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资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法。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离散变量;变量按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
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主要区别在于:A. 数值大小B. 是否具有确定性C. 是否可测量D. 是否随机2.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抽样3. 正态分布的特点是:A. 均值、中位数、众数相等B. 均值、方差、标准差相等C. 均值、方差、众数相等D. 中位数、方差、众数相等4.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中的点估计?A. 置信区间B. 标准误差C. 样本均值D. 样本方差5.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不包括:A. 建立假设B. 选择检验统计量C. 计算P值D. 确定样本容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统计学中,数据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7.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8. 统计学中的“大数定律”指的是________。
9. 抽样分布中的t分布适用于________。
10. 回归分析中,决定系数(R²)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
12. 解释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并说明其特点。
13. 说明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解释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14. 描述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5. 给定一组数据:2, 3, 5, 7, 11,请计算其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
16. 假设某工厂产品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50克,标准差为2克。
如果从该工厂随机抽取100个产品,求这100个产品的平均重量的95%置信区间。
17. 已知两组数据X和Y的相关系数为0.8,X的样本均值为10,样本标准差为2,Y的样本均值为15,样本标准差为3。
请计算线性回归方程。
18. 假设进行一项实验,得到以下数据:组1平均值为5,标准差为1;组2平均值为7,标准差为2。
如果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求t值和P值。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9. 论述在实际研究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并举例说明。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统计学中,什么是样本?a) 具有代表性的总体的部分b) 统计学中的一个指标c) 用于进行推断的总体d) 数据的集合答案:a) 具有代表性的总体的部分2. 在统计学中,什么是总体?a) 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的部分b) 统计学中的一个指标c) 用于进行推断的样本d) 数据的集合答案:d) 数据的集合3. 以下哪种描述最适合用于描述连续数据?a) 男性或女性b) 有或无c) 高矮胖瘦d) 身高或体重答案:d) 身高或体重4. 在统计学中,什么是标准差?a) 数据的平均值b) 数据的中位数c) 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度量d) 数据的范围答案:c) 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度量5. 什么是正态分布?a) 一种对数据进行描述的图表b) 数据的平均值等于中位数c) 数据的偏度为零d) 数据的标准差等于1答案:c) 数据的偏度为零二、填空题1. 样本容量为100,抽样误差为0.05,计算置信水平为95%的样本大小需要多少?答案:3852. 当P值小于设定的显著性水平时,我们是否拒绝原假设?答案:是3. 当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时,我们可以说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答案:负相关4. 在回归分析中,当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关系时,我们可以使用什么指标来判断其拟合优度?答案:R方值5. 当两个事件是互斥事件时,它们的概率之和等于多少?答案:1三、解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中心极限定理。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将近似于正态分布。
2. 请解释什么是类型Ⅰ错误和类型Ⅱ错误,并举例说明。
答案:类型Ⅰ错误指的是在原假设为真的情况下,我们错误地拒绝了原假设。
例如,一个新药物被认为是无效的,但实际上它对治疗疾病是有效的。
类型Ⅱ错误指的是在原假设为假的情况下,我们错误地接受了原假设。
例如,一个新药物被认为是有效的,但实际上它对治疗疾病是无效的。
3. 请解释什么是回归分析,并说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统计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指标是: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众数答案:C2. 在正态分布中,数据的分布形态是:A. 正U形B. 正态钟形C. 倒U形D. 正态三角形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极差B. 均差C. 众数D. 方差答案:C4. 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的均值等于:A. 样本均值B. 总体均值C. 总体方差D. 样本方差答案:B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1)B. (-∞, ∞)C. [0, 1]D. [1, ∞)答案:A6.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中常用的点估计方法?A. 极大似然估计B. 贝叶斯估计C. 插值法D. 以上都是答案:A7.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中常用的方法?A. 回归分析B. 方差分析C. 因子分析D. 移动平均法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A. t检验B. F检验C. 卡方检验D. 相关性检验答案:D9.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图形?A. 散点图B. 箱线图C. 直方图D. 以上都是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的图形?A. 散点图B. 箱线图C. 条形图D. 饼图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统计学中的中心极限定理。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指出,如果从总体中抽取足够大的样本(样本大小通常大于30),无论总体分布如何,样本均值的分布都将趋近于正态分布。
2. 描述什么是正态分布,并说明其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形状呈钟形,也称为高斯分布。
在统计学中,正态分布在假设检验、参数估计、质量控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因为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测量结果都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给定一组数据:2, 4, 6, 8, 10,计算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推理法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统计数据的类型?A. 定量数据B. 定性数据C. 时间序列数据D. 空间数据答案:D3.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数据的集中趋势B. 数据的离散程度C. 数据的分布形态D. 数据的预测分析答案:D4.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标准差答案:D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之间B. 0到1之间C. -1到0之间D. 0到正无穷答案:A6. 以下哪一项是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A. 描述性统计B. 概率论C. 假设检验D. 数据收集答案:C7. 以下哪一项不是非参数统计分析的方法?A. 卡方检验B. 秩和检验C. 符号检验D. t检验答案:D8. 在回归分析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回归模型的基本组成部分?A. 因变量B. 自变量C. 误差项D. 常数项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时间序列分析的主要方法?A. 移动平均法B. 指数平滑法C. 回归分析D. 聚类分析答案:D10. 以下哪一项不是多元统计分析的内容?A. 聚类分析B. 判别分析C. 因子分析D. 描述性统计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的主要分支?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应用统计学D. 理论统计学答案:A, B, C, D12.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概率分布?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均匀分布答案:A, B, C, D13.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 B, C14.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极差B. 标准差C. 方差D. 变异系数答案:A, B, C, D1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统计量?A. 偏度B. 峰度C. 标准差D. 四分位数间距答案:A, B, D16. 在统计推断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A. Z检验B. t检验C. F检验D. 卡方检验答案:A, B, C, D17. 以下哪些是时间序列分析中常用的方法?A. 移动平均法B. 指数平滑法C. 自回归模型D. 季节性分解答案:A, B, C, D18. 在多元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方法?A. 聚类分析B. 判别分析C. 主成分分析D. 因子分析答案:A, B, C, D19.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数据可视化的方法?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饼图答案:A, B, C, D20.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数据预处理的方法?A. 数据清洗B. 数据转换C. 数据归一化D. 数据降维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21. 统计学中的样本量越大,估计的准确性就越高。
统计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统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
在实际应用中,统计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提供一些统计基础知识的试题及答案,帮助读者巩固对统计学的理解。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概率论的基本概念?A. 样本空间B. 频数C. 随机事件D. 概率答案:B. 频数2. 关于统计量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A. 统计量是样本的函数B. 统计量是参数的函数C. 统计量是总体的函数D. 统计量是随机变量答案:A. 统计量是样本的函数3. 下列哪个图形可以用于展示分类数据的分布情况?A. 饼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直方图答案:A. 饼图4. 两个随机事件A和B独立,则以下哪个等式成立?A. P(A ∪ B) = P(A) + P(B)B. P(A ∩ B) = P(A) + P(B)C. P(A ∪ B) = P(A) × P(B)D. P(A ∩ B) = P(A) × P(B)答案:C. P(A ∪ B) = P(A) × P(B)5. 某种产品的质量检测结果符合正态分布,标准差为2。
如果要求保证95%的产品质量在合格范围内,该合格范围应为均值的多少倍标准差之内?A. 1B. 1.96C. 2D. 2.58答案:D. 2.58二、填空题1. 抽样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抽样误差通常会随着样本量的增加而(减小)。
2. 点估计是使用一个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区间估计是使用一个(区间)来估计总体参数。
3. 在正态分布的情况下,68%的数据落在(均值±1个标准差)范围内。
4. 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是以(二项分布)为基础的。
5. 在两个统计量中进行对比时,一般会比较它们的(标准误差),而不是它们的原始值。
三、解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中心极限定理?中心极限定理的意义是什么?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指的是,对于任意总体,无论它的分布是什么样的,当样本量足够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将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大学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统计学研究内容的?A. 数据收集B. 数据分析C. 数据解释D. 统计推断答案:C2. 统计学中的“总体”指的是:A. 研究对象的全体B.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C. 研究对象的样本D. 研究对象的个体答案:A3. 在统计学中,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是指:A. 随机变量的平均值B. 随机变量的中位数C. 随机变量的众数D. 随机变量的方差答案:A4.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的?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极差答案:C5.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度量数据的离散程度?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标准差答案:D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多少?A. -1到1之间B. 0到1之间C. 1到无穷大D. -无穷大到无穷大答案:A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假设检验的步骤?A. 提出假设B. 收集数据C. 计算检验统计量D. 做出决策答案:D8. 在回归分析中,自变量是指:A. 因变量B. 被解释变量C. 解释变量D. 无关变量答案:C9. 以下哪个选项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A. 预测未来趋势B. 描述过去数据C. 进行假设检验D. 进行数据分类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抽样误差?A. 由于随机抽样导致的误差B. 由于测量工具不准确导致的误差C. 由于数据录入错误导致的误差D. 由于样本量不足导致的误差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在统计学中,________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答案:众数2.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________程度的统计量。
答案:离散3. 统计学中的“样本”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________。
答案:一部分4.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1,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________越强。
答案:相关性5. 假设检验中的“零假设”通常表示没有________效应。
答案:显著6. 在回归分析中,如果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量相应增加的单位数称为________。
统计学必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必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描述统计学主要关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而不涉及数据的推断。
()A. 正确B. 错误答案:B3.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
()A. 正确B. 错误答案:A4. 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量,它不能小于总体中的个体数量。
()A. 正确B. 错误答案:B5. 统计学中的参数是指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值,而统计量则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数值。
()A. 正确B. 错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时间序列数据D. 空间数据答案:ABCD7.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样本的代表性?()A. 抽样方法B. 样本容量C. 总体的异质性D. 抽样误差答案:ABC8. 以下哪些统计图可以用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A. 条形图B. 直方图C. 散点图D. 箱线图答案:BCD9.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A. 点估计B. 区间估计C. 假设检验D. 方差分析答案:AB10.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回归分析方法?()A. 简单线性回归B. 多元线性回归C. 逻辑回归D. 泊松回归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统计学中的抽样调查可以完全代替全面调查。
()答案:错误12. 统计学中的相关性意味着因果关系。
()答案:错误13. 在统计学中,中位数是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中心趋势度量。
()答案:正确14. 统计学中的置信区间越宽,表示估计的精确度越高。
()答案:错误15. 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可以用来确定两个总体参数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6. 简述统计学中样本与总体的关系。
答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研究和分析。
样本的代表性和容量直接影响统计分析的结果和推断的准确性。
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内容?A. 计算平均数B. 计算中位数C. 计算标准差D. 进行假设检验答案:D2. 总体和样本的关系是:A. 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B. 总体是样本的一部分C. 总体和样本是相同的D. 总体和样本没有关系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量?A. 平均数B. 方差C. 众数D. 总体答案:D4.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A. 0, 1B. 1, 0C. -1, 1D. 1, 1答案:A5.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的步骤?A. 收集数据B. 建立假设C. 计算统计量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1)B. (0, 1)C. [-1, 1]D. 无限制答案:C7. 以下哪个是统计推断的前提?A. 随机抽样B. 总体分布已知C. 样本量足够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A8.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A. 预测未来趋势B. 描述过去数据C. 分析数据关系D. 以上都是答案:A9. 以下哪个是统计图表?A. 散点图B. 柱状图C. 饼图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统计软件?A. ExcelB. RC. SPSS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是什么?答案:描述统计主要关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它通过图表和数值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而推断统计则是基于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它涉及概率论和假设检验,目的是估计总体参数或检验关于总体的假设。
2. 什么是正态分布?其特点有哪些?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呈钟形曲线。
其特点包括:对称性,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其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曲线是正态分布的基准形式;大多数数据值集中在均值附近。
3. 什么是假设检验?其基本步骤有哪些?答案: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一种方法,用于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或检验。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在统计学中,描述一个数据分布中心位置的指标是:A. 方差B. 标准差C. 中位数D. 众数答案:C. 中位数2. 下列哪个统计学概念最能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A. 四分位差B. 标准差C. 平均值D. 方差答案:B. 标准差3. 在假设检验中,我们设定的用于比较的两个假设是:A. 原假设和备择假设B. 显著性水平和临界值C. 双侧检验和单侧检验D. 误差类型Ⅰ和误差类型Ⅱ答案:A. 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二、多选题4. 下列哪些是描述统计学的内容(可多选):A. 参数估计B. 假设检验C. 因子分析D. 方差分析答案:A. 参数估计,B. 假设检验,D. 方差分析5. 下列哪些是推论统计学的内容(可多选):A. 描述统计学B. 方差分析C. 置信区间估计D. 方差分析答案:B. 方差分析,C. 置信区间估计三、简答题6. 请简要说明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
答:标准正态分布是一个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为f(x) = (1/(√(2π)))*e^(-x^2/2)。
标准正态分布的形状是对称的,且其曲线在均值处高峰,分布的两侧逐渐趋近于0。
7. 什么是抽样误差?该如何减小抽样误差呢?答:抽样误差是由于样本抽取不完全随机导致的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偏差。
要减小抽样误差,可以采取增加样本容量、采用随机抽样、增加调查问卷的覆盖面等方法来提高抽样的随机性和代表性,从而降低抽样误差的发生概率。
以上就是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能对您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祝您取得优异的成绩!。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1、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2、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E、分组不合理3、概率P=1,则表示:A、某事件必然不发生B、某事件必然发生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E、以上均不对4、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E、以上均不对5、统计学上通常认为P小于等于多少的事件,在一次观察中不会发生:A、0.01B、O.05C、0.1D、0.5E、1.O6、抽样调查的目的是:A、研究样本统计量B、研究总体统计量C、研究典型案例D、研究误差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7、抽签的方法属于: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单纯随机抽样E、二级抽样8、样本是总体中:A、任意一部分B、典型部分C、有意义的部分D、有代表性的部分E、有价值的部分9、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治疗人数 8 23 6 3 1该资料的类型是: DA、集中型资料B、数值变量资料C、无序分类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E、离散型资料10、某地区抽样调查1000名成年人的血压值,此资料属于:A、集中型资料B、数值变量资料C、无序分类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E、离散型资料答案:1A 2A 3B 4C 5B 6E 7D 8D 9D 10B二、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1、常用平均数如下,除了:E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众数E、全距12、变异指标如下,除了:E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E、中位数13、某数值变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下列适宜的指标是:CA、XB、GC、MD、SE、CV14、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均不对15、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CA、5B、5.5C、6D、lOE、1216、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DA、全距B、标准差C、方差D、变异系数E、极差17、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全距E、率18、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B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以上均不对19、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AA、正态分布的资料B、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E、不对称分布20、正态分布是以:EA.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B.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C.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D.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三、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21、反映均数抽样误差的统计指标是:A、标准差B、标准误C、变异系数D、全距E、方差22、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A、±1.96SB、±1.96SC、μ±t0.01,υSD、μ±t0.05,υSE、±t0.05,υS23、当自由度v→∞时,tO.05值:CA、≠l.96B、<1.96C、=1.96D、>1.96E、=2.5824、α=0.05, t>t0.05,ν,统计上可认为(D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B、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C、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E、以上均不对25、作单侧检验的前提是:DA、已知新药优于旧药B、已知新药差于旧药C、不知新药好还是旧药好D、已知新药不比旧药差E、已知新旧药差不多好26、用一种新药治疗高血脂症8例,观察治疗前后红血清成固醇的浓度变化,欲知该药是否有效,宜采用:AA、配对设计t检验B、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C、成组设计两样本几何均数比较t检验D、两样本均数比较u检验E、x2检验27、对两组大样本率的比较,可选用:EA、u检验B、x2检验C、四格表确切计算概率法D、以上都不对E、A,B都可以28、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无效假设(H0)的正确表达应为:BA、μ1≠μ2B、μl=μ2 c、1≠ 2 D、 1= 2 E、π1=π229、在t检验中,当t>to.o5 v时,则结论为:CA、P>O.05B、P≥O.05C、P<O.05D、P≤0.05E、P≤0.0130、两个作t检验,除样本都应呈正态分布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BA、两数值接近B、两S2数值接近C、两相差较大D、两S2相差较大E、以上都不对31、抽样调查男生和女生各100名,并分别统计出身高与体重均数,其中同性别的身高与体重均数不可作假设检验,是因为:AA、资料不具备可比性B、身高资料不呈正态分布C、体重资料不呈正态分布D、样本含量较小32、由10对(20个)数据组成的资料作配对t检验,其自由度等于:CA、10B、20C、9D、1833、对两样本均数作t检验,n1=20,n2=20,其自由度等于:CA、19B、20C、38D、40E、39四、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与推断34、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EA、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B、为了表示绝对水平C、为了便于比较D、为了表示实际水平E、为了表示相对水平35、某医院某日门诊病人数1000人,其中内科病人400人,求得40%,这40%是:BA、率B、构成比C、相对比D、绝对数E、标化率36、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BA、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B、注意离散程度的影响C、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D、二者之间的可比性E、分母不宜过小37、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的指标应选用:DA、构成比B、相对比C、绝对数D、率E、变异系数38、反映事物内部组成部分的比重大小应选用:AA、构成比B、相对比C、绝对数D、率E、变异系数39、计算标化率的目的是:DA、使大的率变小,B、使小的率变大C、使率能更好的代表实际水平D、消除资料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使率具有可比性E、起加权平均的作用40、在两样本率比较的X2检验中,无效假设(H0)的正确表达应为:CA、μ1≠μ2B、μ1=μ2 c、π1=π2 D、π1≠π2 E、B=C41、卡方检验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DA、行数×列数B、 n-1C、 N-kD、(行数-1)(列数-1)E、行数×列数-142、作四格表卡方检验,当N>40,且__________时,应该使用校正公式。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共9篇)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共9篇)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 统计学测试题,第一题、单项选择题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A、社会经济总体现象B、社会经济个体现象C、任意现象D、自然现象2、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3、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共同点是( ).A、两者均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B、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C、两者均可消除现象波动的影响D、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4、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r=0B、-1≤r≤0C、0≤r≤1D、-1≤r≤15、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称为().A、单相关B、复相关C、无相关D、负相关第二题、多项选择题1、重点调查( ).A、可以用于一次性调查B、可以用于经常性调查C、可以用于一次性调查,也可用于经常性调查D、不能用于一次性调查E、不能用于经常性调查2、抽样平均误差( )A、不包括登记性误差B、不包括系统性误差C、包括登记性误差D、包括系统性误差E、不包括偏差3、抽样推断包括( )A、点估计B、区间估计C、双侧检验D、单侧检验E、定值估计4、抽样推断具有的特点是( )A、可以根据部分的实际资料对总体未知的数量特征作出估计,是非全面调查B、是非全面调查,只能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C、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单位D、抽样误差是必然存在的.但可以事先计算和控制E、样本单位是根据人的主观意志确定的5、下列现象属相关关系的是().A、家庭收入越多,则消费也增长B、圆的半径越大,则圆面积也越大C、一般地说,一个国家文化素质越高,则人口的平均寿命也越长D、一般地说,施肥量增加,农作物收获率也增加E、体积随温度升高而膨胀,随压力加大而收缩题目太多,懒得回答.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 统计学试题答案五种新型车的最高时速为100、125、115、175、120.则标准差为()A、28.4165B、807.5C、25.4165D、6468个变量值,其对6的离差分别为-3、-2、0、0、4、3、4、2,可知()A、这8个数中有负数B、这8个数的均值为0C、这8个数的均值为7D、这8个数的均值为6某班统计学成绩平均70分,最高96分,最低62分,可计算的离散程度指标是()A、方差B、极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在集中趋势的测量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是()A、均值B、几何平均数C、调和平均数D、众数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等于样本均值加减边际误差,其中的边际误差等于所求置信水平的临界值乘以()A、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B、样本标准差C、样本方差D、总体标准差对于右偏分布,均值、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为()A、均值>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均值>众数C、众数>中位数>均值D、众数>均值>中位数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划分为为2023以下、2023-3000、3000-4000、4000-5000、5000以上共5组.第一组的组中值为()A、2023B、1000C、1500D、2500满足不同年份产品成本的直线方程为 ,回归系数1.75表示()A、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B、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C、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1.75年D、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A、相关程度低B、不存在任何关系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如果原假设为真,所得到的样本结果会像实际观测结果那么极端或更极端的概率称为()A、临界值B、统计量C、P值D、事先给定的显著性水平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3、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4、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5、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6、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7、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 (×)8、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质的特征,因此可以用文字来表述. (×)9、指标与标志一样,都是由名称和数值两部分组成的. (×)10、数量指标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质量指标由品质标志值汇总而来.(× )11、一个统计总体可以有多个指标. (√ )二、单选题:1、属于统计总体的是(B )A、某县的粮食总产量B、某地区的全部企业C、某商店的全部商品销售额D、某单位的全部职工人数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4、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6、总体的变异性是指(B ).A.总体之间有差异 B、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C.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8、某年级学生四门功课的最高考分分别是98分、86分、88分和95,这四个数字是( D )A.指标B.标志C.变量D.标志值9、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B ).A、社会总产值B、产品合格率C、产品总成本D、人口总数10、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D )A.产品的产量B.产品的出口额C.产品的合格品数量D.产品的评价11、下列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是( D )A.职工的工资B.商品的价格C.粮食的亩产量D.汽车的产量12、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指( A )A.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或数值B.如性别C.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D.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数值三、多选题:1、统计一词的含义是( CDE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工作D.统计学E.统计资料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ACDE )A.大量观察法B.重点调查法C.统计分组法D.归纳推断法E.综合指标法3、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区别是( AD )A.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B.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C.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D.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E.两者都可以用数值来表示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CE )A、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B、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C、人的年龄是变量D、每一户是总体单位E、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5、在工业普查中( BCE)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6、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CE )A.性别B.所有制形式C.收入D.民族E.工龄7、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BDE )A、工资总额B、单位产品成本C、出勤人数D、人口密度E、合格品率第二章统计数据搜集一、判断题:1、对某市下岗职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要求在一个月内报送调查结果.所规定的一个月时间是调查时间.(×)2、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3、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4、采用重点调查搜集资料时,选择的调查单位是标志值较大的单位.(×)5、对调查资料进行准确性检查,既要检查调查资料的登记性误差,也要检查资料的代表性误差.(× )6、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的一种全面调查. (√ )7、多种调查方式结合运用,会造成重复劳动,不应该提倡. (×)8、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以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 (×)9、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时是不一致的. (√)二、单选题:1、调查几个重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 B).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2、某市工业企业202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23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4、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B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5、调查时间是指(A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的时间C、调查工作的期限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6、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7、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几大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B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8、人口普查是( C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9、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C ).A.确定调查时限B.确定调查单位C.避免登记重复和遗漏D.确定调查对象10、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A ).A.标志值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三、多选题:1、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共同点是(AB )A、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B、两者选取单位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C、两者都按随机原则选取单位D、两者都按非随机原则选取单位E、两者都可以用来推断总体指标2、普查是一种( ABE)A、专门组织的调查B、一次性调查C、经常性调查D、非全面调查E、全面调查3、在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BDE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4、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990年7月1日零时, 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BDE )A、1990年7月2日出生的婴儿B、1990年6月29日出生的婴儿C、1990年6月29日晚死亡的人D、1990年7月1日1时死亡的人E、1990年6月26出生,7月1日6时死亡的的婴儿5、下列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 BCD)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E.统计报表6、对某地区高校进行办学质量评估,则该地区每一所高校属于(BC)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典型单位E.重点单位第三章数据整理和描述数据整理一、判断题: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2、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布数列.(×)3、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4、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 )5、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6、离散型变量既可以编制单项变量数列,也可以编制组距变量数列;连续型变量只能编制组距变量数列,且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7、按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就是变量数列.(×)二、单选题:1、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2、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B).A、60---70分这一组B、70---80分这一组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3、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分析分组D、结构分组4、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A ).A、重叠B、相近C、不等D、间断5、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C ).A、正比B、等比C、反比D、不成比例6、有12名工人分别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按以上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应采用( A).A、单项式分组B、等距分组C、不等距分组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三、多选题:1.统计分组( ACD).A、是一种统计方法B、对总体而言是“合”C、对总体而言是“分”D、对个体而言是“合”E、对个体而言是“分”2、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ABE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D、就是组平均数E、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3、分布数列的两个组成要素为(CD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各组名称D、次数E、分组标志.4、根据分组标志性质不同,分布数列可分为(CD ).A、等距数列B、异距数列C、品质数列D、变量数列E、次数与频率.5、下列数列属于(BCDE )按生产计划完成程度分组(%)\x09企业数(个)80─90 \x091590─100\x0930100─110\x095合计\x0950A、品质分布数列B、变量分布数列C、组距式变量分布数列D、等距变量分布数列E、次数分布数列数据描述——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判断题:1、统计资料显示,× ×年全国净增加人口1320万人,这是时点指标.(× )2、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7%,养活占世界人口总数22%的人口,这两个指标都是结构相对指标.(√ )3、全国粮食总产量与全国人口对比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平均指标.(×)4、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5、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 )6、同一总体的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得到的相对指标是比较相对指标.(× )二、单选题:1、一工厂2023年10月份产值30万元,10月底半成品库存额25万元,这两个指标( C).A、均为时期指标B、均为时点指标C、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2、某厂1996年完成产值2023万元,1997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B ).A、5.5%B、5%C、115.5%D、15.5%3、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B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4、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B).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5、总量指标按照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分为(A )A.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D.平均指标和相对指标6、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数的是(C )A.某企业的工人劳动生产率B.某种商品的平均价格C.某地区的人均粮食产量D.某公司职工的平均工资三、多选题:1、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CE)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人口死亡数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2、下列属于时期指标的有(BCD )A.职工人数B.大学生毕业人数C.婴儿出生数D.固定资产折旧额3、相对指标中,分子和分母有可能互换的有(BCE )A.计划完成百分比B.比例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比较相对数4、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ACD )A、国有制企业职工占总数的比重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D、中间投入占总产出的比重E、某年人均消费额5、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BDE)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3%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万吨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数据描述——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一、单选题:1、某公司下属五个企业,共有2023名工人.已知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要计算该公司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B ).A、计划产值B、实际产值C、工人数D、企业数2、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的权数是(C ).A、fB、∑fC、f/∑fD、X3、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4、比较两个不同水平数列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必须利用(B ).A、标准差B、标志变动系数C、平均差D、全距5、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B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6、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3.7,则(A ).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甲数列A、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B、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比较7、若某一变量数列中,有变量值为零,则不适宜计算的平均指标是(B)A.算数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中位数D.众数二、多选题:1、平均数的种类有(ABCDE )A、算术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E、几何平均数2、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 AB)A、各组频率或频数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C、各组组距的大小D、各组组数的多少E、各组组限的大小3、在下列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ADE)A、各组次数相等B、各组变量值不等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D、各组次数都为1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比重相等4、可以衡量变量离散程度的指标有( ABCD)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5、位置平均数有(CD )A.算数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中位数D.众数6、受极端值影响较大的平均指标有(ABC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第五至七章抽样推断一、判断题: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4、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6、抽样平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二、单选题:1、抽样误差是指( C).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2、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3、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 ).A.抽样误差系数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4、抽样平均误差是( C ).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B.样本的标准差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5、抽样平均误差说明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B ).A.实际误差B.平均误差C.实际误差的平方D.允许误差6、总体均值和样本均值之间的关系是( A ).A.总体均值是确定值,样本均值是随机变量B.总体均值是随机变量,样本均值是确定值C.两者都是随机变量D.两者都是确定值7、所谓大样本是指样本单位数( B ).A.30个 B.大于等于30个C.大于等于50个 D.50个8、样本容量是指( B ).A.样本的个数 B.样本中所包含的单位数C.样本的大小 D.总体单位数第八章相关与回归分析一、判断题:1、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都是上升的趋势,而负相关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都是下降的趋势.(×)2、函数关系是一种完全的相关关系.(√)3、已知两变量直线回归方程为:Y^=-45.25+1.61x,则可断定这两个变量之间一定存在正相关关系.(√)4、相关系数的数值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同理,相关系数的数值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5、不具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之间,一定不存在相关关系.(×)二、单选题:1、当相关系数r=O时,说明(C ).A、现象之间相关程度较小B、现象之间完全相关C、现象之间无直线相关D、现象之间完全无关2、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是高的,则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应接近( C )A、 0B、 0.5C、-1或+1D、 25、下列各组列出为同一个问题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哪一组肯定是错误的(C)A、y=50+0.3x,r=0.8;B、y=-75+13x, r=0.91;C、y=5-2.6x, r=0.78;D、y=-130+3.5x, r=0.966、下列现象中,相关密切程度高的是(D )A、商品销售量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0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0C、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5D、商业利润率与流通费用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7、回归方程 ^Y=a+bx 中的回归系数 b 说明自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时, 因变量( B)A、变动b个单位B、平均变动b个单位C、变动a+b个单位D、变动1/b个单位第九章时间序列分析一、判断题:1、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2、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4、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5、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6、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二、单选题:3、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B ).A. 10%B. 7.1%C. 7%D. 11%解释:工资总额指数=工资水平指数*职工人数指数所以,工资总额指数=(1+5%)*(1+2%)=107.1%4、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D ).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5、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A.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B.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D.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6、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D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7、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C ).A.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8、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 ).A.(102%×105%×108%×107%)-100%。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方差B. 众数C. 标准差D. 极差答案:B2. 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是:A. 对称的B. 偏斜的C. 不对称的D. 非连续的答案:A3. 以下哪项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样本B. 总体C. 变量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4. 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A. 因果关系B. 相关关系C. 无关关系D. 既不是因果关系也不是相关关系答案:B5. 在统计学中,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是: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答案:A6. 假设检验中,零假设通常表示:A. 效应存在B. 效应不存在C. 效应显著D. 效应不显著答案:B7. 以下哪项是统计学中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样本统计量?A. 总体均值B. 样本均值C. 总体方差D. 样本方差答案:B8. 以下哪项是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统计量?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C9. 抽样调查的目的通常是为了:A. 收集数据B. 估计总体参数C. 进行假设检验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B10. 以下哪项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均值B. 中位数C. 极差D. 众数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__________。
答案: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2. 抽样误差是指__________。
答案: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3. 回归方程中的斜率表示__________。
答案:自变量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平均变化的量4. 置信区间的宽度与__________有关。
答案:置信水平和样本大小5. 假设检验中,第一类错误是指__________。
答案:错误地拒绝了零假设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请简述统计学中样本和总体的区别。
答案: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而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统计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统计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1、某连续变量分组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500B、490C、520D、510答案:C2、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
A、第四种B、第二种C、第三种D、第一种答案:C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
A、保持不变B、随之扩大C、无法确定D、随之缩小答案:D4、一个统计总体()。
A、可以有多个指标B、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D、只能有一个标志答案:A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B、指标和标志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C、指标和标志之间不存在关系D、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答案:B6、现象之间线性相关关系的程度越高,则相关系数()。
A、越接受于0B、越接近于+1或1C、越接近于1D、越接近于1答案:B7、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产品的产量B、产品的出口额C、产品的合格品数量D、产品的平均价格答案:D8、结构影响指数大于1,说明()。
A、基期平均水平较高组的权重下降B、基期平均水平较高组的权重上升C、基期平均水平较低组的权重不变D、基期平均水平较低组的权重上升答案:B9、一般情况下,按成绩分组的学生人数表现为()。
A、J型分布B、钟形分布C、统计分布D、U型分布答案:B10、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预期其变化答案:A11、某地2007—2012年各年6月30日统计的人口资料如下表所示。
年份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6月30日人口数(万人) 23 23 24 25 25 26则该地区2008~2012年的年平均人数为()。
暂无答案12、动态数列的构成要素是()。
A、主词和宾词B、时间和指标数值C、变量和次数D、时间和次数答案:B13、下列直线回归方程中,()是错误的。
(完整版)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资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法。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离散变量;变量按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
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题一一、 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写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统计学名称来源于A .政治算术学派B .国势学派C .数理统计学派D .社会经济统计学派2.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研究客观事物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A .社会科学B .自然科学C .方法论科学D .实质性科学3. 几位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55,60,70,80,85,60,这几个数字是 A .指标 B .变量 C .标志 D .变量值 4. 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就是A .有关国际名声的单位B .在总体中其单位数目占绝大比重的单位C .特殊的单位D .其单位数虽少,但被调查的标志值在总体标志值中占绝大比重的单位 5. 调查某大学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是 A .该大学所有学生 B .该大学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 .该大学每一名学生 D .以上都不正确6. 某公司员工的工资分为:(1)800元以下;(2)800~1500元;(3)1500~2000元;(4)2000元以上,则第四组的组中值近似为A .2000元B .1750元C . 2250元D .2500元 7. 分配数列是A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B .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C .按指标分组的数列D . 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8. 统计表的形式构成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 A .数据资料 B .主词 C .宾此 D .以上都不正确 9. 反映同类现象在不同时期发展变化一般水平的指标是A .算术平均数B .序时平均数C .众数D . 调和平均数10. 某企业5月份计划要求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5%,其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A .97.94% B .166.67% C .101.94% D .1.94%11. 若两总体的计量单位不同,在比较两总体的离散程度时,应采用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标准差系数 12. 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是A .某企业的工人劳动生产率B .人均国民收入C .某种商品的平均价格D .某公司的平均工资13. 拉氏指数所用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A .基期B .报告期C .固定时期D .任意时期14. 某市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0%,同期价格水平提高了3%,则该市工业生产指数为 A .113.3% B .13% C .106.8% D .10% 15. 我国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 A .∑∑=0qp q p K K ppB . ∑∑=11111qp K q p K ppC .∑∑=1qp q p K pD .∑∑=1011qp q p K p16. 已知某企业产值近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1%,2%,3%,4%,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A .1%×2%×3%×4% B .1%×2%×3%×4%-1 C .101%×102%×103%×104% D .101%×102%×103%×104%-1 17. 季节比率A .说明时间序列所描述的现象的发展趋势B .说明各年度水平相对于全时期总平均水平高或低的程度C .说明各季度(或月)水平比全时期总平均水平高或低的程度D .其值的大小一般都大于118. 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0H ,备择假设1H ,则称( )为犯第一类错误 A 、0H 为假,接受0H B 、0H 为真,拒绝1H C 、0H 为真,拒绝0HD 、0H 为假,拒绝0H19. 某产品的价格(x )(元)与销售量(y )(千件)的回归方程为x y-=50ˆ,表明价格每降低1元,销售量平均 A .增加1千件B .增加50千件 C .增加49千件 D .减少49千件 20. 已知回归直线方程的判定系数81.02=r ,那么可知A .相关系数9.0=rB .相关系数9.0=r 或9.0-=rC .相关系数9.0-=rD .无法计算相关系数二、 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写在括号内,每小题有2-5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职工人数B .商品库存数C .固定资产折旧额D .企业利润E .银行存款余额2. 设21,X X 取自正态总体)1,(μN 的一个容量为2的样本。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一、选择题1、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 60 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 40 名学生调查,这种抽样方法属于()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整群抽样答案:B解析:分层抽样是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分成若干类型或层,然后在每个层中独立地随机抽取样本单位。
本题中按性别分层,分别从男生和女生中抽样,属于分层抽样。
2、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A 众数B 中位数C 平均数D 四分位数答案:A解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3、下列关于标准差的说法,错误的是()A 标准差越大,表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B 标准差的单位与原数据的单位相同C 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一定大于其方差D 标准差不受极端值的影响答案:D解析:标准差受极端值的影响,方差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4、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很高,则其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应接近于()A 0B 05C 1D 2答案:C解析: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 到 1 之间,绝对值越接近 1,线性相关程度越高。
5、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和备择假设()A 都有可能成立B 都有可能不成立C 只有一个成立而且必有一个成立D 原假设一定成立,备择假设不一定成立答案:C解析:假设检验中,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是互斥的,只有一个成立而且必有一个成立。
二、填空题1、统计数据按照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_________。
答案:数值型数据2、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主要有_________、中位数和众数。
答案:平均数3、一组数据的方差为 9,则其标准差为_________。
答案:34、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无论总体分布如何,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都近似服从_________分布。
答案:正态5、假设检验中,第一类错误是指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第二类错误是指原假设为假时_________原假设。
答案:接受三、简答题1、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统计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统计学的主要应用领域?A. 生物统计学B. 金融统计学C. 人口统计学D. 文学统计学答案:D2. 在统计学中,什么是样本?A. 一个全体的子集B. 所有观察结果的总和C. 完整的数据集D. 一个单独的观察结果答案:A3. 下面哪个不是常用的统计学软件?A. SPSSB. ExcelC. RD. Photoshop答案:D二、填空题1. 抽取样本的方法可以削减抽样误差,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答案:随机抽样2. 统计学中,代表中心趋势的一个指标是__________。
答案:平均值3. 在正态分布曲线中,大约_____% 的数据位于均值加减标准差范围内。
答案:68三、简答题1. 请解释统计学中的“标准差”。
答案:标准差是一种度量数据分散程度的统计指标。
它衡量数据集中的每个数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异程度。
标准差越大,表示数据的分散程度越大;标准差越小,表示数据的分散程度越小。
2. 解释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
答案: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的一种推断方法,用于判断一个统计假设在给定数据下是否成立。
它包括设置原假设和备择假设,通过统计计算得到样本数据可能服从某种分布的概率,然后根据该概率来判断原假设是否可接受。
四、计算题1. 一份调查问卷中,有1000个样本,其中550人答复肯定认可某一项观点。
根据样本比例计算,表示对该观点认可的人数的置信水平为95%,计算其置信区间。
答案:置信区间为(0.519, 0.581)2. 一项实验测量了300个学生听力测试的得分。
平均得分为80分,标准差为10分。
假设该得分符合正态分布,求得分在70分以上的学生所占的比例。
答案:大约占据了84%的比例。
以上是统计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学习统计学的过程中,多做题、思考题目和解答过程,能够更好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统计学中总体的特征?A. 样本B. 总体C. 个体D. 总体单位答案:B2. 在统计学中,中位数是将数据集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如果数据集有偶数个数值,中位数是:A. 最小值B. 最大值C. 第一个数值D. 两个中间数值的平均值答案:D3. 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中,方差和标准差的关系是:A. 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B.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C. 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根D.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答案:A4. 以下哪种图形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A. 饼图B. 条形图C. 折线图D. 散点图答案:D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2到2C. 0到1D. 0到2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统计学中样本的特征?A. 总体B. 总体单位C. 样本单位D. 样本容量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统计学中样本容量的特征?A. 总体B. 总体单位C. 样本单位D. 样本容量答案:D8. 在统计学中,众数是指:A. 数据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B. 数据集中的最小值C. 数据集中的中位数D. 数据集中的平均值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统计学中变量的特征?A. 总体B. 总体单位C. 样本单位D. 变量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统计学中数据收集的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收集数据?A. 实验B. 观察C. 调查D. 模拟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描述统计学中数据的集中趋势的度量?A. 平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描述统计学中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度量?A. 方差B. 标准差C. 极差D. 变异系数答案:ABCD4. 以下哪些图形可以用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箱线图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相关系数的特点?A. 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B. 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C. 值越接近1,表示关系越强D. 值越接近-1,表示关系越强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解释什么是统计学中的总体和样本,并给出一个例子。
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展示和预测的科学。
以下是一套统计学考试的试题及其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是描述性统计的范畴?A. 回归分析B. 标准差C. 假设检验D. 抽样分布答案:B2. 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总体参数是固定的,样本统计量是变化的B. 总体参数是变化的,样本统计量是固定的C. 总体参数是样本统计量的估计值D. 样本统计量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图表的类型?A. 条形图B. 散点图C. 箱线图D. 流程图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说明其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正态分布,也称为高斯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呈对称的钟形曲线。
正态分布在统计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是许多统计方法的基础,如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
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在一定条件下近似正态分布,这使得正态分布成为数据分析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2. 描述什么是抽样分布,并解释为什么它对于统计推断很重要。
答案:抽样分布是指从一个总体中抽取的样本所得到的统计量的分布。
它对于统计推断至关重要,因为它允许我们基于样本数据来估计总体参数,并计算这些估计的不确定性。
例如,抽样分布可以用来确定样本均值的分布,从而进行假设检验或构建置信区间。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给定一组数据:2, 4, 6, 8, 10。
计算其均值、中位数、众数、方差和标准差。
答案:均值:(2+4+6+8+10)/5 = 6中位数:6(数据已排序,中间值)众数:无(每个数值只出现一次)方差:[(2-6)^2 + (4-6)^2 + (6-6)^2 + (8-6)^2 + (10-6)^2] / 5 = 8标准差:√8 ≈ 2.832. 假设你进行了一项研究,收集了以下数据:X = [10, 12, 15, 18, 20],Y = [8, 10, 13, 16, 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依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___数据。
2、收集的属于不同时间上的数据称为 数据。
3、设总体X 的方差为1,从总体中随机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得样本均值x =5,则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9%的置信区间_________________。
(Z 0.005=2.58)4、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5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 =55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为 。
5、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2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 ,中位数为 。
6、判定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7、设总体X ~) ,(2σμN ,x 为样本均值,S 为样本标准差。
当σ未知,且为小样本时, 则n s x μ-服从自由度为n-1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8、若时间序列有20年的数据,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序列中剩下的数据有 个。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4分)1、.研究如何对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 ) ①、应用统计学 ②、描述统计学 ③、推断统计学2、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 )①、扩大2倍 ②、减少到1/3 ③、不变3、在处理快艇的6次试验数据中,得到下列最大速度值:27、38、30、37、35、31. 则最大艇速的均值的无偏估计值为 ( )①、32.5 ②、33 ③、39.64、某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1998~2000年三年平均为1.03,2001~2002年两年平均为1.05,试确定1998~2002五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 )5、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平均差越大的变量,其 ( ) ①、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②、离散程度越大 ③、稳定性越高6、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水平α-1越小,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的差( ) ①、越大 ②、越小 ③、不变7、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①、x > e M >o M ②、x <e M <o M ③、x >o M >e M8、方差分析中的原假设是关于所研究因素 ( ) ①、各水平总体方差是否相等 ②、各水平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③、同一水平内部数量差异是否相等9、某年某地区甲乙两类职工的月平均收入分别为1060元和3350元,标准差分别为230元和680元,则职工月平均收入的离散程度 ( )①、甲类较大 ②、乙类较大 ③、两类相同10、某企业2004年与2003年相比,各种产品产量增长了8%,总生产费用增长了 15%,则该企业2004年单位成本指数为 ( )①、187.5% ②、7% ③、106.48%11、季节指数刻画了时间序列在一个年度内各月或季的典型季节特征。
在乘法模型中,季节指数是以其平均数等于什么为条件而构成的? ( )①、100% ②、400% ③、1200%12、周末超市的营业额常常会大大高于平日数额,这种波动属于 ( )①、长期趋势 ②、季节变动 ③、循环变动13、下列情况下,适合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数的数据是 ( )①、不同顾客所需的皮鞋尺码 ②、一群人的身高 ③、一群人的学历14、在试验中,两个事件有一个发生时,另一个就不发生,称这两个事件为 ( )①、独立事件 ②、相容事件 ③、互斥事件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其全部选出并把顺序号填入括号内。
共7题,每题2分。
)1、推断统计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 )①、如何科学地由样本去推断总体 ②、如何科学地从总体中抽出样本③、怎样控制样本对总体的随机性误差2、数据质量的评价标准包含的方面有: ( )①、精度 ②、及时性 ③、关联性3、以下数据的收集方法属于询问调查的是: ( )①、抽样调查 ② 访问调查 ③ 电话调查4、测定数值型数据的离散程度,依据研究目的及资料的不同,可用的指标有 ( ) ①、标准差 ②、离散系数 ③、几何平均数5、估计量的评价标准包括: ( )①、无偏性 ②、有效性 ③、一致性6、如果两个变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回归系数b 的绝对值大于零 ②、判定系数2R 大于零 ③、相关系数r 的绝对值大于0.37、常用的加权综合指数包括: ( )①、拉氏指数 ②、物质生活质量指数 ③、帕氏指数四、判断题:(判断命题的正误。
对的,在题干前的括号内打√号;错的,在题干前的括号内打×号。
共10题,每题1分。
)( )1、茎叶图主要用于顺序型数据的显示。
( )2、四分位数不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
( )3、在设计调查问卷的回答项目时,封闭性问题的答案往往是选择回答型,所以设计出的答案一定要穷尽和互斥。
( )4、标准分数只是将原始数据进行线性变换,没有改变该组数据分布的形状,也没有改变一个数据 在该组数据中的位置,只是使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
( )5、假设检验中要使α和β同时减少的唯一方法是减少样本容量。
( )6、对一个正态总体进行抽样调查,不论样本容量大小如何,样本均值统计量总是服从正态分布的。
( )7、在参数估计中,样本比例p 是非随机变量,而总体参数π通常是未知的随机变量。
( )8、对两个总体方差相等性进行检验,在α=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这表示原假设为真的概率小于0.01。
( )9、相关系数r 的符号反映相关关系的方向,其绝对值的大小反映相关的密切程度。
( )10、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的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样本容量与边际误差成正比。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2题,每题6分。
)1、统计学的确对我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有意或者无意地误用统计学方法,其结论则会带来更大的欺骗性。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请根据你的了解,写出1个误用统计学方法的例子,并说明应该如何正确应用方法?六、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共4题,每题10分)1、某快餐店对顾客的平均花费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49名顾客构成一个简单随机样本,调查结果为:样本平均花费为12.6元,标准差为2.8元。
试以95.45%的置信水平估计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的置信区间;(φ(2)=0.9545)3附:1080512)(=∑-=i x x i8.392512)(=∑-=i y y i 58=x 2.144=y17900512=∑=i x i 104361512=∑=i y i 4243051=∑=y x i i i4计算下列指数:①拉氏加权产量指数;②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模拟试卷(二)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题)1、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对象是 ,调查单位是 。
2、___ =频数÷组距,它能准确反映频数分布的实际状况。
3、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都可以用 图来显示。
4、某百货公司连续几天的销售额如下:257、276、297、252、238、310、240、236、265,则其下四分位数是 。
5、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3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36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为 。
6、某机关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 。
7、对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的是 检验。
8、设置信水平=1-α,检验的P 值拒绝原假设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
9、若时间序列有18年的数据,采用3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序列中剩下的数据有 个。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4分)1、研究如何对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 ) ①、应用统计学 ②、描述统计学 ③、推断统计学2、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①、x > e M >o M ②、x <e M <o M ③、x >o M >e M3、比较两组工作成绩发现σ甲>σ乙,x 甲>x 乙,由此可推断 ( )①、乙组x 的代表性高于甲组 ②、甲组x 的代表性高于乙组③、甲、乙组的工作均衡性相同4、通常所说的指数是指 ( )①、个体指数 ②、动态相对数 ③、复杂现象总体综合变动的相对数5、抽样误差大小 ( )①、不可事先计算,但能控制 ②、能够控制,但不能消灭 ③、能够控制和消灭6、某人持有一种股票,连续三年皆获益,但三年的收益率皆不同,要计算这三年的平均收益率应采用的方法为( )①、算术平均数 ②、中位数 ③、几何平均数7、某企业生产属连续性生产,为了检查产品质量,在每天生产过程中每隔一小时抽取一件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样方式是 ( )①、简单随机抽样 ②、分层抽样 ③、等距抽样8、在假设检验中,若500:,500:10 μμH H ≥,则此检验是 ( )①、左侧检验 ②、右侧检验 ③、双侧检验9、季节指数刻画了时间序列在一个年度内各月或季的典型季节特征。
在乘法模型中,季节指数是以其平均数等于什么为条件而构成的? ( )①、100% ②、400% ③、1200%10、某专家小组成员的年龄分别为29,45,35,43,45,58,他们年龄的中位数为 ( )①、45 ②、40 ③、4411、若直线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1ˆβ为负数,则 ( ) ①、r 为0 ②、r 为负数 ③、r 为正数12、当分布数列中各变量值的频率相等时 ( ) ①、该数列众数等于中位数 ②、该数列众数等于算术均值 ③、该数列无众数13、某次考试学生的考试成绩X 近似服从正态分布,()64,78~N X ,则可认为有大约68.26%的学生考试成绩分布的范围是 ( )①、(70,80) ②、(70,86) ③、(62,94)14、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男女学生各占一半,则该班学生的成数方差为 ( )①、50% ②、25% ③、20%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其全部选出并把顺序号填入括号内。
共7题,每题2分。
)1、二手数据审核的主要内容是数据的 ( )①、适用性 ②、时效性 ③、准确性2、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①、样本容量与置信水平与正比 ②、样本容量与总体方差成反比③、样本容量与边际误差成反比3、统计中计算数值型数据的平均数时,依据资料的不同,平均数的计算形式有 ( )①、算术平均数 ②、移动平均数 ③、调和平均数4、某商业企业今年与去年相比,各种商品的价格总指数为117.5%,这一结果说明 ( )①、商品零售价格平均上涨了17.5% ②、商品零售量平均上涨了17.5%③、由于价格提高使零售额增长了17.5%5、指出下列表述中哪些肯定是错误的 ( )①、1.1,3.1100ˆ-=--=r x y②、8.0,5.2304ˆ=--=r x y ③、6.0,5180ˆ=-=r x y6、区间估计 ( )①、没有考虑抽样误差大小 ②、考虑了抽样误差大小 ③、能说明估计结论的可靠程度7、回归分析中 ( )①、t 检验是双侧检验 ②、F 检验是检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③、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t 检验和F 检验是等价的四、判断题:(判断命题的正误,对的,在题干前的括号内打√号;错的,在题干前的括号内打×号。