=2,AC=6,∴BC=6-2=4,即直线b 与直线c 之间的距离为4.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从一条平行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叫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16.C【分析】根据补角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垂线的性质,逐项分析判断即可求解.【详解】解:A. 直角的补角是直角,是真命题,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同一平面内过直线上的一点有且只有一条垂线,原命题是假命题,符合题意;D. 垂线段最短,是真命题,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判断真假命题,掌握补角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垂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A【分析】根据互逆命题的定义即把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互换和性质定理进行解答,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如果a b =,那么22a b =,所以原命题是真命题;命题“如果a b =,那么22a b =”的逆命题是如果22a b =,那么a b =,不一定成立,是假命题;故原命题是真命题,逆命题是假命题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互逆命题,掌握互逆命题的定义即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是解题的关键.18.D【分析】首先根据已知,采取筛选法进行一个一个筛选,就能确定答案.【详解】解:由(4)和(8)得出M 和N 住在第四层.由(2)得K 只能在2或3层,又由(7)得出L 在3层且只有一户,K 在二层只有一户,P 则在一层.又由(5)和(6)知道O 只能在一层,Q 在五层.这时只有五层还有一套公寓,所以J 只能住在五层.故选:D .【点睛】用到的知识点是推理和论证,能根据已知,采取筛选法进行一个一个筛选是解此题的关键.19.(1)见解析(2)30AFC ∠=︒【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推出AFC ACF ∠=∠,得到90ACF GAH ∠∠=+︒,根据垂直的定义求出90ACF ECH ∠∠+=︒,由此得到GAH ECH ∠=∠,即可推出结论;(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推出2HAF ACD ACF =∠∠=∠,由90GAH ECH ACF ∠=∠=︒-∠,得到902120ACF ACF ︒-∠+∠=︒,求出30ACF ∠=︒即可.【详解】(1)证明:∵AB CD ∥,∴AFC DCF ∠=∠,∵CF 平分ACD ∠,∴DCF ACF ∠=∠,∴AFC ACF ∠=∠,∵90GAH AFC ∠∠=+︒,∴90ACF GAH ∠∠=+︒,∵CE CF ⊥,∴90ECF ∠=︒,∴90ACF ECH ∠∠+=︒,∴GAH ECH ∠=∠,∴AG CE ∥;(2)∵AB CD ∥,∴2HAF ACD ACF =∠∠=∠,∵90GAH ECH ACF ∠=∠=︒-∠,∴902120ACF ACF ︒-∠+∠=︒,∴30ACF ∠=︒,∴30AFC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正确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0.(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1)求出ADF BCF Ð=Ð,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即可;(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2ABC ABE ∠=∠,求出ABE E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即可;(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80ADE BCF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12ABE ABC ∠=∠, 12BAF BAD ∠=∠,求出90ABE BAF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即可.【详解】(1)∵180ADE BCF ∠+∠=︒,180ADE ADF ∠+∠=︒,∴ADF BCF ∠=∠,∴AD BC ∥;(2)∵BE 平分ABC ∠,∴2ABC ABE ∠=∠,∵2ABC E ∠=∠,∴ABE E ∠=∠,∴AB EF ∥;(3)∵AD BC ∥,∴180DAB ABC ∠+∠=︒,∵BE 平分ABC ∠,AF 平分BAD ∠,∴12ABE ABC ∠=∠,12BAF BAD ∠=∠,∴90ABE BAF ∠+∠=︒,∴1809090AOB EOF Ð=°-°=°=Ð,∴18090E F EOF Ð+Ð=°-Ð=°.【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21.(1)88A C ∠+∠=︒(2)92C A ∠-∠=︒,见解析(3)46︒【分析】(1)过点B 作BE AM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得结论;(2)过点B 作BE AM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得结论;(3)利用(2)的结论和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得结论.【详解】(1)解:过点B 作BE AM ∥,如图,∴A ABE ∠=∠.∵BE AM ∥,AM CN ∥,∴BE AM CN ∥∥.∴C CBE ∠=∠.∵88ABC ∠=︒.∴88A C ABE CBE ABC ∠+∠=∠+∠=∠=︒.故答案为:88A C ∠+∠=︒;(2)解:A ∠和C ∠满足:92C A ∠-∠=︒.理由:过点B 作BE AM ∥,如图,∴A ABE ∠=∠.∵BE AM ∥,AM CN ∥,∴BE AM CN ∥∥.∴180C CBE ∠+∠=︒.∴180CBE C ∠=︒-∠.∵88ABC ∠=︒.∴88ABE CBE ∠+∠=︒.∴18088A C ∠+︒-∠=︒.∴92C A ∠-∠=︒;(3)解:设CH 与AB 交于点F ,如图,∵AE 平分MAB ∠,CH 平分NCB ∠,∥,∵a b24.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ABD ∠的度数,然后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AB CD P ,3100∠=︒,3100ABD ∴∠=∠=︒,BC 是ABD ∠的平分线,121502ABD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BD ∠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25.D【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计算.【详解】解:155AB CD FGB ∠=︒ ∥,,180BEF EFD ∴∠+∠=︒,180********GFD FGB ∴∠=︒-∠=︒-︒=︒,FG 平分EFD ∠,222550EFD GFD ∴∠=∠=⨯︒=︒,180********BEF EFD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性质.26.D【分析】由AB EF ∥,根据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求出CDE ∠的度数,从而由3CEF AEF ∠=∠-∠可求得出CEF ∠的度数,再由CD EF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得2∠的度数即可.【详解】解:∵AB EF ∥,160∠=︒,∴160AEF ∠=∠=︒,∵320∠=︒,∴602040CEF ∠=︒-︒=︒,∵CD EF ∥,∴2180CEF ∠+∠=︒,∴218040140∠=︒-︒=︒.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7.C【分析】先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5260∠=∠=︒,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得a b P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详解】解:如图,260∠=︒ ,5260∴∠=∠=︒,160∠=︒ ,51∴∠=∠,a b ∴P ,4180180104376∠=︒-︒-︒=∴∠=︒,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28.B【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三种判定方法进行判定即可.【详解】解:∵∠180BAD ABC ∠+∠=︒,∴BC AD ∥,故①不合题意;∵12∠=∠,∴AB CD P ,故②符合题意;∵3=4∠∠,∴BC AD ∥,故③不合题意;∵5E ADC ∠+∠=∠,5EDC ADC ∠+∠=∠,∴E EDC ∠=∠,∴AB CD P ,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三种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29.证明见解析【分析】先证明AB CD P ,再证明ME FN ∥,得到MEF EFN ∠=∠,利用等式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证明:∵180AEF EFC ∠+∠=︒,∴AB CD P ,∴AEF DFE ∠=∠.∵M N ∠=∠,∴ME FN ∥,∴MEF EFN ∠=∠,∴AEF MEF EFD EFN ∠-∠=∠-∠,即1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牢记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30.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等量代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分析】按照所给的证明思路,利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完善证明过程即可.【详解】解:∵3=4∠∠(已知)∴AE 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ED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5A ∠=∠(已知)∴EDC A ∠=∠(等量代换)∴DC A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180ABC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523180∠+∠+∠=︒∵12∠=∠(已知)∴513180∠+∠+∠=︒(等量代换)即3180BCF ∠+∠=︒∴BE CF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等量代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1.D【分析】由130GEF ∠=︒,135EFH ∠=︒可得1324265︒∠+∠+∠+∠=,由AB CD P 得34180∠+∠=︒,进而可求出12∠+∠的度数.【详解】解:如下图所示,∵130GEF ∠=︒,∴13130︒∠+∠=,∵135EFH ∠=︒,∵AB EF ∥,∴AB CM DN EF ∥∥∥,∴BCM DCM CDN EDN αγ∠∠∠∠=,=,=,∵CDN EDN CDN βγ∠+∠∠+==①,90BCD CDN α∠+∠︒==②,由①②得:90αβγ+-︒=.即90αβγ++︒=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34.D【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得到结论.【详解】∵AB CD EF ∥∥,∴31BDC ∠=∠+∠,=1802BDC ∠︒-∠,∴311802∠=∠+︒-∠,∴231801∠+∠=︒+∠,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关键.35.C【分析】分别过E 、F 作GE AB ∥,FH CD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到解答.【详解】解:分别过E 、F 作GE AB ∥,FH CD ∥,∵AB CD ∥,∴AB GE FH CD ∥∥∥,∴180ABE BEG ∠+∠=︒,180CDE DEG ∠+∠=︒,∴360ABE BEG CDE DEG ∠+∠+∠+∠=︒,即360ABE BED CDE ∠+∠+∠=︒,①正确;∴1β∠= EF CD ∥,CNE ENF ∠=∠()121802ENC α∴∠=∠=︒-∠∵1130350∠∠=︒=︒,,∴12l l ∥,∴45∠=∠,∵260350∠∠=︒=︒,,∴5180605070∠=︒-︒-︒=︒,在BCG V 中,180180904545BCG BGC B ∠=︒-∠-∠=︒-︒-︒=︒,30DCE ∠=︒ ,90453015ECA ACB BCG DCE ∴∠=∠-∠-∠=︒-︒-︒=︒.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性质及判定,角平分线定义,关键是理解平行线性质,灵活运用角的和差关系计算.42.(1)见解析(2)26DBC ∠=︒【分析】(1)由已知条件得出180BAD CDA ∠+∠=︒,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得证;(2)根据已知条件得出18012852ADC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1262ADB BDC AD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1)证明:∵12180∠+∠=︒,1180,2180DAB ADC ∠+∠=︒∠+∠=︒,∴180BAD CDA ∠+∠=︒,∴AB DC ∥;(2)解:∵180BAD CDA ∠+∠=︒,128DAB ∠=︒,∴18012852ADC ∠=︒-︒=︒,∵DB 平分ADC ∠,∴1262ADB BDC ADC ∠=∠=∠=︒,∵AD BC ∥,∴26DBC AD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43.(1)见解析(2)110︒【分析】(1)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判定AB CD ∥,得到2ADC ∠=∠,等量代换得出3180ADC ∠+∠=︒,即可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得解;(2)由CE AE ⊥,AD CE ∥得出90CEF DAF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出235ADC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解.【详解】(1)证明:∵1BDC ∠=∠,∴AB CD ∥,∴2ADC ∠=∠,∵23180∠+∠=︒,∴3180ADC ∠+∠=︒,∴AD CE ∥;(2)解:∵CE AE ⊥于E ,∴90CEF ∠=︒,由(1)知AD CE ∥,∴90CEF DAF ∠∠==︒,∴2ADC DAF FAB ∠=∠=∠-∠,∵55FAB ∠=︒,∴35ADC ∠=︒,∵DA 平分BDC ∠,1BDC ∠=∠,∴1270BDC ADC ∠=∠=∠=︒,∴18070110ABD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记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基础.44.(1)180°(2)见解析【分析】(1)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解答即可;(2)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得出180OEC OFC ∠+∠=︒,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111809022CEG CFH MEC NFC ∠+∠=∠+∠=⨯︒=︒,过C 点作CD EG ∥,由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解:在四边形OECF 中由90C ∠=︒,a b ⊥r r ,得180OEC OFC ∠+∠=︒,故答案为:180°;(2)证明:在四边形OECF 中∵90C ∠=︒,a b ⊥r r ,得180OEC OFC ∠+∠=︒,∵180MEC OEC ∠=︒-∠,180NFC OFC ∠=︒-∠,∴()()180180MEC NFC OEC OFC ∠+∠=︒-∠+︒-∠∵90ODE ∠=︒,∴1409050PDE ∠=︒-︒=︒.(3)如图,∵DP FD ⊥,(4)如图,当PD 在EDF ∠的外部时,∵45EDF ∠=︒,23PDF ∠=∠同理可得:2453 PDF∠=⨯∴PDE EDF PDF∠=∠-∠【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垂直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角的和差运算,清晰的分类讨论是解本题的,BAP PAC∴∠=∠∠BAP PAC∴∠=∠=∠故答案为:BAP∠=(2)证明:如图2,DBA BAG ∴∠=∠AP 平分BAC∠BAP PAC ∴∠=∠DBA BAG ∴∠=∠5DBA ACE ∠=∠ 在图3中,∵AB AC ⊥,∴90BAC ∠=︒,∵AP 平分BAC ∠,∴1452PAB PAC BAC ∠=∠=∠=︒,∵DM FG ∥,BAG DBA x∴∠=∠=45PAG PAB BAG x∴∠=∠+∠=︒+90BAC ∠=︒9090FAC BAG x∴∠=︒-∠=︒-PAG FAC∠=∠ 4590x x∴︒+=︒-解得:22.5x =︒,22.5DBA ∴∠=︒;在图4中,∵AB AC ⊥,∴90BAC ∠=︒,∵AP 平分BAC ∠,∴1452P AB P AC BAC ∠=∠=∠=''︒,∵DM FG ∥,BAG DBA x∴∠=∠=45P AG BAG P AB x ∴∠=∠-='∠-'︒()180********PAG P AG x x∴∠=︒-∠=︒--︒=︒-'90CAG x∠=︒- ()1801809090FAC CAG x x∴∠=︒∠=︒-︒-=︒+PAG FAC∠=∠ 22590x x∴︒-=︒+解得:67.5x =︒,67.5DBA ∴∠=︒;综上所述,DBA ∠的度数为22.5︒或67.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综合题;熟练和灵活运用其性质建立好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之平行线的性质 第三课时(人教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之平行线的性质 第三课时(人教版)
又b//c (已知),
∴∠1 = ∠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2= ∠1 = 90° (等量代换).
∴a⊥c (垂直的定义).
总结
证明是从条件出发,经过一步步推理,最后推出结论的过 程.证明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 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公理,已学过的定理.在初学 证明时要把根据写在每一步推理后面的括号里,如本例中的“已 知”“等量代换”等.
1 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推理的根据.
如图,∠A+∠B=180°,求证∠C+∠D=180°. 证明:∵∠A+∠B=180°, ∴AD∥B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 ∠C+∠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B
C
2 命题“同位角相等”是真命题吗?如果是,说出理由; 如果不是,请举出反例.
①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②相等的角是对
顶角;③等角的余角相等;④对顶角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 能说明命题“对于任何实数a,|a|>-a”是假
命题的一个反例可以是( A )
A.a=-2
B.a= 1
3
C.a=1
D.a=2
把“同旁内角互补”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 解: 如果两个角是同旁内角,那么这两个角互补. 易错点:改写命题时,语句不通顺,命题补充不完整.
(2)命题改写的方法:先搞清命题的题设(已知事项)部 分和结论部分;再将其改写为“如果……那么……” 的形式:“如果”后面跟的是已知事项,“那么” 后面跟的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即结论).
1 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1)如果AB⊥CD,垂足为O,那么∠AOC=9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公开课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公开课PPT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平行线的性质。 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平行线的性质。
A1
D
B
C
1、如果AD//BC,根据___________
可得∠B= _______
2、如果AD//BC,根据___________
为∠1=85º
1
如图,梯子的各条横档互相 平行,∠1=1000,求∠2的度 数。
A
2 B
C
1D
如图,在汶川大地震当 中,一辆抗震救灾汽车 经过一条公路两次拐弯 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 也就是拐弯前后的两条 路互相平行.第一次拐的 角∠B等于1420,第二次 拐的角∠C是多少度?为 什么?
1420
AB
C
D

如图,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考古中发掘出 的一个梯形残缺玉片,工作人员从玉片上已经 量得∠A=115°,∠D=100°。已知梯形的两底 AD//BC,请你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
A
D
115° 110°
B
C
已知:直线a∥b, ∠1=115°. 则: ∠2=___,理由:________.
若∠3= 115°,则:直线c与d有
把下列句子颠倒一下前后顺序,能得到 怎样的一句话?这句话正确吗?
1.对顶角相等;
2.如果两个数的和为0,那么这两个数互 为相反数; 3.我爱我的学生;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何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c

5.3平行线的性质(八大题型)(解析版 )

5.3平行线的性质(八大题型)(解析版 )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几何语言表示:∵a∥b(已知),∴∠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定理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几何语言表示:∵a∥b(已知),∴∠2=∠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定理3:两条平行线被地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几何语言表示:∵a∥b(已知),∴∠1+∠2=180°(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1)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2)应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时,一定要弄清题设和结论,切莫混淆.(3)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联系与区别:区别:性质由形到数,用于推导角的关系并计算;判定由数到形,用于判定两直线平行.联系:性质与判定的已知和结论正好相反,都是角的关系与平行线相关.(4)辅助线规律,经常作出两平行线平行的直线或作出联系两直线的截线,构造出三类角.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注意】(1).只要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不管正确与否,都是命题.(2).如果一个句子没有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任何判断,那么它就不是命题.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面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面解的部分是结论.【注意】在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时,需对命题的语序进行调整或增减词语,使句子完整通顺,但不改变原意.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假命题: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注意】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它符合命题的题设,但不满足结论就可以了.定理: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叫做定理,定理可以作为继续推理论证的依据.【拓展】数学中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公理.如直线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证明: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证明.()2=a(a≥0)(任何一个非负数都可以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注意】(1)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学过的定义、基本事实、定理等.(2).定理一定是真命题,但真命题不一定是定理.证明的一般步骤:①根据题意画出图形;②依据题设、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③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条件推出结论的方法,或依据结论探寻所需要的条件,再由题设进行挖掘,寻求证明的途径;④书写证明过程.是()A.40°B.50°C.60°D.70°【分析】由垂线可得∠ACB=90°,从而可求得∠B的度数,再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BCD的度数.【解答】解:∵BC⊥AE,∴∠ACB=90°,∵∠A=50°,∴∠B=180°﹣∠ACB﹣∠A=40°,∵CD∥AB,∴∠BCD=∠B=40°.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答的关键是熟记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解题技巧提炼两直线平行时,应联想到平行线的三个性质,由两条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得到两个相关角的数量关系,由角的关系求相应角的度数.【变式1-1】(2023秋•简阳市期末)如图,a∥b,∠1=40°,∠2=∠3,则∠4=()A.70°B.110°C.140°D.150°【分析】先根据a∥b,∠1=40°得出∠2+∠3的度数,由平角的定义得出∠5的度数,再由∠2=∠3得出∠2的度数,再得出∠2+∠5的度数,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1=40°,∴∠2+∠3=180°﹣40°=140°,∴∠5=180°﹣140°=40°,∵∠2=∠3,∴∠2=70°,∴∠2+∠5=70°+40°=110°,∴∠4=∠2+∠5=11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熟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2】(2022春•五莲县期末)如图,已知AB∥DE∥CF,若∠ABC=70°,∠CDE=130°,则∠BCD的度数为()A.10°B.15°C.20°D.35°【分析】由AB∥CF,∠ABC=70°,易求∠BCF,又DE∥CF,∠CDE=130°,那么易求∠DCF,于是∠BCD=∠BCF﹣∠DCF可求.【解答】解:∵AB∥CF,∠ABC=70°,∴∠BCF=∠ABC=70°,又∵DE∥CF,∴∠DCF+∠CDE=180°,∴∠DCF=50°,∴∠BCD=∠BCF﹣∠DCF=70°﹣50°=2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变式1-3】(2021秋•霍州市期末)如图,如果AB∥EF、EF∥CD,若∠1=50°,则∠2+∠3的和是()A.200°B.210°C.220°D.230°【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用∠2、∠3分别表示出∠BOE和∠COF,再由平角的定义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B∥EF,∴∠2+∠BOE=180°,∴∠BOE=180°﹣∠2,同理可得∠COF=180°﹣∠3,∵O在EF上,∴∠BOE+∠1+∠COF=180°,∴180°﹣∠2+∠1+180°﹣∠3=180°,∴∠2+∠3=180°+∠1=180°+50°=230°,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即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④a∥b,b∥c⇒a∥c.【变式1-4】(2022秋•安岳县期末)已知∠1的两边分别平行于∠2的两边,若∠1=40°,则∠2的度数为.【分析】①图1时,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和角的和差计算出∠2的度数为40°;②图2时,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等量代换和角的和差计算出∠2的度数为140°.【解答】解:①若∠1与∠2位置如图1所示:∵AB∥DE,∴∠1=∠3,又∵DC∥EF,∴∠2=∠3,∴∠1=∠2,又∵∠1=40°,∴∠2=40°;②若∠1与∠2位置如图2所示:∵AB∥DE,∴∠1=∠3,又∵DC∥EF,∴∠2+∠3=180°,∴∠2+∠1=180°,又∵∠1=40°∴∠2=180°﹣∠1=180°﹣40°=140°,综合所述:∠2的度数为40°或140°,故答案为:40°或140°.【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的和差,等量代换,邻补角性质,对顶角性质等相关知识点,重点掌握平行线的性质,难点是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是射线平行,分类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后计算.【变式1-5】(2022春•海淀区月考)如图,点C在∠MON的一边OM上,过点C的直线AB∥ON,CD 平分∠ACM.当∠DCM=60°时,求∠O的度数.【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ACM的度数,进而得出∠OCB的度数,再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O的度数.【解答】解:∵CD平分∠ACM,∴∠ACM=2∠DCM.∵∠DCM=60°,∴∠ACM=120°.∵直线AB与OM交于点C,∴∠OCB=∠ACM=120°(对顶角相等),∵AB∥ON,∴∠O+∠OC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O=6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角的计算,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变式1-6】(2023秋•海门区期末)如图,直线CE,DF相交于点P,且CE∥OB,DF∥OA.(1)若∠AOB=45°,求∠PDB的度数;(2)若∠CPD=45°,求∠AOB的度数;(3)像(1)(2)中的∠AOB,∠CPD称四边形PCOD的一组“对角”,则该四边形的另一组对角相等吗?请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答案;(2)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得答案;(3)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证得结论.【解答】解:(1)∵DF∥OA,∠AOB=45°,∴∠PDB=∠AOB=45°;(2)∵CE∥OB,∴∠CPD=∠PDB,∵DF∥OA,∴∠PDB=∠AOB,∴∠AOB=∠CPD,∵∠CPD=45°,∴∠AOB=45°;(3)相等,理由如下:∵CE∥OB,DF∥OA,∴∠OCP+∠AOB=180°,∠CPD+∠ODP=180°,∵∠AOB=∠CPD,∴∠OCP=∠ODP.【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性质,熟练掌握并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7】(2021春•黄冈期中)如图,DB∥FG∥EC,A是FG上的一点,∠ADB=60°,∠ACE=36°,AP平分∠CAD,求∠PAG的度数.【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到∠DAG和∠CAG度数,然后根据AP平分∠CAD,即可得到∠PAG 的度数.【解答】解:∵DB∥FG∥EC,∴∠BDA=∠DAG,∠ACE=∠CAG,∵∠ADB=60°,∠ACE=36°,∴∠DAG=60°,∠CAG=36°,∴∠DAC=96°,∵AP平分∠CAD,∴∠CAP=48°,∴∠PAG=12°.【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变式1-8】(2023秋•原阳县校级期末)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BE垂直于CE,求证:CE平分∠BCD.【分析】过E作EF∥AB交BC于点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ABC+∠BCD=180°,再结合垂线的定义可得∠ABE+∠DCE=90°,∠EBC+∠ECB=90°,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明结论.【解答】证明:过E作EF∥AB交BC于点F,∴∠ABE=∠FEB,∵AB∥CD,∴EF∥CD,∠ABC+∠BCD=180°,∴∠DCE=∠FEC,∵BE⊥CE,∴∠BEF+∠CEF=∠ABE+∠DCE=90°,∴∠EBC+∠ECB=90°,∵BE平分∠ABC,∴∠ABE=∠EBC,∴∠DCE=∠BCE,∴CE平分∠B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垂线的定义,证明∠ABE+∠DCE=90°,∠EBC+∠ECB=90°是解题的关键.【例题2】已知,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B=90°,DE平分∠ADC,CE平分∠DCB,∠1+∠2=90°,试说明DA⊥AB.【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条件可得∠ADC+∠BCD=180°,可证明DA∥BC,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A=90°,可证明DA⊥AB.【解答】证明:∵DE平分∠ADC,CE平分∠DCB,∴∠ADC=2∠1,∠BCD=2∠2,∵∠1+∠2=90°,∴∠ADC+∠BCD=180°,∴AD∥BC,∴∠A+∠B=180°,∴∠A=180°﹣∠B=90°,∴DA⊥A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即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a∥b,b∥c⇒a∥c.解题技巧提炼准确识别图形,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再综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及邻补角的定义求解.【变式2-1】(2022春•龙岗区期末)已知,如图,∠1=∠ACB,∠2=∠3,FH⊥AB于H,求证:CD⊥AB.【分析】先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BHF=90°,再由∠1=∠ACB得出DE∥BC,故可得出∠2=∠BCD,根据∠2=∠3得出∠3=∠BCD,所以CD∥FH,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FH⊥AB(已知),∴∠BHF=90°.∵∠1=∠ACB(已知),∴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3(已知),∴∠3=∠BCD(等量代换),∴CD∥FH(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DC=∠BHF=9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D⊥A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熟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变式2-2】如图,已知DA⊥AB,DE平分∠ADC,CE平分∠DCB,且∠1+∠2=90°,试说明BC⊥AB.【分析】过E作EF∥AD,交CD于F,求出∠FEC=∠2=∠BCE,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BC∥EF,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过E作EF∥AD,交CD于F,则∠ADE=∠DEF,∵DE平分∠ADC,∴∠1=∠ADE,∴∠1=∠DEF,∵∠1+∠2=90°,∴∠DEC=90°,∴∠DEF+∠FEC=90°,∴∠2=∠FEC,∵CE平分∠DCB,∴∠2=∠BCE,∴∠FEC=∠BCE,∴BC∥EF,∴BC∥AD,∵DA⊥AB,∴BC⊥A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定义的应用,能正确作出辅助线,并综合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变式2-3】(2022春•海淀区校级月考)如图,AD∥BE,∠B=∠D,∠BAD的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E,CF平分∠DCE.求证:CF⊥AE.【分析】由AD∥BE,∠B=∠D,可推出∠B+∠BAD=180°,∠B=∠DCE,AB∥CD,再由角平分线定义可得:∠BAE=12∠BAD,∠FCG=12∠DCE,进而得出:∠CGF=12∠BAD,∠FCG=12∠B,可推出:∠CGF+∠FCG=12(∠BAD+∠B)=12×180°=9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可得∠CFG=90°,由垂直定义可证得结论.【解答】证明:∵AD∥BE,∴∠DCE=∠D,∠B+∠BAD=180°,∵∠B=∠D,∴∠B=∠DCE,∴AB∥CD,∴∠CGF=∠BAE,∵AE平分∠BAD,∴∠BAE=12∠BAD,∴∠CGF=12∠BAD,∵CF平分∠DCE,∴∠FCG=12∠DCE,∴∠FCG=12∠B,∴∠CGF+∠FCG=12(∠BAD+∠B)=12×180°=90°,∴∠CFG=180°﹣(∠CGF+∠FCG)=180°﹣90°=90°,∴CF⊥AE.【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定义,垂直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线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例题3】(2023秋•深圳期末)太阳灶、卫星信号接收锅、探照灯及其他很多灯具都与抛物线有关.如图,从点O照射到抛物线上的光线OB,OC反射后沿着与PO平行的方向射出,已知图中∠ABO=44°,∠BOC=133°,则∠OCD的度数为()A.88°B.89°C.90°D.91°【分析】依题意得AB∥OP∥CD,进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BOP=∠ABO=44°,∠OCD=∠POC,从而可求出∠POC=∠BOC﹣∠BOP=89°,进而可得∠OCD的度数.【解答】解:∵AB∥OP∥CD,∠ABO=44°,∴∠BOP=∠ABO=44°,∠OCD=∠POC,∵∠BOC=133°,∴∠POC=∠BOC﹣∠BOP=133°﹣44°=89°,∴∠OCD=∠POC=89°.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准确识图,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解题技巧提炼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联系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实际问题,有时需要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平行线,同时还会综合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变式3-1】如图,在A、B两地之间要修一条笔直的公路,从A地测得公路走向是北偏东48°,A,B 两地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若公路AB长8千米,另一条公路BC长是6千米,且BC的走向是北偏西42°,则A地到公路BC的距离是千米.【分析】根据方位角的概念,图中给出的信息,再根据已知转向的角度求解.【解答】解: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BG=48°,∵∠ABC=180°﹣∠ABG﹣∠EBC=180°﹣48°﹣42°=90°,∴AB⊥BC,∴A地到公路BC的距离是AB=8千米,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是方向角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有机结合,体现了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思想.【变式3-2】(2022春•沧县期中)某学员在驾校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的行驶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B.第一次向左拐45°,第二次向左拐45°C.第一次向左拐60°,第二次向右拐120°D.第一次向左拐53°,第二次向左拐127°【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分别判断得出即可.【解答】解:∵两次拐弯后,按原来的相反方向前进,∴两次拐弯的方向相同,形成的角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出是解题关键.【变式3-3】如图是潜望镜工作原理示意图,阴影部分是平行放置在潜望镜里的两面镜子.已知光线经过镜子反射时,有∠1=∠2,∠3=∠4,请解释进入潜望镜的光线l为什么和离开潜望镜的光线m是平行的?【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结合条件可得∠1=∠2=∠3=∠4,可证得∠5=∠6,可证明l∥m,据此填空即可.【解答】解:∵AB∥CD(已知),∴∠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2,∠3=∠4(已知),∴∠1=∠2=∠3=∠4(等量代换),∴180°﹣∠1﹣∠2=180°﹣∠3﹣∠4(平角定义),即:∠5=∠6(等量代换),∴l∥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即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a∥b,b∥c⇒a∥c.【变式3-4】(2023秋•市南区期末)如图是一种躺椅及其简化结构示意图,扶手AB与底座CD都平行于地面,靠背DM与支架OE平行,前支架OE与后支架OF分别与CD交于点G和点D,AB与DM交于点N,当前支架OE与后支架OF正好垂直,∠ODC=32°时,人躺着最舒服,则此时扶手AB与靠背DM的夹角∠ANM=.【分析】由AB∥CD可求得∠BOD的度数,再根据OE∥DM即可求出∠ANM的度数.【解答】解:∵AB∥CD,∠ODC=32°,∴∠BOD=∠ODC=32°.∵OE⊥OF,∴∠EOF=90°,∴∠EOB=90°+32°=122°.∵OE∥DM,∠ANM=∠EOB=122°.故答案为:12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变式3-5】(2023秋•东莞市校级期末)如图为某椅子的侧面图,∠DEF=120°.DE与地面平行,∠ABD=50°,则∠ACB=.【分析】根据平行得到∠ABD=∠EDC=50°,再利用外角的性质和对顶角相等,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DE∥AB,∴∠ABD=∠EDC=50°,∵∠DEF=∠EDC+∠DCE=120°,∴∠DCE=70°,∴∠ACB=∠DCE=70°,故答案为:70°.【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对顶角.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3-6】(2022•小店区校级开学)如图1是一个由齿轮、轴承、托架等元件构成的手动变速箱托架,其主要作用是动力传输.如图2是乎动变速箱托架工作时某一时刻的示意图,已知AB∥CD,CG∥EF,∠BAG=150°,∠AGC=80°,则∠DEF的度数为()A.110°B.120°C.130°D.140°【分析】过点F作FM∥CD,因为AB∥CD,所以AB∥CD∥FM,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以求出∠MFA,∠EFA,进而可求出∠EFM,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得∠DEF.【解答】解:如图,过点F作FM∥CD,∵AB∥CD,∴AB∥CD∥FM,∴∠DEF+∠EFM=180°,∠MFA+∠BAG=180°,∴∠MFA=180°﹣∠BAG=180°﹣150°=30°.∵CG∥EF,∴∠EFA=∠AGC=80°.∴∠EFM=∠EFA﹣∠MFA=80°﹣30°=50°.∴∠DEF=180°﹣∠EFM=180°﹣50°=13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结合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角的转化和计算.【变式3-7】(2023春•岱岳区期末)如图,EF,MN分别表示两面互相平行的镜面,一束光线AB照射到镜面MN上,反射光线为BC,此时∠1=∠2;光线BC经镜面EF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为CD,此时∠3=∠4,试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分析】先根据MN∥EF得出∠2=∠3,再由∠1=∠2,∠3=∠4可得出∠1=∠2=∠3=∠4,故可得出∠1+∠2=∠3+∠4,再由∠ABC=180°﹣(∠1+∠2),∠BCD=180°﹣(∠3+∠4),故可得出∠ABC=∠BCD,据此得出结论.【解答】解:AB∥CD.理由:∵MN∥EF,∴∠2=∠3,∵∠1=∠2,∠3=∠4,∴∠1=∠2=∠3=∠4,∴∠1+∠2=∠3+∠4,∵∠ABC=180°﹣(∠1+∠2),∠BCD=180°﹣(∠3+∠4),∴∠ABC=∠BCD,∴AB∥C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例题4】(2022春•秦淮区校级月考)已知直线a∥b,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BAC=30°,∠ACB =90°)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并且顶点A,C分别落在直线a,b上,若∠1=22°.则∠2的度数是()A.38°B.45°C.52°D.58°【分析】根据已知易得∠DAC=52°,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1=22°,∠BAC=30°,∴∠DAC=∠1+∠BAC=52°,∵直线a∥b,∴∠2=∠DAC=5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4-1】(2022秋•琼海期中)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按如图所示摆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A.∠1=∠2B.∠2+∠3=90°C.∠3+∠4=180°D.∠1+∠2=9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求解.【解答】解:∵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1+∠2不一定等于90°,故D符合题意;由题意可得:90°+∠2+∠3=180°,∴∠2+∠3=90°,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4=180°,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变式4-2】(2023秋•榆树市校级期末)把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摆放,使FD∥BC,点E落在CB的延长线上,则∠BDE的大小为度.【分析】由题意可得∠EDF=45°,∠ABC=60°,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DF=∠ABC=60°,从而可求∠BDE的度数.【解答】解:由题意得:∠EDF=45°,∠ABC=60°,∵FD∥BC,∴∠BDF=∠ABC=60°,∴∠BDE=∠BDF﹣∠EDF=15°.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答的关键是熟记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变式4-3】(2023秋•新野县期末)如图,直线m∥n,且分别与直线l交于A,B两点,把一块含60°角的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若∠2=98°,则∠1=.【分析】先根据平角的定义求出∠4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由已知可得,∠3=30°,∵∠2=98°,∴∠4=180°﹣∠2﹣∠3=52°,∵m∥n,∴∠1=∠4=52°.故答案为:5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牢记平行线的性质.【变式4-4】(2022•大渡口区校级模拟)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在一起,若AC∥DE.则∠BAE的度数为()A.85°B.75°C.65°D.55°【分析】由题意得∠E=60°,∠DAE=∠B=90°,∠BAC=45°,由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CAE=120°,从而可求得∠CAD=30°,则∠BAD=15°,即可求∠BAE的度数.【解答】解:由题意得:∠E=60°,∠DAE=∠B=90°,∠BAC=45°,∵AC∥DE,∴∠E+∠CAE=180°,∴∠CAE=180°﹣∠E=120°,∴∠CAD=∠CAE﹣∠DAE=30°,∴∠BAD=∠BAC﹣∠CAD=15°,∴∠BAE=∠DAE﹣∠BAD=75°.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答的关键是熟记平行线的性质并灵活运用.【变式4-5】(2022秋•绿园区校级期末)如图,AB∥CD,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放置,∠AEG=20°,则∠HFD的度数为()A.40°B.35°C.30°D.25°【分析】将∠AEG,∠GEF的度数,代入∠AEF=∠AEG+∠GEF中,可求出∠AEF的度数,由AB∥CD,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求出∠DFE的度数,再结合∠HFD=∠DFE﹣∠EFH,即可求出∠HFD 的度数.【解答】解:∵∠AEG=20°,∠GEF=45°,∴∠AEF=∠AEG+∠GEF=20°+45°=65°.∵AB∥CD,∴∠DFE=∠AEF=65°,∴∠HFD=∠DFE﹣∠EFH=65°﹣30°=3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牢记“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变式4-6】(2023秋•盐城期末)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其中∠ACB=∠ECD=90°,∠A=45°,∠D=60°.若AB∥DE,则∠ACD的度数为.【分析】过点C作CF∥AB,则有AB∥CF∥DE,从而可得∠ACF=∠A=45°,∠DEF=∠D=60°,即可求∠ACD的度数.【解答】解:过点C作CF∥AB,如图,∵AB∥DE,∴AB∥CF∥DE,∴∠ACF=∠A=45°,∠DEF=∠D=60°,∴∠ACD=∠ACF+∠DCF=105°.故答案为:10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答的关键是熟记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例题5】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纸条ABCD沿EF折叠,若∠1=58°,则∠AEG的度数()A.58°B.64°C.72°D.60°【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得∠DEF=∠1=58°,由折叠的性质得∠GEF=∠DEF=58°,再由平角定义求出∠AEG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D∥BC,∴∠DEF=∠1=58°,由折叠的性质得:∠GEF=∠DEF=58°,∴∠AEG=180°﹣58°﹣58°=6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的性质、长方形的性质以及平角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翻折变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5-1】(2022秋•陈仓区期末)如图,将矩形纸条ABCD折叠,折痕为EF,折叠后点C,D分别落在点C′,D′处,D′E与BF交于点G.已知∠BGD′=26°,则∠α的度数是()A.77°B.64°C.26°D.87°【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AEG的度数,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出∠α的度数.【解答】解:∵矩形纸条ABCD中,AD∥BC,∴∠AEG=∠BGD'=26°,∴∠DEG=180°﹣26°=154°,由折叠可得,∠α=12∠DEG=12×154°=77°,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问题,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变式5-2】(2023•台州)用一张等宽的纸条折成如图所示的图案,若∠1=20°,则∠2的度数为.【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各角之间的关系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标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2=∠BAC=180°﹣∠ABC﹣∠ACB.∵图案是由一张等宽的纸条折成的,∴AB=AC,∴∠ABC=∠ACB.又∵纸条的长边平行,∴∠ABC=∠1=20°,∴∠2=∠BAC=180°﹣2∠ABC=180°﹣2∠1=180°﹣2×20°=140°.故答案为:140°.【点评】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运用.【变式5-3】(2022秋•昭阳区期中)如图,把△ABC沿线段DE折叠,使点A落在点F处,BC∥DE;若∠B=50°,则∠BDF的度数为()A.40°B.50°C.80°D.100°【分析】首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DE=50°,再利用折叠前后图形不发生任何变化,得出∠ADE=∠EDF,从而求出∠BDF的度数.【解答】解:∵BC∥DE,若∠B=50°,∴∠ADE=50°,又∵△ABC沿线段DE折叠,使点A落在点F处,∴∠ADE=∠EDF=50°,∴∠BDF=180°﹣50°﹣50°=8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与平行线的性质,利用折叠前后图形不发生任何变化,得出∠ADE=∠EDF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变式5-4】(2023秋•阳城县期末)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折成如图所示的形状,若∠1=110°,则∠2=.【分析】证明∠2=∠4,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a∥b,∴∠2=∠5,由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4=∠5,∴∠4=∠2,∵∠1=∠2+∠4=110°,∴∠2=∠4=55°,故答案为:55°.【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翻折变换的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变式5-5】(2022•沭阳县模拟)已知长方形纸条ABCD,点E,G在AD边上,点F,H在BC边上.将纸条分别沿着EF,GH折叠,如图,当DC恰好落在EA'上时,∠1与∠2的数量关系是()A.∠1+∠2=135°B.∠2﹣∠1=15°C.∠1+∠2=90°D.2∠2﹣∠1=90°【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DC恰好落在EA'上,∴∠ED′G=90°,∴∠D′EG+∠D′GE=90°,∴∠A′EA+∠D′GD=360°﹣90°=270°,由折叠得,∠1=12∠A′EA,∠2=12∠D′GD,∴∠1+∠2=13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折叠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由折叠的性质得到∠1=12∠A′EA,∠2=12∠D′GD是解题关键.【变式5-6】如图,长方形ABCD中,沿折痕CE翻折△CDE得△CD′E,已知∠ECD′被BC分成的两个角相差18°,则图中∠1的度数为()A.72°或48°B.72°或36°C.36°或54°D.72°或54°【分析】设∠FCD'=α,则∠BCE=α+18°或α﹣18°,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BCE=α+18°时,∠ECD'=2α+18°=∠DCE,②当∠BCE=α﹣18°时,∠ECD'=2α﹣18°=∠DCE,分别根据∠BCD=90°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如图,设∠FCD'=α,则∠BCE=α+18°或α﹣18°,①当∠BCE=α+18°时,∠ECD'=2α+18°=∠DCE,∵∠BCD=90°,∴α+18°+2α+18°=90°,解得α=18°,∴∠CFD'=90°﹣18°=72°=∠1;②当∠BCE=α﹣18°时,∠ECD'=2α﹣18°=∠DCE,∵∠BCD=90°,∴α﹣18°+2α﹣18°=90°,解得α=42°,∴∠CFD'=90°﹣42°=48°=∠1;综上所述,图中∠1的度数为72°或48°,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解题时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例题6】(2023秋•仁寿县期末)如图,在△ABC中,AD⊥BC,EF∥BC,EC⊥CF,∠EFC=∠ACF,则下列结论:①AD⊥EF;②CE平分∠ACB;③∠FEC=∠ACE;④AB∥CF.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D⊥EF,故①符合题意;∠CEF=∠BCE,根据余角的性质得到∠CEF =∠ACE,故③符合题意;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CE平分∠ACB,故②符合题意;根据已知条件无法证明AB∥CF,故④不符合题意.【解答】解:∵AD⊥BC,EF∥BC,∴AD⊥EF,故①符合题意;∵EF∥BC,∴∠CEF=∠BCE,∵EC⊥CF,∴∠ECF=90°,∴∠CEF+∠F=∠ACE+∠ACF=90°,∵∠EFC=∠ACF,∴∠CEF=∠ACE,故③符合题意;∴∠ACE=∠BCE,∴CE平分∠ACB,故②符合题意;∵EC⊥CF,要使AB∥CF,则CE⊥AB,∵CE平分∠ACB,但AC不一定与BC相等,∴无法证明AB∥CF,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并结合图形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变式6-1】(2023秋•浚县期末)如图a∥b,c与a相交,d与b相交,下列说法:①若∠1=∠2,则∠3=∠4;②若∠1+∠4=180°,则c∥d;③∠4﹣∠2=∠3﹣∠1;④∠1+∠2+∠3+∠4=360°,正确的有()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逐一进行判断求解即可.【解答】解:①若∠1=∠2,则a∥e∥b,则∠3=∠4,故此说法正确;②若∠1+∠4=180°,由a∥b得到,∠5+∠4=180°,则∠1=∠5,则c∥d;故此说法正确;③由a∥b得到,∠5+∠4=180°,由∠2+∠3+∠5+180°﹣∠1=360°得,∠2+∠3+180°﹣∠4+180°﹣∠1=360°,则∠4﹣∠2=∠3﹣∠1,故此说法正确;④由③得,只有∠1+∠4=∠2+∠3=180°时,∠1+∠2+∠3+∠4=360°.故此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变式6-2】(2022秋•南岗区校级期中)如图,AB∥CD∥EF,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1+∠2+∠3=180°B.∠1+∠2=180°+∠3C.∠1+∠3=180°+∠2D.∠2+∠3=180°+∠1【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2+∠BDC=180°,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3=∠CDE,而∠CDE=∠1+∠BDC,整理可得∠2+∠3﹣∠1=180°.【解答】解:∵AB∥CD∥EF,∴∠2+∠BDC=180°,∠3=∠CDE,又∠BDC=∠CDE﹣∠1,∴∠2+∠3﹣∠1=180°.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从复杂图形中找出内错角,同旁内角是解题的关键.【变式6-3】(2023春•镇江期中)如图,AB∥CF,∠ACF=80°,∠CAD=20°,∠ADE=120°.(1)直线DE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说明理由;(2)若∠CED=71°,求∠ACB的度数.【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AC=∠ACF=80°,根据∠CAD=20°,求出∠BAD=60°,根据∠BAD+∠ADE=180°,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CED=7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CB=29°.【解答】解:(1)DE∥AB;理由如下:∵AB∥CF,∠ACF=80°,∴∠BAC=∠ACF=80°,∵∠CAD=20°,∴∠BAD=∠BAC﹣∠DAC=60°,∵∠ADE=120°,∴∠BAD+∠ADE=60°+120°=180°,∴DE∥AB.(2)DE∥AB,∠CED=71°,∴∠B=∠CED=71°,∵∠BAC=80°,∴∠ACB=180°﹣∠B﹣∠BAC=180°﹣71°﹣80°=29°.【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变式6-4】(2022春•舞阳县期末)如图,点D在AC上,点F、G分别在AC、BC的延长线上,CE平分∠ACB并交BD于H,且∠EHD+∠HBF=180°.(1)若∠F=30°,求∠ACB的度数;(2)若∠F=∠G,求证:DG∥BF.【分析】(1)由对顶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判定BF∥EC,则同位角∠ACE=∠F,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解;(2)结合已知条件,角平分线的定义,利用等量代换推知同位角∠BCE=∠G,则易证DG∥BF.【解答】(1)解:∵∠EHD+∠HBF=180°,∠EHD=∠BHC,∴∠BHC+∠HBF=180°,∴BF∥EC,∴∠ACE=∠F=30°,又∵CE平分∠ACB,∴∠ACB=2∠ACE=60°.故∠ACB的度数为60°;(2)证明:∵CE平分∠ACB,∴∠BCE=∠ACE,∵∠ACE=∠F,∠F=∠G,∴∠BCE=∠G,∴DG∥EC,又∵BF∥EC,∴DG∥BF.【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答此类要判定两直线平行的题,可围绕截线找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变式6-5】(2022春•温江区校级期中)如图,已知点E、F在直线AB上,点G在线段CD上,ED与FG交于点H,∠D+∠AED=180°,∠C=∠EF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的性质第3课时命题、定理、证明 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的性质第3课时命题、定理、证明 同步练习

5.3 平行线的性质第3课时命题、定理、证明基础训练知识点1 命题的定义及结构1.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A.延长线段AB到CB.用量角器画∠AOB=90°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任何数的平方都不小于0吗?2.下列语句:①钝角大于90°;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希望明天下雨;④作AD⊥BC;⑤同旁内角不互补,两直线不平行.其中是命题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④3.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A.如果a>b,那么b<aB.同位角相等C.垂线段最短D.反向延长射线OA4.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题设是( )A.平行B.两条直线C.同一条直线D.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5.命题“如果a2=b2,那么a=b或a+b=0”的结论是( )A.a2=b2或a=bB.a2=b2C.a=b或a+b=0D.a2=b2或a+b=0知识点2 命题的分类6.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a∥b,a⊥c,那么b⊥c;②如果b∥a,c∥a,那么b∥c;③如果b⊥a,c⊥a,那么b⊥c;④如果b⊥a,c⊥a,那么b∥c.其中真命题是(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7.下列命题:①垂线段最短;②同位角相等;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④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⑤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⑥如果|x|=2,那么x=2.其中真命题有( )A.1个B.2个C.3个D.4个8.(2016·大庆)如图,从①∠1=∠2;②∠C=∠D;③∠A=∠F,三个条件中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所组成的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0B.1C.2D.3知识点3 定理与证明(举反例)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命题不一定是定理,定理一定是命题B.定理不可能是假命题C.真命题是定理D.如果真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就是定理10.下列命题可以作为定理的个数是( )①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等角的余角相等;④对顶角相等.A.1个B.2个C.3个D.4个11.(2016·宁波)能说明命题“对于任何实数a,|a|>-a”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可以是( )A.a=-2B.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平行线的性质试题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平行线的性质试题试卷含答案

5.3 平行线的性质5.3.1 平行线的性质1.如图,已知12l l ,45A ∠=︒,2100∠=︒,则1∠的度数为( )A .50︒B .55︒C .45︒D .60︒2.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沿AB 折叠,若152∠=︒,则2∠的度数为( )A .70︒B .76︒C .80︒D .82︒3.如图,已知:AE BF ,A F ∠=∠,证明:C D ∠=∠.4.如图,AD BC ,CAE ∠的平分线是AD ,65C ∠=︒.请你计算出DAE ∠,CAB ∠和B ∠的度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纠错笔记5.3 平行线的性质5.3.1 平行线的性质1.【答案】B【解析】2100∠=︒ ,18010080ACB ∴∠=︒-︒=︒,又45A ∠=︒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180458055ABC ∠=︒-︒-︒=︒,12//l l ,155ABC ∴∠=∠=︒,故选B .2.【答案】B【解析】如图,//AD BC ,152∠=︒,3152∴∠=∠=︒,41180∠+∠=︒,418052128∴∠=︒-︒=︒,又由折叠的性质可得432∠=∠+∠,2431285276∴∠=∠-∠=︒-︒=︒,故选B .3.【答案】//AE BF ,F AED ∴∠=∠,A F ∠=∠ ,A AED ∴∠=∠,//AB DF ∴,C D ∴∠=∠.4.【答案】//AD BC ,65C ∠=︒,65DAC C ∴∠=∠=︒,CAE ∠ 的平分线是AD ,65DAE DAC ∴∠=∠=︒,2130CAE DAC ∠=∠=︒,//AD BC ,65B DAE ∴∠=∠=︒,180CAB CAE ∠+∠=︒ ,18013050CAB ∴∠=︒-︒=︒.参考答案及解析5.3.2 命题1.命题是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命题一般都有题设与结论.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题设是( )A .垂直B .两条直线C .同一条直线D .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2.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题设是( )A .垂直B .两条直线C .同一条直线D .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3.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有( )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②作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③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④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线段;(2)两点之间直线最短;(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5)平移前后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5.下列语句是真命题的是( )A .对顶角相等B .底边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 .已知24a =,求a 的值D .若a b >,则22a b >5.3.2 命题1.【答案】D【解析】题设是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故选D .2.【答案】D【解析】题设是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故选D .3.【答案】B【解析】①是命题;②祈使句,不是命题;③疑问句,不是命题;④是命题;故选B .4.【答案】C【解析】(1)真命题;(2)假命题;(3)假命题;(4)假命题;(5)真命题.故选C .5.【答案】A【解析】A ,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故A 正确;B ,底边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错误,因为两个底角不一定相等,故B 错误;C ,已知24a =,求a 的值,不是命题,故C 错误;D ,若a b >,则22a b >,错误,例如:2a =,3b =-,则不成立,故D 错误.故选A .参考答案及解析5.3.3 定理与证明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个.(1)命题不一定是定理,定理一定是命题;(2)定理不可能是假命题;(3)两点确定一条直线;(4)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5)相等的角是对顶角;(6)垂线段最短.A.3B.4C.5D.62.下面关于公理和定理的联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理和定理都是真命题B.公理就是定理,定理也是公理C.公理和定理都可以作为推理论证的依据D.公理的正确性不需证明,定理的正确性需证明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命题一定是正确的B.不正确的判断就不是命题C.真命题都是公理D.定理都是真命题纠错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及解析5.3.3 定理与证明1.【答案】C【解析】(1)命题不一定是定理,定理一定是命题,正确;(2)定理不可能是假命题,正确;(3)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正确;(4)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正确;(5)相等的角是对顶角,错误;(6)垂线段最短,正确.故正确的有5个,故选C.2.【答案】B【解析】根据公理和定理的定义,可知道A,C,D正确,B错误.故选B.3.【答案】D【解析】A,命题不一定是正确的,故A错误;B,不正确的判断是假命题,故B错误;C,真命题不一定是公理,故C错误;D,定理都是真命题,故D正确.故选D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5.3.1平行线及性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5.3.1平行线及性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平行线及其性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两条直线永不相交的情况?”(如铁轨、黑板的边缘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平行线的奥秘。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平行线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使用直尺和量角器在纸上画出平行线,观察并记录相关性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3)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在解决涉及平行线性质的实际问题时,可能不知道如何入手。
-教师应展示解题步骤,指导学生如何从问题中提取信息,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以及如何应用平行线性质进行计算。
(4)证明平行线的方法:学生可能不熟悉使用几何证明的方法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角等方法来证明直线之间的平行关系。
3.能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4.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5.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包括:
(1)平行线的定义:理解并掌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称为平行线。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效果还不错,但我发现有些小组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人教版七年级下5.3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3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下5.3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3课时)

第1课时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过程】一、创设实验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试验1:教师以窗格为例,已知窗户的横格是平行的,用三角尺进行检验,发现同位角相等.这个结论是否具有一般性呢?试验2:学生试验(发印制好的平行线纸单). (1)要求学生任意画一条直线c 与直线a 、b 相交; (2)选一对同位角来度量,看看这对同位角是否相等. 学生归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二、主体探究,引导学生探索平行线的其他性质以及对命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活动1 问题讨论:我们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不但形成有同位角,还有内错角、同旁内角.我们已经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分组讨论,每一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回答).教师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并要求学生学习推理的书写格式. 活动2总结平行线的性质.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活动3如何理解并记忆性质2、3,谈谈你的看法! (1)性质2、3分别已知什么?得出什么? (2)它与前面学习的平行线的判定有什么区别? (3)性质2、3的应用格式. ∵a //b (已知)∴∠3=∠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a //b (已知)∴∠2+∠4=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三、拓展创新、应用提高,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ab3 c124性活动4解决问题.问题1:如图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考古中发掘出的一个梯形残缺玉片,工作人员从玉片上已经量得∠A=115°,∠D=100°.请你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梯形的两底是互相平行的)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注意启发学生回答为什么,进一步细化为较为详细的推理,并书写出.〔解答〕因为ABCD是梯形.所以AD//BC.所以∠A+∠B=180°,∠D+∠C=180°.又∠A=115°,∠D=100°.所以∠B=65°,∠C=80°.问题2:如图,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也就是拐弯前后的两条路互相平行.第一次拐的角∠B等于142°,第二次拐的角∠C是多少度?为什么?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根据拐弯前后的两条路互相平行容易得到∠B和∠C相等,于是得到∠C=142°问题3:如图,一束平行光线AB与DE射向一个水平镜面后被反射,此时∠1=∠2,∠3=∠4.(1)∠1、∠3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与∠4呢?(2)反射光线BC与EF也平行吗?BCA DB C学生活动设计:从图中可以看出:∠1与∠3是同位角,因为AB 与DE 是平行的,所以∠1=∠3.又因为∠1=∠2,∠3=∠4,所以可得出∠2=∠4.又因为∠2与∠4是同位角,所以BC ∥EF .教师活动设计:这个问题是平行线的特征与直线平行的条件的综合应用.由两直线平行,得到角的关系用到的是平行线的特征;反过来,由角的关系得到两直线平行,用到的是直线平行的条件.同学们要弄清这两者的区别.〔解答〕略. 问题4:如图,若AB //CD ,你能确定∠B 、∠D 与∠BED 的大小关系吗?说说你的看法.学生活动设计:由于有平行线,所以要用平行的知识,而∠B 、∠D 与∠DEB 这三个角不是三类角中的任何一类,因此要考虑构造图形,若过点E 作EF //AB ,则由AB //CD 得到EF //CD ,于是图中出现三条平行线,同时出现了三类角,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到:∠B =∠BEF 、∠D =∠DEF ,因此∠B +∠D =∠BEF +∠DEF =∠DEB .教师活动设计: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特别是构造图形这个环节,适当引导,让学生养成“缺什么补什么”的意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解答〕过点E 作EF //AB . 所以∠B =∠BEF . 因为AB //CD . 所以EF //CD . 所以∠D =∠DEF .所以∠B +∠D =∠BEF +∠DEF =∠DEB .即∠B +∠D =∠DEB . 变式思考:如图,AB //CD ,探索∠B 、∠D 与∠BED 的大小关系(∠B +∠D +∠DEB =360°).四、小结与作业.FBDCEAEDCB A小结:1.平行线的三个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的判定有什么区别?判定:已知角的关系得平行的关系.证平行,用判定.性质:已知平行的关系得角的关系.知平行,用性质.作业:习题5.3.第2课时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及其综合运用一、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的判定是相反的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2.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3.通过平行线性质定理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的能力.4.通过学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懂得事物是普遍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二、学法引导1.教师教法:采用尝试指导、引导发现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民主意识和开放意识.2.学生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维,主动发现,认真研究.三、重点·难点解决办法(一)重点平行线的性质公理及平行线性质定理的推导.(二)难点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区别及推导过程.(三)解决办法1.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学生积极思维,解决重点.2.通过学生自己推理及教师指导,解决难点.3.通过学生讨论,归纳小结.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三角板、自制投影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通过引例创设情境,引入课题.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练习巩固,完成新授.3.通过学生讨论,完成课堂小结.七、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掌握和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二)整体感知以情境创设导入新课,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新知,以变式练习巩固新知.(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回忆所学内容看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片1).1.如图1,(1)∵(已知),∴().(2)∵(已知),∴().(3)∵(已知),∴().2.如图2,(1)已知,则与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已知,则与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图2 图33.如图3,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第一次拐的角是,第二次拐的角是多少度?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第1、2题.师:第3题是一个实际问题,要给出的度数,就需要我们研究与判定相反的问题,即已知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也就是平行线的性质.板书课题:【教法说明】通过第1题,对上节所学判定定理进行复习,第2题为性质定理的推导做好铺垫,通过第3题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学生急于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习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探究新知,讲授新课师:我们都知道平行线的画法,请同学们画出直线的平行线,结合画图过程思考画出的平行线,找一对同位角看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图并思考.学生画图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见图4),当同学们思考时,教师有意识地重复演示过程.【教法说明】让同学们动手、动脑、观察思考,使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得出规律的习惯.学生活动:学生能够在完成作图后,迅速地答出:这对同位角相等.提出问题:是不是每一对同位角都相等呢?请同学们任画一条直线,使它截平行线与,得同位角、,利用量角器量一下;与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学生按老师的要求画出图形,并进行度量,回答出不论怎样画截线,所得的同位角都相等.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肯定结论.师: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这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我们把平行线的这个性质作为公理.[板书]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教法说明】在教师提出问题的条件下,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进行度量,在有了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动脑分析总结出结论,不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察图5的图形,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是相等的,那么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会很容易地答出内错角相等,同分内角互补.师:教师继续提问,你能论述为什么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吗?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学生活动:学生们思考,并相互讨论后,有的同学举手回答.【教法说明】在前面复习引入的第2题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此时学生已能够进行推理,在这里教师不必包办代替,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有成就感的同时也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给予肯定或指正的同时板书.[板书]∵(已知),∴(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对项角相等),∴(等量代换).师:由此我们又得到了平行线有怎样的性质呢?学生活动:同学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板书]两条平行经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西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师:下面清同学们自己推导同分内角是互补的,并归纳总结出平行线的第三条性质.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师生共同订正推导过程和第三条性质,形成正确板书.[板书]∵(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邻补角定义),∴(等量代换).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师:我们知道了平行线的性质,在今后我们经常要用到它们去解决、论述一些问题,所需要知道的条件是两条直线平行,才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即它们的符号语言分别为:∵(已知见图6),∴(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已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已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板书在三条性质对应位置上.)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师:我们知道了平行线的性质,看复习引入的第3题,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活动:学生给出答案,并很快地说出理由.练习(出示投影片2):如图7,已知平行线、被直线所截:图7(1)从,可以知道是多少度?为什么?(2)从,可以知道是多少度?为什么?(3)从,可以知道是多少度,为什么?【教法说明】练习目的是巩固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变式训练,培养能力完成练习(出示投影片3).如图8是梯形有上底的一部分,已知量得,,梯形另外两个角各是多少度?图8学生活动:在教师不给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让学生思考,可以相互之间讨论并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出解题过程.【教法说明】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于梯形的两底平行就已熟知,所以学生能够想到利用平行线的同旁内角互补来找和的大小.这里学生能够自己解题,教师避免包办代替,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学生板演教师指正,在几何里我们每一步结论的得出都要有理有据,规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格式,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修改学生的板演过程,可形成下面的板书.[板书]解:∵(梯形定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变式练习(出示投影片4)1.如图9,已知直线经过点,,,.(1)等于多少度?为什么?(2)等于多少度?为什么?(3)、各等于多少度?2.如图10,、、、在一条直线上,.(1)时,、各等于多少度?为什么?(2)时,、各等于多少度?为什么?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把理由写成推理格式.【教学说明】题目中的为什么,可以用语言叙述,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最好用推理格式说明.另外第2题在求得一个角后,另一个角的解法不惟一.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同解法给予肯定,若学生未想到用邻补角求解,教师应启发诱导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四)总结、扩展(出示投影片1第1题和投影片5)完成并比较.如图11,(1)∵(已知),∴().(2)∵(已知),∴().(3)∵(已知),∴().学生活动:学生回答上述题目的同时,进行观察比较.师:它们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一下.(出示投影6)学生活动:学生积极讨论,并能够说出前面是平行线的判定,后面是平行线的性质,由角的关系得到两条直线平行的结论是平行线的判定,反过来,由已知直线平行,得到角相等或互补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教法说明】通过有形的具体实例,使学生在有充足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总结出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不同.巩固练习(出示投影片7)1.如图12,已知是上的一点,是上的一点,,,.(1)和平行吗?为什么?图12(2)是多少度?为什么?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口答.【教法说明】这个题目是为了巩固学生对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联系与区别的掌握.知道什么条件时用判定,什么条件时用性质、真正理解、掌握并应用于解决问题.八、布置作业(一)必做题课本第99~100页A组第11、12题.(二)选做题课本第101页B组第2、3题.作业答案A组11.(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对顶角相等.12.(1)∵(已知),∴(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组2.∵(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同上).又∵(已证),∴.∴.又∵(平角定义),∴.3.平行线的判定与平行线的性质,它们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5.3.2 命题、定理、证明一、教学目标1.了解“证明”的必要性和推理过程中要步步有据.2.了解综合法证明的格式和步骤.3.通过一些简单命题的证明,初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4.通过证明步骤中由命题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的过程,继续训练学生由几何语句正确画出几何图形的能力.5.通过举例判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使学生学会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二、学法引导1.教师教法:尝试指导,引导发现与讨论相结合.2.学生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维,主动发现.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证明的步骤和格式是本节重点.(二)难点理解命题,分清其题设和结论,正确对照命题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三)解决办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归纳得出证明的步骤和格式,再以练习加以巩固,解决重点、难点及疑点.四、课时安排l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三角板、自制胶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通过引例创设情境,点题,引入新课.2.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及练习巩固等手段完成新授.3.通过提问的形式完成小结.七、教学步骤(-)明确目标使学生严密推理过程,掌握推理格式,提高推理能力。

人教版初一数学 5.3.1 平行线的性质PPT课件

人教版初一数学 5.3.1 平行线的性质PPT课件

探究新知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吗?
探究新知
已知:如图,直线l1//l2,∠1和∠2是直线l1,l2被 直线l3 截出的内错角.
求证:∠1=∠2. 证明:∵l1//l2(已知), ∴∠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2=∠3(对顶角相等), ∴∠1=∠2(等量代换).
探究新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
课后作业
1.教材第20页 练习第1,2题,第22, 23页习题5.3第2,4,5题. 2.七彩作业.
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三【典例精讲】 例 如图,已知平行线AB,CD 被直线AE 所截. (1)从∠1=110°可以知道∠2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解:∠2=110°. 理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探究新知
例 如图,已知平行线AB,CD 被直线AE 所截. (2)从∠1=110°可以知道∠3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解:∠3=110°. 理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回顾复习
通过上题可知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什么?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 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一【一起探究】 我们知道,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反过来,
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会有什么关系?
探究新知
例 如图,已知平行线AB,CD 被直线AE 所截. (3)从∠1=110°可以知道∠4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解:∠4=70°. 理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拓展应用
如图,将一个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
边上,当∠1=35°时,∠2的度数为( C )
A.35°
B.45°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相交线与平行线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相交线与平行线PPT优秀课件
置关系,而平行线的性质是根据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得 到两角的数量关系; (2)平行线的判定的条件是平行线的性质的结论,而平行线 的判定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的条件.
感悟新知
特别警示 ●两条直线平行是前提,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同
位角相等; ●格式书写时,顺序不能颠倒,与判定不能混淆.
感悟新知
例 1 如图5.3-2,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 若∠ 1=30°,则∠ 2 的度数为( A ) A.60° B.50° C.40° D.30°
感悟新知
1-1.[中考·柳州] 如图,直线a,b 被直线c 所截,若a ∥ b, ∠ 1=70 °,则∠ 2 的度数是( C ) A. 50° B. 60° C. 70° D. 110°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平行线的性质2
1.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 表达方式:如图5.3-3,因为a ∥ b(已知), 所以∠ 1= ∠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感悟新知
特别警示 并不是所有的内错角都相等,只有在“两直线平
行”的前提下,才有内错角相等.
感悟新知
例2 如图5.3-4,AB ∥ CD,BE 平分∠ ABC,CF 平分 ∠ BCD,你能发现BE 和CF 有何特殊的位置关系吗? 说说你的理由. 解题秘方:由两直线平行得到 内错角相等,再由内错角相等 得到两直线平行.
感悟新知
解:BE∥CF.理由如下:∵ AB∥CD(已知),
∴∠ ABC= ∠ BC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BE 平分∠ ABC,CF 平分∠ BCD (已知),
∴∠ 2=
1 2
∠ ABC,∠ 1=Fra bibliotek1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a上,a∥b,∠1=50°,∠2=60°,则∠3的度数为()A.50°B.60°C.70°D.80°C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4的度数,由对顶角的性质可得出∠5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结论即可.解:∵△BCD中,∠1=50°,∠2=60°,∴∠4=180°﹣∠1﹣∠2=180°﹣50°﹣60°=70°,∴∠5=∠4=70°,∵a∥b,∴∠3=∠5=70°.故选C.2、如图,已知直线a∥b,∠1=40°,∠2=60°.则∠3等于()A.100°B.60°C.40°D.20°A解:过点C作CD∥a,∵a∥b,∴CD∥a∥b,∴∠ACD=∠1=40°,∠BCD=∠2=60°,∴∠3=∠ACD+∠BCD=100°.3、如图,已知AB∥CD,则图中与∠1互补的角有()A.2个B.3个C.4个D.5个A由AB∥CD,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得∠1+∠AEF=180°,由邻补角的定义,即可得∠1+∠EFD=180°,则可求得答案.4、如图,a∥b,∠1=65°,∠2=140°,则∠3=()A.100°B.105°C.110°D.115°B过点A作AB∥a,∵a∥b,∴AB∥a∥b,∴∠2+∠4=180°,∵∠2=140°,∴∠4=40°,∵∠1=65°,∴∠3=∠1+∠4=65°+40°=105°.5、如图,把一块含有45°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A.15°B.20°C.25°D.30°C∵直尺的两边平行,∠1=20°,∴∠3=∠1=20°,∴∠2=45°-20°=25°.6、如图,直线l1∥l2,则∠α为()A.150°B.140°C.130°D.120°D解:∵l1∥l2,∴130°所对应的同旁内角为∠1=180°-130°=50°,又∵α与(70°+50°)的角是对顶角,∴∠α=70°+50°=120°.7、下列图形中,由AB∥CD,能得到∠1=∠2的是()A.B.C.D.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求得答案,注意掌握排除法在选择题中的应用.8、如图,直线l1∥l2,AB与直线l1垂直,垂足为点B,若∠ABC=37°,则∠EFC的度数为()A.127° B.133°C.137°D.143°A因为AB与直线l1垂直,垂足为点B,∠ABC=37°,所以∠CBD=90°-∠ABC=53°;又因为直线l1∥l2,所以∠CBD=∠BFG=5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EFC=180°-∠BFG=127°.9、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分别在直线a、b上,且a∥b,若∠1=120°,∠2=80°,则∠3的度数是()A.40° B.60°C.80°D.120°A因为a∥b,所以∠1=∠2+∠3,因为∠1=120°,∠2=80°,所以∠3=120°-80°=40°.10、如图,AC∥DF,AB∥EF,点、分别在AB、AC上,若∠2=50°,则∠1的大小是()A.B.C.D.C因为AB∥EF,所以∠A=∠2=50°.因为AC∥DF,∠1=∠A=50°.11、如图,DE∥AB,若∠ACD=55°,则∠A等于()A.35° B.55° C.65° D.125°B根据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知∠A=∠ACD=55°.12、如图两平行线a、b被直线l所截,且∠1=60°,则∠2的度数为()A.30° B.45° C.60° D.120°C由a∥b,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3=∠1=60°,又由对顶角相等,即可求得答案.13、如图,将直线l1沿着AB的方向平移得到直线l2,若∠1=50°,则∠2的度数是()A.40°B.50°C.90°D.130°B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l1∥l2,进而得出∠2的度数.解:∵将直线l1沿着AB的方向平移得到直线l2,∴l1∥l2,∵∠1=50°,∴∠2的度数是50°.故选;B.1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同位角相等B.同旁内角相等的两直线平行C.同旁内角互补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D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对选项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解:A、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才是真命题,选项错误;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才是真命题,选项错误;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才是真命题,选项错误;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选项正确.故选D.15、如图,直线AE∥BD,点C在BD上,若AE=4,BD=8,△ABD的面积为16,则△ACE的面积为_______.8在△ABD中,当BD为底时,设高为h,在△AEC中,当AE为底时,设高为h′,因为AE∥BD,所以h=h′,因为△ABD的面积为16,BD=8,所以h=4.则△ACB的面积==8.16、如图,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小刀,刀片的外形是一个直角梯形,刀片上、下是平行的,转动刀片时会形成∠1和∠2,则∠1+∠2=_______.90°如图所示,过M作MN∥a,则MN∥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1=∠AMN,∠2=∠BMN,所以∠1+∠2=∠3=90°.17、如图:a∥b,BC=4,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6,则a与b的距离是______.3过A作AD⊥BC于D,则AD的长就是a b之间的距离,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D即可.18、如图,直线a∥b,则图中与△BAD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CAD分别过点B、C作c⊥a、d⊥a.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知c=d,所以与△BAD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与△BAD是同底AD的三角形△ACD.19、如图,直线l1∥l2,AB⊥l1,垂足为D,BC与直线l2相交于点C,若∠1=30°,则∠2=_______.120°过点B作BE∥l1,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20、如图,AB∥CD∥EF,那么∠BAC+∠ACE+∠CEF=_________度.360∵AB∥CD,∴∠BAC+∠ACD=180°…①,∵CD∥EF,∴∠CEF+∠ECD=180°…②,①+②得,∠BAC+∠ACD+∠CEF+∠ECD=180°+180°=360°,即∠BAC+∠ACE+∠CEF=360°.21、如图,AB∥CD,BC∥DE,若∠B=50°,则∠D的度数是130°________.130°∵AB∥CD,∴∠B=∠C=50°,∵BC∥DE,∴∠C+∠D=180°,∴∠D=180°-50°=130°.22、如图,直线l1∥l2∥l3,点A、B、C分别在直线l1、l2、l3上.若∠1=70°,∠2=50°,则∠ABC=_______ 度.120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3,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4,然后相加即可得解.23、如图所示,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的角∠A=130°,第二次拐的角∠B=150°,第三次拐的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是度.160首先过点B作BD∥AE,又由已知AE∥CF,即可得AE∥BD∥CF,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即可求得答案.解:过点B作BD∥AE,由已知可得:AE∥CF,∴∠1=∠A=130°,∠2+∠C=180°,∴∠2=∠ABC﹣∠1=150°﹣130°=20°,∴∠C=180°﹣∠2=180°﹣20°=160°.故答案为:160.24、如图:直线a∥b且c与a,b相交,若∠2=110°,则∠1=度.70根据邻补角求出∠3的度数,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3,代入求出即可.解:∵∠2=110°,∴∠3=180°﹣∠2=70°,∵直线a∥b,故答案为:70.25、如图,已知EF,GH与AB,CD都相交,∠1=62°,∠2=118°,∠3=74°,则∠4=度.74先根据∠1、∠2的度数知两角互补可判定AB、CD两直线平行;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知∠3=∠4.解:∵∠1=62°,∠2=118°,∴∠1+∠2=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则两直线平行),∴∠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3=74°,∴∠4=74°.故答案为:74.26、如图,直线AB∥CD,EF⊥CD,F为垂足.如果∠GEF=20°,那么∠1等于.70°由EF⊥CD与∠GEF=20°,根据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得∠EGF的度数,又由直线AB∥CD,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定理即可求得∠1的度数.解:∵EF⊥CD,∴∠EFG=90°,∵∠GEF=20°,∴∠EGF=90°﹣∠GEF=70°,∵直线AB∥CD,∴∠1=∠EGF=70°.故答案为:70°.27、如图所示,已知AD⊥BC于点D,FE⊥BC于点E,交AB于点G,交CA的延长线于点F,且∠1=∠F.问:AD平分∠BAC吗?并说明理由.解:AD平分∠BAC.理由:如图所示,∵AD⊥BC,FE⊥BC,∴AD∥FE,∴∠1=∠BAD∠F=∠DAC.又∵∠1=∠F,∠BAD=∠DAC,∴AD平分∠BAC.根据题意易得AD∥FE且∠1=∠BAD,∠F=∠DAC,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BAD=∠DAC;故AD平分∠BAC.28、已知:如图,AB∥EF,BC∥ED,AB,DE交于点G.求证:∠B=∠E.证明:因为AB∥EF,所以∠E=∠AG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因为BC∥ED,所以∠B=∠AG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B=∠E(等量代换).由AB∥EF,BC∥E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E=∠AGD(=∠EGB),∠B=∠AGD(=∠EGB),继而证得结论.29、如图,直线m∥n,A,B为直线n上两点,C,P为直线上两点.(1)如果固定A,B,C,点P在直线m上移动,那么:不论点P移动到何处,总有______与△ABC的面积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2)如果P处在如图所示位置,请写出另外两对面积相等的三角形: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解:(1)△PAB与△ABC的面积相等,理由是:同底等高;(2)①△PAC的面积与△PBC的面积相等,根据是同底等高;②△OAC的面积与△PBO的面积相等,根据是用△PAC的面积-△CPO的面积=△PBC的面积相等-△CPO的面积.(1)根据同底等高可得△PAB与△ABC的面积相等;(2)根据同底等高可得△PAC的面积与△PBC的面积相等;再根据△PAC的面积-△CPO的面积=△PBC的面积相等-△CPO的面积可得△OAC的面积与△PBO的面积相等.30、(1)如图(1),AB∥CD,探究∠BED与∠B+∠D的关系:过点E作EM∥AB∴∠1=_______.∵EM∥AB,AB∥CD,∴_________.∴∠2=________.∴∠1+∠2=∠B+∠D,即∠BED与∠B+∠D的关系为: __________.(2)如图(2),AB∥CD,类比上述方法,试探究∠E+∠G与∠B+∠F+∠D的关系,并写出推理过程;(3)如图(3),AB∥CD,请直接写出你能得到的结论.解:(1)过点E作EM∥AB,∴∠1=∠B,∵EM∥AB,AB∥CD,∴EM∥CD,∴∠2=∠D,∴∠1+∠2=∠B+∠D,即∠BED与∠B+∠D的关系为∠BED=∠B+∠D;(2)如图,过点E作EM∥AB,过点F作FN∥AB,过点G作GH∥CD,∵AB∥CD,∴AB∥EM∥FN∥GH,∴∠1=∠B,∠2=∠3,∠4=∠5,∠6=∠D,∴∠1+∠2+∠5+∠6=∠B+∠3+∠4+∠D,即∠E+∠G=∠B+∠F+∠D;(3)与(2)同理,∠B+∠F1+∠F2+∠F n-1+…+∠D=∠E1+∠E2+…+∠E n.故答案为:∠B;EM∥CD;∠D;∠BED=∠B+∠D.(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填空即可;(2)过点E作EM∥AB,过点F作FN∥AB,过点G作GH∥CD,根据平行公理可得AB∥EM∥FN∥GH,然后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解即可;(3)根据(2)的规律求解即可.31、如图:已知AD∥BC,AD平分∠EAC,且∠BAC=108°,求∠C的度数是多少?解:∵∠BAC=108°,∴∠EAC=180°-108°=72°,∵AD平分∠EAC,∴∠DAC=∠EAC=×72°=36°,∵AD∥BC,∴∠C=∠DAC=36°.先根据平角的定义求出∠∠EAC的度数,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DAC的度数,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32、如图,∠B=40°,CD∥AB,AC平分∠BCD,求∠A的度数.解:∵CD∥AB,∠B=40°,∴∠DCE=40°,∴∠BCD=180°-40°=140°,∵AC平分∠BCD,∴∠ACD=×140°=70°,∴∠A=∠ACD=70°.先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BCD的度数,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CD的度数,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解.33、如图,已知:点A在射线BG上,∠1=∠2,∠1+∠3=180°,∠EAB=∠BCD.求证:EF∥CD.证明:∵∠1+∠3=180°,∴BG∥EF,∵∠1=∠2,∴AE∥BC,∴∠EAC=∠ACB,∵∠EAB=∠BCD,∴∠BAC=∠ACD,∴BG∥CD,∴EF∥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推出BG∥EF,AE∥BC,推出∠BAC=∠ACD,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BG∥CD即可.34、线段填空完成推理过程:如图,点E为线段DF上的点,点B为线段AC上的点,连接AF,BD,CE,已知∠1=∠2,∠C=∠D,试说明AC∥DF.解:∵∠1=∠2(已知)∠1=∠3∴∠2=∠3(等量代换)∴B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AB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C=∠D(已知)∴∠D=∠ABD(等量代换)∴AC∥DF.证明:∵∠1=∠2(已知),∠1=∠3(对顶角相等),∴∠2=∠3,∴BD∥C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AB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D(已知),∴∠D=∠ABD(等量代换),��AC∥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对顶角相等,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求出∠2=∠3,推出BD∥CE,根据平行线性质推出∠C=∠ABD=∠D,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即可.35、如图,点E在直线DF上,点B在直线AC上,若∠AGB=∠EHF,∠C=∠D.则∠A=∠F,请说明理由.解:∵∠AGB=∠EHF∠AGB=(对顶角相等)∴∠EHF=∠DGF∴DB∥EC∴∠=∠DB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C=∠D∴∠DBA=∠D∴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F.解:∵∠AGB=∠EHF(已知),∠AGB=∠DGF(对顶角相等),∴∠EHF=∠DGF∴DB∥E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DB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C=∠D(已知),∴∠DBA=∠D(等量代换),∴DF∥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答案是:已知;∠DG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A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根据对顶角相等推知同位角∠EHF=∠DGF,从而证得两直线DB∥EC;然后由平行线的性质知内错角∠DBA=∠D,即可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推知两直线DF∥AC;最后由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证得∠A=∠F.36、根据图形填空:已知:AD是线段BA的延长线,AE平分∠DAC,AE∥BC,那么∠B与∠C相等吗?解:∵AE平分∠DAC ()∴∠DAE=∠CAE ()∵AE∥BC()∴∠DAE=∠B ()∠CAE=∠C()∴∠B=∠C()解:∵已知中已注明,AE平分∠DAC,∴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AE=∠CAE,再根据已知条件AE∥BC,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和等量代换即可证明∠B=∠C.故答案为:已知;角平分线的性质;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根据已知条件,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AE=∠CAE,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等量代换求证结论.37、已知:如图,AB∥CD,AD∥BC.求证:∠A=∠C.证明:∵AB∥CD,()∴∠B+∠C=180°.()∵AD∥BC,(已知)∴∠A+∠B=180°.()∴∠A=∠C.()证明:∵AB∥CD,(已知)∴∠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D∥BC,(已知)∴∠A+∠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C.(等量代换).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同旁内角∠B+∠C=180°、∠A+∠B=180°,然后利用等量代换知∠A=∠C.38、如图,已知AB∥CD.(1)判断∠FAB与∠C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C=35°,AB是∠FAD的平分线.①求∠FAD的度数;②若∠ADB=110°,求∠BDE的度数.解:(1)∠FAB与∠C的大小关系是相等,理由是:∵AB∥CD,∴∠FAB=∠C.(2)①∵∠FAB=∠C=35°,∵AB是∠FAD的平分线,∴∠FAD=2∠FAB=2×35°=70°,答:∠FAD的度数是70°.②∵∠ADB=110°,∠FAD=70°,∴∠ADB+∠FAD=110°+70°=180°,∴CF∥BD,∴∠BDE=∠C=35°,答:∠BDE的度数是35°.(1)相等,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由AB∥CD,得到∠FAB=∠C即可;(2)①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FAD=2∠FAB,代入求出即可;②求出∠ADB+∠FAD=18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CF∥BD,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推出∠BDE=∠C=35°39、如图,△ABC中,BC∥AM,D是CA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DAM.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证明;∵BC∥AM∴∠C=∠DAM,∵∠B=∠DAM∴∠B=∠C,∴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DAM,再利用等量代换求证∠B=∠C即可.40、如图,AD∥BC,BD平分∠ABC.求证:AB=AD.证明:∵AD∥BC,∴∠ADB=∠DBC,∵BD平分∠ABC,∴∠ABD=∠DBC,∴∠ABD=∠ADB,∴AB=AD.根据AD∥BC,可求证∠ADB=∠DBC,利用BD平分∠ABC和等量代换可求证∠ABD=∠ADB,然后即可得出结论.教师出题相关试题库:/teacher/paper/new学生查看相关知识点:/teacher/lesson/prepare寻找同班同学,自己的老师:/teacher/class/m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